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3.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
4. 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 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 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 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
1858年11月
英国
1. 海关聘用英人
2. 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1.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
2. 清政府充当了列强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
3.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4. 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
总的影响: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俄国
“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两处已于1897年12月15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国舰队占領)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租期”暂定为25年。租借地的范围包括金州所属,租地以北至盖平为“中立区”。南满铁路由东省铁路公司建造我。
1898年4月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98年6月
英国
租占九龙半岛,以扩充香港界址:划九龙深圳湾至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连同这两个海湾之间的海面,以及北纬22度9分以北、东经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间的全部海面和岛屿,“租期”99年。
《订租威海卫专条》
1898年7月
英国
英国租占威海卫、刘公岛及其附近岛屿和陆岸,租期25年。
1899年9月至11月
4.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 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耻辱,这些条约标志着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屈辱和辱没。

这些条约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痛苦,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以下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一览:
1. 《南京条约》(1842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赔偿英国军费。

2. 《天津条约》(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新的贸易口岸给英法等国,并赔偿巨额军费。

3. 《北京条约》(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更多的贸易口岸给英法等国,并赔偿更大额的军费。

4. 《辛丑条约》(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巨额军费。

5. 《马关条约》(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并赔偿更大额的军费。

6. 《辛丑和约》(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赔偿巨额军费,并同意允许外国驻军进驻中国。

7. 《辛丑协定》(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

8. 《辛丑条约》(1902年):是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并割让新界给英国。

9. 《九国公约》(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并赔偿巨额军费。

10. 《中俄密约》(1917年):是中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割让外东北地区给俄国,并赔偿大量军费。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纳整理1.割地(领土主权、领事裁判权、司法权)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③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④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因沙俄法德干预)。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北京条约》英法各增加赔款800万两。

③《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外交)。

④《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3.开埠通商(贸易主权)①《南京条约》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就是约开商埠,是商埠的一种)。

②《天津条约》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琼州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马关条约》开沙市(湖北荆州)、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由沿海向内地沿申)。

4.列强攫取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关税自主权)。

②《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式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文化权);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内河航运权)。

③《马关条约》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免收内地税(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④《辛丑条约》设使馆界,驻兵保护;拆毁炮台,列强可派兵驻守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摧毁中国军事力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干涉中国内政);列强取得了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即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时间国家条款影响(危害)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0日中英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从此步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年中英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租界)。

3《望厦条约》1844年中美美国享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4《黄埔条约》1844年中法法国享有中美《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5《上海海关征税规则》1854年中国上海道和英、法、美三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税务管理委员会”上海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

6《天津条约》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⑤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7《天津条约》附件规定值百抽五原则,即列强进出中国海关的货物,按其价值,中国最多只能征收5%的关税。

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8《北京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9《瑷珲条约》1858年中俄中国割让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简表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南京条约》1842 英国割地(香港岛);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 英国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3、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望厦条约》1844 美国1、美国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开设医院;2、美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黄埔条约》1844 美国1、允许法国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爱珲条约》1858 俄国1、割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天津条约》1858 俄美英法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开放十处通商口岸3.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4、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5、赔款(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损失200万两)《北京条约》1860 英法1、《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北京条约》1860 俄国1、割地(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俄国1、割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中俄改订条约》1881 俄国1、割地(我国西部7万平方公里)《中法新约》1885 法国1、“越南独立”;2、中越边境开辟商埠;3、修筑铁路;4、降低税率;5、法国撤退基隆和澎湖的军队《马关条约》1995 日本1、“朝鲜独立”;2、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3、赔款(2亿两);4、开设工厂;5、开放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6、开辟内河新航线《辛丑条约》1901 英俄日法德美意奥1、赔款(4.5亿两);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严惩反帝官员、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二十一”1915 日本1、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2、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3、中国警队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4、中国政府聘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浦条约》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通商章程》1854年《上海英法美租借地章程》1858年《中俄爱辉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1年《中德通商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90年《中英会议葬印条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中俄密约》1896年《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8年《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约》1898年《中英订租威海卫专约》1901年《辛丑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6年《中英续订臧印条约》1911年《中俄满洲里条约》1915年《中日民四条约》1915年《中俄蒙协约》不完全统计。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格模板(全国卷教材,必修一)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格模板(全国卷教材,必修一)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全国卷教材,必修一)
战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特权
中英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及附件割香港岛2100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广、厦、福、宁、上)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最惠国待遇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俄)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俄国通过《瑷珲条
约》《北京条约》等
割占150多万平方
千米的领土。

英国通过《北京条
约》割占九龙司
800万两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十个口岸
天津开埠
①允许外国公式进驻北京;
②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
经商和传教(文化权);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通航(内河航运自由)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澎湖列
岛回辽东半岛(割三
岛)2亿两白银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苏杭杀虫)
①允许在华开设工厂
②产品免收内地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11国列强签订
《辛丑条约》
4.5亿两白银①设使馆界,驻兵保护;
②拆毁天津到北京炮台,列强派
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③永远禁止中国人反帝。

完整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

完整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

完整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条约名称|签订时间|签订国家|主要内容|影响||::|::|::|::|::||《南京条约》|1842 年 8 月|中英|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虎门条约》|1843 年 10 月|中英|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望厦条约》|1844 年 7 月|中美|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使美国享有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黄埔条约》|1844 年 10 月|中法|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关税等主权。

||《天津条约》|1858 年 6 月|中英、法、俄、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偿英法巨额白银等。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北京条约》|1860 年 10 月|中英、法、俄|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瑷珲条约》|1858 年 5 月|中俄|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 60 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给俄国。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中俄北京条约》|1860 年 11 月|中俄|将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划归俄国,包括库页岛在内。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领土。

||《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年 10 月|中俄|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给俄国。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3.各国对于进入自己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或由铁路运输他国货物时,也不得多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输费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俄、美、法日、德、意、奥、西、比、荷
1.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英国
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
1844年10月
法国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
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
俄国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中俄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俄国
1.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
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中国近现代史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众所周知,在近代历史上,我国与很多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经不完全整理,共有38条。

它们分别是1. 中英广州和约2. 中英南京条约3. 中英南京条约补充条款4. 中英虎门条约5. 中美望厦条约6. 中法黄埔条约7. 中俄瑗珲条约 8. 中俄天津条约9. 中美天津条约 10. 中英天津条约11. 中法天津条约 12. 中英天津条约补充13. 中英北京条约 14. 中法北京条约15. 中俄北京条约 16.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7. 中美增续条约 18. 中英新修条约19. 中日修好条约 20. 中日北京条约21. 中英烟台条约 22.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23. 中俄伊犁条约 24.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25. 中日天津条约 26. 中法新约27. 中英烟台条约续增条约 28. 中葡北京条约29. 中英印藏条约 30. 中美华工条约31. 中日马关条约 32. 中日辽南条约33. 中俄密约 34.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35.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36. 八国联军辛丑条约37. 中英续定印藏条约 38. 中日会议满州善后条约现在我们将重点介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虎门条约》、《瑷珲条约》、《伊犁条约》、《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一、《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

这个条约直到1943年中华民国时期才废除。

其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二十一条》ﻫ(1915年)
①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
②日本享有南满、东蒙一带工商、土地、路矿、顾问、借款的特权.ﻫ③中国沿海岛屿和港湾不得租借和转让他国。ﻫ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ﻫ⑤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
②“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
一鸦
除取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各种特权外,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和关税协定的规定;还规定美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一鸦
除取得英、美两国条约中规定的权益外,还规定有人触犯法国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清朝地方官要“严拘重惩”。
《中俄爱珲条约》
(1858年)
二鸦一阶段
割地最多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中俄天津条约》ﻫ(1858年)
二鸦一阶段
沙俄取得陆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权利,还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军舰、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中英烟台条约》ﻫ(1876年)
①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为通商口岸.ﻫ②洋货在“租界”免收厘金,运往内地免收内地税.ﻫ③英国可以调查云南通商情况和自由来往印藏等地。
《中俄伊犁条约》
(1881年)
1中国收回伊犁,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割给俄国.7万
2赔款九百万卢布.
3俄商在天山南北路贸易不纳税,货物运至嘉峪关减税三分之一。
中美、中英、中法ﻫ《天津条约》ﻫ(1858年)
二鸦一阶段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中国近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内陆、富裕地区)

其他条款
协定关税
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
禁反帝;拆炮台;允许列强驻兵;使馆界;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程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相关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Fra bibliotek时间1842年
1895年
1901年
签定国家
中、英
中、日
中、俄、英、法、美、日、德、意、奥匈
割占领土
香港岛
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4.5亿两白银
赔款数目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通商口岸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东南沿海)

(完整)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完整)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侵华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
②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京津以及京山铁路沿线。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中法新约》
(1885年)
①清政府同意在云南和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②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
二鸦二阶段
①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尖沙嘴给英国。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到800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年)
割让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给沙俄。
《中英烟台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
主要内容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一鸦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④关税由双方共同协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中英虎门条约》
(1843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俄、美、法日、德、意、奥、西、比、荷
1.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由各国驻兵把守
3.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12个战略要地驻扎。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往中国,以2年为限;列强认为有必要时,还可处长延长禁运年限
1.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
2.清政府充当了列强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
3.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4.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
总的影响: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
1858年11月
英国
1.海关聘用英人
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该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祸首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5.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办理对外事宜

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简表
《望厦条约》
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
1、扩大领事裁判权;
2、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中法
《黄浦条约》
即《五口贸易章程》
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
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
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续增条约》
、扩大掠夺华工;
2、美国可在中国设学校;
3、对侨民不得“欺侮凌虐”。
中法
《天津条约》
使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北京条约》
、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1894—
1895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
《马关条约》
、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
6、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交收辽南条约》
要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5、各地官员如发生“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
6、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
、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
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8.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21. 北京条约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22. 天津条约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29.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夏福宁上,丧失海关自主权
2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
3 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4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
5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签订
6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5月签订
7 中俄《天津条约》1858后6月13日签订
8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签订: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9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签订:割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10 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
11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割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
12 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7月28日签订
13 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
14 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签订
15 中英《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
16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1884年5月11日签订
17 《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
18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签订:割台湾全岛和澎糊列岛,2亿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
19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1895年11月8日签订
20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获得中国领土上的驻兵权,罚款4.5亿两白银。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所有不平等条约废除的历史近代中国人为什么不格外痛恨英国从晚清以来,很多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中国,细细数来,英、法、日、德、俄、意、美、奥匈等国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

奇怪的是,中国人对这些侵略者的印象并不一样,最痛恨的是日本,最鄙视的是俄国、其次是法国,相反,对美国、德国好感较多,而对英国虽谈不上什么好感,也不至于十分痛恨。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走私鸦片、火烧圆明园,就发动侵华战争的次数之多而论,仅次于日本;就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之大而言,能排在俄日之后的第三位。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心态复杂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我感觉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英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多种身份。

不知您注意了没有,对中国人来说,英国是敌人,也是“老师”,而最终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从敌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逐渐发现,跟日本、俄国比较起来,英国其实并不是最凶恶的,因为它追求的主要是商业利益,没有灭亡中国的明确目的和计划。

并且,英国人守规则,发动战争之前一定宣战,战争中不过分地滥杀无辜,逼签条约之后基本能够恪守等。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英国堪称当之无愧。

这个国家为人类做出了三大贡献:1、近代民主制度;2、资本主义经济模式;3、大机器生产方式。

可以说英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曾经发挥的影响力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越。

中国跟英国打交道,吃了不少亏,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今在有些领域已超越了“老师”,比如羽毛球等,当然,在有些方面尚有距离,比如足球。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巧合的是,中国跟英国都在一个阵营中,如果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跑龙套”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硬仗,中国人民流血牺牲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在东南亚,中英两国士兵终于携起手来,向共同的敌人开火。

?考虑到英国的这三重身份,就难怪中国人心态复杂,一言难尽了。

无论如何,跟英国打交道,中国不能说一无收获,至少能练练口语。

奇怪的是,这种感受不仅中国人独有,想当年英国人打遍了全世界,把几十个国家沦为殖民地,现在已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对当年的“老东家”似乎也不太仇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1. 1842年《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1842年8月29日- 签订地点:南京- 相关国家:清朝与英国- 条约内容: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不平等条约的条约,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赔款等。

2. 1856年《天津条约》- 签订时间:1856年6月26日- 签订地点:天津- 相关国家:清朝与英法联军- 条约内容: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陆、开放更多通商口岸、赔偿巨额赔款。

3. 1895年《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1895年9月17日- 签订地点:日本驻山东威海卫- 相关国家:清朝与日本- 条约内容:该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结局,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款高达两亿两白银,并丧失对朝鲜的影响力。

4. 1898年《马关会议议定书》- 签订时间:1898年12月6日- 签订地点:广州- 相关国家:清朝与日本- 条约内容:该议定书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与日本进行的一系列谈判结果之一,主要内容是将中国两广地区划分为租界,并赋予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权。

5. 1898年《九国公约》- 签订时间:1898年9月20日- 签订地点:北京- 相关国家:清朝与美英等九国- 条约内容:该公约是对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国内局势的应对,规定了各国在清朝领土内的权益和保护。

6. 1901年《辛丑和约》- 签订时间:1901年9月7日- 签订地点:北京- 相关国家:清朝与八国联军- 条约内容:该和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项条约,内容包括了对八国联军损失的赔偿、特权和保护,并对清政府加强管制。

7. 1902年《北京议定书》- 签订时间:1902年6月7日- 签订地点:北京- 相关国家:清朝与俄国- 条约内容:该议定书是中俄战争之后,清政府与俄国进行的一项谈判结果,俄国取得中国东北地区的部分特权和利益。

8. 1905年《朴次茅斯和约》- 签订时间:1905年9月5日- 签订地点: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市- 相关国家:清朝与日本- 条约内容:该和约是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之一,双方以美国为中间人签署的一项和约,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地给予日本。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汇总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汇总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中美《望厦条约》
1844
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所有条款;扩大领事裁判权;美国兵船可在各港口自由航行;五口可租地建立教堂、医院。
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内容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1842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虎门条约》
1843
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可在五口租地建屋。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的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
1901
(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6)修订商约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的损害了中国人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爱珲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58年)
二鸦一阶段
割地最多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
二鸦一阶段
沙俄取得陆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权利,还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军舰、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二鸦二阶段
①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尖沙嘴给英国。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到800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
割让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给沙俄。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
《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
一鸦
除取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各种特权外,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和关税协定的规定;还规定美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
一鸦
除取得英、美两国条约中规定的权益外,还规定有人触犯法国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清朝地方官要“严拘重惩”。
八国侵华
①赔款白银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亿两白银。②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京津以及京山铁路沿线。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二十一条》(1915年)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
主要内容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一鸦
①赔款2100万银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④关税由双方共同协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
一鸦
①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②“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①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②日本享有南满、东蒙一带工商、土地、路矿、顾问、借款的特权。③中国沿海岛屿和港湾不得租借和转让他国。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⑤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
①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为通商口岸。②洋货在“租界”免收厘金,运往内地免收内地税。③英国可以调查云南通商情况和自由来往印藏等地。
《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
1中国收回伊犁,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割给俄国。7万
2赔款九百万卢布。
3俄商在天山南北路贸易不纳税,货物运至嘉峪关减税三分之一。
《中法新约》(1885年)
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
二鸦一阶段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④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⑤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⑥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二百万两,赔偿英商损失白银二百万两。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
①清政府同意在云南和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②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辛丑条约》(19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