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
建设工作?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实施,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倍受关注。幼儿园教师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幼儿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这一角色是与中小学教师有重要区别的。幼儿园教师能否全程、主动、积极参与课程建设虽由主观意志所决定,但也需要通过园所管理来推动。
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可通过有效的管理,切实支持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有效参与课程建设。
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和谐的园所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和维持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机,有利于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园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互动对话机制,关心并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积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如走廊、区角、活动室、会议室、食堂、卫生间等)、制度与精神环境(如办园理念、核心价值、课程愿景等),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关爱、和谐的文化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工作与生活。
具体而言,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可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审议、实施、评价过程中来。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发挥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1.充分体现民主化
幼儿园的管理其实是一种服务。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应是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制定和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也不例外。例如,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课程愿景应是在园长带领下,全体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和现状特点,基于幼儿需要、家长期望、社区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而制定的。
在制定课程愿景前,幼儿园可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幼儿、家长及社区等的意见,再组织教师充分讨论、研究,达成共识。此外,幼儿园还可根据课程评价及反思,定期组织教师对课程愿景进行修订,以使其更加丰富、合理和适宜。
2.逐步实现规范化
教科研引领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可通过教科研组织、教科研制度的建立,对教科研计划、有关课题研究过程(申报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中期总结、结题报告、结题鉴定)、资料档案、经费、成果、奖励表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形成务实、高效的教科研管理机制,从而为教师通过教科研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例如,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支持教师对课程现状、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鼓励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幼儿园课程,以逐步形成适合本园幼儿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具有特色的课程方案。
3.过程管理力求科学化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课程编制主体。编制主体包括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士。其次,要遵循一定的课程编制原则。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不仅要与国家颁布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精神相一致,体现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境化等教育理念,还要结合本园课程实际,基于本园课程愿景,遵循本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需要和特点。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综合考虑儿童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知识本身发展的状况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可能,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原有水平,努力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课程内容要生活化、整合化,具有时代性,体现游戏性,要让幼儿在课程活动中体验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此外,应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加以深度融合。
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化、一日作息的机动灵活化、活动材料的丰富多样化、心理环境的宽松舒适化,要力求观察分析每个幼儿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能的课程
资源,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课程评价重在发展性,其目的是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再次,要加强对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和监督工作,以不断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最后,要保障课程建设经费,确保课程方案的建设和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4.队伍管理力求人性化
首先,幼儿园可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其次,幼儿园应完善培养和评价机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幼儿园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使其在课程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以带领全园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共同获得专业发展。最后,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集体学习研讨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质量。
三、积极搭建平台,有效提升教师教师的实践能力
1.开展高效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园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高效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
教研活动可把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为三大基本力量,根据本园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理论学习、专家报告、专题研讨、视频观看、案例分析、现场观摩、评比交流、网络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可重点研究如何观察了解幼儿,分享教育经验,或就课程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之道。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工作应得到理解、尊重和支持,教师本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促进自己的持续发展。幼儿园则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培训前可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如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其培训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以此确定培训内容。
其次,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如师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科研选题、论文写作、信息技术等)、层次多样(针对不同年龄、经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培训。当前,幼儿园宜重点加强对教师观察能力、挖掘利用整合教育资源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谈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评价反思能力、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能力等的培训,以提高其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
最后,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促使其成为不断探究教育规律、不断反思和改革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3.整合园内外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