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

合集下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1张PPT)
国家要长治久安,要任用真正的人才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任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本意也是为了对战乱中的人才任用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可是随着区位群体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被士族豪强所把持,对官吏的任用实际上变成只看门第,不论才学,九品中正制沦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第1课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前秦)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北魏
南朝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楚汉之争
西汉



淝水之战
?
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隋文帝功绩:1)建立隋朝: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2)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3)盛世局面:开皇之治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②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贰——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③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④推动教育发展
隋唐以至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这一制度的优点是把官员选拔和学校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来体现德才的标准,具有某种量化的成分,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可以说,科举制度对官员选拔的方向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要想做官,就只能好好读书。——周新军《我国古代官员选拔标准的历史变迁》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3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3张)

灭亡的过程
农民起义爆发
大业七年(611年),山 东、河南大水,百姓流离 失所,各地纷纷爆发农民 起义。
统治集团内乱
隋炀帝对诸王猜忌,引发 统治集团内乱,加速了隋 朝的覆灭。
外族入侵
大业十一年(615年), 突厥攻入长城,隋朝军队 无力抵抗,形势急转直下 。
隋炀帝被杀
大业十四年(618年),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隋炀 帝被杀,隋朝正式灭亡。
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 03 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奠定
了基础。
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统一的意义和影响: 隋朝的统一对中国历 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隋朝结束了 分裂割据的局面,加 强了中央集权,为后 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
基础。
经济上,隋朝的统一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 流和发展,推动了商 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
灭亡的影响和教训
教训
统治者应关注民生,实行仁政;加强社会治理, 缓解社会矛盾;重视国防建设,增强国家实力。
影响
隋朝的灭亡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多年 的分裂局面,为唐朝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
06
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01 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
隋朝的法律制度以《开皇律》为代表,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详细描述
隋朝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了《开皇律》,废除了前朝的酷刑, 确立了十恶五刑等制度。《开皇律》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隋朝的经济和社会
农业的发展
总结词
隋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南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 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 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 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 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1 涿郡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a 海河
b 黄河 c 淮河 d 长江 e 钱塘江
余杭 3
由北到南,永通邗江
在河南的两段是:永济渠和通济渠
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大运河?
•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 了开通大运河的经济基础;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 万人的可能性;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 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 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 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对大运河的评价有过于肯定的,如材料一、 二;也有过于否定的,如材料三、四、六; 材料五比较客观,我认为正确。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维 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4.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的王朝:秦结束 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 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命,历二世而亡:秦 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万里长城;隋修大运河。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②总结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2、唐朝的繁荣
(2) 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
农业:江南地
区制造了曲辕
犁,并创造新
型灌溉工具---
筒车。
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筒车
手工业:①丝织业:丝织技术高,还吸 唐
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②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彩
还有著名的“唐三彩”(最名贵的陶)。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时空定位
目 录
CONTENTS
01 隋朝兴亡
02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03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 十国
一、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隋,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南北朝上承东晋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本身虽仍处于分裂状态,但南北对峙, 北方占据优势,逐渐为隋唐的统一和 鼎盛打下基础。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背景: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节度使兵力扩大,形 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 (2)概况:755年,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8年, 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3)影响: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在平叛过程中,唐 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 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
启示: 民族团结一家亲; 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海纳百川,开放共享;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合作探究 思考点P35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结合隋唐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政策思考。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

隋朝统一的意义
政治统一
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经济繁荣
隋朝统一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促进 了经济发展和繁荣。
文化兴盛
隋朝统一后,推行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南北 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也为隋朝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隋朝的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
隋朝时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士族门阀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地主与农民之间的 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
民族矛盾
隋朝时期,民族矛盾也比较突出。虽然隋朝统一了南北朝,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 矛盾仍然存在。在对待边疆民族、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政策措施存在很多 问题,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法律制度
隋朝制定《开皇律》,完 善了法律体系,为唐朝的 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隋朝的经济政策
均田制
隋朝推行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 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税收政策
隋朝实行租调制,征收土地税和人 头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商业政策
隋朝鼓励商业发展,设置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隋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发展
隋朝时期,农业生产力得 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商业繁荣
随着商业政策的推行,商 业活动日益活跃,城市经 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海外贸易
隋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 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推 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HAPTER
03
隋朝的文化与社会
隋朝的文化发展
隋朝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 术形式对唐宋元明清的艺术风 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47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47张PPT)
——《宋书》
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大河之流,波澜东 注,百川海渎,万里交通。
——《隋书·食货志》
加强南北交流,
材料三: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
,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 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暴政
时间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魏晋以来,官员大 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 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 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 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 官。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但后来,出身门第高的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 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 于是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门第高就 得到好评,祖宗没做过高官就一定得差评。
三点 4规模: 四段 五河
5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和国家统一的巩固。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海河
涿郡(北京)
zxxkw
长 洛阳 黄河 安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 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 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隋朝大业年间民役简表时间大事民役数量包括力役和兵役605年三月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月每月二百万人605年三月开凿通济渠男女百多万人605年四月开凿邗沟十多万人605年五月营建西苑一百七十多万人606年七月巡幸江南四十多万人607年八月修筑长城一百多万人608年正月开凿永济渠男女百多万人608年七月再修长城二十多万人612年正月远征高丽三百多万人1隋炀帝暴政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1、隋朝建立的背景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5张PPT)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5张PPT)
科技进步
隋朝在科技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如大运河的开凿、长安城的修建等,都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VS
隋朝的统一和发展,提升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对其他文明的借鉴意义
隋朝的制度和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为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详细描述
文化繁荣
总结词
隋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描述
隋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朝的文化艺术成果不仅在当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繁荣
隋朝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系列权力斗争和内乱,削弱了隋朝的统治基础。
农民起义与统治阶级内乱
统治阶级内乱
农民起义
外族入侵
在隋朝末年,突厥、吐谷浑等外族乘机入侵中原,加剧了隋朝的灭亡进程。
隋朝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等多种原因,隋朝最终在618年灭亡。
外族入侵与隋朝灭亡
05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商业文化的交流
隋朝时期,商业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不仅国内各地的商人互相交流,而且与周边国家的商业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发展。这促进了商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兴盛。
商业的兴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隋朝时期,水利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为商业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材料: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课件

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可以看出,
该同学对隋炀帝的评价( c )
A.全面肯定 B.全面否定 C.一分为二 D.不置可否
课堂检测
二、填图题 1、请分别写出ABCD四处 的地点名称。 A: B: C: D: 2、其中ABCD中隋朝的都 城是: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3、请试着由北至南说出 大运河四段的名称。
课堂检测
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
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
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
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D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4.一位同学在评价隋炀帝时,这样写道:“隋炀帝的一
(618年)
亡国篇
隋朝的统一 与灭亡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D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
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选拔
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的一种制度。
讲授新课 治国篇
李富贵简历 出身:豪门望族,有权有势 学识:才疏学浅,平庸至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简历 出身:一介布衣,贫困交加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关爱他人
现场模拟采访
假如你是隋朝的主考官,你会选谁做官呢?为什么?
讲授新课 亡国篇
公元6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是因为: (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 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 交流。 ④统一全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束分裂。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 都长安 。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 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
了历史发展趋势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 础。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只
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门 第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
凭 才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二、大运河的开通
苏伊士运河
1858年动工, 1869年通航。 长190公里 , 沟通地中海 和红海
巴拿马运河
1904年动工, 1914年通航。 长81.3公里 , 连接太平洋和 大西洋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海河
三地:三个中心
(洛阳) 黄河
长 安
淮水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统治
长江
(江南 )河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
通济渠 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洛阳
交流
邗沟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 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 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 朝的灭亡。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 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 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做 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科举制诞生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 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300年。
要经过的几人工河是( D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⑥ C.⑥④①⑤
B.④③②① D.⑤⑥③①
11、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 完成下列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 一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 是什么? 2、大运河共分几段?连接了哪 几大河流? 3、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 心在哪里? 4、对大运河做出评价。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堂检测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7.隋朝的建立者是( 杨坚 )。
8.隋朝的建立时间是( 581年 )。
9.( 589 )年,隋朝结束长达370年分裂完 成南北统一
10.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南巡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