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
灵性的提升
yangguangshama灵性提升《修炼当下的力量》(一)从来没有一本书读得如此辛苦,最先读《当下的力量》一片浑浑噩噩,再读这本据说是入门的《修炼当下的力量》还是不大明晰,简单易懂的汉字拼凑起来的每一句话都有需要慢慢体会和领悟的内涵。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品读的书。
读第二篇时我做了这些读书笔记。
第一部取用当下的力量当你的意识被导向外在,心智和有形的世界就油然而生;若导向内在,它就领悟到自己的源头,回到未显化的状态,那里是它的家。
第一章本体与开悟本体不仅超越了所有生命形式,更深深地存在于每种生命形式之中——它就是每种生命形式最深处那份无形且不可毁灭的本质。
这意味着你现在就可以碰触到本体,因为它就是你最深的自我、你的本性。
但是千万不要尝试用你的头脑去攫取它,也就是不要试着去了解它。
只有当头脑静止下来时,你才能认识本体。
当你临本、当你全神贯注于当下时,本体可以被感觉到,但它永远无法用心智去理解。
而所谓开悟,就是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且安住在“感受圆满成就”的那种状态。
开悟不过就是一种感觉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与一个既不可测亦不可毁的事物的连结状态。
阻止我们体验这个连结的最大障碍就是与心智的认同,因而造成强迫性的思考。
无法停止思考是个可怕的折磨。
没完没了的心智噪音阻止你找到那份与本体无法分离的内在定静,也创造了由心智制造的虚假自我,投射出恐惧和苦难的阴影。
有一个智性的广大领域是超越思想的,思想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面向。
你同时也了解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
撤离对心智的认同你可以从心智当中解脱。
这是真正的自由,你现在就可以着手进行第一步。
尽可能经常倾听脑袋里的声音,特别注意那些常常重复的思考模式,它们就像陈年录音带一样喋喋不休地在你的脑海里重复了好多年。
这就是我说的“观察那个思考者”,也就是去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
当你聆听那个声音时,态度要不偏颇。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1“活在当下”——三年前正是我毕业为了工作四处碰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听我的一位信佛的老师跟我说起过:人无需为了过去的事情而懊恼,也不必为了将来的日子而焦躁,而只需把你的目光投向当下,做好你今天能做的事情。
当时虽似懂非懂却也很受启发,真的要感谢那位老师当初对我的启蒙与关照。
最近,是因为在看李书记推荐给我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本书时,看到了它很多都是引自这本书上的内容,而且我对一些探索自我、心灵成长方面也感兴趣就买本来,只是我的这本是张德芬译的《修炼当下的力量》,比较薄一些,内容上更多地是注重练习如何摒弃过去和未来的幻象,而融入当下。
这本书作为一本心灵修行书籍,初读起来确实有点晦涩难懂,而且跟我以前读过的心理读物不太一样,它没有堆砌很多知识和理论,不是一本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理解的书,而是一本要用心去感受的书。
我才意识自我成长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本书开篇却说思想、情绪组成的“小我”正是困住心灵成长的囚笼,应超越思想,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另外还有终结时间的幻象,接纳自己,停止思考臣服于当下等等,这经典的论述使我顿悟。
心灵成长中的打开自己的感官是很重要的入门课,而我却一直是个喜欢思考却不善于感受的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思想所困住,生活中许多思考都是些无用功耗费心力,使我们处在一种无为的焦虑状态而寸步不前,这也正是我平时行动力不够的原因。
现在当我面对工作压力和一些事情烦躁不安有点焦虑的时候,我就学会了问自己这几句: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智或我的小我正在制造什么样的想法?我是否安在于当下而不是把自己投射在未来或过去?心不够静的时候就翻几页来看看,确实能帮助我停止思考,尽快地行动起来。
另外前些天听了伍汉文关于湘雅精神的讲座,还有参加了支部本来准备排演的张孝骞话剧,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老一辈湘雅人的种种辛酸过去,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种严谨务实克己向上的精神。
《当下的力量》读后心得体会(二篇)
《当下的力量》读后心得体会《当下的力量》是一本极富启发和思考价值的书,在阅读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感悟和体悟。
本书的作者是埃克哈特·托利,他是一位著名的心灵导师和灵性作家,他以其深邃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受到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在这本书中,托利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人类内心的真正力量所在,并指导我们如何在当下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这本书以“当下”的概念为核心,探讨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思维习惯和情感困扰。
托利认为,我们往往过于专注于未来或过去,无法真正活在当下。
我们常常为未来的担忧或过去的痛苦而困扰,而忽略了此刻的宝贵时光。
然而,我们只有在当下才能真正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自我。
托利介绍了一种叫做“觉察”的方法,即通过观察和意识来认识和改变自己。
他告诉我们,觉察是一种自我觉醒的状态,通过觉察,我们能够从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进而体验到内心的喜悦和平静。
觉察的重点是专注于当前的经验,无论是外部的感官刺激还是内心的情绪体验,都要以观察者的身份来审视,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被它们牵引。
我在阅读本书时,深深体悟到了“觉察”的重要性。
平时,我常常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无法真正感受到当下的一切。
而通过觉察,我开始了解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以及它们对我的生活的影响。
例如,我经常会被焦虑和担忧所困扰,而忽略了当前的快乐和幸福。
然而,通过觉察,我开始认识到焦虑和担忧只是一种思维习惯,并且可以通过意识来改变。
当我意识到自己正在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时,我会停下来,专注于当前的经验,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另一个我从本书中学到的重要观点是“认同”。
托利认为,很多人常常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建立在外界的肯定和认可上,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喜乐。
他指出,真正的认同来自于内心的深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认可。
只有当我们完全接受自己,并意识到自己的内在价值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通过认同,我们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独特之处,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当下的力量》读后心得(2篇)
《当下的力量》读后心得《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触动力的心灵启迪书籍。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即活在当下的力量。
这个观点在今天这个快节奏、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尤为重要。
我们时常陷入过去或未来的烦恼中,而忽略了当下。
实际上,只有关注当下,才能真正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书中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让我对时刻保持“当下”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作者讲到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个人每天都在追求工作上的成功,但却忽略了与家人的沟通和陪伴。
他一直认为只有在达到事业上的成功后,才能开始享受生活。
然而,当他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错失了与家人共同成长的机会。
这个例子让我意识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和亲人朋友共度时光。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当下”的意识。
作者提到,我们需要学会清空思绪,专注于眼前的事物。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容易分心,被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所干扰。
但只有当我们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才能做到最好。
我曾经在工作中陷入过这样的困境,感觉四面八方都是压力和任务,不知道从何着手。
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学会了定期停下来,冥想片刻,如此一来,我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当下”的力量对于减轻心理压力和提升幸福感的作用。
当我们陷入忧虑和焦虑中时,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过去或未来中纠结不休。
而只有关注当下,才能真正放下过去的包袱和未来的负担。
书中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
例如,有一个人经历了严重的创伤,一直积极地寻找方法来摆脱过去的痛苦。
但是,直到他意识到只有在当下才能感受到快乐时,他才真正摆脱了过去的负面情绪。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即困扰我们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关注当下来解决。
通过阅读《当下的力量》,我认识到只有关注当下,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为未来的事情忧心忡忡,为过去的错误后悔不已。
当下的力量感悟简短
《当下的力量》感悟
1、让自己活在当下,做符合现在环境需要的事情,让自己变得快乐,也让周围的人感觉到快乐。
但快乐归快乐,绝不能把自己变成精神病。
2、活在当下,与忧伤和悲痛说再见;活在当下,用生命和生活谱写人生的乐章。
当下,永远拥有自己的力量;当下,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在当下,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享受生命,享受阳光,享受教育,享受自己。
活在当下,做当下的自己。
3、我们必须学会当事情来的时候抓住,当事情走时放手。
我们的身体是唯一时刻生活在当下的物体,能够与自我的身体“联结”就是通往当下的最好途径之一。
我们该做的不是看着远在天边的东西,而是做好手上的事。
同时还要懂得放弃,仅有懂得放弃的人才有足够的精神力量。
实现当下的力量,还需要理解当下时刻,实事求是地对待当下,摒弃我们思维对当下时刻的逃避和抗拒,让内心真正从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不受外在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受、解决和做好当下的事情,体会充分把握自我的生命过程,享受真实、简单带给我们的欢乐。
4、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如果他能够知足常乐、平静地应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波荡起伏、坦然应对周围的小麻烦,享受自我的小欢乐;富人若能够取之有道、心安理得地取得财富,造福社会,名利双收,他也一样能够尝到幸福之味道。
而那些“坐在宝马里哭”的人并不必须幸福。
[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
[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篇一 : 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在想: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随后又巴不得赶紧大学毕业好开始找工作;接着我想赶紧结婚过日子;再后来,又巴不得赶紧去上班工作;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现在,我真的快死了??忽然之间,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生活。
————无名氏假如你诚实看待自己的生命,那么你每天的生活将会过的富有意义,且能使您心中充满微笑,充实。
但是我们是否每天真的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很满意,我们是否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毫无乐趣的事情上了呢,审视你自己的内心深处,你真的快乐吗,是什么东西使你觉得必须拥有它你才会快乐,你确定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之后你真的会快乐吗,你就会满足了吗,我相信对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它会迫使我们反思,是我们不再一味机械、麻木地过日子,而是用心去生活。
有一个故事很有名的故事——一个弟子来到他师父的面前,请求他的师父启示给他生命的智慧,师傅注视了这个徒弟一会,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下“用心”两个字。
弟子不解,急于请求师傅解释,师傅又一次写下“用心”。
这时弟子又颓废、又着急,完全无法理解师傅要教给他的道理。
于是师傅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地写:用心??用心??用心。
然而我倒觉得,倒不如问问:“我们真的在这里吗,”这似乎是真正值得深思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全然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无法心无杂念地感受当下的时刻,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心不在焉的事情上,以至于很难真正享受眼前的真实刹那,然而只有你百分之百地经历当下的那一真实瞬间,真实的刹那才有意义,富有力量,才能完满。
要真正享受真实的刹那,简言之就是全神贯注与在眼前在身边的事物,让自己的心灵心无杂念去体验当下的时刻。
事实是我们大多的时候却不能专注于那一真实的刹那,不能毫无遗漏地去感受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和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大部分时间都在麻木于眼前的每一个瞬间。
修炼当下的力量 打印整理版
修炼当下的力量当下力量的核心教导思想和练习[德] 埃克哈特·托利◎著张德芬◎译初步的自由解脱, 就是了解到你不是那个思考者。
在你开始观察那个思考者的那一刻,就启动了意识的更高层次。
然后你就会了解:有一个智性的广大领域是超越思想的,思想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面向。
你同时也了解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 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
这时, 你就开始觉醒了。
序进入当下力量的关键就在你手中Preface《当下的力量》 (The Power of Now) 在1997 年第一次出版之后,对地球集体意识的影响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而我每天也收到很多全球读者的来信, 告诉我他们的生命在接触了书中收录的教导之后, 都有所改观。
虽然小我心智疯狂的影响还是随处可见, 但是一些新的事物却正在浮现。
自远古以来, 人类集体心智模式就让人们无法脱离受苦的重担, 但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准备好要破除这个集体心智模式的束缚。
一个新的意识状态正在浮现。
我们已经苦够了! 即使此刻, 当你手握着这本书, 读到书中提及可以过一个自由解脱生活的可能性时, 这个新的意识就在你之内扬升了。
在这个自由解脱的生活中, 你不再强加痛苦在自己和他人身上。
很多写信给我的读者, 都希望我能够把《当下的力量》里面的教导归纳成具体实践的方法, 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 让他们在每天的练习当中使用。
这些要求促成了这本书的诞生。
除了练习和修炼的方法之外, 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原书的短章节,可以当做一些概念和观点的提醒, 同时作为在每日生活中贯彻这些概念的指南。
书中有许多章节特别适合做冥想式的阅读。
当你在做冥想式阅读时, 主要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资讯而读, 而是要随着阅读进入一个不的意识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反复地阅读相同的章节许多次, 而每一次都会有新鲜的感受。
只有在临在状态中所写的字句或所说的话才会有这种转化的力量, 而这转化的力量就是能够唤醒读者临在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_1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1“活在当下”——三年前正是我毕业为了工作四处碰壁迷失方向的时候,就听我的一位信佛的老师跟我说起过:人无需为了过去的事情而懊恼,也不必为了将来的日子而焦躁,而只需把你的目光投向当下,做好你今天能做的事情。
当时虽似懂非懂却也很受启发,真的要感谢那位老师当初对我的启蒙与关照。
最近,是因为在看李书记推荐给我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本书时,看到了它很多都是引自这本书上的内容,而且我对一些探索自我、心灵成长方面也感兴趣就买本来,只是我的这本是张德芬译的《修炼当下的力量》,比较薄一些,内容上更多地是注重练习如何摒弃过去和未来的幻象,而融入当下。
这本书作为一本心灵修行书籍,初读起来确实有点晦涩难懂,而且跟我以前读过的心理读物不太一样,它没有堆砌很多知识和理论,不是一本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理解的书,而是一本要用心去感受的书。
我才意识自我成长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本书开篇却说思想、情绪组成的“小我”正是困住心灵成长的囚笼,应超越思想,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另外还有终结时间的幻象,接纳自己,停止思考臣服于当下等等,这经典的论述使我顿悟。
心灵成长中的打开自己的感官是很重要的入门课,而我却一直是个喜欢思考却不善于感受的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思想所困住,生活中许多思考都是些无用功耗费心力,使我们处在一种无为的焦虑状态而寸步不前,这也正是我平时行动力不够的原因。
现在当我面对工作压力和一些事情烦躁不安有点焦虑的时候,我就学会了问自己这几句: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智或我的小我正在制造什么样的想法?我是否安在于当下而不是把自己投射在未来或过去?心不够静的时候就翻几页来看看,确实能帮助我停止思考,尽快地行动起来。
另外前些天听了伍汉文关于湘雅精神的讲座,还有参加了支部本来准备排演的张孝骞话剧,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老一辈湘雅人的种种辛酸过去,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种严谨务实克己向上的精神。
修炼当下的力量-第六章
第六章遇见本真的你自己你知道斯芬克斯之谜吗?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的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提出一个谜语 --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都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
无数人为此而丧生。
最后一个流浪者猜到了答案。
你猜到了吗?谜底是人。
它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一天的经历,婴儿呱呱坠地,一开始只能在地上爬,成年后两条腿走路,老年的时候,步履蹒跚,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
所以是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
如果你能站在一生的角度来认识你自己,这个谜语就不难了。
你认识自己吗?当你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呢?谁能不认识自己呢?那么就请先听过小故事吧--小毛驴和小猴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
一天,小猴玩得起兴,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一个劲地夸小猴灵巧。
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爬到了房顶,费了好大劲,但是却把主人的瓦给踩坏了。
主人见状,便大声赶它下来,并又打了它一顿。
小毛驴感到很委屈:为什么小猴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夸奖,而我却不能呢?你认为小毛驴的问题在哪里呢?其实这就是它没有认识自己的缘故。
这下你该知道认识自己是怎么回事了吧?那就是不光要认识自己的外表,还要认识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能力、个性、兴趣等等。
这才是真正能让你自己有所成长的前提,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水平都不知道,还怎么制定目标,奋发向上呢?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无尽,然而能发挥多少,全看我们如何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自贬,既廉价出卖自己,这种毛病以数不尽的方式显示。
例如,约翰在报纸上看到一份他喜欢的工作,但是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想:“我的能力恐怕不足,何必自找麻烦!”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他解释为仅认识你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
修炼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思想精华(二)
修炼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思想精华(二)修炼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思想精华(二)标签:杂谈分类:文摘精华1、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执著于自己的痛苦,这份了悟可能相当令人惊讶。
但在你了悟的那一时刻,你已经打破那份执著了。
2、痛苦之身是因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存在,它是存活在你之内的过去。
而如果你认同它,就是认同过去。
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认同就是相信过去比当下更有力,但这与事实相反。
无意识创造了痛苦之身,而意识将它转化为意识本身。
正如你无法同黑暗抗争,你也无法与痛苦之身战斗,试图主么做只会创造内心冲突,也会带来更多痛苦。
唯一存在的力量,是隐含在当下的,视痛苦之身为当下本然的一部分,并接纳它。
3、除非你能够接触到临在的意识频率,否则所有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是有瑕疵且最终会功能失调的。
爱可能在转瞬间变成粗鲁的攻击,彼此充满敌意,或是冷漠以对,变得爱情交加。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同时经历到爱,以及爱的对立面——攻击、情绪暴力等等,那么你很可能就是把爱跟小我的执著及瘾头混为一谈了,你不可能这一刻还深爱着你的伴侣,下一刻就对他展开攻击。
真正的爱没有对立面,如果你的“爱”有对立面,那就不是爱,而小我对更完整、更深层的自我感的强烈需求,而你的伴侣可能暂时可以满足这份需求。
你的爱是小我用来代替救赎的一种手段,而在短时间内,它的确看起来像救赎。
4、倘有一天,你伴侣的某些行为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也就是你小我的需要,而小我意识中固有的一些感受,如恐惧、痛苦及匮乏,原本暂时被“爱的关系”遮盖住,此刻会全部浮现。
你会把你的伴侣当做造成这些感觉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你会把这些感觉向外投射,并且用野蛮的暴力攻击对方,而这种野蛮的暴力原本就是你痛苦的一部分。
如果你无意识地拒绝面对或经历自己的痛苦,上瘾症就出现了。
无论你上瘾的是什么——酒精、食物、合法或非法的药物,或是某个人——你都是在利用它们遮盖自己的痛苦。
所有上瘾症都以痛苦开场,也是痛苦收尾。
修炼当下的力量-第七章
第七章活着或者死去我们总认为自己将来会有所改变,我们内心所向往的和谐境界也会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地实现。
事实上,时间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和谐或平安,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渐进的想法。
这意味着使我们平安的明天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必须在当下这一刻找到和谐。
如果真正的危难当前,时间感就不存在了,不是吗?我们会立刻直觉地反应。
因为我们尚未看出许多问题的危急性,所以我们才发明了“时间”来克服它。
时间实在是个大骗子,它丝毫不能帮我们改善自己,我们喜欢把时间的运动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界限一经划定,我们就永远处在冲突中了。
我们已经探讨了爱的本质,我们进一步所要讨论的问题,需要更深2的洞悉力和更大的觉察力。
我们已经认清对大部分人而言,爱代表着慰藉和安全感,一种使他在余生能继续享有这份满足感的保证。
然后我这个人就出现了,并且提出了质疑:“这算是真正的爱吗?”同时还要求你向内检视自己。
但是你实在不想去看那个令人不安的真相,你宁愿和人讨论灵魂的问题或是政经方面的情势,不过如果你被逼到一角,不得不面对真相时,你会发现一向被你视为爱的东西根本就不是爱,不过是一种相互报偿、互相剥削的交易罢了。
我说“爱是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的”,或是“自我的中心点一旦消失,爱就出现了”。
这仍然是我自己寻获的真相,对你而言是不具任何意义的。
你可能引用我的话作为一种公式,事实上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用。
你必须亲自去看清真相,要达到这点,必须先从所有的赞同、反对、谴责或辩护之中解脱出来。
然而,“看”实在是生活中最难的一件事,“听”也是一样。
你心中的挂虑时常会令你盲目,即使是眼前的落日美景也视若无睹。
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失去和大自然的接触,文明逐渐集中在都市里,我们也逐渐变成了都市人。
我们住在拥挤的公寓中,那狭窄的房间连天空都看不到,因此,我们已经跟自然的美感脱节了。
你有没有注意到,真正好好看过日出、日落或湖面月色的人寥寥无几?人与大自然脱节之后,自然就会致力于智性方面的发展,我们阅读各种书籍,参观各种博物馆,欣赏音乐会,在家里看电视,做各种不同的消遣。
当下的力量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增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偶然间接触到了“当下的力量”这一理念,并开始尝试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理念带来的改变和收获。
以下是我对“当下的力量”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当下的力量“当下的力量”是一种关注现在、把握现在、享受现在的生活态度。
它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对当下的觉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不被过去的痛苦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
这种力量来源于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二、实践当下的力量1. 深度觉察实践当下的力量,首先要学会深度觉察。
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
例如,当遇到挫折时,不要急于逃避或抱怨,而是要静下心来,分析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消除杂念杂念是困扰我们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实践当下的力量,我们需要学会消除杂念。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从而达到平静内心的目的。
3. 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实践当下的力量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事情,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得到充分关注。
同时,要避免拖延,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4. 保持乐观心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践当下的力量。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
这种心态会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
5. 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要学会感恩,感谢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感谢那些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
这样,我们才能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三、实践当下的力量带来的收获1.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实践当下的力量,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我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地解决问题。
这使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2. 增强抗压能力在实践当下的力量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励志书籍推荐当下的力量
励志书籍推荐当下的力量在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与焦虑的时代,我们常常迷失在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中,而忽略了当下这个最具力量的时刻。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宁静与力量的书籍——《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是埃克哈特·托利,他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我们去认识和体验当下的神奇力量。
这本书不是那种充满空洞理论的读物,而是一本能够真正触动我们心灵、改变我们生活的指南。
在书中,托利指出,我们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源于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恐惧。
我们总是在头脑中不断地回忆过去的错误和失败,或者担忧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焦虑之中。
因为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而未来尚未到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一刻。
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喜悦。
比如,当我们专注地品尝一口美食,用心去感受它的味道、香气和口感,而不是一边吃一边想着其他事情,我们会发现食物变得更加美味。
当我们在公园里散步,真正去留意周围的花草树木、鸟儿的歌声和微风的轻抚,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这些看似平凡的时刻,其实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书中还提到,我们的思维常常会制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这个自我总是在追求外在的认可、物质的满足和各种成就,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然而,这种追求往往是永无止境的,而且会让我们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
只有当我们停止思维的喧嚣,回归到当下,才能与真正的自我连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呢?托利在书中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思维。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头脑在不停地胡思乱想时,不要去评判或抗拒,只是静静地观察它,就像看着天上飘过的云彩一样。
这样,思维的活动会逐渐减少,我们会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当下。
其次,我们要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
灵性图书馆:好书推荐-《修炼当下的力量》
灵性图书馆:好书推荐-《修炼当下的力量》内容简介:《修炼当下的力量》:初步的自由,就是了解到你不是那个思考者。
在你开始观察那个思考者的那一刻,就启动了意识的更高层次。
然后你就会了解:有一个智性的广大领域是超越思想的,思想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面向。
你同时也了解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
这时,你就开始觉醒了。
当代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思想精华。
埃克哈特·托利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的洞见影响了千万人的心灵,他的著作让欧普拉第一次有了“觉醒”的感受。
灵性作家张德芬说,这本书非常重要,它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在书中,托勒对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做了简明、清晰的说明和举例。
透过这些可以具体实践的练习方法,人们可以试着不再加诸痛苦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真正地活在当下,并获得充满光和喜悦的平安感。
如果你尚未接触过托勒的作品、托勒的主张,这本书你不可不读;而对于托勒的老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可以随时查询、自我提醒的手头书。
编辑推荐:当我们激情消退,理想受挫,被无力感包围时,是放弃和沉寂,还是继续微笑,感恩,承担,执着,为自己的人生努力着?一部幽默、真诚又充满智慧的职场励志佳作职场成功不仅需要玩转潜规则,更需要积极的态度和习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江南春专文作序,称之为“非诚勿扰”,“温暖阅读”。
王勇峰推荐感言:登山和做事业都是在过程中获得启示。
作者简介: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国,从伦敦大学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
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致力于解释、整合和深化这种变化。
埃克哈特·托利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
在他的教学当中,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修炼当下的力量
修炼当下的力量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在想: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随后又巴不得赶紧大学毕业好开始找工作;接着我想赶紧结婚过日子;再后来,又巴不得赶紧去上班工作;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现在,我真的快死了……忽然之间,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生活。
————无名氏假如你诚实看待自己的生命,那么你每天的生活将会过的富有意义,且能使您心中充满微笑,充实。
但是我们是否每天真的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很满意?我们是否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毫无乐趣的事情上了呢?审视你自己的内心深处,你真的快乐吗?是什么东西使你觉得必须拥有它你才会快乐?你确定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之后你真的会快乐吗?你就会满足了吗?我相信对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它会迫使我们反思,是我们不再一味机械、麻木地过日子,而是用心去生活。
有一个故事很有名的故事——一个弟子来到他师父的面前,请求他的师父启示给他生命的智慧,师傅注视了这个徒弟一会,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下“用心”两个字。
弟子不解,急于请求师傅解释,师傅又一次写下“用心”。
这时弟子又颓废、又着急,完全无法理解师傅要教给他的道理。
于是师傅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地写:用心……用心……用心。
然而我倒觉得,倒不如问问:“我们真的在这里吗?”这似乎是真正值得深思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全然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无法心无杂念地感受当下的时刻,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心不在焉的事情上,以至于很难真正享受眼前的真实刹那,然而只有你百分之百地经历当下的那一真实瞬间,真实的刹那才有意义,富有力量,才能完满。
要真正享受真实的刹那,简言之就是全神贯注与在眼前在身边的事物,让自己的心灵心无杂念去体验当下的时刻。
事实是我们大多的时候却不能专注于那一真实的刹那,不能毫无遗漏地去感受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和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大部分时间都在麻木于眼前的每一个瞬间。
因为麻木,你才可能维持着一段对你毫无益处、甚至可能有害的关系,而且完全无视于自己的不幸。
临在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书评
临在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书评观察心智习惯逃离当下的倾向。
你会观察到,心智通常把未来想像成比当下更好或更差。
如果那个想象中的未来是更好的,他会给你带来希望或愉悦的期待;如果更差,则创造了焦虑。
这两者都是幻想。
当你的行动是处于当下时刻的觉知时,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带有质量,以及关怀与爱的感觉-- 即使是最简单的行动。
你在想着过去时,是否感到内疚、骄傲、怨恨、愤怒、悔恨或自哀自怜?如果是,你就是在你的心灵中不断累积过去,籍以强化虚假的自我感,同时还加速了身体的老化。
等待是一种心智状态。
基本上,它意味着你要的是未来,不要此时此刻;你不要你拥有的,要的是你们有的。
无论何种等待,都会让你无意识的在两个状况之间创造内在分歧:一个是此时此地(你不想呆的地方)另一个是投射出的未来(你想要去的地方)这样一来,你就会失去当下,也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如果你处于临在状态,就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事物。
把亲密关系当成灵性修持学习不带责怪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学习以开放、不防卫的方式倾听你的伴侣。
给你的伴侣一个表达自己的空间m并保持临在,这样一来,控诉、防卫、攻击-- 所有这些用来强化或保护小我,或是满足它需求的模式,就会变得多余。
为他人留些余地-- 也为自己留些空间-- 是很重要的,没有空间,爱就无法滋长。
记住这一点:小我需要问题、冲突、及“敌人”来强化分离感,它的身份依靠的就是这个分离感。
跟开悟的伴侣在一起时,未开悟对方的心智会觉得非常气馁,因为它固定的心理立场不会遭到抗拒,也就是说,这些立场将会变得摇摇欲坠而脆弱,甚至还有崩溃瓦解的危险,最后导致自我的丧失。
当你开悟时,你会失去一个关系:你和你自己的关系。
一旦你放弃了和自己的关系,你其他所有的关系都将是爱的关系。
真正的无为是内在的不抗拒-《修炼当下的力量》第八章2
真正的无为是内在的不抗拒-《修炼当下的力量》第八章28接纳当下2 来自洁懿读书汇00:0023:08音频,是我自己录的本章全部文字文字,是我看完打出来的读书笔记你唯一可以体验生命之流的时刻就是当下,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地、毫无保留地接纳当下时刻。
你可以全心全意地承认你想离开这个情境,然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而不要以任何方式为它贴上心理标签。
在你达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之前,要持续地透过不为当下贴标签,来练习臣服。
但在臣服的状态,会有一份完全不同质量的能量流入你的作为里。
在臣服的状态下,你可以清楚地看见需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一次只专注一件事。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一百件你未来要做,或可能要做的事情上,而是要专注在一件你此刻可以做的事情。
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作任何计划——计划很可能就是你此刻可以做的那一件事。
如果你抗拒或反击他人的无意识行为,自己也会变得无意识。
如果你无法臣服,那就立刻采取行动:直言不讳,或是做些事情让你不喜欢的情境有所改变——或从情境中抽身而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先观察当自己的立场被攻击时,你如何展开防卫,或者在你攻讦对方的立场时,感受一下自己攻击的力量。
当不再抗拒对方的心理立场,与心理立场的认同被排除以后,真正的沟通就展开了。
真正的无为意指内在的不抗拒和高度警觉。
只有透过放下抗拒、变得脆弱,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百害不侵的本质。
《修炼当下的力量》介绍:由张德芬翻译,她说,这本书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回到当下”“放下”“与内在连接”等词,但如何做?看看这本书,也许有答案。
武志红多次在文章中,推荐这本书。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国,是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从伦敦大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工作。
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如何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修炼当下的力量-第四章
第四章因为未知,所以恐惧婴儿时期缺乏关怀与爱是形成分裂人格的一个主因,同样的,过多的刺激,譬如母亲不让婴儿安静,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则是另一个主因。
这么说有些模棱两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四周环境应该很坚强稳定,让他无忧无虑,然后逐渐赢得他的信赖。
熟悉是信任的基础,假如照顾他的人经常换面孔,环境变化频繁,感觉器官应接不暇各种刺激,他将无法一一吸收(例如收音机或电视机不断发出的噪音,光线太亮,睡眠时亦同,过多累人的旅行等)。
这样的母亲以及这类的骚动,都会侵犯到婴儿对安静以及独处的需要。
做母亲的不停地和孩子玩,抱着到处走,不给小孩有建立自己规律的机会,也会让婴儿搞不清楚状况,吓得缩回去。
另一种情形是孩子的器官尚未发育完整,就苛求他达到某些目标,也会形成分裂人格。
还没学会处理自己问题的小孩,不得不周旋于难搞定或个性不成熟的大人之间,他于是很早就学会了嗅出硝烟,察言观色,以便备战,或者避免让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
没错,他们因为里里外外都没有依靠,只好把父母的责任揽过来,扮演自己的父母亲。
对小孩而言,这个负担当然无可言喻的沉重。
他还来不及发展自我,父母的角色就强加到他身上,他必须了解成人的世界。
他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却得处处设想周到、斡旋其间、理解并且权衡局势。
他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
如此一来,不仅他的童年被窃取了,他的本质也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属于生命基础的安全感因此残缺不全。
我们活在世上,尽量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一如齐格菲(Siegfried)在龙血中沐浴①,为的是不让世人识破他的弱点,然而人的脆弱无法全部被遮掩住。
怎样可以让自己不受伤呢?情感上遥不可及是其一,头戴魔帽隐姓埋名亦若是。
他的脸平静冷漠,教人看不透,别人永远无法得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至于无法抛弃的情感,他培养出一种能耐,即用意识来操控、分配剂量。
心有所感的当下,学着在头脑清楚的情况下,让情感注入或退回去,无论如何不让情感自由自在地流露、发生;因为他认为感情是危险的。
一分钟读《当下的力量》
一分钟读《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冥想和正念来实现内心平静、自我意识和精神成长。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认为,人们常常被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而忽略了当下的存在。
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当下”的观念,强调只有关注当下,才能真正地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书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当下”的观念和重要性的介绍。
作者认为,人们常常被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而忽略了当下的存在。
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当下”的观念,强调只有关注当下,才能真正地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还介绍了一些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来支持他的理论。
第二部分是关于正念和冥想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作者认为,通过正念和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培养专注力、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身心健康。
他提供了许多实践方法和技巧,包括呼吸练习、身体扫描、观察思维等,来帮助读者开始冥想和正念的实践。
第三部分是关于如何将正念和冥想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建议。
作者认为,只有将正念和冥想的实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地体验到它们的好处。
他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如何应对压力、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冲突等,来帮助读者将正念和冥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灵成长指南,它提供了许多实践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培养正念和冥想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篇一 : 修炼当下的力量修炼当下的力量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在想: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随后又巴不得赶紧大学毕业好开始找工作;接着我想赶紧结婚过日子;再后来,又巴不得赶紧去上班工作;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现在,我真的快死了??忽然之间,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生活。
————无名氏假如你诚实看待自己的生命,那么你每天的生活将会过的富有意义,且能使您心中充满微笑,充实。
但是我们是否每天真的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很满意,我们是否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毫无乐趣的事情上了呢,审视你自己的内心深处,你真的快乐吗,是什么东西使你觉得必须拥有它你才会快乐,你确定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之后你真的会快乐吗,你就会满足了吗,我相信对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它会迫使我们反思,是我们不再一味机械、麻木地过日子,而是用心去生活。
有一个故事很有名的故事——一个弟子来到他师父的面前,请求他的师父启示给他生命的智慧,师傅注视了这个徒弟一会,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下“用心”两个字。
弟子不解,急于请求师傅解释,师傅又一次写下“用心”。
这时弟子又颓废、又着急,完全无法理解师傅要教给他的道理。
于是师傅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地写:用心??用心??用心。
然而我倒觉得,倒不如问问:“我们真的在这里吗,”这似乎是真正值得深思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全然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无法心无杂念地感受当下的时刻,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心不在焉的事情上,以至于很难真正享受眼前的真实刹那,然而只有你百分之百地经历当下的那一真实瞬间,真实的刹那才有意义,富有力量,才能完满。
要真正享受真实的刹那,简言之就是全神贯注与在眼前在身边的事物,让自己的心灵心无杂念去体验当下的时刻。
事实是我们大多的时候却不能专注于那一真实的刹那,不能毫无遗漏地去感受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和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大部分时间都在麻木于眼前的每一个瞬间。
因为麻木,你才可能维持着一段对你毫无益处、甚至可能有害的关系,而且完全无视于自己的不幸。
因为麻木,我们才会长年累月忽略身体对你发出的警告,忽视它的消化不良或者肠胃不适,只是晓得猛吞胃片,直到多年后医生对你说你已经病入膏肓,才懊悔不已。
因为麻木,你才可能明知道身处不公平的境遇,却仍默默承受,毫不反抗??太多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困于这个习惯,然而一旦我们麻木地过日子,我们便错过了真实的刹那。
心理学教授蓝爵说:“麻木生活和行动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坠入行尸走肉的池沼里。
在整个二十一世纪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为明天而生活,为未来做打算,对于当下所付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我们为未来计划、为未来担忧,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一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才忽然明白:我们一心一意计较已经发生或者希望发生的事物,却忘记了享受当下的每一个片刻;我们都变成了“为生活做准备”的专家,同时也变成了“现在就充分享受活着”的低能儿;我们为事业做准备,为休假做准备,为周末做准备,为退休做准备——我们其实是在为生命的终结做准备。
我们相信当我们拥有某种经验、某种财富或者地位之后,我们便会很快乐,然而在这之前,快乐是不可能的。
1、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执著于自己的痛苦,这份了悟可能相当令人惊讶。
但在你了悟的那一时刻,你已经打破那份执著了。
2、痛苦之身是因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存在,它是存活在你之内的过去。
而如果你认同它,就是认同过去。
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认同就是相信过去比当下更有力,但这与事实相反。
无意识创造了痛苦之身,而意识将它转化为意识本身。
正如你无法同黑暗抗争,你也无法与痛苦之身战斗,试图主么做只会创造内心冲突,也会带来更多痛苦。
唯一存在的力量,是隐含在当下的,视痛苦之身为当下本然的一部分,并接纳它。
3、除非你能够接触到临在的意识频率,否则所有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是有瑕疵且最终会功能失调的。
爱可能在转瞬间变成粗鲁的攻击,彼此充满敌意,或是冷漠以对,变得爱情交加。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同时经历到爱,以及爱的对立面——攻击、情绪暴力等等,那么你很可能就是把爱跟小我的执著及瘾头混为一谈了,你不可能这一刻还深爱着你的伴侣,下一刻就对他展开攻击。
真正的爱没有对立面,如果你的“爱”有对立面,那就不是爱,而小我对更完整、更深层的自我感的强烈需求,而你的伴侣可能暂时可以满足这份需求。
你的爱是小我用来代替救赎的一种手段,而在短时间内,它的确看起来像救赎。
4、倘有一天,你伴侣的某些行为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也就是你小我的需要,而小我意识中固有的一些感受,如恐惧、痛苦及匮乏,原本暂时被“爱的关系”遮盖住,此刻会全部浮现。
你会把你的伴侣当做造成这些感觉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你会把这些感觉向外投射,并且用野蛮的暴力攻击对方,而这种野蛮的暴力原本就是你痛苦的一部分。
如果你无意识地拒绝面对或经历自己的痛苦,上瘾症就出现了。
无论你上瘾的是什么——酒精、食物、合法或非法的药物,或是某个人——你都是在利用它们遮盖自己的痛苦。
所有上瘾症都以痛苦开场,也是痛苦收尾。
5、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试图逃离当下,而在未来寻找救赎的原因之一。
如果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就得立刻面对自己痛苦,而这正是他们所害怕的。
真希望他们明白,在当下汲取临在的力量来瓦解过去和过去的伤痛有多么容易。
为了避免痛苦而放弃拥有亲密关系也不是解决之道,因为痛苦无所不在。
6、所谓自由、救赎和开悟,就是知道你自己是思考者之下的本体、心智噪音下的定静,以及痛苦之下的爱和喜悦。
首先你停止批判自己,然后再停止批判你的伴侣。
最能催化关系转变的因素就是完全接纳伴侣此刻的模样,不以任何方式批判或改变他们。
这样一来,你就立刻超越了小我,所有的心智游戏和上瘾症到此结束。
再也没有受害者,也没有迫害者;没有原告,也没有被告。
这也是所有共依存现象的终结,所谓共依存就是被扯进他们无意识的模式里,进而不自觉地助纣为虐,让那个模式继续存活。
一旦终结了共依存模式,你们要么会在爱中和平地分手,要么会一同更深入当下,进入本体之中。
7、爱是本体的一种状态,你的爱不假外求,它深植于你的内在,你无法失去它,它也不会离开你。
它无须依附他人,也无须依附其他外在形式。
除非你能永久地从心智认同中解脱,而且你的临在强烈到可以瓦解痛苦之身,或者你至少能够以观察者的身份保持临在,否则爱无法茁壮,只可能会有几次昙花一现。
如果你能做得到,那么痛苦之身就不会掌控你,更不会摧毁爱了。
8、如果你的亲密关系强化了小我心智的模式且赋予它更多能量,进而激发痛苦之身,那么何不接纳这个事实,而不要试图逃脱。
就你内在的转化而言,你无法自我转化,也可能转化你的伴侣或其他任何人。
你所能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转化的空间,让转化得以发生,让恩典和爱能够进来。
9、如果你在伴侣身上观察到了无意识的行国,用你的觉知慈爱地环抱它,你就不会随之起舞。
在敌意和攻击背后的能量形式,绝对无法忍受爱的临在。
如果对伴侣的无意识行为做出反应,你自己也会变得无意识。
亲密关系不是为了让你开心或满足而存在的,如果你继续透过亲密关系寻求救赎,你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幻灭。
但如果你能够接受亲密关系是为了让你更有意识,而不是更快乐的话,那么这种关系反而会给你救赎,你会与更高的意识联合一致,而这更高层的意识就是想藉由你而降临世界。
至于那些紧抓着旧模式不放的人,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暴力、混乱和疯狂。
10、当你的伴侣做出无意识行为时,放下所有的批判。
批判不是会把对方的无意识行为和他的本质混为一谈,就是会把你自己的无意识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误以为那就是他的本来面目。
放下批判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视功能失调和无意识,而是要保持觉知,容许反应存在,并在其中观察它的那个空间。
你不与黑暗抗争,而是带进光来;不随幻相起舞,而是见相非相,看穿了它。
11、学习不带责怪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学习以开放、不防卫的方式倾听你的伴侣。
给你的伴侣一个表达自己的空间,并保持临在。
为他人留一些余地,也为自己留些空间,没有空间,爱就无法滋长。
12、把亲密关系当成灵性的修持,当各种想法和感觉一产生,或是一个反应起来的时候,你们可以马上向对方表明,这样就不会创造时间差,让未被表达或认可的情绪或怨气有机会滋长。
当痛苦之身被转化,你也不再认同心智和心理立场了,你们不再反映彼此的痛苦和无意识,也不再填补彼此上瘾般的小我需求,反而会把自己内在深处感受到的那份爱反映给对方,那份爱伴随着一份领悟,领悟到自己与万事万物合一,就这是没有对立面的爱。
13、如果你的伴侣还是与心智与痛苦之身认同,你却已经解脱了,这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不是对你,而是对你的伴侣而言。
痛苦之身要求回馈却得不到,那么它对争辩、戏码和冲突和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跟一个开悟的人在一起生活并不容易,他的小我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14、如果你独处时无法自在,就会寻求一份亲密关系来遮掩你的不安,可以确定的是,你的不安会在这份关系中以其他形式重新浮现,到时候你可能会归咎到你的伴侣身上。
15、唯有意识到本体,你才能与他人有更深的连结。
你的表层形相或许还是有些需求,本体却无所求,因为它本身已经完整了。
如果这些需求被满足了,很好,但是它们满足与否对你深层的内在状态而言,无关紧要。
所以,对一个开悟的人来说,如果异性相吸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在外相的层次上,他是很有可能感到缺乏或不完整,但同时,他的内在会感受到全然地完整、圆满及平和。
16、在开悟的状态中,你就是你自己——“你”和“你自己”合而为一,你不会批判自己,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不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不爱自己,不恨自己,以此类推。
自我反射意识造成的分裂愈合了,它的诅咒也被解除了。
再也没有一个“自己”需要你去保护、防卫或喂养了。
17、当你开悟时,你会失去一个关系:你和你自己的关系。
一旦你放弃了和自己的关系,你其他所有的关系都将是爱的关系。
18、在成功的周期中,事事水到渠成、欣欣向荣;而当事物凋零或瓦解时,就进入了失败的周期。
你必须放下它们,以便腾出空间,让新的事物得以出现,或是让转化得以发生。
如果你紧握住不放且抗拒的话,就表示你拒绝顺随生命之流,那么你就会受苦。
消融瓦解是新生命的前奏,周期循环相依相生,缺一不可。
19、衰退周期对灵性的领悟来说绝对必要,你必须在某个层面受到重挫,或是经历一些重大的损失或痛苦,才会被灵性的向度吸引。
再不然,就是你的成功让你感觉虚空,没有意义,反而让你受挫,你才会走向灵性。
20、从外在世界这个“二手”源头所衍生出来的幸福快乐,从来无法深入人心,那只是本体喜悦的微弱反映。
本体的喜悦是你进入不抗拒的状态时,在你内在找到的充满生命力的平安。
本体会带你超越心智的两极化,让你从对外相的依赖当中解脱。
即使周遭的所有事物都崩裂坍塌了,你还是可以深深地感觉到内在核心的平安,你也许不会快乐,但是你会在平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