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
性分析
一、绪论
中国是亚洲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泰国紧随中国之后位列亚洲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步伐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中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政府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的实施,中泰农产品贸易取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根据粮农组织官方网站2004年最新统计年鉴的贸易数据显示,泰国是中国最重要的五大农产品进口贸易伙伴之一,名列中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地第三位。
从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发展态势来看,2003年至2007年,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长24%,而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的世界2004年农产品贸易同比增幅仅为15%。
那么,持续增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背后有无更大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及基础?双边农产品贸易主要是竞争性的还是互补性的?
农业在中国与泰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中国与泰国作为亚洲的近邻,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在生产传统、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间的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亟待进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的文章也在日益增加。
国内针对中国与东盟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具体到中国与泰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分析相对来说较少。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实证的方法来论证中泰两国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潜力,并对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中国与泰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两国地理位置毗邻,双边的商贸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1975年7月1日中、泰建立外交关系,两国贸易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双方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活动日趋活跃。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伐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中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政府
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的实施,中泰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从两国贸易规模的发展态势来看,2003年至2007年,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2004及2006年两国农产品贸易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36%及35%(表2-1>,年均增长24%,而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得出世界2004年农产品贸易同比增幅仅为15%,中泰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增幅要大于世界农产品贸易增幅。
表2-1 中国对泰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及同比增长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署UN 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根据中国商务部提供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数据计算得出,泰国连续四年处在中国出口市场第十五位,相反,泰国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是中国的前十大进口来源地之一,2006年排在了中国进口来源地的第五位[1]。
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
年的统计年鉴给出的关于最重要的农业商品进出口伙伴的统计表中,中国最重要的进口伙伴前五位中,泰国排名第五,而泰国最重要的出口伙伴前五位中,中国名列第三。
这显示了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与此同时,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泰国是亚洲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和泰国的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36%和11.39%,尽管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是无论在总量还是人均上,泰国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出口能力。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泰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分布相当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年统计年鉴统计了各国最重要的农业商品进出口伙伴,在中泰排名前五的世界出口市场中,除了中国作为泰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外,剩余的四个出口市场,中国与泰国是一致的,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2]。
再从两国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看,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很接近。
2007年在双边各自排名前十五位的农产品类别出口中,中国与泰国有10类产品存在一致。
在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我国在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出口市场等方面与泰国均有相似之处,中国与泰国一定程度上在农产品结构及市场结构上反映出较大的相似性,也就意味着两国在产品和市场上存在着较高的竞
争。
但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生产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两国气候的差异及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使得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在中泰两国间也存在。
随着中泰两国政府积极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及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关系与互补关系情况如何?有无合作潜力?下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做出分析,并判断两国竞争与互补的农产品,得出相应结论及建议。
三、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一)贸易关系的确定方法
贸易关系基本上可以分为贸易竞争关系和贸易互补关系两大类。
贸易竞争性是指区域或两国间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及其产品范围差别较小;贸易互补性是指区域或两国间生产要素及其产品范围差别较大。
因为特定生产要素是非贸易品,只能固化在贸易品内部,所以贸易品流动只是形式,而隐含在贸易品内部的特定要素流动才是实质。
如果要比较两国间的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可以从贸易结构分析入手。
因此,要度量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贸易产品入
手,分析两国间生产产品构成差别及其产品的市场构成差别,从而间接确定两国间的贸易关系[3]。
1. 贸易竞争关系的确定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泰国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分析,出口相似度指数包括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市场相似度指数,因此,文章将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利用这两个指数来计算并做出分析。
<1)产品相似度指数
它用于衡量两国或两组国家在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上出口产品的相似程度。
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S p(ij ,k>表示i国和j国出口到市场k的产品相似度指数,i和 j表示所要比较的任意两个国家,k表示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X表示出口,X lik / Xik 代表i国出口到k 市场中第l种商品所占的份额,X ljk / Xjk 代表j国出口到k 市场的产品中第l种商品所占的份额。
该指数的变动范围在0-100之间。
指数为100时,表明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完全相同;相
反,指数为0时,则两国对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完全不同。
两国出口相似度指数越高,意味着两国产业结构或工业化程度越相似或接近,同时也意味着两国在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上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越高;从另一方面看,两国出口相似度指数越低,则意味着两国出口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产品重合度越小,从而两国在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上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低[4]。
<2)市场相似度指数
与产品相似度指数十分相似,市场相似度指数是用来衡量任意两国或两组国家出口市场分布的相似程度。
为了调整国家规模相差过大带来的问题,Glick、Rose用出口份额代替出口额,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Sm(ij,l>表示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i和j表示需要比较的任意两国,Xlik / Xik表示对于某种l产品来说,出口到k 市场占所有出口到该市场的l产品的比重,Xljk / Xjk表示j 国的某种l产品出口到k市场占l产品总出口的比重。
该指数的变动范围在0-100之间。
指数为100时,表明两国出口市场结构
完全相同;相反,指数为0时,则两国的出口市场分布完全不同[5]。
两国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越高,意味着两国的出口市场分布越相似或接近,同时也意味着两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越高。
如果与产品相似度指数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衡量两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因为,即使两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很相似,但是如果市场分布差异很大,那么两国的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反过来,如果两国的出口产品相似度与出口市场相似度都很高,则意味着两国在第三市场或世界市场上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将异常激烈。
一般来说,地理位置临近并且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的出口产品相似度与出口市场相似度会相对较高[3]。
2. 贸易互补关系的确定方法
进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反映了一国出口的现实的竞争优势,而构成现实竞争优势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或者资源比较优势,农产品属于资源型产品,情况更是如此。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其具有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者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因而,一国的出口结构基本反映了它的比较优势结构,而一国的进口结构则基本反映了它的比较劣势结构。
如果出口国的比较优势结构与进
口国的比较劣势结构刚刚好吻合,则意味着它在该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或者增长能力。
因此,可以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来衡量出口国结构与目标市场进口结构的相关程度。
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
②
其中:③
④
⑤式中RXSki是巴拉萨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一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Xkiw为i国k类产品的出口额,Xiw表示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RMSkj反应进口国相关产品的比较劣势,Mkjw 为j国k类产品的进口额,Mjw表示该国所有产品的进口额[6]。
Wk为产品k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Cijk代表i国与j国在k类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指数,Cij代表i国与j国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时,表示出口国同某一目标市场的互补性高于同其他市场的平均互补水平[3]。
<二)农产品范围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1. 农产品范围的界定
对于农产品的范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世界组织秘书处《国际贸易统计报告》<ITS)、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农产品分类也各异,对于农产品的分类,可采用两种分类标准,一是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另一种是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本文农产品的范围采用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AoA)对农产品的定义,即HS编码第1章-第24章除去鱼及鱼产品,即减去第3章<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水生无脊椎动物)和第16章中的鱼产品。
因水产品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将农产品定义为“AoA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且按HS 分类来定义农产品的范围。
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基本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
COMTRADE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包含了自1962年以来160多个国家分产品和分流向的贸易统计数据,统计范围覆盖了全世界90%以上的贸易流量。
文章主要采用HS2002的商品分类方法,但在确定中泰两国相互竞争及互补农产品类别时采用了SIT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这是由于相关数据以SITC 分类较容易获得。
文中截取了2003至2007年间中泰相关农产品贸易数据,对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三)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1. 中泰两国农产品出口竞争性分析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泰国位居亚洲农产品出口第二的位置。
根据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统计,在世界农产品出口份额中,中国占到0.23%,泰国占到0.13%。
由于两国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出口市场等方面存在相似,在农产品产品结构及市场结构上可能出现较大的相似性,意味着两国在产品和市场上存在较高的竞争。
那么,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贸易竞争程度如何呢?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发展趋势又是如何?下文通过计算出的出口相似度指数,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来定量分析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程度的大小。
<1)中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产品相似性程度的比较
表3-1中国与泰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产品相似度指数
资料来源:UN comtrade 数据计算所得
从表3-1可以看出,在世界市场上,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相似度指数较高,除了2005年两国农产品相似度指数较低外,
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达到了71.08、62.67、67.21、67.28,这说明在农产品出口上,中国与泰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比较激烈。
从两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趋势来看,2003年至2007年,这种趋势的波动性较大,06年后两国竞争趋势趋于平稳。
而2003年至2007年,中泰两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产品相似程度变化比率呈现负增长。
分产品类别来看,中泰两国在03章<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与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6章<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20章<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这三章的农产品类别竞争较激烈。
<见附表1)
<2)中泰两国农产品市场相似性程度的比较
中国与泰国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性,以及资源禀赋如劳动力的相似性决定了两国可能存在出口市场的雷同,在出口的第三方市场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
由于市场相似度指数的计算与产品相似度指数的计算相似,为了避免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本文选取了在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份额的蔬菜产品及水果产品为研究对象,从市场分布角度来分析中泰两国具体产品的市场相似性程度的高低。
①中泰两国水果产品市场相似性程度的比较分析
从表3-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泰水果市场相似度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比较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市场相似度指数,可以看到中泰农产品贸易市场的相似度指数的变化比率要大于产品相似度指数的变化比率,也就是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趋同度要大于产品的趋同度。
中泰两国排名前五的出口市场中,有四个是相同的,两国出口主要集中于相同的几个市场,但是中国与泰国自然条件以及气候的差异使得两国农产品种类存在巨大差别。
表3-2 中国与泰国水果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
资料来源:UN comtrade 数据计算所得
②中泰两国蔬菜产品市场相似性程度的比较分析
表3-3中国与泰国蔬菜市场相似度指数
资料来源:UN comtrade 数据计算所得
如表3-3所示,近年来,中国与泰国蔬菜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两国在蔬菜产品出口竞争十分激烈。
主要原因是:一、中泰两国都重视蔬菜产品的出口。
蔬菜产品是泰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泰国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比重较大,因此,对蔬菜产品的出口十分重视。
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蔬菜贸易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蔬菜出口重视程度也很高。
两国都重视蔬菜产品的出口,从产品角度出发,都希望能发展特色蔬菜产品占领海外市场,从而导致了较高的产品相似度指数。
二、从市场角度看,蔬菜进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7]。
<3)中泰两国竞争农产品类别
以上分析是中、泰两国农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情况。
而构成现实竞争优势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或者资源的比较优势,农产品属于资源型产品,情况更是如此。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UN comtrade 2005-2007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笔者计算了中泰两国64种类别农产品的RCA值,如附表2,并根据附表2的计算结果得出中、泰RCA均值<2005-2007年)大于1的产品组别,如表3-4。
RCA值都大于1,说明两国在这些产品上
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8]。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比较优势设定标准出口竞争力等级<表3-5),回看表3-4,中国与泰国六组具有竞争性的产品类别的出口竞争力基本保持在次强竞争力上下,两国竞争性最强的产品是甲壳、软体、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制品,RCA值达到了2.50以上的水平。
不仅如此,这六组两国具有竞争性的农产品类别都分别处于本国出口的前十五大农产品,且都在世界同类产品的出口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两国出口的这些具有竞争性的农产品又都主要集中出口于工业发达的国家。
因此,综合来看,这六组农产品在两国间有较强的竞争。
表3-4中、泰RCA均值<2005-2007年)大于1的产品组别
表3-5日本贸易振兴会比较优势设定标准出口竞争力等级
资料来源: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2003[9]
2. 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1)贸易互补的内涵
从古典到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关于贸易互补性的一般理论分析。
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国际分工和产品的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互补性大,从而贸易可能性大;反之,竞争性大。
一般来说,一国的出口结构同进口国的结构相吻合的程度可以衡量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大小[10]。
一国在世界进口市场上的份额反映了一国出口的现实的竞争优势,而构成现实竞争优势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或者资源的比较优势,农产品属于资源型产品,情况更是如此。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者比较劣势的产品。
因而,一国的出口结构基本反映了它的比较优势,而一国的进口结构则基本反映了它的比较劣势结构[11]。
如果出口国的比较优势结构与进口国的比较劣势结构刚好吻合,则意味着它在该
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或者增长能力。
贸易互补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出口国的出口结构与目标市场的进口结构的相关程度。
<2)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①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
表3-6中国与泰国进出口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 数据计算所得
根据表3-6显示,中国出口与泰国进口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在呈下降趋势,说明中泰两国在不断发展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出口泰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有所减弱,中国面临着对泰国农产品出口的压力。
相反,中国进口与泰国出口贸易互补性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中国的进口与泰国的出口互补性增强,反映出了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对泰国的较大依存。
从表3-6的数据变化说明了在中泰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减少,从附表2中也可观察到,泰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中国的两倍,中国将面临对泰国的出口压力,而从泰国进口则表现出依赖加强的趋势,前文的表2-1数据显示,中泰双边的
农产品贸易中,中国每年都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的趋势逐年增大,从这点也可验证中国对泰国农产品贸易的依赖程度加大。
也可以说,泰国农产品市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要大于中国对泰国的重要性。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也在逐日提高,泰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及区域经济的推进,因此把泰国作为中国的进口来源地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棕榈油、天然橡胶、原木、锯材、纸浆等,中国在这些产品上几乎不生产或比较优势不明显,这对于弥补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可能出现的农业资源匮乏起着重要作用。
②中泰两国互补农产品类别
表3-7 中国与泰国互补农产品类别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 数据计算所得
表3-7是根据附表2列出的64种农产品类别,利用前面介绍的方法,计算了中国与泰国各类农产品的贸易互补值,从而根据数值及实际情况判断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的农产品类别。
表3-8中国与泰国互补及互竞农产品类别简单统计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署UN comtrade yearbook 2005~2007数据
从表3-8可以看出,中国与泰国至少有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为29个,占计算的农产品类别总数的45%,在中国与泰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中,互补农产品类别有23个,所占的比重为79%,而互竞农产品类别只有6个,仅占两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的21%。
因而中泰两国互补农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四)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存在的原因
1. 中国和泰国气候上的差异
泰国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河流众多,中部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大量热带农作物生长。
泰国的气候类型单一,而显著的季风气候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是中国气候的三大特点。
中国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多雨。
中国从南到北可以划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在不同的温度带及湿润程度不同的地区,分布着不同的农作物生长。
中国和泰国在气候上存在较大差别,直接影响了两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了中国与泰国农业生产优势上的差别。
如水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