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武装党卫军的小知识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本文旨在还原二战历史,纯属军事历史科普文章。
世人有目共睹,二战德国党卫军这个罪恶累累的法西斯组织,对全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武装党卫军起源1933年,正在接受检阅的“柏林大本营警卫队”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成为德国总理,3月17日他亲自下令组建“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专职负责他的人身安全和官邸警卫。
这支仅有120人的“警卫队”交由泽普·迪特里希负责,与希姆莱指挥的“护卫队”共同担负起保卫新总理人身安全的职责。
1933年11月9日,在“啤酒馆暴动”十周年的纪念仪式上,希姆莱与迪特里希一起率领这支已扩编达800余人的警卫部队向阿道夫个人宣誓效忠,由此刻开始,这支“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正式更名为“党卫军第一元首警卫旗队”(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 简写SS-LSSAH)这支部队,是所有武装党卫军的前身,是武装党卫军正式成军前的第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几经改编,于1943年10月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师”。
武装党卫军各师师徽采用盾形标志,盾章缺口所在位置代表不同兵种。
盾章左上角缺口表示装甲掷弹兵师,右上角缺口表示装甲师,中间缺口表示山地师或骑兵师,无缺口表示武装师。
至二战结束前,武装党卫军共组建了38个师(不含已制定番号却未组建成功的部队),这38个师番号如下: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发展沿革1942年7月,党卫队“元首警卫旗队”师完成组建。
1942年11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
1943年10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
部队编制第1、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1装甲兵团、第1装甲炮兵团第1装甲侦察兵营、第1防空营、第1反坦克营、第1突击炮营、第1装甲轻步营、第1火箭炮营、第1通信营、第1工兵营、第1后勤营。
第1战地警察连、第1战地救护连。
秒懂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冲锋队、党卫队、盖世太保等都有什么区别
秒懂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冲锋队、党卫队、盖世太保等都有什么区别在纳粹德国时代,主要的作战部队有两大体系。
一个是德国国防军,另一个则是党卫军。
咱们一个个说。
国防军德国国防军就是德国的正式军队,也就是野战军。
是1935年到1945年期间德国纳粹军队的正式名称。
德国原有的军队在一战之后被解散,到魏玛共和国时,只能组建德国防卫军,当时防卫军的陆军大约有四十万人不到。
1933年之后,希特勒开始秘密扩军,到1935年,正式改名为国防军。
德国国防军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向德国宪法负责,而是向德国的三军统帅负责。
所有军人都被要求向统帅效忠。
所以后来瓦尔基里事件,刺杀希特勒的军官不被认为是政变,而被认为是叛变。
德国国防军分海陆空三军,最高指挥部叫“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从1938年到二战结束,整个国防军总司令都是希特勒。
而下辖的三军之中,陆军的总司令比较倒霉,因为希特勒喜欢直接指挥作战,所以往往会跳级指挥;海军和空军要好得多,主要是专业性强,希特勒玩不转。
冲锋队这是一个武装组织。
1921年成立,最初是纳粹党下面类似武装行动队一样的队伍。
他们主要是针对当时德国国内的进步革命活动进行破坏,后来不断扩张,到1934年,这样一个队伍竟然超过了250万人。
当时冲锋队的领导希望冲锋队最终能取代国防军,遭到希特勒的大清洗,改组后的冲锋队地位直线下降。
冲锋队穿褐色军服,称为“褐衫队”。
党卫队原本是冲锋队中专门保护元首的特勤部队,后来扩张成为监控纳粹党内部和冲锋队内部的类似宪兵部队,再后来一步步演变成德国国内的公安部队。
党卫队从原本隶书冲锋队,到逐渐与冲锋队分庭抗礼,到最后完全压到了冲锋队。
党卫队在英语里会被简写为“SS”,老大是希姆莱,它有三个重要部分:一个是武装党卫军,其次是“骷髅部队”,最后是著名的盖世太保。
武装党卫军希姆莱的精英部队,从准军事化部队演变成一支精锐之师。
在二战战场以勇猛著称,即便在国防军中也鲜有匹敌。
骷髅部队又叫党卫军骷髅师或死亡部队,是党卫队中主管纳粹集中营的部队。
德国党卫军第01阿道夫希特勒第一装甲师师史(改)
二战闪电军事基地社区-> 二战西线战场-> 英军战史文献原创翻译—Unit History Of LSSAH(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第一装甲师师史)组建党卫军第一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当时希特勒发现有必要培养一支私人警卫武装来抵御一切针对他个人的威胁。
这支微型武装最早只有八个人组成,由Julius Schreck 和Joseph Berchtold指挥,其人员被委任为“战旗护卫队”成员。
尽管在事实上“战旗护卫队”受冲锋队领导,但其成员从配发的制服上就可以明显的区分出其与冲锋队不同。
Schreck复制使用了骷髅头作为“战旗护卫队”的徽章标志,骷髅头标志在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时代曾作为部队精英的象征。
最终这支武装编队被重新命名为“希特勒警卫旗队”,但很快在希特勒因啤酒馆暴动被投入监狱之后就解散了。
直到1924年希特勒被释放,他又命令重组他的私人武装,再次命名为“战旗护卫队”并由其独立控制。
1925年被更名为“党卫队”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党卫军的前身。
1933年希特勒成为总理之后党卫军人员编制一下增加到50000人,因此他决定亲手挑选骨干精英组成自己的私人卫队武装。
这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武装由Sepp Deitrich指挥,其成员由Sepp Deitrich 在柏林亲自挑选的120人组成,并构建了“党卫军战旗护卫队”。
同年这支部队又被更名为“措森党卫军特遣队”,同时第二支同样为120编制的部队被组建,命名为“于特伯格党卫军特遣队”。
两支部队此后被并入“党卫军柏林特遣队”,并且在啤酒馆暴动周年纪念集会上向希特勒宣誓效忠。
至此部队被授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称号。
1934年希姆莱命令将部队更名为“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也就是LSSAH。
接下来的几年里LSSAH在逮捕和处决冲锋队参谋长Ernst Röhm这一事件上证明了其价值和忠诚。
希特勒之所以处决Ernst Röhm是因为Ernst Röhm和他所领导的冲锋队越来越受德国国民的欢迎,而且权利越来越大。
纳粹德国党卫军的军衔和职务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纳粹德国党卫军的军衔和职务级别是怎么划分的?对于二战德国党卫队军衔的认知,要牢记三个原则:1、它存在有普通党卫队(下属党卫队)和武装党卫队(通常意义上的党卫军)两套军衔体系;2、两套军衔都属于党卫队内部的独立系统,互相之间可以横向划等号,却无需与德国国防军和其他国家的西式军衔比较,因为那不成立;3、把脑海中关于军衔“少中上就是一二三颗豆”的惯性思维暂时抛开。
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读懂党卫队的军衔和领章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拿走不谢。
(党卫队全国领袖专属领章)在1939年这个二战爆发年之前,希姆莱的党卫队只有一套军衔体系,从“全国领袖”到“党卫队员”共五档21级,作为纳粹党的准军事组织,这套军衔既与陆军军衔体系相近又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理解为“似是而非”的性质。
1939年以后,随着党卫队野战部队形成规模,并且在作战行动中要隶属于最高统帅部和陆军高级司令部指挥,为避免在战场出现与国防军职衔混乱的情况,开始设置并使用武装党卫队(武装党卫军)的军衔称号和标识。
由于期间有所增加和调整,我们仅以1944年的最终存在版本说明。
(注意迪特里希领章上的三颗豆)一,将帅级军衔的对应方式和领章说明。
1、“党卫队全国领袖”一职由希姆莱独享,等于武装党卫军的“陆军元帅”军衔,其领章是特殊的,没有其他可比性。
2、“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共授予了迪特里希和豪塞尔等四人,等于武装党卫军的“一级上将”(大将)军衔,领章是三片橡树叶下面三颗豆,这与大家对大将四颗豆的传统认知不符,就军衔对应的野战部队职务来说,希姆莱出任过集体军群总司令、迪特里希最高军职是党卫装甲集团军总司令。
(海德里希是两颗豆)3、“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共授予了105名高级党卫队领导,等于武装党卫军的“二级上将”,类同于国防军的兵种上将,1942年被暗杀的海德里希就是这个级别,领章是三片橡树叶下面二颗豆,虽然他没有武装党卫军的身份,但是身兼警察上将。
4、“党卫队地区总队长”等于武装党卫军的“中将”,《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盖世太保头子缪勒就是这个级别,领章是三片橡树叶下面一颗豆,在武装党卫军部队一般担任师长职务。
武装党卫队第12SS“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战史
希特勒的炮灰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战史“他们不得不选择我们。
我们是愿意牺牲的!”——汉斯-卡尔·贝伦德,生于1929年,希特勒青年团团员最著名的一张有关12SS的照片,一名掷弹兵提着MG42机枪冲锋在希特勒征战世界的武装力量当中,从来没有一支部队如此特殊。
这是一支由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娃娃组成的部队;而正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诺曼底战役期间担当起抵抗盟军进攻的重任,并在后来参加了若干同样惨烈的战斗。
他们和“人民冲锋队”(Volksstrum)一样是希特勒“总体战”的最好代表,希特勒也将它当成了挽救自己罪恶帝国的救命稻草。
而本来应当享受青春年华的这些年轻人,却成为了纳粹法西斯的炮灰。
这就是本文将为您介绍的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12th SS 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以下简称12SS)。
12SS的师徽1SS的师徽“战争并没有让青年们闲着。
他们正在最前线战斗。
……在他们心中永远都充满着对德意志的忠诚!”——1944年7月德国杂志上一篇名为《青年的忠诚——胜利的保证》的文章概况12SS成立于1943年春天,是武装党卫队7个装甲师之一。
当时,希特勒下令在1926年出生的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年龄大约为17岁)当中招募新兵,同时从武装党卫队第1“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1st SS-Panzer Division 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以下简称1SS)当中补充军官。
正是由于主要兵员来自“希特勒青年团”,因此该师也以此作为名称。
建立之初12SS还只是装甲掷弹师的配置,但到了当年10月,它被改编为装甲师。
由于从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当中招募的新兵年龄都很小,全师平均年龄只有17-19岁(当时德国地面部队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1.5岁),因此这些士兵得到了“吃糖果的娃娃兵”的昵称。
这个昵称的获得还部分地因为分发给该师士兵们的配给物是糖果,而非通常的香烟。
二战德国王牌师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
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20世纪重见的“北欧海盗”公元793年,北欧维京人劫掠了英国东海岸的林第斯法恩修道院,于是了维京时代的来临,预告了一段将持续三百年的历史。
从8世纪到11世纪,维京人纵横四海:他们远航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远达红海和巴格达;他们发现格陵兰,驾船直达美洲,移民冰岛,掠夺爱尔兰,远征俄国,陷法国和英格兰于血海。
整个欧洲都在维京人面前痛哭、流涕或者祈祷:“上帝啊,保佑我们逃过北方人的暴行吧!别让我们遇上他们!”维京人的灾难虽然最终逝去,却在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拂之不去,但是到了1940年12月,党卫军“维京”师建立,标志着这一灾难再次降临在东欧平原之上。
“维京”师建立之初,其作战主体就是由被占领国志愿兵组成的“德国”团,这也是党卫军中第一个有非德国人参加的师,并最终成为武装党卫军一级作战部队中的唯一大量使用外国志愿兵的师(一般只能是志愿师和武装师),可见在那些纳粹种族主义心中,“维京”这个名字和“维京人”的分量。
“维京”师第一次参战就是在一望无际的东欧原野上,入侵苏联给他提供了广阔的战场,由挪威人组成的“德国”团、丹麦人组成的“诺德兰”团、芬兰人组成的“维斯特兰”团和新建的“维京”团,循着前辈维京人的足迹,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征伐。
同年7月底,“维京”师与友邻部队一起将苏军合围在乌曼,必须要提一句的是,德国很多后来建立不世之功业的王牌师,都参加了乌曼合围。
8月,初露端倪的“维京”师即一马当先突破第聂伯落笔的洛夫斯克,逼近罗斯托夫并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至11月底,该师攻至顿河-罗斯托夫一线。
1943年10月,“维京”师在正式改编为党卫军装甲师;此前,该师在苏军的三面包围中成功撤退,携着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势苏军也奈何不得。
1944年,科涅夫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维斯瓦河畔吹响了最后一击的“号角”,而倔强的“维京”装甲师却在这个巨大的号角中硬塞进了几颗豆子——他们顶住苏联红军的进攻,将其驱赶在维斯瓦河右岸,强大的压力从这一点上压迫着苏军,以至于苏联红军直到几个月后的1945年1月才突破这一防线。
武装党卫军第1师 警卫旗队战史
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LSSAH)是德国法西斯最臭名卓著的部队之一,它是德国纳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队,也是最早组建的武装党卫队部队之一,其前身是约瑟夫(塞普)迪特里希领导的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
最初只是专门负责保护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御林军”,参加阅兵场和充当保镖。
二战爆发后,除了其警卫部队继续负责守卫柏林和贝希特斯加登外,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亲卫队”装甲师参加了从入侵波兰开始德军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一直马不停蹄地转战于东西两线,在战场上,这支部队作战凶猛无畏,同时枪杀战俘和滥杀无辜,手段极其残忍血腥。
该师的前身是希特勒的保镖部队,开始希特勒组织一些绝对忠诚的纳粹分子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称为“战旗护卫队(Stabswache)”,但它其实还是处于冲锋队的节制之下。
从形成的一天起,只忠诚于希特勒的“护卫队”就注定会与冲锋队分开。
为了区别冲锋队员使用的褐色军服,护卫队使用特别的黑色制服,帽徽上还绣着骷髅头图案。
不久之后,“护卫队”改名“阿道夫·希特勒护卫队(SAH,StosstruppAdolfHitler)”。
­二战网在1923年11月9日,“SAH”随同冲锋队和其它纳粹武装党徒在慕尼黑参加了企图颠覆魏玛共和国的啤酒馆暴动。
失败后希特勒以及一批党徒被捕入狱,但出人意料的是冲锋队却未受波及,在罗姆的领导下,冲锋队由11月暴动前的2千人发展到3万人。
1924年12月,希特勒获释后发现越来越强大的冲锋队开始成为自己的头号潜在敌人。
在希特勒被释放后第二年,从原来“SAH”的基础发展而来、不受冲锋队领导、重被称作“战旗护卫队(Stabswache)”的组织成立了。
新组织由激进、忠诚的纳粹分子组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效忠于希特勒和纳粹党。
很短一段时间后,它被改称“防卫梯队(Schutzstaffel)”。
“防卫梯队”的成立标志着党卫队和冲锋队的竞争真正开始,同时“亲卫队”的历史也拉开了序幕。
二战德国党卫军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
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他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胜利。
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1.SS-Panzer-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党卫军第二“帝国”装甲师2.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党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3.SS-Panzer-Division "Totenkopf"党卫军第四“警察”装甲掷弹兵师4.SS-Polizei-Panzergrenadier-Division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5.SS-Panzer-Division "Wiking"党卫军第六“北方”山地师6.SS-Gebirgs-Division "Nord"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党卫军第八“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8.SS-Kavallerie-Division Florian Geyer党卫军第九“霍亨斯陶芬”装甲师9.SS-Panzer Division "Hohenstaufen"党卫军第十“福隆德斯伯格”装甲师10.SS-Panzer Division "Frundsberg"党卫军第十一“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党卫军第十二“希特勒青年”装甲师12.SS-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党卫军第十三“弯刀”武装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13.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1)党卫军第十四武装掷弹兵师(乌克兰第一)14.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ukranische Nr 1)党卫军第十五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一)15.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党卫军第十六“党卫队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党卫军第十七“古兹·冯·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17.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tz von Berlichingen党卫军第十八“霍斯特·维瑟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rst Wessel党卫军第十九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二)1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 lettische Nr 2)党卫军第二十武装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一”)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党卫军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21.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Skanderbeg党卫军第二十二“玛利亚·特雷西亚”志愿骑兵师22.Freiwilligen-Kavallerie Division der SS Maria Theresa党卫军第二十三“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第一)23.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Niederlandische Nr. 1)党卫军第二十四“卡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24.Waffen-Gebirgs-(Karstjager) Division der SS党卫军第二十五“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一)25.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Hunyadi(ungarnischeNr.1)党卫军第二十六“匈牙利人”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二)26.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 ungarische Nr 2) Hungaria党卫军第二十七“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fl?mische Nr. 1)党卫军第二十八“华隆人”志愿装甲掷弹兵师2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党卫军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兵师(意大利第一)2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italienische Nr.1)党卫军第三十武装掷弹师3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党卫军第三十一志愿掷弹师31.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党卫军第三十二“1月30日”志愿掷弹兵师32.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30 Januar党卫军第三十三“查里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法兰西第一)33.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Charlemagne (franz?sische Nr. 1)党卫军第三十四“尼德兰国土风暴”志愿掷弹兵师34.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dstorm Nederland党卫军第三十五警察掷弹兵师35.SS- und Polizei-Grenadier-Division党卫军第三十六“迭勒汪格”武装掷弹兵师36.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Dirlewanger党卫军第三十七“吕佐”志愿骑兵师37.SS-Freiwilligen-Kavallerie-Division Lützow党卫军第三十八“尼伯龙根”装甲掷弹兵师38.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ibelungen党卫军第三十九“安德瑞斯·霍菲”山地师39.Gebirgs Division der SS Andreas H?fer党卫军第四十“统帅堂”志愿装甲掷弹兵师40.SS Freiwilligen 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党卫军第四十一“卡勒瓦拉”武装掷弹兵师(芬兰第一)41.Waffen Grenadier Division der SS Kalevala ( Finnisches Nr. 1 )党卫军第四十二“下萨克森”师42.Division Niederschsen党卫军第四十三“帝国元帅”装甲师43.Panzerdivision Reichsmarschall党卫军第四十四“瓦恩思坦”装甲掷弹兵师44. SS Panzer Grenadier Division Wallenstein党卫军第四十五“瓦拉格”师45. SS Division Warager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
二战恶魔军团--德国党卫军
二战恶魔军团——德国党卫军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
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 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着胜利之意。
也有一说这是一种邪教符号。
党卫军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1940年冬才开始正式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
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
从1929年1月起由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开始,党卫军便有很大发展。
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
次年1月设立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种族局。
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
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
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还有专责负责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
包括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
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
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
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起源党卫军从成立之后就不断地武装化。
1933年3月17日,希特勒在柏林亲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指派约瑟夫•迪特里希为指挥官,由他在党卫队中严格挑选120人组成一只直属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装部队。
二战恶魔军团--德国党卫军
二战恶魔军团--德国党卫军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
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着胜利之意。
也有一说这是一种邪教符号。
党卫军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1940年冬才开始正式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
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
从1929年1月起由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开始,党卫军便有很大发展。
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
次年1月设立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种族局。
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
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
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还有专责负责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
包括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
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
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
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起源党卫军从成立之后就不断地武装化。
1933年3月17日,希特勒在柏林亲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指派约瑟夫•迪特里希为指挥官,由他在党卫队中严格挑选120人组成一只直属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装部队。
二战德国党卫军的来龙去脉
在纳粹德国短短十二年的历史上,同时并存着两支武装力量,既国防军与党卫军,党卫军是国内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它的原意是武装党卫队,是在党卫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战部队。
党卫队的历史可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冲锋队,最初它隶属于冲锋队,1925年从冲锋队脱离出来,更换了几任头头后,1929年希姆莱掌握了党卫队的大权,直到1933年纳粹上台时,它也只是作为纳粹私人性质的保安队存在,并不具备军事战略力量的属性。
1933年纳粹取得政权,希特勒下令党卫队成立了一支120人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由约瑟夫.迪特里希任指挥官,与此同时,德国其他地方也相继成立了几支党卫队的警备队,监狱、集中营看守则成立了骷髅总队,由提奥多.艾克任头子,这“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就是武装党卫队最早的班底。
1935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大肆扩军,党卫队在警卫旗队和警备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由保罗.豪赛尔担任指挥官,到1937年时达到一个师的规模。
二战爆发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正式更名为武装党卫队,其规模也迅速扩大,原警卫旗队扩充为第一“警卫旗队”师,其他分队扩充为第二“帝国”师,骷髅总队扩充为第三“骷髅”师,国内的部分警察改编为第四“警察”师,以北欧泛日耳曼人或纳粹粉丝组建了第五“维京”师,由德国、奥地利人组建的第六“北方山地师,”这就是党卫军在41年前最初的几个师级作战单位。
在整个二战期间,党卫军共组建过38个师级部队(有些师并未最终完成),数量最多时将近百万,人员构成也是五花八门,随着战争进程德国逐渐兵员不足,对党卫军的要求也逐步降低,由最初的日耳曼精英一步步放宽到见人就收的程度,欧洲各国的纳粹粉、斯拉夫人、穆斯林等均有加入党卫军,甚至连监狱的犯人、投降的战俘都拉进去充当炮灰,这也是党卫军部队作战能力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
武装党卫队--党卫军,虽然是作为作战部队使用,但与国防军不同的是,它在战争中经常发生针对平民、战俘的杀人放火事件,犯下许多战争罪行,战后被国际法庭判定为“犯罪组织”,于德国投降后宣布彻底解散。
盘点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军衔和相应职务德意志人的严谨值得学习
盘点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军衔和相应职务德意志人的严谨值得
学习
德国军人军衔设6等20级:
最高: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中士;
军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上等列兵、列兵。
党卫军以职务名称为军衔等级。
元帅:全国领袖;
将官:总指挥、副总指挥、总队长、旅队长;
校官:区队长、旗队长、一级突击队大队长;
尉官:二级突击队大队长、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三级突击队中队长;
士官:一级小队长、一级小队副、二级小队长、二级小队副;
士兵:三级小队长、三级小队副、组长、队员。
黑色闪电--二战德国武装党卫军
黑色闪电--二战德国武装党卫军看着这些年轻英俊的面容,帅气笔挺的制服,很难把他们和罪恶联系在一起,但是历史是就这样残酷,这些在战争中视死如归的勇士,心怀伟大的崇高的信念,自认为代表了历史的进步,可结局却是凄惨的--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沦为战犯。
这些德国军人可能最后在战场上战死而无法再回到世间,但是照片和影像却留下了他们那个时代最自豪,无比荣誉的时代。
就像派普所说那样“战争年代真是一段令人自豪,充满英雄主义情怀的时光,我的脚下就是德意志,而我的坦克炮所及之处就是我的王国。
我的追求一直是那个‘帝国梦想’”殊不知宏大辉煌的帝国之梦,映照出来的往往却是现实的严酷无情。
良知和无知一样没有止境。
其中有一个原因是笔者不得不指出的:那就是这支军队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经历过二十年代德国那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他们是怀着深仇大恨,自愿应征加入德军的,他们也渴望着以血洗血,以暴力和征服来洗刷压在德国头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这样一支德军,自然就成为一支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终于成为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首。
在战争的初期,德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高超的指挥艺术、闪击战的突然性,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过去骑在德国头上的宿敌被他们一个一个打翻在地。
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德国军歌联唱37分钟里面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歌往事如风,这些二十年代的德国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已经在那场大战中死去了,骸骨遗体遍布欧洲各国,他们也不会被人们想起和提及。
当然,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战胜者也还算是部分地接受了历史教训,没有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残酷对待战后的德国,还执行了“马歇尔计划”,给战后的德国带来了稳定和繁荣。
不过,我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如果不是这些德国人顽强奋战、英勇牺牲,为自己和祖国赢得了尊严的话。
那些拥有极权的世界强国们,会这么尊重他们,考虑战后德国人的感受吗?。
二战德军党卫军的秘密部队—奥宁堡部队
二战德军党卫军的秘密部队—奥宁堡部队二战时期德国有一支特种作战部队-勃兰登堡部队,可谓世界特种部队的开山鼻祖,大家比较熟悉了。
而党卫军也组建过自己的特种部队,这就是奥宁堡部队。
勃兰登堡部队组建得比较早,在二战开始时就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为正规军的进攻打先锋,占领桥梁道路、深入敌后控制关键据点、扰乱敌方军心等等,尽管正统的国防军高层对这种特殊的作战方式不屑一顾,认为有悖骑士精神,玷污军人荣耀,但特种作战取得的效果确实不能抹杀的。
二战中期,勃兰登堡部队的作用已大大降低,有些部队甚至被补充到一线作为普通步兵使用,此时,党卫军高层却对特种部队兴趣浓厚,在希姆莱的支持下,1943年党卫军组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奥宁堡部队。
部队组建之初在柏林郊外的奥宁堡秘密训练,故称为奥宁堡部队,指挥官就是大名鼎鼎的“欧洲最危险的人”奥托.斯科尔茨尼,最初,这支部队并没有什么显赫的战绩,奥宁堡部队首次亮相的行动就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橡树行动”,营救被囚禁在意大利大萨索山的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奥宁堡部队与德国伞兵相互配合,利用滑翔机空降奇兵,救出了墨索里尼,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此后,奥宁堡部队又突袭南斯拉夫游击队领袖铁托的指挥部刺杀铁托,不过因铁托提前转移并没有成功。
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后,奥宁堡部队被投入到对抗盟军的“格里芬计划”中,大批前勃兰登堡部队的人员也被党卫军挖了过来,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派遣大批特种部队伪装成美军潜入到盟军后方,破坏交通、通讯、伏击小股盟军人员、制造混乱等,甚至开展了针对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刺杀行动。
不过美军很快发现了德国特种兵的活动,迅速采取措施粉碎了德国人的行动,一部分奥宁堡部队士兵被逮捕后作为间谍被枪毙,其他人在美军高度防范下也没有取得什么值得骄傲的战绩。
随着德国最后战败,奥宁堡部队也灰飞烟灭,但它独特的作战方式却成为现代特种作战的开山之作。
「史海烟云」二战德军三大精锐之——骷髅师
「史海烟云」二战德军三大精锐之——骷髅师党卫军第三“骷髅”师是纳粹德国的一支装甲部队。
波兰战役之后,德军组建了一些新的党卫军作战师,其中就有党卫军部队中臭名昭著的第3“骷髅”师,党卫队中的反人类罪大多数是这类部队犯下的。
随着盟军的不断推进,该师于1945年5月9日向美军投降,但作为战俘被移交给了苏军,其中大部分人员在二战之后的审判中被处决。
党卫军骷髅师的前身骷髅总队(也称死亡总队),这是专门从事灭绝活动的组织。
事实上,骷髅总队只是一个泛称,是指二战时期管理纳粹集中营的党卫队,包括辅警、武装SS、普通SS与专门的“特别队员”。
后来以这些部队中的一部分军官、士兵为基础,组建党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
它的指挥官特奥多尔·艾克曾经对他的部下说过:“要冷酷无情的对待我们的敌人,以不辜负我们的骷髅徽章”。
骷髅部队的右侧领章不是党卫军传统的SS,就是一个骷髅,袖标最后也改为骷髅标志,他们的军装上要比其他党卫军部队多两个骷髅徽章。
其最初成员大多来自“骷髅部队”,而骷髅部队最早可以追溯到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葬礼旗帜上的骷髅图案,为了纪念这位先皇,在次年成立了皇家近卫队——第一和第二近卫轻骑兵团,他们身着黑色制服并且在皮毛帽子上绣上骷髅标志。
在一次大战中骷髅图案也成为德军精锐部队的标志,例如突击部队和装甲部队等等。
在一战结束后少数的自由军团也把骷髅标志漆在钢盔和车辆上,因为它也有着传统主义、反自由主义和反共产主义的涵义。
后来在30年代初被定为党卫队和其下属骷髅部队的标志,其意义党卫队高级指导处的真正创建者阿洛伊斯·罗森温克曾说过:“我们在我们的黑色帽子上佩带骷髅标志,借以警告我们的敌人,并向我们的领袖表示,我们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他的理想。
”波兰战役后,新建了一些武装党卫队师团。
第3武装党卫队师由一些参加过波兰战役的“骷髅”单位和国内“骷髅”组织的后备队加上其他一些武装党卫队辅助部队而组成。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衔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衔简介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
谢谢合作!纳粹德国党卫军繁琐复杂的军衔,未必人人都能看明白,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德国党卫军(武装党卫队)的军衔。
党卫队已被公认为反人类的犯罪团伙,请读者朋友们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下列图片。
党卫军的历史德国党卫军(Schutzstaffel, SS)的历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是一支安全部队,负责维护党部的开会纪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德国元首的侍卫军。
1920年代,这支部队并非庞大的组织,但是到了希特勒掌权初期,党卫军的人数已经增加到了25000人。
然而和冲锋队(SA, Sturmabteilung)的百万人数相比,党卫军的人数仍不算多。
1933年之后,德国党卫军开始快速成长,逐渐形成三大分支体系。
普通党卫军(Allgemeine SS)是其中之一。
普通党卫军最初的职能是警察及安全部队,此外也肩负党卫军的行政及管理责任。
普通党卫军还必须领导全党同志,钻研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的种族理论并加以发扬和推广。
普通党卫军身着独特的黑色制服。
其他部门随后逐渐改成灰色制服,只有普通党卫军依旧不变,仍穿着原有的黑色制服。
骷髅队(T otenkopfverbände)是党卫军的另一个分支体系。
由普通党卫军分出来的骷髅队,专门负责纳粹集中营的警卫与管理。
战后所曝光的种种党卫军暴行,大半出自骷髅队之手。
党卫军和冲锋队(SA)为争夺集中营管理权曾经大打出手,而骷髅队便是党卫军取得集中营管理权所设立的单位。
骷髅队所成立的第一个集中营位于达豪,成立于1933年3月。
武装党卫军(Waffen-SS)是1933年希特勒掌权之后才成立的单位。
由于希特勒和希姆莱两人均不信任德国军方,所以他们把党卫军视为私人部队,要求党卫军只效忠于元首一人。
武装党卫军的初期成员包括希特勒的贴身侍卫、一支亲卫队(Leibstandarte)、以及几支政治预备队(Politischen Bereitschaften)。
你是否了解二战时德国三个不同的军队:冲锋队、国防军、党卫军?
你是否了解二战时德国三个不同的军队:冲锋队、国防军、党卫军?二战时期德国有三个不同的军队,冲锋队,党卫军,国防军。
其中冲锋队是执政前稳固地位的,党卫军到了末日才由希姆莱率领参战,国防军就是一直去打仗的军队。
冲锋队(德语:Sturmabteilung 缩写:SA),德国纳粹党的武装组织。
因队员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队。
冲锋队是纳粹的早期武装支派。
他由军队退伍老兵等社会闲散暴力人员于冲锋队于1921年8月3日成立。
在成立的宣言中,冲锋队发誓愿作“钢铁的组织”为纳粹党效力和“心甘情愿地追随领袖”。
按军队体制建立,以在保护纳粹党的游行示威和会议,具备攻击性、狂热性和军事多元化等性质。
自从罗姆被希特勒血洗后,大量中级军官被捕,士兵与低级军官的编制被打散并入当时急剧扩充的国防军,少数去了党卫队。
德国国防军(德语:Wehrmacht),是1935至1945年间纳粹德国的正式军事力量的称呼。
它是由1921年1月1日成立的德国防卫军(德语:Reichswehr)更名而来。
德国国防军包括国防军陆军(Heer,又译为纳粹德国陆军)、国防军海军(Kriegsmarine,又译为纳粹德国海军)和国防军空军(Luftwaffe,又译为纳粹德国空军)。
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1945年它积极参加了希特勒的作战计划实施,与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南斯拉夫、希腊、苏联等国作战。
1945年5月9日德国战败投降后被解除武装,国防军被解散,只保留小规模的国境防卫队及扫雷艇部队作为防卫之用,直至1955年11月12日,新的联邦国防军正式建立。
党卫军(德语:Schutzastaffen,“保护卫兵”的略语,也写作SS),创建于冲锋队内部,原来是希特勒的贴身保镖,1925年开始有这是编制,1936年6月30日镇压罗姆叛乱之后摆脱冲锋队束缚,开始自由发展。
党卫队几乎参加了纳粹党的所有重要活动,而武装党卫队(又称党卫军)更是几乎参加了纳粹领导的所有重要战役。
党卫军是什么意思?
党卫军是什么意思?最早的党卫队隶属于冲锋队,是冲锋队下属的一个小小的分支机构。
由于纳粹党的党首也日渐失去了对冲锋队的绝对掌控,1934年6月30日的长刀之夜行动,纳粹党对冲锋队来了一次大清洗,自此,冲锋队日渐衰微,党卫队日渐成为了一个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庞大的恐怖团体。
党卫军队徽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意义代表太阳)象征胜利。
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
党卫队在经由德国国防军认可下筹组训练的准军事部门称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 e,缩写:SSVT)后改编为武装党卫队(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缩写:Waffen-SS)。
党卫军(Schutzstaffel),为德文Schutz(护卫、防护、亲卫)与德文Staffel(团队、编群、队伍)的组合词。
党卫队源自纳粹党的民兵武装冲锋队,最早是为保护希特勒的安全而设立的保镖卫队,所以第一支党卫军被命名为元首警卫旗队。
"警卫旗队"师几乎参加了东西两线所有的重要战役,是纳粹发动侵略战争的中坚力量。
党卫队第二"帝国"装甲师这只被灌输了纳粹种族意识与高强度军事训练的部队,成为纳粹德军的顶尖王牌,最终,他在战火中成为了纳粹可悲的殉葬品。
战争暴行:1941年,在明斯克屠杀了820明波兰犹太人。
1944年,在法国蒂勒吊死100名法国平民。
1944年,在法国奥尔杜尔村屠杀641名村民。
党卫队第三"骷髅"装甲师的名声是靠无情和残忍杀戮战俘或平民建立起来的。
战争罪行:1939年9月,在波兰屠杀1万余名平民。
1940年5月,法国拉帕拉迪斯村屠杀100名英国战俘。
在德米扬斯克战役中,包围圈内的骷髅师被划分为两个团级作战单位,在东西两处战略要地死死扼住苏军的进攻。
在不到40天的战斗中。
西部战斗群从4500名士兵减员到1200人,其中军官只剩下40 人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SS骑兵师(FLORIANGEYER师)
辖:第15-18骑兵团 第8摩托化炮兵团 第8装甲侦察兵营 第8防空营
第8装甲轻步营 第8摩托化工兵营 第8摩托化后勤营
第9SS装甲师(HOHENSTAUFEN师)
二级突击队中队长 中尉
一级突击队中队长 上尉
二级突击队大队长 少校
一级突击队大队长 中校
旗队长 上校
区队长 大校
旅队长 少将
地区总队长 中将
副总指挥 上将
第4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
辖:第7、8警察装甲掷弹兵团 第4装甲兵营 第4装甲炮兵团 第4装甲侦察兵营 第4防空营 第4装甲轻步营 第4工兵营 第4后勤营
第5SS装甲师(WIKING师)
辖:第9、10装甲掷弹兵团 第5装甲兵团 第5装甲炮兵团 第5装甲侦察兵营 第5防空营 第5突击炮营 第5火箭炮营 第5装甲轻步营 第5工兵营 第5后勤营
第2SS装甲师(帝国师)
辖:第3、4装甲掷弹兵团 第4装甲团 第2装甲兵团 第2装甲炮兵团 第2装甲侦察兵营 第2防空营 第2火箭炮营 第2装甲轻步营 第2工兵营 第2后勤营
第3SS装甲师(骷髅头师)
辖:第5、6装甲掷弹兵团 第3装甲兵团 第3装甲炮兵团 第3装甲侦察兵营 第3防空营 第3突击炮营 第3火箭炮营 第3装甲轻步营 第3工兵营 第3后勤营
第11SS志愿装甲师(NORDLAND师)
辖:第23、24装甲掷弹兵团 第11装甲兵团 第11装甲炮兵团 第11装甲侦察兵营 第11防空营 第11装甲轻步营 第11突击炮营 第11工兵营 第11后勤营
SS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ander)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这是理论情况,大战时期党卫军的人员组成及其复杂,例如SS第一装甲师内就有部份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师和武装师里的军官大部份都是德国人。
言归正转,现在说一说帝国保安队。
其正式全称为Reichssicherheitsdienst,简称为RSD。和SD不同,它是一支保镖性质的组织,其前身是于1933年3月15日成立的元首护卫行动队(Fuehrerschutzkommando),1935年8月1日,改名为帝国保安队。其职责是保卫XTL以及其它N粹要人的安全。其最初由精锐专业的前巴伐利亚刑事警察人员组成,由于当时N粹内部的派系分争,RSD只能在本州内保卫XTL的安全,而在德国的其它地方则由SS护卫行动队(SS-Begleit-Kommando)负责。一直到1934年初,RSD的活动范围才扩展至全国。
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
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
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尔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
随着武装党卫军的编制不断扩大,其人数也日见庞大。其人数如下:
时间 总人数 野战部队
1938年12月31日 22718
1940年5月1日 90638
1942年9月1日 236099 141975
1943年12月31日 501049 257472
武装党卫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装党卫军作为德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参加了德军的所有重大战役,是XTL政权的急先锋和”近卫军”。
武装党卫军的前身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是XTL控制下的一支准军事快速预备队,其使命是和警察部队一起Z压国内的反抗,维持XTL的独裁统治。大战爆发时,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人数并不多,共有4个团的兵力,它们是驻慕尼黑的党卫队第一团(德国团),驻汉堡的党卫队第二团(日尔曼尼亚团),驻维也纳的党卫队第三团(领袖团),以及驻柏林的”元首警卫旗队”摩托化步兵团。大战爆发以后,它迅速扩大,并发展为一支野战部队,同时获得了那令人恐怖的称号-武装党卫军。
由于武装党卫军较高的战斗力和坚定的N粹信念,在大战期间其编制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新的武装党卫军师组建起来并投入战场。1939年首批组建了”阿道夫.XTL警卫旗队”第1装甲师,”帝国”第2装甲师,”骷髅”第3装甲师,”警察”第4装甲师,1940—1941年间组建了”维京”第5装甲师,”北方”第6山地师……。截至大战结束时为止,武装党卫军的野战部队中G有38个师和一些独立旅,并且组建了武装党卫军的军和集团军。
RSD的成员用希姆莱的话来形容是:”绝对可靠和忠诚的国家社会Z义党员,而且是无条件服从,最尽职尽责,举止优良和身手灵巧的优秀刑事警官”,他们主要的任务是保卫党内政要人身的安全,侦破刺杀计划,在政要抵达目的地之前进行建筑物以及人员搜查。在必要的时刻,他们有权力指挥当地的所有警卫力量。
在战争时期,部份国防军军官也加入到RSD当中,组成了帝国保安队特别秘密战地警察队(Reichssicherheitsdienst Gruppe Geheime Feldpolizei z.b.V),可以要求得到宪兵以及其它正规部队的援助,进入任何军事建筑物进行值勤。
武装党卫军简介
二战时的党卫军部队的名称多以历史上的英雄,地名等命名: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他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胜利。
辖:第19、20装甲掷弹兵团 第9装甲兵团 第9装甲炮兵团 第9装甲侦察兵营
第9防空营 第9装甲轻步营 第9工兵营 第9后勤营
第10SS装甲师(FRUNDSBERG师)
辖:第21、22装甲掷弹兵团 第10装甲兵团 第10装甲炮兵团 第10装甲侦察兵营 第10防空营 第10装甲轻步营 第10火箭炮营 第10工兵营 第10后勤营
武装党卫军作为党卫队的野战部队,是独立于德国陆军以外的一支单独的武装力量。XTL是武装党卫军的最高统帅,他通过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对其进行指挥。没有希姆莱的授权,任何一支武装党卫军部队都不可以遣散或进行战略调动。武装党卫军的编制近似于德国陆军的编制,但是有其独特的军衔和组织名称。武装党卫军的军衔分为18级,它们是:
级别 对应军衔
党卫队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列兵
突击队员 二等兵
组长 一等兵
三级小队副 二级下士
三级小队长 一级下士
二级小队长 中士
一级小队长 上士
三级突击队中队长 少尉
RSD的军官每年11月9日都要在慕尼黑的统帅堂(Feldherrnhalle)前由希姆莱带领,向XTL宣誓。另外在1936年以前,RSD的成员是向陆军效忠,而此后则转为向党卫队效忠,不管他是否是N粹党员或者党卫队员。直到1937年5月1日,所有的RSD军官必须加入党卫队。
从1936年开始,所有加入RSD部队的成员必须先获得党卫队员资格,所有的军官必须证明是纯日尔曼血统。1945年,RSD的部份成员参加了柏林战役,大部份被俘后处决。
1944年6月30日 594443 368654
1944年年底 约91万
战争结束 约95万
武装党卫军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是一支完全由精心挑选的狂热的德国N粹党员组成的纯雅利安人的部队。它的成员十分庞杂,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战争结束时的95万武装党卫军队员中,有31万是欧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20万是外国人。而在20万的外国人中,包括有波罗的海各族人,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哥萨克人,伊斯兰教徒以及其他民族的人。例如,1941年春成立的党卫军”维京”师,便是一支外籍军人部队,它由来自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挪威的志愿人员以及担任主要职务的德国人组成。即使是武装党卫军的44万德国人成员,其成分也十分混杂,包括有自愿入伍的狂热分子,征召的义务兵,前集中营卫兵,以及大量的前警察人员。
总指挥 大将
在战场上,武装党卫军着陆军军服,佩戴自己的军衔标志和识别符号。它们使用标准的德国陆军武器,拥有自己独立的坦克部队、炮兵部队和后勤部队,训练自己的军官和军士。按照顺序,它在人员和武器方面总是优先于陆军,从步兵武器到坦克火炮,最新装备都优先调拨给武装党卫军部队。
武装党卫军在军事行动中受陆军的指挥,是陆军大兵团的组成部分,但它和陆军的官兵不能互换。在极个别的条件下,党卫军军官也可以指挥陆军兵团。大战临近结束时,有一些陆军的指挥参谋军官也被调到武装党卫军,以充实武装党卫军的指挥力量。在整个大战期间,武装党卫军总是缺少足够数量的称职军官和军士,再加上人员缺乏训练,所以一般来说,其部队的军事素养不如德国陆军部队,战术运用上也常常出现问题。在整个德国地面部队中,武装党卫军部队的伤亡率是比较高的。他们总是充当德国部队的尖刀和”消防队”,在作战中凭着一股狂热劲,盲目地一心只顾猛打猛冲,其士气是任何其他德国部队无法达到或超过的。德国第3装甲军军长冯.马肯森称”领袖警卫旗队”为”一支真正的精锐部队”。美国历史学家斯坦更认为,”党卫军部队”两度”阻止了一种新的斯大林格勒局面的出现”。
武装党卫军不对作为N粹党的党军,在大战期间犯下了种种骇人听闻的罪行,他们屠杀犹太人,血洗和平村镇,枪杀战俘,扣压人质,实施报复。由于武装党卫军的残暴行径,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将武装党卫军定性为一支”歹徒军队”。
帝国保安队-RSD
可能很多人会对保安队(SD)和帝国保安队(RSD)混潇。其实他们是2支独立的,而且性质不同的组织。
保安队-正式全称为Sicherheitsdienst des Reichsfuhrer(全国总指挥保安队),也是我们所孰知的SD,是唯一属于N粹党内的情报组织。也就是说,仅有SD是属于N粹党所有的,而其它的盖世太保以及刑事警察(Kipo)都是属于国家安全警察机构的,这两支被统称为安全警察(Sicherheitspolizei)或简称为Sipo。尽管一个属于党,一个属于国家,但是他们都是由党卫队直接或者间接的统管(事实上德国在战时大部份的国家机构都以列入党卫队的管辖,即使象在希姆莱死对头戈贝尔的宣传部中,也有很多党卫队成员担任高等部门主管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