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来规范高等教育的运行。

这些法律和法规旨在保障教育的公正性、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为高等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育法律作为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基石,起着维护教育合法权益、保障教育质量和规范教育行为的重要作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管理机构、招生录取办法、学科设置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高等教育的公正性和学术自由至关重要。

例如,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法律规定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注册和认证制度,以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位的合法性。

同时,教育法律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非传统学位的授予和认可进行了规范,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教育政策法规则更加具体和针对性,对于高等教育的具体事项进行了规定,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育政策法规是高等教育法律的细化和补充,力求使法律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些政策法规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例如,一些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除了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外,高等教育的监督与评估也是保障其质量和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各个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教育部门或机构,负责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运行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些教育部门和机构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标准和评估体系,对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进行绩效评估和质量监控。

通过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然而,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国际化呼唤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法规。

教育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教育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教育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一、背景教育行业是一个与法律法规及政策密切相关的领域。

为了保障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的权益,并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本文将就教育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概览。

二、相关法律法规1. 教育体制和组织法教育体制和组织法是规定教育机构的设置、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往往包括对教育机构的分类管理、招生与选拔、教师资格与管理、校园设施、安全与保护措施等内容的规定。

2. 学生权益保护法学生权益保护法是为保护学生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法规通常涉及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规范、学生的纪律与处分、学生的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规定。

3. 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法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法是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并监督教育机构的法律法规。

该法律法规一般规定了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以及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三、相关政策1. 教育改革政策教育改革政策是为了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政策。

该政策往往包括对教育目标与发展方向、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教育资源配置、教师培训与发展等方面的规定。

2. 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而制定的政策。

该政策通常包括对教师资格要求与认定、教师培训与进修、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规定。

3. 教育经费支持政策教育经费支持政策是为了保障教育的经费需求而制定的政策。

该政策主要涉及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分配、学生资助与奖助政策、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四、结论教育行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是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可能存在差异,教育从业者和相关机构应当密切关注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以确保教育行业的正常运行和良好发展。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引言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在教育领域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政策原则、法律法规文件。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概念、意义和具体内容。

教育政策的概念与意义教育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规范和指导教育活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政策原则。

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优质教育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政策可以引导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者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其次,教育政策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使得各个地区、各个学校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推动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

最后,教育政策还可以引导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扶持和推动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领域的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与作用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为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保护教育从业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秩序和社会稳定而颁布的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和制度规定。

教育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对于确保教育的公正、公平、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教育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者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育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有利于维护教育秩序和社会稳定。

再次,教育法律法规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手段,用于处理教育领域的纠纷和矛盾,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

最后,教育法律法规还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创新和进步。

具体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内容1.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第1章 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第1章 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21
第二节 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四、制约性功能
• 制约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有着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 用。
•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约性功能首先表现在它以明令禁止的方式限制某 种不被允许 的教育行为。有的教育政策、法规本身就是一种禁令。
•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约性功能同时表现为立法制约。任何教育法律, 其本身均寓含着对违反教育法律行为的制约。制定与颁行教育法规, 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 其二,一般说来,教育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建立在教育政策的基 础上,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会被立为教育法律。
➢ 其三,教育政策的实施需要“法”的保障。只有合法化的教育政策才 能成为真正可供遵循、实施的政策,同时政策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依法 进行。
24
第三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9
第二节 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二、规范性功能
• 规范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 提供了某种标准 与范式, 起着某种规定性的作用。
• 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性功能主要表现在: ➢ 其一,指引作用。即指教育政策、法规具有对人的教育行为起着导向、
引路的作用。 ➢ 其二,评价作用。即指教育政策、法规对他人的教育行为的评价标准
性,从体系框架的形成,到具体法规的出台,必须通盘考虑,精心谋 划,并认真付诸实施。但是,基于我国国情,邓小平提出在此基础上, 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然后逐步完善;修改补充法规,成熟一条 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配套”。这里所谓“成套配套”是 讲法规的完整性,“快搞”、“先有”,是讲法规的独立性。
原则等,必须符合教育内在规律,这是教育法规的一个基本特点,也 是在教育立法过程中必须遵从的基本要求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又坚 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原则,并且及时吸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教育 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第一节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一、教育政策、法规的概念(一)教育政策的涵义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二)教育法规的涵义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注意三点:1.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意志。

2.教育法规是规定教育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的规则。

3.教育法规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与结构(一)教育政策的类型1.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4.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二)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1.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1)党的政策性文件(2)国家的政策性文件(3)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4)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2.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1)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

(2)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1.教育体制政策教育体制政策包括办学体制政策,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体制政策,教育投入体制政策,教育认识管理体制政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政策六个方面内容。

教育体制政策在教育政策体系中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和政治保障性作用。

2.教育质量政策3.教育经费政策4.教育人事政策5.国家学制政策6.课程与教学政策7.学历与学位政策8.教师教育政策9.考试与评价政策10.招生与就业指导政策11.学校语言文字政策(四)教育法规的类型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还可以分为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民族富强的重要标志,教育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原则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教育政策的制定原则公平原则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意味着政府要通过政策措施,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差距等问题,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平化。

质量原则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

政府要出台针对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改善教育设施条件,推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持续发展原则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以长远和可持续的发展为导向。

政府要制定长期的教育规划,并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对接,确保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推进。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基本法教育基本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核心文件,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和基本要求。

教育基本法的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持,对于确保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法规的配套文件教育法律法规的配套文件主要包括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规章、规定和实施细则。

这些文件对教育的组织管理、师资培养、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具体规范,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教育法规和规章,用于规范本地区的教育发展。

这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利于进一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解决本地区特殊的教育问题。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影响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它们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使教育系统更加规范、有效地运行。

,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也可以引导教育改革和创新。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概念
2
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领域的“规矩”
教育政策
教育法律
教育法规
3
教育政策的概念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 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4
5
6
教育法律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法律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 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 国家立法机关、地方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和颁 布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
表现形式
决议、决定、纲要、通知、意见、指示等
实施方式
号召、宣传、动员、政党纪律
对国家、政党和社会 生活的作用
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
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 普遍的约束力
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15
23
1
4
教育政策的概念 教育法律的概念 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关系
16




17
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概念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1
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概念
古往今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有规则有制度的社会 环境中,国家有制度,社会有规章,家庭中有家规。
正是这些看似无形的规则,保障了人们生活的稳定 有序,我们也须遵守这些规则。
➢目的都是为了调整和规范教育活动和教 育关系,调整和规范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 务,促进
教育政策
教育法律、法规
制定主体
政党;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
教育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教育法规: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属机构;省、自治区、 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 民政府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第三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修订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

教师教育政策的法规

教师教育政策的法规

教师教育政策的法规
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是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规。

以下是关于教师教育政策的一些主要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法律,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2.《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师资格的分类与适用、考试、认定和注册等制度。

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5.《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为教师职业行为提供指导。

6.《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对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政策进行规定。

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1、教育政策概述1.1 国家教育政策1.2 地方教育政策1.3 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教育法律法规2.1 宪法与法律2.2 部门规章2.3 教育行政法规2.4 教育管理规定3、学校管理法规3.1 学校组织与管理制度3.2 师生行为规范3.3 学生权益保障3.4 安全管理规定4、教育质量评估与考试制度4.1 教育质量评估制度4.2 学校考试管理规定4.3 教育资源分配与公平制度5、师资培训与职称评定5.1 教师职称评定办法5.2 师资培训与发展规定5.3 教育人才选拔与引进政策6、学生管理与教育权益保障6.1 学生入学与招生规定6.2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6.3 学生权益保障机制7、特殊教育法律法规7.1 特殊教育政策与规划7.2 特殊教育教学与评估规定7.3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规定8、职业教育法律法规8.1 职业教育政策与规划8.2 职业教育机构管理规定8.3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评定制度附件:附件一、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列表附件二、教育相关部门联系方式法律名词及注释: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的组织方式。

2、法律:在法治社会中由国家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3、部门规章:由部门制定并发布,针对特定领域的行政管理所进行的规范。

4、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部门规章制定的法规。

5、教育管理规定:针对学校、教育机构及相关教育事务的管理所制定的规定。

学前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学前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一、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性及背景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的提高,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政策也日益重视。

学前教育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助于规范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还能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资源和环境。

二、学前教育政策的目标及原则学前教育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益性原则:学前教育政策应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保障儿童的权益,提供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2. 平等原则:学前教育政策应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机会,不论其家庭背景、种族、性别等。

3. 综合性原则:学前教育政策应综合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注重发展儿童的社交、感知、语言、科学等方面的能力。

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原则:学前教育政策应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过渡环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三、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1. 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一项重要法规,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法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管理机构、师资要求、课程设置、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2. 儿童权益保护法:儿童权益保护法保障了儿童的权益,其中包括了儿童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权益。

该法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提供安全、健康、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3. 学前教育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学前教育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是对学前教育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具体规定。

该办法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标准、考核评估、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了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力度。

四、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附件一:学前教育政策相关文件汇总2. 附件二:学前教育法全文3. 附件三: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4. 附件四:学前教育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全文五、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学前教育: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在教育领域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与法规,旨在规范和引导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促进教育的公正与公平。

下面将从不同的维度对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细化。

一、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和目的1.1 制定背景1.1.1 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1.1.2 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1.1.3 教育改革的1.2 制定目的1.2.1 规范教育领域行为1.2.2 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1.2.3 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二、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2.1 教育机构管理2.1.1 学校设置与审批2.1.2 学校管理体制与职责 2.1.3 教师招聘与管理2.1.4 学校财务与资产管理 2.1.5 学校安全与保障措施2.2 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2.2.1 教育经费使用与监督 2.2.2 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2.3 课程设置与教学标准2.3.1 学科课程设置与调整 2.3.2 教学大纲与标准2.3.3 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控2.4 教育改革与创新2.4.1 教育体制改革2.4.2 教育信息化建设2.4.3 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2.4.4 教育国际化与交流合作2.5 学生权益保障2.5.1 学生义务与权利2.5.2 学生安全与健康保障2.5.3 学生资助与奖励制度2.5.4 学生纪律与违纪处理三、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3.1 实施机构和责任3.1.1 教育管理部门3.1.2 学校和教师3.2 监督机制和措施3.2.1 教育督导与评估3.2.2 反腐倡廉与惩戒机制3.3 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与处罚3.3.1 教育违法行为的种类3.3.2 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与措施四、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法律名词及注释4.1 学校设置与审批4.1.1 学校设置: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地区情况,在特定区域内规划、建造或调整的学校机构。

4.1.2 学校审批: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设置、调整等事项进行审查和批准的程序。

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政策

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政策

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法规是指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教育质量,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

教育法规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教育行业的发展,保障学生权益,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针对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政策进行探讨。

一、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行业的教育法规政策是教育事业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石。

作为国家的顶层法律规范,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确保教育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水平。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行业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规范了学校的管理、师生关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全体儿童和少年享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而制定的。

该法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内容、标准和实施要求,要求各地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事业的投入,保证全体学生平等接受教育。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法是为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推动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范了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要求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

二、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是教育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只有将政策法规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 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是政策法规贯彻的主要执行者。

他们需要制定具体的操作细则,明确政策法规的实施要求,并监督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执行情况。

2. 学校治理的规范化学校作为教育行业的基本组织单位,负责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教育任务的完成。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实现教育目标。

3. 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是教育行业的核心力量,对其进行师德师风的建设是贯彻政策法规的基本保障。

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于1995年颁布,共十五章、九十条。

该法规定了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等内容,同时也对教育的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定。

《义务教育法》是针对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颁布,并于2006年和2015年进行了修订。

该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范围、义务教育的内容、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法》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制定的法律,于1994年颁布,并于2015年修订。

该法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聘用方式、职称评定、奖励和惩罚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法》是针对高等教育制定的法律,于1998年颁布,并于2018年进行了修订。

该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目标、管理体制、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此外,还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如《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
和国学籍管理条例》等,这些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机构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机构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机构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教育机构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读对于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教育机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解读,帮助教育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一、教育机构的法律法规解读1.教育法律法规的意义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与教育领域相关的法律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的意义在于规范教育机构的运作,保障学生的权益,维护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对于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

该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应当获得的许可证件、师资要求、办学条件等,教育机构在运营中必须全面遵守。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有一些其他与教育机构管理和运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教育从业者了解和遵守,如《教育机构管理条例》、《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在教育机构的注册、资质申报、师资队伍的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教育机构的政策解读1.国家教育政策的意义国家教育政策是指国家在教育领域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旨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了解和遵守国家教育政策对于教育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育机构的政策解读教育机构需要关注并解读有关教育政策。

比如,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解读,有助于教育机构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把握发展机遇,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此外,关于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政策解读也对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三、教育机构的合规运营1.取得经营许可证教育机构在合规运营之前,需要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学许可。

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教育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教师聘任管理、课程设置管理、学生管理等。

教育的法律法规

教育的法律法规

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的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概述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教育的质量、平等和公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和管理要求,包括学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质量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正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三、地方教育法律法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法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育相关法规,涉及各地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招生等方面的内容。

2. 学校教育章程和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法规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等进行规范和管理。

四、教育监管机构及其职责1. 教育部:负责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与监督、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等。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3. 教育监察部门: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保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4. 教育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类教育考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法规6. 学校教育章程和规章制度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教育法律法规:涉及教育活动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法规与政策解读教育法规与政策是指国家为规范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它们对于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育法规与政策进行全面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础工程、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规与政策,旨在加强教育事业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这些法规与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教育法规的主要内容1. 基本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法》等。

这些法规从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投入等方面对我国教育进行了全面规范。

2. 特定领域法规:我国还针对特定领域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法规,比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

这些法规重点关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特定教育领域的管理和发展。

3.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为了更具体地细化教育法律法规,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这些规定对学校运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细节进行了规定,在实际教育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1. 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

比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路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总体指导。

2. 教育公平政策: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公平,为了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公平政策。

比如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

3. 教师发展政策: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待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发展政策。

比如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定等,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1. 规范教育行为:教育法规与政策对于规范教育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育法规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法规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教育法规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教育法规: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在教育领域,有许多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教育行业的运作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些法规和政策旨在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同时也规范了教育机构的管理和教育行为。

本文将对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于教育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层级与体系教育法律法规主要由宪法、行政法律、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构成。

其中,宪法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最高层级,奠定了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行政法律则包括《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明确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职责和教育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地方性法规则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教育管理和运作的具体细则。

司法解释则为教育行为的法律效力提供了指导和解释。

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影响教育政策是国家对于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教育政策的制定通常涉及政府、教育专家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讨论。

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落实素质教育等目标。

教育政策的实施对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我国实施的“三科联考”政策和“双一流”建设政策都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科建设的进步。

此外,教育政策对于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也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育法规与政策对教育的影响和改革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明确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加强教育管理,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法规和政策对教育实践起到了引领和支持的作用。

教育改革是教育法规和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我国为例,教育改革致力于从产教融合、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教育法规和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价值观等方面的规定,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2024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2024

引言概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是保障教育系统正常运转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着重探讨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政策和法规,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正文内容:一、法制化的教育政策1.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教育政策决策的参与主体及其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程序和依据教育政策的实施和监督机制2.教育政策的内容和目标国家发展战略与教育政策的一致性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教育政策对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3.教育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教育政策的关系教育政策对学校管理者的要求和支持教育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的影响4.教育政策的评价与调整教育政策的评估指标和方法教育政策的调整和改进途径教育政策的后续措施和建议5.国际经验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启示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特点及其效果国际教育标准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影响我国教育政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主体和程序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原则和过程教育法律法规修订的社会参与机制2.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分类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不同层级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和关系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3.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教育法律法规执行的途径和方法教育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机制和措施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4.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改进教育法律法规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途径和策略教育法律法规对个体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5.教育法律法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法律法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育法律法规的国际交流平台和机制教育法律法规国际合作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总结: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教育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和目标,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执行与监督等方面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双赢”协作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之日起开始实施。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18、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9、(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0、(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

”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强制性)特征。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14 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学校董事会)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当地县教育局)2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

”这一解释属于(目的解释)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来处罚。

2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某市公安局)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

王某的伤害由(某寄宿学校负责)承担责任。

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2006 .9.1)。

3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3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收学费、杂费)。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5、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7)周岁。

3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3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3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4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4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43、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4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4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4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4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5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5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

”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强制性)5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教育行政法规)6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1986年)6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6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66、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67、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可以)68、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应负刑事责任)69、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70、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十三条。

二、多选题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教育法),制定本法。

7、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来保障”。

10、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责任)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行政复议、教师申诉)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法定监护、指定监护)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警告、记过、开除学籍)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ABCD)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C、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