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

(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C、辨别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是红色就按按钮,其他颜色则不做操作。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五、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结果处理

被试简单反应时

(s)选择反应时

(s)

辨别反应时

(s)

1 2 3

2、比较结果,分析实验

(1)不同实验之间反应时的差异

根据结果比较表来看,三种反应时的长短比较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2)不同被试对同一反应模式的反应时存在差异,说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3)同一被试对不同反应模式存在差异,说明不同反应模式与其它因素有关

(4)从原始数据分析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被试的反应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说明存在练习效应。

六、实验讨论分析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1)与刺激复杂程度有关:当刺激复杂程度难时,反应时就会延长;而当刺激复杂程度降低至简单或中等时,反应时就缩短了。然而,反应时的缩短收到有机体结构的限制,无法突破某一极限。

(2)与被试的机体状态有关:机体的适应水平、被试的准备状态、额外动机、练习等。

(3)个体差异:不但被试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被试,在相同的环境下,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一些变化,而其反应时也会不同。

(4)由于被试是心理学的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可能会产生期望效应,影响实验结果。

(5)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不可能消除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因为实验所做的次数较多,被试容易疲惫,注意力易分散,导致数据结果有误。

(7)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本身的问题,黄色和绿色比较接近,难以区分,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反应时增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