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原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PPT课件
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面积 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 脊”、“地球第三极”之称。 西藏自治区是当时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 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 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运往西藏的物资大幅度 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论 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快捷、方便上,都远 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青藏铁路,是 克服目前的交通“瓶颈”,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 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修建青藏铁路 已是势在必行。
风火山隧道
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 提前三年全线竣工,2006年7月1 日正式通车。青藏铁路的竣工, 将给西藏带来巨大变化,我们不 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 的建设者们。
全长1142公里
为了建设青藏铁路,顽强的西部建设 者们,奋战在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 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白皑皑的雪山下,还 有多少人执着地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为了同一个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智慧和汗水创造 了历史,书写了不朽的传奇。所以我要感 谢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 妖娆。( 拟人 )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尔木盆地 起步。( 比喻 )
3、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 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拟人 ) 4、恶劣的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 进攻。( 拟人 )
5、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 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 拟人 )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 从格尔木出发的“青1”次列车穿越风火山。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原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原文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篇一20某某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工地上彩旗招展,数百名身穿橘红色队服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
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
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
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
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
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
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
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 高傲的头!
挑战生命极限
乘 白 云 抚 蓝 天 搏 击 雪 域 缚 苍 龙
方显英雄本色
踏 清 风 邀 明 月 洞 穿 世 界 最 高 隧
格尔木
西
藏
拉萨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 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 一时的冻土。
困难二;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 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 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发电机房, 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刚才还是晴 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 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机械 凿井 巍峨 媒体 狰狞 逞凶 撕扯 效率 杯水车薪 废寝忘食
银装素裹 严阵以待 七零八落 晴空万里 杯水车薪 夜以继日 劈头盖脸
分外妖娆 斗志昂扬 不翼而飞 始料不及 废寝忘食 胜利贯通 源源不断
银装素裹:素,没有染色的。裹,包,缠。 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文中指 风火山被冰雪覆盖的样子。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 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文中指保 温大棚被狂风破坏而零乱不堪的场面。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丢失。文中指风 火山上的天气极其恶劣,狂风能将屋顶的铁 皮瓦刮走。
困难三: 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 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 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 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 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 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 抱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 临严重威胁。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 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 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 不断地送进隧洞里。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1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 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 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 来。
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 不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 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 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 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人教小学语文五下《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生命禁区的探索 那是怎样的工作环境啊! 三四月,内地春意盎然、鸟语花香,青藏高原却是寒风刺骨、 白雪皑皑。气候更像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骄阳似火,一 会儿狂风大作,一会儿阴雨绵绵,一会儿飞雪漫天,有时一天变幻 十几次。在冰天雪地里施工,机械也因缺氧而经常罢工。科研人员 只好捡来牛粪,烘烤冻土,用钢钎和铁锤开凿炮眼,进行科研数据 收集。 有时风力达到十一二级,“呼呼”地刮个不停,且夹着雪和 冰雹,20米以外看不见人,汽车停止了行驶,野驴和黄羊也躲进了 深山。但是,为了取得第一手科研资料,观测人员仍要蹒跚于连绵 起伏的青藏高原上,冒着被狂风卷走的危险,将仪器脚架放低,跪 在地上读数据。即使是夏天,也是一天有四季:一会儿狂风大作, 暴雨滂沱;一会儿鹅毛大雪,冰雹交加;一会儿又已是雨过天晴, 烈日晒烤。在这个生命的禁区,一般的人别说干活,连思维都慢了 许多,常常突然就“短路”了,脑子一片空白。数万名筑路大军正 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 奋战在千里工地。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铁道兵”面前, 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铁轨日夜在向拉萨延伸,“铁道兵”创造的 青藏精神也在高原升华。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遇到困难
克服困难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遇到困难
混凝土无法凝固 恶劣天气
克服困难
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
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 极度缺氧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 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 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 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刚才还是晴 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 盖脸地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 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 越来越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 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 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 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 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 重威胁。
四年级下册语文2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鲁教版
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 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 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 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 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 正走向繁荣富裕。 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 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 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 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 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 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 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 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 行文的线索。
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 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 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 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 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 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中前呼后应, 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 线。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 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 905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 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 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 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 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005“感动中国”获奖辞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
拟人)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尔木盆地起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详解
青藏铁路列车通过拉萨河特大桥
拉萨河特大桥上的守卫战士
谢谢!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是目前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常年平均气温 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 地区的一半。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从格 尔木出发的“青1”次列车穿越风火山。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从格尔木 出发的“青1”次列车将要驶入风火山隧道。 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的冻土隧道。
找出课文中抒情 的句子读一读,体会 作者的情感!
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 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 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 行文的线索。
②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 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 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 905米 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 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
5.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 “把铁路是到拉萨去!”?有感情 地朗读。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 拟人)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尔木 盆地起步。(比喻)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3、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 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
个下马威。 拟人 4、恶劣的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 向这支队伍进攻。拟人
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巨大的 拦路虎?铁路建设者遇到 了什么困难?
多年冻土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喷射混凝土 制服冻土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原文
导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001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工地上彩旗招展,数百名身穿橘红色队服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
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
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
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
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筑路大军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
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
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
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
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
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
劳动效率迅速下降。
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
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