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合集下载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方案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制定的。

下面将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目标与原则以及实施步骤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整个学校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更好地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目标与原则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为了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在制定课程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素质教育导向: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动态更新:及时跟踪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更新,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4. 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四、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学情分析和评估,明确课程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2. 材料准备:收集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为课程建设提供辅助材料。

3. 团队建设: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课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课程设计: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和学习方法。

5. 教学实施:教师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评估反馈:定期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课程建设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教师培训和课程资源的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2. 资源共享: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

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方案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摇篮,学校课程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有竞争力的时代,学校必须通过优质的课程设计来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突出其特色。

本文将从教育重点的角度,探讨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方案。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价值观学校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课程目标,明确所要培养的学生素养。

这些目标应当与学校的价值观相契合,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

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技能和道德理念。

通过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学校可以确保课程的内在一致性。

第二部分:学科融合与跨学科教育传统的课程往往将学科进行分割,而现代学校课程建设更加注重学科融合与跨学科教育。

学科融合可以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思维从狭窄的学科角度转变为跨领域的综合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部分:项目制学习和实践活动传统教育注重单向传授知识,而项目制学习和实践活动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和项目制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部分:个性化教育与差异化学习学校课程建设应当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学习需求和能力存在差异。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差异化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并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取得好成绩。

第五部分:学校特色的培养与传承学校特色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当明确自己的特色定位,并在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和传承。

学校特色的培养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包括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特色教学方法的推广等。

通过培养学校特色,学校可以在教育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____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学校推行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推行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推行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推行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方案成为当前的重点议题之一。

校本课程指的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课程。

而特色课程则是以学校的特长和特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的推行,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的教育内容。

同时,校本课程的推行也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校本课程的制定过程校本课程的制定过程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充分的调研。

学校需要与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组织专家、教研组等进行研讨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针对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校本课程还可以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特色课程的意义和目标特色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特长和特色,开设的一种特殊课程。

特色课程的推行可以帮助学校建立特色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同时,特色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

五、特色课程的选择和制定特色课程的选择和制定需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长。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选择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特色课程。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社会合作,引入一些专业性强、体验性好的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

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运营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运营需要学校积极引进外部资源,与社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研发和运营管理。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合作,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使特色课程能够更好地开发和运营。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1.需求分析:首先,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习惯,以及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重点。

2.教师团队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学设计师等,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需要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程设计要注重跨学科融合、问题驱动、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资源整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5.评估和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1.教师培训: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课程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选课: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校本课程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4.教学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教学质量。

5.成果展示: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成果展示,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创新成为了教育的热点话题。

校本课程,简称SBC,是指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1. 校本课程的定义与意义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与“一刀切”的国家统一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校的特殊需求和培养目标。

它将学校的特色、地域文化、教育理念等因素融入教学内容,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

2. 校本课程的发展背景校本课程的发展得益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传统的统一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因此开始探索和实施校本课程。

此外,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的普及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和便利。

3. 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首先,课程设计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相一致。

其次,课程建设应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相匹配,实现个性发展。

此外,校本课程还要注重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校本课程的建设流程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

首先,学校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定位进行明确。

然后,展开对学校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研究,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确定课程内容。

最后,制定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5. 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方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实施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6. 校本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需要避免过度强调学术性和知识性,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

教育发展研究2011.20一、问题的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进行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力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打造特色学校。

然而,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校本课程实践的力度不大,未能发挥其对于特色学校创建的应有意义。

本文拟在厘清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机制。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形成的现实困境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产生种种现实困境,遮蔽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价值,同时,也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走向深入。

有研究表明,不少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活动课程或是选修课程,还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或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布置下来的一项工作。

[1]由此看来,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更多的是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果这个理解成立的话,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对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安排,即三者占总课时的16%-20%,除去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那么所谓的“校本课程”实际上所占有的比例就非常小了。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所谓的“校本课程”又何以能够构建学校特色,并承载所谓的学校文化呢?显然,这一理解是自相矛盾的。

正是由于对概念的理解偏差,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表面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这主要表现为很多学校混淆了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的不同概念。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被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都在尽力避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去寻找所谓的“校本课程”,但结果却发现,似乎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过去所说的兴趣小组,或是活动课程,或是选修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南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南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南导言: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基于其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自主开发的一种特色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水平。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任务制定、资源整合、实施过程等多个方面,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指南。

一、需求分析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学习调研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有效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习兴趣调查、专家讲座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校本课程。

二、任务制定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实施计划。

任务目标应该既符合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又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

比如,学校可以确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方案。

三、资源整合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资源整合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充分利用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为校本课程提供充足的教学支持和社会实践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发掘与校本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软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渠道。

四、课程设计校本课程设计应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

课程设计可以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等不同形式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同时,课程设计还应注重能力培养和任务驱动,通过项目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应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问题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实验室、外出实习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六、评估与反馈校本课程的评估与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如作业评价、项目展示、个人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学校还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评价结果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校建设的实践总结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校建设的实践总结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校建设的实践总结报告什么是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指在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水平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即呈现出的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

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与学校特色发展的要素,极其吻合。

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理念支配办学。

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

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

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

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

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

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园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园特色课程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关注的焦点。

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校园特色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及原则(一)目标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原则1.符合国家教育政策,遵循教育规律。

2.尊重学生兴趣,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办学优势。

4.创新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体系构建(一)核心课程1.德育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2.学科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开发系列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二)拓展课程1.兴趣爱好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体育锻炼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能力。

3.创新实践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文化艺术类: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选修课程1.学术拓展类:提高学生学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2.实践活动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跨学科融合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策略(一)完善课程体系1.梳理现有课程,明确课程定位。

2.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3.优化课程结构,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

(三)落实课程实施1.制定课程实施计划,确保课程的正常运行。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本文了几个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确立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目标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学校应该要明确自己的课程开发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将校本课程打造成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的课程。

1.确定课程开发的定位和目标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应该就定位和目标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

要确定开发的课程是什么类型的课程,属于哪个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并且要考虑到整个课程的实施时间和范围。

只有通过精心的规划和策划,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能够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的课程,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做到“适合而不滥用”。

二、把握课程设计的重点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1.依据课程目标编制课程目录课程目录是评估课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准确反映出所授课程内容的主旨和方向。

要依据优化教育资源的原则,精简课程,避免过度设计。

2.制定教学标准教学标准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确保课程内容的质量把握和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要充分把握教育部下发的相关课程标准内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标准。

三、落实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而不断完善和落实每个环节的要求,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其中包括:1.制定教材在确定课程内容之后,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材,确保课程内容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教材的编写要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反复校对和审查,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开展课程培训学校要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开展相应的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促进课程的顺利落实。

同时要在课程培训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

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方案一、前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就学校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开发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原则:(1)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和特色;(2)关注学生需求,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注重创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4)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注重课程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三、开发步骤1.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1)了解学校的特色和资源,确定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目标;(2)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3)调查其他先进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情况,借鉴其成功经验。

2.课程设计和开发(1)根据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2)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3)制定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并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完善;(4)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5)开设试点课程,不断进行课程的改进和优化。

3.实施和推广(1)组织教师按照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2)推动学生参与社区实践和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展课程展示和交流活动,分享课程教学经验和成果;(4)开展家长介入,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校本特色课程的关注和支持;(5)与其他学校和机构开展合作,进行课程交流和共同发展。

四、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1.课程内容(1)突出学校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和优势;(2)关注学生需求,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提供多元化的学科选择;(3)注重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4)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篇1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并已开展选课与走班上课。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规范课程设置,加快课程建设1、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与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整合规划,构建包括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兴趣特长课程等一系列课程群,满足学生结构性、方向性、个性化选课需求。

开发完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将学生发展指导与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科学制定学业、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2、均衡安排课程教学。

本校落实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科学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说明,整体设计高中三年课程总表。

在课程设置上,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

艺术课程分三个层次: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提高性课程。

涵盖了美术鉴赏、书法、国画、美术史、摄影、衍纸、纤维艺术、素描、色彩、速写;音乐鉴赏、歌唱、舞蹈、钢琴、古筝、吉他、小提琴、双排键琴、电声合奏、乐理、合唱、歌曲演唱、视唱、乐理、声乐、空乘、模特、摄影、播音主持、影视编导、影视表演、文学与写作、演讲与口才、影视表演、影视欣赏等不同领域多方向的课程。

在课时安排上,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艺术课每周2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

学校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方案在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下,学校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成为了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回答,以便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一主题。

一、概述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的定义和意义学校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点和教育目标,由学校自行编写的课程。

特色课程是指学校在特定领域或特殊资源条件下,深入开展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活动。

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与实施1. 学校校本课程编写的基本原则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需要符合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制定。

基于此,学校应当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2.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学校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此,学校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校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三、特色课程的开设与发展1. 特色课程的选题与规划学校在开设特色课程时,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特色,确定适合学生的特色课程,如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艺术特长课程等。

2. 特色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特色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并结合课程目标进行评价,以保证教学效果。

四、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的关系与互补1. 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的合理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而特色课程则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因此,两者合理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 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的互补作用学校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的互补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校本课程能够提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色课程则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五、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所面临的挑战1. 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评价标准由于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和特色课程的开设是自主的,因此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评价标准,容易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作者:孙志蓉来源:《天津教育·上》2021年第04期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中学化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教材内容的延伸与实践实现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

同时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色,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理念是基于学校“合和共生”的办学理念下建设“和融课程”提出的。

“合和共生”是其理念特色,“绿色与未来”是其学科特色,“宏微结合、合作探究、虚实融合、思维发展”是其课程特色。

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方向,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统一。

旨在构建生本、多元、和谐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协调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创设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二、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围绕“绿色与未来”的建设理念,设置四大板块,即基础类课程、研究类课程、体验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与“宏微结合、合作探究、虚实融合、思维发展”四类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理念相对应。

以必修模块、选择性必修模块为基础,以实验化学、发展中的化学学科为学科研究性课题,以融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化学与生活、VR化学为学科体验,以数字化学、学科未来为拓展方向,构建中学化学学科特色校本课程。

三、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一)中学化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基础,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专业能力的差异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经验总结一、我们的认识对校本课程的真正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2002年秋季,伴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春风,我校教育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征程,全面开始了新课程改革。

我们紧随课程改革的步伐,与新课程同行,本着立足素质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积极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

在6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认识是:校本课程是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以学校多年来实施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为基础,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校本课程是非学术性,而是兴趣性的;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领导或专家,而是学校和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教师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最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二、我们的经验1.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点。

几年来,我们一直引导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把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基础,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

,现已编制成系列化的校本教材,正在学校校本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把地方区域性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把地方区域性资本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本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首选。

地方资本包括地方科普基地、社区单位、地方景观、地方文明等资本。

几年来,我们的局部学校通过展开家校共建活动和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了一批德育基地、科普基地、共建基地。

阳信鸭梨种植技术都为我们的学生供给了交流和实践好机会。

这些社会资本的充分使用,展开的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探究活动,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使用地方区域性资本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梨乡风情》、《小故事大道理》、《感恩教育》等。

3.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把校内课程资本转化为校本课程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作者:陈焕珍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08期我校的生源三分之二为流动儿童,不仅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育管理难度大,而且这些儿童远离家乡,文化与本土存在差异,加上许多学生的家长忙于打工,关爱不足,不少学生在刚入学时有自卑感和失落感。

这种现状制约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

为改善这种局面,我们进行了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一、扬长德育“扬长德育”其内涵所弹奏的是一部师生和谐共进的交响乐。

“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师生的长处”是它的主旋律。

“扬人人所长,越扬越长”,它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快乐成长、个性发展。

——“扬人人所长,育火红童心”中的“长”、“红”两字,体现了辩证关系,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长处,心才能火红,而心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发展内因,心红才能自信,充满希望。

我校位于白云区农村,这一理念又能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长红乡土情感。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为核心,体现教育公平,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长红”奠定一生做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全面落实“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这一基础教育目标与任务,既注重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关注小学生精神的成长。

——承认、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每一个师生的长处,让每个师生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师生在校园里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扬长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积极因素进行鼓励、培养,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长期的良性积累,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特长”的有用人才。

这里的“长”包括特长,更多的也可能是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或优点(长处)。

扬长德育从“扬人之长,越扬越长”这一教育原理出发,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独特优势,通过“期待、激励、训练”,使隐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发挥,并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心态逐渐迁移到其他方向,即扬长补短、扬长促全。

2024年中专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中专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中专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提高中专教育质量,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确保学生充分发展潜能,制定了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优化现有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提高中专学校的教育品质和竞争力。

二、课程开发与建设1. 课程内容更新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更新课程内容,以符合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要求。

2. 实践教学强化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确保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快速适应。

3. 跨学科融合鼓励跨学科融合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 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教师队伍建设1. 教师培训机制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带领学生适应时代变革。

2. 团队协作强化加强教师团队协作,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四、设施设备建设1. 实验室设备更新定期更新实验室设备,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校科研实力。

2. 教室环境改善改善教室环境,提高学习氛围和舒适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课程推广与复制1. 多元宣传途径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本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提高课程知名度和认可度。

2. 成果分享交流组织课程推广活动和成果分享交流会,让更多人了解本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实施效果,推动课程的复制与推广。

六、经费保障与监督1. 经费保障措施制定专门的经费保障措施,确保本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经费供给和合理分配。

2. 监督机制建立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督导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本方案的实施将为中专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路径和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9篇)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9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开发背景我校位于河山镇文化区,河山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

如:“江北第一苹果之乡”之美誉,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种植,有日照巨书摩崖石刻,有全国重点建设工业镇之称。

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指导思想:(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

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色、地域特点和学生需求,由学校教师自行开发和建设的课程。

本文将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参考。

一、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与意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明确相应的目标和意义,只有清楚了解为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指导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校本课程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并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确立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时,需要明确相应的理念和原则,以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课程开发的理念包括注重实践与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而课程开发的原则则包括从学生出发,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倡跨学科和综合性的学习,注重评价和反馈机制等。

三、确定课程开发的流程与方法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以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首先是需求分析,明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然后是课程设计,包括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接着是教材编写与资源整合,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源;最后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实施课程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加强相应的组织与管理。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和权力;其次是加强师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五、积极借鉴和推广成功经验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需要积极借鉴和推广成功经验,提升课程的质量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的研讨会和论坛,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发表时间:2018-06-22T14:36:11.7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上作者:高原
[导读] 在当今时代,把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当做素质教育实施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健康的人性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一种导向,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辽宁沈阳 110011)
摘要:在当今时代,把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当做素质教育实施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健康的人性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一种导向,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重新将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源头,这同样是对当前教育弊端的一种纠正。

校本课程的实施,绝对不是一种花样翻新的短期行为,更不仅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锦上添花,它应该是一个理性的教育决策,是一项寄托教育理想的光荣实践。

关键词:校本课程;创客空间;心理课程;应用;案例
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生而幸福。

校本课程也不例外,而幸福是什么?马斯洛告诉我们,幸福感,那就是自我实现!而尼采所说的则是“成为你自己”。

但在当前,我们的教育在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裹挟之下,走上了一条越来越追求现实功利的道路。

考试成绩以及围绕分数形成的其他卫星利益,成为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的追求,宜人的风度、文雅的谈吐、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强健的体魄、独立的思维,这些本来在我们传统教育中的美好的成分,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把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当做素质教育实施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将学生健康的人性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最高目标的一种导向,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重新将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源头,这同样是对当前教育弊端的一种纠正。

校本课程的实施,绝对不是一种花样翻新的短期行为,更不仅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锦上添花,它应该是一个理性的教育决策,是一项寄托教育理想的光荣实践。

一、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课程。

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称之为课程。

而校本课程则是指学校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之后,有效通过当地地域和学校课程等有效资源整合,并通过创新开发出来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之所以被称之为课程,除了不言而喻的具备内容体系以外,还包括该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及目标、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以及课程评价的原则等内容。

在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全校每个班级都学习创客课程。

授课形式上分为课堂和社团两大模块。

课堂模块中,一二年级低年组主要学习艺术模块中的手指画、彩虹喷泉,和机器人搭建模块中的简单搭建。

三四年级中年组学习中难度搭建,并通过了微型安全金属车床和锯床等设备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客精神。

五六年级高年组在搭建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编程和3D 打印。

社团模块中,同学们在课堂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和创新。

通过社团选拔人才组建我校机器人分队、航模分队、3D 打印分队。

课程上到相应程度,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和机器人技能竞赛,并在课堂上形成校本创客量化评价表,以这两种形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略举一例:课题——搅拌机
教学目标:了解搅拌机及其运动方式
初步了解齿轮装置及它的优缺点和基本用途
重点:齿轮装置
难点:搅拌机及其运动方式
教具:科学箱,加速齿轮装置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搅拌机
教师:你们见过这样的机器吗?在哪儿见过?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是搅拌机,它可以帮助我们打出泡沫或者混合物,如打鸡蛋、打果汁等。

环节二:了解搅拌机的基本构造
教师:搅拌机是通过搅拌叶不停地转动来进行工作的,搅拌机快速地旋转需要加速,这样的两组齿轮组就可以帮助搅拌机快速地旋转。

环节三:学生自主操作
A.制作搅拌机模型的框架
1.两个15孔长条与四个U型5孔长条连接
2.安装链条齿轮(小)和平齿轮(小),使用14厘米轴
3.安装与链条(大)连接的10厘米轴
B.制作搅拌叶
使用滑轮(中)和2个7孔窄长条制作搅拌叶
C.安装与搅拌叶连接的轴(14厘米轴)
环节四:所涉知识点——什么是齿轮装置?
时钟、转笔刀、修正带等物品都有像锯齿模样的齿轮,仔细观察齿轮的形态及它的如何运动。

齿轮装置就是两个以上的齿轮相互咬合进行转动并可以传递动力的装置。

齿轮装置的优点:准确无误地传递主动轴的原动力。

缺点:负荷过重将会导致装置本身或发动机受损。

用途:应用于负重较轻的机械中,如时钟。

布置作业——思考:生活中用到搅拌机工作原理的机械。

以上只是简略的举一个不成熟的例子,以此来说明,所谓校本课程基本要具备怎样的内容体例。

除了以上内容以外,还有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也就是我们平时上的课,辅之以成熟的教法设计。

一个可操作的校本课程就基本成型了。

当然,我们在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探讨。

那么就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来说,依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反映国家的教育意志,在课程实施上具有强制性,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管理、实施的课程。

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由于国家把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规则的权力下放给了地方或者学校。

于是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者就有了融合的可能,甚至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二者是一体两面的。

也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形成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无严格区分的必要。

校本课程的建设,应该遵循、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思想来实施,这样能够保证校本课程的规范和质量。

(二)校本课程内容所涉及的领域。

基于上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在校本课程内容建设上,可以依照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条线索来构建。

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二、校本课程的创建
由于把校本课程的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相信所有学校都在认真思考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首先是学校的角色认同问题,也就是,作为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是主动的主体还是被动的主体。

如果是主动地主体,那在课程建设中的难题就可以一一化解,反之,则也许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一)学校角色。

作为主动地主体,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如下:学校本位:学校主体(认同责任、分享决定)、学校行动(人力资源、环境、条件、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学校的目的(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发展特色、追求卓越)。

(二)课程资源的选择。

只要有了主动构建校本课程的意识,就一定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当的课程资源,将之打造为优质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举例:
心理课程: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或者是一所学校而言,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场复杂而又有着完整过程的心理活动。

在课堂上,想要获得新知乃至学习上的成功,首先就要具备的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心理上渴求获得知识。

基于此等目的,学校开发心理课程校本教材,其中包括学生心理课程、教师心理课程和家长心理课程。

期望通过三项心理课程的整合,能够达到为学生构建学习、成长良好环境的目的。

校本课程如果立足于学生素质发展,个人成长的实际,未必需要外在的自然资源或者社会资源或者经济的很大投入。

只要真切的审视,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切实需要,就一定能够构建起体现学校个性特点,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孙宇航.学校质量的监控与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姚俊孟志宏.校本课程案例:辽宁经验.辽海出版社.2014
[3]徐梅芳.春风化雨润无声—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上海三联.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