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有感

读《儒林外史》有感
《儒林外史》,一本被鲁迅先生称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的著作。最近读了这本书,感受颇深。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以非常犀利的笔触,描绘旧时代分子生活的迂腐,揭露了官场的昏晦,是中国社会十八世纪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正如惺园退士所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魑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其写君子也,如睹道貌,如闻格言;其写小人也,窥其肺腑,描其声态,画图所不能到者,笔达足以达之。”可见他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对于种种不合常理,悖于人情的荒谬现象的讽刺,让我深深意识到了有时人心的丑恶。同时,书中一些社会地位低下、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凡百姓,他们冰清玉洁、古道热肠,与丑态百出,为人阴险的儒林中人形成鲜明对比。这些人,才是值得学习的。

《儒林外史》就像一口警钟,惊醒了我。它让我深思我的人生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书中一句“进进功名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让我明白,名利无非是往云烟,重要的是让生活充实,有意义。我想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我的目标。《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书中刻画了各类人士的精神面貌,对利欲熏心、虚伪者加以讽刺,暴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作了深刻的批判与讽刺。对于士林中的贤者及与功各富贵无缘的市进小民,则予以赞颂和尊重。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章:王冕。
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诸暨。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出于无奈,把它送到了隔壁秦家放牛。一次,王冕在雨后观赏荷花时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刻苦练习,变成了县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荷花的能手。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只要刻苦练习,勤加训练,就一定能达成目标,取得成就。
像王冕,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得已母亲让他退了学,替人家放牛。懂事的他没有一句怨言,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每天放牛时随身带几本书去读,还学会了画画,靠画画维持家庭生活,但他一直都在为穷人作画。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20岁,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后来,有一位官府的人请他作画,他犹豫再三,才勉强答应。有人请他做官,可他洁身自好,不畏权贵,毅然拒绝了。王冕这种洁身自好,不畏权贵的高贵品质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
确实,王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小体谅父母,即使

自己遇到困难,也要学会坚强;面对生活中那些无耻的人,从不躲开,敢于指责;面对身边有困难的人,给他们鼓励,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心。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再说范进,在他中举前,他的母亲快要饿死了,可是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一把。然而中举的喜报一到,这些人就不约而同地来到范进家。范进的丈人胡屠夫与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个“怕”字,不同的是,中举前是女婿怕丈人,中举后是屠夫怕举人。更让我们看清当时社会的黑暗,也让我们更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王冕与范进同样是读书之人,可读书的目的却大不相同。王冕读书是因为自己喜欢,从没想过要利用读书来得到什么,而范进却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了疯子,那是因为他把读书当成是他打开荣华富贵之门的金钥匙,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就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正是他心中的“贪欲”使他变成了这样。这种人,即使读了很多书,可他们在品德上确是个“文盲”。相反,王冕为了自己的爱好去读书,活得坦坦荡荡,潇潇洒洒。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即使我像王冕一样热爱读书,也不可能学祝英台那样女扮男装;如果我是一个男的,读了书,却要以一篇八股文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使,这些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那时的条件却未必允许我好好读书。想想现在,我们吃好穿好住好,学习用品应有尽有,所以,我更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一切,即使将来我不会成为国之栋梁,也可以为建设祖国尽一些绵薄之力。
面对过去,有太多太多的阴笼罩着,就拿八古文考科举来说吧,在这其中不只埋没了多少有识之士,许多人不愿做功名的牺牲者,他们怀着远带得志向,与封建斗争,做个天涯人。像书中的杜少卿,其实这也是作者的化身。然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的说法也迷惑了不少人,人们读死书,即便是天才也变成了呆子。本书中范进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考试他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他一着盲目地去读八股文,起先生活贫困,处处看人脸色,到后来中举后欣喜若狂,钱财一下齐集,一转眼由毫无生活能力的书呆子变成社会的支配者。这是一种罪恶也是一种历史,作者批判科举,批判一些人物的罪恶活动,这些都让人深有感触,以前的黑暗我们无法体会,也不愿历史重演。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是沉重。这种沉重让我加倍珍惜现在。今天的我们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栋梁。我们不会做闲情的天涯人,也不愿在功名富贵的道路上追镯。我们属

于社会,能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切,那才是我的志向
整部<<儒林外史>>像小说也像历史,吴老用其辛辣的笔调记录了官员,儒生,江湖奇人异士的种种行迹,通过揭示其不为人知/丑陋/肮脏的一面,从而对当时整个社会进行深层的剖析.吴老有心制造一个又一个的骗局,但是他却不怂恿读者上当,他在沿途上放下了提示,不过大意的人却容易掉进陷阱里,等过了些时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所以,看<<儒林外史>>的时候,时常有一种如梦初醒,自笑痴愚的感觉.准确来说,这一场场的骗局是凄清的,是让人为其社会之黑暗而感到心寒的,但是要你上当却并非吴老设下骗局的目的.所以说"骗你的人是我,要上当的却是你自己",有时候是你一厢情愿被欺骗,著者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所以,那些所谓的名士,只不过是功名不成赌气作诗罢了,说到有才无才尚未可知,却只能在几多挣扎之中无矢而终.还不如后世的季遐年,盖宽,王太,荆元,虽然无财无势,但他们活得洒脱无羁,倒也不枉人世活一场.

在看过那么多的浮华烟云后,才发现"儒林"真的是凄到骨凉,清到心寒.梨园榜,秦伯祠,莺月豆宴,青枫战;别忘了牛布衣是客死他乡的,别忘了萧云仙是老来无托的,别忘了汤总阵是被遣还乡的.
真的是,“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淡.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