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头晕疗法

合集下载

BPPV手法复位

BPPV手法复位

一位58 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为此向她的主治医师寻求诊治。

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1 分钟,该患者躺下、翻身、或爬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鸣及听力下降。

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临床上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缩写为BPPV)是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有报道显示,BPPV 的年患病率为10.7-64.0/100000 人,终生患病率为2.4%。

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 分钟,一般在头位改变后诱发,如躺下或起床,在床上翻身,头向后仰或前倾。

虽然有少部分患者描述为较持久的眩晕和不平衡感,但医生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最终都能获悉这些患者在头位改变后眩晕症状通常会加重。

眩晕发作时,很多患者伴有恶心,有时伴呕吐。

BPPV 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头部外伤、长期斜卧及各种内耳疾病有关。

频繁的自发缓解与复发,一年内复发的概率约15%。

在日常活动中,患者容易摔倒和受伤。

在老年人群和女性人群中,BPPV 的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 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3。

有报道显示,BPPV 与骨质疏松、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下降有关,当然,首先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和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下降。

其实,BPPV 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管。

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

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BPPV 最为常见,可占全部病例的60%-90%。

然而,我们可能低估了水平半规管型患者的比例,因为该型患者的耳石比后半规管型更容易自发复位。

由于前半规管位置高,耳石碎屑较难进入而很少受累,故前半规管型BPPV 患者相对少见。

临床要点:1. BPPV 是目前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由头位改变诱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休息与外固定
对于初发或轻度患者,可通过卧 床休息、头颈外固定等方式缓解
症状。
前庭康复锻炼
进行针对性的前庭康复锻炼,提高 患者对眩晕的耐受能力。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快速转头等诱 发眩晕的动作。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原则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改善内耳循 环、抑制前庭系统过度兴奋等药
物。
剂量调整
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通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 社交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困难。
康复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和总结。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 署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包括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失 调等。
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头部外伤、内耳疾病、长期卧 床等是BPPV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如避免 头部外伤、积极治疗内耳疾病、鼓励 患者适当活动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个体化医疗需求 的增加,未来BPPV的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 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远程医疗将逐渐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远 程医疗将在BPPV的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 服务。
综合治疗模式将得到推广
未来BPPV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治疗 方法,而是将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形成 综合治疗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 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患者:张女士45岁
预后:经过治疗患者眩晕症 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分析和讨论
案例介绍: 患者年龄、 性别、病史 等基本信息
症状描述: 眩晕、恶心、 呕吐等症状
诊断过程: 医生如何进 行诊断包括 检查、测试

治疗方案: 医生选择的 治疗方法如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
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 的症状改善
0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预防 和康复
0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案例 分析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BPPV)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短暂的、反复发 作的眩晕。
症状:主要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胀等。
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耳石复位术
治疗时间: 每次治疗约 10-15分钟
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进 行详细检查 确保无其他 疾病
治疗效果: 治疗后眩晕 症状可明显 改善但可能 复发
治疗后护理: 避免剧烈运 动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定期复查
0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BPPV)的预防和
康复
预防措施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BPPV的 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的改进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BPPV 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
探索更有效的诊 断方法和治疗手 段
研究BPPV与其 他疾病的关系和 影响
提高公众对 BPPV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感谢观看
Thnk you
汇报人:
07
总结和展望
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的 要点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

BPPV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占眩晕患者很大比例,是常见的耳性眩晕病。

当头部运动到某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眩晕,并伴眼震等。

据此在临床上采取变位试验,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配合手法复位也有很好的疗效。

(1)变位试验:即改变体位诱发短暂眩晕发作及特异性眼震。

Dix-Hallpikes 试验,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可疑侧旋转45o后迅速躺下,躺下后头悬垂20o~30o,并仍保持侧转45o,同时用手托患者后颈部支撑保护,观察有无眩晕发作及眼震,如出现眩晕及以眼球上级为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后半规管BPPV是垂直成分向眼球上级,扭转成分向地;前半规管BPPV是垂直成分向眼球下级,扭转成分向地)眩晕和眼震通常不超过30秒,回到座位时眼震方向逆转,即为阳性。

(2)手法复位: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及前半规管BPPV。

①患者坐位,头向患侧转45o,双手托患者头部迅速帮助变至仰卧位,头超出床沿并向下垂30o,使患耳垂直向下,此时管石下沉到后半规管中部;②观察眼震消失后,将头向健侧转90o,可使耳石移到总脚,保持此体位1分;③继续使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另一侧翻转90o,此时患者侧卧于治疗床,头部偏离仰卧位135o,管石通过总脚,此体位保持1分钟;④扶患者缓慢坐起,头转向正前方,并略前倾约20o,使管石回归椭圆囊,持续约2分钟。

此为一治疗循环,休息5~10分,再次复位治疗,直至不再诱发眩晕及眼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bppv)诊断和治疗 课件
REPORTING
• BPPV 概述 • BPPV 诊断 • BPPV 治疗方法 • BPPV 预防与康复 • BPPV 研究进展
目录
PART 01
BPPV 概述
REPORTING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的短暂 性眩晕和眼震。
研究方向
深入探讨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 理机制,以期为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比较不同 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 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
据。
加强BPP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理解,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
方案。
通过Dix-Hallpike或Roll-Test 等位置性诱发试验阳性,可确
诊为BPPV。
鉴别诊断
01
02
03
前庭神经炎
患者有病毒感染史,眩晕 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 至数月,无位置性眩晕特 点。
迷路炎
患者有中耳炎病史,眩晕 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听 力下降等症状。
颈性眩晕
患者有颈部疼痛、僵硬等 症状,眩晕与颈部活动有 关,无位置性眩晕特点。
患者感到视物旋转,周围物体 晃动或自身旋转。
平衡障碍
患者感到站立不稳,容易跌倒 。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等症 状。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患者有头部移动至特定位置时 出现的短暂性眩晕症状。
眩晕发作时伴随至少一种其他 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等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如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

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2023-11-09•引言•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概述•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目录眩晕的研究现状•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实验研究•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应用•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BPPV患者常感到短暂的眩晕,尤其是在头部移动到特定位置时。

体位疗法是治疗BPPV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重新定位头部和身体来帮助恢复正常的内耳结石位置。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通常由于内耳结石移位引起。

研究目的评估体位疗法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研究意义了解体位疗法对BPPV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BPPV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和意义0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概述定义与分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表现为在特定头位或体位改变时出现的短暂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BPPV可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后半规管BPPV、外半规管BPPV和上半规管BPPV。

•BPPV患者通常在头部快速移动或身体位置改变时出现眩晕,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BPPV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耳石脱落、炎症、缺血等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椭圆囊囊斑病变、耳石器病变和半规管病变。

03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现状体位疗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评价临床试验证明体位疗法对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具有显著疗效。

体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体位疗法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当,但副作用更小。

体位疗法通过改变内耳中淋巴液的流动,从而减轻或消除眩晕症状。

体位疗法的机制还涉及改善前庭神经的功能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眩晕耳石症治疗方法

眩晕耳石症治疗方法

眩晕耳石症治疗方法眩晕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头位变化时突然出现的眩晕感。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对于眩晕耳石症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眩晕耳石症的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姿势操纵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头位操纵,可以使耳石重新回到内耳的正常位置,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需要进行数次操纵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眩晕耳石症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一些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内耳的平衡功能来缓解眩晕症状,例如抗组胺药物和镇静剂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眩晕耳石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且使用药物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物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眩晕耳石症治疗方法。

比如头部理疗、理疗操等,可以通过改善颈部和头部的肌肉张力,来减轻眩晕症状。

另外,一些患者也可以通过听力康复训练来改善内耳功能,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一些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缓解眩晕耳石症。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那些经过长期治疗仍未见好转的患者,手术可以通过改善内耳的结构来减轻眩晕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激进的治疗方法,需要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总的来说,眩晕耳石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患者能够早日摆脱眩晕症状,恢复健康的生活。

BPPV的诊断与治疗

BPPV的诊断与治疗
卧,头向健侧扭转90° ②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头转90 °鼻尖朝下 ③继续朝健侧方向,使侧卧于患侧 ④坐起
实用文档
A
Barbecue翻滚法 A(右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实用文档
B
Barbecue翻滚法 B(右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实用文档
C
Barbecue翻滚法 C(右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实用文档
B C
Epley手法注意事项
• 每个步骤结束后应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一 般应维持至眼震消失或旋转感消失后再保 持1min。
• 重复此5种头位直至不再引起眼震为止。 • 大部分患者一次复位即可,部分患者需多次
复位。 • 一周后,如仍出现眩晕及眼震,则应每周
进行一次治疗。
实用文档
手法复位治疗
2、Barbecue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
实用文档
BPPV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 ① 发病突然 ②症状的发生常与一些头位活动有关 ③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 ④眼震 ⑤可伴恶心及呕吐
实用文档
诊断依据
2、Dix-Hallpike 试验。 ①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检查者手持患者头部 ②检查者迅速将患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向下垂30 °,观察
实用文档
A B
C
Dix-Hallpike 试验(右后半规管) 实用文档
A B
C
Dix-Hallpike 试验(左后半规管) 实用文档
诊断依据
3、仰卧侧头试验(Roll test) 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 取平卧位,继之头向左或右侧转90°,立刻 或经很短的潜伏期后出现剧烈旋转性眩晕 和水平向地性眼震,反复试验无疲劳性。

(整理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整理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 断与治疗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BPPV的诊断 • BPPV的治疗 • BPPV的预防和康复 • 结论
01 引言
定义与概述
0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表现为头 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和 不稳感。
02
BPPV通常由椭圆囊或球囊上的耳 石脱落引起,导致平衡感受器受 到刺激,引发眩晕。
诊断方法
01
02
03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眩晕发作情况, 如发作时间、诱因、伴随 症状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特征性位 置性眼震,如垂直或水平 眼震。
位置试验
通过特定的头部转动动作 诱发眩晕和眼震,以确定 病变半规管。
鉴别诊断
前庭神经炎
有病毒感染史,持续眩 晕、恶心、呕吐,无位
置性眼震。
梅尼埃病
突发性聋
迷路炎
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 鸣、耳闷胀感,无位置
性眼震。
有听力突然下降,可伴 有眩晕,无位置性眼震。
有耳痛、听力下降,可 伴有眩晕和特征性位置
性眼震。
03 BPPV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抗眩晕药物、镇静剂等 ,以减轻患者的眩晕和恶心等症状。
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治BPPV,且长期使用 可能带来副作用。
BPPV的发病率和影响
BPPV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女 性略高于男性。
BPPV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PPV的诊断
诊断标准
患者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 眩晕发作史,持续时间不超过1 分钟。
位置试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 位置性眼震。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特点
右水平半规管
注意事项
由于耳石消散和中枢适应的原因,会出现 疲劳性
所以要避免重复诱发 对于疗效,要考虑疲劳性。不要误把疲劳
性未引出眼震认为治疗好转
复位原则
腹返耳 嵴回石 直椭只 接圆能 返囊从 回,半 。不规
能管 从总 壶脚
复位手法:后半规管BPPV
Eply复位:针对管石(相对柔和) Semont复位:针对嵴顶结石(复位有
处理:对因治疗+康复训练
并发精神源性头晕:
解释+行为认知+抗焦虑
复位后注意
复位后走路不稳感或轻度头晕者
复位后24小时采用高枕卧位(头抬高 30°)或者健侧卧位睡眠
避免头部剧烈活动 保持充足睡眠 避免情绪波动
复位无效
分析原因:手法、角度、速度、复位 中眼震观察、复位后的体位
去除诱因 无效时,习服疗法 对于诊断明确、复位及康复训练均无
嵴顶结石:目的让耳石从嵴顶变到半规管,注意 甩头过程要快。
Barbecue复位
Gufoni复位:管石
Gufoni复位:嵴顶结石
复位手法:上半规管BPPV
反向Eply复位:疗效不确切 Semont复位: 海军总院李进让:李氏复位法 Yacovino复位:不用判断左右侧
Yacovino复位
临床分类
特发性BPPV:原因不明(50%-97%) 继发性BPPV:继发于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
(25%) 头外伤(7%-17%)-双侧 病毒性迷路炎(15%) 梅尼埃病(15%) 偏头痛(﹤5%) 内耳手术(﹤1%)
骨迷路
椭圆囊 (es) 球囊
内淋巴囊
前庭迷路解剖
壶腹
半规管空间位置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其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眩晕、头晕、恶心和呕吐。

BPPV通常是由于内耳中的耳石在半规管内不适当地移动而引起的,导致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眩晕的感觉。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BPPV的常见方法,其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重新定位耳石,以减轻或消除眩晕症状。

本文将探讨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近远期效果。

近期效果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

一项发表在《美国耳鼻喉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在接受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80%的人在治疗后经历了眩晕症状的明显减轻或消失。

另一项研究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在治疗后的24小时内显著减少眩晕症状的发作次数和强度。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非常显著,可以快速减轻眩晕症状,让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除了减轻眩晕症状外,快速手法复位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平衡功能。

一项发表在《头颈康复杂志》的研究发现,接受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平衡能力,可以更好地行走和站立,减少了摔倒的风险。

这进一步证实了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不仅可以减轻眩晕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

近期效果的稳定性也是评估快速手法复位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70%的人在治疗后6个月内没有发作眩晕症状。

这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效果可以稳定地持续6个月以上,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的眩晕缓解。

在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远期效果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有一定的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尽管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在治疗后能够显著减轻眩晕症状,但在长期跟踪观察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耳石再次移位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BPPV的复发导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远期效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BPPV的类型和病程、治疗的操作技术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及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及手法复位

临床表现
短暂的眩晕
患者在头部移动至特定位置时 出现短暂的眩晕,通常持续数
秒至1分钟。
眼球震颤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球震颤, 表现为眼球的快速往返运动。
恶心和呕吐
眩晕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恶 心和呕吐的症状。
平衡失调
患者可能感到站立不稳,容易 跌倒。
诊断标准
患者有头部移动至特 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 眩晕症状。
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辅助治疗方式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 状和减轻眩晕发作的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抗胆碱能 药、止吐药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前 庭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眩晕症状。
注意事项
复位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头部和身体位置正确,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同时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复位。
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复发情况
疗效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显著,多数患者 经过一次或多次复位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复发情况
部分患者可能因耳石再次脱落或其他原因导致眩晕复发,但 多数复发症状较轻,仍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
避免独自外出
在眩晕发作期间,尽量避 免独自外出,以免发生意 外。
健康教育
提高认识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良性阵发性位 置性眩晕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治
疗方法。
正确认识疾病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良性阵发性位置 性眩晕,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自我管理, 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epley法

epley法

epley法Epley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头部位置改变来治疗位晕症(BPPV)的疗法。

该方法利用重力和角动量的原理,帮助患者摆脱位晕症的困扰。

这种治疗方法凭借其操作简单、高效缓解位晕症症状等优势,已成为治疗位晕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位晕症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疾病,通常由头部的位置变化,例如快速起身、转头、坐立或躺卧,引起内耳中的耳石颗粒移动,刺激前庭神经,使脑部接收到混乱的信息而造成的。

位晕症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和不稳定感等。

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

位晕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Epley法。

Epley法的名称来自于John Epley医生,是在1980年代才被发明的一种治疗位晕症的技术。

这一疗法仅适用于后半规管前庭眼动肌(posterior canal vestibular muscle)受损引起的位晕症。

术前检查中,医生会测量患者的眼震,以确定手术方案。

术前检查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实施Epley法。

首先,医生会让患者坐在床上,头轻微向下垂。

然后,医生会让患者侧头,将其受观察到的位晕症的一侧转向下方,同时将该侧手臂伸直,身体向另一侧倾斜。

保持这个姿势约2分钟左右。

随后,医生会让患者以相反的顺序进行动作。

在完成一周后,在一些比较少见的情况下,可要求患者重新进行检查和治疗。

整个过程通常不需要超过15分钟,治疗后患者可以离开医院。

患者可以在治疗后几天内避免突然转头等剧烈动作来避免症状再现。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但Epley法一般是非常有效的。

总的来说,Epley法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位晕症的方法。

虽然仅适用于后半规管前庭眼动肌的位晕症,但是Epley法简单易行,也可以在一些医疗机构自己进行,甚至可以在家中自我治疗。

因此,医生和患者应该了解Epley法,以更好地控制位晕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朱鹃芬俞海安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BPPV)是一种特发的以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为主要特征的外周前庭性疾患,约占眩晕疾病的24%。

近年,对该病的治疗报道较多,其中应用Epley首创的耳石复位法(PRM)治疗BPPV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自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及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全部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作常规的神经耳科学检查及其它检查,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眩晕,确认为BPPV。

我们是参照耳科学对BPPV的诊断标准:1.当患者头位活动至一定位置时,突发眩晕,多为旋转性,可为飘浮感,眩晕发作为一过性,发作后有稳定期,但一天或数天内可多次发作;2.Dix-Hallpike 试验出现短暂眩晕及眼震,眼震多为旋转性,有数秒的潜伏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秒,被检查者呈坐直位时,可出现短暂眩晕及反向的旋转性眼震,眼震可为水平性。

以上反应呈疲劳性。

3.无耳蜗损害、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冷热试验和姿势pic检查均正常;4.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诊断患者的依据是:作Dix-Hallpike试验时,头偏左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左侧耳为患耳;头偏向右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则右耳为患耳;若双侧均为阳性,则为双耳受累。

1.2治疗方法
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按下列步骤行PRM治疗。

(见图)
第1步,让患者快速悬头仰卧,头向患侧旋转45°,患耳向下,使耳石沉到后半规管中部,在此位置维持2~3分钟;
第2步,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健侧转45°,使耳石移近总脚,保持头位2~3分钟;
第3步,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135°,使耳石通过总脚,维持此位置1~2分钟;
第4步,头向健侧扭转的同时,扶患者慢慢坐起,使耳石回归椭圆囊;
第5步,头转向正前方,前倾20°。

每完成一步观察眩晕及眼震,待其终结后才做下一步,在治疗中此法应重复进行,直至眩晕及眼震消失,如此反复2~3次,直到任何头位均引不出眼震,为一次治疗。

对双侧患者需行双侧复位。

治疗后嘱患者保持健侧卧位1周,同时避免剧烈活动,不作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对一次治疗无效者,间隔7-10天可重复治疗,重复3次无效者采用其他方法治疗。

2结果
本组53例治疗2周后复查,疗效I级49例,其中一次治愈47例,2次治疗治愈2例;II级疗效4例,III级疗效及无效0例,II级-III级患者均经2-3次复位,近期治愈率为88.7%(47╱53),有效率为100%(53╱53),最长随访三年,暂未发现复发病例。

3讨论
BPPV是常见的前庭末梢器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两种假说,一种是病变在后半规管壶腹嵴,由于椭圆囊的变性颗粒或因炎症、外伤诱发进入内淋巴液中形成的有形颗粒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嵴顶,当头部取直立位时,后半规管嵴顶呈垂直位;当侧卧时,后半规管壶腹嵴则转为水平位,因嵴顶有耳石沉着,重力作用使它偏离壶腹,产生刺激并发生眩晕和眼震,若颗粒粘附不平,多次变换头位,颗粒脱落游散,不再构成刺激,便产生疲劳现象。

另一种是以Eplep为代
表的半规管耳石症学说(5),他认为,变性耳石颗粒并外粘附于后半规管壶腹嵴,而是悬浮于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处于诱发体位时,颗粒狀物沿与壶腹相反的方向运动,内淋巴也克服壶腹嵴的惯性发生相应移动,致使半规管壶腹神经异常兴奋出现症状。

依据这种假说,Epley提出用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即循一定顺序变动头位,耳石从后半规管回复到椭圆囊内,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位置性眩晕在许多眩晕性疾病中存在,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前庭药物中毒、颅脑外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脑干病变、小脑肿瘤、脑干肿瘤等疾病。

BPPV应与上述这些疾病无关,它们间是有区分的。

然而,在BPPV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必需注意到,多次复位手法治疗无效者要对患者的诊断重新进行评估,是否是其他眩晕性疾病,特别是具有位置性眩晕的此类疾病。

此外,对于有高血压或心胸病、颈椎病、脑血管疾病、高龄患者应暂缓进行,防止发生意外。

目前对BPPV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法、复位手法及手术治疗。

许多学者推荐复位手法。

这是根据嵴顶结石症和管结石症理论而设计的,目的是使粘附于嵴顶的结石或游离飘浮于半规管长臂管腔内淋巴中的细小致密颗粒,通过头位有顺序的变动,使之从顶帽脱落或从半规管长臂管腔中经总脚或水平半规管脚进入椭圆囊,从而使半规管壶腹嵴顶及半规管腔内淋巴恢复正常的运动,消除了致病因素,症状获得缓解。

文献报道,1次或多次耳石复位治疗BPPV成功率可达84%-100%,我们应用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53例,治愈率为90.6%,有效率为100%,证实了BPPV发病机制的半规管耳石症假说。

摘自: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13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周成勇.良性位置性眩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8;22(4):235
2张爱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44例分析.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
册,1995;19(4):235
3甘晓凡.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5;19(4):235
4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7:176
5Epley JM.New dimension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0;88:599
6周传理,李建华.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2):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