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20《咕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咕咚”。
2.能够听懂课文内容并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感受小鸭子的动作、声音,并模仿进行表演。
二、教学重点1.教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咕咚”。
2.听懂课文内容并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内容《咕咚》咕咚,咕咚,小鸭子走啊走,转啊转,不知道去哪儿。
探头,探头,看看,鸭妈妈在河边,田字桥上的果儿多好玩!小鸭子喜欢咿咿啊啊地叫,鸭妈妈踏踏地走,转啊转,一不小心咕嚒跌到大坑!咚嚏,咚嚏,妈妈听见了,快跑,快跑,追啊追,脚伸啊伸,鸭妈妈抱住了咕嚏,抚摸着小鸭子——“咿咿,我的好孩子!”四、教学过程1. 情感导入老师播放小鸭子咕咚的叫声,让学生模仿一下,讨论一下小鸭子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教学生字词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字词“咕咚”的含义,让学生重复多次,掌握读音。
3. 教学课文教师读课文,让学生跟读,重点解释生字词和生词的意思。
然后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语气。
4. 情感体验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鸭子的咕咚叫声,并辅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表演,体验小鸭子与妈妈的亲情。
5. 课文分析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小鸭子迷路后妈妈的关心,感受母子之间的爱。
6. 小结复习教师让学生复述课文,重点复述生字词的意思,并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与家长讨论故事中表现的亲情,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生字词“咕咚”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亲子关系的展示,增强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继续巩固生字词的认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七、课后反馈请老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反应进行评估,并做出调整和改进。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7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案1《咕咚》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经典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幽默动感十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0.《咕咚》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0.《咕咚》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咕咚》的内容,明白主要情节。
2.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4.能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感情,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咕咚》的主要内容。
2.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
三、教学难点1.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
2.表达对故事中人物感情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教案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用声音制造“咕咚咚”的声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故事《咕咚》。
2. 学习主题内容1.听故事:老师给学生讲述《咕咚》的故事,带着学生一起体会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习反思:老师带领学生回想故事情节,让学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感受故事带给他们的情感。
3. 情感体验1.分组活动: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感情变化,每组呈现出讨论结果并展示。
2.表演故事:学生自由发挥,小组表演故事《咕咚》,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复述故事《咕咚》的主要情节。
2.写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事主要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旨在通过故事《咕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设计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家长和同学们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咕咚、一边、声音、害怕”等词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动脑筋,不盲目跟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田字格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盲目跟从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课文的正确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课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田字格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遇到陌生事物时如何应对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讨论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强调重点、难点。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2. 生字词:咕咚、一边、声音、害怕等。
3. 课文主要内容: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不敢动脑筋,盲目跟从,结果闹出笑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思考:在生活中,你会遇到类似小兔子的情况吗?你会如何应对?2. 答案:(1)见田字格纸。
(2)见学生个人复述情况。
(3)见学生个人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情感表达不够充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咕咚》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知识⽬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字。
学习“⽺字头”和“⾜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③了解课⽂内容,能⼤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标 ①培养学⽣识字、写字能⼒ ②培养学⽣的朗读能⼒ ③培养学⽣的语⽂综合实践能⼒ 教学重点:朗读课⽂,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内容,能⼤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课时 ⼀、吸引学⽣,揭⽰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请学⽣猜猜是什么声⾳。
2、(板书课题),请⼤家举起⼿跟⽼师⼀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题 3、细⼼的孩⼦,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呢?学习了课⽂就知道了。
⼆、初读课⽂ 1、⾃由读课⽂,建议:⽤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把这些字读准;对于⾃⼰特别喜欢的句⼦,还可以多读⼏遍。
2、读了课⽂,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看谁能通过⾃⼰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字 1、读⼀读 多媒体出⽰带⽣字的词语,⾃由认读,读准字⾳。
2、认⼀认 没有了拼⾳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互相认读 ②摘果⼦,(多媒体⽰⼀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议 ①⼩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咕咚》是人教版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
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野牛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是一篇童话,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二、说学情学习此课,我们有以下有利因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再有我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这对他们独立认字、理解字义都有很大帮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过前几课学习,我发现由于课文较长,识字量增大,在第一课时进行集中识字,学生对生字掌握的不牢固。
脱离了文本这个载体孤立地识字,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采用分散识字,提高实效性。
三、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在课上,我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体悟蕴含在汉字中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文化熏陶,对识字感兴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基于上述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1.认读12个生字字音,会写7个生字。
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带有“热闹”“逃、跑”字词的重点语句。
3.体验识字的乐趣,产生喜欢汉字的愿望。
四、说重难点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因此我把本课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1.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有语气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在掌握“热、闹”两字结构、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运用“热闹”说一句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咕、咚、咕咚。
2.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小鸟咕咚的故事。
3.能够模仿咕咚的叫声。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
2.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3.咕咚的模仿。
三、教学准备:1.教材:《咕咚》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
2.课件:包含故事内容图片和生字的课件。
3.玩具小鸟模型。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教师出示小鸟的图片,引入话题:“大家知道小鸟会发出什么声音吗?”2.让学生模仿小鸟的叫声,引起兴趣。
2. 故事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咕咚》的内容,生动描述小鸟咕咚的形象和故事经过。
2.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留意生字“咕”和“咚”。
3. 生字认读1.出示生字“咕”和“咚”的字形和拼音,让学生跟读。
2.教导学生认读生字,并练习书写。
4. 情感体验1.教师模仿小鸟咕咚的叫声,引导学生跟着模仿。
2.让学生形象化地表达故事中的咕咚情节。
5. 小结复习1.回顾故事内容,检查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生字的记忆。
2.学生互相模仿咕咚的叫声,巩固教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关于小鸟咕咚的故事。
2.制作小鸟的手工作品,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咕”和“咚”。
2.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内容。
3.领会并模仿小鸟咕咚的叫声。
七、教学小结:通过对第20课《咕咚》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咕咚》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相信学生将会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有所收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咕咚》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咕咚》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味。
3.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2.进行适当的课文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词语和句子,如“喧哗”、“昆虫”的概念。
2.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问题的讨论,提升理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咕咚》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录音机等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学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文导读1.课堂环境创设(5分钟):营造安静、温馨的课堂氛围。
2.温故知新(10分钟):复习前几课的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3.课文导读(15分钟):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词语,引导学生朗读。
第二课时:课文学习1.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并指导发音。
2.课文分析(15分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词词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句型练习(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课时:课文理解1.课文填空(15分钟):布置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3.课文表演(1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课文片段,展示学习成果。
第四课时:课文拓展1.同义词搭配(1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同义词搭配,拓展词汇量。
2.课外拓展(20分钟):推荐相关阅读,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思考。
3.总结反思(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思考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或图片,并做简单介绍。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优秀7篇)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
)(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6篇
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6篇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1一、教学目的:1、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教案
《咕咚》精品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2、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播放录音,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导入新课。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
3、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认识错误的字改正过来。
4、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
(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咚”、“吓”、“拦”。
(重点点拨)(3)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其他的方法。
5、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1)开火车读。
(2)男女生读。
(3)其他方式读。
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内容呢?2、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指导正音。
重点导读下面句子: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出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这几句话: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3、看看图画,读读句子,连一连。
(1)导语: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可以相对应呢?我们用线连一连。
《咕咚》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
•••••••••••••••••《咕咚》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咕咚》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咕咚》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咕咚》教案_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_语文教案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二、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
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
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10笔。
象:,11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习。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吓、怪、因、掉”等字词;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对“咕咚”的恐惧和好奇;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会到小动物们对“咕咚”的恐惧和好奇,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勇敢、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绿叶子,红果果,里面住着小白兔,小白兔,爱睡觉,一睡睡到大天亮。
(谜底:咕咚)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小动物们的情感变化。
4.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动物们的恐惧和好奇。
5.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2. 生字词:吓、怪、因、掉等3. 小动物们情感变化:恐惧——好奇——勇敢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造句: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造句。
3. 课后习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4. 答案:(1)生字词:吓、怪、因、掉等(2)造句:小明突然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了一只大蜘蛛。
小红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描述。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生字生词的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简单描述。
3.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课文印刷件,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出课文主题:“咕咚”。
2.复习前几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生字。
第三步: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四步:课文解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解释一些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第五步:练习
1.学生针对课文进行问答练习。
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第六步: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2.强化重点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
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描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咕咚》为基础,通过朗读、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以上是本节课《咕咚》的教案,希朿可以对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课设计三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课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课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纳情境教课法,创建优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引学生采纳多种方法识字,如零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经过同桌或小组议论、沟通自主识字。
同时采纳指导察看法,充足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整个环节以朗诵贯串一直,加深感情体验,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踊跃的人生态度。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
(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故事导入1.导入:同学们,在丛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 ) 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 惊讶、惧怕等 ) 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 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何惧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同去丛林里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指引学生认真察看“咕咚”这两个字的特色,发现规律。
( 都是口字旁的字 ) 指引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企图:好的初步是一堂课成功的要点。
因此,使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建欢乐、风趣的讲堂教课情境,既切合低年级少儿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闯关,理解生字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 ( 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 ) 第一关——“奇特果树林”。
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理解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指引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爱的方式沟通生字。
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下第20课《咕咚》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下第20课《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主要人物及事件,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通过与同学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能够在课堂展示个人理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及事件。
2.朗读表达,增强语感。
3.课文赏析,展示个人理解。
三、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人见解。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工具:彩色粉笔、擦拭工具。
2.教学课件:相关课文内容。
3.教学辅助:学生课本、教师课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2. 主体(30分钟)
1.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特点。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启发他们展开个人想法。
4.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3. 拓展(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或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5分钟)
学生回顾当堂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文朗读和思考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悟《咕咚》这篇课文的内涵。
《咕咚》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19 咕咚一、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判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插图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学一学,请你根据老师的要求,模拟出声音。
(1)小鸡的叫声?(叽叽叽)(2)小青蛙的叫声?(呱呱呱)(3)程老师的笑声?(哈哈哈)2.游戏升级我们来——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三组汉字,猜一猜哪一组汉字是谁的叫声、为什么?预设:(1)小鸡的叫声是第一组“叽叽叽”,“叽”的左边是口字旁,说明和嘴巴有关,右边是“几”,是个形声字。
(2)小小青蛙的叫声第二组“呱呱呱,“呱”的左边是个口字旁,和嘴巴有关,右边是“瓜”,“西瓜”的“瓜”,读音一样,是形声字。
(3)老师的笑声是第三组“哈哈哈”,这个字我认识。
3.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啊,小朋友们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出来的。
左边的偏旁告诉我们这个字和我们的嘴巴有关,这叫形旁,右边的部分和这个字的读音有关,这叫声旁。
汉字就是这么有趣,猜一猜我们也能猜出来它的读音和大概的意思,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猜一猜这两个字读什么吗?(板贴咕咚)预设:生:gūdōng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咕”左边是个“口”字旁,是形旁,右边是个“古”,是声旁,是形声字,“咚”左边是个口字旁,是形旁,右边是个“冬”,是声旁,是形声字。
4.(出示拼音)猜得非常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5.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这两个字有关,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课题?齐读(补完整板书20.咕咚)板贴二、初识课文,认读生字1.这篇课文和之前学习的课文有些不同,它只有几个字有注音,有些字没有注音还不认识,请你想一想,知道这些不认识的字的读音能不能用猜的方法?请你自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检查,自然段标好了吗?左手按书,右手指,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狐狸
7.小朋友,你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三、复述课文,发展语言
1.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兔子和小动物们自己吓自己;也可能说兔子不该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乱说……)
2.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指名复述。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1.读一读下面的拟声词。
咕咚叮咚哗啦பைடு நூலகம்
汪汪咩咩喵喵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跑大叫
跟着跑、叫
拦住、问看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插图,让学生观察动物们的不同表情,从而体会出动物们在遇事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在描红本上练习书写。同桌互相口头做组词练习。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写字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字。
(3)课文中共有几个小动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给下列汉字注音。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习,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9.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板书]
咕咚
兔子
小猴子、狐狸
听见咕咚
山羊、小鹿、大象
野牛(爱动脑筋)跑叫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咕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咕、咚、熟”等生字,会写“吓、怕、跟”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听到任何事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思考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含义。
熟()掉()
吓()领()
3.加一加,学生字。
口+下=
忄+白=
+艮=
者+阝=
三、借助插图,学习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
(1)小兔子怎么了?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它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这时你就是在湖边的一个小动物,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笑了,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知道虽然都是笑,但每个动物想的不一样,笑的内容也不一样)6.谁没有跑?()
A.老虎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的害怕心情。
3.有哪些动物听说“咕咚”来了,就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