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版)终稿
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https://img.taocdn.com/s3/m/a9a7249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6.png)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接种剂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径
接 种 剂 量
/剂次
备 注
乙肝疫苗
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酵母苗5μg/0.5ml,
CHO苗10μg/1ml、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1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出血热疫苗双价
16-60周岁
3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1ml
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炭疽疫苗
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0.05ml2滴
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
18-24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活疫苗
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A+C流脑疫苗
3周岁,6周岁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100μg/0.5m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202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2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6a75f6a0066f5335a8121c1.png)
附件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年版)-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0年版)2. 两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从2020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
3. 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4.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年版)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接种年龄(一)起始接种年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
(二)儿童年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 3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二、接种部位疫苗接种途径通常为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具体见第二部分“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
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三、同时接种原则(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国家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e12fb484254b35effd3451.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2016年11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2023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1607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4.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2023
年版)
一、引言
本文档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
该程序表旨在指导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实施疫苗儿童接种工作时的操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二、程序表内容
下面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具体内容:
1. 出生时
- 听证时间: 出生后 12 小时内
- 接种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
- 备注: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剂次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2. 月龄接种
- 对象: 凡出生的婴儿
- 接种项目:
- 2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第一剂次
- 3 月龄: 百日咳(百日咳无细胞疫苗)、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4 月龄: 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次
- 备注: 接种间隔时间需符合国家免疫规划要求
3. 岁月接种
- 对象: 一岁至六岁儿童
- 接种项目:
- 1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一剂次
- 3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第二剂次
- 6 岁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强化免疫
- 备注: 接种时间需根据接种记录及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安排
三、总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的2023年版提供了清晰的
接种时间和项目安排。
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按照该程序表的要求,正确实施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儿童免疫健康。
*注意:程序表中的接种项目和时间仅为示例,请根据具体情
况和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调整。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书(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书(2016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7a59bc4a7302768f99393a.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容: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6日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规划与接种进度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规划与接种进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28b7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c.png)
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规划与接种进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的规划以及接种进度。
通过本文档,我们将了解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表、接种地点、接种对象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全国儿童能够按时、有序地完成疫苗接种,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2. 疫苗规划2.1 疫苗接种时间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2024年全国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如下:- 出生后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第一针- 1个月内:乙肝疫苗第二针- 2个月内:脊灰疫苗第一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3个月内:脊灰疫苗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4个月内:脊灰疫苗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三针- 6个月内:麻疹风疹疫苗第一针- 8个月内:麻疹风疹疫苗第二针- 1岁内:乙脑疫苗第一针、流脑疫苗第一针- 2岁内:乙脑疫苗第二针、流脑疫苗第二针- 6岁内:白破疫苗第二针、麻疹风疹疫苗第三针2.2 疫苗接种地点全国儿童疫苗接种地点主要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
家长可根据居住地附近医疗机构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为孩子接种疫苗。
2.3 接种对象全国范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儿童均应按时完成免疫疫苗接种。
具体接种对象为:-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接种- 婴儿:1个月内至1岁内完成相关疫苗接种- 幼儿:1岁至2岁内完成相关疫苗接种2.4 注意事项- 确保儿童在空腹、体温正常、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接种- 接种前,家长应向医生详细了解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后,儿童需在接种地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家长应按照接种时间表,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避免错过接种时间3. 接种进度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全国儿童疫苗接种进度的监控,确保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具体要求如下:- 每月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掌握接种进度- 每季度对疫苗接种率进行通报,对接种率较低的地区进行重点关注- 每年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4. 总结2024年全国儿童免疫疫苗规划与接种进度是关乎全国儿童健康的重要工作。
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78c7d0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6.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1. 概念:国家免疫规划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 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 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1. 概念: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对某一特定人群预防传 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剂次、剂量、 部位以及有关要求所做的具体规定。
• 6. 感染HIV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建议 HIV感染儿童 HIV感染状况不详儿童 HIV未感染儿童
• 图片来自网络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2. 免疫起始月(年)龄要求
母传抗体的干扰 个体免疫系统发育状况
传染病暴露机会
免疫起始月龄要求: 存在发病危险而又能 对疫苗产生充分免疫 应答能力的最小月 龄。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3. 疫苗免疫程序及其使用规定
预防接种要 有始有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
✓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
✓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间隔≥28天 ✓ 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3)不同疫苗接种顺序
✓ 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4.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 下的儿童,应尽早补种。
A 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
B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
C 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的全程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2023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26fd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e.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
(2023年版)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供相关部门和个人参考和使用。
接种程序表: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以下是2023年版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年龄按月计)。
建议儿童按照表中指定的接种年龄接受相应疫苗接种,以确保免疫效果的最佳效果。
请注意,该表仅为2023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的简要概括。
具体信息和接种安排应遵循当地健康部门的指导和公告。
以上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疫苗接种程序表(2023年版)的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请咨询相关健康专业人员或当地卫生部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版)终稿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版)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15b6c8a300a6c30d229f57.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2016年11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3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5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1fb5d1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0.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2.23
•【文号】国卫疾控发〔2021〕10号
•【施行日期】2021.02.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免疫规划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
说明(2021年版)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21〕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精神,我委组织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1年2月23日。
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3d8293b7375a417876f8f00.png)
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一.第一类疫苗
1.乙肝疫苗:按0·1·6月龄,分三剂次接种,(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次,第一·二剂次间隔大于或等于28天,第二·三剂次间隔60天。
2.卡介苗:出生时接种。
脊灰疫苗,按2·3·4月龄,4周岁,分4剂次口服,第一·二剂次,二·三剂次间隔大于或等于28天。
3.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按3·4·5月龄,18~24月龄,分4剂次接种;白破疫苗是6周岁时接种。
4.麻风疫苗;8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18~24月龄接种。
5.乙脑减毒活疫苗:按8月龄·2周岁分两剂次接种;A群流脑疫苗按6~18月龄分2剂次接种,第一·二剂次间隔3个月。
6.A+C流脑疫苗:按3周岁,6周岁分2剂次接种,2剂次间隔大于或等于3年,第一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大于或等于12个月。
7.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
二.第二类疫苗
1.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是1岁以上水痘易感者。
2.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接种对象是2个月~3岁的婴幼儿。
3.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对象是3岁以上的易感者。
4.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对象是2岁以上的易感者。
三.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的区别
第一类疫苗是儿童基础免疫疫苗,是国家要求必须接种的免费疫苗;第二类疫苗是经济疫苗,是知情·自愿,不强求接种的疫苗。
重新镇头堰村卫生室
2016年第三期。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20d1fb2af90242a995e500.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2021年2月-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1年版)可预防疾病疫苗种类接种途径剂量英文缩写接种年龄出生时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9月18月2岁3岁4岁5岁6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肌内注射10或20μg HepB123结核病1卡介苗皮内注射0.1ml BCG1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肌内注射0.5ml IPV12脊灰减毒活疫苗口服1粒或2滴bOPV34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疫苗肌内注射0.5ml DTaP1234白破疫苗肌内注射0.5ml DT5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腮风疫苗皮下注射0.5ml MMR12流行性乙型脑炎2乙脑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0.5ml JE-L12乙脑灭活疫苗肌内注射0.5ml JE-I1、23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流脑多糖疫苗皮下注射0.5ml MPSV-A12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皮下注射0.5ml MPSV-AC34甲型病毒性肝炎3甲肝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0.5或1.0ml HepA-L1甲肝灭活疫苗肌内注射0.5ml HepA-I12注:1.主要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
2.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3.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接种年龄(一)接种起始年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
(二)儿童年龄达到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小于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小于12月龄完成。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42ab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1.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国家免疫规划是指国家为广大儿童提供的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儿童免疫程序表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给儿童接种不同疫苗的具体安排和时间要求。
以下是我国目前的儿童免疫程序表:出生时•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首针。
•BCG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或者72小时内接种BCG疫苗,首针。
1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首针。
•乙肝疫苗:1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针。
•百日咳疫苗:2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一针。
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针。
•百日咳疫苗:3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二针。
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针。
•百日咳疫苗:4 个月龄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第三针。
6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6 个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五针。
8 月龄•乙肝疫苗:8 个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12 月龄•卡介苗:12 个月龄时接种卡介苗,加强针。
18~24 月龄•麻疹疫苗:18~24 个月龄时接种麻疹疫苗,首针。
3 岁•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 岁时接种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加强针。
4~6 岁•麻疹疫苗:4~6 岁时接种麻疹疫苗,加强针。
除了以上儿童免疫程序表中的疫苗,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接种其他疫苗,如风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机会,应尽快联系所在地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安排合适的接种时间。
此外,儿童在接种疫苗时,也需要注意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的制定,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一些严重疾病的侵害。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e7963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f.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国家免疫规划是指国家为保护和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减轻疾病的负担,制定的一项全国性计划。
通过推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多种传染病,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免疫接种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的详细说明。
1.出生后立即接种:在宝宝出生后不久,通常在24小时内,就会进行第一次免疫接种,称为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针对乙肝病毒的)。
此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传播,范围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途径。
这个接种对新生儿非常关键,因为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早期感染对肝脏造成的损害较大。
2.2个月龄接种:在宝宝2个月左右,将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接种内容包括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
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些严重呼吸道疾病;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等感染;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
3.3个月龄接种:在宝宝3个月龄左右,将进行第三次免疫接种,接种内容与2个月龄相似,包括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
4.4个月龄接种:在宝宝4个月龄左右,将进行第四次免疫接种,接种内容与前两次相似,包括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
5.6个月龄接种:在宝宝6个月龄左右,将进行第五次免疫接种,接种内容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
6.8个月龄接种:在宝宝8个月龄左右,将进行第六次免疫接种,接种内容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
7.1岁接种:在宝宝满1岁时,将进行第七次免疫接种,接种内容包括甲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等。
甲肝疫苗可以预防甲型肝炎;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流脑疫苗可以预防脑膜炎。
8.其他接种次数:除了上述几个关键年龄点的接种,还有其他的接种次数。
在宝宝1周岁到18个月之间,要进行少量次数的加强免疫接种,比如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等,并会根据具体地区和疫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疫 苗 免 疫 程 序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疫 苗 免 疫 程 序](https://img.taocdn.com/s3/m/91833c12c281e53a5802ffe7.png)
国 家 免 疫 规 划 疫 苗 免 疫 程 序国 家 免 疫 规 划 疫 苗 免 疫 程 序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详解 (含当日出生儿童)疫 苗接 种 对 象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接 种 剂 量备 注月(年)龄/剂次 乙肝疫苗0、1、6月龄3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5μg/0.5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CHO 苗10μg/1ml 、20μg/1ml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脊灰疫苗 2、3、4月龄, 4口服 1粒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4周岁≥28天百白破疫苗3、4月龄,5月龄、18-24月龄4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2007年1月1日后出生儿童白破疫苗6周岁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疫苗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2007年11月1日后出生儿童(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2007年1月1日后出生儿童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首针:2007年11月1日后出生儿童,加强:2006年7月1日后出生儿童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第1、2剂次间隔3个月2008年1月1日后出生儿童A+C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100μg/0.5ml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首针:2005年7月1日后出生附着处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儿童加强:2002年7月1日后出生儿童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2007年1月1日后出生儿童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3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1ml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上划痕0.05ml(2滴)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钩体疫苗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成人第1剂0.5ml,第2剂1.0ml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7-13岁剂量减半,必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注:1、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fbfc0f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5.png)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中国家家庭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儿童健康而
实施的重要健康举措。
它是根据国家家庭免疫策略,按照当地(省、地、自治区)的疫苗接种规则和要求实施的。
家庭免疫规划可以防止
儿童感染常见的疾病,例如水痘、肺炎等。
家庭免疫规划儿童免疫一般分为六大阶段:前段免疫、早期免疫、普通免疫、延长免疫、小儿免疫、留样免疫。
每个阶段有各自必要的
疫苗,接种疫苗按照顺序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免疫接种
规划》实施,第一段接种疫苗2岁以下的宝宝按照“徐津普疫苗”(1
期疫苗3种,2期疫苗5种,3期疫苗5种)的要求进行接种,两个月
后进行第二次接种,此处接种疫苗4种;第三段疫苗接种3岁以下宝宝,接种疫苗5种(百白破、水痘、脊灰、A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疫苗);第四段疫苗接种3岁以上的宝宝,接种疫苗4种(百白破、水痘、A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疫苗);第五段疫苗接种27个月以上的宝宝,接种疫
苗5种(百白破、水痘、脊灰、A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疫苗);第六段疫苗保存样本,以备急需。
家庭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是正确和安全的,优于野生病毒接种。
此外,家长们还应该做好儿童日常保健、充足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为孩子建立强健的免疫系统。
发育中的儿童,规范接种疫苗不仅
可以预防疾病毒感染,还有助于像水痘、麻疹等疾病的保护,为孩子
提供更全面而完善的健康保障。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课件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1fe48964bcf84b8d57b19.png)
学习交流PPT
9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 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 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 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3.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百白 破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和白破疫 苗等。
4.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除非已明确未感染HIV,否则不予接 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可按 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5.非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前无需常规开展HIV筛 查。如果有其它暴露风险,确诊为HIV感染的,后续疫苗接种 按照表1中HIV感染儿童的接种建议。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 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 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 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 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 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学习交流PPT
10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 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 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 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 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 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 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 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2016年11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3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5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
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3.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五)流行季节疫苗接种建议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建议对于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HIV感染状况分3种:(1)HIV 感染儿童;(2)HIV感染状况不详儿童;(3)HIV未感染儿童。
由医疗机构出具儿童是否为HIV感染、是否出现症状、或是否有免疫抑制的诊断。
HIV感染母亲所生<18月龄婴儿在接种前不必进行HIV抗体筛查,按HIV感染状况不详儿童进行接种。
对不同HIV感染状况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建议见表1。
表1. 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注:暂缓接种:当确认儿童HIV抗体阴性后再补种,确认HIV抗体阳性儿童不予接种;“√”表示“无特殊禁忌”,“×”表示“禁止接种”。
1.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在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当确认儿童未感染HIV后再予以补种;当确认儿童HIV感染,不予接种卡介苗。
2.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如经医疗机构诊断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如无艾滋病相关症状,可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3.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和白破疫苗等。
4.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除非已明确未感染HIV,否则不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5.非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前无需常规开展HIV筛查。
如果有其它暴露风险,确诊为HIV感染的,后续疫苗接种按照表1中HIV感染儿童的接种建议。
(七)除HIV感染者外的其他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予接种减毒活疫苗。
二、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一)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3剂次,其中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3)接种剂量:①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10μg,不论产妇HBsAg阳性或阴性,新生儿均接种10μg的HepB。
②重组(CHO 细胞)HepB每剂次10μg或20μg,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10μg的HepB,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20μg的HepB。
2.其他事项(1)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出生的医疗机构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由辖区预防接种单位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未在医疗机构出生儿童由辖区预防接种单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2)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3)HBsAg阴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最迟应在出院前完成。
(4)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5)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在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6)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
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3.补种原则(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3)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二)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BCG)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出生时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3)接种剂量:0.1ml。
2.其他事项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
3.补种原则(1)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
(2)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
(3)≥4岁儿童不予补种。
(4)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三)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脊灰灭活疫苗(IPV)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IPV: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OPV:口服接种。
(3)接种剂量:IPV:0.5ml。
OPV:糖丸剂型每次1粒;液体剂型每次2滴,约0.1ml。
2.其他事项(1)2016年5月1日之前使用三价OPV(tOPV),2016年5月1日开始使用二价OPV(bOPV),该日期之后,不得使用tOPV。
(2)以下人群建议按照说明书全程使用IPV: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 T细胞计数低、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例如大剂量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TNF-α抑制剂、IL-1阻滞剂或其他免疫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目前或近期曾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
(3)如果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过IPV或含脊灰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脊灰疫苗接种。
3.补种原则(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4岁儿童未达到4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
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2)I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首剂接种IPV。
(3)2016年5月1日后,对于仅有bOPV接种史(无IPV或tOPV 接种史)的儿童,补种1剂IPV。
(4)既往已有tOPV免疫史(无论剂次数)而无IPV免疫史的迟种、漏种儿童,用现行免疫规划用OPV补种即可,不再补种IPV。
(四)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DTaP)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分别于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或臀部,肌肉注射。
(3)接种剂量: 0.5ml。
2.其他事项如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含百白破疫苗成分的其他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DTaP接种。
3.补种原则(1)3月龄~5岁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每剂间隔≥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
(2)≥6岁接种DTaP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
(3)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疫苗种类,3月龄~5岁使用DTaP,6~11岁使用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儿童用),≥12岁使用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
(五)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DT)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6周岁时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