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篇)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一、矿井各类灾害发生的预兆:1、顶板大面积冒落;由地质构造因素,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工程质量及支护质量差等原因造成,其预兆:(1)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有时采空区顶板发出闷雷一样的声音。
(2)在破碎顶板处掉渣,岩粉末下落,岩尘飞扬。
(3)煤帮受压高,煤质变软,片帮增多。
(4)冒顶前顶板急剧下沉,单体支柱漏液严重,支架扭、斜、前倾后仰,排距、柱距、位移、支柱变形。
(5)顶板裂缝扩大或发生脱层现象。
(6)在底板松软或底板为煤时,支柱会大量插入底板。
(7)木支柱发生扭转、劈裂、折断现象等。
(8)金属网假顶下唰唰漏煤。
(9)顶板的淋头水有明显的增加。
2、水灾:主要断层带水、奥灰水涌出等,其预兆:(1)巷道煤壁发潮发暗,煤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工作面温度降低,有淡的雾气,使人感到阴凉。
(2)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或底鼓冒气渗水。
(3)煤层有水挤出,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时还可听到。
(4)煤层有水挤出,有酸性水出现,水质发涩,有____蛋味,ch4、h2s等有害气体增加。
(5)打钻时,发现有“顶钻”现象,钻底板软或钻孔有水流出等。
3、自然发火(在采空区)预兆(1)火区附近温度、温度增高,变化很快,出现雾气,煤壁有水珠;井口或巷道口出现水汽,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等。
(2)嗅见有煤焦油味;(3)人体感觉不舒服如。
头疼、闷热、恶心、憋气。
(4)使用仪器检查,发现co、co____等气体增加。
4、气体灾害。
{瓦斯喷出、煤(岩)与沼气(二氧化碳)突出}的预兆。
(1)瓦斯喷出的预兆,煤层顶底板岩石中有溶洞,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层,其中有大量瓦斯时,或在地质构造带内或断支,断裂区和褶区轴部附近,会发生瓦斯喷出现象,预兆为:瓦斯浓度变大,或忽大忽小,煤质变软、湿润,地层活动激烈,发生闷鼓声响等。
(2)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a、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倾角和厚度变化,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层、断裂、波状起伏,煤岩层严重破坏。
井下火灾事故预兆有哪些
井下火灾事故预兆有哪些一、出现短暂的浓烟在井下工作的人员,如果发现井下出现了短暂的浓烟,这往往会是井下火灾的前兆之一。
此时应该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情况,并按照相应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二、矿井中空气的温度升高在井下工作时,如果发现矿井中的温度开始升高,这可能是火灾即将发生的迹象。
需要工作人员密切注视矿井内空气的温度变化,发现空气温度升高的情况,应该立即报告,并停止相应的工作。
三、矿井内出现异味或粉尘当矿井中出现异常的气味或者颗粒状物质时,往往代表着矿井中可能存在火灾的危险。
此时需要工作人员迅速进行检查,并停止相关的作业,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四、井下设备出现异常在井下作业的设备如果出现异常,如发生短路、漏电等情况,这可能是井下火灾即将发生的预兆。
工作人员应该立即停止相应的作业,并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以做好紧急处理。
五、氧气流量大幅度增加如果在井下测得氧气的流量出现明显的增大,这可能代表着井下发生了火灾,氧气被大量消耗的情况。
这时候工作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六、煤矿内湿气增多当煤矿内的湿气明显增多时,这可能是井下火灾即将发生的前兆。
湿气增多可能会让火势得以迅速蔓延,因此在发现湿气增多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应该立即向上级报告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
以上是井下火灾可能出现的一些预兆,需要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矿井内的情况,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以保障矿井内的安全。
预防井下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也需要矿井管理单位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井下火灾事故的预防能力。
矿井火灾事故预兆有哪些
矿井火灾事故预兆有哪些一、矿井火灾的预兆1、气体体积变化煤矿和金属矿石中经常存在氧化铁矿,硫铁矿等,这些矿物在遇火灾时会发生氧化反应。
这些反应将会逐渐放出一定量的气体,导致矿井内的气体体积慢慢增加。
因此,矿井中气体体积的增加可能是矿井火灾的预兆之一。
2、瓦斯浓度异常升高瓦斯是引发矿井火灾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当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超过了安全范围,就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矿井中瓦斯浓度的异常升高可能是矿井火灾的重要预兆。
3、矿井温度升高在矿井内部,由于地质原因或者机械设备的作用,矿井内温度逐渐升高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但是一旦矿井温度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就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在矿井内部,一旦出现某些区域出现温度快速上升,或者高温区域的范围增大,这些都可能是矿井火灾的预兆。
4、矿井空气流动异常在矿井内部,空气的流动情况非常重要。
一旦出现了矿井内部的空气流动异常,特别是部分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减慢或者空气流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可能是矿井火灾的预兆之一。
5、局部瓦斯爆炸矿井中的瓦斯是矿井火灾的主要燃料,一旦瓦斯在局部爆炸,将引发火灾,因此,矿井内部局部的瓦斯爆炸也是矿井火灾的重要预兆之一。
二、矿井火灾的预测方法1、地面监测矿井火灾的预测方法之一是地面监测,通过对矿井工作面产生的瓦斯进行监测分析,可以发现矿井内的瓦斯浓度情况,从而做好火灾预测。
2、温度、空气流动监测矿井内部的温度和空气流动情况是矿井火灾的重要预测参数,通过对矿井内部温度和空气流动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矿井内部的异常情况。
3、瓦斯爆炸监测通过对矿井内部瓦斯爆炸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矿井内部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进行火灾预测。
4、综合监测矿井火灾的预测方法其实是一个综合监测的过程,需要对矿井内部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监测分析,从而得出火灾预测结果。
三、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1、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加强对矿井内部各项参数的监测,并及时发现矿井内部的异常情况。
矿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矿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背景矿井下的透水事故是指地下水涌入矿井中,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透水事故是各种矿井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并且发生了透水事故之后,往往会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
因此,对于矿井下透水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尤为重要。
预兆在矿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前,通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预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井下透水事故预兆:1.矿井深部出现奔流声或响声。
2.矿井深部的大气压力明显变化。
3.矿井深部的氧含量明显下降。
4.矿井深部的温度明显上升。
5.水位上升或是地下水源的周期性变化。
6.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如果在矿井工作中出现上述预兆,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矿井的安全排查和预防工作。
应急措施在矿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必须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限制矿井事故的扩大。
1. 矿井自救在透水事故发生后,矿工应该迅速采取自救行动。
具体措施包括:1.立即向高处转移。
2.利用灭火器或消防水枪,尽可能地清除周围的水。
3.将布袋、钢堵等堵住裂缝和入口。
4.使用管道进行疏散。
2. 救援外援在矿井自救不力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外援。
具体措施包括:1.报告矿区指挥部,请求救援。
2.救援人员组织设备,及时赶往现场。
3.配合救援人员,安排逃生。
3. 紧急处置在救援过程中,需要对事故进行紧急处置。
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矿井疏散方案,保护矿工和救援人员的安全,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向指挥部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向相关部门申请救援设备和物资。
3.进行事故调查、评估和分析,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总结矿井下透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矿井中出现的预兆,采取防范措施,确保矿井安全。
如果透水事故发生,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及时组织救援并进行事故处置,以保障人员和矿井的安全。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
井下透水事故预兆及应急措施井下透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矿井灾害,它长期困扰着矿井安全生产工作。
由于透水事故无法准确预测,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井下透水事故的预兆和应急措施,对于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透水事故的预兆通常情况下,透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些特征性的预兆,矿工只有提高警惕,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下面列出几个常见的透水事故预兆:1、空气变臭。
当矿井内发现空气变臭时,往往意味着地下存在渗流现象,矿工应及时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2、井底水位上升。
如果发现井底水位上升,或是井中台车不稳定,就需要高度重视。
因为这往往表明水压力正在增加,可能会引发透水事故。
3、地面沉降。
如果发现地面沉降现象,说明下方存在水位下降的现象。
当水位下降到原来的高度或以下时,地下水便会涌入井下,这时就需尽早排水。
二、透水事故的应急措施1、紧急制动。
遭遇透水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制动,切断电源等各方面设备,确保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2、排水。
透水事故的应急措施之一就是要进行排水。
如果井下出现涌水情况,要及时启动井下排水设备,更换损坏的封闭材料,进行紧急施工措施,确保井下环境的干燥。
3、疏散人员。
透水事故发生后,要通知井下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不受威胁。
4、封堵。
透水事故处理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封堵。
对于矿井中涌水较大的位置,可以通过在源头处进行封堵的方法,来防止水位继续上涨,同时也可以控制井下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5、加强监测。
矿井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之五是加强监测。
矿井内的涌水情况难以预测,监测设备的设置可以及时观察涌水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大大减少透水事故的发生几率。
总之,矿井透水事故是较为严重的矿井安全灾害之一,矿工必须高度重视,并时刻关注透水事故的各种预兆,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矿井应急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各种设施的完善程度,必须加强配套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更新,以确保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矿井火灾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灭火措施:立即启动矿井内部的灭火装置,如灭火器、灭火泡沫等,尽量将火灾控制在初始阶段。
通知矿井内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火灾区域。
2. 疏散人员:立即通知矿井内所有人员撤离火灾区域,并按照矿井内部的疏散预案进行疏散。
人员要有意识地严格按照疏散通道与逃生设施疏散,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 通风控制:关闭与火灾区域相连的通风机,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打开与火灾区域相反的通风机,促使烟雾向火灾区域外排放。
4. 防烟减毒:矿井内可能产生大量烟雾,使用湿布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止烟雾吸入肺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5. 寻找避难场所:如果火灾蔓延迅速,矿井内没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人员应该尽快寻找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应该位于矿井内相对安全的区域,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有限的火灾扩散。
6. 拨打紧急电话:在逃生过程中,尽量携带安全设备,如呼吸器、安全带等,并及时拨打矿井内的紧急救援电话,以便及时获得救援。
7. 组织救援:在火灾发生后,矿井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和设备增援火灾现场,全力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8. 防止二次事故:火灾过后,矿井内可能存在燃气泄漏、结构变形等风险,人员不得擅自返回火灾区域,要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行操作。
以上是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在矿井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动是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
同时,矿井应该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增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井下透水征兆:
1.煤壁或者巷道壁变湿、“挂红”、“挂汗;”
2.巷道空气变冷;
3.煤层发潮、发暗;
4.巷道产生雾气;
5.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或者底板鼓起有渗水;
6.有“咝咝”的水叫声;
7.有时有臭鸡蛋味道;
8.煤壁溃水、水色发浑。
上述征兆,并不是每一个工作面透水前都一定全部出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两个。一旦发现有透水征兆,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矿调度室。
在井下采掘过程中,煤与岩石常常一瞬间被从煤体中抛出,并喷出大量瓦斯,这种现象叫煤与瓦斯突出,简称为"突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不仅会造成采掘工作面和通风系统的破坏,同时大量煤与瓦斯以极快的速度喷出,还可能会充塞巷道,造成人员窒息和瓦斯爆炸、燃烧及煤(岩)埋人事故。
煤与瓦斯突出前,一般都有预兆,没有预兆的突出极少。突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2.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2)防爆措施。消除井下引爆火源,井下引爆火源主要有:放炮产生的火源、电器火花、摩擦火花、瓦斯爆炸和煤炭自燃等。
(3)隔爆措施。为了限制煤尘爆炸范围扩大,避免煤尘、瓦斯连续爆炸,防止灾情蔓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矿井两翼、相邻采区、相邻煤层或者工作面之间,必须用岩粉棚或者水棚隔开。
第五大自然灾害----瓦斯
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根据直接顶和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 ,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对基本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在控制设计时应按照“给定变形”方针进行,选用可索支柱,确定合理的控顶距。对基本顶运动引起的砸垮型事故,首先要加强对顶板来压的预测预报,其次采取正确的支护方法,选择合理的支架形式,提高支护密度,避免直接顶和基本顶离层。
矿井灾害的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案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煤矿规程》,防患事故于未然,保证矿井平安生产,杜绝或减少矿井各类平安事故的发生,特编制XX年度建立矿井《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方案》,通过观测和落实《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方案》,以到达预防煤矿各类事故的发生和井下一旦发生事故时,有组织地进展矿井救灾,使受灾人员能迅速脱险,并使事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处理,以到达矿井尽快恢复生产的目的。
煤矿中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有:(1)瓦斯煤尘爆炸;(2)矿井水灾;(3)矿井火灾;(4)煤与瓦斯突出;(5)冲击地压和大面积冒顶。
《灾害预防及处理方案》必须由矿长定期组织煤矿职工进展和演习试验,并严格按照《灾害预防及处理方案》的有关要求执行,切实搞好矿井灾害预防工作和处理工作,实行我公司平安生产的目的。
一、乌海市乌化矿业(以下简称“乌化一矿”)位于乌海市海南区东南6km处,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I勘探区第9~15勘探线之间,行政区隶属海南区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5/43〃~106°57/14〃北纬:39°23'22〃~39°24'38〃井田面积为:3.385km?。
矿井含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总厚度平均8.20m,山西组煤系总厚度平均7.15m含煤16层,其中9-2、16-2号煤是可采煤层,即:9-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1.82m,位于山西组一岩段中部;16-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3.35m,位于太原组二岩段第一亚段中上部。
三、矿井建立前,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设计为四个井筒,两个斜井,一个回风立井,一个辅助进风井;技改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四、xx年1月我矿取得9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初步设计》已经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复,我矿根据批复后的《初步设计》进展矿井建立,一期工程建立工作有新掘主斜井630m、副斜井607m;回风立井、辅助进风井各303m。
煤矿大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大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但同时也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业之一,尤其是煤矿大冒顶,更是造成许多矿工伤亡的罪魁祸首。
据煤矿安全监察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煤矿事故共造成多起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由于煤矿大冒顶造成的。
因此,预防煤矿大冒顶、保障矿工安全,已经成为了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头戏。
一、煤矿大冒顶的预兆1. 煤壁位移:煤壁发生突然位移,出现裂缝、破碎,煤面上的木栓突出或矿石下落,能听到破坏声响和电火花。
2. 灰尘浓度突然增大:煤巷尘浓度突然升高,胶带输送机站和采空区煤屑堆积量增加。
3. 微震发生:微震可直接反映主煤体稳定状况,其中,地果微震最为敏感,具有早期监测的作用,多次监测,发现其震级增大或震中移动,即可判断煤体有移动。
4. 工作面出现马蜂窝状结构:工作面合理停顿后续进,如发现工作面局部空区呈漏斗形,或狭长形出现“马蜂窝状结构”,都是煤体发生运动、内应力分布极不平衡的先兆。
5. 落架煤量增大:主煤层落架煤量的增加,是煤体累加应力大量释放、运动字面增长的结果,也是除微震监测外最敏感的预警形式。
二、煤矿大冒顶的预防措施为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预防煤矿大冒顶,以及及时应对煤矿大冒顶情况,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合理的采煤方法:可采取强支护采矿法、沉降区提前支护、顶板隆起调整法以及老空区适当滞留放气等方式进行保持和养护,同时,加强对支架、锚杆的检修和保养,提高支架稳固性和安全性。
2. 加强瓦斯控制:重视瓦斯预处理,对瓦斯涌出口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瓦斯抽采、降低瓦斯爆炸危害,提高瓦斯统计治理水平。
3. 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事故抢险和救援工作。
4. 加强监测:建立全面、科学的煤矿地质勘探和监测体系,推进煤矿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提高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总之,煤矿大冒顶是煤矿行业中非常危险的灾害事件。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煤矿安全监测,能够有效降低煤矿大冒顶事故的发生率和降低煤矿工人的伤亡率,从而维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大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大冒顶的预兆及预防措施煤矿大冒顶是煤矿安全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生将对矿井及工人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正确预测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对保障煤矿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煤矿大冒顶的预兆有哪些?1. 岩石变形的加剧:煤矿内部由于压力等种种原因,导致岩石强度不断下降,在煤矿内部存在压力的岩石会发生变形,而这种变形越剧烈,煤矿大冒顶的可能性就越大。
2. 煤层开裂和变形增加:煤层内存在很多压力和稳定性的问题,在被采出一段时间之后,煤层就会发生开裂和变形。
而这些开裂和变形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冒顶事故更加容易发生。
3. 煤矿内气体压力波动:煤矿内部存在气体,如果这些气体的压力受到突然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煤矿应力状态的改变,此时煤矿大冒顶的风险就会增加。
4. 导管变形: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导管内部可能会堵塞。
如采煤机移动时撞击管道、过多的进煤或者管道磨损等问题都会导致导管变形,从而引发煤矿冒顶。
5. 裂缝增加和扩展:煤矿内大的断层和裂缝,一旦出现扩张就会增加煤矿内地应力状态的不稳定因素,使更多的岩石发生位移,此时煤矿冒顶的可能就更大。
如何预防煤矿大冒顶事故?1.增强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监管:煤矿内部环境的氧气含量、甲烷含量、气压等因素对于煤矿冒顶的发生都有影响。
保持通风系统顺畅,消除煤矿内部有害气体,并检查气流的流量和方向等都有助于预防煤矿大冒顶。
2.优化采煤方式:优化采煤方式可保证更加安全、高效、节能,避免了采煤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煤层开裂、导管变形等问题,从而有效预防煤矿大冒顶。
3. 实时监测和调控压力状态:煤矿内岩石压力状态是冒顶事故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设置一些高精度探测设备,在煤矿内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煤矿的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4.培养安全文化,不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员工遵守煤矿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穿戴合适的安全防护装备,消除煤矿内部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煤矿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的目的: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防患事故于未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杜绝或减少矿井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编制2012年度建设矿井《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通过观测和落实《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以达到预防煤矿各类事故的发生和井下一旦发生事故时,有组织地进行矿井救灾,使受灾人员能迅速脱险,并使事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处理,以达到矿井尽快恢复生产的目的。
二、矿井灾害事故的种类:煤矿中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有:(1)瓦斯煤尘爆炸;(2)矿井水灾;(3)矿井火灾;(4)煤与瓦斯突出;(5)冲击地压和大面积冒顶。
三、要求:《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必须由矿长定期组织煤矿职工进行学习和演习试验,并严格按照《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的有关要求执行,切实搞好矿井灾害预防工作和处理工作,实行我公司安全生产的目的。
第二章矿井基本概况一、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化一矿”)位于乌海市海南区东南6km处,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I 勘探区第9~15勘探线之间,行政区隶属海南区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5′43″~106°57′14″北纬:39°23′22″~39°24′38″井田面积为:3.385km。
矿井含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总厚度平均8.20m,山西组煤系总厚度平均7.15m含煤16层,其中9-2、16-2号煤是可采煤层,即:9-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1.82m,位于山西组一岩段中部;16-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3.35m,位于太原组二岩段第一亚段中上部。
三、矿井建设前,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设计为四个井筒,两个斜井,一个回风立井,一个辅助进风井;技改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四、2008年1月我矿取得9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初步设计》已经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复,我矿根据批复后的《初步设计》进行矿井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工作有新掘主斜井630m、副斜井607m;回风立井、辅助进风井各303m。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第一大自然灾害---- 顶板顶板事故: 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1.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大响声。
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
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
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
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
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
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而造成的。
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
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根据直接顶和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
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
煤矿突出预兆及安全预案
煤矿突出预兆及安全预案
煤矿突出是指煤岩体突然破坏,导致巨大的煤、瓦斯和岩石碎块一起迅速向矿井空腔区域运动,造成严重的矿井灾害。
发生煤矿突出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包括地质构造异常、煤层结构变形、瓦斯涌出增加、微震活动增强等。
为了预防和应对煤矿突出,煤矿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预案内容:
1. 建立系统的突出预警机制:利用地质勘探、地下观测、瓦斯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突出预兆,建立和完善突出预警机制。
2. 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效果,增加通风量,确保矿井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减少瓦斯积聚。
3. 加强地质监测:密切关注煤层变形和煤体应力变化,采取测量和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培养矿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突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5. 设立安全疏散通道:为突发事故提供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的畅通。
6. 配备逃生救援设备:为矿工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救生装备,如逃生器等。
7. 制定突出事故应急预案:对突发事故进行预案演练,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8. 强化安全监管: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煤矿安全。
上述是一些常见的煤矿突出预兆及安全预案的内容,煤矿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1、顶板类型煤层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构成。
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者煤层(无伪顶时)之上,普通由一层或者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拟简单垮落的岩层所组成,直接顶按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老顶又叫根本顶,普通指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也直接位于煤层之上) 厚而坚硬的岩层。
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裂顶板和复合型顶板。
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拟完整、坚硬(固),回柱后不能即将垮落的顶板。
普通为砂岩、砾岩和石灰岩。
破裂顶板指的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非常发育、整体性差,自稳力量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艰难的顶板。
2、顶板常见支护方式顶板常见支护方式有单体支柱支护、液压支架支护、锚杆支护。
单体支柱支护主要是指采用木支架,磨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液压支架是在磨擦式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等根抵上发展起来的采煤工作面机械化支护设备。
锚杆支护主要是指用木锚杆、竹锚杆、金属锚杆、树脂锚杆、快硬水泥锚杆结合锚网发展支护的一种支护方式。
一、常见冒顶事故的预兆(一)局部冒顶的预兆(1) 工作面遇有小地质构造,由于构造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简单发生局部冒顶。
(2)顶板裂隙张开、裂隙增多,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
(3)顶板裂隙内卡有活矸,存在掉碴、掉矸现象,掉大块前往往先落小块矸石。
(4)煤层与顶板接触面上,极薄的矸石片不断脱落。
这说明劈理(即顶板节理、裂隙和磨擦滑动面)张开,有冒顶的可能。
(5)淋头水分别顶板劈理,常由于支护不许时面冒顶。
(二)大型冒顶的预兆1、顶板的预兆(1) 顶板的连续发生断裂声。
这是由于直接顶与老顶发生离层,或者顶板切断而发生的声响。
有时采空区顶板发生像闷雷一样的声音,这是老顶板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者断裂的声音。
(2)掉碴。
顶板岩层破裂下落,普通由少变多,由稀变密,这是发生冒顶的危(wei)险信号。
(3) 顶板裂缝增加或者裂隙张开。
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水灾事故及隐患处理措施(1)、矿井水害类型为老空(老塘)积水、断层裂隙水、钻孔积水。
最常见的是老空(老塘)积水,老空积水主要老顺槽积水。
(2)、矿井发生突水事故时的预兆。
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1)挂汗。
(2)挂红。
(3)水叫。
(4)空气变冷。
(5)出现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挥,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10)裂隙出现渗水。
(11)探眼出水。
(3)、矿井防治矿井水害的主要措施:•⑴、加强水害分析和预测预报,建立水害隐患档案,。
⑵、坚持复采块段用5米长钻杆探水“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开采时不得突破规程规定的隔水煤柱线开采,发现透水预兆及时汇报和撤离。
(3)、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水害辩识能力和安全意识。
(4)、洪水季节,对主要硐口制定确实可行的堵水方案,并备好防洪材料。
(4)、发现突水预兆时的应急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停、断、撤、报、查的原则,即工工作面一旦发现突水预兆时(在探水过程中发现探水眼有顶杆现象时不得拔出钻杆),工作面的人员必须先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汇报井口值班及矿井调度室,并由矿井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资料,查明情况。
发生水灾事故后的应急原则及注意事项:⑴、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室将事故情况进行汇报。
调度室值班根据灾情是否需启动事故紧急预案。
(2)、当出水量很大,现场人员必须按照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若避灾线路已经被堵,撤离时应尽可能向上一个水平撤退。
(3)、矿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4)、井下人员如未能及时撤离至安全地点,遇险人员应尽量往上一个水平撤退。
当被堵在上山独巷时,遇难人员必须保持镇定,避免体力消耗过多,不能喝井下的污水,需寻找裂隙水饮用。
(5)、发生透水事故后,井下排水设备必须正常运行,水泵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保证排水泵正常运行。
矿井发生灾害避灾方法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以难以采取措施
防止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 点。 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 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 遇险都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另外,冒顶时将支柱压 断或推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的木垛。因此,如遇险者 所在位置靠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遇险后立即发生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 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 号,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冒顶后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同,不要 惊惶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 被冒顶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地维护好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 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中,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
(三)、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时的自救 与互救一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 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 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 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 狂奔乱跑。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 撤退。
(三)、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条件,或可能危 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 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 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 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和器具;遇有 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 明情况,谨慎通过。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第一大自然灾害----顶板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1.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大响声。
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
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
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
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
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
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而造成的。
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
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根据直接顶和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
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第一节组织机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预防各类自然灾害,保证安全生产,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预防措施:一、建立五大灾害预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第二节五大灾害预防措施一、瓦斯管理措施(一) 瓦斯突出的预兆:1、有声预兆(1)煤体或岩体中有闷雷声、机枪声、煤炮声、炒豆声、煤岩破碎声等。
(2)采掘工作面地压显著,支架受压发出噼啪声、破裂折断声等。
2、无声预兆(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在突出前有忽大忽小的变化。
(2)工作面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尤其软分层变化较为明显通常是由薄变厚,但有时也有厚变薄),层理紊乱不清,光泽变暗,煤质变软,尤其软分层变得更软。
(3)工作面温度有明显的降低。
(4)工作面发现有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时。
(二)瓦斯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日常瓦斯检查、班中汇报制度,重视局部瓦斯检查、监控工作。
采煤、开拓、掘进工作面都设置专职安检员定岗检查,检查和汇报次数每班不得少于3次,特殊情况要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发现有瓦斯超限或聚集时,安检员有权责令该地区工作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撤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要向通风调度和调度室汇报,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安检员必须认真填写牌板和瓦检手册,通风调度员每班认真填好瓦斯日志。
瓦斯日报每天必须送交矿长、总工程师亲自查阅,重大问题立即报告。
3、安检员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严禁空班漏检,弄虚作假。
4、煤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完善安全技术系列化装备,实现“三专两闭锁”。
若停电停风,工作人员必须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恢复供电和工作前,必须先检查瓦斯,若超限,要制定排放措施,按程序审批后有组织地进行瓦斯排放。
严禁任何人无措施盲目排放瓦斯,局扇启动设备安装在风巷的进风侧,安装位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5、临时停工的掘进头,不准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灾害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矿井灾害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第一节矿井灾害事故的预兆一、煤炭自燃发火预兆(一)、煤炭自燃的预兆:1、视觉。
人用肉眼可见水蒸气凝聚在支架或巷道表面上,形成水珠,俗曰“煤壁出汗”,这是火灾外部征兆。
2、味觉。
人们能嗅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
经验证明,当人们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燃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3、温度感觉。
煤炭在自燃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从该处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
4、疲劳感觉。
煤在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人体有病态反应,如头痛、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
(二)、煤炭自然发火常见地点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和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巷道的高冒处、密闭内、溜煤(矸)眼、煤仓、联络巷及浮煤堆积的地方是自燃发火高发地区。
二、透水事故预兆(一)、井下采掘工作面透水前的预兆:1、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2、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3、水叫。
含水层或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发出“嘶嘶”水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教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以近。
(二)、由于矿井水的来源不同,发生透水前的预兆各有特点:1、老空水透水预兆。
由于老空水积存时间较长,水量补给较差,故称“死水”。
老空水透水预兆有“挂红”、酸性大、水味发涩的特点。
2、溶洞水透水预兆。
由于洞内积水长期侵蚀溶岩,所以,水多呈灰色或灰黄色,带有臭味,有时也有“挂红”现象。
另外,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石灰岩溶洞水时,可能出现顶底板来压、裂隙和柱窝渗水的现象。
3、断层水透水预兆。
断层破碎带中的地下水一般是流动的,补给较充分,故称“活水”。
所以,很少出现“挂红”现象,水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巷中遇到或接近断层水时,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水较混浊多呈黄色。
另外,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的断层破碎带时,会出现来压,淋水增大等现象。
4、冲积层透水预兆。
浅部掘进井筒常遇到冲积层水,采空区顶板冒落,裂缝沟通冲积层时,也会遇到冲积层水。
冲积层水透水的特点是,开始水量较少,呈黄色,并夹有砂子,以后便急剧增大。
三、顶板冒落事故预兆1、发出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会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活柱会急速下缩,采空区内会发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出现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3、片帮加重。
4、顶板出现裂缝。
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离层。
检查顶板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脱离。
6、漏顶。
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换行]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
7、瓦斯涌出量增加,含瓦斯煤层顶板冒落前瓦斯涌出量会突然增大。
8、顶板的淋水量明显增加。
9、锚杆支护巷道出现锚杆锚索拉断、失效,托盘变形,顶板整体下沉或出现锅底状,两肩断裂等。
四、瓦斯喷出的预兆瓦斯喷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一)、有声预兆:1、响煤炮。
由于各矿区、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质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预兆声音的大小、间隔时间、在煤体中发出的响声,有的象炒豆似的劈劈叭叭声,有的象鞭炮声,有的象机枪连射声,有的似跑车一样的闷雷声、嘈杂声、沙沙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发生喷出前,因压力突然增大,煤岩壁会开裂,支架会发出嘎嘎响、劈裂折断声。
(二)、无声预兆:3、煤层结构构造方面。
表现为: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煤尘增大,煤层因受挤压而褶曲、变的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
4、地压显现方面。
表现为: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击,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时垮孔、顶夹钻等。
5、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或空气变冷、有时变热,打钻时喷煤、喷瓦斯等。
五、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预兆(一)、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预兆1、采掘工作面压力增大,支护来劲。
2、有声响,如闷雷声、爆竹声、机枪声、哨声、嗡嗡声等。
3、工作面瓦斯浓度突然变大变小或忽大忽小。
4、工作面顶板掉渣,片帮,煤壁压出,煤壁颤动。
5、工作面有煤尘雾。
6、工作面煤层层理紊乱、松软、干燥。
7、工作面、煤壁温度下降,煤壁有水珠,气味异常。
8、打钻时顶钻、夹钻、钻机过负荷,钻孔变型、塌孔、喷孔等。
(二)、易发生突出地点1、接近或达到地质构造带工作面,如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向(背)斜局部隆起、煤层扭转等地点。
2、采掘应力叠加区段。
3、煤层赋存状态变化地段。
如煤层厚度变化,倾角变化,软硬变化,明暗变化,层、节理变化,煤层拐弯,煤层分岔,煤层破碎,顶底板岩性变化,阶梯状凸起等地点。
4、煤岩交叉处,巷道交叉处,煤层暴露较大处。
5、煤的力学强度低、软、透气性差、煤炭化程度高地点。
6、上山、平巷易突出。
第二节预防重大灾害事故的措施一、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措施认真贯彻执行2008年度《晓南矿安全生产管理奖惩规定》及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风[换行]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根据矿井生产的采掘动态,及时调整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达到合理、稳定状态。
2、通风设施设置必须合理,执行验收移交制,加强日常维护,减少漏风,以提高有效风量。
3、加强对巷道的检查维护,保证通风断面,巷道失修严重、通风能力不足严禁生产。
4、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并实行分区通风。
各用风地点按计划配足风量。
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及主要通风机调角前,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有矿分管领导统一指挥、区队主管通风领导现场指挥。
5、矿井主要通风机每月、地面反风设施每季度由矿机电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检查一次,井下反风设施由矿通风负责人每月组织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可查。
矿井每年在冬季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效果符合《规程》规定。
6、局部通风机严禁循环风。
无特殊情况不宜采用串联[换行]通风,如采用串联通风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杜绝不合理串联风。
7、局部通风机严禁无计划停风。
因故障临时停风时,当班工班组长按瓦检员、安监员要求,负责立即撤人,并由瓦检员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开启局部通风机前,必须依据掘进巷道内最高瓦斯浓度确定,恢复掘进巷道通风或进行排放瓦斯,如果进行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必须按瓦斯排放措施执行,同时执行“四人联锁”及“五人同在”瓦斯排放制度。
并由救护队统一进行瓦斯排放,瓦斯排放结束后与保安区进行移交。
8、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双风机(且为同等能力)双电源,并每旬由机电科组织进行一次自动切换试验,同时有记录可查,确保主风机与备用风机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安装实行“三专两闭锁”。
(二)、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对瓦斯涌出量较大和有异常的采、掘进工作面,实行干部跟班、现场安全把关。
矿及时召开防治瓦斯专业会议制定瓦斯治理的技术措施,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有关单位,并认真贯彻落实。
2、根据采掘动态和瓦斯涌出情况安排组织瓦斯检查工作。
瓦检员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必须专职、持证上岗。
严禁空班、漏检、假检,认真填写瓦斯检查记录,并现场交接班。
3、严格控制瓦斯浓度,作业地点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瓦检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保安区调度汇报;其它人员发现作业地点瓦斯超限也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立即通知该区域瓦检员和保安区调度。
保安区调度接到瓦斯超限的通知后要立即向保安区主要领导汇报。
4、加强盲巷和密闭管理,出现的盲巷、废巷要切断电源、撤出电气设备、拆除[换行]或断开铁道、管路,必须进行永久性封闭,对已封闭区域定期检查瓦斯及取样化验分析气体成分,密闭前不得积存瓦斯。
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区域进行任何工作。
5、井下放炮严格执行“一炮四检”和“四人联锁”制度及晓南矿放炮联锁有关制度。
6、瓦斯监测系统要24小时连续监测。
井下出现瓦斯超限时,操作员及时汇报矿、保安区调度及矿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保安区长等有关领导,并采取措施处理。
同时上报通风处。
7、跟班干部、班组长、流动电钳工入井必须携带呈检查瓦斯状态下的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工作面悬挂呈检查瓦斯状态下的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保安区按规定日期对光学瓦斯检定器、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等仪器仪表进行标校、维修,确保准确。
8、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并且用通风方法不能解决时,必须实行瓦斯抽放。
9、加强瓦斯抽放工作,认真执行“多钻孔、严封闭、综合抽”的九字方针,提高抽放量,减少风排量,采场抽放率要保证在50%以上。
10、对瓦斯涌出量大、后隅角瓦斯积聚不易处理的采煤工作面,采用抽出式风机、采空区埋管等措施进行抽放。
瓦斯涌出量大、通风距离长的掘进工作面,应加强风筒管理或使用大功率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通过随时调整风量确保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符合集团公司规定。
11、采煤工作面回采及拆除期间必须编制专门的通风瓦斯管理及防治自然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三)、杜绝火源防止瓦斯爆炸1、加强井下电气设备检查和管理,严禁失爆。
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不延燃橡胶电缆。
电气设备容量和电缆截面必须符合规定,过载、过热等各种保护装置要保持灵敏可靠。
处理电气设备时,必须先检查作业地点瓦斯浓度,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收托盘等物品时[换行],必须检查作业地点瓦斯,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作业,并且作业时严禁产生火花。
3、严格执行“一炮四检、四人连锁”爆破制度,爆破应使用水炮泥,黄泥必须封严封实,杜绝爆破着火事故发生。
4、采煤工作面机尾支架上方必须垫圆木,圆木直径超过外露锚杆长度50mm,并对锚索采取套胶管、剪断等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移架时摩擦产生火花。
采煤机(刨煤机)严禁割锚网、锚杆等铁器,避免产生火花。
二、预防煤尘爆炸事故措施(一)、井下煤尘灾害的预防和治理1、编制全矿性的年度防治粉尘制度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