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全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全

1.台基的组成部分:台明、台阶、栏杆、月台。

①台明: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台明是台基的主体部分,从形式上分为普通式(平台式)和须弥座两大类。

②台阶:又称踏道,是上下台基的阶梯,通常有阶梯型踏步和坡道两种类型。

③栏杆:又称勾阑,起到防护安全,分隔空间、装饰台基的作用。

④月台:月台又称“露台”或“平台”。

它是台明的扩大和延伸,有扩大建筑前活动空间及壮大建筑体量和气势的作用。

2.什么是大木作?: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檁等组成,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

3.什么是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组成: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

作用: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

4.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特点:①.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②.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前堂与后堂之间用廊子连接。

③.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

院落四周有廊檐环绕。

④.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的雨水。

⑤.屋顶以采用瓦。

5.记住那种图是什么屋顶?P7-86.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著作: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

7.战国《考工记》中描述的“匠,......夫”的大意。

P15 翻译:工匠在建造城池时,城池为方形,每边长九里,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纵街、九条横街;纵街的宽度要能够容九辆车并行;王宫居中,其左右分别是宗庙和社稷;宫前为外朝,宫后为市场。

市和朝的面积为“一夫”,即100亩。

8.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总平图(P25)9.春秋淹城(百度):是中国目前春秋时期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遗址。

10.廊院: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称为“廊院”。

廊屋:主屋前两侧通长的东西厢房带有前廊的房屋称为廊屋。

11.副阶周匝:对建筑物体外部分另加一圈回廊。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讲解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讲解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一、中国部分1.原始的居住形态(1)天然洞穴(2)巢居(3)穴居(4)半穴居(5)地面建筑2.原始居民点选址和平面布局特征:(1)村落选址在河道弯曲内侧的向阳阶地上,土地肥沃,河流对村落呈环抱之势。

(2)村落的外围,均有人工挖掘的壕沟作为防御措施,壕沟与天然河道一起构成呈圆形的相对封闭而安全的居住区域,有若干相对狭小容易控制的出入口。

(3)住宅向心布局,围绕中心广场或者大房子,所有住宅的门都朝向中心广场,表明中心意识的萌芽。

(4)趋于明确的布局与功能分区,以安全性作为衡量位置重要性的依据,因而住宅位于最安全的圆形围合单元内,公共墓地和陶窑则位于安全性较差的边缘或外面3.《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

两旁两夹,白盛。

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

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

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

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三个。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4.《周礼·考工记》对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影响《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确定了中国古都堂堂正正、方正规划、整齐划一、对称均衡、等级森严的风格特征,影响极其深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对城市主体规划结构的影响:“择中立宫”、几何中心、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其它建筑对称环绕布置周围。

b,对城市规划秩序的影响:礼制的城市规划秩序,“礼”充满国家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国以“礼”制,在以后的建国中,都以“礼”为原则。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旧石器晚期---相对定居、土窑中石器时代---部落居民点三个特点:有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显示社会等级辟邪与占卜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7000BC.-4000BC.---土地耕作者居民点,易碎不宜携带的陶器罐子装物,房子装人---采用容器形状,减少建材用量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4000BC.-3000BC.---城市产生---城市革命,文字---城市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古埃及城市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西部为奴隶,东部南北分阶层贵族(北)和中产阶级(南)(死墙东南角墓地)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死者之城左岸、城市在右岸,神庙位于城中、西南向东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巉Chan岩)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HIPPODAMUS结构形式的雏形4、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两河流域城市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3000BC.建巴比伦城---650BC.建新巴比伦城---跨幼发拉底河两岸、矩形平面、双重城墙、内护城河设九门、高大的山岳台和神庙、狭窄的小巷、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东方贸易中心。

2500BC.-1500BC.史前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1000BC.雅利安文化的冲击、住宅与城镇建设的准则、罗盘定方位、按规定划分地块和街道、游行用地环城街、中央高起的STUPA (窣su屠婆)潘陀族的首府印特拉勒斯特和枯鲁族的哈斯底那波勒按照天堂的美好愿望修建城市古希腊的城市自然与文化背景古典文化先驱、欧洲文明摇篮、影响2000多年多岛多山、土地不富饶、盛产大理石、气候宜人、以海上霸权为基础的外贸型奴隶制商品经济多神教、崇拜人本身、人神同形、实用主义宗教四个历史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古典时期为古希腊文化的代表爱琴文化的代表---克里特岛与迈西尼岛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村镇,叫城邦国家。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1、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

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

城是保护国君的。

郭是看管人民的。

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

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2、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3、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

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

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4、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

特点:自发性建设5、雅典卫城: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

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

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

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

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6、圣地建筑群:1.利用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

2.以神为构图中心。

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

4.公众场所。

7、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

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大题提纲1、我国城市产生的时期、基础及其条件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2)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3)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2、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评判的标准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评断我国早期城市形成的标准:(1)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规模;(2)需要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宫殿庙宇等行使政治文化职能);(3)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城市经济中心职能);(4)要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给水、排水、城墙、壕沟);(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包括列国王城平面图)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形制多不规整。

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城廓分工明确,城是政治中心,廓是经济中心。

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管子》)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鲁国曲阜——内外两重燕大都——大小城并联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4、宋代都城东京规划特点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了望亭。

5、汉代长安城建设及其规划要点。

修建过程: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中外城市建设史重点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建设史重点复习资料

1试述我国城市是怎样产生的?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

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产生及发展而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

2你对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评判的标准有何看法?1、城市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2、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或至少提供用于交换贸易的实物见证4、需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给水、排水设施以及提供防卫用的城墙、壕沟等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成西周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分封诸侯。

2周王朝也在寻求适中的位置加强都城的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主要内容、含义及其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含义:匠人营国指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方九里即每边长九里,旁三门指每边开三道门,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市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经涂九轨指为车轨的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市朝一夫,即市与朝各方百步,左祖为祖庙,右社为社稷坛。

影响深远,如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等实例中尤为明显。

5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建设特点及形成原因?建设特点: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3、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4、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5、列国都城一般都由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城市。

形成原因:1.城廓之分。

2.王宫多建在高台之上。

3.选址:城市规模较大,数量增多,人口增多;城市防御突出。

4.工商业发达。

6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规划上出现什么先进的科学理论并阐述其内容? 《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doc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doc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一一个人总结基础知识(填空)第一章早期城市一、巴比伦1、巴比伦城(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建立了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国家,建立了巴比伦城。

2、新巴比伦城(公元前650年),新巴比伦城成为西亚贸易及文化屮心,其规划与建设于公元前6世纪尼布甲尼撒二世时达到高潮。

3、新巴比伦城主要特点跨幼发拉底河两岸、大体呈矩形平面、两重城墙(防御盂要)、内城设九门、城市主轴为北偏西。

沿大道(普洛采西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与马尔都克神庙,曲折狭的小巷(1.5 —2米)、空屮花园。

二、孟菲斯1、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城市以白色城墙围绕,故当吋命名为白城。

2、墓葬形式、特点:第二代王朝,重建孟菲斯城,在萨瓜勒按照国王生前的生活方式设计了国王坟墓。

邱萨基地大致等于孟菲斯的内城大小,孟菲斯和墓地都是坐北朝南。

3、发源刚果,从南往北走向,尼罗河三角洲,现开罗以南。

4、玛斯塔巴(早期金字塔)-台型贵族墓-金字塔三、先秦中国1、藤花落古城:位于今连云港,龙山文化时期,内外两重城墙。

2、郑州商城:商代早中期,位于今郑州市区东部,一道城墙。

3、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市区西北,疽北商城,无设防边界,四出羡道,不封不树,司母戊鼎,殷墟宫殿-茅茨土阶。

4、周代城市:早期中心在陕西省岐山县,已无城址。

出现了轴线的概念。

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二进院落组成。

凤雏村,两周建筑。

5、战国齐人编撰《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说明周代王城是有一定规划制度的,对屮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①匠人营国: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②方九里:每边长为九里;③旁三门:每边开三门;④国中九经九纬: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⑤经涂九轨:是车轨的九倍, 可并排走三辆车;⑥左祖为祖庙,右社为社稷坛;⑦市朝一夫:市与朝各方百步。

6、咸阳:山南水北,秦国,无设防边界,沿渭水分布。

中外城市建设史考题复习(回忆版).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考题复习(回忆版).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填空题1*10,简答题10*3,绘图10*4 (2中2外),论述20*1, 建议先把40分的绘图题拿到手,建议结合书本上的图一起看,注意图上的节点要表名称。

个人感觉理论题打印成纸质背被较好一•填空1中国最早三重城墙是一:春秋淹城2.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3.川国最早平面图:周土城图4.希腊规划师之父:希波丹姆5.罗马帝国为歌颂帝国而出名的广场是:奥古斯都广场6.巴黎改建者:欧斯曼7.空想社会主义屮傅里叶的一一法郎吉&民国对南京进行——规划:1929首都计划9.英国出台了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案是:《住房少城市规划法案》O O二.简答题1.田园城市含及其意义: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牛.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帯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掌管。

2.曹魏邺城的意义①城市有明确的分区。

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比之前更明确。

②城市空间艺术上的轴线处理。

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等城。

③宫城由多宫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

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应用。

④按各功能分区的实际要求,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的分配。

3.默写匠人营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屮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三.画图分析1.明南京平面图2.明北京平面图阴为朱五绘m 僚宜武门正町I 崇文门1 Ml13.雅典卫城PLAN OF THE ACROPOLIS4.圣马可广场四.论述题1.就《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内容分析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趋势(重点是《雅典宪章》内容)2.《雅》内容:主要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具体内容:(①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外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复习大纲精选全文

中外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复习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中国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
1、跟《周礼考工记》相关的内容
2、周代的都城城制
3、陵邑制(熟悉)
4、邺城(熟悉)
5、辽代五京
6、长安城的规模、布局特点
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7、宇文恺
8、宋朝城市变化体现、城市建设特点
9、瓦子
10、南宋开封(了解)
11、北宋汴梁城
12、平江图
13、闾里制、里坊制
14、厢与关厢
15、元大都城市布局特点
16、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
17、了解明清北京城,熟记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及其规划的意义
18、古代城市发展与河流的关系(熟记)
19、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了解)
20、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发展(了解)外国城市建设史
1、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熟记)
2、希波丹姆斯式
3、罗马营寨
4、卡洪城
5、建筑十书
6、圣地形制
7、田园城市产生背景、理论要点、指导作用、典型的田园城市案例等等
8、卫星城市
9、马丘比丘宪章(了解)
10、雅典宪章(了解关于功能分区内容)
11、圣马可广场、罗马市政广场
12、罗马时期和帝国时期的广场的不同
13、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建筑观、明日城市等等。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建设史回顾要点一、中国的一部分1.原始生活形式(1)天然洞穴(2)筑巢(3)窑洞(4)半窑洞(5)地面建筑2.原有居住区的选址和布局特点:(1)村庄位于河流弯曲内侧的向阳梯田上。

土地肥沃,河流环绕着村庄。

(2)在村庄周围,有人工挖掘的壕沟作为防御措施。

壕沟与自然河流一起形成一个圆形的相对封闭安全的居住区,有多个相对狭窄且容易控制的出入口。

(3)住宅向心布局,围绕中心广场或大屋,所有住宅大门朝向中心广场,预示着中心意识的萌发。

(4)布局和功能分区趋于清晰,安全性是衡量区位重要性的基础。

因此,住宅位于最安全的圆形封闭单元内,而公共墓地和陶窑则位于安全性较差的边缘或外侧。

3.“李周拷公基”工匠营于国,方九里,侧三门,中九经九纬,画中九迹,左祖右社,前权中市,前权中市。

夏后氏世界室,堂修二十七间,宽四修一间,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步。

两边两夹,白胜。

两扇门,三室,一室。

殷人重宅,堂修七宅,堂拜三尺,四宅。

周设九尺宴,东西九席,南北七席,厅堂一席。

每个房间都有两次宴会,几个在房间里,一个在大厅里,一个在宫殿里,一个在野外,一个在画里。

寺庙有七个大门,三个小门,五个不准乘车的路门,三个答门。

里面有九个房间,九个老婆住在里面;外有九房,九清。

分九国,以为九分,九卿治。

宫门五雉,宫角七雉,城角九雉。

画了九个轨迹,周围画了七个轨迹,野外画了五个轨迹。

门的制度就是资本的制度;宫殿制度,以为城市的诸侯制度;环绘为诸侯;野以为都是画出来的。

4.李周考公基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影响。

《周立考公基》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都城制度记录。

它决定了中国古都的风格特征,如挺拔、方形规划、整齐划一、对称均衡、等级森严等。

其影响极其深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对城市主要规划结构的影响:“择中宫”,几何中心,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宫城的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其他建筑对称布置在周围。

b、对城市规划秩序的影响:礼城市规划秩序,“礼”充斥着国家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一)一、中国建筑史部分〈一〉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概念部分1、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

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

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2、抬梁式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

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3、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

4、间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

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

各间具体名称是:尽间-又梢间-梢间-又次间-次间-明间-次间-又次间-梢间-又梢间-尽间5、工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6、司空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称作“司空”7、将作汉代以后,“掌握作宗庙、路陵、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称做“将作”8、将作少府秦至西汉,将作的称谓。

9、将作大匠东汉以后,将作的称谓。

大匠的副手称为“少匠”。

10、将作监唐宋时期,将作的称谓。

监的副手称为“少监”。

11、工部隋朝开始设置的,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项工务的机构,其职务范围比将作大很多。

12、营缮司(营造司)明清时期,在工部下设营缮司,负责朝廷的各项工程的营建。

清康熙以后,改为在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宫殿和园囿的营造。

13、都料唐朝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doc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商,周的城市(1)殷商时代的城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4千年前的夏代)洛阳洛河边的“二里头”遗址都城偃师尸沟乡遗址---早期---推测为汤都西毫(与二里头遗址相差6km)郑州商城---中期湖北盘龙城---中期(商代方国都邑,可能仅为宫城)河南安阳殷墟---晚期(安阳小屯)--庞大的开敞式城市(2)周代的城市一国都--周原的凤雏与召陈的宫殿(宗祠)建筑群—西周早期都城二成周--王城(洛邑,东周都城)三诸侯国都--曲阜(3)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邑与都—邑不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与国城、市、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2.《周礼. 考工记》的内容及意义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评价:●礼制营国制度-----理想城市图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红线”。

两大规划体系之一●与米利都方格网城市异曲同工。

早于希波丹姆斯的方格网城市。

●布局结构3.春秋战国时期各城市的特点(具体看书17~23页)(1)燕下都(BC4---BC3 ,今河北易县东南)城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分布三十多处夯土台(2)赵邯郸(BC4---BC3 ,今河北易县东南)---晋邯郸大夫采邑城改造扩建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3)齐国临淄(bc4,今邯郸)由大小两城构成,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4)曲阜鲁国故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横长方形,城垣南垣较直,东西北三面皆有弧度的,周围有城壕。

公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门,南面两门(5)郑韩故城(bc4—bc3,郑国、韩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县城附近)城分主城及外城廓两部分。

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土墙将其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

主城内室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外廓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居住区(6)淹城(西周时代淹国都城,今江苏常州市南,离市约7公里)三重城墙: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外城均为不规则圆形。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1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3000年)?2、《建筑十书》。

维特鲁维于公元1世纪的建筑论文集,是全世界第一部完整的和最有影响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城市选址、建筑物选址、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关于理想城市的构想)3、古希腊城市格局。

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格局。

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威尼斯和仑巴底为代表的晚期文艺复兴(16世纪中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为巴洛克时期。

5、对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政治背景的分析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

古罗马: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

同时教会势力十分强大。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6、巴黎的城市改建a.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λ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b. 拿破仑帝国时期λ军事独裁、城市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皇帝和宣传对外战争胜利服务;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建设凯旋门广场之后,由于交通阻塞在它周围开拓圆形的明星广场。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总结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总结

一、内容提要1.默写《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中原文中关于城市规模、城市等级等方面的段落,总结营国制度的核心思想。

答:(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王室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稚,城隅之制九稚”“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2)核心思想:①城邑建设体制——划出了王城、诸侯城、地方一般城邑②礼制营建制度——制定了三级不同的城市制度。

依爵位、尊卑而定的营建等级制度,“各位不同,礼亦不同”。

③城邑规划制度——提出了从王成到诸侯城的体系规划。

2.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城市的形制阐述城郭之制(图文并茂)。

答:城郭之制是一种较为完备的城市防御模式,其产生的原因是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的需要。

城郭之制的核心思想城是郭(廓也)落在城外,是城外的防御设施。

城与郭配置,城的功能即变为卫君功能,而郭主要为守民。

周代为城郭之制的成熟期,出现了非典型的城郭之制。

早期的城郭关系(位置)内城外郭:曲阜鲁城、淹城城郭并置:郑韩故城,燕下都,齐临淄,燕下都城郭分设:赵邯郸3.名词解释:城、郭、都。

☐城:“筑城以为君”,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廓:“造廓以守民”,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

4.名词解释:陵邑制度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施,对于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5.图解秦咸阳,总结其城市建设的特点。

1 秦咸阳城市建设特点1)接近方形,分布于渭水两侧。

2)以北部咸阳宫为中心,多个宫殿环行的城市结构。

中外城市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外城市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外城市建筑史复习提纲第二讲1、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末期2、《周礼·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齐国人记录手工技术的官书,表达中国最早的建筑形制。

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王城图3、《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的意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营国制度的所奠定的规划系统的主要内容是:①整体规划结构: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南北轴线作为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围绕宫城对称布置。

②以礼治国的规划秩序。

③方格网的规划方法●意义:①《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②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3、中国的城与廓的区别:《管子·度地篇》:“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传说在夏代,“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

这时已有阶级分化,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4、城与市概念: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而且,城市的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代表这种居民点产生的时代,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城郭沟池以为固)。

同时也指这时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开,而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第三章1、吴淹城:江苏省常州市南,是西周淹国都城。

有完整的三套城墙体系,分王城、内城、外城。

王城呈方形,周长约0.5公里;内城为不规则圆形,长约1.5公里;外城也是不规则的圆形,周长约2.5公里。

城墙均用土筑,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三个城门不开在一个方向上。

内城地势高,中间有块高地,可能是王城宫室遗址。

中外城建复习提纲

中外城建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一、古埃及建筑: ①金字塔。

②古埃及建筑的特点及产生的建筑形式。

二、古代两河流域和代表建筑 (1)萨艮王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2)帕赛玻里斯宫的建筑布局及其艺术特点。

三、古希腊建筑(包括爱琴文化建筑): (1)古希腊三种柱式的性格与体态。

(2)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克柱式的区别。

(3)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如何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绘制总平面图) (4)帕提农神庙的平面布局与艺术成就。

四、古罗马建筑: (1)古罗马五种柱式 (2)建筑的最大特色和成就。

(3)万神庙在建筑平面和剖面上体现出穹顶技术的成就。

(4)分析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剧场。

(5)古罗马时期的理论著作五、拜占庭建筑与早期基督教建筑: (1)拜占庭建筑的特点,(绘帆拱、巴西里卡的草图)。

(2)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建筑艺术,空间及技术上的成就。

六、罗马风建筑: (1)罗马风教堂的特点。

七、哥特建筑 (1)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所特有的一种结构构件。

它利用从墙体上部向外挑出的一个飞券,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离此一定距离的墩柱上,从而解决了拱顶的水平分力问题。

(2)哥特式教堂的内部处理与外部处理的艺术成就。

(3)绘巴黎圣母院的外部立面草图。

八、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罗马坦比哀多建筑的成就并绘坦比哀多立面示意图。

(2)文艺复兴时期的报春花及设计人。

(3)巴洛克式教堂的建筑特色。

(4)园厅别墅九、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征。

十一、18-19世纪欧美的建筑:(1)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

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2)初期功能主义1)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我今天跟汪哥交流了一下,他说,你们最好不要都抄这一份答案,最好自己改改,要不都一样的话,分数都不给你们很高,恩,大家好自为之吧。

还有这些资料基本上可以了,汪哥说,把这份资料背下来就可以了,觉得还不够详细的,你们自己去问汪哥要卷子吧。

一、名词解释4×5(分)1、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

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

城是保护国君的。

郭是看管人民的。

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

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2、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3、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

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

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4、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

特点:自发性建设5、雅典卫城: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

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

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

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

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6、圣地建筑群:1.利用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

2.以神为构图中心。

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

4.公众场所。

7、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

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8、罗马营寨城:公元前300年,罗马人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沿岸。

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大量的营地,把它作为城堡的模式,逐渐演变成了营寨城。

它的形式主要为: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二、填空题10×1(分)三、绘图题2×5(分)1、隋唐长安平面书上P48 附图12、周王城平面书上P13 附图23、曹魏邺城平面书上P38 附图34、明清北京城书上P138 P142 附图45、斯卡莫齐理想城书上P75 附图56、罗马营寨城书上P37 附图67、卫星城——哈罗新城书上P150 附图78、朗科恩城市规划结构书上P208 附图8四、简答题5×8(分)1、隋唐长安布局特点及影响: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道路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主要布局形制: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

宫城的南面是皇城。

宫城、皇城居中偏北,被外城三面包围。

这样市在南面。

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水系与绿化: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

东面从浐河上游开渠分水,再分几个支流入城。

城内街道两旁都有行道树,一般为槐树,皇城宫城内多为梧桐。

影响:国内:东都洛阳,宋汴梁直接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接受其影响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2、宋东京规划要点: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2)御街千步廊,景观好3)街巷制代替坊里制4)城市管理完善(福利院卫生设施,防御等)影响1)改建而成,布局不是很方正,道路有一定的自发性2)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出现,商业街、夜市出现3)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格路网,对后世影响很大3、曹魏邺城规划特点及其意义:曹魏邺城虽只是王城,不是全国性的都城,但它继往开来,在城市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按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1.平面布局:明确的功能分区,统治阶级与平民的隔离,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2、道路布局:方格网、重要道路正对城门,中轴线的体现。

邺城规划的后世影响:明确的功能分区,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应用于城市。

4、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

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明代北京城: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

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清代北京城: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5、明南京明南京城包括外城(防御性质)、应天府城、皇城三重规划特点:(1)继往开来,城池选址注重风水(规划形成)(2)不规则形都城的典型。

宫城区布局方正,市肆区布局灵活自由(自发形成)(3)皇城区(行政中心区)、军营区、商业中心区6、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7、英国旧城改建1966年大火带来的机遇。

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1.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2.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3.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4.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5.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

6.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成果:1.设置专门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定。

2.有方形广场的建筑群——London Spuare。

3.开放贵族园林为公园。

4.里琴大街的整体风貌。

5.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

8、巴黎改建的第三时期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目的:功能需要+装点帝都+军事防御措施:1)完成巴黎大十字和两条环路的建设2)连续17年的道路建设(市中心和市区外围)3)为美化城市面貌,对于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物顶坡度都有所规定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5)重视城市绿化,修建大面积的公园6)将巴黎市中心分散到几个区中心,适应了当时由于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7)完善市政设施建设缺点:1)没有解决贫民窟问题2)没有解决因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五、论述题1×20(分)1、大伦敦发展总体规划:集中发展:反磁力吸引中心城市,城市发展长廊,观念反复(1)圈层式管制:圈层式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

(2)同心圆: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

伦敦郡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士河两岸。

城市规划布局特点:1.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2.伦敦郡48公里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内城功能3.近郊圈:良好居住地、补充绿化8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农副基地外圈: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

1946年《新城法》与卫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问题:疏解不力、不便60’s设置城市长廊与反磁力中心城市巴黎地区总体规划:(1)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安排工业和城市人口的分布。

(2)改变向心城市结构,提倡平行带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

(3)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区域快速公共交通的联系。

华盛顿地区2000年规划:(1)放射长廊发展战略长廊串联若干生活区,长廊之间为楔形绿地和农业用地。

(2)提倡公共交通,限制高速公路(3)限制市区人口增长。

华盛顿2000年规划:a.朗方规划1)借鉴欧洲八个城市,选择两条河的交叉处,北面地势较高用水方便处作为城市发展用地2)设计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国会位于最高处,作为全城核心和焦点3)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一条通向托马克河的轴线,并连结白宫和法院,形成三角形放射布局,构成全城结构中心4)方格型路网和放射路网结合,形成美丽的街道景观5)大胆的人口预测b.华盛顿2000年规划—放射长廊发展战略(图)1)以现有城市为中心,向外建6条放射交通线,即长廊形地带。

沿长廊建居住区或卫星镇,长廊之间楔形绿地或农田2)鼓励公共交通3)限制建设高速公路4)改造大部分地区5)限制市区人口增长6)就业机构集中在市中心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特点:规划结构:多中心城市结构,八大规划片规划等级:等级规划分布(规划片、规划区、居住区)绿地系统:限制主城的森林绿带,人均绿地26平方米/人交通系统:多级快速放射路与环路(2)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技术诸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地区和郊区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