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习惯与驾驶安全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提高安全性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提高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7c43ee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f.png)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提高安全性车辆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驾驶员应该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本文将从不分神驾驶、遵守交通规则、维护车辆以及遵守驾驶时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不分神驾驶驾驶员应当集中注意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严禁在驾驶过程中分神,如接打电话、发短信、调音响或看电视等。
这些行为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行车途中,如果遇到了电话、短信等需立即回复的情况,应选择安全地方停车,然后再进行操作。
此外,驾驶员在上路前,应确保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疲劳驾驶,如果觉得疲倦或者无法保持清醒,应及时休息或喝一杯咖啡提神。
二、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守法驾驶。
首先,要按规定速度行驶,不超速,因超速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在遇到交通信号灯时,应严格遵守信号灯指示,不闯红灯或凌驾于行人之前通过人行横道,以避免危险发生。
此外,驾车过程中要保持车距,不贴近前车行驶,留出足够的刹车距离。
同时,注意观察路况和行人动态,遵守交通标志和标线,尊重行人权益。
三、维护车辆驾驶员应定期检查车辆的状况,确保各项安全设备正常运行。
例如,保证刹车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确保轮胎的气压和胎纹深度符合要求。
轮胎磨损严重或胎压过低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此外,还要经常检查车辆的照明灯光是否正常,车窗是否干净,以及雨刮器是否正常工作。
通过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行车安全。
四、遵守驾驶时间驾驶员应合理安排驾驶时间,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长时间的驾驶会使驾驶员疲劳,影响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驾驶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连续驾驶过久。
同时,在驾驶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倦,应立即停车休息或让其他有条件的车上人员代驾。
这样可以保证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
结语驾驶员的良好驾驶习惯是提高行车安全性的关键。
如何培养良好的行车习惯和安全意识
![如何培养良好的行车习惯和安全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bbf7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e.png)
如何培养良好的行车习惯和安全意识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培养良好的行车习惯和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行车习惯和安全意识不仅能够保障自身的安全,还能够保护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道路交通的秩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些重要的素养呢?首先,要熟悉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石,每一条规则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比如,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驶,不闯红灯;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不随意变道;保持安全的车距,避免追尾事故;严格控制车速,不超速行驶。
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却是保障我们安全的关键。
在驾驶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
避免使用手机、吃东西、与乘客过度交谈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因为哪怕是一瞬间的分神,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眼睛要时刻观察路况,包括前方、后方、左右两侧的车辆和行人动态。
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做好应对准备。
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确保车辆的制动系统、轮胎、灯光等关键部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车辆存在故障或隐患,一定要及时修理,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上路。
因为一辆性能良好的车辆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长时间驾驶会导致驾驶者的反应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如果需要长途驾驶,应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
养成良好的驾驶姿势也很重要。
调整座椅、方向盘和后视镜的位置,使自己能够舒适且自如地操作车辆。
正确的驾驶姿势不仅能够提高驾驶的舒适度,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
在行车过程中,要保持心态平和。
不要因为其他车辆的违规行为或者道路拥堵而产生急躁、愤怒的情绪。
路怒症不仅会影响自己的驾驶判断,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危险。
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要虚心学习,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请教。
驾驶员在驾驶中应注重的驾驶习惯
![驾驶员在驾驶中应注重的驾驶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bd89fd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5.png)
驾驶员在驾驶中应注重的驾驶习惯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技巧的任务,驾驶员的习惯和行为对驾驶安全和交通流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驾驶中,驾驶员应该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一些驾驶员在驾驶中应注重的习惯。
一、保持专注驾驶时保持专注是驾驶员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专注意味着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任务上,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驾驶员应避免使用手机、调节音乐或与乘客过度交谈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事故风险。
此外,驾驶员还应时刻留意道路上的标志、信号和其他车辆,以及行人和自行车等潜在的障碍物。
二、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驾驶员的责任。
驾驶员应了解并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包括限速、禁止超车的标志、交通信号灯等。
此外,驾驶员还应遵守道路标线和交通指示,如不闯红灯、不占用应急车道等。
遵守交通规则不仅可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还可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保持适当的车距保持适当的车距是一项重要的驾驶习惯。
驾驶员应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做出反应。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应保持至少两车道的距离。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追尾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驾驶员对前方道路状况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四、正确使用灯光正确使用车辆的灯光是驾驶员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在夜间驾驶或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驾驶员应开启车辆的前照灯和后尾灯,以提高能见度和被其他车辆注意的概率。
此外,驾驶员还应根据需要使用转向灯、刹车灯和远光灯等,以便与其他车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五、保持冷静在驾驶中,保持冷静和镇定是非常重要的。
遇到紧急情况或其他驾驶员的不当行为时,驾驶员应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或采取危险的行为。
驾驶员应以稳定和冷静的态度应对各种情况,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六、定期维护车辆定期维护车辆是驾驶员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驾驶员应定期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灯光和油耗等,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驾驶员在驾驶中养成的驾驶习惯
![驾驶员在驾驶中养成的驾驶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94a0e8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8.png)
驾驶员在驾驶中养成的驾驶习惯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技巧的任务。
驾驶员在长期的驾驶过程中,会逐渐养成一些驾驶习惯。
这些习惯有时对驾驶员的安全和行车效率有积极的影响,但有时也可能成为驾驶中的隐患。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在驾驶中养成的一些常见习惯以及其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正面的驾驶习惯。
第一,注意安全。
安全是驾驶的首要原则,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合理使用安全带、遵守限速、保持车距等都是养成的良好驾驶习惯。
第二,维护车辆。
驾驶员应该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油、刹车、轮胎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在良好的状态下行驶,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第三,礼让他人。
礼让是道路交通的基本原则,驾驶员应该学会礼让行人和其他车辆,避免交通堵塞和冲突的发生。
然而,驾驶员在驾驶中也可能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第一,超速驾驶。
有些驾驶员喜欢超速行驶,以追求速度和刺激感。
然而,超速不仅违反交通规则,也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第二,分心驾驶。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能会被手机、音乐、导航等各种娱乐设备分散注意力。
这种分心驾驶容易导致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忽视,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第三,酒后驾驶。
酒后驾驶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除了上述习惯外,还有一些驾驶员在驾驶中养成的习惯可能对驾驶效率产生影响。
第一,急躁驾驶。
有些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心急,频繁变道、超车,导致不必要的交通堵塞和危险。
第二,懒散驾驶。
有些驾驶员在长期驾驶中慢慢养成了懒散的驾驶习惯,不注意车速、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行车效率低下。
这些习惯都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行车体验和其他道路用户的出行。
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驶员需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和道路安全意识。
只有驾驶员们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2e9cca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c.png)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驾驶习惯驾驶是一项负责任的行为,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驾驶员应保持的良好驾驶习惯。
一、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应该始终遵守交通规则,包括但不限于遵守道路速度限制、遵守交通信号灯、靠右行驶、礼让行人等。
首先,驾驶员应该根据路况和标志牌的提示,控制车速并在合适的地方超车。
其次,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确保安全通行。
最后,驾驶员应该时刻注意行人,礼让行人是驾驶员的基本责任。
二、保持专注集中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应该保持专注集中的状态。
首先,驾驶员不应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分散注意力。
其次,驾驶员应该集中精力观察道路情况,及时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同时,长时间驾驶会让驾驶员疲劳,驾驶员应该及时休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注意力。
三、保持车辆良好状态驾驶员应该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包括定期检查车辆、保持车辆整洁和维护车辆的技术状况。
首先,驾驶员应该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油、刹车油、轮胎气压等,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其次,驾驶员应该保持车辆的整洁,避免杂物滑动干扰驾驶。
最后,驾驶员应该根据车辆使用手册,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四、遵守停车规定停车是驾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驾驶员应该遵守相应的停车规定。
首先,驾驶员应该选择合适的停车地点,确保不影响交通流动。
其次,驾驶员应该正确使用驻车制动装置,在停车时确保车辆固定。
最后,驾驶员应该合理使用停车位,避免占用他人的停车位。
五、礼让其他驾驶员驾驶是一个共同的行为,驾驶员应该互相礼让,提高道路经济效益。
首先,驾驶员应该礼让并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追尾等事故。
其次,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应该主动礼让给急救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确保紧急车辆的通行。
总结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规则,保持专注集中,保持车辆良好状态,遵守停车规定,并礼让其他驾驶员。
司机周总结保持良好驾驶习惯降低疲劳驾驶风险
![司机周总结保持良好驾驶习惯降低疲劳驾驶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6c9337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9.png)
司机周总结保持良好驾驶习惯降低疲劳驾驶风险工作总结:保持良好驾驶习惯降低疲劳驾驶风险一.前言作为一名司机,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并降低疲劳驾驶风险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认真遵守交通规则,坚持规范驾驶并采取了一系列努力,将自己的驾驶技能与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本次工作总结旨在总结我在保持良好驾驶习惯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经验心得,以及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二.工作内容1. 养成规律作息习惯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我始终坚持规律作息习惯。
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自己能够在驾驶时保持清醒和专注,有效提高了驾驶安全系数。
2.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路线在安排行车时间和路线时,我会事先进行规划和评估。
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情况和预计行车时间,合理安排行车计划,并适时选择合适的路线。
这样不仅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还能减少疲劳驾驶的风险。
3. 坚持规范驾驶行为我始终坚持遵守交通规则,严格要求自己的驾驶行为。
不仅始终系好安全带,还切实保持车辆稳定的行驶速度,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
另外,我还注意保持安全车距,切勿疲劳驾驶或擅自违规变道。
这些规范的驾驶行为有效地减少了潜在事故的发生。
4. 做好车辆保养和检查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和检查是保证驾驶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积极关注车辆的保养维修情况,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
特别是检查刹车系统、轮胎状况和灯光等重点部位,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工作成果通过我不断的努力,我在过去一周的驾驶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果。
首先,我成功遵守了90%以上的交通规则,始终坚持不疲劳驾驶的原则。
同时,我保持了良好的行车时速,尽量避免急刹车和变道行为。
此外,我也注意维护了车辆的正常状况,保证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四.经验心得在过去的一周中,我深刻体会到保持良好驾驶习惯对于司机来说是多么重要。
通过遵守交通规则、规范驾驶行为和良好的车辆保养,可以大大降低疲劳驾驶的风险。
同时,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
驾驶习惯对驾车安全的影响
![驾驶习惯对驾车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fe843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驾驶习惯对驾车安全的影响驾驶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责任心的活动,而驾驶习惯则直接影响着驾车的安全性。
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提高驾驶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驾车安全。
本文将从注意力集中、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驾驶三个方面来探讨驾驶习惯对驾车安全的影响。
首先,注意力集中是驾驶安全的基础。
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全神贯注地关注道路状况和其他车辆的动态。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各种干扰源,如手机、音乐等,往往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会导致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忽视,增加事故的风险。
因此,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驾驶习惯,可以大大提高驾车安全。
其次,遵守交通规则是确保驾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交通规则是道路上的“法律”,它们的存在和遵守是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的基础。
驾驶员应该遵守限速、不闯红灯、礼让行人等基本交通规则,这些规则的遵守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然而,一些驾驶员由于急躁、追求速度等原因,常常忽视交通规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驾驶习惯,是确保驾车安全的必要条件。
最后,文明驾驶是提升驾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文明驾驶不仅要求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求驾驶员尊重其他驾驶员和行人,保持良好的驾驶行为和态度。
文明驾驶不仅可以减少道路冲突和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整体交通环境的和谐性。
然而,一些驾驶员存在着骑车打电话、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给道路交通秩序带来了困扰。
因此,养成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不仅是驾车安全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综上所述,驾驶习惯对驾车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注意力集中、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驾驶是构建良好驾驶习惯的关键。
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以提高驾车安全。
只有通过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驾车的便利,同时也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驾车安全十条提醒你安全驾驶的宝贵建议
![驾车安全十条提醒你安全驾驶的宝贵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bcf0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0.png)
驾车安全十条提醒你安全驾驶的宝贵建议随着汽车的普及,驾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面对繁忙的交通、复杂的路况以及其他驾车者的驾驶习惯,我们时刻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安全意识。
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驾车安全的十条宝贵建议。
一、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位驾车者的首要责任。
无论是遵守红绿灯信号、保持安全车距还是礼让行人等,都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基本规定。
只有尊重交通法规,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二、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安全驾驶的关键。
务必系好安全带,保持正确的坐姿,双手牢牢握住方向盘,注意修剪指甲,以免操作不灵敏。
此外,还要避免疲劳驾驶和饮酒后驾车等危险行为。
三、集中注意力驾车时应集中注意力,专心驾驶。
不要在驾车过程中使用手机、听音乐或者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活动。
随时观察前方和周围的交通情况,保持警觉。
四、保持安全车距保持安全车距是预防追尾事故的有效方法。
根据车速和路况合理判断安全车距,并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刹车避让。
五、正确使用灯光灯光是我们与其他驾驶者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夜间驾驶、雾天、雨天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正确使用灯光可以及时提醒其他车辆,并确保我们的行驶安全。
六、合理使用喇叭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喇叭可以有效地提醒其他驾驶者注意。
但是,我们应该避免滥用喇叭,以免对他人造成困扰和恼怒。
七、注意观察盲区车辆的盲区是指驾驶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区域。
在变道或者转弯之前,务必注意观察盲区,确认不存在其他车辆或行人,以避免发生事故。
八、避免夜间驾驶夜间驾驶是驾车安全的一大挑战。
能见度较低、疲劳驾驶增加以及情况不可预测等因素使得夜间驾驶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在夜间长时间驾驶,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九、维护车辆及时保养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对于驾车安全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状况、灯光等,并及时保养维修,以确保车辆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如何养成规范驾驶行为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驾驶习惯
![如何养成规范驾驶行为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驾驶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9bc1222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4.png)
如何养成规范驾驶行为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驾驶习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养成规范驾驶行为是每个驾驶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在如今日益拥堵的道路上,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养成规范驾驶行为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驾驶习惯。
首先,合理规划行车路线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关键。
在出行前,驾驶者应提前了解行车路线和交通状况,选择最合适的路线,避免拥堵和危险区域。
同时,应该合理安排出发时间,避免高峰期出行,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
合理规划行车路线不仅可以提高行车效率,还可以减少紧急刹车和变道的次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其次,遵守交通规则是养成规范驾驶行为的基础。
驾驶者应熟悉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限速、禁止占用应急车道、禁止闯红灯等。
同时,驾驶者应保持车距,不超速行驶,不随意变道,不擅自变更车道等。
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道路交通的有序进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驾驶态度是养成规范驾驶行为的重要环节。
驾驶者应保持冷静、谨慎的心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专注于驾驶任务。
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使用手机等是保持良好驾驶态度的基本要求。
此外,驾驶者应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遵守交通礼仪,树立良好的驾驶形象。
第四,保持车辆良好的状态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保障。
驾驶者应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状况,包括刹车系统、轮胎、灯光等,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驾驶者应保持车内整洁,避免杂物滚动影响驾驶操作。
保持车辆良好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还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最后,不断学习和提升驾驶技能是养成规范驾驶行为的重要手段。
驾驶者应定期参加驾驶培训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了解最新的交通法规和驾驶技巧。
同时,驾驶者可以通过参加模拟驾驶训练和安全驾驶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做到规范驾驶行为。
驾驶习惯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驾驶习惯对行车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848ed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3.png)
驾驶习惯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驾驶习惯是指一个人在驾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性,而不良的驾驶习惯则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本文将从注意力集中、速度控制、信号使用和保持车距四个方面探讨驾驶习惯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注意力集中是驾驶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驾驶者应时刻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在道路上的情况上,以及周围车辆和行人的动态。
然而,很多驾驶者在驾车过程中容易分心,例如接听电话、发短信、调节音乐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还会导致驾驶者反应迟钝,无法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因此,良好的驾驶习惯应该是专注驾驶,避免分散注意力。
速度控制是驾驶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驾驶者应该根据道路情况和交通标志合理控制车速。
超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驾驶者超速会使刹车距离变长,反应时间减少,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此外,超速还会影响驾驶者对道路情况的判断,使他们难以及时避让其他车辆或行人。
因此,良好的驾驶习惯应该是遵守交通规则,合理控制车速。
信号使用是驾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驾驶者应该正确使用转向灯、刹车灯和灯光等信号设备,以便向其他车辆和行人传递准确的信息。
然而,很多驾驶者在转弯、变道或减速时不使用信号灯,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困惑和危险。
此外,有些驾驶者还会滥用信号灯,使其他车辆无法准确判断其意图。
因此,良好的驾驶习惯应该是正确使用信号灯,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
保持车距是驾驶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可以给驾驶者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以应对突发状况。
然而,很多驾驶者在高速公路上或交通繁忙的道路上不保持安全距离,紧跟前车行驶。
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追尾事故的风险,还会导致车辆之间的交通堵塞。
因此,良好的驾驶习惯应该是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行车安全。
综上所述,驾驶习惯对行车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提高注意力集中、合理控制车速、正确使用信号灯和保持安全距离,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驾驶员安全驾驶注意事项
![驾驶员安全驾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d568b0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1.png)
驾驶员安全驾驶注意事项作为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了解和遵守一些驾驶员安全驾驶注意事项,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保持专注驾驶时一定要保持专注,不要分心。
不要在驾驶过程中玩手机、吸烟、调节音乐等,这样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情况,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2.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限速、换道、停车等。
不要随意违反交通规则,因为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同时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保持安全距离驾驶员在行驶时应该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
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动或避让,并减少追尾事故的发生。
4.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的驾驶会让驾驶员感到疲劳,这样会降低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
因此,驾驶员应该避免疲劳驾驶,定时休息和活动身体,保证驾驶状态的好转。
5.注意天气情况驾驶员应该留意天气情况,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驾驶时应该更加小心。
雨雪天气道路湿滑,能见度低,驾驶员需要减速慢行,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6.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
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超速、闯红灯、疲劳驾驶等。
遵守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7.定期保养车辆保养车辆是保证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之一。
驾驶员应该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查,包括机油更换、轮胎检查、刹车检查等。
这样可以确保车辆在行驶时没有问题,减少车辆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
驾驶员安全驾驶注意事项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保持专注、注意天气情况、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疲劳驾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定期保养车辆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安全驾驶 和良好驾驶习惯
![安全驾驶 和良好驾驶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b11f07ed650e52ea54189856.png)
10、过路口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减速,脚放在刹车上。不管是不是绿灯,至少不能再加油了,尤其是没有交通灯的路口,防止行人和车辆闯
11、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点,向路的中间靠,因为对面的来车会躲你,而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说不定还会向你晃动,得给他们留出余地!
4、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时,应停在紧急停车带内,及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距故障车后方150米外,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并迅速报警,司乘人员应在故障车的前方隔离栏外侧等待救援
5、在行驶中突遇暴雨,无论白天或黑夜突降暴雨时,天特别黑、雨特别大又不能停车,此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以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注意安全,引起注意。 此时打了双闪,尽量不要变道行使,因为转向灯此时后方车辆看不到.
5、会车时,自觉做到礼让“三先”,即“先让、先慢、先停”。遇到难行之处,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6、正常行驶时,前车突然并线给你让路,最好马上松油预备刹车,同时迅速观察两侧后视镜,判断出如果要并线往哪边并,八成前面有情况。即便你是新手,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的很慢,在路况较好的非高速公路也一样,太慢其他车辆会想方设法超车,会容易发生危险
18、路上提前做判断,尽量避免急加速急减速。这一条很多司机都爱犯,尤其在这个急躁的社会,路怒症可能随时都在你周围。急加速急减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有这个陋习尤在高速行驶非常危险,可能你觉得你车子好无所谓,但是万一后面停不下来发生追尾事故呢?或者后面是辆大货车呢?急加速急减速同时会影响其他驾驶员的判断,从而发生事故。
16、油门刹车勤切换。这里的勤切换,指的是右脚放在油门上一定要加油,不加油就把脚从油门上移开放到刹车上。很多人开车很懒,不管加不加油,右脚都一直放在油门上。这是一个不好的驾驶习惯,在全国已经造成很多起事故。这个习惯的致命点就是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的时候误把油门当刹车踩,车辆直接冲了出去!
驾驶员驾驶中的安全隐患
![驾驶员驾驶中的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0c53c9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8.png)
驾驶员驾驶中的安全隐患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日益繁忙,驾驶员驾驶中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
无论是因为个人驾驶技术不熟练还是驾驶行为不规范,这些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
为了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驾驶习惯、酒驾、疲劳驾驶和手机使用等方面,探讨驾驶员驾驶中的安全隐患。
一、驾驶习惯带来的安全隐患1.1 疏忽驾驶:在驾驶过程中,一些驾驶员常常因为打电话、听音乐、看导航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而疏忽驾驶。
这样的驾驶习惯容易导致不及时发现前方的交通状况,从而出现追尾事故等。
1.2 超速驾驶:有些驾驶员在道路上的速度超过限制,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
超速驾驶不仅增加了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还会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增加,增加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时间,对驾驶员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3 不礼让行人:由于不在意行人的出现或心存侥幸心理,一些驾驶员经常不礼让过路行人。
这种驾驶习惯容易对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在步行横道或人行悬空道等地方。
二、酒驾引发的安全隐患2.1 酒后驾驶:酒后驾驶是一种非法而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
喝酒后的驾驶员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无法正常操作车辆。
这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并且造成严重的后果。
2.2 嗜酒成瘾:一些驾驶员由于嗜酒成瘾,无法控制自己的酒量和驾驶行为。
无论是对自己的安全还是他人的安全,这种酒驾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
三、疲劳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3.1 长时间连续驾驶:长时间驾驶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注意力集中度下降。
疲劳驾驶不仅会加大驾驶员对事故的反应时间,还会影响对周围情况的判断。
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很容易犯错或失去对危险的警觉性。
3.2 睡觉不足:睡觉不足会导致驾驶员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
在驾驶过程中,若是出现瞌睡现象驾驶员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易发生严重事故。
四、手机使用引发的安全隐患4.1 手机通话:驾驶过程中接听或打电话是一种常见的分心行为。
建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对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对道路安全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43730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1.png)
建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对道路安全的重要性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技巧的活动。
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能够保护自己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还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道路交通的畅通。
因此,建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对道路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提高驾驶者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驾驶过程中,驾驶者需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前方和周围的交通情况,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良好的驾驶习惯包括保持专注、不分心以及遵守交通规则等。
这些习惯能够让驾驶者更加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危险,并迅速做出应对,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提高驾驶者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水平。
驾驶技巧是驾驶者在实际驾驶中所掌握的技术和技巧,而操作水平则是指驾驶者对车辆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让驾驶者不断练习和提升自己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水平,使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驾驶技巧,如起步、变道、超车等。
这样一来,驾驶者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减少驾驶操作上的错误和失误,提高驾驶安全性。
此外,良好的驾驶习惯还能够培养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负责任的活动,驾驶者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让驾驶者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习惯,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够保护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驾驶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保持谦逊和宽容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危险行为,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的秩序和安全。
最后,建立良好的驾驶习惯对道路安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交通事故的预防上。
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者的错误行为或不良习惯导致的,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安全的车距,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等,都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良好的驾驶习惯还能够提高驾驶者的预见性和判断能力,使其能够提前预判和避免潜在的危险情况,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简述如何做到安全文明驾驶
![简述如何做到安全文明驾驶](https://img.taocdn.com/s3/m/05a3c2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简述如何做到安全文明驾驶
摘要:
一、增强安全意识
二、遵守交通法规
三、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四、培养文明驾驶习惯
五、应对突发状况
正文:
驾驶安全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如何在驾驶过程中做到安全文明驾驶呢?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增强安全意识。
驾驶过程中,务必保持全神贯注,时刻关注道路状况和周围环境。
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标线,确保行车的安全。
其次,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驾驶员应当熟悉并遵守我国的交通法规,如限速、禁止鸣喇叭、禁止违规停车等。
遵循法规,维护道路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定期进行车辆保养,确保车辆各项性能正常。
如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避免驾驶问题车辆上路。
同时,注意车辆的轮胎、刹车、灯光等关键部件的检查,确保行车安全。
第四,培养文明驾驶习惯。
在道路上行驶时,尊重他人,文明礼让。
不随意变道、不强行超车、不闯红灯、不占用应急车道。
遇到行人过马路,要主动
减速让行。
在停车场或拥堵路段,保持耐心,有序排队,避免发生争执。
最后,应对突发状况。
驾驶员应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理技能,如遇突发状况,能迅速作出反应。
遇到交通事故,要冷静处理,及时报警、设置警示标志,确保现场安全。
总之,安全文明驾驶是每一位驾驶员的责任。
健康驾驶习惯促进驾驶安全
![健康驾驶习惯促进驾驶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081be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5.png)
健康驾驶习惯促进驾驶安全驾驶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养成健康的驾驶习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健康驾驶习惯来促进驾驶安全。
首先,合理的作息时间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驾驶会使驾驶者身心疲惫,降低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增加事故的风险。
因此,驾驶者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确保在驾驶前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
此外,长时间的驾驶也会引起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身体问题。
驾驶者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停车休息,活动一下身体,以缓解疲劳。
其次,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驾驶安全同样重要。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胃肠道问题,如胃胀、腹泻等,影响驾驶者的专注力和舒适感。
驾驶前,应避免过饱或过饿的状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此外,过多的咖啡因摄入会导致神经兴奋,增加焦虑和紧张感,影响驾驶者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
因此,驾驶者应尽量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另外,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姿势也是健康驾驶习惯的一部分。
长时间的驾驶会导致驾驶者身体不适,如腰酸背痛、颈椎不适等。
为了减轻这些问题,驾驶者应该调整座椅的高度和角度,使得身体能够保持舒适的姿势。
同时,驾驶者还应该适当进行一些身体活动,如颈部和手臂的伸展运动,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疲劳。
此外,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驾驶安全同样至关重要。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驾驶者的决策能力和反应速度。
因此,驾驶者应该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保持冷静和平和的心态。
可以通过听音乐、呼吸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驾驶者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火或冲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最后,良好的交通规则遵守也是健康驾驶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守交通规则不仅可以提高驾驶者自身的安全性,也可以为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驾驶者应该遵守限速规定,保持安全距离,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驾驶员安全驾驶习惯养成
![驾驶员安全驾驶习惯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708c4c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3.png)
驾驶员安全驾驶习惯养成安全驾驶是每位驾驶员的首要责任,也是每个乘车人的基本要求。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驾驶员养成安全驾驶习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车辆准备工作在上路驾驶之前,务必对车辆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驾驶的安全性。
首先,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气压、油箱油量等,确保各项参数正常。
其次,检查车灯、喇叭等灯光设备是否正常,以保证夜间行驶的视野清晰。
此外,驾驶员还需配戴安全带,调整座椅和后视镜的位置,确保驾驶的舒适性和视野的开阔性。
二、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的首要原则是遵守交通规则。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谦逊和理性,尊重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逆行等。
合理地使用转向灯,提前示意自己的行驶意图,给其他车辆和行人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在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于道路状况和前方车辆的变化,避免分心或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三、保持安全车距保持安全的车距是避免追尾事故的重要方法。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和制止车辆。
一般情况下,保持两辆车之间的车距应该在3到4秒之间,这样的距离能够给予驾驶员足够的反应时间。
在雨天、雾天等视线不良的天气条件下,驾驶员应相应地增加车距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四、观察周围环境观察周围的交通环境是安全驾驶的重要环节。
驾驶员应时刻保持警觉,观察道路前方和周围的车辆、行人等情况。
特别是在路口、人行横道、学校等易发生事故的地点,驾驶员要加倍注意,并遵守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的指示。
此外,在变更车道、超车或者倒车等特殊情况下,驾驶员还需通过后视镜全面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行动的安全性。
五、保持冷静和谦逊驾驶过程中,保持冷静和谦逊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交通环境可能会让人紧张和压力增加,但驾驶员应以冷静的心态应对各种情况。
对于其他驾驶员的违法行为或者不礼让行为,驾驶员不应采取过激的行动或与其进行争执。
驾驶习惯对安全的影响
![驾驶习惯对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fbe73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5.png)
驾驶习惯对安全的影响2023年了,生活越来越方便,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步行、骑车还是开车都成为了人们常见的出行方式。
而在众多出行方式中,开车是最容易被忽视安全的,因为它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良好的驾驶习惯。
驾驶习惯不好会对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今天我将详细介绍驾驶习惯对安全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开车时刻意或者不自觉的驾驶行为会对安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开车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反红灯、酒后驾驶、使用手机、驾驶中疏忽等不良的驾驶习惯会让行驶更加危险,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安全,也会威胁到其他行驶者的安全。
更可怕的是这些不良的驾驶习惯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常态”,对他们来说,并不意味这种行为有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生命危险。
其次,我想介绍一下好的驾驶习惯对安全的影响。
准备充分、遵守交通法规、保持警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熟知行车路线等等都是良好的驾驶习惯,能够有效的提高开车的安全性。
而且,好的驾驶习惯既能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也能减少车辆的维修,从而减少汽车的维修费,降低开车成本。
最后,我想谈一下对于驾驶者来说如何养成好的驾驶习惯。
除了遵守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规则以外,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注意。
首先,保持警觉,更加注意路况和行人,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要非常的小心。
其次,尽量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如:定时检修、油耗控制、俯仰角的调节等,这将大大减少车辆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
此外,定期参加专业的驾驶培训和训练也能帮助驾驶者养成更好的驾驶习惯。
总之,驾驶者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安全至关重要,一定要养成好的驾驶习惯。
在出行过程中,一定要高度警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环境和安全,尽量避免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反红灯、酒后驾驶等不良的驾驶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负责!。
安全驾驶的好习惯要点
![安全驾驶的好习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d66a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8.png)
安全驾驶的好习惯要点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技巧的活动,而安全驾驶则是每位驾驶员应该始终遵守的原则。
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遵守安全驾驶的好习惯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的安全驾驶要点,帮助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1. 保持专注专注是安全驾驶的关键。
驾驶时,驾驶员应该集中注意力在道路上的情况,避免分心或被其他因素干扰。
这包括不使用手机、不与乘客过度交谈,以及不被外部环境分散注意力,如美丽的风景或路边的广告牌。
保持专注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对突发状况,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位驾驶员的责任。
这包括遵守限速、使用转向灯、礼让行人、禁止酒驾等。
遵守交通规则可以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驾驶员还应该了解当地的交通法规,以确保自己在道路上合法行驶。
3. 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安全距离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驾驶要点。
驾驶员应该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刹车或避让。
一般来说,保持至少两秒钟的车距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此外,驾驶员还应该注意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避免被追尾。
4. 注意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安全驾驶的关键。
驾驶员应该时刻观察周围的交通情况,包括前方、后方和两侧的车辆。
特别要注意盲点,使用后视镜和借助车辆的侧窗来观察。
此外,驾驶员还应该留意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等非机动车辆,以及交通信号灯和路标等。
5. 维护车辆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对安全驾驶至关重要。
驾驶员应该定期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灯光和转向系统等。
此外,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雨刷器和破损的后视镜,以确保良好的视野。
保持车辆的维护不仅可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还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总结安全驾驶的好习惯要点涵盖了保持专注、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距离、注意观察和维护车辆等方面。
这些要点不仅可以保护驾驶员自身的安全,还可以保护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每位驾驶员都应该时刻牢记这些要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防止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习惯
![防止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c02019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7.png)
防止交通事故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习惯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每个驾驶员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并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防止交通事故:了解交通规则、警惕交通风险、注意车辆维护以及文明驾驶。
一、了解交通规则了解交通规则是成为一名合格驾驶员的基础。
首先,驾驶员应熟悉各种交通信号和标志的含义,例如红灯停、绿灯行。
同时,了解优先权的规则,确保在交叉路口能够正确地给予其他车辆让行。
此外,熟悉行车道的使用规则,明白直行车辆和拐弯车辆的行驶方式,以避免擦碰和相互干扰。
二、警惕交通风险交通风险时刻存在,驾驶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并加强观察。
首先,遵守车距规定,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并注意后方车辆的行为,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其次,注意盲区,进行合理的肩视和后视,确保准确地观察周围车辆的动向。
此外,应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保持谨慎并减速慢行。
三、注意车辆维护车辆维护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
定期检查机油、刹车油、轮胎气压等车辆关键部件的状态,及时更换或修理有问题的零部件。
保持车辆整洁,清理车窗、车身等,保证视野清晰,避免发生事故。
另外,车辆保险也是必备的,确保遭受交通事故时可以得到及时的赔付和救助。
四、文明驾驶文明驾驶是一种良好的驾驶习惯。
首先,要遵守车道规则,不随意变更车道,减少紧急制动和急转弯的频率,保证行车的平稳性。
其次,遵守交通礼让规则,给予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让行,展现驾驶员的善意和品德。
此外,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正确应对,不做盲目冲动的驾驶决策。
总之,防止交通事故需要驾驶员自身的努力。
遵守交通规则和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
每个驾驶员都应当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交通风险,并注意车辆维护和文明驾驶。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驾驶习惯与驾驶安全人的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都遵循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这些规律自然而然地为人类和社会所逐步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行为。
比如驾驶习惯就是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驾驶行为或驾驶倾向。
驾驶行为的累积就养成了驾驶习惯,而驾驶习惯往往决定了驾驶员的命运。
俗语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对此,并非每一个机动车驾驶员都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形势还比较严峻。
据有关部门对事故成因的统计分析,近些年来,属于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过失的原因,约占三分之二。
它突出反映了一些事故驾驶员的素质较低,这集中表现在以下一些不良的行车习惯上。
一、不良驾驶习惯的主要表现
(一)不重视养成出车前“三准备”的习惯(指身体、技术、思想)。
诸如体力、精力不充沛,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与该次行车应注意的事项,不善进入“驾驶角色”,对人生“大舞台”各种“角色”转换的坎坷缺乏清醒的意识。
这些情况与驾驶员过于自信有关。
日本警视厅1984年对715名事故驾驶员的心理调查显示,自认为“技术好”的占77.1%。
(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譬如:越线超车、钻来钻去;占线、逆向行驶、不循规让行;严重超速、超载滥载等等,即
以自我的需要为前提。
这种状况反映出有些驾驶员缺乏责任心与法
制观念,与其人格气质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关。
国外的一些研究认
为具有兴奋型、活泼型个性特征的人是不适合当职业驾驶员的。
由
于其攻击性、易变性、自我中心性较强,因而危险性也较高。
据我
国工程学院一位院士的研究,与驾驶员有关的事故占80%,其中属于“天生事故驾驶员”的占20%。
(三)粗心大意的习惯。
即满足于“大概”,没有养成“确实看清”的习惯,从而导致看错或未能看清路面宽窄、道路标志、信号
转换、车辆和行人的真正动态,这也是造成观察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日本学者平尾的研究,在道路交通的碰撞事故中,属观察错
误的原因占81%。
(四)凡事“凭估计”的习惯。
没有养成确实掌握各种运动要素的习惯,常以主观愿望或侥幸心理去代替辛勤的工作,如车速控制、跟车、会车、超车、转弯等,凭自己的感觉或片面的经验,缺乏数
据概念和相应安全操作措施的落实,这反映其科学驾驶的规范意识
薄弱,甚至存在一些“定性与定量”的概念错误。
这也是引发“车
辆失控”等恶果的一个必然原因。
(五)行车图快、遇事急躁的习惯。
譬如:为图省事、跑过线、走捷径;不愿多想已方与彼方不同的处境与困难,缺乏“主动避让”
的精神;只凭自己的“直觉”,以见到为真,因而经不起意外事件的“刺激”,易冲动急躁。
据日本警视厅对上述人物进行心理调查表明,有急躁情绪的占80%。
(六)容易分心的习惯。
如爱聊天,爱回味那些让自己沾沾自喜或耿耿于怀的生活事件,容易为一些与驾驶信息无关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心神分散,注意力难于集中等。
以上所列的六种不良行车习惯,还难于概括各种对安全驾驶具有严重影响的不良职业习惯。
从现有的经验教训看,加大对人体习惯基本特性的宣传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人体习惯的基本特性
人的生命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对生理、心理及其相应活动条件下各种习惯的不断积累过程。
这些习惯的形成,大都具有“自动化”性质。
不过,人体有的习惯却不是自动形成的,如良好的思维习惯,特别是良好的职业特殊习惯,它是个体整体素质到达某一个层次的升华。
从整体上说人体的习惯,都有个体适应环境与经验累积的种种印记,成为人体的一种“无声”的行为模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人的行为。
依笔者之见,人体习惯有以下三条基本特性:
(一)固执性
人的习性(习惯)具有先天与后天的一些自然属性,也是个体素质与性格特征的缩影,一旦形成,改变是比较难的。
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是因为它已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了某种
“动力定型”的缘故。
人们常说:“勤快的人闲不住,懒惰的人勤
不起来”,“某某人通情达理,宽宏大度”,“某某人偏执、固执”。
它从正反的两个方面,反映了这两类神经类型不同的动力特性,要改变涉及其神经能量交换、转换的程序系列,特别是涉及人
的意志品质的“本性”是非常困难的。
除非“脱胎换骨”,否则是
难以改变的。
(二)排异性
人类社会与它的自然界,存在着“阴阳相随”、“异性相吸,
同性相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现象,人的习惯也存在一
些类似的现象。
人们爱说“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些“狗肉”朋友之所以能凑到一块,系属“臭味相投”的
缘故。
其实,个体的差异性也是一种矛盾,即使是“同行”,也有
互相相斥、互相妒忌的一面,如古人说的“文人相倾”、“妒忌心”之类,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称“阴阳文化”。
上述的一些侧面,反映了人体习惯的固执性和倾向性。
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不良的
习惯特别是不良的“爱好”与“偏执”,祸害无穷!
(三)反射性
按心理学的观点,“反射性是指有机体对来之内部和外部刺激
的规律性回答”。
但这种“回答”是不区分相应刺激再次出现时的
具体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规律性回答”,而在另一种条件
下就可能不是“规律性回答”。
它取决于人体记忆系统反射机制的
完善程度。
人体的习惯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思维方式习惯,诸如动机、
情绪、虚荣心、价值观、侥幸心理等,它制约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二是行为模式习惯,诸如习惯动作、经验系列、自卫本能等,
它对人体反应动作系列反射弧的通道,也具有导向作用。
人的习惯
从根本上说是人在长期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
地形成了种种“无意识”的行为模式,对相应“刺激”的“回答”,就是这种“无意识”(包括自觉建立的一些“有意识”)行为模式的再现,具有反射的种种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习惯是一股无形的
力量——积极促进或消极倒退的“习惯势力”。
三、良好驾驶习惯的特征
动态系统的驾驶操作,其基本特征就是反射,这也是职业培训
一个比困难之处。
它一方面要在人体记忆系统的反射机制中建立和
造就一系列与驾驶操作规范相适应的协调机制,使人养成习惯,形
成条件反射;另一方面也以免使人受到一些与安全驾驶不相适应的
旧习惯体系的影响与干扰。
从现有经验看,有以下六种良好的驾驶
习惯,其基本特征是:
(一)忠诚于本驾驶岗位安全职责的特征
即以确保车辆行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已任,面对人、车、
路各种矛盾与冲突,能够泰然处之,做到不争不抢,“预控”在先,主动避让,甚至“忍辱负重”,顾全安全行车大局。
这种驾驶本能,也是确保开“幸福之车”的一种“车魂”。
(二)保持人体良好机能水平的特征
交通运输的实践已反复证明,人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是不易出
错的,但如果人的机能水平低下,诸如疲劳瞌睡、情绪失控,人体
正常的机能变形变态,则有可能要交“大学费”,甚至付出血的代价。
对此,驾驶人员出车前必须重视和保持自身良好的机能水平,
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善于进入驾驶“角色”,保持平稳的驾驶心态,有针对性地“自我提醒”,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无名火”,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驾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