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隋的兴亡(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 隋的兴亡【课件】【北师大新版】
(4)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增。
疆域辽阔
材料一:“古今称国 计之富者莫如隋。” 材料二:各地运往都 城的布帛和粮食络绎不 绝。京城及各地官仓储 粮多的千万石,少的也 有数百万石。
隋朝经济繁荣,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国力强盛
1.大运河开凿目的:
3.作用: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和交流。 1)加强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和交流;
1.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
(1)统治残暴;
隋炀帝暴政
——根本原因
(2)连年大兴土木; (3)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4)农民起义; (5)各地方长官和割据势 力纷纷起兵
隋炀帝游江都
2.唐的建立及统一
建立时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都城: 长安
隋文帝: 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改革前朝制度; 开创科举制;
(4)隋文帝锐意进取,隋朝强大。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1课 隋的兴亡
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 的时代
隋的统一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的覆亡
阅读P3,思考:3.隋朝如何治理国家?带来怎样的结果?
3. 治理国家:(1)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开创科举制。 结果: (1)疆域辽阔。 (2)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3)国力强盛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的覆亡
建立时间 建立者
581年 杨坚(隋文帝) 开皇 外戚夺权 589年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年号
1.概况 建立方式
统一时间 影响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的统一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隋的覆亡
阅读P2(含小字),思考:2.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1)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南方空前开发,为统一准备条件。 (2)民族融合加强。 (3)南方陈朝统治腐朽黑暗。
4.2.1隋的兴亡定稿(课件)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思考: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
①北方民族融合。
②南方经济发展。
③人民渴望统一,国家统一符合历史 发展趋势。
④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经 济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为统一提供 了物质条件。
隋的繁荣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4)接连发动战争。
2.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
隋朝大运河
自主学习: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 目的是什么?
2.读隋大运河示意图, 找出:一个中心、两 个端点、四段名称、 沟通的五大水系。
3.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 义?
4.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 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1.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措施:
①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②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 ③发展经济 ④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作用: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三、隋的统一与繁荣
时间: 589年,灭陈
意义: 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
面,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推动了社会经济迅速发 展。
隋于588年兵分8路南下进攻陈,公元589年,隋军攻 占建康,南陈灭亡。隋朝统一了全国。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 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
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 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其中产自 中国北方的煤炭每年约有4000万吨通过运河南运 到华东地区。
北师版新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的兴亡 课件(共40张PPT)
A.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C.辽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 B.黄河,淮河,乌江,钱塘江,长江 D.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
A)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 口仓
粮仓丰实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原因 政 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人口
2、表现
垦田 粮食
三、隋朝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1、开凿的目的: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 的统治
2、大运河: 三点四段五河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 三点) (四段) (五大水系)(一条运河)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通济渠 三点: 中心洛阳、 北到涿郡、 南到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五水: 海河、黄河、 淮水、长江、 钱塘江
3
+
4
+
5
=
1
洛阳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1.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 系的纽带; 2.还是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是 3.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隋朝覆灭
由于众叛亲离,隋炀帝最终被部 下所杀,隋朝覆灭.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 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 A.秦朝 B.东汉 C.东晋 D.三国时期
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 D A.重新统一全国 B.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C.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 3.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事件( D) A北魏政权的建立 B.大运河的开通 C.西晋统一全国 D.隋军灭陈 4.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 C)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统治残暴 C.繁荣而短暂D.开凿大运河 5.隋炀帝开凿我国古代最长的大运河的根本目的( C) A.攻打高丽 B.巡游江南 C.巩固统一的局面 D.转运粮食 6.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A)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 口仓
粮仓丰实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原因 政 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人口
2、表现
垦田 粮食
三、隋朝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1、开凿的目的: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 的统治
2、大运河: 三点四段五河
2. 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 ( 三点) (四段) (五大水系)(一条运河)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通济渠 三点: 中心洛阳、 北到涿郡、 南到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五水: 海河、黄河、 淮水、长江、 钱塘江
3
+
4
+
5
=
1
洛阳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1.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 系的纽带; 2.还是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是 3.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隋朝覆灭
由于众叛亲离,隋炀帝最终被部 下所杀,隋朝覆灭.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 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 A.秦朝 B.东汉 C.东晋 D.三国时期
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 D A.重新统一全国 B.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C.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 3.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事件( D) A北魏政权的建立 B.大运河的开通 C.西晋统一全国 D.隋军灭陈 4.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 C)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统治残暴 C.繁荣而短暂D.开凿大运河 5.隋炀帝开凿我国古代最长的大运河的根本目的( C) A.攻打高丽 B.巡游江南 C.巩固统一的局面 D.转运粮食 6.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第1课 隋朝的兴亡(中华书局)(36张PPT)
“阴柔一捺”的大运河修建学习与 探究 于何时、目 的何在?
材料一: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 了大运河。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 但不是主要的目的。
材料二: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 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 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大河之流,波澜东注,百川海渎,万里交 通。 ——《隋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潜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 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焉。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材料四:唯汴水(注:通济渠段)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 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宋史·河渠三》志第46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七年级下册
历史 中华书局版
第1课隋朝的兴亡
思考: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 胜古迹众多。诗中提到的“雷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 的是谁?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隋炀帝、隋朝
史事呢?
1 2 3 4
隋的统一 大运河的开凿 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隋朝的覆灭
加强南北交流
材料三: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 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 肠,或脔其肉食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隋的兴亡PPT课件5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权。
(2)开创科举制。
结果:(1)疆域辽阔。
(2)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3)国力强盛
(4)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增。
疆域辽阔
材料一:“古今称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材料二:各地运往
都城的布帛和粮食络 绎不绝。京城及各地 官仓储粮多的千万石, 少的也有数百万石。
隋朝经济繁荣,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国力强盛
隋炀帝游江
1.隋朝为什么二世
而(亡1隋)?炀统治帝残暴暴政;
(2)连年大兴土木;
(战3争— 因);—多次根发本动原对外
(4)农民起义;
(5)各地方长官和 割据势力纷纷起兵
2.唐的建立及 统一
建立时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唐高 祖)
都城: 长安
隋文帝: 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改革前朝制
度;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设置进士科, 确立科举制; 统治残暴…
间
影响 结束分裂,实现
阅读P2(含小字),思考:2.隋为什么能完 成统一大业? (1)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南方空前开发,为统 (一2准)备民条族件融。合加强(。3)南方陈朝统治腐朽黑暗。
(4)隋文帝锐意进取,隋朝强大。
阅读P3,思考:3.隋朝如何治理国家?带来
3怎. 样治的理结国果家?:(1)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
的水说位明、:水中流国、人水 量民等勤有劳很智大慧差,别富, 在有不创同造季力节…还…会发
生很大变化,开凿 运河需要解决很多
2014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 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 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 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 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 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 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 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
北师大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的兴亡 课件(共33张PPT)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苏伊 士运 河 巴拿 马运 河
大
太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洋
西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还。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比较胡曾、皮日休观点的异同点,概 要分析他们的观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十六国 北 并存 方 南 方 东 晋 北 魏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581 隋 589
蜀 三 国 魏 吴 西 晋
(鲜卑族) 宋 齐 梁 陈
南方经济空前发展
南朝Leabharlann 战国 、秦、汉、—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
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期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 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 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 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 余万筑长城。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万、 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大败, 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胡曾、皮日休都认识到大运河方便了隋 炀帝巡游江南的不利一面,但皮日休更 强调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 用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皮日休的观点 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胡曾把隋亡之因 归于开凿大运河,没有认识到隋的灭亡, 根本原因在于隋炀帝的暴政。
滥用民力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 死者十之四五。
4.2.1 隋的兴亡 课件(23张ppt 素材)
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积极作用:使南北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
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流和发展,使运河沿线的城镇更加繁华。
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
阶级矛盾激化。
你说 我说:
评价隋炀帝?
资料1:大业元年(605年),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每月 服劳役的人数约200万, 资料2:大业元年至六年,先后役使约300万人修建运河, 男丁不够,就以妇女充任。 资料3:大业3年,征丁百万修筑驰道、长城。
过:隋炀帝大兴土木,广事征调,到处巡游, 功:从大运河作用分析
挥霍浪费,加强了人民的负担;无休止的徭役和 兵役,使人民不堪忍受------
思考:隋王朝灭亡的原因
沉重的 兵役和 徭役
寻找规 律:
探讨一个王朝的灭亡和农民
起义的发生有着怎样的共性?
延伸拓 展: 比较秦始皇与隋炀帝两帝王 的异同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北朝(公元 420年—公元589年[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 影响: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加强了 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 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杨广欲谋篡位,把朝内重 臣视为眼中钉。李渊为了避难,准备携全家离京返 乡。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因为正在...展开更多
★你对隋朝这段历史了 解多少? ★你能讲讲杨坚、杨广 的故事吗? ★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1课《隋的兴亡》课件_图文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粮仓丰实 、
材料二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兴年洛。仓
——《贞观政要》
探究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二
604年七月,隋 文帝病危,杨广派 人入宫将父文帝杀 死,又假称文帝诏 赐兄杨勇死,缢杀 之;遂即位,为隋 炀帝。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隋朝开凿大运河表
时间 605年 605年 608年 610年
第1课《隋的兴亡》课件_图文.ppt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你 们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项伟大 的工程,与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 誉世 界,被称为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你 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 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1
隋的统一
2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
隋的覆亡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唐朝建 立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 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 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 开创的影响。
主观: 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客观: 1、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你知道“胭脂井”的 来历么?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 枯井,被后人嘲笑为“ 胭脂井”。据说这口井 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 的山坡下。
探究 一
隋的统一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杨坚(北周
外戚) 都城: 长安
蜀
三 国
魏
西 晋
吴
北朝
东魏 十六国 北方: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隋的兴亡PPT课件3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
( )9. 你认为隋朝和以前的哪个朝代最相似?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0.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
① 人民渴望统一 ② 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 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 大运河的开通 A.123 B.234 C.124
D.1234
1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作用( )
小组合作探究::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 北的大运河?
2、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 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想一想,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4、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280~316年,30多年)
朝代更替:
第1课 隋的兴亡
学习目标
•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 隋朝经济的发展 • 大运河的开通(主要目的、时间、组成
部分、作用、评价) • 隋朝的灭亡
北周 陈
隋 (581年)
陈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 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 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20 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 基础。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垦田 粮仓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604年7月, 隋文帝病危,杨 广派人入宫将父 文帝杀死,又假 称文帝诏赐兄杨 勇死,缢杀之; 遂即位,为隋炀 帝。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 )9. 你认为隋朝和以前的哪个朝代最相似?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0.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
① 人民渴望统一 ② 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 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 大运河的开通 A.123 B.234 C.124
D.1234
1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作用( )
小组合作探究::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 北的大运河?
2、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 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想一想,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4、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280~316年,30多年)
朝代更替:
第1课 隋的兴亡
学习目标
•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 隋朝经济的发展 • 大运河的开通(主要目的、时间、组成
部分、作用、评价) • 隋朝的灭亡
北周 陈
隋 (581年)
陈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 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 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20 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 基础。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垦田 粮仓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604年7月, 隋文帝病危,杨 广派人入宫将父 文帝杀死,又假 称文帝诏赐兄杨 勇死,缢杀之; 遂即位,为隋炀 帝。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隋的兴亡 课件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北京)海河来自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市:三个城市 长 安 洛阳 黄河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钱塘江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隋的兴亡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北周)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
(589年)
南朝
(陈)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 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 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20 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 基础。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时间 隋初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盛时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隋统天下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 值周宣帝早殂cú ,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 而攘帝位”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五《隋文 帝杀宇文氏子孙》
周武帝时杨坚袭父(杨勇)爵为随国公。 576年 从伐齐,授定州总管。 578年 周宣帝即位,以皇后父拜上柱国、大司马。 580年 五月,周宣帝卒,静帝即位。近臣郑译等 矫诏引坚辅政。七月,平定相州尉迟迥等反抗,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十二月,进爵随王。 581年 二月篡位,国号隋,年号开皇,此年杨坚 40岁,是为隋文帝 。
隋的兴亡PPT优秀课件8 北师大版
A.农民起义夺权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D.外戚夺取政权
D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 南北的大运河
D
)
练一练:
3.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不包括: (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B.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人民深受分裂和战争的痛苦渴望南北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 军南下陈后主携二 妃躲入的枯井,被 后人嘲笑为“胭脂 井”,也称“辱
隋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原因或条件)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 客观上: 发展;
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朝统治腐败; ④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 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⑤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 战术运用得当。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时间: 581年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建立方式:外戚夺权 年 都
杨 坚
号:开 城: 长
皇 安
东汉至隋朝政权分立示意图
东汉
(25年)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建康)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隋 陈
2、隋的统一:589年
经过: “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
“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 大运河
1.开凿原因: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条件:
3.概况:
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 4 + 5 = 1(一条运河) (三点)(四段)(五大水系)
4-2-1隋的兴亡 课件(25张PPT)
在苏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苏湖熟,天下 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历史价值) 1、促使运河沿岸的城镇更加繁华。 2、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 发展。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大运河?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大运河 一方面,隋炀帝为修大运河,大量征发民工,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隋朝的统一 统一时间:
589年
隋朝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加强 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推动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
有人说,天上有一条“银河”,人间也有一 条“银河”,那么人间的“银河”是什么?
那就是蜿蜒在中国大地上人工开凿的京杭大 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比苏伊士运河长 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最长 的人工运河.
隋的兴亡
楼塔镇中陈信云
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581年 建 立 者: 杨坚 都 城: 长安
隋文帝
隋文帝的统治 (1)改革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 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 济,并打败突厥。 (2)改革作用 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励精图治
(4)崇尚节约
运河畔晨练
运河通钱塘江的船闸。
运河船队通钱江
比较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都是国力强大的体现。
不同点: 丝绸之路——开通了一条亚洲通往欧洲的陆路 交通;沟通了东西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国内水路交通;促进了 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巩固了 中央集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 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总的说来是好事。
开凿大运河想象图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 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 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 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长江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钱塘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江都(扬州)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海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通济渠 黄河 洛阳 邗沟 淮河 长江
三点
江南河
钱塘江
四段
余杭(今杭州)
隋朝大运河
五河
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流经哪些省(直辖市)?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客观原因: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 北交通很不便利,物资运输主要依靠 陆路交通。( 陆路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 量少、运费高的缺点)运输大宗货物十分 困难。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已经有所 发展。
措施:
新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 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 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 展经济,并打败突厥。
作用: 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隋的统一
时间: 589年,灭陈
意义:
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 局面,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 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 速发展。
南北朝后期全图
邺 长安 建康
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南
陈
南朝时期最后一个王朝,公元557年,陈 霸先取代梁朝,自立为帝,国号陈。南陈初 年,政权比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也 得到了恢复。到582年陈叔宝即位后,由于陈 叔宝的荒淫腐败,统治日趋腐朽,南陈统治 下的人民极为穷困。此时,隋在安定北方之 后,于588年兵分8路南下进攻陈,公元589年, 隋军攻占建康,陈叔宝被俘,南陈灭亡。隋 朝统一了全国。
4、都是短命的王朝,之后都有强盛的王朝。
5、都因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秦结 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 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 强大的唐朝。 (2)都是短命的王朝,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4 年;隋朝持续37年。 (3)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 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 (4)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5)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 义而亡。
扬州琼花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他三次乘坐大 龙舟到江都巡游,随行的船只达几千艘,绵延 200多里,沿路州县必须供应食物,加重了人民 的负担。
6、评价:
请同学们比较这六 合作探究: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
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哪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种是正确的?该如何评 其为利也博哉!” 价大运河的开凿?
隋 五 牙 战 船 复 原 模 型
隋灭陈渡江作战的舰船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陈。陈后主陈叔 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 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后来 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 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母独孤皇后。581年封晋王, 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年立为太子。604年 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13年。政绩和暴政都很 突出,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 君。他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 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他对人民 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 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 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 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宇 文化及等缢杀。
3、概况:
4、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作用: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 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概况:
海河
涿郡(北京)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公里 长 安 洛阳 黄河 三市: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淮水
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隋炀帝骄奢淫逸 不恤民力,大肆兴役 无节制巡游
1、原因:
(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直接原因: 农民起义
接连发动战争
好大喜功,连年役使数百万人大兴土 木,如开凿大运河;多次发动攻打高丽的 战争,导致田地荒芜。国库充足,民间饥 馑遍野。 2、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 杀死,隋朝灭亡。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二
建设在运河与长江交会点上的江都抽水站是目 前亚洲最大的抽水站,可以每秒473立方米的流量 将长江水调入古运河中。
拓展延伸:
我国正在申请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主观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满足自己南 巡的愿望。
古人评论大运河:“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 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 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 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 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建立: 581年、隋文帝、长安
隋的 兴亡
统一:589年 繁荣: “开皇之治”
灭亡:618年
奇迹
隋炀帝的暴政
大运河:目的、三点四段五河、作用、评价
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 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秦朝
1、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2、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刻影响的重要制度。
3、都有伟大的建设工程。
台城曲
杜牧 整整复斜斜, 隋旗簇晚沙。 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 却羡井中蛙。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 1、北方民族融合。
2、南方经隋的繁荣
604年七月, 隋文帝病危,杨 广派人入宫将父 文帝杀死,又假 称文帝诏赐兄杨 勇死,缢杀之; 遂即位,为隋炀 帝。
隋朝大运河
自主学习: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 目的是什么? 2、读图4-18隋大运河示 意图,找出:一个中 心、两个端点、四段 名称、沟通的五大水 系。 3、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 义? 4、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 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1、开凿的目的: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 2、人物: 从605年起,历时六年 时间:
探究活动
今日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何区别?
今日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是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 人工奇迹。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 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 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 作用。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 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 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 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其中产自 中国北方的煤炭每年约有4000万吨通过运河南运 到华东地区。
导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 次大分裂时期,请将魏、蜀、吴、十六国、西晋、 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下图中。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这种分裂局面什么时候结束的?
隋朝
第1课时
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杨坚 (隋文帝)
都城:长安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