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一、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程门立雪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名称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名称1、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
3、程门立雪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看见他们的老师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们的老师,就站在旁边,耐心地等着他们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4、亲尝汤药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
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古代礼仪小故事最新12篇
古代礼仪小故事最新12篇古人文明礼仪的故事篇一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
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
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
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
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
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
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
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
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
”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
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
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一些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
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
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
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
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古代文明礼仪经典故事
古代文明礼仪经典故事篇一:古代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际、商务、教育等领域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古代文明礼仪的经典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
故事一:孔子的“礼遇”故事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注重礼仪。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向他请教:“我听说你是著名的教育家,请问你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我的教育方法是注重礼仪。
”老人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他说:“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懂得这么多礼仪,我非常佩服你。
”孔子谦虚地回答:“我只是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
故事二:春秋时期的“三礼”故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在这个背景下,礼仪成为了很多国家交流的基础。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三礼”故事。
当时,楚国和鲁国进行了一场战争,鲁国的军队被打败了。
鲁哀公非常悲伤,他想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帮助鲁国重建。
他想到了自己的弟弟鲁肃,但是鲁肃已经去世了。
鲁哀公决定让孔子来担任这个职务。
孔子听了之后,拒绝了这个职位,他说:“礼仪是国家重建的基础,但是战争是破坏国家的基础。
我不能为了一个职位而违背自己的道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只有我们遵循礼仪,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三:汉朝的“接待”故事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韩安国的大臣,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一天,汉武帝派他前往外地处理事务,韩安国非常兴奋,但是他担心路途遥远,无法及时处理事务。
于是他向汉武帝请求:“请允许我乘坐小车载您前往外地处理事务,以便及时处理事务。
”汉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对他的忠诚和勇气表示赞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文明礼仪的故事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四岁时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他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父亲问他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孔融回答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这个故事展示了孔融的谦让和注重兄弟之礼的品质。
2.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对老师的尊敬和谦逊的态度。
3.柯莉萍的委屈奖:一天,一名男青年买车票时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一张伍角纸币上,又扔在车厢的地上。
其他乘客在指责男青年的同时,也悄悄地注视着柯莉萍。
只见她弯下腰拾起纸币,用餐巾擦去痰沫,随后又礼貌地向男青年递上车票。
柯莉萍的行为受到了乘客的赞扬,男青年更是自感惭愧,向柯莉萍道了歉。
事后,同事向车队汇报了此事,车队领导于是向柯莉萍特别颁发了“委屈奖”,以鼓励全队的售票员。
这个故事展示了柯莉萍的礼貌和耐心,以及她对于职业的敬业精神。
4.陆晓慧的尊重:陆晓慧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识的人,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
他从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
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他说:“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这个故事展示了陆晓慧的谦逊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5.列宁让路: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及社会的不文明行为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1.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2.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文明礼仪的名人故事
文明礼仪的名人故事文明礼仪的名人故事15个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典故吧,从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礼仪的名人故事个典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投桃报李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於卫,遂立卫国。
康叔之八世孙姬和,以殄灭西戎有功,获周平王赐爵为卫武公。
武公治国开明,广听众议,多纳雅言,以为施政参考,深得百姓称颂与爱戴。
故政通人和,卫国大治,遂为春秋初期之大国也。
武公在诗中自勉曰:“百姓皆效君德行,故行为举止,既善且良。
谨言慎行,不失礼仪,不逾本分,不悖常理,则众人皆以君作则矣。
人以桃馈我,我以李报之,乃合乎情理。
或言小羊生角,则欺人矣。
”2、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3、礼贤下士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
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
”齐桓公却颇有耐心他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能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
纵有贤土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孝感动天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2、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3、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0xx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4、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在古代,文明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古人注重礼仪,既能体现出自己的内涵和修养,也能传承文化,体现传统美德。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古人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故事一:孔子的小故事孔子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代表人物。
据说,孔子年轻时曾为官,被狱吏抓住关进牢房,一家人丧气离家,唯有孔子的母亲在家守着。
当时,孔子在牢房里没有粮食,但每天都有人给他送饭,孔子感觉奇怪,便让他的弟子调查此事。
调查后发现,是孔子的母亲每天早晨做好饭菜送到牢房给儿子。
孔子的弟子去告诉孔子后,孔子感到很震惊,因为他知道母亲冒着危险冒着雨雪寒冬煮饭送饭给自己。
于是孔子决定释放并赎回了被押押的家人。
这个小故事反映出古代人们尊敬父母,孝敬长辈,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故事二:孟母三迁的小故事孟子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她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信任孟子的才华和能力,为他创造了一个优秀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她在儿子小时候,常常耐心地讲解诗文,让孟子养成优秀品格,并不断强调自律和勇气等自我约束的美德。
但他们住的小镇不够适宜孟子的成长,孟母便带着孟子三迁。
这里面包含着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孟子》中也在多处强调了师道尊重。
从孟母三次迁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注重家教、尊重教育,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典范。
故事三:周文王射箭的小故事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被封为周朝的开国君主,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的发扬者之一。
据记载,文王在狩猎时,发现天上一串十分耀眼的流星,便想着以祭礼的仪式去祈祷。
于是他开始在明洪谷修建了一座“崇寿宫”,并在那里祈天乞问,希望能得到上天的指示,结果文王成功地扳倒了大象、狗、鹿三只神兽,而在以祭礼的方式上天祷告后,他也成功地拿到了答案,而仪式成为了中国古代祭天主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尊重天文历法,同时也能看到古代的士人都非常注重礼仪,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
中国⽂明礼仪⼩故事(12个)⽂明礼仪是⼈类为维系社会正常⽣活⽽要求⼈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那么,⼤家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明礼仪⼩故事吗?下⾯⼩编分享12个中国⽂明礼仪⼩故事,供⼤家参考。
更多礼仪相关⽂章内容推荐(↓↓↓)中国⽂明礼仪⼩故事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仓仓顶时,从⾕仓下纵⽕,舜⼿持两个⽃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耕种,⼤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把两个⼥⼉娥皇和⼥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
舜登天⼦位后,去看望⽗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中国⽂明礼仪⼩故事2、啮指痛⼼曾参,字⼦舆,春秋时期鲁国⼈,孔⼦的得意弟⼦,世称“曾⼦”,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打柴。
⼀天,家⾥来了客⼈,母亲不知所措,就⽤⽛咬⾃⼰的⼿指。
曾参忽然觉得⼼疼,知道母亲在呼唤⾃⼰,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忽然到来,我咬⼿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三省吾⾝”(《论语·学⽽》)的修养⽅法,相传他著述有《⼤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中国⽂明礼仪⼩故事3、亲尝汤药汉⽂帝刘恒,汉⾼祖第三⼦,为薄太后所⽣。
⾼后⼋年(前18)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不交睫,⾐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尝过后才放⼼让母亲服⽤。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景之治”。
中国⽂明礼仪⼩故事4、芦⾐顺母闵损,字⼦骞,春秋时期鲁国⼈,孔⼦的弟⼦,在孔门中以德⾏与颜渊并称。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1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张飞、关羽竭力劝阻。
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
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文明礼仪小故事
⽂明礼仪⼩故事⽂明礼仪⼩故事(通⽤7篇) ⽂明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素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下⾯⼩编为⼤家整理的是关于礼仪的⼩故事,⼀起来看看吧! ⽂明礼仪⼩故事篇1 ⼀、孔⼦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得知他的学⽣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
到达京都的第⼆天,孔⼦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中⼑笔,整顿⾐冠出迎。
孔⼦见⼤门⾥出来⼀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料想便是⽼⼦,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了弟⼦礼。
进⼊⼤厅后,孔⼦再拜后才坐下来。
⽼⼦问孔⼦为何事⽽来,孔⼦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所知,特地向⽼师请教。
”⽼⼦见孔⼦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的学⽣们请求他讲解⽼⼦的学识。
孔⼦说:“⽼⼦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师。
”同时还打⽐⽅赞扬⽼⼦,他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来逮住它,会游的鱼⼉我可以⽤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飞的鸟⼉我可以⽤良箭把它射下来。
⾄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上天的。
⽼⼦,其犹龙邪! ”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时,博⼠桓荣是他的⽼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设置⼏杖,像当年讲学⼀样,聆听⽼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数百⼈召到太常府,向桓荣⾏弟⼦礼。
桓荣⽣病,明帝就派⼈专程慰问,甚⾄亲⾃登门看望,每次探望⽼师,明帝都是⼀进街⼝便下车步⾏前往,以表尊敬。
进门后,往往拉着⽼师枯瘦的⼿,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古人文明礼仪的故事(精选5篇)
古人文明礼仪的故事(精选5篇)古人文明礼仪的故事篇1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识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擅长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兴奋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行。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打算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任凭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咆哮,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白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连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其次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打算第三次去访问诸葛亮。
张飞、关羽竭力劝阻。
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视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赶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
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生怕打搅诸葛亮,不顾路途疲惫,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有关文明礼仪的经典小故事
有关文明礼仪的经典小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文明礼仪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有关文明礼仪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有关文明礼仪的经典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文明礼仪的经典小故事篇一:玉帛成干戈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
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
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
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
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
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
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有关文明礼仪的经典小故事篇二:杨香扼虎救亲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
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
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
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终于断了气。
杨香的父亲终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虎的伤害。
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杨香,年十四岁。
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
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
关于礼仪的小故事5则
关于礼仪的小故事5则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亦是礼仪之邦。
而礼仪解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化却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给予了全社会温暖的沟通。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礼仪的小故事,欢迎阅读!程门立雪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
杨时、游酢二人,原是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经四十岁,而且已考上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学习。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但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外面开始下雪,杨时、游酢求学心切,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了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二人在外站立,吃了一惊:“啊,两位还没走?”这时外面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第二代子孙,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儿子。
孔融七岁时,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
一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
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每个人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
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人得到的梨都是大的,你的却是最小的,为什么?”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的道理啊。
”总理道歉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
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
”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
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
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
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及社会的不文明行为汇总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1.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 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 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 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 世称“ 程朱学派” 。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 而且已考上了进士, 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 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 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 他欲不言不动, 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 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 啊!啊!贤辈早在此呼! ” 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 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 程门立雪” 。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2. 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 并苦读经书, 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 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 卧龙” 。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 我需要这样的人才! ” 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 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 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 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 刘备说:“ 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精选4篇)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精选4篇)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精选4篇)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乳姑不怠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非常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
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旧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真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2玉帛成干戈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珍贵礼品献给齐顷公。
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
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
正好其次天是齐顷公设宴款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
其次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快乐,特意做了这样的支配时,个个怒不行遏,不辞而别。
四国使臣商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
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闻名的"鞍之战'。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3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连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出名望的高校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连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出名望的高校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连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遇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扰,怕影响老师休息,就悄悄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2乳姑不怠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非常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
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旧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真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3孔融让梨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闻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特别聪慧,而且还是一个注意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经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观察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当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今,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4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特别闻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育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谐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教导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即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尊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特别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敬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许多人都向他学习。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5玉帛成干戈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珍贵礼品献给齐顷公。
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
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
正好其次天是齐顷公设宴款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
其次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快乐,特意做了这样的支配时,个个怒不行遏,不辞而别。
四国使臣商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
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闻名的"鞍之战'。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6"给我'还是"拿去'?有一伴侣,做人特殊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
他最不喜爱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有一天,他不当心掉到河里去了。
他的伴侣在岸边马上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愿把手给他的伴侣。
他的伴侣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
他情愿挣扎,也不愿把手给出去。
他的伴侣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
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伴侣的手。
职场故事启示:"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始终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苦痛与不满意中挣扎,也不情愿把钱给我们。
假如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
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7某杂技团方案于下月赴美国演出,该团团长刘明就此事向市文化局作请示,于是他拨通了文化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
可是电话响了足足有半分多钟时间,不见有人接听。
刘明正纳闷着,突然电话那端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女高音:"什么事啊?'刘明一愣,以为自己拨错了电话:"请问是文化局吗?'"废话,你不知道自己往哪儿打的电话啊?'"哦,您好,我是市歌舞团的,请问王局长在吗?'"你是谁啊?'对方没好气地盘问。
刘明心里直犯嘀咕:"我叫刘明,是杂技团的团长。
'"刘明?你跟我们局长什么关系?'"关系?'刘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和王局长没有私人关系,我只想请示一下我们团出国演出的事。
'"出国演出?王局长不在,你改天再来电话吧。
'没等刘明再说什么,对方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刘明感觉像是被人戏弄了一番,拿着电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评析:在上述事例中,文化局的那位女同志在接听电话时态度懒散,语气生硬、粗鲁,给人以盛气凌人的感觉。
这不仅影响到公务的正常办理,而且极大损害了国家公务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8老虎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
A就抓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巧的运动鞋换上。
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特殊是入关在即,电信,银行,保险,甚至是公务员这些我们以为特别稳定和有保障的企业,也会面临很多的变数。
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有没有预备好自己的跑鞋?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9骑电单车的夫妻有一个人由于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单车代步。
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伴侣的新婚妻子由于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单车来到商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甚么你们骑电单车来?'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地回应答:"我们骑电单车,由于我想抱着他。
' 学会自嘲,有时能化解场面的尴尬。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0北京林业高校的小刘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这也是她应聘的第一份工作。
和求职中屡屡受挫的同学相比,她几乎算一次胜利。
当别人向她讨教阅历时,她说,细节打算成败的道理在找工作时也适用。
小刘应聘的第一家单位是美国一家保健品企业。
那时,公司只聘请客服助理一人。
为顺当进入面试,小刘开头做简历预备。
她说,现在许多高校生从网上下载简历,没有新意,简单被企业冷落。
为此,她写简历时,结合聘请职位沟通力量要强的特点,强调自己食品专业出身,性格开朗,尤其突出曾任校内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助理团外联部部长、副主席职位等诸多细节,表明自己沟通力量强,适合客服岗位。
一周后,小刘和20多名应聘者一道顺当过关。
复试时,刘舒颜特意找件干净的衣服穿上,穿衣问题虽是小节,却体现了对他人的敬重。
她还特地提前半小时到达,守约不是大事,却能给人严谨的好印象。
复试由总经理亲自主持,是一对一的交谈,刘舒颜刚开头也很紧急,由于与她一起前来的应聘同学比,她的优势并不特殊突出。
当主考官要求她介绍下你自己有什么特点时,刘舒颜冷静下来。
她拿实例回答考官:大三下学期,一边预备六级英语和期末考试,每天还要抽两小时到社团工作,由于合理支配工作和学习时间,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英语六级考试也顺当通过。
在学校担当社团工作期间,她负责联系用人单位来学校举办讲座和聘请活动,这对没有任何关系的她是一种挑战。
她常常从网上选择、联系、邀请用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虽遭受挫折,却在很大程度上熬炼了她较强的抗挫折力量。
面试完毕时,她把椅子轻轻搬回原位。
这时,主持面试的总经理脸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并热忱地说再见。
由于这个细节,她成为惟一被录用的。
聘请经理后来告知她,面试时,考官都会观看应聘者是否迟到。
那天她不但没有迟到,还是应聘人员中唯一一个把椅子搬回原位的应聘者。
这个小小的举动打算了她最终的胜出。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1说话的艺术老田鸡退二线某局新任局长宴请退居二线的老局长。
席间端上一盘油炸田鸡,老局长用筷子点点说:喂老弟,青蛙是益虫,不能吃。
新局长不假思考,脱口而出:不要紧,都是些老田鸡,已退居二线,不当事了。
老局长闻听此言立刻脸色大变,连问: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新局长本想开个玩笑,不料说漏了嘴,触犯了老局长的自尊,顿觉尴尬万分。
席上的友好气氛尽被破坏,幸亏秘书反应快,赶忙接着说:老局长,他说你已退居二线,吃田鸡不当什么事。
气氛才有点缓和。
古人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2金人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兴奋坏了。
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很多的方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
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终,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方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