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王蒙先生曾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的书。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的确,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在任何一?科?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仅在人物的命名艺术方面,就让我们叹为观止。据统计,《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有六百人左右,其中有姓名的逾三百。?字字句句都是血?的曹雪芹在给定人名时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脂砚斋在批注中多次赞赏,?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

探讨交流内容

一、字形:贾府第一代为?水?旁,如贾源;第二代为?单人?旁,如贾代善;第三代为?反文?旁,如贾政,第四代为?王?旁,如贾琏;第五代为?草头?如贾蓉。

?贾??甄?之事另表,《红楼梦》中贾家的名字有些意思,从三点水,到两个单人旁,再到反文旁,再到王字旁,再到草字头。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儒。;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救,贾效,贾敏;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琮,贾瑞,贾琛;贾蓉,贾芸,贾蔷,贾芹,贾芬,贾芳,贾藻,贾蘅。

第一代人物,即贾府的宗祖,分别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他们在书中仅仅是出一出场,亮一亮相,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他们都以?水?命名,似可看成贾府后继的源流,他们更希望贾府能够像悠悠流水永世流淌,贾氏宗族的尊贵显赫长盛不衰。

第二代人物,即承上启下的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都以?人?(仁)命名。贾代化似乎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什么实际的威权。贾代善虽亦复是,但其化身贾母则确确实实是贾府的太上皇。她执掌生杀予夺的权柄,肆无忌惮地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威,维系贾家的?风流富贵?,顺者昌,逆者亡,就连外孙女林黛玉也成了她棒下的冤魂。而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贾府的冷面慈禧居然面罩温情脉脉的面纱,其实眼睛闪烁着刺人心骨的寒冷光芒,毒恶的人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现,一星唾沫即可毙人却口吐莲花以?仁?加身,借?仁?义之名而行罪恶之实,那就更令人惊惧万分、防不胜防了。贾府的多少奴仆猝然蒸发,死于非命,他们或许至死也不明白个中原委。

第三代人物,即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之属。他们都以?文?命名,文质彬彬,貌似儒雅善厚。贾敷、贾敬述之文字较淡较少,差不多是过眼烟云。贾敏为女流,又远嫁异乡,贾府的重要事务八竿子打不着,就是和一般的事务亦几无相干。而贾赦、贾政倒是名副其实的掌门人、双煞星。不过,贾赦袭了官,为人也?中正?,那只是一种假相,是典型的披着羊皮的狼。他在府上一手遮天,呼风唤雨,就连邢夫人也惟命是从。他穷凶极恶,痛骂儿子贾琏,?没天理的囚攘的?,肮脏言语,不堪入耳,哪有半点斯文?更有甚者,他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管上了年纪,不管?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子?,?官儿也不好生做?,硬是看上贾母屋里的鸳鸯,意欲逼娶,并放狂言,?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只把贾母气得浑身打战,七窍生烟。

若论这一代的顶梁柱当推贾政。贾政官至员外郎,?不惯于俗务?,沉溺官场,玩弄权术,全力支撑贾府豪华的金玉殿堂。其儒雅之态悉数外露,骨子里却注满恶毒之水。听

说金钏是受宝玉羞辱而跳井,不管三七二十一,叫小厮们一通乱打,意犹未尽,自己操起大板又痛下杀手,并称?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狰狞凶暴,文雅尽丧,父子之情荡然无存。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他有意让宝玉在诸儒面前一展才情,但无论宝玉怎样搜索枯肠,尽力应对,都横遭贬斥,?不过以一知充十用?,?也竟有不能之时了?。如此博雅公,如此虚伪之极,外强中干之至,贾府的繁华自此已初显颓势。

第四代人物,可谓黄金一代。而真正能够承传家业,在场面上有表现的还是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诸人,他们都以?玉?命名。贾珠20岁香销玉殒,只空留名姓。贾珍不干正事,?只一味享乐不了?,也没有人敢来管他,俨然小霸王,亦不足道。贾琏捐了个同知的官职,却不喜正务,整日里游手好闲,甚至拈花惹草,离五毒近不了哪里,断不是贾家的希翼所在。只有衔玉而诞,祖母爱如珍宝的贾宝玉,才被公认为担当中兴大任的最佳人选。

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贾宝玉见秦钟时曾自思道:?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可见他根本没把如山的重托放于心上,他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扮演典型的封建叛逆形象,和?正统?世界格格不入,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子承父业,什么万世盛昌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于是?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游戏闺闱,风月宝鉴。不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就是满怀希望的贾政叹息?家道该衰?,多次流露的无奈之情也是十足的佐证。最后?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更选择了令贾家绝望的了却尘缘之路,这致命的黑色风暴使贾府的巍巍大厦已然倾斜。金玉变木石,哀莫大焉。

第五代也是最末一代人物,贾蓉、贾兰、贾芹、贾芸、贾蔷之徒,他们都以?草?命名。却不是?绛珠仙草?,能使其得以久延岁月。贾芹、贾芸、贾蔷俱不在话下。贾蓉不堪天降大任于斯人,除和贾琏狼狈为奸,卑猥无赖,只在王熙凤指使下,收拾焦大时算是风光了一回。贾兰虽中了乡魁,但整日里想到书上,实足一个书呆子,文治武功俱无,安能挽大厦于将倾?自此,曾经茂盛的贾府森林,可怜变成了颤巍巍的枯叶败草,这也正应了前面冷子兴的话:?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凋零如斯,空空道人,使人顿生黍离之悲。

这名字起的可有学问了,特别是两个单人旁,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儒;看上去齐整,一种大家的感觉。一辈人都起一个偏旁的字,既不落俗,又显雅致。

二、内容:有的以风云雨露名,如晴雯、茜雪、麝月、檀云、绮霞、墨雨、碧月、素云;

有的以莺燕鸳鸯名,如鹦鹉、鸳鸯、绣鸾、彩凤、春燕、莺儿、紫鹃、雪雁、伴鹤;

有的以动物名,如薛蟠、薛蝌、薛蟾、小蝉儿、小螺儿、多浑虫;

有的以珍珠翡翠名,如贾链、贾珍、贾珠、宝玉、贾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宝珠、彩屏、银蝶、瑞珠;

有的以琴棋书画名,如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翠墨;

有的以福禄寿喜名,如寿儿、喜儿、余禄、吴贵、刑忠、赖升、来旺、丰儿、隆儿、昭儿、双瑞、同喜、玉荣、小吉祥儿。

有直接以花命名的,草字辈中的贾芹、贾藻、贾蘅、贾芝、贾菖、贾蓉、贾菱、贾萍、贾菌、贾芸、贾蔷、贾蓁、贾芷;

十二钗中的元春、迎春、探春;

丫鬟、戏子中的葵官、藕官、钱槐、文杏、绣橘、佳蕙、香菱、莲花儿、夏金桂;

有以花的品性命名,如贾芬、贾芳、翠缕、沁香、袭人、李纨;

有以花相应的事物,如扫红、锄药、扫花、春纤;

有人物名暗含花名,如蘅芜君、阆苑仙葩、刺玫瑰、芙蓉花;

当然其中有些人名,可能是作者顺手拈来,难寻觅其微言大义,但主要人物命名,作者决不轻漫,而是寄寓着作者的憎爱之情,特别是对女子的起名,更是内涵丰富。?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因此,雪芹对自己所爱怜的书中的女子皆以极清、极洁、极鲜、极美的鲜花命名,比喻自己的爱憎,而且特地为宝玉起的号为?绛洞花主?、?神瑛侍者?,所居室为?绛芸轩?,这就写出了他泛爱天下女子,钟情黛玉一人的特殊身份。

三、谐音:贾化即贾雨村,字时飞。贾化即?假话?,时飞即?实非?,贾雨村即?假语存?;甄弗即甄士隐,甄弗即?真废?,甄士隐即?真事隐?;类似?本故事纯属虚构?等话语,但又更巧妙。由?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梦?之篇,以?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收?梦?之尾,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人物姓名照应全书.?甄士隐?即?真事隐?, ?贾雨村?即?假语存?.贾雨村,名化,即?假话?.作者欲将?真事隐?去,借以?假话?留存,用?满纸荒唐言?来倾诉?一把辛酸泪?,可谓用心良苦.霍启即?祸起?:冯渊即?逢冤?;秦可卿即?情可亲?;秦钟即?情种?;四大家族的故事是通过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讲出,这四个人合起来讲的故事是?真假难留?。贾政是?假正经?,贾宝玉是?假宝玉?,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注:⑴《广韵》:冷,难,音相近,可相通。

?真??假?是两个相悖对的意向,贯穿全书,是作者特意强调的.真不真,假非假,真即假,假即真,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有贾宝玉,便有甄宝玉.明处有贾家,暗处有甄家,构成了全书的整体暗示.

贾源,荣府之始祖,源头也;贾赦,罪人邀恩得释日赦,暗指罪人也;贾珍,玉乃演人心,珍失人心而行歹事,去玉加歹则殄,当殄灭之也;贾蓉,蓉同容,阴指无所容于天地之间也.宁府之贾蔷,蔷,刺也,音同?假墙?,靠不住.贾环,玩也.

谐音取名,意在暗示,大都比较浅近.如甄费即真废,张如珪即张如鬼,封肃即风俗,娇杏即侥幸,王仁即忘仁,詹光即沾光,单聘仁即善骗人,卜世仁即不是人,卜固修即不顾羞等等,这些主要是书中的次要人物.

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是个不知廉耻的荒淫之徒。另外,有人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理解成?原应叹息?,感叹四人短暂的青春年华,也有人将这四个字理解成?原因探析?,大概是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亡的原因吧!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妙玉?是庙中的玉石,表明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秦可卿则是?情可钦(亲)?,冯渊是?逢冤?,袭人是?戏?子(蒋玉函)的?人?。平儿是?瓶儿(摆设)?,秦钟也是个?情种?,卜世人就是?不是人?,詹光就是?沾光?,地名?青埂峰?则是?情根峰?等等

贾母,娘家姓史,在贾家是个塔尖上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她姓史,别的姓为何不可?因为

作者看到封建社会发展到清代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之时了,贾家这座大厦也将倾覆,以史姓之,谐音?死?也,再形象不过了。

贾政,?假正经?之意。他说话做事,一副道学家的口气。比如林黛玉初到贾府去拜见他时,他却偏去?斋戒?;教子无方,只好用打骂解决问题;外放作地方官,以清官自居,反而被属下胥吏玩于股掌之间,任其贪墨枉法,弄得声名狼藉。贾政是贾府的?家长?,是贾家的形象,他那伪道学的言行正是封建没落贵族家庭的真实写照。

贾赦者,?假色?也,就是凭借女色过日子的腐朽官僚。全书中写他没有正经作过官,只在家中与一群姨娘小妾们厮混。比如林黛玉千里投亲,拜见这个大舅,他却推说?连日里身上不好?,就是他正在沉湎于女色中,连远道而来的外甥女也不见。后来儿孙满堂了,老态龙钟了,还想娶贾母的侍女鸳鸯作姨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色鬼,是贾府没落势力的典型代表。

四、寓意:四春的?丫环分别名为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即琴、棋、书、画。寓意更深者由书中判词而出,如?玉带林中桂?,指林黛玉,前三字?玉带林?倒读即谐其名;?金簪雪里埋?说的是薛宝钗,雪谐薛,金簪比宝钗。

李纨,是贾珠之妻,宝玉之嫂,因贾珠早逝而青年寡居.李白在《拟古》诗之第一首中有诗句:?闺人理纨素.?纨,是指很细的丝织品.《说文》:?纨,素也.?素,即白色,而李之花也正是白色.李纨与理纨谐音,寓指专心于女红针常.白色则象征其寡居、没有一点儿色彩的生活;同时又象征了她与世无争、淡泊权利、贤良贞淑、孤清自守的性格特征.王熙凤之?凤?字,有美丽高贵之意;而?熙?字,在古代有?暴晒?、?兴盛?、?玩乐?的意思.《红楼梦》第五回中有关于凤姐的图画:一片冰上站着一只雌凤.?熙凤?之名大约取自李商隐的《燕台诗》之四?冬?的诗句:?雌凤孤飞龙女寡?, ?堂中远甚苍梧野?.象征了凤姐所依靠的封建末世的统治势力,正如冰山一样在暴晒,奢侈、享乐之下难以久长,最后落得个?雌凤孤飞?、无处可栖的下场.凤姐的丫头秋桐之名,也正是为了完成凤姐名称意象的整体象征而设计的.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诗句:?秋雨梧桐叶落时?;元代白朴有戏曲《秋夜梧桐雨》,写李隆基与杨贵妃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即借此意.凤非梧桐不栖,乃古之传说,正如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中所言:?梧桐生羡黎,绿叶乏佳实,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秋天是树木凋零、梧桐叶落之季,象征了王熙凤无树可栖、无枝可依.与贾琏分离,由于家业颓败,命运与群鸡一样悲惨.

再如探春之?探?,象征她欲红杏出墙,不甘心庶出地位,要凭机敏才干做一番事业的刚强性格;迎春之?迎?,象征她庸懦软弱、逆来顺受、被动退让、消极保守的脾性;惜春之?惜?,则象征了她自怜自私、孤僻廉介的个性.

五、诗词:迎春,出自刘庭芳《春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簿装?;探春,出自郑谷《巴江》诗?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惜春,出自韩(人旁加屋)《春尽》诗?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探春之名,可看出取自郑谷《巴江》诗:?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于江徼人,朝醉暮醉雪开雾,一枝两枝梅探春.?又见于周邦彦《瑞龙吟》词:?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其中?愁客?、?伤离?、?官柳?,都点明了她将来的?远嫁?与离愁别恨.惜春,多见于伤春惜时的诗词,如唐代韩握《春尽》诗:?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李商隐《残雪》诗中有:?落日惊白昼,余光误惜春.?宋代辛弃疾词《摸鱼儿》:?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这些诗境词意,无不是惜春懦弱自怜、胆小保守性情的写照.

宝玉、宝钗之名的出处,《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已通过香菱之口告诉我们了:?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原来在唐诗上呢!' ?

岑参诗《送张子尉南海》原句为:?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作者借以为那不凡.的顽石命名,照应了贾宝玉、甄宝玉都是金陵人,后来二人都穷困潦倒,又与?慎莫厌清贫?相合,寓示了人物的命运.

李商隐《残花》全诗为:?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读了全诗方见作者命名的精妙用心.这里的?怨别?、?独梦?显然关照了宝钗与宝玉最终分离的结局.其实古时抛妻、别妻常见?宝钗分、桃叶渡?, ?新掷果、旧分钗?之类的句子.

林黛玉的设名及宝玉送她的?颦?字,皆与眉相关,典出西子抱病蹙眉,因有东施效颦之说.借指黛玉有西施之美貌.另外,黛玉之名又与她?病??弱??愁??啼?的性格特征有关.李商隐有诗句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晏几道的词中更为多见,如《西江月》:?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采桑子》:?颦入遥山翠黛中.?《虞美人》:?飞花自有牵情处,不向枝边坠.随风飘荡已堪愁,更伴东风流水过秦楼.楼中翠黛含春怨,闲倚阑干遍.自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这些简直是林黛玉性格的形象注释,尤其最后一首,从中仿佛看见了黛玉葬花、听曲的感人情景.

导入新课《红楼梦》人物取名不仅艺术高超,而且曹雪芹取名大有深意,内涵丰富。这里的人物取名不仅与其身份、作为、性格、命运相一致,而且与整个《红楼梦》故事密切相关,甚至是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探讨交流内容

一、人物取名注定人物命运

《红楼梦》里贾雨村访问甄士隐时,描写甄家丫鬟有这样一番心理活动: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的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固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从字里行间看,甄家丫鬟因为欣赏贾雨村的?雄壮?相貌,存了济贫扶困之心,本意只不过是惜贫助困而已。哪知,贾雨村将丫鬟的回头看成是对自己有情,做官后将此丫鬟要去,最后成了正室夫人。甄家丫鬟?偶因一回首,便成人上人?,无他原因,其名?娇杏?——侥幸。

甄英莲,是《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薄命女子,谐音?真应怜?,是真应该怜惜之意。她是贾雨村的掌上明珠,元宵节被家人带出去看灯,被拐子拐卖。英莲还真的很可怜,长大了被卖给颇为中意的乡绅之子冯渊。冯渊遇上了?呆霸王?薛蟠,既抢去了小妾又丢了性命,真是?逢冤?。英莲成为薛蟠的妾,后又被金桂折磨,不久就死了。甄英莲的名字是真应该可怜的意思,注定她的命运是个悲剧。巧姐,原名为大姐儿,为祈求平安,好养活,凤姐借刘

姥姥村野之人,高寿、威重,给大姐儿取名,且因出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说?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都从这?巧?字上生。刘姥姥进贾府时,她带板儿到探春房中,巧姐和板儿抢香橼(橼,谐音?缘?)。贾府衰亡后,巧姐遇难,是刘姥姥将其救出。巧姐最后嫁给板儿为妻。巧,既是幸运,又是巧合。俞禄,宁府的小管家。?俞?本为文言叹词,表示允许。?禄?古代官吏的俸给。允许管理官吏的俸给,故名俞禄。就只能做小管家了。

二、人名和人物秉性相反而相应成趣

出了名的呆爷,且把?唐寅?念成?庚黄?的薛蟠,字曰?文龙?(庚辰本做?文起?)不管是文龙还是文起,总之都应该有学问。还有龙,本是在天上?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然而,薛蟠这条龙却是不能上天的废物龙,只能如?泥母猪?一样?盘曲而优?在烂泥苇塘里,只能在人间作威作福令人痛心疾首。他的名字是有出典的。《方言》第二十云:?未升天龙谓之蟠龙?。薛蟠这个名字对于胸无点墨、庸俗下流的纨绔公子,正适合,也更具有讽刺意义。

贾赦,名赦,字恩侯。他的字也枉用了,不但不施恩于人,而且成日欺男霸女。贾赦乃色中之厉鬼。胡子苍白,妻妾成群,官儿不好好做,独沉迷于女色。取名贾赦,?假赦?即未赦,言起获罪服刑。其妻邢夫人,助纣为虐,真乃?刑?夫人也。贾瑞,字天祥。瑞,本义是吉祥的,好的。天祥,应该是说天都保佑着的,所以能够长寿平安。然而,他是色中之馋痨鬼,纨绔子弟,被人骂做?没人伦的混帐东西?。年纪轻轻,但因在梦中和凤姐多次云雨,最后精尽力竭,心力交瘁而死亡。?瑞?实为之?瘁?。

三、一家人的命名和故事发展密切相关

秦业,秦可卿之养父。秦业实为?情孽?。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红楼梦》故事,主要是谈情,此情也是因孽而生。情是《红楼梦》故事的起因,所以说秦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秦可卿,小时唤着可儿,名字谐音为?情可情?生的形容婀娜,性格风流,嫁给贾蓉为妻。其判词中所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正可以说秦可卿是一个?幻情身?,她就是一个?情?的象征,是一个符号。她是贾母眼中第一得意人,又有着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心,博得全府上下的敬爱。左右逢源、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终其消亡的原因,在于她挥霍奢侈,夹杂着无比淫荡的个性。她有着十分完美的优点,然而她亦有缺点。从整个《红楼梦》看来,她和公公贾珍?爬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她符号身份的双重性格决定的。她所具有的优点正是红楼儿女的概括,她的缺点则代表作者批判的一面,即写出封建官僚家庭道德沦丧,从内部腐朽、崩溃,昭示贾府必然走向灭亡的内在根本原因。

秦鲸卿,即秦钟,谐音?情种?。他的一生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他生性腼腆、害羞、有时也有些倔强。他和宝玉一见如故,宝玉为了他而?读书?。他是把贾宝玉领入同性恋的导航者,秦鲸卿,谐音?情经情?,是他在贾宝玉的未来生活中最终播下了一颗?情种?。这颗情种在荣国府?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必然会大长特长,荣国府不愧为其?繁荣?的?福地?。秦氏一家三口的取名实际上暗示了贾府内部?情?的泛滥,?情?也是贾府灭亡的一大内部原因。

再如宝玉、黛玉、宝钗和妙玉,这是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曹雪芹的起名,可谓煞费苦心。钗、黛都和妇女妆扮有关,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少女。

?宝玉?二字,一分为二,?宝?字和?钗?相连,成了宝钗;?玉?字则和?黛?字相连,成了黛玉。这种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红楼梦》中的情节:宝玉本钟情于黛玉,结果却与宝钗联姻。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有极其相似之处,故两人都有一个?玉?字,妙玉成了宝玉的一面镜子。

四、人物之间的命名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又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某种局面

贾府里的四位小姐,系?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她们的名字依次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因?大小姐恰逢正月初一所生,故取名元春?,余者从其?春?字。?春?字通常被认为是?春红香玉?四个艳字之一。贾府这样一个大家族,鲜花着锦,把艳字?春?用在取名上,合情合理,并非故意显现雍容华贵而选用的,算不上?落此俗道?。且在?春?字前加上了?元、迎、探、惜?,使四个字变的别致优雅,委婉清新。仔细听来,四个字连起来恰是一句作者抒发无限深沉感慨之词的?原应叹息?的谐音。纵观全书,联系四位小姐的命运,元春正月初一所生,独占?三元?,第一个得?春?,可见其福大,因而才选凤澡宫亦就顺理成章了。迎春实际上应?迎春花?而得来,然而迎春花是春的使者,初春已凋,迎春寿短,已埋下伏笔。探春是敢冒凌寒,在黑暗中寻找春天的信息,有胆识与气魄,后来远嫁,去探寻人生的真谛,探索自己的未来也是情理之中的。惜春,珍爱春景、春情,所以她潜心学画来留住春景,用心去悟春情。孤僻寡合,最后落得个?可怜侯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原应叹息,深深表达了作者对四位小姐不幸的遭遇的叹息和同情,也是作者对无命补天和对贾府之衰亡的叹息与无奈。贾府里的四位小姐身处豪门望族,她们的首席丫鬟则以?琴棋书画?四字来命名,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这既符合大家小姐的风范,也符合她们的性情,甚至与她们的命运相联系。这样的取名简直是天衣无缝。

李纨,学官李守中之女,闺门之中的李花,雪白、纯洁。纨,富贵人家的丝织细绢,原本洁白,其名和年轻守节,洁身自好的少妇相辅相成,其儿贾兰的取名,兰,高雅、纯洁、清秀,可以说是为了突出?到头谁似一盆兰?的李纨。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侍女的名字和她们的秉性、命运相关。绛珠仙子修成女体到人世还泪,其侍女的名字,一为?雪雁?,含命运不济、不合时宜之意。雁为候鸟,冬天飞南方过冬,倘呆在雪里,还有什么活路?一为?紫鹃?,乃啼血之鸟,含凄苦之意。薛宝钗少言寡语,其侍女名?莺儿?,善言,代言也。小说中多次写到莺儿的娇婉善言,如说通灵宝玉和金锁是一对儿,说自家姑娘有多少别人不知道的好处等。

五、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不断用人物名字做文章

宝玉和宝钗的名字均与古诗有关。?宝玉?二字出自唐〃岑参诗句?此乡多宝玉?。如诗所言,如今中国大地上以?宝玉?取名的确甚多,果真成了?此乡多宝玉了?。?宝钗?二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宝钗何日不生尘?。宝钗即金钗,钗是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品,通常以?金钗??荆钗?代称富贵之族和布衣人家的女孩。宝钗生于富贵之家,取名与珍宝和女性饰品相关,名符其实,只是稍带点?皇商?俗气。?宝钗?生尘,其钗必定是受到主人冷落,流露出了命运之悲。

另外,宝钗在酒席上射覆宝玉的?玉?,宝玉回答?射断玉钗红烛冷?,这既是一句古诗,又暗示宝玉和宝钗婚姻的结局,林黛玉也用贾宝玉的名字来取笑?至贵者宝,至坚者玉,

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袭人,原名珍珠。原是贾母之婢,后照顾宝玉。宝玉知她姓花,又曾见旧诗?花气袭人?之句,就更名为袭人。袭人的出处,来自唐代卢照邻的?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的桂花。袭人曾侍侯贾母,也侍侯湘云,后来侍侯宝玉,最后嫁于蒋玉菡。这?飞来飞去?恰是袭人的性格特征及其归宿的形象描绘。袭人貌似?温柔和顺,如桂似兰?实际上嫉妒阴毒猥琐,以至于宝玉在《芙蓉女儿诔》对她发出了?钳彼奴之口?的声讨。她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里的一只?西洋花点的哈巴狗?。她作为怡红院的总管,既是王夫人的眼线,更是怡红院百花凋残的内因。晴雯蒙冤、四儿被逐、芳官出家都是袭人打小报告直接引起的。她的所作所为正符合她的名字?袭人?。至于她的姓,?花?,应该说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有关,袭人?忙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主动对宝玉进行挑逗、诱导才发生的。花,在人们眼中是美好、美丽美满幸福的象征,也是少女们的代称。花,也有迷惑人的花招、花点子等不真诚、含贬义的词语,所以作者安排她姓?花?,借宝玉之口把?珍珠?改为?袭人?。

香菱,实际上就是英莲。被薛蟠抢到薛家,宝钗给取名?香菱?,即?与香为邻?。这香是宝钗的一个重要特征,宝钗常吃?冷香丸?,散发着阵阵?异香异气?。?根并荷花一茎香?就点明了香菱即英莲。香菱这个名字活画出她性格的馨香,正如香菱自己的解释?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夏金桂嫁给薛蟠后,给丈夫的爱妾改名,变?香菱?为?秋菱?,用萧杀之?秋?易温润之?香?,既给丈夫的爱妾下马威,又对小姑薛宝钗敲山震虎。仅一字之易,聪明有才干的香菱不可避免地变成了金桂的侍妾秋菱,正符合判词中?水涸泥干,莲苦荷败?,走上了前定的悲剧结局。

六、在阴阳五行上用人名做文章

《红楼梦》的线索是?宝、黛、钗?之间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所谓?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间的爱情纠葛,就是体现了阴阳五行在其中的运用。?木石前盟?写的是宝玉和黛玉在降世之前在天上的一段姻缘。宝玉,生前是?太虚幻境?赤瑕宫神瑛侍者。他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的那块无命补天的顽石,被遗弃在那里,后受到锻炼,乃得灵性,成为神瑛侍者。黛玉,生前是?生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因时得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年月,后受天地精华、雨露滋润,乃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即为?绛珠仙子?。他们双双投胎,绛珠仙子为报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乃尽一生的泪水。?木石前盟?中的木是仙草,即林黛玉,石是顽石,即贾宝玉。金配玉就是?金玉良缘?。?金?,指薛宝钗出生时,一个癞头和尚送给她的一个金项圈,下面挂的锁上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并告知宝钗父母,这个挂金锁的姑娘日后要配佩玉的公子。而宝玉出生时口中含的?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小说中仅宝玉佩玉,且玉上的字与锁上的字又是一对儿,这就是?金玉良缘?。

总之,对人物的取名作者始终突出?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泥水论这一情感倾向。金陵十二钗?气质美如兰,才华腹比仙?及众多少女,几乎个个都起了个好名字。而对男性,反面的则加以讽刺,如贾政,谐音?假正?、贾赦,谐音?假赦?必然败家。正面的名字常有女性色彩,甚至为女性服务。如贾宝玉,柳湘莲,贾兰等。

还有一些次要人物的取名,主要是为了衬托某些主要人物或者是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都是

为主题思想服务的。如贾政同僚张如圭,就是?张如鬼?的谐音,他养的许多清客卜固修、詹光、单聘仁就是?不顾羞?、?沾光?、?善于骗人?的谐音。贾芸的母舅卜世仁谐音?不是人?。荣国府银库总领吴新登、仓上的头目戴良、买办钱华、分别是?无星戥?、?大量?、?钱开花?之意。难怪贾府必然会败家。这些既烘托贾政的道貌岸然,也昭示了贾府所交之人及所用之人,为其彻底衰亡埋下了一些祸根。

七、丫鬟的芳名

我们浏览书中一群丫鬟的芳名,就如同游览一个多姿多彩的画廊,让你感到美不胜收。

《红楼梦》中丫鬟们的名字大多艳丽多姿。丫鬟总是与其主人如影随形,主人走到哪儿,她们就跟到哪儿,且将阵阵笑语带到哪儿。不管大事小事,总有一串丫鬟的名单,而且这些名字娇艳美丽,如一串串的珍珠,颇有意趣。例如第五回,贾宝玉去秦可卿屋里睡觉,跟去的丫鬟就有袭人、媚人、晴雯、麝月。第二十三回,贾政吩咐宝玉搬进大观园,门外站着的丫头就有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这些美丽的名字不但让人们对她们的相貌产生美丽的联想,也很好地衬托了贾宝玉在贾府众星捧月般的受宠地位。

《红楼梦》里给丫鬟取名是很讲究的,不但美,而且富有情趣。例如,贾府四位正牌主子姑娘的丫鬟,名字就很别致:元春的丫鬟叫抱琴,迎春的叫司棋,探春的叫侍书,惜春的叫入画,凑起来正好是琴棋书画四样事物。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学习、修养的基本功,也是贵族家庭的闺中小姐用以消闲的高雅的艺术活动。以此给丫鬟取名颇有雅趣。特别是四个动词用得极妙,最堪玩味:琴用抱,丫鬟的姿势必优美;棋用司,丫鬟的神态必从容;书用侍,丫鬟的动作必潇洒;画用入,丫鬟的站容必娇好。读其名,相其人,品其性,顿感雅趣横生,一幅幅生动的闺中妙景跃然纸上。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里丫鬟们的名字,不仅很有情趣,更重要的是,要同其主子的特点相符。贾府的四位小姐都通文墨,有修养,她们的丫鬟才用那些新鲜雅致的名字。特别是入画的名字,与其主子惜春善画的才能相一致,显得更有意味。如果主子的文化程度低,丫鬟的名字太雅了就不相称。因此,凤姐尽管聪明能干,但毕竟没有读过书,她的丫鬓就只好叫平儿、半儿了。薛姨妈没有多少文化,又长期生活在一个商人家庭里,她的丫鬟就以同喜、同贵为名,很俗的吉利话,却和薛姨妈的身份、喜好很合拍。贾母的情趣与薛姨妈不同,她出身于?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又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老太太,享受着穷奢极侈的生活,见识过无数的奇珍异宝,因此她的丫鬟取名珍珠、翡翠、琥珀、琉璃,用这些贵重的宝物来点缀自己的生活,陪衬身份,充分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

在《红楼梦》里,丫鬟的名字不但能烘托主人的身份,还能对主人的性格、命运加以暗示。例如,林黛玉的丫鬟名紫鹃、雪雁,细细品味起来,很有一股凄冷清绝的味道。紫鹃与杜鹃相关。杜鹃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战国时。蜀主杜宇为了消除水患,使百姓安居乐业,派了鳖冷开凿巫山治水,功成之后,杜宇认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够,就让位给鳖冷,自己隐居西山,最后化为杜鹃鸟。但他思念家乡,惦记百姓,啼叫不已,以致呕出血来。因此古代文人常以?杜鹃啼血?来表现极端深沉痛苦的忧思。林黛玉以泪还债,泪尽而亡的一生,不正像一只泣血的杜鹃吗?雪雁即雪中的大雁。大雁本是冬去春来,追暖避寒的候鸟。雪中的大雁自然是失群之雁,其孤独凄惶的模样是可以想见的。而父母双亡、远离故乡、病魔缠身的林黛玉与那悲楚的孤雁又何其相似!

袭人这个名字是令人过目难忘的。她是宝玉的大丫头,其名也是宝玉给起的。贾政曾问:?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宝玉虽以袭人姓花,故借?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诗句取名来解释,但也可见他的立意的奇巧。宝玉的情性被世人认为是?偏僻乖张?的。他的思想受传统的束缚少,世人以为奇的,他不以为奇;他视为平常的,世人却感到稀罕。因此,他的丫鬟的名字就比较出奇。除了袭人,茜雪、檀云的名字也很奇特。茜雪意为红色的雪,檀云是散发香气的云。把雪、云这样清新淡雅的自然现象渲染得浓艳妩媚,正是宝玉的风格。

《红楼梦》中丫鬟的名字,不但与其主人形成?正衬?,有时也与自己的命运形成?反衬?。如晴雯,意为?晴天有花纹的云彩?,给人以美丽、光鲜、前程似锦的感觉,但偏偏?寿夭多因诽谤生?,生命被摧折于如歌的花季。在?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我们看到贾母的大丫头鸳鸯也是悲剧人生。鸳鸯是一种美丽的水鸟,它们经常成双成对地在一起嬉戏,因此被人们视为夫妻恩爱的象征。但是,丫鬟鸳鸯却不幸被比她大几十岁的老色鬼贾赦看中,百般威逼,要娶她做小老婆,鸳鸯不得不以永不嫁人的誓言相抗争。鸳鸯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意愿罢了!

丫鬟的取名艺术,只是《红楼梦》这个文化宝库的一角,但我们目力所及,依然是满目琳琅、美不胜收的珍翡玉翠。曹雪芹的艺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全文,《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可谓博大精深,蕴味无穷,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1、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关于《红楼梦》结构的其他说法还有:近代的“四时气象说”(二知道人)、“二十一大段说”(王希廉)、张新之的“三大支说(张新之)以及当代的“波纹结构说”(无名氏)、“立体式建筑说”(周汝昌)、“复叠框架结构说”(曹涛)等。 2、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据何绵阶、邢颂恩所著《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应具全。在这些人物中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有上百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限于篇幅原因,人物评析未能展开,只好留待今后更新主页时再做了。这里请读者一定阅读原著进行全面赏析。 3、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1)按照实际生活塑造人物,是《红楼梦》描写人物的基本特征。《红楼梦》描写人物不以奇取胜,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一般的日常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在描写人物性格上,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表现人物性格的成熟过程。这个创造典型的民族特点,就具体作品不同的内容而表现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写人物采取浪漫主义方法,加以夸张、理想化,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场景下,显示英雄性格,从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度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高。到《金瓶梅》而变,完全通过生活细节,通过人物一般的日常生活,来刻划人物性格。但《金瓶梅》所写的生细节,欠选择提炼,对描写人物性格不都有意义的,更严重的是,人物性格前后分裂,矛盾不统一,这又大大落在《水浒传》后边。曹雪芹吸取了《金瓶梅》以来失败的教训,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又继承了前代小说的传统写法,再加上他对诗、词、戏曲、绘画及各种杂艺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描写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方法。如“闲取乐偶攒金庆寿”,本是贾母想法子学“小家子气”凑

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花为人名用 ?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 ? 王蒙先生曾 ?:“《红楼梦》是一部文化 ?书。它似乎已经 ?汉语汉字汉文?学 可能性用?尽了, 我们 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一部百科 ?书,而且不仅是 ?建社会 。” 确,博大精深 《红楼梦》在任何一“科” 成就都是 ?突出 ,仅在人物 ?名艺 方面,就让我们叹为?观止。据统计,《红楼梦》中描写 人物?有六百人左 ?,其中有姓名 ?逾三百。“字字句句都是?血” 曹雪芹在 ?定人名时是 ?费了一番苦 ?,脂砚斋在批 ?中多次赞赏,“一洗小 窠 ?俱尽,且 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 ?俗。” 探讨交流内 ? 一、字形:贾府第一代为?“水”旁,如贾源;第二代为”单人”旁,如贾代善;第三代为“反文”旁,如贾政,第四代为”王”旁,如贾琏;第五代为“草头”如贾蓉。 “贾”“甄”之事另表,《红楼梦》中贾家 名字?有些意思,从三点水,到两个单人旁?,再到反文旁,再到王字旁,再到草字头。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儒。;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救,贾效,贾敏;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琮,贾瑞,贾琛;贾蓉,贾芸,贾蔷,贾芹,贾芬,贾芳,贾藻,贾蘅。 第一代人物,即贾府 宗 ?,分别是宁国 ?贾演、荣国 贾源,他们在书中仅?仅是出一出 ?,亮一亮相,并没有什么 ?际行动。他们都以“水” 名,似可看成贾府?后继 源流,他们更希望贾?府能够像悠悠?流水永世流 ?,贾氏宗族 ?贵显赫长盛不?衰。 第二代人物,即承上启下 ?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都以“人”(仁) 名。贾代化似乎?是一个摆设,没有什么 际?威权。贾代善虽亦 ?是,但其化身贾 ?则确确 是?贾府 太上 ?。她执掌生杀 ?夺 权柄,肆无忌惮地行?使至高无上 ?权威,维系贾家 “风流富贵”,顺者昌,逆者亡,就连外孙女 ?黛玉也成了她?棒下冤魂。而具有强烈 ?刺意味 是,这个贾府 ?面慈禧居然面?罩温情脉脉 ?面纱,其 眼睛闪 ?着刺人 骨 ?寒光芒,毒 人以慈?眉善目 形 ?出现,一星唾沫即可?毙人却口吐 ?花以“仁”加身,借“仁”义之名而行 ? 之 ,那就更令人 ?惧万分、防不胜防了。贾府 多少 ?仆猝然蒸发,死于非 ,他们或许至死?也不明白个中?原委。 第三代人物,即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之属。他们都以“文” 名,文质彬彬,貌似儒雅善 ?。贾敷、贾敬述之文字?较淡较少,差不多是过眼?烟云。贾敏为女流,又远嫁异乡,贾府 重要事?务八竿子打不?着,就是和一般 ?事务亦几无相?干。而贾赦、贾政倒是名 ?其 掌门人?、双煞星。不过,贾赦袭了官,为人也“中正”,那 是一种 ?相,是典型 披着?羊皮 狼。他在府上一 ?遮天,呼风唤雨,就连邢夫人也?惟是从。他穷凶极 ,痛骂儿子贾琏?,“没天理 囚 ?”,肮脏言语,不堪入耳,哪有半点斯文??更有甚者,他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管上了年 ?,不管“耽误了人家 ?女孩子”,“官儿也不好生?做”,硬是看上贾 ?屋里 鸳鸯,意欲逼娶,并放狂言,“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 ?”。 贾 气 ?浑身打战,七窍生烟。 若论这一代 ?顶梁柱当推贾?政。贾政官至员外?郎,“不惯于俗务”,沉溺官 ,玩弄权 , 力支撑贾府?豪华 金玉 ?堂。其儒雅之态 ?数外露,骨子里却 ?毒之水。听

红楼梦主要人物介绍

《红楼梦》概况 一、作者及版本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曹雪芹(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先原为汉人,后被满族贵族掳走成为家奴,入了满洲正白旗包衣。以后地位不断升迁,终于成为康熙亲信,祖孙三代四人担任过江宁织造这一要职,其间又兼两淮巡盐御史,共约六十年。成为显赫几代的大家族。雍正皇帝继位后,由于政治斗争,曹家地位一落千丈,到曹雪芹时,生活穷苦,境遇潦倒,已经过的是“举家食粥”也难以为继的生活了。他以坚韧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与修订。乾隆二十七年,终因贫困交加而离开人世,遗留下来的只有一部未完成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版本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为八十回抄本系统,一为一百二十回排印本系统。抄本系统均为八十回,题名为《石头记》,大多附有脂砚斋评语,比较重要的有脂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排印本系统为一百二十回,最早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以活字排印,书名改为《红楼梦》。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比较重要的版本有程甲本、程乙本。 至于后40回,有功有过,应当说是功大于过。首先,由于有了后40回而使《红楼梦》成为一部结构完整、首尾齐全、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其次,它写出了全书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贾家之败、宝玉出家等,从而保持原有矛盾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前八十回的倾向。第三,有的情节描写生动精彩,如潇湘惊梦、黛玉迷性、焚诗稿、魂归离恨天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复杂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爱情故事为主线,表面看来似乎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却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它的着眼点并不在爱情,而是以爱情为线索,通过贾府由盛而衰的描写,展现了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以及许多人的悲剧命运、广大的社会生活面、深入的人生体验、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等。其思想之复杂、内容之广泛、主题之模糊,中国古代小说中无出其右,正因为如此,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解释空间,而这也正是《红楼梦》的巨大魅力之一。

红楼梦选读书中人物的命名艺术(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红楼梦选读书中人物的命名艺术(人教版选修备 课资料)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上至朝庭,下至平民百姓, 作者写了900多个人物,典型人物就有几十个,在命名上,曹雪芹可谓煞费苦心。其命名的艺术,叫人回味无穷。全面考察《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其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对《红楼梦》中大部分人物的命名进行全面的考察,结合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探索作者所以这样命名的用意,能更好地领会《红楼梦》更深邃的意义。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 隐和贾雨村,曹雪芹在书中明言此为“真事隐”“假语存”,隐去真事,以假语村言写成小说。而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三人名字中的“宝”和“玉”的交织,其实早就暗寓着三者关系的错综复杂及其命运乖舛。作为人物名讳的进一步延伸,“字”与“号”也承继着这一功能。 主人公宝玉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命运,倾注了他的满 腔热情。“至贵者宝,至坚者玉” ,隐寓宝钗生于富贵之家,黛玉是坚贞之人,宝玉则兼而有之。但全书中他只有一个小名,太平闲人《〈石头记>读法》认为:“宝玉有名无字,乃

令人在无字处追寻,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又先天本来无字也。”高启《梅花》诗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林黛玉、薛宝钗之名当与此诗有关。《终身误》曲子中唱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按第一回的说法,林黛玉原是西方灵河畔三生石边的绛珠仙草,只为报答神瑛侍者的“雨露之惠”而历世下凡,“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第三回中宝玉因黛玉“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对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来说可谓传神写照。“薛”与“雪”谐音,薛宝钗实为一冰雪美人,她自称常服“冷香丸”,其人亦觉“冷”而“香”。而当我们读着“敲断玉钗红烛冷”“宝钗无日不生尘”的诗句时,仿佛就预见了薛宝钗的悲剧命运。 第一节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人名 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中,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很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例如:甄士隐、贾雨村、林如海、冷子兴、贾敷、贾敬、贾珍、贾蓉、贾赦、贾政、贾代善、贾珠、贾宝玉、林黛玉、贾琏、王熙凤、贾探春、贾惜春、贾迎春、花袭人、薛蟠、王子腾、贾兰、李守中、英莲、冯渊、薛宝钗、媚人、晴雯、麝月、警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内容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融合雅俗文化的艺术精品。《红楼梦》用简洁准确的白话文描写了众多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以凡人俗人,日常生活,爱情婚恋,人情百态,赢得了千万读者的喜爱。作者在描写贾府这个诗书礼家、百年望族的日常生活画面时,以其非凡的才能做到小说的“文备众体”,并使这些韵文从属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描述的需要,成为小说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在这部小说中,可以欣赏封建贵族士大夫的儒雅风流的生活,观瞻至情至性又不失瑕疵的大观园女儿 ,了解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风俗。《红楼梦》在诗性的高雅和小说的“俗性”的融合与升华中,永远焕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关键词: 诗词曲赋诗情通俗文雅 正文: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百花园中,《红楼梦》无疑是开的最为绚丽的鲜花之一,是融合雅俗语言文化的艺术精品。 一、通俗易懂的《红楼梦》 《红楼梦》语言方面有意使之通俗化,形成“文不甚深,语不甚俗”风格。纯熟的白话,简洁、准确、文雅、优美,“即村妇顽童从旁听之,亦有点头会意处”说起《红楼梦》的通俗,读者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能基本上读明白故事,弄清主要人物关系,也就能够读读红学著作了。 1、人物形象描写,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据统计《红楼梦》共写了480个人物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没有十全个美的人,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坏蛋。诚如薛宝钗语:“这些人物都是百个里挑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妙处,因此“家家喜闻,处处争购”。

贾宝玉对女儿有特别的偏爱,高举“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两种思想旗帜,对女奴的人格十分尊重,对她们的命运十分关心。鼓励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忘了自己被雨淋而提醒画“蔷”的龄官赶紧避雨,为保芳官和五儿瞒赃,祭金钏,吊晴雯;但一会儿贾宝玉又会因开门迟了一点而踢袭人;为跌扇子骂晴雯 ; 为碗枫露茶逐茜雪;甚至在金钏被打的严峻时刻。“一溜烟跑了”,自个儿到大观园里遛达:又与薛蟠鬼混,做贾芸的干老子…… 薛宝钗的礼仪端庄、贤淑能干,在大观园女儿中数第一,但她却嫁祸于黛玉。为逼死金钏的王夫人出谋划策,对哥哥卑劣行径的颠倒是非。特别当黛玉死后,众人都瞒着宝玉,宝钗却毅然决然说破,使宝玉放声大哭而昏死过去。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要数刘姥姥这个老村妇,满眼里珠围翠绕似画,新奇巴物念佛,倚老甘当女清客惹笑,满口萝卜、蒜头、倭瓜、毛毛虫。如“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声响就没了”——土话俚语,机智诙谐,似被众人笑,实质耍了大家,活脱脱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从事劳动而精通世情的农村妇女。 小跟班焙茗是个货真价实的“俗人”,打起架来,满口粗话,一口一个茗大爷,随着宝玉找祠堂、寻袭人、祭金钏,上学堂,成日价跟着宝玉跑腿打杂,做保镖,其所做所言,在别人眼里都是″没规距”,然而正因为把焙茗的俗语、俗情写活了,显示出一种净化人物心灵的“滑稽美”①。 2、叙事性语言,纡徐从容,款款道来。 写黛玉初进贾府,因尝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此后便以黛玉为中心。写贾府各层人物。写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写探春等姐妹相见,再写与王熙凤的相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浓墨重彩地渲染贾府这个实权人物。 例如第七回“焦大醉骂”,全部叙述不到一千字,但焦大这个人物,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忘记他。特别是他那句“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的“醉汉嘴里混唚”,就成为焦大的名句。光凭这一句话就能让人想到嘴里被塞满了马粪,捆翻在地的焦大的形象和这句惊天动地的话的声音。 再如第二十四回写醉金刚倪二和贾芸的事,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起,直至“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共一千八百字左右,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市井游侠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雪芹之笔,真可谓勾魂摄魄。

从“原应叹息”看红楼梦人物取名的谐音寓意

从“原应叹息”看红楼梦人物取名的谐音寓意 《红楼梦》中处处暗藏机关,饱含寓意,一切描写从塑造人物出发,连给人物命名也不放过。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等等。本文主要就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秦可卿、秦钟、秦业、甄英莲、薛蟠、贾政、李纨、王熙凤这十五个人物的姓名来分析他们的谐音寓意。 (原应叹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人物之间的命名是相互关联,人物之间的命名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又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某种局面。贾府里的四位小姐,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她们的名字依次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因“大小姐恰逢正月初一所生,故取名元春,余者从其“春”字。“春”字通常被认为是“春红香玉”四个艳字之一。贾府这样一个大家族鲜花着锦,把艳字“春”用在取名上合情合理,并非故意显现雍容华贵而选用的,算不上“落此俗道”。且在“春”字前加上了“元、迎、探、惜”,使四个字变的别致优雅、委婉清新。仔细听来,四个字连起来恰是一句作者抒发无限深沉感慨之词的“原应叹息”的谐音。纵观全书联系四位小姐的命运,元春正月初一所生独占“三元”,第一个得“春”,可见其福大,因而才选凤澡宫亦就顺理成章了。但元春在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后来“虎兔相逢大梦归”①,年青青的就寿夭了;迎春实际上应“迎春花”而得来,然而迎春花是春的使者,初春已凋,春嫁给孙绍祖后仅一年,就被作践得“侯门艳质如蒲柳”,“公府千金似下流”;可怜迎春“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②,迎春寿短,已埋下伏笔;探春是敢冒凌寒,在黑暗中寻找春天的信息,有胆识与气魄。但后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③,撒泪远嫁;惜春,珍爱春景、春情。所以她潜心学画来留住春景,用心去悟春情。孤僻寡合,“勘破三春景不长,淄衣顿改昔年妆”,最后落得个“可怜侯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④。原应叹息深深表达了作者对四位小姐不幸的遭遇的叹息和同情,也是作者对无命补天和对贾府之衰亡的叹息与无奈。 (宝黛钗)贾宝玉——假宝玉(真顽石),宝玉生前是“太虚幻境”赤瑕宫神瑛侍者。他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的那块无命补天的顽石被遗弃在那里,后受到锻炼乃得灵性成为神瑛侍者。他的性格叛逆,行为“偏僻而乖张”,在封建统治阶级眼里,贾宝玉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是真正的“真顽石”。林黛玉生前是“生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因时得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年月后受天地精华、雨露滋润乃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即为“绛珠仙子”。他们双双投胎绛珠仙子为报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乃尽一生的泪水。“木石前盟”中的木是仙草即林黛玉。宝钗即金钗,钗是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品,通常以“金钗”“荆钗”代称富贵之族和布衣人家的女孩。宝钗生于富贵之家,取名与珍宝和女性饰品相关,名符其实,只是稍带点“皇商”俗气。“宝钗”生尘,其钗必定是受到主人冷落,流露出了命运之悲。宝黛钗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钗、黛都和妇女妆扮有关,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少女。“宝玉”二字,一分为二,“宝”字和“钗”相连,成了宝钗;“玉”字则和“黛”字相连,成了黛玉。这种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红楼梦》中的情节:宝玉本钟情于黛玉,结果却与宝钗联姻。 (三秦)秦可卿——情可情,可情也,是滥情,可和任何人发生奸情。秦可卿小时唤着可儿,名字谐音为“情可情”,生的容貌婀娜,性格风流,嫁给贾蓉为妻。其判词中所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⑤。正可以说秦可卿是一个“幻情身”,她就是一个“情”的象征,是一个符号。她是贾母眼中第一得意人,又有着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心,博得全

红楼梦人物简介及判词解释

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金陵十二钗”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金陵”是“南京”的法定同义词,所以《金陵十二钗》又可以称为《南京十二钗》。这部巨著借女娲补天的神话为引子,作者曹雪芹以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秦可卿为主线,描写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等层面。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即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玉良缘》、《警幻仙记》、《大观锁录》),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也指书中与主人公贾宝玉(沙中土)有密切关系的十二名女子,号称太虚幻境薄命司厨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子鼠大林木)薛宝钗(丑牛钗钏金) 贾元春(寅虎正月)贾迎春(卯兔二月) 贾探春(辰龙三月)贾惜春(巳蛇四月) 王熙凤(午马五月霹雳火)贾巧姐(未羊六月) 史湘云(申猴七月)妙玉(酉鸡八月) 李纨(戌狗九月)秦可卿(亥猪十月)。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作者以十二个女子这样的拟人手法阐释了周易理论中的十二地支的轮回关系,是《红楼梦》一书的主旨所在。 【金陵十二钗副册及又副册】 除了正册外,金陵十二钗还有副册及又副册。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书中只点香菱一人,其余根据香菱的特征猜想)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书中只点名袭人、晴雯二人,其余根据她们的特征猜想) 其中副册之中的香菱、尤二姐、秋桐、娇杏是妾;其余之宝琴、三姐、岫烟、李纹、李绮、金桂是亲戚,而小红因为贾芸,龄官因为贾蔷之故,也都可归入亲戚之行列;又副册之十二人皆为比较重要之大丫鬟。 人物介绍 林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今世林如海与贾敏的独生女,贾母心爱的外孙女。少时因其母贾敏患重病身故,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后又因其父林如海思虑过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荣国府。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绝丽脱俗,雅若天仙,丝毫不沾染人间烟火。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是群芳之冠。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心思敏感,才华横溢,个性纯真灵净,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因懂得宝玉的精神内核,深得宝玉之心。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

017《经济学家》读译参考之十七:告别“红兵”-中国人取名禁用生僻字

TEXT 17 Farewell the red soldiers Apr 12th 2006 | BEIJING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LONG gone are the days when Chinese parents often chose such names as Hongbing (Red Soldier), Aihua (Love China) or even Kangmei (Anti America) for their children. (1)They are still limited by the custom of using no more than two Chinese characters for given names. But growing numbers now prefer to choose highly obscure ones to ①the common phenomenon, given a ★paucity[1] of surnames, of ★bestowing[2] a name already used by countless others. The police, however, have plans to stop this. The problem is that commonly used software for inputt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cluding that used by police departments responsible for ②identity cards (which every Chinese must carry), cannot ③very rare characters. In China, the usual way of writing a character on a computer is to ④its pronunciation using Roman letters, then choose from a list of possible options (most characters have many ★homonyms[3]). A rare character might not ⑤up on the list.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with rare characters in their names (2)have long suffered the consequences, experiencing problems with everything from buying airline tickets to opening bank accounts. A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 says none of her examination certificates has ever ⑥her full name, Chen Minqian. The rare “min” character, a poetical term for “autumn”, has been represented by zeros or ★asterisks[4]. Many computers once had problems generating the name of Zhu Rongji, China's former prime minister,⑦to his “rong” character, which is an unusual variant of a character meaning “smelt”. For the police all this has become a particular problem with the introduction in 2004 of new identity cards with ⑧microchips. Rather than ⑨better software, a senior police official has announced that the answer is to ban problematic characters. (3)Reaction has not been entirely positive. One Chinese newspaper ⑩that the new regulation would “simply b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olice” rather than for the good of the public. A government adviser was quoted in another as saying that the “right of citizens to use characters freely” should be respected. (4)The “old hundred surnames”, as ordinar y citizens are often described in Chinese, would agree. [QUIZ] 1.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n appropriate form of each following verb. One verb can only and must be chosen once.(将下列动词的适当形式填入文中空白处,每个单词只可

红楼梦人名谐音

《红楼梦》人物名字的谐音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甄士隐——真事隐(去) 甄英莲——真应怜 霍启——祸起 贾雨村——假语存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情可亲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贾史王薛——假史枉雪 贾化——假话 单聘仁——擅骗人 坠儿——赘儿 靛儿——垫儿 戴权——大权 张有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贾政、贾敬——假正经 贾琏——假廉 蘅芜苑——恨无缘 贾雨村(假语村)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甄应嘉(真应假) 张友士(张有事) 秦可卿(情可亲)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焚香:群芳髓(碎) 饮茶:千红一窟(哭) 饮酒:万艳同杯(悲) 卜世仁(不是人) 葫芦(糊涂) 荔枝(离枝) 玉带林(中挂)(林黛玉) 圆(缘) 蘅芜院(恨无缘) 青埂(情根)

十里街(势利街) 仁清巷(人情巷) 胡州(胡诌) 贾化(假话) 时飞(实非) 严老爷(炎老爷) 娇杏(侥幸)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张如圭(张如鬼) 冯渊(逢冤) 于老爷(愚老爷) 余信(愚性)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单聘仁(擅骗人) 吴新登(无星戥) 戴良(大量) 钱华(钱花) 秦业(情孽) 戴权(大权) 卜固修(不顾羞) 坠儿(赘儿) 宋嬷嬷(送嬷嬷) 贾蔷(假墙) 红楼梦的人名从甄士隐(真事隐)以及贾雨村(假语村)开始,都有其含义。其他的人名如果细细琢磨,有不少预示人物的人品或者人物的命运。如以下人名如果考虑其谐音,可以看到他们的命运和人品等方面了。 英莲-------实在命运应怜啊。 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吧。表字时飞----也真弄出了不少事非呢。 甄士隐的家人霍启----不仅祸起---把英莲给丢了,而且火起---让甄士隐家也一把火烧光了。 甄士隐的丫头娇杏---确实侥幸,偶因一回头,便为人上人了。嫁给了雨村很快扶正生了孩子。 宁府与荣府更是宁者不宁,荣者不荣了。 冯渊实在是逢冤了,为了个丫头,居然被人打死。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秦钟更是一情种了。 詹光实在是---沾光 单聘仁就是善骗人了。 宝玉却保不住玉,黛玉居然没有带玉。

《红楼梦》中的的语言初探

《红楼梦》中的的语言初探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11级研究生李晓晓1110170020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有重要时代特征的、极其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阆苑仙葩”,它的主体文字是北方白话,但又吸呐了一些文言文及其他多种文体的长处,有时对自然景物、人物情态的描摹,又从诗词境界中泛出,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和美感。小说中写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谣、联、赋、谜、令、方等等,真正做到了“文备众体”,且又让它们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拟写小说中人物所吟咏的诗词戏话,都能“按头制帽”(茅盾的评价),一一符合不同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和性格特点,真正做到诗如其人、语如其人,且维肖传神,各不相犯,足见作者具有超级的忠实模写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红楼梦》蕴藏的方言 作为一部惊世之作,《红楼梦》在语言方面的影响颇深,它不仅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语言文化上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方面也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方言例证。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方言因其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兼容性特点而大量存在。关于《红楼梦》的语言问题,戴不凡曾在《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一文中指出,《红楼梦》一书不止使用了大量的北方方言。而且还运用了数量可观的吴语词汇。 《红楼梦》中的方言现象:方言的界定和判断历来是语言学家所关注的话题。虽然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而对《红楼梦》中的方言属性有所了解。 (一)语音层面 语音是区分方言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拥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写作规范,正是由于发音习惯的不同,各类口音的存在使得方言有了存在的条件。语音层面的区别主要是指音调,韵母,声韵方面的差异,具体到《红楼梦》中则主要是指南方下江官话(扬州,南京附近)的使用。林黛玉是从南方迁到北京的,尽管在北京长居生活习惯等均有所改变,但至此带来的乡音却仍存在于活生生的对话中。作者曹雪芹也有意通过某些特定的语音技巧来刻画这个

红楼梦人物关系介绍大全.doc

[ 标签 :标题 ] 篇一: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红楼梦》四大家族主要人物关系图 贾演→贾代化→贾 敬贾珍贾蓉 (宁国府秦可卿 贾蓉母 尤氏(有两异姐姐)—尤二姐尤三姐贾 贾惜春(贾四小姐,自幼贾母养大,性孤僻冷漠,后看破红尘入庵为尼) 贾源→ 贾代善贾赦(袭荣国公)→ (荣国府) 贾母 邢夫人(未生子女) 贾迎春之母 王熙凤 贾琏(非邢夫人所生,其母不明)→贾巧姐(家败后为 尤二姐(妾) 秋桐(妾,原是贾赦丫头) 贾迎春(贾二小姐,性懦弱,家败后被父许给孙绍组,一年 后被虐致死) 孙绍组(兵部指挥,性暴虐) 贾政(工部员外郎)→贾珠→贾兰(家败后通过科举做官) 李纨贾元春(贾大小姐,后为贤德妃) 贾宝玉薛宝钗 贾探春(贾三小姐,赵姨娘所生) 贾环(赵姨娘生)贾敏 史侯→史湘云祖父→史湘云父母→史湘云(父母早亡,由叔叔轮流养大,生活艰难)贾母史(保龄侯、尚书令) 史鼎(忠靖侯) 王熙凤父母→巧姐二舅 王熙凤 王???→王夫人之父→王子腾夫人 王夫人(贾政之妻)薛王氏(宝钗之母) 薛 注:同种颜色表示辈分相同 ???→???→(中书舍人、皇商) 薛宝琴父母→薛蟠之父→ 薛姨妈(薛王氏) 薛蟠夏金桂 香菱(妾,幼时被拐卖,原名甄英莲)宝蟾(妾) 薛宝钗(后嫁于贾宝玉)薛蝌 邢岫烟(邢夫人亲戚)薛宝琴 王子腾(京营节度使、内阁大学士)→王子腾之女

保定侯之子 王仁 卫若兰 史鼐(保龄侯) 林如海(探花,巡盐御史)→林黛玉赵姨娘(妾) 王夫人 刘姥姥所救) 平儿(通房丫头,后扶正,善良温和) 梅翰林之子 篇二:红楼梦人物家族关系一览 红楼梦 人物及家族关系 终极版 目录 四大家族〃〃〃〃〃〃〃〃〃〃〃〃〃〃〃〃〃〃〃〃〃〃〃〃〃〃〃〃 2 人物〃〃〃〃〃〃〃〃〃〃〃〃〃〃〃〃〃〃〃〃〃〃〃〃〃〃〃〃〃〃〃〃 4 家族关系〃宁国府〃 家族关系〃荣国府〃 家族关系〃史府〃 家族关系〃王府〃 家族关系〃薛府〃 家族关系〃贾府旁支〃 〃〃〃〃〃〃〃〃〃〃〃〃〃〃〃〃〃〃〃 6 〃〃〃〃〃〃〃〃〃〃〃〃〃〃〃〃〃〃〃 7 〃〃〃〃〃〃〃〃〃〃〃〃〃〃〃〃〃〃〃〃〃 8 〃〃〃〃〃〃〃〃〃〃〃〃〃〃〃〃〃〃〃〃〃 9 〃〃〃〃〃〃〃〃〃〃〃〃〃〃〃〃〃〃〃〃10 〃〃〃〃〃〃〃〃〃〃〃〃〃〃〃〃11 四大家族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 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玉如铁。 四大家族 -贾府 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儒、贾代善、贾代修、贾政、贾赦、贾敏、贾敷、贾敬、贾琏、 贾珍、贾瑞、贾珠、贾环、贾琮、贾蔷、贾蓉、贾芹、贾芸、贾菌、贾元春、贾迎春、贾探 春、贾惜春、贾宝玉、贾巧姐 四大家族 -王家 王子腾、王子胜、王夫人、王仁、王熙凤 四大家族 -史家 史太君、史鼎、史鼐、史湘云 四大家族 -薛家 薛姨妈、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贾 巧姐、秦可卿 红楼四侠 蒋玉菡、冯紫英、柳湘莲、倪二

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

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 姓氏的源流 由起源来看,中国的姓始于人类的原始部落,开始于上古的母系社会。《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从女从生。」不同的母系后代不能通婚,为了明确区分血缘关系,便产生了姓。而中国古代除了姓之外,还有氏,氏产生于姓之后,由于人口数增加,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又再分化为若干氏,姓与氏除了产生先后有别,另外,氏还表示社会地位、封地、职业等,但从秦代以后,姓和氏合二为一。 中国姓氏来源有四:源于所封的国号或所封的地名,如:「周、夏、殷、齐、鲁、赵、楚、屈、解」;源于先人爵号或谥号,如:「王、侯、武、文、闵、穆」;源于职业,如:「屠、陶、卜、巫、贾」;源于居住地,如:「郭(东郭、南郭)、西门、柳(柳下)、李」;源于原始部落的动、植物图腾,如:「马、熊、牛、羊(杨)、凤、龙、山、花、水(举常见的姓为例)、叶」。 日本人的姓来源有五1:以居住地为姓,如:「山下、山本、田边、西村、森村」;以动物为姓,如:「白鸟、小熊」;以植物为姓,如:「若松、高杉」;以建筑物为姓,如:「高桥、鸟居」;以宗教信仰为姓,如:「小野寺、西园寺」等。 命名方式或原则 中国人命名的方式很多,名字来源纷杂,大至可归类以下几个方面2: 以生辰八字命名:数千年来我国的五行和八卦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命中缺少哪一样,然后由名字补上,使缺少的一行发达、昌盛。如缺土叫润土,缺金叫鑫,缺木叫森等。 以出生时间命名:诞生的时间往往成为取名的素材,如将孩子取名为端午、国庆、冬生、春生、夏生、秋生等。 以出生地点命名:如鲁迅先生给孩子取名「海婴」,是取出生于上海的意思。如:京生,是指生于北京;汉生,意指生于武汉。 以排行顺序命名:以数字排行,如长子取名大宝、次子取二宝、三宝,另一个用伯、仲、叔、季来命名诸兄弟。 以事件、事情名命名:如文革、卫东、卫红、学军、学农等。 从植物命名:如琼花、紫荆、杏花、梨花、松柏、冬青等。 引经据典:如文武,指文武双全。还有从经典句释中节略成词而命名,如姝丽,指美女,源出《后汉书?和熹邓皇后记》:「姿颜姝丽,绝异于众。」 而台湾地区的命名原则也自成一格,整理如下(引自陈琦的命名作业): 算命—即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时辰,配合八字而命名。以笔者任教的班级、70年代末年龄层而言,这是最普遍的命名方式,约占班上半数。 查字典—藉此查出寓意深远的名字。 1田艳萍(2003)<从中英日姓名看文化差异>《青海民族学院学报》n.2,114-116。 2王述文(1999)<汉英姓名的建构及其文化涵义>《荆州师范学院学报》n.4,116-121。

浅谈红楼梦人物命名艺术

浅谈《红楼梦》人物命名艺术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的杰出长篇小说,作者上至朝庭,下至平民百姓,写了900多个人物(据红学家徐恭时先生统计,《红楼梦》大大小小写了975个人物),称得上典型人物的就有几十个;对于人物形象,人们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于人物的命名艺术,虽早有脂砚斋,后也有不少同志进行研究,但终究是一鳞半爪,全面考察《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挖掘其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尚显不足。本文试图对《红楼梦》中大部分人物的命名进行全面的考察,结合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探索作者所以这样命名的用意,以便更好领会《红楼梦》更深邃的意义。 命名是一门艺术。《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大有深义,真是匠心独运,鬼斧神工。这一点,脂砚斋早已在批文中点出。如第一回:“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甲戌本脂批云:“真。后之甄宝王亦借此音。废。托言将真事隐去也。风,因风俗来。(甄士隐岳丈封肃,甲戌批,风俗,故这里批因风俗来。)”“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甲戌本脂批云:“设云应怜也。”“寄居一穷儒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者。”甲戌本脂批云:“假话,妙。实非,妙。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 第二回:“方才在门前过去,因看见姣杏那丫头买线。”甲戌本脂批云:“侥幸也。记言当日丫头回顾,故有今日,亦不过偶然侥幸耳,非真得尘中英杰也。非今日小说中满纸红拂紫烟之比。” 《红楼梦》人物众多,一姓一名,皆为曹雪芹苦心孤诣,个个均有深义,正如有正书局本戚蓼生序言所说:“夫敷华扌炎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微词,史家之多曲笔。”“如捉水月祗把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事弦外音乎。”综观全书人物之命名艺术,有谐音、有字形、有字义、有双关、有拆字、有别名、有特征、有五行、有生肖、有隐喻、有诗歌等等,试分别论述之。首先人物命名,从文字的音、形、义方面着手。 1、谐音:上文脂砚斋已经指出:像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村言,除此而外,还有被薛蟠打死的冯渊者,逢冤也。贾蓉媳妇秦可卿者,情可亲也。秦可卿之弟秦钟者,情种也。贾府的清客相公詹光,沾光也。单聘仁者,善骗人也。卜固修者,不顾羞也。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者,不是人也。石呆子者,实呆子也。傅试者,附势也。夏秉忠者,瞎秉忠也。至于贾府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者,四名的开头是取“原应叹息”的谐音。 2、取形:贾家长晚各支,按辈份排列;按字形命名。书中的第一代水字旁: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第二代人字旁,贾代善、贾代化;第三代文字旁,贾敬、贾赦、贾政是也;第四代玉字旁,贾珍、贾琏、贾琮、贾宝玉、贾环属之;第五代草字头:贾蓉、贾兰、贾芸等等。 3、取义:如金荣,有正本脂批云:妙名盖云,有金自荣廉耻何益哉!(第九回)第十五回:“小名金哥。”庚辰本脂砚斋批云:“俱从财一字上发出。”第二回:“这林如海姓林名海。”甲戌本脂批云:“盖云学海文林

红楼梦艺术手法赏析

浅谈《红楼梦》艺术手法 《红楼梦》就是一部寄托深意、“字字瞧来皆就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绝世佳作。它就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高峰。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从发展到衰亡的过程的缩影,以小说的形式、以家庭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清朝社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红楼梦》不仅在小说背景方面有特殊的构思,在小说艺术手法上面更就是独具一格,达到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高峰,具有了相当的美学价值。下面,我就我个人对《红楼梦》的阅读经历,对其艺术表现手法浅谈一二。 一、《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 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曹雪芹完美地做到了在同一阶级中塑造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非常之多,且不说人物本身千差万别的,单就是本身思想性格及身份地位类似却又处处不同的形象就有很多为众人所熟知。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有的就是官僚贵族的当权者,有的就是锦衣玉食的公子王孙,有的就是年轻貌美的大家姊妹,有的就是经受豪宅欺凌的丫头仆役,这些人,同一类人大都有着相似的出身经历或者身份地位,但曹雪芹却同中求异,采用了一些很特殊的对比手法,使得那些易被人混淆的形象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从而使读者毫无类同之感。 比如,《红楼梦》中著名的两位名门千金小姐,薛宝钗与林黛玉。她俩的出身与学识教养基本类似,都有沉鱼落雁之貌,都有出口成章之才。这样的两个人物形象,按理说很难区分。然而在《红楼梦》中,显然她俩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对立形象。曹雪芹通过对她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思想风格的刻画,表现了这两个形象内在的迥异。这种迥异在宝钗与黛玉对宝玉的爱情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黛玉对于宝玉,就是一片纯真的爱情,她通过“题帕诗”向宝玉倾吐爱情,含蓄而明心。而宝钗,却就是因宝玉就是贾府的宠儿而爱上宝玉,这种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为了未来的地位,她的爱谨慎而谋世。再者,在处世为人方面,黛玉高洁,自尊,从不轻易迎合世俗,无论就是对至高无上的贾母,还就是对管家少妇王熙凤。而宝钗,她拥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与背后厚实的家庭财富,凭借她的乖巧伶俐讨得了贾母的欢心。一个天真敏锐,一个沽名钓誉,这就就是钗黛之别。 作者通一系列相同事件中钗黛的不同言行,塑造了她俩迥异的性格特点,使得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特点鲜明突出。这样的例子还有一大批,如迎春与探春,尤氏姊妹等。小说中,作者以特殊复杂的对比手法,同中求异,重复中求不重复,塑造了一大批外部相似却实质迥异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人物塑造中,曹雪芹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人物主导性格的手法,她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并不就是从个人好恶出发,随意将某个人写成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