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

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

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而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则是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将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无机化学的基础概念与应用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无机物质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如金属、非金属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无机化学的基础概念,如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合物、酸碱中和等。

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石。

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了分类,为我们理解元素的周期性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这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以及离子键的形成和离子晶体的结构。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酸碱中和是无机化学中的基本反应。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通过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滴定方法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等。

无机化学的应用广泛。

无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金属元素的用途、无机盐的应用、无机酸碱的应用等。

例如,金属元素铁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无机盐氯化钠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无机酸硫酸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分析等。

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了解到无机化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分析技术,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

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一、无机化学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它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对自然界深入理解的视角。

在无机化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理,逐步揭示了无机世界的奥秘。

二、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1、原子和分子理论:研究原子和分子的构造、性质和变化规律。

2、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研究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

3、无机化学反应:研究各类无机化学反应的机理、速率及影响因素。

4、无机化学的应用:研究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分析化学概述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提供了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其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分析化学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推动了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发展。

四、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1、定性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及现象对试样中的元素或离子进行鉴定。

2、定量分析:确定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3、结构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4、过程控制:监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保产品质量。

5、环境监测:测定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评估环境质量。

6、医学诊断: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毒素及代谢产物等。

五、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关系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交集。

例如,无机化学在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时,需要借助分析化学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同时,分析化学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时,也需要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经常相互配合,共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六、总结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又在很多方面相互补充和促进。

作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两个重要领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05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05

α
已 离 溶 粒 数 电 的 质 子 = ×100% 原 溶 的 子 有 质 粒 数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化学家
5.1 布朗斯特酸碱 The Brfnsted -lowry acid-base model
5.1.1 5.1.2 5.1.3 5.1.4 定义 Definition Conjugate acid共轭酸碱对 base pair 布朗斯特平衡 Brfnsted’s equilibrium 酸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Relation betwee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the acidity
另一个半反应是作为碱的NH3分子接受质子生成它的共 分子接受质子生成它的共 另一个半反应是作为碱的 轭酸(Conjugate acid) : 轭酸 NH3 + H+
+ NH4
酸给出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碱越弱,反之 酸给出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碱越弱, 亦然;碱接受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酸越弱, 反 亦然;碱接受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酸越弱, 之亦然。 之亦然。
水 是 两 性
HF(g) + H2O(l) →H3O+(aq) + F–(aq)
+ HF(aq) + NH3(aq) → NH4 (aq) + F– (aq)
+ H2O(l) + NH3(aq) →OH –(aq) + NH4 (aq)
H2S(aq) + H2O (l) →H 3O+ (aq) + HS-(aq)
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的 区分效应 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的 作用。 如以冰醋酸为溶剂, 作用。 如以冰醋酸为溶剂,则就可以区分开下 列酸的强弱. 列酸的强弱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化学分析则是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确定物质的组成、性质和浓度等信息。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为我们深入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无机化学概述无机化学研究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类等。

无机化学主要关注的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结构和晶体结构等方面。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

二、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制备、鉴定和性质测试等。

制备实验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需要的物质,如通过还原反应制备氢气、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盐类等。

鉴定实验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判定化合物的存在和性质,如通过铁盐试验来鉴定硫酸盐离子的存在等。

性质测试常采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评估物质的特性,如测量物质的溶解度、导电性、燃烧性等。

三、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仪表方法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或试剂的特异性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如通过还原反应鉴定铁离子的存在等。

定量分析是通过仪器仪表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结果,得出物质的含量和浓度等定量信息。

四、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无机化学提供了各种金属和合金的制备方法,用于制造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材料。

化学分析则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准确地了解材料的组分和含量,进而调整合金中不同元素的比例,达到所需的特殊性能。

在环境保护领域,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监测和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水体中的污染物等,保护环境、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总结: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分支,通过实验方法和仪器仪表来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教学设计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教学设计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教学设计简介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石之一,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其在生产和科技中的应用,并与其他化学学科相互联系和发展。

而化学分析则是研究和确定化学物质成分及其量的学科。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还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其扎实的实验基础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本教育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历程;2.熟练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3.了解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生产和科技中的重要应用,提高学生科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键、基团等,同时介绍无机化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无机化学有全面的了解。

第二章无机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本章主要介绍无机物质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包括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反应条件等。

第三章化学分析基础本章主要介绍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化学计量、溶液的化学计量以及化学分析的各种方法。

第四章无机离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无机离子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分析单质和化合物的方法以及质谱和光谱分析技术等。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在课堂上通过PPT演示、板书等方式,系统而严谨地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和理论。

2.实验教学开展化学分析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等,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又为他们提供了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3.班级讨论安排学生小组,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将讨论情况整理归纳,互相检查、完善自己想法。

4.线上学习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大量的在线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教学评价和考核1.平时成绩评分标准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成绩、课外作业以及线上学习情况。

2.期末考试评分标准为:学生对于概念或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包括基本的计算和理论分析。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化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1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电荷平衡原子核的正电荷。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分类表。

它将元素按照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组,方便研究。

1.2 化学键和离子结构-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结构:离子结构是指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或原子团,负离子是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

1.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关系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1.4 水溶液中的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是指将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形成的离子。

离子在水中可以进行水合反应,影响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2.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若干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2.2 大气分析- 大气分析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等。

2.3 水分析- 水分析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等。

2.4 有机分析- 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第三章:重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_安康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_安康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_安康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利用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正确2.标准溶液的配置有直接法和标定法。

答案:正确3.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来称量固体NaOH。

答案:错误4.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答案:错误5.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碱。

答案:错误6.αY(H)的值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正确7.由于混晶而带入沉淀中的杂质通过洗涤是不能除掉的。

答案:正确8.重量分析法中,由于同离子效应,沉淀剂过量越多,沉淀溶解度越小。

答案:错误9.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条件电位之差大于0.2时,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答案:错误10.硼砂可以作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答案:正确11.不少显色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形成的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在显色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测定。

答案:正确12.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答案:正确13.指示剂本身是有机弱酸或弱碱,HIn与In- 的颜色差异越大越好。

答案:正确14.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偏高的有答案: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_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15.获得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有答案:稀_搅_陈16.以下各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系统误差的是答案:校正仪器_校正方法_空白试验17.能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有答案:盐效应_酸效应_配位效应18.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答案:表面吸附_后沉淀_形成混晶19.EDTA络合滴定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答案:影响Y4-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酸效应_影响金属离子Mn+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络合效应_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_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20.根据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属于两性物质的是答案:NaHCO3_H2O21.适用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的要求包括答案:无副反应_平衡常数足够大_有指示终点的方法22.下列选项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答案:方法误差_仪器误差_试剂误差23.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答案:1:124.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答案:微量组分分析2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又没有加有机溶剂,则测定结果答案:偏高26.用同一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耗用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达的是答案:27.碘量法测Cu2+时,KI最主要的作用是答案:还原剂28.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酸是答案:苯甲酸(pKa=4.0)29.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时,沉淀剂H2SO4加入量不足,则结果产生答案:负误差30.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则应当用答案:G检验31.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两位的是答案:pH=11.5032.用基准物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配置HCl时没有摇匀,将对标定HCl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答案:不确定33.欲测定硅酸盐中Fe,Mg,Ca,Al,Ti的含量,分解试样时应采用的溶剂是答案:HF34.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时,应选用的指示剂是答案:荧光黄35.可测定微量水分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为答案:碘量法36.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 1类型的反应,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准电位的差值至少应为多少,才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答案:大于0.35 V37.用NaOH滴定某一元弱酸HA,在化学计量点时[H+]的计算最简式为答案:38.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 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 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答案:10.08%39.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答案:F检验40.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答案:ωcao=34.30%41.用基准物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锥形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 mL蒸馏水,将对标定HCl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答案:无影响42.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分解试样时应采用的溶剂是答案:KOH43.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属于什么误差?答案:随机误差44.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属于什么误差?答案:随机误差45.天平零点稍有变动,属于什么误差?答案:随机误差46.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答案: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47.加入到溶液中的沉淀剂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逐步地,均匀地析出的沉淀方法是均匀沉淀法答案:正确48.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答案:0.249.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答案:稀、热、慢、搅、陈50.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是答案:同离子效应51.BaSO4在适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答案:稍微增大52.佛尔哈得法是以SCN-标准溶液为滴定剂,以()为指示剂测定Ag+的分析方法。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而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更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培养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现阶段,实验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教育机构必须改革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探索化学实验教育的新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实验教育的发展和新需求,本研究针对此问题,对无机化学分析实验的改革实践作了相关的探讨。

1、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过去的无机化学实验里,制取实验的有关内容就是只要制备出来产品,排序出来有关数据后,那么,这个实验就顺利完成了它的教学任务,也达至了实验的目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只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直观地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无机分析化学实验的这两个实验都就是相对单一制的,加在一起后它们之间没关联,并使之无法综合至一起回去分析实验过程,也无法更全面地深入探讨实验结果。

2、实验内容重复,实验结构单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实验相对较多,而这些较多的实验中,存有很多过程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我们也必须自学,这就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

比如,某些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分析天平的采用和一些电解操作方式技术的实验,它们都在各个环节重复发生,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课时和药品,还减少了自学效率。

3、实验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现在的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的开支都就是非常大的,很多检验性的实验,大大激化了实验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学生对于实验药品的`节约没有关意识。

我国环境污染轻微,仅污水灌溉就已对浅层地下水、土壤、作物导致污染和影响,时刻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而实验室对水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国内实验室通常没废旧意识,实验废弃物通常都未经任何处置而轻易排人上岸,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把实验教学变为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牵涉至的试剂种类很多,甚至很多种都就是有害的,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

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线实验教学资源、智慧教学工具、新形态教材等多维信息化资源,协同构建具有全方位育人功能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体系。

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保证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同时,在教学中内容拓展、课程思政案例、科教结合、能力培养中融入中国化学家的贡献、世界知名科学家为了探求真理的刻苦钻研精神、体现科学探索的思维方式等,真正做到思政育人的“润物细无声”。

1.采用“案例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渗透思政教育,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建成课程思政案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利用互联网+教材模式,与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实验资源让学生在接触知识点时就对所学内容有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学习对知识点可全面理解;弥补了网络课程在实验、实践环节方面不足的缺点。

增加科学前沿、名人轶事、生活中化学案例等内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工程伦理和人文关心等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3.思政环节的考核。

设置在线思政测试题、课前测和学生通过学习、采集和整理形成与知识点相结合的含有思政元素的报告,在见面课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味;这些考核作为期末总评成绩一部份。

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普通规律和各区元素原子价层电子结构的特征;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

会从原子半径、价层电子结构和有效核电荷了解元素的性质。

注重过程考核,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分析归纳能力,启示学生高阶思维。

实事求是和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创新意识。

观看微课和课件,课程思政案例视频 (徐光宪&门捷列夫) 必看;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调整进度,同时通过做网上的单元测试判断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看课要求:①课程思政案例 (徐光宪&门捷列夫) 必看,含课前测两个题目。

②熟练掌握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 l,磁量子数m 之间的制约关系。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概述1. 无机化学基础- 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的分类(主族、过渡金属、内过渡金属) -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 盐类命名规则- 氧化物命名规则- 酸和碱的命名规则2. 溶液与化学平衡- 溶液的浓度表示- 摩尔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 体积百分浓度- 酸碱平衡-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和pOH- 缓冲溶液-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Ksp)- 沉淀的形成与溶解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合物- 配体和中心离子- 配位数和配位几何- 配位平衡- 配位平衡常数(Kf) - 配位平衡的计算-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生物体内的配位化合物4. 酸碱滴定- 滴定原理- 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的确定- 强酸-强碱滴定- 滴定过程- 计算方法- 弱酸-强碱滴定- 滴定特点- 计算方法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对- 标准电极电势- 电势序列- 氧化还原平衡- 电池电势(Ecell)- Nernst方程- 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滴定- 碘量法6. 光谱分析- 光谱学基础- 光谱线的产生- 分子光谱与原子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吸收定律(Beer-Lambert定律) - 仪器组成与操作- 红外光谱(IR)- 振动模式- 红外光谱解析- 核磁共振(NMR)- 核磁共振原理- 化学位移- 耦合常数7. 质谱分析- 质谱仪原理-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质谱图解读- 分子离子峰- 碎片离子峰- 同位素模式8. 色谱分析- 色谱法基础- 色谱分类(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 - 色谱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气相色谱(GC)- 气相色谱仪组成- 气相色谱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液相色谱仪组成- 液相色谱的应用9. 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池- 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 电化学池的构建- 电位滴定- 滴定原理- 电位滴定的应用- 循环伏安法(CV)- 循环伏安法的原理- 循环伏安法的应用10.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几何- VSEPR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间力- 氢键- 范德华力- 化学性质- 酸性和碱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以上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思政案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为目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探讨,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并关注社会、科技、经济等领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并思考与之相关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一则思政案例。

案例一: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化学工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在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同时也了解到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环境和危害问题。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的关系。

在化学工业中,许多反应和生产过程都依赖于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比如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然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耗尽,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寻找替代能源和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同时,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我们需要通过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物处理等手段,减少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这其中,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知识和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新型催化剂、开发环保技术等,推动化学工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思政角度的思考这一案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要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工业的探讨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化学工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时,我们还需要打破狭隘的经济利益观,重视社会公益和人类的长远利益。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学习指南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学习指南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学习指南大学阶段的学习是在授课教师的引领或辅助下,强调自主学习、研究,是学习的更高阶段,本课程的学习指南更多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进入、如何开展、如何消化、如何拓展,重点在于培养专业兴趣和思维,通过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练就,拓宽知识视野,为更高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以下将从课程背景出发,按照知识条块,逐块叙及学习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课程背景简介从1998年开始,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一化学课程组,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高胜利教授及王尧宇教授为主体,进行了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

该课程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200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教材获得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特色是,既具有基础化学人才的一般特点,又具有鲜明的知识、技术创新特色,因而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科学思维活跃成为本课程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此,本课程进行了两大方面的积极探索:一是将基础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内容有机结合组成新的课程,既较好解决了原有课程知识点相互交叉、重复多的弊病,又便于无机元素教学中渗透定性分析、实验中引入“量”的概念,扩展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是在教材中,努力实践“教材个性化”理念,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正篇和副篇两部分,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讲授,又有可能满足个性化教育思想,拓宽融入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成果,真正起到了化学导论的作用和目的。

在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和近化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率先提出组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组,史启祯教授主编了第一部将普通化学与化学分析合并的教材,在理科化学系进行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实践。

本课程设置“正课”和“副课”。

“正课”指以教材“主篇”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知识模块,见图1。

副篇按“化学原理”和“化学应用”两部分编排,内容上大量吸收了国外一流教材的精彩内容,写法上则顾及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条目精短、文字活泼。

无机与分析化学

无机与分析化学

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反应的一门化学学科。

它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包括无机盐、无机酸、无机碱等。

无机化学在化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材料合成、催化剂设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分析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的一门化学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药物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化学领域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机化合物,而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在无机化学中,分析化学的方法常常被用来确定无机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

例如,通过化学分析可以确定无机盐中各种离子的含量,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无机化合物的结构。

而在分析化学中,无机化学的知识常常被用来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因此,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现代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领域,无机化学的研究成果被用来合成新型材料,如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

而分析化学的方法被用来研究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对材料进行表征。

在环境保护领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方法被用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

在医药领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方法被用来研究药物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

在食品安全领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方法被用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因此,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表,为无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化学家门捷列夫还提出了原子量的概念,为分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工作对于现代化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许多其他科学家也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工作为现代化学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精选全文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精选全文

c(B)
c
b
cθ=1mol·l-1
对气相反应 a A(g) +Bb( g) =dD( g) +eE( g)
K
P(D) d P
P(E
)
P
e
Pθ=100Kpa
P(
A)
P
a
P(B)
P
b
用相对平衡浓度和相对平衡分压来表示的
平衡常数称为标准平衡常数。
4
多重平衡规则
若一个化学反应式是若干相关化学反应式的代数和,在相 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等于其相应的平衡常数的 积(或商)。
HCl
NaCl 甲基橙 ------
NaHCO3 NaHCO3
V2
pH=3.9
CO2 CO2
NaOH
NaHCO3 Na2CO3 NaOH + Na2CO3 NaHCO3 + Na2CO3
16
3-24
有一Na3PO4 试样,其中含有Na2HPO4, 称取0.9947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881 mol·L-1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 17.56ml。
29
原电池
2.原电池组成
负极(Zn片)反应:
Zn(s)
2e + Zn2+(aq)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Cu)反应:
Cu2+(aq) + 2e
Cu(s) 发生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原电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Zn(s) + Cu2+(aq)
Zn2+(aq) + Cu(s)
30
条件:
A.指示剂用量 B.溶液酸度 C.注意事项 充分振摇,干扰离子事先去除

大一无机及化学分析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化学分析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化学分析知识点大一是大学生活中一个新的起点,对于临近科学大类的学生来说,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是必修课程。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之一。

化学分析则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确定的研究。

本文将简要介绍大一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性质及电子层结构的规律排列,将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通过学习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周期特性和趋势规律,如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此外,周期表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化合价和元素的主要化合物。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可以有单、双、三重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通常出现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而金属键则是由金属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形成的。

配位体是具有可供给电子对给予中心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如氨、水、氯离子等。

常见的配位数有4、6、8等,配位数可以影响到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配位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生物配合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确定样品中的成分和结构特征;而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实验测定,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化学分析涉及到各种分析方法和仪器,如红外光谱、质谱和光谱分析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5.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常用的酸碱理论有Arrhenius酸碱理论、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和Lewis酸碱理论。

Arrhenius 酸碱理论是最早的酸碱理论,是指在溶液中产生H+离子的物质为酸,产生OH-离子的物质为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课程名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Inorganic Chemistry and Chemical Analysis)【课号】041026【所属院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课程总学时】75学时【教学对象】1、适合化学教育、化工工艺、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预备知识:高中化学【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性质: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化学教育专业、化工工艺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化学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元素化学知识,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化学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学习后续课程,进行化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原子结构(4学时)1.1 氢原子的波动力学模型1.2 轨道概念的图形描述1.3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和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4 周期表与原子结构1.5 原子参数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6学时)2.1 化学键的定义2.2 离子键理论2.3 路易斯结构式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5 价键理论2.6 分子轨道理论2.7 金属键理论2.8 分子间作用力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学时)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四章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6学时)4.1 热化学4.2 熵和熵变4.3 自由能4.4 标准平衡常数·教学大纲·第五章酸和酸碱反应(2学时)5.1 布朗斯特酸碱5.2 路易斯酸碱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4学时)6.1 基本概念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6.3 埃灵罕母图6.4 电极电势6.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6.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第七章配位化合物(4学时)7.1 相关的定义和命名7.2 化学键理论7.3 异构现象和立体化学7.4 配合物的稳定性第八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8学时)8.1 弱酸、碱水溶液的质子转移平衡8.2 溶液H3O+的计算8.3 水解8.4 缓冲溶液8.5 酸碱滴定原理8.6 滴定方式和应用第九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8学时)9.1 沉淀-溶解平衡9.2 重量分析法9.3 沉淀滴定法第十章配位滴定法(4学时)10.1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10.2 配位滴定原理10.3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4学时)11.1 氧化还原平衡11.2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11.3 待测组分的预报处理11.4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十二章 S区元素(2学时)12.1 单质12.2 化合物·基础化学·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8学时)13.1 概述13.2 天然资源、单质的提取和用途13.3 硼13.4 铝13.5 碳13.6 硅13.7 氧13.8 磷13.9 长周期元素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4学时)14.1 第16和18族元素概述14.2 工业资源、单质的制备和用途14.3 过氧化氢、其他无机过氧化物和臭氧14.4 硫的重要化合物14.5 卤素第十五章 d区元素(6学时)15.1 通性15.2 钛和钒15.3 铬15.4 锰15.5 铁、钴、镍15.6 钼15.7 第二、三过渡元素的化学特征15.8 锌、镉、汞15.9 过渡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15.10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第十六章 f区元素(1学时)16.1 镧系元素16.2 锕系元素简介第十七章氢(1学时)17.1 存在、制备和用途17.2 核性质17.3 二元氢化物的分类17.4 氢的性质和反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学大纲·《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史启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主要参考书』1.《无机化学》(第三版)北师大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无机化学》(第三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无机化学》(第二版)武汉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分析化学》(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5.《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答》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无机化学习题集》杜尧国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8.《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书》李俊义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9.《分析化学习题集》(第二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基础化学·【课程名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Inorganic Chemistry and Chemical Analysis Experiment)【课号】041025【所属院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课程总学时】64学时【教学对象】1、适合化学教育、化工工艺、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预备知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等基本理论【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是化学教育、化工工艺、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基础实验课。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进而受到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习化学专业课以及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氯化钠的提纯(4学时)1.1 食盐的提纯1.2 产品纯度的检验实验二硫酸铜的提纯(微型)(4学时)2.1 粗硫酸铜的提纯2.2 产品纯度的检验实验三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4学时)3.1 同离子效应3.2 盐类水解3.3 缓冲溶液实验四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4.1 配合物的形成与颜色变化4.2 配合物形成时难溶物溶解度的改变4.3 配合物形成时溶液pH的改变4.4 配合物形成时中心离子氧化还原性的改变4.5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4.6 分步沉淀4.7 沉淀的转化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4学时)5.1 比较电对E0值的相对大小5.2 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及反应方向的影响5.3 浓度、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大纲·5.4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实验六氮、磷、锡、铅、铋(4学时)6.1 NH4+的鉴定6.2 硝酸的氧化性6.3 亚硝酸盐及其盐的性质6.4 NO3-和NO2-的鉴定6.5 磷酸盐的性质6.6 磷酸盐的鉴定6.7 锡、铅、铋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6.8 铅(Ⅱ)难溶盐的生成与溶解6.9 Sn2+与Pb2+的鉴定实验七氧、硫、氯、溴、碘(4学时)7.1 过氧化氢的性质7.2 硫化氢的还原性和S2-的鉴定7.3 多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7.4 亚硫酸的性质和SO32-的鉴定7.5 硫代硫酸及其盐的性质7.6 过硫酸盐的氧化性7.7 卤化氢的还原性7.8 氯、溴、碘含氧酸盐的氧化性7.9 Cl-、Br-和I-的鉴定7.10 Cl-、Br-和I-的分离与鉴定实验八铬、锰、铁、铜、银(4学时)8.1 Cr(Ⅲ)的还原性与Cr3+的鉴定8.2 CrO42-和Cr2O72-的相互转化8.3 Cr2O72-、MnO4-、Fe3+的氧化性与 Fe2+的还原性8.4 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别8.5 Cu(Ⅰ)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8.6 Ag(Ⅰ)系列实验8.7 汞盐与KI的反应实验九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4学时)直接称量法与递减称量法练习实验十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4学时)实验十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4学时)11.1 0.1mol.L-1HCl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1.2 0.1mol.L-1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1.3 基准硼砂标定HCl溶液11.4 比较法标定NaOH溶液·基础化学·实验十二混合碱的分析有机酸含量的测定(4学时)12.1 未知组成的混合碱分析12.2 草酸含量的测定实验十三水的总硬度测定(4学时)13.1 0.010mol.L-1EDTA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2 自来水中总硬度的测定实验十四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4学时)14.1 0.10mol.L-1 Na2S2O3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4.2 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十五钙盐中钙含量的测定(8学时)15.1 0.020 mol.L-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15.2 0.020 mol.L-1KMnO4标准溶液的标定15.3 钙盐试样中钙的测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编,2001。

『主要参考书』1.《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史启祯。

2.《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课号】041006【所属院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课程总学时】80学时【教学对象】1、适合化工工艺、化学教育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预备知识: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性质:有机化学是一门必修的化学基础课,是关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有关理论的科学。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熟悉有机物相互转化规律,了解学科范围内的重大科技新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自学)1.1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合物与特性1.2 分子结构1.3 共价键1.4 有机物的分类1.5 研究程序第二章饱和烃(烷烃)(5学时)2.1 通式和构造异构2.2 命名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系统命名法2.3 sp3杂化与结构2.4 物理性质2.5 化学性质取代及机理、氧化、异构化、裂化第三章不饱和烃(8学时)3.1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3.2 同分异构3.3 命名衍生物命名法、系统命名法、顺反命名法、烯炔命名法3.4 物理性质3.5 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及机理、亲核加成及机理、氧化反应、α-氢的反应、聚合反应、炔-氢反应h·基础化学·3.6 工业来源与制法第四章二烯烃和共轭体系(4学时)4.1 分类与命名4.2 共轭二烯制法4.3 化学性质1.4-加成、电环化反应、双烯合成、聚合反应4.4 二烯烃的结构4.5 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π-π共轭、ρ-π共轭、α-π共轭、α-ρ共轭4.6 1.4-加成理论解释4.7 协同反应理论解释4.8 共振论第五章对映异构(4学时)5.1 手性与对称性5.2 构型与命名5.3 1C*对映异构5.4 2C*对映异构5.5 无C*对映异构5.6 研究机理的应用第六章脂环烃(4学时)6.1 分类与命名分类、命名法(单环与二环)6.2 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环戊二烯与茂6.3 环烷烃结构6.4 环己烷及其衍生物构象6.5 脂环烃的对映异构6.6 制法第七章波谱分析(6学时)7.1 红外光谱(IR)分子振动、基团特征频率、IR图谱解析7.2 核磁共振(1HNMR)1HNMR的产生、化学位移、自旋偶合与裂分、1HNMR图谱解析7.3 质谱(MS)基本原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MS解析第八章脂肪族卤代烃(6学时)8.1 卤代烷分类与命名、制法、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及机理、消除反应及机理、影h响SN和E的因素、金属有机物、TPC反应简介)·教学大纲·h8.2 卤代烯分类与命名、双键与卤原子活性第九章醇和醚(4学时)9.1 醇分类、异构、命名、结构、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卤代烃的生成、与无机酸反应、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硫醇)9.2 醚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环醚、硫醚第十章芳烃、芳香性(7学时)10.1 构造异构与命名10.2 苯的结构10.3 来源与物理性质10.4 单环芳烃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及机理、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10.5 一取代苯定位规则两类定位基、理论解释、应用10.6 稠环芳烃萘、其他稠环芳烃10.7 芳香性Hückel规则、非苯芳烃10.8 多官团有机物命名原则第十一章芳卤化合物和芳磺酸(4学时)11.1 芳卤化合物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苯环与卤原子活性、亲核取代与机理、亲电取代、与金属反应)11.2 芳磺酸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酸性、OH的反应、磺酸基的反应、取代反应、芳磺酰氯与芳磺酰胺)第十二章酚和醌(4学时)12.1 酚和芳醇结构与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OH的反应、芳环亲电取代、还原与氧化)12.2 醌制法、化学性质第十三章醛和酮(6学时)·基础化学·13.1 命名13.2 结构13.3 制法13.4 物理性质13.5 化学性质羰基的亲核加成、α-氢的反应、氧化与还原13.6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13.7 卡宾第十四章羧酸(4学时)14.1 分类和命名14.2 制法14.3 物理性质14.4 化学性质酸性、衍生物的生成、还原、脱CO2、α-氢原子的反应14.5 羟基酸第十五章羧酸衍生物(3学时)15.1 含义和命名15.2 物理性质15.3 化学性质亲核取代、还原反应、与Grignard试剂反应15.4 蜡和油腊15.5 碳酸衍生物第十六章β-二羰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4学时)16.1 β-二羰基化合物酮-烯醇互变、三乙的合成与应用、丙二酸二酯合成与应用、其他活泼CH2化合物、Michael加成16.2* 有机合成基本原则、路线设计第十七章含氮有机物 (7学时)17.1 硝基化合物硝基烷、芳香硝基化合物17.2 胺分类、命名、结构、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季铵盐和季铵碱、二元胺17.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应用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4学时)18.1 分类、命名和结构·教学大纲·分类、命名、结构与芳香性18.2 五元杂环化合物化学性质、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18.3 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和嘧啶、喹啉和异喹啉、嘌呤【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有机化学》高鸿宾,高教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