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地图 三国地名古今对照表
三国州郡古今对照

三国州郡图古今对照《尚书》中的《夏书.禹贡》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周礼.职方》:幽、并、冀、兖、青、扬、荆、豫、雍西汉时期的十三刺史部,汉武帝设置,其中十一州的名字沿用了《禹贡》、《职方》的州名,俗称十三州。
西汉十三州:朔方、兖、青、豫、徐、冀、幽、并、扬、荆、益、凉、交趾。
东汉十三州:司隸、兖、青、豫、徐、冀、幽、并、扬、荆、益、凉、交。
三国十五州:在十三州基础上,194年,东汉将凉州东部与司隶西部合成雍州;226年,东吴从交州中分出广州,后取消,后又复设,總計三國共有十五州。
西汉时期的十三刺史部,汉武帝设置,其中十一州的名字沿用了《禹贡》、《职方》的州名,俗称十三州。
西汉十三州:朔方、兖、青、豫、徐、冀、幽、并、扬、荆、益、凉、交趾。
东汉十三州:司隸、兖、青、豫、徐、冀、幽、并、扬、荆、益、凉、交。
三国十五州:在十三州基础上,194年,东汉将凉州东部与司隶西部合成雍州;226年,东吴从交州中分出广州,后取消,后又复设,總計三國共有十五州。
州治所蓟县,辖十二郡县:州治所蓟县,辖十二郡县:领郡国十二领郡国十二领郡国六领郡国六领郡国六领郡国六领郡国八领郡国八领郡国六领郡国六领郡国九领郡国九领郡国五:河南尹、弘农郡、河内郡、河东郡、平阳郡领郡国五:河南尹、弘农郡、河内郡、河东郡、平阳郡其范围约相当于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及陕西省渭河平原领郡国十: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北地郡、新平郡、安定郡、广魏郡、天水郡、南安郡、陇西郡领郡国十: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北地郡、新平郡、安定郡、广魏郡、天水郡、南安郡、陇西郡领郡国七:武威郡、金城郡、西平郡、张掖郡、酒泉郡、西海郡、敦煌郡河西四郡皆为汉武帝时期拓土!张掖:汉武帝“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领郡国七:武威郡、金城郡、西平郡、张掖郡、酒泉郡、西海郡、敦煌郡领郡国七:江夏郡、襄阳郡、新城郡、南阳郡、南乡郡、上庸郡、魏兴郡领郡国八:江夏郡、襄阳郡、新城郡、南阳郡、南乡郡、上庸郡、魏兴郡、章陵郡领郡国二:庐江郡、淮南郡,治寿春州治所江陵,领郡国六: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州治所江陵,领郡国六: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州治所建业,领郡国十二:丹阳,吴,会稽,豫章,庐陵,新都,蕲春,鄱阳,临海,临川,建安等州治所建业,领郡国十二:丹阳,吴,会稽,豫章,庐陵,新都,蕲春,鄱阳,临海,临川,建安等临海,临川,建安等。
《三国演义》中的古今地名对照(第一辑)

《三国演义》中的古今地名对照(第一辑)●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巴西:今四川省阆中市。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长坂坡: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
公孙瓒曾领此郡。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白马:在今河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南京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
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
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
●白帝城:在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三国地名古今对照,看电视不再懵圈】

【三国地名古今对照,看电视不再懵圈】#历史故事#【三国地名古今对照,看电视不再懵圈】
1、常⼭——⽯家庄;(常⼭赵⼦龙)
2、九原——包头;(九原吕奉先)
3、官渡——郑州中牟;(官渡之战)
4、⾚壁——湖北⾚壁;(⾚壁之战)
5、夷陵——湖北宜昌;(夷陵之战)
6、豫章——南昌;
7、⼴陵——扬州;
8、吴郡——苏州;(吴郡四⼤家,陆、顾、张、朱)
9、会稽——绍兴;
10、陈留——开封陈留;(曹操起兵之地)
11、邺城——邯郸临漳;(铜雀台)
12、寿春——淮南寿县;
13、汝南——驻马店;(汝南袁⽒)
14、柴桑——九江柴桑;(周瑜练兵)
15、⼩沛——沛县;(刘备屯⼩沛)
16、宛城——南阳;(曹操征张绣)
17、河内——保定定兴;(河内司马⽒,司马懿)
18、平原——德州平原;(刘备平原县令)
19、上党——长治;
20、弘农——三门峡灵宝。
(弘农杨⽒,杨修)。
三国演义中古今地名对照汇总

三国演义中古今地名对照汇总三国演义中的古今地名对照,那些个古地名,玩过《三国志》的小伙伴们应该是耳熟能详吧。
湖北地区:1.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2.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3.长坂坡: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4.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5.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6.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7.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8.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
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9.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10.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11.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12.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13.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14.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
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15.襄阳郡:治襄阳,即湖北襄阳。
16.油口:又叫油江口。
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17.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湖北公安。
湖南地区1.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2.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
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3.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4.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
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5.桂阳郡: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
四川地区:1.巴西:今阆中市。
2.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
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3.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科普帖:三国演义中古今地名对照汇总

科普帖:三国演义中古今地名对照汇总三国演义中的古今地名对照,那些个古地名,玩过《三国志》的小伙伴们应该是耳熟能详吧。
湖北地区:1.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2.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3.长坂坡: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4.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5.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6.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7.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8.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
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9.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10.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11.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12.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13.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14.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
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15.襄阳郡:治襄阳,即湖北襄阳。
16.油口:又叫油江口。
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17.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湖北公安。
湖南地区1.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2.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
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3.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4.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
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5.桂阳郡: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
四川地区:1.巴西:今阆中市。
2.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
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3.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三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司州一洛阳河南洛阳东汉十三州说法中不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西域长史府,另此处扬州分为魏、吴两部分,故合计十六项。
司州平阳郡平阳县山西临汾西司州河东郡安邑山西夏县北司州弘农郡弘农河南灵宝北司州河内郡怀县河南武陟[zhì]西南司州河南尹洛阳河南洛阳兖州二郡丘山东郓[yùn]城西北兖州陈留国陈留河南开封市东南兖州东郡濮阳河南濮阳南兖州东平国无盐山东东平东兖州泰山郡奉高山东泰安东兖州山阳郡昌邑山东金乡西北兖州任城郡任城山东济宁市东南兖州济阴郡定陶山东定陶西北兖州济北国治卢县山东定陶西北豫州三汝南安城河南汝南东南豫州颖川郡阳翟河南禹县豫州陈郡陈县河南淮阳豫州沛国沛县江苏沛县豫州梁国睢阳河南商丘南豫州谯郡谯县安徽毫州豫州汝南郡汝南安城河南汝南东南豫州弋阳郡弋阳河南潢川西豫州安丰郡安风安徽霍邱商扬州四淮南寿春安徽寿县魏国部分扬州淮南郡合肥安徽合肥西北扬州庐江郡六安安徽六安北扬州鲁郡鲁县山东幽阜青州五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青州济南国东平陵山东章丘西北青州乐安郡高苑山东梁邹东青州齐国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青州北海过平寿山东潍坊南青州东莱郡黄县山东黄县东青州城阳郡东武山东诸城徐州六下邳江苏邳县南魏国部分徐州东莞郡不详不详徐州琅玡郡开阳山东临沂徐州东海国郯(Tán)县山东郯城北徐州彭城国彭城江苏徐州市徐州下邳国下邳江苏邳县南徐州广陵郡淮阴江苏淮安西南冀州七安平信都河北冀县冀州魏郡邺河北临漳西南冀州广平郡曲梁河北鸡泽东南冀州阳平郡馆陶河北馆陶冀州平原郡平原山东平原南冀州清河郡清河山东临清北冀州安平郡信都河北冀县冀州河间郡乐成河北献县冀州渤海郡南皮河北南皮北冀州乐陵国厌次山东惠民东北冀州巨鹿郡廮[yǐng]陶河北宁晋西南冀州赵国房子河北高邑西冀州常山郡真定河北石家庄冀州中山郡卢奴河北定县并州八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并州雁门郡不详山西代县西南并州新兴郡九原山西忻[xīn]州并州乐平郡沾县山西昔阳西南并州太原郡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并州西河郡离石山西吕梁市并州上党郡壶关山西长治北,潞城西幽州九燕国蓟县北京市西南幽州代郡代县河北魏县东北幽州上谷郡居庸河北怀来东幽州范阳郡涿县河北涿州幽州燕国蓟县北京市西南幽州渔阳郡渔阳北京密云西南幽州右北平郡土垠[yín]河北丰润东幽州辽西郡阳乐河北卢龙东幽州昌黎郡昌黎辽宁宁义县幽州辽东郡襄平辽宁辽阳幽州玄菟[ tú ]高句丽辽宁沈阳东幽州乐浪郡朝鲜朝鲜平壤南幽州带方郡带方朝鲜沙里院雍州十京兆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雍州陇西郡襄武甘肃陇西南雍州南安郡不详不详雍州天水郡冀县甘肃天水西北雍州广魏郡临渭甘肃天水东雍州安定郡临泾甘肃泾川北雍州新平郡漆县陕西彬县雍州扶风郡槐里陕西咸阳西南雍州北地郡不详陕西耀县雍州冯翊[yì]郡临晋陕西大荔县雍州京兆郡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凉州十一武威姑臧甘肃武威凉州武威郡姑臧甘肃武威凉州金城郡榆中甘肃兰州凉州西平郡西都青海西宁凉州张掖郡角乐得甘肃张掖凉州酒泉郡禄福甘肃酒泉凉州敦煌郡敦煌甘肃敦煌凉州西海郡居延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西域长史府十二海头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q í]、车师后部六国;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
三国地名古今对照表

辽西郡,治所阳乐,今河北卢龙东。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辽宁义县。
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
玄菟郡,治所高句骊,今辽宁宁沈阳东。
乐浪郡,治所朝鲜,今朝鲜平壤南。
带方郡,治所带方,今朝鲜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下辖
陇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肃兰州东。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宁市。
张掖郡,治所角乐得,今甘肃张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禄福,今甘肃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肃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十二,西域长史府,属魏国,治所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
云南(今云南省昆明市) 叛乱不断,诸葛亮南征后才归降蜀国,后来吕凯就任此地太守,实施统治。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扬州南部的大都市。王朗曾任太守,后来被孙策镇压。
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 被泗水与沂水环绕的徐州要冲。198年,曹操利用水攻在此最终歼灭吕布。
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 道教五斗米道的中心地。215年,曹操自张鲁手中取得,但在219年,又遭刘备夺去。
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下辖:
《演义》地图地名古今对照表

《演义》地图+地名古今对照表上甘:姦•云中无马a 任丘 Uffil乐I上容平底,亦平羌魏昌卢 沛B 细阳阿江 4"上輛鲂野安丰肢疑定江㈱XI內爲涓屈爼涪陵试陵五宝城越蛊縊I廓oiteS西昌。
泸州証平云南备删兴古社袜tSl xA崙答腮甸溜)[何曰登^r'TTTTiT\ a民睡 新城□翩阳 郦湖評•I 开 丿州 ■3 Hffl世 I 阳曲]fefi EtsW [ftis]三甸71 ”誌日蚪国巨題◎河可IJI7-\<「瞼 ■illk*5111衬卿艇 湘%卢龙 右鑫探辽E御月倉矗■白刑姻壬展al 迅枣厂平 删*芦口虛磴揶日J-* 11)F_S5B° 口石宁庐江■*无拘X^L U\厂描 海月门剽:( 答肥舒” ■躺彳眉琢 活朋州桶A求肛黄上血甬江 nafEfl ° O 巴西O 巴1|尹口* 烦 那E蒯州[磁] t o JpsEB '中LL 国o*■MLU * 期 储) 石邑+瞬呼得融°i 播宴 彎i崗丘■' >:i ■ 蜀竽戦 afl 二威LI 叶衣南, 蘇I 朮江冊乌程° a 孫兴JA^"-—:庐氏唇”白演义地图幣且降a 吟|ISSLt-曾J 乐十輕匕誉4SS[丿劲沁冲 響驴严 鸞亀氟[□水吕 itt痂冷龍,4锻来口地]帥。
陀•讦田+SJ反安ra严F1鉀I【州郡国县】一,XX,司隶,治所XX。
下辖XX : XX 郡,今XXXX 西。
XX,治所XX,今XXXXXX。
XX农郡,治所XX农,今XXXXXX。
河内郡,治所怀,今XXXXXX。
XXXX,治所XX,今XXXX。
二,XX,治所XX,今XXXXXX。
下辖郡国XX 国,治所XX,今XXXXXXXX。
XX,治所XX,今XXXXXX。
XX 国,治所无盐,今XXXXXX。
XX 郡,治所奉高,今XXXXXX。
XX郡,治所XX,今XX金乡XX。
XX,治任城,今XXXXXX。
XX郡,治所定陶,今XX定陶XX。
三国志古今地名对照表

三国志古今地名对照表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
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
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
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
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三国演义古今词语对照

三国演义古今词语对照
一、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
下辖郡国: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
河间郡,治所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宁晋西南。
赵国,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
中山郡,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县。
三国主要城市古今对照表

城市名 陕西/甘肃省 长安 汉中 天水 武威 安定 河南省 陈留 许昌 濮阳 洛阳 宛 汝南 新野 河北省 蓟 邺 南皮 其他 北平 襄平 寿春 北海 平原 晋阳 四川省重庆 成都 梓潼 永安 江州 云南省 云南 建宁 湖南省 长沙 桂阳 零陵 武陵 湖北省 上庸 襄阳 江陵 江夏 江苏省 吴 小沛 建业 下邳 其他 庐江 柴桑 会稽 会稽
曹操在徐州屠城时,许多百姓逃难至此。赤壁之战后,百姓们大举迁往江南。 东吴的水军基地,周瑜便是在这里训练水军。赤壁之战时孙权屯驻于此,并接获曹操“会猎江东”的书简。 扬州南部的大都市。王朗曾任太守,后来被孙策镇压。 扬州南部的大都市。王朗曾任太守,后来被孙策镇压。
备注:上述资 料仅供参考。
第 1 页,共 1 页
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省曲靖市
湖南省临湘市 湖南省桂阳县 湖南省零陵市 湖南省常德市
湖北省竹山县 湖北省襄樊市 湖北省荆州市 湖北省云梦县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沛县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睢宁县
安徽省庐江县 江西省九江市 浙江省绍兴市 浙江省绍兴市
备注
高祖-刘邦在此地建立了西汉的首都。211年的渭水之战中,马超与曹操在此交锋。 道教五斗米道的中心地。215年,曹操自张鲁手中取得,但在219年,又遭刘备夺去。 蜀汉名将—姜维的出身地。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使妙计让姜维归降。 位于凉州西部。由于土豪叛乱频繁,张既受曹丕之命,顺利平定了此地的叛乱。 211年,马超在渭水之战中失利,败逃至此,后受追击,逃往冀城。
三国志古今地名对照表

三国志古今地名对照表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
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
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
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
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三国古地名和今地名对照表,建议收藏

三国古地名和今地名对照表,建议收藏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
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三国”地名今何在

“三国”地名今何在
作者:王晓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10期
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吴郡——今江苏苏州市。
小沛——今江苏沛县。
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官渡——今河南中牟县北。
樊口——今湖北鄂州西。
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
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一带。
隆中——今湖北襄樊境内。
夏口——今湖北武汉市。
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一带。
夷洲——今台湾。
山越——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山区。
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樊城区。
涪城——今四川绵阳市。
巴郡——今四川重庆市。
长坂坡——今湖北当阳市东北。
南徐——今江苏丹徒。
范阳——今北京市。
阳曲——今山西太原市。
《三国演义》地图+三国地名古今对照表

【州郡国县】一,司州,司隶,治所洛阳。
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
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
下辖郡国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下辖郡国: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
下辖: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
下辖郡国: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
下辖郡国: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
下辖郡国: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三国时的地名及之外的世界

三国时的地名及之外的世界三国古地都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许昌(今河南省许昌东)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古九州: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重大战役地:赤壁(今湖北省嘉鱼东北)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一带)其他: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江夏(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长板坡(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华容道(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樊口(今湖北省鄂城西北)南阳(今湖北省襄阳县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境内)乌林(今湖北省洪湖东北)新城(今湖北省房县)陆口(今湖北省嘉鱼西南)房陵(今湖北省房县)上庸(今湖北省竹山西南)寻阳(今湖北省广济东北)公安(今湖北省公安西北油江口)秭归(今湖北省秭归)章乡(今湖北省当阳东北)麦城(今湖北省当阳东南)夷道(今湖北省宜都西北)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北古老背)很山(今湖北省长阳西南)涿乡(今湖北省宜昌西)马鞍山(今湖北省宜昌西北)石门山(今湖北省巴东东北)新野(今河南省新野)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境内)宛城(今河南省南阳)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汝南(今河南省新蔡县北)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安众(今河南省邓县东北)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北)汝阳(今河南省上蔡西南)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故市(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北)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乌巢(今河南省延津东南)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安丰(今河南省固始东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西)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泉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一带)巴陵(今湖南省岳阳一带)桂阳(今湖南省彬县)益阳(今湖南省益阳)巴丘(今湖南省岳阳)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柴桑(今江西省九江西南)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吴郡(今浙江省富春县)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邺郡(今河北省临漳西南)巨鹿(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北)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徐无山(今河北省玉田县北)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东)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北海(今山东省境内)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鱼台东北)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斜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箕谷(今陕西省沔县北)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阳平关(今陕西省沔县西北)郿城(今陕西省周至县西)武功山(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南)武兴(今陕西省略阳)南郑(今陕西省汉口)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散关(今陕西省宝鸡西南)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京口(今江苏省镇江)金城(今甘肃省兰州西南)街亭(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下邳(今江苏省雎宁县北)曲阿(今江苏省历阳)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一带)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建威(今甘肃省西和东北)西县(今甘肃省天水西南)武者(今甘肃省成县西北)阳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木门(今甘肃省天水西南)狄道(今甘肃省临洮)钟提(今甘肃省成县)段谷(今甘肃省天水东南)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历阳(今安徽省和县)皖城(今安徽省潜山)舒城(今安徽省庐江)夷洲(今台湾省)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江阳(今四川省卢县)葭萌(今四川省昭化县东南)白水(今四川省昭化县西北)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县)江州(今四川省江北县)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县)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巫县(今四川省巫山北)江油(今四川省江油东)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南)交州(今广东省广州一带)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沓中(今青海省东南境)三国时代-中国以外的世界东汉前期,中期(约公元50-150年)欧洲:西亚和北非,罗马帝国的极盛期,现在的不列颠岛,法国,西班牙,埃及,叙利亚等等,都是罗马帝国治下的行省.在这一时期,帝国在不列颠行省的北部疆界修建了一条117公里的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州郡国县】一,司州,司隶,治所洛阳。
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
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
下辖郡国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下辖郡国: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
下辖: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
下辖郡国: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
下辖郡国: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
下辖郡国: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宁晋西南。
赵国,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
中山郡,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县。
八、并州,治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下辖:雁门郡,治所不详,今山西代县西南。
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乐平郡,治所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
太原郡,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离石,今山西吕梁市。
上党郡,治所壶关,今山西长治北,潞城西。
九、幽州,治燕国蓟县,今北京市西南。
下辖郡国:代郡,治所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怀来东。
范阳郡,治所涿县,今河北涿州。
燕国,治所蓟县。
渔阳郡,治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丰润东。
辽西郡,治所阳乐,今河北卢龙东。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辽宁义县。
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
玄菟郡,治所高句骊,今辽宁宁沈阳东。
乐浪郡,治所朝鲜,今朝鲜平壤南。
带方郡,治所带方,今朝鲜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下辖陇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南安郡,不详。
天水郡,治所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
广魏郡,治所临渭,今甘肃天水东。
安定郡,治所临泾,今甘肃泾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县,今陕西彬县。
扶风郡,治所槐里,今陕西咸阳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耀县。
冯翊郡,治所临晋,今陕西大荔县。
京兆郡,治所长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十一,凉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下辖: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肃兰州东。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宁市。
张掖郡,治所角乐得,今甘肃张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禄福,今甘肃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肃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十二,西域长史府,属魏国,治所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
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
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车师后部六国。
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
十三,益州(北部),蜀国,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
下辖:东广汉郡,治所不详。
广汉郡,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为郡,治所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汉嘉郡,治所汉嘉,今四川雅安东北。
巴西郡,治所阆中,今四川阆中。
巴东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节。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市江北。
江阳郡,治所江阳,今四川泸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庆彭水。
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国,下辖:永昌郡,治所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
云南郡,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
越隽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东。
朱提郡,治所朱提,今云南昭通。
建宁郡,治所味县,今云南曲靖。
徉柯郡,治所且兰,今贵州都匀北。
兴古郡,治所宛温,今云南砚山北。
十五,扬州(吴国部分),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下辖:庐江郡,治所皖县,今安徽潜山。
蕲春郡,治所蕲春,今湖北蕲春。
丹阳郡,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
毗陵典农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苏常州。
吴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
会稽郡,治所山阴,今浙江绍兴。
临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
鄱阳郡,治所鄱阳,今江西波阳。
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临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
庐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
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瓯南。
十六,荆州(吴国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
下辖:建平郡,治所巫县,今湖北巫山县北。
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
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
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
长沙郡,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
衡阳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
武陵郡,治所临沅,今湖南常德。
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
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东。
桂阳郡,治所郴县,今湖南郴州。
临贺郡,治所临贺,今广西贺州东南。
十七,交州,吴国,治所南海番禺,今广东广州市。
下辖: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广州。
苍梧郡,治所广信,今广西梧州。
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
十八,鲜卑等部。
含鲜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
鲜卑部主要有河西鲜卑,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
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黄河以内地区。
总地域南至黄河河套一带,东至辽东,北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西至西域长史以北。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另蜀国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于建宁郡味县,今云南曲靖。
----------------------------------------------------【主要城市一览】长沙(今湖南省临湘市)?197年,孙坚平定区星的叛乱后,便成为本地的太守,后来改由韩玄担任。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高祖-刘邦在此地建立了西汉的首都。
211年的渭水之战中,马超与曹操在此交锋。
陈留(今河南省陈留镇)?此处为交通发达、人材物资集中的要地。
189年,曹操从这里起兵,发布董卓的檄文。
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水运及交通相当发达,深具商业、战略价值之地。
194年,曹操和吕布在这里展开激烈的殊死战。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自光武帝-刘秀由长安迁都至此后,此处便成东汉之首都,繁盛一时。
220年曹丕即位,又成了魏国的首都。
蓟(今河北省蓟县)?幽州牧-刘虞的据点。
刘虞采用怀柔政策,致力于此地与乌丸族间的和睦。
桂阳(今湖南省桂阳县)?赵范曾任当地太守。
赵范曾企图游说赵云娶其嫂,但反而招惹赵云大怒。
建宁(今云南省曲靖市)?蜀国的李恢出身地。
225年,李恢平定雍闿叛乱,229年就任太守,广施善政。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212年,孙权听从张纮遗言,建都于此以抗魏军。
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渤海郡的中心都市,袁绍的据点。
204年袁谭逃到此地,与曹操间发生争战。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214年,刘备降服刘璋后,即以次为根据地。
221年刘备即位,这里便成为蜀汉的首都。
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蜀汉名将-姜维的出身地。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使妙计让姜维归降。
庐江(今安徽省庐江县)?曹操在徐州屠城时,许多百姓逃难至此。
赤壁之战后,百姓们大举迁往江南。
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吴的水军基地,周瑜便是在这里训练水军。
赤壁之战时孙权屯驻于此,并接获曹操“会猎江东”的书简。
云南(今云南省昆明市)?叛乱不断,诸葛亮南征后才归降蜀国,后来吕凯就任此地太守,实施统治。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扬州南部的大都市。
王朗曾任太守,后来被孙策镇压。
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被泗水与沂水环绕的徐州要冲。
198年,曹操利用水攻在此最终歼灭吕布。
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道教五斗米道的中心地。
215年,曹操自张鲁手中取得,但在219年,又遭刘备夺去。
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市)?刘度曾任当地太守。
208年,被刘备所破。
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孔融曾任此地的太守,抵挡黄巾军。
而在官渡之战前,则由袁谭统治。
北平(今辽宁省凌源市)?公孙瓒以此地为治所,并利用渔阳的盐铁之利,发展成一座商业都市。
永安(今四川省奉节县)?222年,在夷陵之战大败的刘备逃入白帝城,将之改名为永安。
223年,刘备亡故于此。
宛?(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为张肃的据点。
197年,张肃奇袭曹操,使典韦、曹昂、曹安民皆战死。
汝南(今河南省上蔡县)?200年官渡作战期间,刘备脱离袁绍,与刘辟等在此活动,袭扰曹操后方。
201年,遭曹操攻陷。
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自董卓任命公孙度为太守以来,至238年止都由公孙氏管理。
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刘备即位汉中王后,曾令刘封与孟达攻下此地。
后来关羽在麦城困守,向刘封等人求援遭拒。
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曾为刘表的据点。
208年起归属曹操。
219年,曹仁死守樊城,挡住关羽的水攻。
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逃离南阳的袁术以此地为据点。
197年,袁术僭称帝位,建都与此。
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原名许。
196年9月,曹操自洛阳迎献帝迁都至此,221年1月,曹丕将此处易名为许昌。
吴(江苏省苏州市)?山越族的严白虎占据之地。
196年,被孙权攻破,此后到212年之间,都是孙氏的都城。
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211年,马超在渭水之战中失利,败逃至此,后受追击,逃往冀城。
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连接冀州和青州、徐州方面的要地,曾受刘备、袁谭等人统治,后来曹植封侯于此地。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刘表囤积兵粮物资的军事基地。
208年,当周瑜在这里和曹仁大战时,中了流箭落马。
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刘表麾下将军黄祖曾为太守,镇守此地。
黄祖曾数度抵挡住孙策的猛攻,但在208年时战败而亡。
江州(今重庆市)?巴郡的中心都市。
226年,蜀国的中都护-李严镇守于此,利用此处的水运之便,将其建设成一个强大城池。
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冀州最富饶的都市。
191年,袁绍自韩馥的手中夺取此地,204年,曹操大破审配而取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