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 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大运河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 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持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也起了促进作用。但当时为了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 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大家知道,现在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
拔各种人才,考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公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 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 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 为唐初名相的房玄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统一的意义
政治统一
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经济繁荣
隋朝统一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促进 了经济发展和繁荣。
文化兴盛
隋朝统一后,推行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南北 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也为隋朝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隋朝的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
隋朝时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士族门阀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地主与农民之间的 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
民族矛盾
隋朝时期,民族矛盾也比较突出。虽然隋朝统一了南北朝,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 矛盾仍然存在。在对待边疆民族、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政策措施存在很多 问题,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法律制度
隋朝制定《开皇律》,完 善了法律体系,为唐朝的 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经济政策
均田制
隋朝推行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 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税收政策
隋朝实行租调制,征收土地税和人 头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商业政策
隋朝鼓励商业发展,设置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隋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发展
隋朝时期,农业生产力得 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商业繁荣
随着商业政策的推行,商 业活动日益活跃,城市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海外贸易
隋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 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推 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HAPTER
03
隋朝的文化与社会
隋朝的文化发展
隋朝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 术形式对唐宋元明清的艺术风 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唐·沈即济 (3)隋朝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项选官制度有 何划时代的意义?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 动了教育的发展。
返回主界面
4.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是古代中国选官制 度的进步,是隋朝繁荣的因素之一。
返回主界面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材料:公元316年,短暂的统一王朝西晋灭亡。直 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再一次实现了 南北统一。期间,政权并立,战火纷飞。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 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 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潜商旅,来往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177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 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史(隋唐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你从中能得 到哪些启示?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隋朝灭亡
的根本原
②隋炀帝修筑长城、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民力,
因:隋炀
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
地捺阳 、是刚 改有京的 编血杭一 自气运撇 《、河是 话有,万 说温这里 运情才长 河的是城 》中一, 解国个阴 说人顶柔 词。天的
立一
材料一:“(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 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 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部编版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部编版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44张

记忆要点:永通邗江
3、下面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中,不正确
B
A 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B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江都 C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 河流 D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 历史有1400多年
4、“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 郡,以通运漕。”这是隋朝开凿的哪段 运河? D
江南河 余杭(杭州)
钱塘江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通淮利最多 ——唐•皮日休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总的来说是好事。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
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利于国家的统一。但当时为开凿运河, 徭役负担。
A 江南河 C邗沟
B通济渠 D永济渠
合作探究二
学习任务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3. 概述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
2.有疑问的同
4. 简述隋朝灭亡的原因及灭亡?
交流。(1分
3、全班展示
合作探究二
充分展示——争先恐后 3.概述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建立起通 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简述隋朝灭亡的原因及灭亡?
中国朝代歌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
进入新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5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5张PPT)
科技进步
隋朝在科技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如大运河的开凿、长安城的修建等,都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VS
隋朝的统一和发展,提升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对其他文明的借鉴意义
隋朝的制度和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详细描述
文化繁荣
总结词
隋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描述
隋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朝的文化艺术成果不仅在当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繁荣
隋朝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系列权力斗争和内乱,削弱了隋朝的统治基础。
农民起义与统治阶级内乱
统治阶级内乱
农民起义
外族入侵
在隋朝末年,突厥、吐谷浑等外族乘机入侵中原,加剧了隋朝的灭亡进程。
隋朝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等多种原因,隋朝最终在618年灭亡。
外族入侵与隋朝灭亡
05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商业文化的交流
隋朝时期,商业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不仅国内各地的商人互相交流,而且与周边国家的商业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发展。这促进了商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兴盛。
商业的兴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隋朝时期,水利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为商业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0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0张PPT)

合作探究一
1.如何理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 输,其为利也博哉!”?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 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 当时开凿大运河确实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 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合作探究二
2.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物春秋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 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 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 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 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 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 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 终于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 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 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 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 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 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开创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想一想:科举制 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 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 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不同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看重门第, 而是看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 集中到中央。
四、隋朝的灭亡 图说历史
合作探究一
1.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并阅读课文, 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有什么影响? 隋文帝为何能完成大一统?
时间
•589年隋统一南北。
影响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原因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 权统治腐败;隋文帝励精图治,为灭陈做了 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等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 学习与
看?
探究
你总怎的样来看说=是对好开事通,大但只运用河一的个评“价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积运极河影的响作和用太消简极单影化响了)。
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隋文帝: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 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 注 重
特 点:
门 第
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
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
凭 才


科举制正式诞生

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长安
四段:
五河:
洛阳、涿郡、余杭
三点:
2700多千米
二长: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小组讨论
运河风光
(2017广东深圳中考)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D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西周: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九品中正制: 由北魏魏文帝(曹丕)创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对这三方面的评议,将人物分为九品。 但是,由于中正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实际评议中,才能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隋炀帝暴政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3.灭亡:
隋(581—618)
②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③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④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文官俑
607年丁卯,大业三年 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 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 进士科之始。
——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 年表》(古代史卷)
杨纂大业中进士举。
——《旧唐书·杨纂传》
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想一想】
与前朝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的创立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 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余杭
工累死在河中。
隋炀帝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想一想】
隋炀帝真的是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四五千 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 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 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 费用小。
灭亡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1.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
之一。作为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它的开凿源于哪
一朝代( A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
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
历史歌谣
北周到了581, 夺权定都在长安, 589年隋灭陈, 文帝治国有功绩, 改革制度显盛世, 提倡节俭反奢侈, 百姓负担大减轻, 粮食布匹都丰盛,
外戚杨坚大权集, 杨坚封为隋文帝。 南朝北朝归统一, 隋朝繁盛一时期。 发展生产重吏治, 以身作则节衣食。 社会经济大繁荣, 二十多年人口增。
2.开通大运河
堪称古运河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
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
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
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吗(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 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C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D.唐玄宗
6.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2016年1月8日东线台 儿庄泵站开机运行,标志着东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供水开始。这是一 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 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 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炀帝的暴政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1.隋的统一 2.开通大运河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4.隋朝的灭亡
1.隋的统一

···
历史背景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继南北朝之后,我 国又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
图一 都江堰
图二 隋朝大运河
(1)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
(2)两项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图一:防洪灌溉;图二:运输。(沟通南北交通或南粮 北运 ) (2)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 定了基础。(只要答出对秦国的积极影响即可)为修建大运 河,隋炀帝过度役使人民,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隋朝的 灭亡。(意思相近即可) (3)要从国情出发;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以改善民 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一条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 文帝次子。589年灭 陈,升任太尉,后与 杨素等合谋夺取太子 之位,604年杀父自 立为帝。史称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时间:从605年起,隋炀帝在位时期开通 (3)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全长2000多千米。 (4)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 隋文帝发挥个人的作用,采取措施恢复生产,促进经 济发展,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北方政治、经济得 到发展。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大超过南朝,形成 了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
589年,50 万隋军渡过长江, 一举灭掉南方的 陈朝,结束分裂
···
局面,南北重归 统一。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
隋朝为什么仅仅存在了38年就灭亡了? 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 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隋朝灭亡。
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 隋的统一 都城:长安

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 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隋朝
隋朝的建立
隋文帝——杨坚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 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 的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外戚:皇帝母亲或妻 子的亲戚(杨坚的长女被 北周宣帝封为皇后)。
【议一议】
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内迁的少数民族各个方面汉化,南北政权之间的使节来 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2)由于战乱,汉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差 距缩小。 (3)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民 渴望南北统一。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的 统
开通大 运河
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作用:大大促进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与 灭
开创科举 隋文帝时期: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取士制度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隋朝的 背景:营建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社会矛盾激化
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
涿郡
隋朝大运河
杨广为了游玩和加强对

南方的统治,征调几百

608年


长安
洛阳
济 渠
605年
邗 605年 沟
江都 江 南
610年 河
万民工,历时六年,修 建了一条北起自涿郡, 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的大运河。开凿大 运河,共用了约1亿5千 万个民工,平均当时每 户百姓要出近20个民工, 还有许多开挖运河的民
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 注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第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时,废除前朝注重门第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 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 朝 疆 域

···
隋朝的巩固
经济上: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 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 盛的王朝。
所以修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以巩固隋王朝 对全国的统治。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原因:改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4.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
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
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C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
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1300多 年。
4.隋朝的灭亡
词语史实
福手福足:隋朝末年,人民为避免徭役和兵役,被迫采 取断手断足,史称“福手福足” 罄竹难书: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 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 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 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 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材料链接】 杨广即位的第一年,就决定迁都洛阳。他命杨素营建东京宫室,又命
宇文凯与封德彝等造显仁宫。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征集各地的 奇材异石,运送洛阳。农民被迫运输,千里络绎不绝,使许多人活活累死 在路上。他下令在洛阳西郊建筑一座西苑,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海,海 中修造三个仙岛,高一百多尺,岛上建筑亭台楼阁,十分壮观。海的北面 有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个别院,建筑非常华丽,每 院由一个妃子主管。整个西苑被点缀得四季如春,秋天,用彩绫剪成花叶, 挂满树枝。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 莲叶荷花布置在上。苑内还饲养着各种珍禽异兽,供杨广游猎、观赏。晚 上,杨广经常带着几千骑马的宫女,吹奏着乐曲,到西苑游览、夜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