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模板(1)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2. 难点:……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本、教案、PPT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方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的概念、特点、作用等。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课堂互动: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总结……(具体内容)的定义、特点、作用等。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相关的案例,以便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八、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九、课堂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高中语文比赛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比赛课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了解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

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2. 如何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古典诗词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古典诗词有多少了解?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三、合作探究1. 每组选取一首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2. 各组代表分享鉴赏心得,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展示鉴赏分析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 学生现场创作一首古典诗词,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典诗词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鉴赏古典诗词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加古典诗词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程度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2. 古典诗词音乐3. 古典诗词鉴赏资料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

2.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课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课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语文课有什么期待?2. 回答: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讲授1. 生字词讲解:重点讲解本课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 文章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3. 课堂提问: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4. 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评价。

(三)巩固练习1. 填空题: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空缺的词语。

2. 选择题:判断正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回顾文章结构、主旨等。

2. 强调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

(五)布置作业1. 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预习下一课,提前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4. 教学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如何解决?五、板书设计1. 课题:高中语文课2. 生字词3. 文章结构4. 文章主旨5. 学习方法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①,篇目为《X》。

本文主要描绘了……,表达了……。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理解……,体会……,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情况】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方面的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的讲解和引导。

【学习目标】1. 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能够分析并评价文章的写作特点。

3. 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写作特点。

【难点】1. 对文章中某些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和评价。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相关知识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堂管理】1. 注重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创作背景等。

2. 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通过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等结构要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的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篇文章《X》。

本文主要讲述了X,通过描述X,表达了X。

文章的体裁为X,属于X文。

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的课文,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3)运用文章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和深层含义;(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3)将文章中的知识和技巧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3)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和思路;(3)利用练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高中试讲教案模板语文范文

高中试讲教案模板语文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离骚》的基本内容,掌握屈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离骚》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屈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离骚》是谁的作品吗?请简要介绍一下屈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离骚》,思考以下问题:(1)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诗歌有哪些艺术特色?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探究1.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主学习的内容,分析以下问题:(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哪些爱国情怀?(2)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在哪些地方体现?(3)如何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2.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展示1. 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 教师总结: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爱,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屈原的认识。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四、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离骚》,尝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屈原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离骚》一、屈原生平及创作背景二、诗歌主要内容三、诗歌艺术特色四、屈原的爱国情怀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离骚》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屈原的爱国情怀。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

高三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框架及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文学素养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期望。

2.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二、课程介绍1.介绍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框架。

2.分析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方向。

三、学习方法指导1.介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解题技巧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文学素养培养1.介绍文学素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2.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五、阅读理解能力提升1.分析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布置作业:阅读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手法、人物形象等。

第二课时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续)1.分析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技巧指导1.介绍高中语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立意、构思、表达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针对一篇课文进行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手法、人物形象等。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阅读理解或写作的感悟文章。

第三课时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模板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模板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理解和解答文本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展示个人观点,并能够合理拓展和增加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能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b. 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理解和解答文本中的问题。

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b.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a.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经典文学导读》第一册。

b. 备课笔记、讲义、教案等。

c. 板书工具及板书设计。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整洁,桌椅整齐,投影仪正常工作,学生座位安排有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关图片或故事片段,引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课要讲解的课文。

2. 课文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整体理解和分段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并概括文中的关键信息。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就文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一份小组报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互相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生展示与总结(1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本课的核心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一篇适合高中生的文学作品,如现代文、古文、诗歌等。

2. 教学重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结构及文学手法。

3. 教学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查找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结构及文学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六、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资源,如课件、练习题、参考资料等。

高中教资学科语文教案模板

高中教资学科语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离骚》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洁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道德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

2. 掌握《离骚》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屈原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 分析《离骚》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屈原的生平事迹和《离骚》的文学地位。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离骚》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二)新课讲授1. 朗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写作手法:a. 阐述诗歌的结构特点,如:楚辞体的特点、四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变换等。

b.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兴、象征、排比等。

3. 深入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a. 分析屈原在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高洁品质。

b. 探讨诗歌中象征意义的内涵。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以“《离骚》中的象征意义”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2. 朗读比赛:邀请学生朗读诗歌,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离骚》全文,理解诗歌的内涵。

2. 撰写一篇关于《离骚》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文章。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2.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比赛模板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比赛模板

一、教案题目【题目】《XXX》课文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生词的正确读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文学鉴赏。

2. 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度挖掘。

(2)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2. 课堂讲解(1)生字、生词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读写。

(2)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脉络。

(3)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课堂练习(1)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课后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重点难点。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2. 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

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整。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语文教案参赛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教案参赛模板范文

一、教案题目《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人生百态。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2)探讨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如何将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选取《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形成分析报告。

3. 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介绍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在作品中的作用。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的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分析其性格特点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5. 角色扮演教师选取一两个关键人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探讨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

7.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撰写一篇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优质试讲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优质试讲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离骚》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离骚》的作者屈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 掌握《离骚》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熟悉《离骚》的结构特点和艺术特色。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离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 把握《离骚》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 理解《离骚》中复杂的思想内容和象征意义。

- 感悟屈原的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离骚》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离骚》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如屈原的爱国情怀、人格魅力等。

3.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离骚》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以屈原的生平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屈原吗?请简要介绍一下屈原的生平。

2. 讲授新课:- 讲解《离骚》的创作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屈原的生平经历。

- 分析《离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如爱国情怀、忧国忧民、对理想的追求等。

- 介绍《离骚》的艺术特色,如丰富的想象、独特的修辞手法、鲜明的象征意义等。

3. 课堂讨论:-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屈原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围绕屈原的爱国情怀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朗读与感悟:- 选择《离骚》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屈原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离骚》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离骚》的理解程度。

2. 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离骚》中的象征意义,如香草美人、龙蛇等。

高中赛课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赛课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主题。

2. 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景物描写、比喻、拟人等。

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

2. 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荷塘月色有何期待?二、朗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语调。

2. 教师范读,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朗读。

三、分析文章结构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景物描写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如月光、荷叶、荷花等。

2. 分析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如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等。

五、写作手法探讨1. 学生结合课文,探讨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师总结并强调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情感变化分析1. 学生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如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写荷塘月色?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写荷塘月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读后感。

高中语文教案参赛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教案参赛模板范文

一、教案题目:《祝福》教学设计二、教学对象:高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手法;能够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批判精神,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四、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难点:1. 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手法。

2. 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鲁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内容:鲁迅是谁?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祝福》的内容。

2. 分析小说主题思想: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摧残。

3. 分析人物形象:a. 祥林嫂:善良、勤劳、无助,最终被封建礼教吞噬。

b. 阿Q:自私、懒惰、狡猾,最终被社会淘汰。

4. 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手法:a. 悬念手法:通过祥林嫂的命运,引起读者的关注。

b. 对比手法:祥林嫂与阿Q的命运对比,突出封建礼教的残酷。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及其成因。

2. 合作探究:结合现实生活,探讨封建礼教对当代女性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如何抵制封建礼教的侵蚀。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其作品特点。

2.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封建礼教对当代女性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小说《祝福》,让学生了解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摧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如何抵制封建礼教的侵蚀。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赛课语文教案模板

高中赛课语文教案模板

课题:《荷塘月色》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事迹,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2. 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 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景物描写和抒情手法表达情感。

2.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朱自清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2. 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2. 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抒情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景物描写、抒情手法等。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1. 教师总结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3.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如人生短暂,珍惜时光等。

五、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作业布置1. 拓展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背影》等。

2. 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了《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布置,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试讲大赛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试讲大赛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授课年级:高中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体验教学过程,提高课堂管理和互动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热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设计。

2.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

3. 课堂互动与管理的有效实施。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 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如何处理课堂突发状况。

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选择一篇适合高中生的课文或文学作品。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 教学资源:相关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试讲的主题和目的。

2. 学生分享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解和期待。

二、教学设计展示1. 教师根据选定的课文或文学作品,展示教学设计方案。

2. 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三、模拟教学1. 教师扮演学生,进行模拟教学。

2. 学生扮演教师,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教学。

3. 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互动与管理1. 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2. 学生模拟处理课堂突发状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次试讲的经验和不足。

2. 学生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

3. 课堂互动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管理是否得力,能否应对突发状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特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模拟教学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课后作业:1. 教师根据本次试讲的经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优秀教案语文试讲模板高中

优秀教案语文试讲模板高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 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初步的了解?想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新课讲授1. 阅读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 分析文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3. 深入探讨:- 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如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深层含义等。

-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

(三)巩固练习1. 词语解释:要求学生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2. 句子仿写: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手法,仿写类似的句子。

3. 小组讨论:围绕课文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3.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根据具体课文内容设计)---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语文讲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讲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讲课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四、授课教师:XXX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及写作;(3)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2)通过阅读、分析、讲解、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道德品质,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内容;(2)语文技能的培养和提高;(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2、教学难点(1)学生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2)语文技能的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入挖掘和引导。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2)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简短的导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2)结合实例,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3)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特定问题或任务进行合作探究;(2)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优秀讲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优秀讲课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课文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词句含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3)理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朗读、背诵、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词句含义。

(2)理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中心思想。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内涵。

2. 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授1. 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2. 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中心思想。

3. 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

(三)课堂练习1. 生字、生词听写。

2. 简答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2)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一)课题:《(课文名称)》(二)生字、生词(三)文章结构(四)中心思想(五)作者思想感情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思考?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4. 课后如何辅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律师中的对仗有的对得工整,有的半对半不对(仔细分析此诗对仗的特点,会有助于记诵)。
(2)配音朗诵:
(2)学生齐读:
思考:作者写游武侯祠,那么作者本意在祠还是人?
明确:在人(诸葛亮)。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同时
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
2、提问: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 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是谁?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
谈谈自己对杜甫的认识
提问一:诗人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湘江秋景图?
学生回答: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
提问二:(一)试分析“自”,“空”二字的妙处。
(二)试分析颔联在写景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自——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空——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学生回答: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进行分析;
2)选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演练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讨论演练:读课文,然后体会诗人的思路,探究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明确:上片:写景——抒情(问)
采用设疑方式让学生思考: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远眺岳麓山一带群峰,枫林美景尽收眼底,一个“红遍”,一个“尽染”,泼墨淋淳,气韵酬畅。
学生读上片,找出描绘意象的语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口述这些意象的内容并体会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多采用的是设问回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成了能力目标的任务。落实了教法。
阅读资料,观看视频。
思考交流:诗歌背景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诗歌”理性认识。
思考——
诗人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三、诗歌鉴赏
1、朗诵诗歌:
(1)诵读提示:
a、七律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毛泽东诗歌的资料,相互交流。
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毛泽东诗歌的资料,相互交流。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六、板书设计
板书需要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对整首词的直观接受。
自我反思
提问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提问四:(二)试分析颔联在写景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明确:
学生读下阕,找出表露青年毛泽东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的语句,口述内容,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小结:怎样体会古诗的意象: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忆起杜甫相应的诗歌。
二、背景简介 (知人论世、知世论诗)
(1)用ppt呈现相关背景知识。
(2)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
作于杜甫避乱成都(公元759年)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 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古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主题。




整体的把握诗词的内容——品读诗词的语言和意象——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
1、寻找意象,抓住画面。
2、激起联想与想象。
3、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
四、合作探究与拓展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1讨论演练:“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又怎样的含义?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主要
教学
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2.杜甫相关资料介绍
3.诸葛祠的图片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新的课堂上会采用活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会很没有确定性,学生的学习层次很有差距,不能很好的顾及到学生的全面情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模板(1)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蜀相》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学期
学段
第1学段




1、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3、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下片:叙事——言志(答)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演练三】
3这首词中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一下。
明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五、小结及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既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要考虑国家的前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