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学《国学》课程《3、高祖论功》课时备课(孙彬)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非攻(节选)》1
非攻(节选)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曾庆安【学习目标】1、学会简单的断句技巧2、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疏通文意3、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
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二、断句技巧(句意法)1、句首发语词和敬词,之前断开夫、惟、盖、凡、窃、请、敬等2、句尾语气词,之后断开乎、哉、也、矣、欤、焉等3、句中连词,帮助断句:以、于、为、而、则等4、修辞顶真: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排比、对偶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诵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讨论)1、找出通假字。
2、找出词类活用词语,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4、理解文章要说明的道理。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国学国学课程高祖论功课时备课孙彬完整版
背诵:《高祖论功》中高祖说的话。
古诗《大风歌》。
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
8、全班齐读高祖的话,再次体会高祖对于自己如何能得天下的看法。
1、课件出示汉字“力”字的演变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2、了解“力”字的由来、意思以及引申义。
3、生说说含有“力”字部的字。如:劳、动、勤、劝……
1、课件出示《大风歌》
2、生自渎,联系文中的【解读】,体会刘邦写大风歌的心情、意境。
3、课件出示《垓下歌》,进行对比,体会项羽英雄末路与刘邦志得意满的不同意境。
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原文,全班齐读。
4、学生对照译文,了解文章内容。
5、学生小组交流,说说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6、全班交流,师适时指导。
(高起、王陵直言不讳,高祖大肚能容、热爱学习。)
7、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高起、王陵说话时的直言不讳,高祖的自信从容。
教学难点
赏析第二段短句的写作技巧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高祖论功劳》原文。
三、新授——汉字家族“力”的演变过程。
四、新授——古诗撷英《大风歌》。
五、总结。
六、作业
1、师:大家知道汉代第一位皇帝是谁吗?
2、课件出示刘邦的图像。
3、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刘邦的资料。
4、教师结合资料,简介刘邦得天下的过程。
国学国学课程高祖论功课时备课孙彬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教版】[课件20](沫茶默)
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兴起于战国,兴盛 于西汉初期。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 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 老子 思
一、从“无为”到“有为”
成为非贵族家庭子弟为官从政的晋升之路。 将经学与利禄仕途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三、儒学成为正统
(二)构建起以儒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二)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痒 聚——序
学五经 儒学民间独尊
三、儒学成为正统 新儒学的推广:教育官方化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儒学垄断教育
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士人研习儒家经典。
三、儒学成为正统
(二)构建起以儒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一)中央官学 BC136年,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置五经博士。
BC124年, 兴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 负责教授,完成经学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为官,
材料三: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粮食
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
汉帝国潜伏着的社会危机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王国势 力膨胀
土地兼 并剧烈
商人势 力过大
边境匈 奴为患
一、从“无为”到“有为”
自主思考: 诸子百家中哪一家政治学说可以适应汉武帝积极有为的需 要?各有什么利弊?
一、从“无为”到“有为”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左传》教学目标:1.掌握主要名词及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鉴赏“春秋笔法”的文学魅力。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史学价值。
4.全面理解本文所反映的儒家思想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历史叙述传统——春秋笔法,感受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不避强御”的精神品质。
难点:理解我国古代史官记载的标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个单元要我们学习的是历史散文。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一部历史著作而言,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一部历史著作它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答:实录)。
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里,历史典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记载着各个朝代的历史,而且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历代的史书,都可以展现出史官撰写史书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左传》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
当代史学家钱穆认为:我们要读古代的中国史应该拿这部《左传》作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今天我们就以《左传》里的文章《晋灵公不君》为基准来了解“春秋笔法”。
(板书题目)二、感悟春秋笔法的文学魅力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晋灵公、赵盾怎样的性格特点?(晋灵公之“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赵盾作为臣子又有哪些表现?这些事情表现了晋灵公、赵盾怎样的性格特点?)概括晋灵君的性格特征:贪婪、荒唐、残暴、昏庸。
厚敛雕墙、弹人观辟、虐杀宰夫、虚言纳谏、患谏贼之、伏甲嗾獒,作为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样子。
他不敬大臣,不子庶民,最终失去民心被赵穿所杀。
这样一个君主按现在的眼光看是死有余辜,但在那个时代只能是可谏不可杀。
作为臣子的赵盾像不像个臣子,有没有臣子的样子,表现在哪?品质特征:直言敢谏、忠诚仁义、古之良大夫。
忧心国事、骤谏灵公、恩惠养民、为法受恶、尊重史官文中是不是仅仅写了这两个人物?还有哪几个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士季、鉏麑、提弥明、灵辄)除了士季是以臣子进谏的形象出现,其他三个都是以卫士武士的身份出现的。
六年级国学第3课《高祖论功》教案
第3课:高祖论功一、教材内容高祖论功(第一课时) 课文日积月累二、教学目标:正确断句,熟练诵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读通文章,正确断句文章教学难点:会背其中重要句子。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鸡犬新丰》1.师讲述《鸡犬新丰》的故事,2.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让你感觉到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虽然富贵,夺得了天下,却不忘孝敬父母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二)简单介绍刘邦1.让学生先说说,刘邦是谁,2.老师简单介绍刘邦。
(三)初读古文《高祖论功》1.学生自由读一读,2.师指导学生正确断句。
3.请一些同学来读。
第3课:高祖论功二、教材内容高祖论功(第二课时)古今对译理解课文二、教学目标:1.正确断句,熟练诵读课文。
背“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疏通文章大意。
3.能够分析刘邦和项羽的不同,说出二人成败的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读懂文章教学难点:知道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师带同学们读,疏通难读的字。
2.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大概了解古文大义,3.老师讲解古文的意思。
重点理解:“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4.能够分析刘邦和项羽的不同,说出二人成败的原因。
讨论 ;你觉得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立邦所说的话吗?5.生再次读古文。
6 .背“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第3课:高祖论功三、教材内容高祖论功(第三课时)汉字家族追根溯源二、教学目标:1.读刘邦的大风歌,2.解读古诗,并感受汉高祖刘邦,感慨万千,为国而忧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致理解并背诵大风歌教学难点: 感受汉高祖刘邦,感慨万千,为国而忧的情怀。
四、教学过程:古诗积累1.读刘邦的大风歌,2.解读古诗,并感受汉高祖刘邦,感慨万千,为国而忧的情怀。
3.并当堂背诵,比赛。
第3课:高祖论功一、教材内容高祖论功(第四课时)古诗说一说二、教学目标:说一说关于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来一个《楚汉争霸》的小型故事会。
杨阳2010——2011第一学期国学教案
2010——2011第二学期国学教案杨阳国学启蒙之《三字经》授课目标:教授三字经“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讲述上古贤王的事迹,让同学们了解禅让制,德政盛世,体会儒家对政治的理想状态。
授课基本内容: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授课提纲自我介绍1.复习第一节课内容,并朗读本节课内容2.让同学们选举一个班长,在选举班长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列举自己的优点,能够担当班长的理由。
引出尧舜的故事和禅让制。
3.讲尧礼贤下士和考验舜并最终让位于舜的故事,以及舜在逆境中表现出的仁慈与孝义。
让同学对比大家对事务的观点对家人的态度与圣人所传达的处世之道的差距。
并着重强调孝道与仁慈。
4.继续讲大禹治水,商汤伐夏和周文武王伐纣的故事,大禹因公废私、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但是大禹也是禅让制的终结,历史进入世袭制。
讲述夏桀商纣的故事对比贤王的处世之道。
可以将商都洛阳郑州东周都成西安西周都城洛阳和同学们的家乡联系起来,引发同学共鸣便于记忆;同时,有些同学可能听过封神演义,试着让同学讲述这段故事的梗概。
5.游戏:写几个简单的甲骨文,让同学们猜,劲儿引出夏商周的文化概述。
6.再回到班长的选举,改为列举他人的优点,最终认为谁更适合担当的职位,巩固同学们对任人为贤的认识。
7.总结国学启蒙之《三字经》授课目标:1、知道“经子通——居上世”的准确理解,每个字的确切解释;2、了解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知道“三皇”来历,“炎黄子孙”的概念;3、引导学生认知华夏子孙的归属感,民族荣辱的共同感。
授课内容: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古老而美好的神话授课提纲:1,课前板书(从经子通到居上世)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经”和“子”各所指什么。
(5分钟)3,讲解新句:经子通,读诸史。
举例说明,读书做人做事循序渐进的道理。
(5分钟)4,考世系,知始终。
讲解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5分钟)5,自羲农,至黄帝。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君王时所用。后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 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 也都用此大礼。
【座次】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
即贬官。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面”,称臣叫做“北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
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4.朝拜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 【朝聘】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为“小聘”;每隔三年 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 朝见为“朝”。
【朝觐】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
秋见曰觐”。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5.宾主礼仪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一指
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古 诗 文 与 纪 时
夜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
“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三秋: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天仰色头纪相时向、鸣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
的就是 Sunday,Monday,Tuesday……Saturday.
古 诗 与
星 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王勃《滕王阁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非攻》1
非攻(第二课时)南充龙门中学林鹏一、教学目标:1学生齐读《四库全书》版的《非攻》(上),在第一课时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文言句读的魅力、作用。
2结合文本理解墨子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的具体表现。
3学习墨子运用常见事物、现象进行类比说理的论辩方法,以及理解墨子这种论辩技巧在本文说理时所取得的效果。
4理解墨子战争观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现代的不义之战。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组织学生齐读《四库全书》版的《非攻》(上),旨在增强学生对文言句读作用的认识,同时,以达到进一步熟悉文本目的。
②理解墨子战争观在现实中的存在意义,培育学生“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精神。
2难点:①理解在墨子“兼爱”核心思想引领下,他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②学习、把握墨子运用常见事物、现象进行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通过此法达到层层逼近、浅入深出的论辩作用。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教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一课时,我们主要学习了《非攻》的朗读技巧、文言知识,进而疏通了文意,那么,在我们今天正式学习第二课时之前,让我们先走进复习环节。
(二)再读经典、感知句读1组织学生齐读《四库全书》版的《非攻》(上)。
2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读文言原文的魅力、作用。
(三)研读经典、突破难点1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那他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基础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是怎样的呢?损害别人侔:用类比证明其相同。
援:援引事例论证。
推:推理决定是非。
3结合文本学习、理解墨子运用哪些常见事物、现象进行了怎样的说理,以及理解墨子这种论辩技巧在本文说理时所取得的效果。
以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为例:1阅读史料,了解墨子为反对不义之战而四处奔走、不畏艰险的奋斗经历。
2联系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现代的不义之战,比如隋唐攻灭高勾丽之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不义之战,引非之,罚之 罪益厚 罪益厚 罪益厚 从而誉之入人园圃,窃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大为攻国浅入深出,论辩有力杀不辜,扡其衣裘,取戈剑说理方法:运用类比,由小到大, 层层推进 坚决反对 结论: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继承、学习、宣扬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可贵精神和现实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华夏之祖教案1 新人教版
反思完善
板书设计:
尧舜禹
炎黄战蚩尤华夏族形成
禅让制
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
教后反思
本课的内容其实比较简单,而且很大程度上属于神话传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难处则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内容中领悟更深呢?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讲故事容易,抽象提炼难。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社会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部落、奴隶社会、原始社会等专业概念,如何深入浅出是一个难点。
1.理解禅让制
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实施该制度的是那些部落首领,其顺序是什么呢
3.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领袖呢
生:阅读教材(结合小字文)、分组讨论、比较归纳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二、黄帝----“人文初祖”
三、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过渡]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称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第3课华夏之祖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非攻教案
《非攻》教案2【背景探源】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据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
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
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
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
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
”(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
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
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非攻》(节选)部分对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争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表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作品鉴赏】和平,众之所求。
先秦诸子对于和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主要的就是关于仁与义的争论。
这是残酷的环境使然。
当其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愤于世事而无奈,骑牛出函谷而不还;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著述春秋,希望以此劝世,但是闻说祥瑞麒麟被猎获,对世事极度失望,掷笔绝书。
孟子是孔子理念的继承者,也是“义”的创建者。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无论是“仁”或“义”,都是从建立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说的。
社会秩序的实质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相互间的一种妥协。
11-国学《国学》课程《12、多多益善战》课时备课(孙彬)
师:哪两个同学来合作读一下?
(指名感情朗读对话)
8、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那么,整段话放在一起,你能读好吗?接下来,老师需要一个刘邦、一个韩信,让我们来一次情景再现。
(课件出示:)(齐读)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生甲)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生乙)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从此以后,汉高祖刘邦与韩信之间的隔阂是越来越大了!)
9、对照书中译文,再次朗读、理解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书中译文把我们所学的内容再读一下,看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生对照课文和后面译文再次朗读、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学习,你能从“多多益善”这个故事中明白什么道理呢?
预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强调学生注意倾听老师是如何停顿的。)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次试读,注意读出停顿。
(4)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多多益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预设:故事的主人公有汉王和韩信。(师板书:汉王、韩信)一边板书,一边告诉学生:汉王就是刘邦。
2、简介韩信。
师:通过朗读、理解,你对韩信有什么看法?
预设:韩信太狂妄了!
韩信太骄傲了!
韩信有些自大!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预设: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臣多多而益善耳。
3、说话练习。
师:其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韩信的傲慢?
预设:不过。
师:如果让你给“不过”换个词语,你会怎么换?
预设:最多、顶多、撑足了……
师:老师今天也想了一些词语,请你把这些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注意读出韩信的骄傲。
(笪教案)高祖本纪.doc
《高祖本纪》教案主备人:笆亚琴审核人:朱成兵【教学目标】1.学握文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2.概括文章内容。
3.鉴赏高祖的人物形彖,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彖的方法。
4.了解司马迁描写人物“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第一课时一、目标展示,导入课题。
1. 掌握1_4节重耍的实词和文言现彖,并会翻译句子。
2. 能概括刘邦的性格特点。
二、小组交流,讨论质疑。
三、展示成果,探究应用。
1.结合课文1——4节概括刘邦的性格特征。
仁厚爱人好酒好色性情豁达言行粗鲁志向远大奸诈圆滑2.从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陈涉的话是鼓动社会底层人民的,为了达到激励人心的冃的,语气慷慨激昂,有很多的蔑视王侯将相的成分。
项羽是走在路上看见秦始皇的兵马时说了这样的话,其实也就是一・种艳羡而已,他想据为己有!多的不仅仅是心屮无尽的豪气更是那睥睨天下,非我莫属的自信。
刘邦的情况和项羽类似,一言道出对自己境况不满,对始皐仰慕,对权力渴求的复杂心迹。
不过他是个地痞流氓一类的人物,底气没有项羽足,语言上没有项羽狂妄,表达比较含蓄。
四、师生点评,总结升华。
五、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第二课时一、目标展示,导入课题。
1.掌握5—7节重要的实词和文言现象,并会翻译句了。
2.能概括刘邦的性格特点二、小组交流,讨论质疑。
三、展示成果,探究应用。
1 •“破Z” “因大破Z” “遂破Z”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第一破:用张良计,派说客利诱第二破:巧设疑兵,施仁爱,收买人心第三破:乘胜追击,取得完胜。
善于用人用计,收买人心,是刘邦在交战中节节取胜的根木原【天1。
2.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采取哪些措施争取民心?体现他性格的哪些特点?1 .封秦重宝财物府库2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与父老约法三章3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他的虚心纳谏,仁慈宽厚,体恤百姓,自然会受到关中人民的欢迎,拥戴他为王.这为他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四、师生点评,总结升华。
小学 六年级上册 国学 PPT 高祖论功 第三课
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典故] 刘邦率领大军攻人关中,到达霸上。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进人咸阳,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
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
约
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
能用之,此 / 吾 / 所以 / 取天下也。项羽 / 有一范增 / 而不能用,
此 / 其 / 所以 / 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 祖
先五代相韩。 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 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秦始皇大索天下, 张良逃亡到下邳,在那里遇到黄石公,得 到《太公兵法》,因而常习诵此书,以致 足智多谋。
论 其一,未知 / 其二。夫 / 运筹策帷帐 / 之中,决胜于 / 千里之外,
功 吾 / 不如 / 子房。镇 / 国家,抚 / 百姓,给 /馈(kuì)饟 (xiǎng),不绝 / 粮道,吾 / 不如 / 萧何。连 / 百万之军,战 /
必胜,攻 / 必取,吾 / 不如 / 韩信。此三者,皆 / 人杰也,吾 /
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染遍地。形容惨败,也形容处境十分
狼狈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典故]秦末陈胜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沛令也想率部属响应,萧何、
曹参建议招外地流亡的人,聚众起义。别人不得不听,于是招来刘邦等
一
人。沛令很后悔,害怕刘邦会有变化,于是紧闭城门,想杀掉萧何和曹
败
参。萧何、曹参很恐惧,翻过城墙去依附刘邦。刘邦写了一封信用箭射
范增: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范增投奔项梁。后追随项羽,是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 后随项羽攻人关中,多次劝项羽消灭刘邦,但均未被采纳。 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 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后 荥阳之战中,刘邦用陈平计离间项羽和范增关系,遭项羽猜 忌,范增大怒,辞官回乡,路上病死。范增死后,刘邦战胜 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三字经教案71
夏有禹商有汤新授课第 1 节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一段, 理解其义, 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 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 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 学生跟读, 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 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 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 夏统治了四百年, 商朝统治了六百年, 周朝统治了八百年。
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
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 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4)是啊, 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 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 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 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 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
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 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4.背诵比赛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5.理解“称三王”三、联系实际, 感悟升华如果你长大后, 做了市长, 甚至是国家主席, 你会怎么做呢?四、课堂小结, 提出希望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夏有禹, 商有汤,周武王, 称三王教学后记:周武王, 始诛纣新授课第 2 节一、教学内容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二、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周武王, 始诛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第3课武帝的文治武功课件 川教版
请回答
◆ 材料中“武帝”指谁?
◆ 武帝下“推恩令”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 “推恩令”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推恩令的效果
实行推恩令前
实行推恩令后
诸侯国(父)
诸侯国(父)
诸侯国 (嫡长子)
长 次三 子 子子
整理财政
1、国家统一铸币 2、盐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
重 量 实西 为汉 五铜 铢币
五 不铢 易钱 盗 铸
“河西四郡” 武威郡 酒泉郡
张掖[yè]郡 敦煌郡
敦煌郡 武威郡
酒泉郡 张掖郡 长安
益州郡 九真郡
B 1.汉武帝时,在都城长安创立太学。长安在(
)。
A.今陕西咸阳西
B.今陕西西安西
C.今河南洛阳西
D.今河南安阳西
C 2.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A.五岭以南
B.西南夷地区
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西汉郡国齐国铁官使用的封泥 检验产品的证明
汉武帝还采取措施整理财政。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食盐和铁由国家垄断经 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国家的 财政力量得到大大充实,也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思想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 文治 文化教育方面的业绩 武 帝
武功 军事方面的功绩
西汉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汉高祖刘邦
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建立者: 刘邦 (汉高祖) 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 。
公元25年,刘秀 建立东汉
长安 洛阳
前202年,刘邦
尊儒术兴太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高祖论功劳》原文。
三、新授——汉字家族“力”的演变过程。
四、新授——古诗撷英《大风歌》。
五、总结。
六、作业
1、师:大家知道汉代第一位皇帝是谁吗?
2、课件出示刘邦的图像。
3、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刘邦的资料。
4、教师结合资料,简介刘邦得天下的过程。
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背诵:《高祖论功》中高祖说的话。
古诗《大风歌》。
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
1、课件出示汉字“力”字的演变过程。
2、了解“力”字的由来、意思以及引申义。
3、生说说含有“力”字部的字。如:劳、动、勤、劝……
1、课件出示《大风歌》
2、生自渎,联系文中的【解读】,体会刘邦写大风歌的心情、意境。
3、课件出示《垓下歌》,进行对比,体会项羽英雄末路与刘邦志得意满的不同意境。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高祖的哪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2、指名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原文,全班齐读。
4、学生对照译文,了解文章内容。
5、学生小组交流,说说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6、全班交流,师适时指导。
(高起、王陵直言不讳,高祖大肚能容、热爱学习。)
7、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高起、王陵说话时的直言不讳,高祖的自信从容。
8、全班齐读高祖的话,再次体会高祖对于自己如何能得天下的看法。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
教学内容
《高祖论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领悟高祖对于自己为何能得天下的见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集思广益,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正确的断句,流利的诵读课文。教学源自点赏析第二段短句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