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解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车辆数量的迅猛增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愈发严重。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我国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本文将对该法进行解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交通法规。
第一章总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章是总则,明确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法律适用范围。
该章节对交通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强调了安全第一的原则,旨在提高道路交通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章主要涉及交通行驶规则和交通信号灯的使用。
其中,在交通行驶规则方面,规定了车辆的道路使用范围、速度限制、车距保持等方面的规定,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
此外,在交通信号灯的使用方面,明确了红绿灯的意义和使用规则,确保了交叉口交通的有序进行。
第三章机动车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章主要涉及机动车的管理和使用。
该章节明确了机动车的注册、驾驶证的领取和使用、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和处罚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有效管理机动车辆,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第四章非机动车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主要涉及非机动车的管理和使用。
针对脚踏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法律明确了其登记和标识的要求,规定了非机动车辆驾驶人的行为限制,旨在提高非机动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第五章行人和乘车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章主要涉及行人和乘车人的管理。
该章节明确了行人和乘车人的行为规范,包括遵守交通信号、使用人行道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行人和乘车人的安全。
第六章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章主要涉及交通事故的处理。
该章节规定了交通事故的报告和调查程序,明确了责任划分和赔偿的原则,保障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法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章主要涉及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
该章节明确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从罚款、暂扣驾驶证、行政拘留等方面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规范,以期约束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维护交通秩序。
总结《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范围的规定。
对这一条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三、条文释义:一、该法适用的空间范围根据本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都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这里所说的“境内”,是指我国的国边境以内,从法律的效力来讲,这个“境内”和“关境内”的外延是吻合的。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除台湾省外的其他领土包括了大陆、香港和澳门三个独立的关税区。
三个关税区内有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中,只有列入这两个基本法附件三的法律,才能在两个特别行政区适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列入两个基本法的附件三之中,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不适用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目前,在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分别有各自的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范。
二、道路的范围根据本法附则中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在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道路或者其他场所的通行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等不受本法确定的规则和原则的规范。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具有社会性的公共道路上的交通秩序和安全,所以对不具有公众通行特点的道路,如封闭的厂区道路和单位内部自己的停车场等,其通行秩序由所在单位负责,交通警察没有义务维持这些区域的交通秩序。
三、主体的范围人和车辆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
其中人主要是指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道路上从事施工、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以及处理交通事故的人员。
这些主体在道路上进行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本法的规定执行。
这里所指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1012条解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1012条解读(原创版)目录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原则三、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四、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科学研究五、机动车登记制度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正文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而制定的。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原则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四、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科学研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
此外,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
五、机动车登记制度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
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来历证明;(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四)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交通秩序,促进交通安全的重要法律。
该法规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原则、交通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等内容,对于加强道路交通管理、预防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交通参与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机动车驾驶人等交通参与者都有遵守交通信号、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交通权利等基本义务。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以此来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
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机动车的管理和安全要求也有明确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驾驶证件、遵守交通信号、保持车辆安全状态等。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对于酒驾、超速、闯红灯等危险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以此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再者,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有详细规定。
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完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以此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预防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各个交通参与者都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为社会交通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全文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全文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是中国在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规范行车行为和维护行车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对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全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第一章总则(以第一条本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为,增强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保护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道路交通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实行交通安全大防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法治保障,加强组织协调,分工协作,全民参与,营造安全文化,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第三条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本章规定了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总体性质和目的,明确了实行交通安全大防线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为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要求。
第二章驾驶证申领和使用第四条省级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在辖区内办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考试、审验、补证、换证、注销和吊销等业务,执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考评考试,公布考试内容、要求和结果,组织考试培训和协调交管部门、鉴定机构等开展相关工作。
第五条机动车驾驶证的吊销时间不少于6个月,注销后申请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知识考试,并按照规定参加技能考试。
本章规定了驾驶证的申领和使用,明确了省级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对机动车驾驶证的吊销和重新取得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三章机动车注册登记和管理第六条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到机动车登记地省级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机动车注册登记,按照规定提供机动车所有人、使用性质等相关信息,领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
本条第一款所称机动车所有人,包括个人、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所有机动车所有权人。
第七条除本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外,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每隔一年(含一年)以上的时间到检验合格的机动车检测机构接受安全技术检验,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道路交通安全法解释
道路交通安全法解释道路交通法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本文将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交通法规。
一、行车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驾驶人、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行车规范。
驾驶人在驾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信号,合理使用灯光和喇叭,按照规定的车道行驶,不得超速行驶或酒后驾驶。
行人应在人行横道、斑马线等规定场所过马路,不得横穿马路或违反交通信号。
非机动车驾驶人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并妥善保管好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交通设施使用道路交通安全法还规定了交通设施的使用,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和标志等。
驾驶人应根据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驶,禁止在红灯亮起时继续通行。
行车时应根据标线和标志的指示行驶,不得占用其他车道或违反交通规则。
同时,驾驶人还应特别注意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周围的交通设施,并根据相关规定行车。
三、交通违法行为及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闯红灯、逆行、占用应急车道等。
对于交通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将给予不同的罚款、扣分、暂扣驾驶证、拘留和吊销驾驶证等处罚措施。
此外,对于涉及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四、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处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及时报警并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保护现场,如有人员受伤应及时送医。
交通事故调解应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进行,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
如果存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根据需要进行法律程序。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除了对交通法规进行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提倡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向公众普及交通法规,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
此外,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培养青少年的安全出行习惯。
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进一步明确和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提供准确而全面的指导,我将在本文中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进行释义。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以维护生命安全、保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
首先,法律强调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优先位置。
其次,法律倡导全民参与,要求个人和单位积极履行交通安全义务。
此外,法律注重综合治理,提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规定1. 驾驶员的义务和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驾驶员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驾驶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其次,驾驶员有责任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不得饮酒、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
此外,驾驶员还应当遵守交通信号、保持车辆正常状态、礼让行人等。
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处罚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机动车的管理和使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的管理和使用也有详细的规定。
首先,机动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其次,机动车所有人有义务进行定期维修和检验,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况。
此外,机动车的使用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要求,不得擅自改装或者滥竽充数等。
3.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措施,如罚款、暂扣驾驶证、暂扣机动车等。
同时,法律强调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要公正、严肃,以确保公众对交通执法的信任和依法行驶的积极性。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机制为了有效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确保其有效实施,我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首先,法律明确了各级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职责,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其次,法律规定了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力,以便更好地履行交通管理职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11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11条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目的在于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交通参与者。
第二条:交通参与者的义务1. 驾驶员应当具备合法的驾驶资格证明,且在驾驶机动车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标志,保障行车安全。
2. 行人应当在人行横道、人行过街设施或者交通信号灯指示下通过马路,不得逆行或越过隔离设施。
3. 非机动车驾驶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使用安全设备并保持良好驾驶习惯。
第三条:携带证件和道路标志的使用1. 驾驶机动车的人应当携带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和行驶证。
2. 驾驶机动车时,应当按照规定悬挂或者安放机动车号牌。
3. 使用灯光、手势和声音等交通标志的时候,应当正确使用,不得误导其他交通参与者。
第四条: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规则1. 行人应当尽可能靠右侧行走,避免妨碍机动车的通行。
2. 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或者指定区域内行驶,不得进入机动车道。
3. 行人和非机动车要遵守交通信号灯和指示,按照规定通过道路。
第五条:机动车的通行规则1.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的道路上行驶,不得擅自进入非机动车道。
2. 机动车应当保持道路行驶规则,不得超速行驶,不得酒后驾驶或者疲劳驾驶。
3. 驾驶机动车时,应当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在需要停车时应当在规定地点停车。
第六条:道路施工和交通事故的处理1. 进行道路施工的单位应当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和安全设备,并采取措施维护交通秩序。
2.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并通知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违反法规的处理方式1. 对于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交警可以采取罚款、暂扣驾驶证、强制停车等处理措施。
2. 对于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1.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行人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和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非机动车通行规定)第四章道路通行规定第三节非机动车通行规定第五十七条【非机动车通行规则】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
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释义]本条是关于非机动车行驶的一般规定。
本条中所说的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主要是指《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内容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的规定。
其中第五十八条专门规定自行车、三轮车的驾驶人必须遵守的规定,主要有:1、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嘹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2、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3、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
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不准妨碍后面车辆行驶;4、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5、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6、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7、大中城市市区不准骑自行车带人,但对于带学龄前儿童,各地可自行规定;8、驾驶三轮车不准并行。
第五十九条规定了畜力车的驾驶人必须遵守的规定,主要有:1、不准使用未经驯服的牲畜驾车,随车幼畜须拴系;2、不准驾车并行;3、不准在车上躺卧或离开车辆;4、行经繁华路段、交叉路口、铁路道口、人行横道、弯路、窄路、窄桥、陡坡、隧道或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准超车,赶二轮畜力车须下车牵引牲畜;5、夜间在没有路灯照明的道路上行驶时,必须燃灯;6、停放时,须拉紧车闸,拴牢牲畜。
此外,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非机动车会车,在有障碍的路段,有障碍的一方让对方先行;在狭窄的坡路,下坡车应让上坡车先行;但下坡车已行至中途而上坡车未上坡时,应让下坡车先行。
而且,酒醉的人不准驾驶非机动车;丧失正常驾驶能力的残疾人不准驾驶除残疾人专用车以外的其他非机动车;未满16岁的人,不准在道路上驾驶畜力车;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解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解读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也同时生效。
根据《条例》第13条的规定,机动车的喷涂、粘贴标志或车身广告不得影响安全驾驶。
因此,在不影响安全驾驶的前提下,车主可以个性化装饰自己的爱车。
此外,第14条规定,公路营运的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以方便交通警察检查机动车的行驶状态信息。
驾驶机动车的人也必须注意连续驾驶时间,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是不被允许的。
根据《条例》第16条的规定,机动车应该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此外,第22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期。
在实期内驾驶机动车的人应该在车身后部粘贴或悬挂统一式样的实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驾驶机动车的人不得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或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也不得在摩托车上离开车把或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根据《条例》第26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的6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达到12分的,可以换发10年有效期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机动车驾驶证的10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达到12分的,可以换发长期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
需要注意的是,驾驶机动车的人不得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或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也不得在摩托车上离开车把或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醉酒驾驶不仅适用于机动车,也适用于自行车。
此外,驾驶机动车的人应该从右侧下车。
根据《条例》第72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人必须年满16周岁;不能醉酒驾驶;不能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非下肢残疾的人不能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释义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部国家法律, 已经于20XX年XX月XX日在XX地正式颁布实施, 旨在监管和管理道路交通, 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按照法律的要求, 需要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解释以确保其正确贯彻执行, 并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明确的指导。
本文将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些重要条款进行释义。
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范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范围涵盖整个国家的道路交通活动,包括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
其旨在规范驾驶行为,维护公众的交通安全。
第二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关”的职责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关是指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地方交通管理机关。
其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规定、管理交通管理设施以及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等。
第三条:“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定义道路交通参与者指的是行人、车辆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等。
他们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具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应相互尊重、遵守交通规则。
第四条:“道路交通信号”的意义道路交通信号是指交通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在道路交通中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
交通参与者应根据交通信号做出相应的行驶和停车动作,确保交通顺畅和安全。
第五条:“行人”的义务行人应遵守交通信号,按照指定的人行横道过马路,不得横穿马路。
同时,行人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在行走时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六条:“车辆驾驶人”的义务车辆驾驶人应持有效驾驶证,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保持车辆安全。
他们应定期进行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七条:“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义务非机动车驾驶人应将安全摆在第一位,佩戴头盔并遵守交通法规。
同时,他们在行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车辆和行人,避免发生事故。
第八条:“交通事故责任”的确认交通事故责任的确认原则是精确、公正、公平。
对于交通事故,需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确认责任主体,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第九条:“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对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重点解读
一、关于交通事故当事人现场处理措施的规定
㈣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的协助义 务
这里的协助义务,是指当交通事故 发生后,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 人应当协助车辆驾驶人履行现场保护、抢救 伤员以及向执勤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道路 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等法定义务。
一、关于交通事故当事人现场处理措施的规定
五、道路通行规定
这是一般规定中的兜底条款适用的问题。那 么如何理解这一条款呢?适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该行为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中没有规定 (包含地方交通管理法规); ⑵该行为是不安全的行为或对他人或车辆正常行 驶构成危险的行为; ⑶该行为与事故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五、道路通行规定
【案例简介】 某天夜间,在某城市道路(没有车道标 线)上,陶某驾驶小客车与一辆自行车发生碰 撞事故,驾车逃逸。现场勘查结果表明:骑车 人因在目击证人的协助下,送往医院抢救。肇 事者在发生事故时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勘查 民警在发现肇事车辆遗留在现场的车辆碎片和 自行车被撞击部位上附有一小块红色涂料。根 据目击证人提供的部分车牌号码,警方通过车 辆信息查询,迅速在有限范围内锁定肇事嫌疑 车辆。通过排查确定陶某驾驶的红色夏历车是 肇事车辆。
一、关于交通事故当事人现场处理措施的规 定
至于逃逸者陶某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要 看受害人的损害后果,如该事故中受害人经抢救 没有死亡,陶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 责任,行政处罚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 十九条规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如果受害未抢救过来死亡,根据《道路交通安 全法》第101条的规定,陶某应承担刑事法律责 任、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如果陶某承 担刑事责任,应根据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但是,法律还规定,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法律还规定了机动车一方唯一的免责条件: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法律规定,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
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法律还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法律明确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交通安全法重点解读
交通安全法重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中国的交通法规,对道路交通的规范和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该法的一些重点内容解读:
1. 交通参与者的义务:
驾驶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等交通参与者有义务遵守交通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交通标线和标牌的意义:
道路上的交通标线和标牌是交通指示的重要工具,驾驶人应当仔细观察并按规定执行。
例如,禁止停车、让行、限速等标示的含义。
3. 酒驾和毒驾的严惩:
酒驾和毒驾是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法律对涉及酒驾和毒驾的处罚力度较大,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等惩罚。
4. 交通事故的处理:
对于发生交通事故,交通法规规定了相关的责任划分、赔偿责任等方面的规定,要求及时报警、勿私了事。
5. 交通信号的遵守:
驾驶人和行人都需要遵守交通信号,包括红绿灯、交叉口标线等,确保交叉口通行的顺畅和安全。
6. 安全带和头盔的佩戴:
驾驶员和乘客在行驶中都必须佩戴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车骑士则要佩戴头盔,以增加在交通事故中的安全性。
7. 交叉口和人行横道的通行规则:
交叉口和人行横道是交通流的重要节点,对于驾驶员和行人都有详细的通行规则,以保障各方的安全。
8. 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于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扣分、吊销驾驶证等,以维护道路秩序和安全。
总的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保障交通秩序、保护交通参与者安全的法规,每位驾驶人和行人都应了解并切实遵守。
道路交通安全法 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一、导论道路交通安全是维护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道路交通行为,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我国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本条例旨在详细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内容和实施细则。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人民安全至上:始终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倡导文明、礼让、守法的交通行为。
2.全面规范交通行为:对各类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
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4.法治化,科学化: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手段,加强交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道路交通主体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交通参与者的主体责任:1.驾驶员责任: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稳定,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2.道路管理者责任:道路管理者应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和标线,保障道路设施、交通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
3.车辆生产者责任:车辆生产者要确保制造的车辆符合安全标准,提供安全设备和技术支持。
4.行人和乘车人责任:行人和乘车人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使用斑马线等交通设施,保证自身安全。
四、交通违法行为与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1.超速行驶:超速行驶被视为严重违法行为,将处以罚款、扣分、暂扣驾驶证等措施。
2.酒驾和醉驾:酒驾和醉驾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将依法吊销驾驶证,并处以罚款、拘留等刑事处罚。
3.闯红灯和压线行驶:闯红灯和压线行驶会造成交通混乱,将被处以罚款、扣分等处罚。
4.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将被依法处以罚款、拘留等刑事处罚,同时吊销驾驶证。
五、交通事故处理和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交通事故的处理和赔偿原则:1.及时报警救助: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警,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助。
2.责任认定:交通事故后,交警将对责任进行认定,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重要条文解读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共分八章124条,包括总则、车辆和驾驶人员、道路通行条例、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
为了使广大公安交通民警和全体交通参与者了解、学习和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精神和有关新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关于机动车辆登记和检验《道路交通安全法》从管住重点,方便群众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最大程度地方便车主办理登记和检验:(一)申请机动车登记的证明、凭证法定化,即只需要提交第9条第1款规定的四类证明、凭证,除此之外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才能规定须另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再附加其他条件,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第9条第1款第5项)。
(二)公开办理机动车登记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在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审查工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发给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第9条第2款)。
(三)对新车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认定,获得检验合格证的,免予登记时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第10条例。
(四)对登记后的机动车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检验周期(第13条第1款)。
(五)对登记后的机动车进行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时,除要求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外,不得再附加任何条件,如机动车泊位证明、养路费交纳凭证等(第13条第1款)。
(六)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地方,任何单位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第13条第3款)。
(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第13条第4款)。
(八)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检验收取费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第13条第5款)。
二、关于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此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第一章总则总则是一部法律、法规纲领性、概括性的规定,为其他各章的具体规范奠定基础。
其他各章的内容必须体现总则确定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时也必须符合总则确定的原则和精神。
《道路交通安全法》总则共七条,分别规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原则,各级政府的交通安全管理职责,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以及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科技工作等内容。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释义] 本条是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立法目的又称立法宗旨,是制定一部法律、法规的主要意图。
在有的法律、法规中,还往往同时明确规定制定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
我们在这里将主要结合立法的起草和论证,向大家介绍一下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必要性和立法过程,便于大家理解和了解这部法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加深对本法立法目的的了解。
一、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十分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法制取得了较大进展。
国务院从1988年开始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等行政法规。
与之相配套,公安部陆续制订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交通违章处理程序》和《机动车登记办法》等15个部门规章。
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上述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的贯彻落实,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道路交通的需求迅猛增长,机动车和交通流量大幅度增加,而城乡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再加上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交通违法现象十分严重,致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72条规定及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72条规定及释义道路交通安全法72条规定及释义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本法以及其他有关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交通信号,服从交通指挥,保障行人通行和优先通行,注意不妨碍特种车辆依法履行任务。
第三条:行人在道路上行走,不得妨碍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应当走人行道、人行横道或者在路缘行走。
第四条: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使用道路,应当按照车道行驶,不得横穿马路,不得逆向行驶。
第五条:行驶中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不得载人超过规定的人数,不得载货超过规定的载重量和外形尺寸。
第六条:直行、左转弯的车辆和行人优先通行;右转弯的车辆应当避让直行和左转弯的车辆和行人;特种车辆应当优先通行,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避让。
第七条:驾驶机动车辆必须持有机动车驾驶证,驾驶非机动车辆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要求,行人无需持有任何证件。
第八条:驾驶机动车辆时必须将机动车辆注册登记,年审合格,严禁擅自更换机动车辆的电机、底盘或车身外观和颜色等重要部件。
第九条: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接受安全检查,严禁出现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
第十条:机动车辆的行驶安全必须逐一通过交通信号设施,污染神马粤语APP为不道德行为,危害道路安全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的行为,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十一条:涉及道路交通管理的违法行为,警车等执法车辆有权进行扣留、押解等处置措施。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法和其他有关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强制停产、停业、停业整顿等行为,相关部门应当给予处罚。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暂无。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交通管理:指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和控制。
机动车:指依靠动力驱动和自行运行的车辆,包括摩托车、汽车、拖拉机、工程汽车等。
非机动车:指人力驱动的车辆,包括自行车、三轮车、助动车等。
行人:指步行或推着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 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道路优先通行权。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 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 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 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 施,尽快恢复交通。
体制保障
•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 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 第五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 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 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保护弱者
•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 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 第七十五条 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 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 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 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 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 事故责任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主要条款解读
《道路交通安全法》目录
•总则 第一章 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车辆和驾驶人 第二章
第六章
•执法监督
目录第七章 •Βιβλιοθήκη 律责任•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四章
第八章
•附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以人为本
保护弱者
体制保障
安全教育
以人为本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 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 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 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 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
保护弱者
•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 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 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 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 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 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第八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行政执法 活动,应当接受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
安全教育
•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 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 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律、法规。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 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 第五十九条 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 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以人为本
• 第五十三条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 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 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 和行人应当让行。
体制保障
• 第十条 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依据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 标准认定的企业生产的机动车型,该车型的新车在出厂时经检 验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获得检验合格证的,免予安 全技术检验。 • 第十三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检验收取费用, 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 •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 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 讼。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 内容。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 育的义务。
• THANK YOU !
以人为本
• 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 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 应当避让。
以人为本
• 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 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 外。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保护弱者
• 第三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 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保护弱者
• 第一百一十九条(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 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 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 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