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等价核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HNMR-2解析

HNMR-2解析

能量差
磁性核的自旋取向表明
它在外加磁场中的取向 它的某个特定能级状态(用 磁量子数ms表示)。取值为 –I … 0 … +I。
即:每一个取向都代表一个能级状态,有一个ms 。 如:1H核:∵ I=1/2 ∴ ms为 -1/2 和 +1/2
ν= γ H0 高能态 H' ms = _ 1/2 外 场 H' ms = + 1/2
2π E = hν H0
γ — 磁旋比(物质的特征常数)
E = hν = γ
h H0 2π
低能态
自旋核的电荷分布——球形 高能级自旋态(Eb) 1 磁级自旋态(Ea) 磁量子数 m= + 1 2
E
BO=△E=Eb-Ea
结论:
1H受到一定频率(v)的电磁辐射,且提供的能量
CH3CH2OCH2CH3
CH3CH2CH2CH2OH
CH3OCH2CH2CH3
例3. 预测下列化合物有几个NMR信号及裂分情 况,能否用NMR区分
O
三组峰
五重峰
CH2 CH2
CH2 三重峰 O
CH3CH
三重峰 十二重峰
CH2
二重峰
CH3CH2OCH2CH3
二组峰
CH3CH2CH2CH2OH
五组峰
-CH2I, =3.0 ~ 3.5,
-O-H, 大 低场
-C-H, 小 高场
• 电负性影响的规律: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质子核外电子密度降低, 屏蔽效应减弱,质子的吸收峰就移向低场。 给电子诱导效应使质子核外电子密度增 加, 屏蔽效应增加,质子的吸收峰就移向高场。
2、化学键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H'
1
H'

NMR

NMR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在外磁场作用下,具有自旋的原子核发生核自旋能级分裂,当吸收适当的电磁辐射(无线电波)后,核自旋能级发生跃迁。

1H-NMR谱给出的结构信息1)质子类型及所处的化学环境-CH3、-CH2-、-CH-、=CH2、≡CH、Ar-H、CHO、-OH…2)氢分布情况3)核间的关系缺点1)无H的结构无法给出信号;2)对于长链的烷烃,H谱谱线多重叠。

13C-NMR谱给出的结构信息2)碳的类型1)含碳的个数3)区分伯、仲、叔、季碳C的数目与13C谱的峰面积不成比例质量数原子序数自旋量子数I 有无自旋偶偶0 无126C,168O,3216S偶奇 1 有 21H,147N奇奇1/2 有 11H,199F,3115P,157N3/2 有115B,7935Br,3517Cl奇偶1/2 有136C3/2 有3316S自旋量子数不为0的原子核为都有磁矩,核磁矩的方向服从右手法则空间量子化:核磁矩在外磁场空间的取向不是任意的,是量子化的现象核自旋取向有2 I + 1个取向顺磁场,能量低逆磁场,能量高进动(precession):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轴绕回旋轴以一定夹角θ旋转共振吸收的条件:υ0=υ(射频频率vo和进动频率v相等)跃迁选律:跃迁只能发生在两个相邻能级间产生核磁共振条件:(1) 核有自旋(磁性核)(2)外磁场,能级裂分;(3)照射频率等于进动频率(4) Δm=±1 如:m=1, 0, -1处于低能态的核将吸收射频能量而跃迁至高能态,这种现象叫做核磁共振现象。

实现核磁共振就是改变照射频率或磁场强度,一满足式(3)自旋弛豫:激发到高能态的核通过非辐射途径释放其能量到周围环境中去,回到低能态的过程自旋-晶格弛豫T1:又称纵向弛豫,处于高能态的核自旋体系将其能量传递给周围环境(晶格或溶剂),自己回到低能态的过程。

驰豫过程所需时间用半衰期为T1表示,T1越小,驰豫效率越高。

波谱解析复习——名词解析

波谱解析复习——名词解析

波谱学:波谱学是涉及电池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电池辐射区域:γ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紫外光谱1.助色团:通常把那些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吸收带不产生吸收带但与生色团相连后,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的基团称为助色团(将含有未公用电子对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发色团: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有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基团,此类基团称为发色团。

2.红移:由于化学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吸收峰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红移。

3.蓝移:导致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做蓝移。

4.增色效应:使紫外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5.减色效应:使紫外吸收强度降低的作用。

红外光谱红外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若辐射能等于振动基态的能级与第一振动激发态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时,则分子可吸收能量,由振动基态跃迁到第一振动激发态。

IR选律: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振动,即在振动过程中∆μ≠0时,才会产生红外吸收。

1.费米(Fermi)共振:由频率相近的倍频峰和基频峰相互作用产生,结果使倍频峰的强度增大或发生裂分。

2.伸缩振动:沿键轴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称为伸缩振动。

3.弯曲振动:沿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称为弯曲振动。

4.基频峰: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将产生一个强的吸收峰,即基频峰。

5.倍频峰:从基态跃迁到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时将产生相应弱的吸收峰,即倍频峰。

6.振动自由度:将多原子分子的复杂振动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本振动,这些基本振动的数目称为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7.指纹区:在红外光谱中,波数在1330~667cm-1 范围内称为指纹区。

8.振动偶合效应:当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分子中靠得很近时,其相应的特征峰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这种现象叫作振动偶合。

质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真空条件下受电子流的“轰击”或强电场等其他方法的作用,电离成离子,同时发生某些化学键有规律的断裂,生成具有不同质量的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按质荷比的大小被收集记录的谱。

波谱名解

波谱名解

核磁共振1、化学位移:是指将待测量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物质氢核所在的位置进行比较,求其相对距离。

称之为化学位移。

2、偶合常数:两个氢核之间的相互干扰叫做自旋偶合,干扰强度可用偶合常数表示。

3、NOE效应:在观测1H-NMR时,使用第二射频场照射某一核,使其饱和,则空间上与之相近的另一核信号将增强,次作用称为NOE效应。

4、n+1规律:有n个相邻的磁不等同氢核时,将显示n+1个小峰。

这就是n+1规律。

5、饱和:核连续吸收电磁波,原来过剩的低能态逐渐减少,吸收信号的强度就会逐渐减弱直到完全消失,这个现象称为“饱和”。

6、弛豫:在外部磁场中,低能态的核一般要比高能态的多一些。

吸收电磁波能量而迁移到高能态的核会经过非辐射的途径释放能量而回到原来的低能态,这一过程称之为“弛豫”。

7、自旋偶合;氢原子核之间的相互干扰引起的,原子核之间的相互干扰叫自旋偶合。

8、化学位移等价:分子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具有相同的化学位移值,称为化学位移等价。

9、磁等价: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也相同,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偶合作用强度的氢核,称为磁等价原子核。

10、屏蔽效应:氢核周围不断运动的电子影响,在外场的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感应磁场,起到屏蔽作用,使氢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小。

11、化学键的磁各向异性:如果由电子组成的化学键在空间形成小的磁场,与化学键不对称,则产生了磁各向异性,与外场相反,消弱了外场,屏蔽作用“+”,化学位移变小。

与外场相同,去屏蔽作用。

12、去偶法:用第一个振荡器扫描Ha时,用第二个振荡器扫描Hb使他发生共振,hb在两种自旋之间迅速变化,Hb对Ha的两种影响被抵消掉,这样Ha就等于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去偶。

13、核的NOE效应:当两个人(组)不同类型的质子位于相近的空间距离时,照射其中的一个会使另一个质子的信号增强。

14、碳谱的特点耦合常数大:1H-1H耦合常数0-20Hz.碳原子常与氢原子连接,它们可以互相耦合,这种13C-1H 一键耦合常数的数值很大,一般在125-250 Hz。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李发美)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李发美)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

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

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

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0.01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0.01 mol/L测定(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指示电极:一种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疲则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类电极.参比电极:一种电极的电位不受溶液组成变化的影响,其电位值基本固定不变的电极.液接电位:两种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触界面两边存在的电位。

钠差:在PH>9的溶液中,普通玻璃电极对Na+也有响应,因而求得的H+活度高于真实值,即PH读数低于真实值,产生负误差。

酸差:在PH<1的溶液PH值相等时,普通玻璃电极测得的PH值高于真实值,产生正误差。

直接电位法:根据待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试样溶液中组成原电池;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然后根据NERST方程式电极电位(实为电池电动势)与有关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关系,求出造就则组分含量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在用标准溶液滴下待测物容液的滴定过程中,借助监测待测物(或滴定剂)批示电极的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法。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1观看吸光度。

百分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1CM的吸光度。

助色团: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

生色团(发色团):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或跃迁的基团。

红移(长移):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以及溶刘改变等。

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紫移):当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时或受溶济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若振动能及由基态(V=O)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V=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

特征峰:凡是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

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特征峰。

红外非活性振动: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

不饱和度:分子结构中距离达到饱和时所缺一价元素的“对”数。

局部抗磁屏蔽:由于原子核外电子云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出一个对抗外磁场的次级磁场,这种对抗对外磁场的作用,就称为局部抗磁屏蔽。

谱图分析课件第2章化学等价和磁等价

谱图分析课件第2章化学等价和磁等价
无机化合物中的磁等价
在某些无机化合物中,磁等价指的是某些原子或离子由于具有相同的磁性特征, 因此在谱图上表现出相同的化学位移。例如,在铁酸盐晶体中,铁离子可以表现 出不同的磁性特征,因此在谱图上表现出不同的化学位移。
实例三:生物分子的谱图分析
生物分子中的化学等价
在生物分子中,化学等价通常指的是分子中的相同类型的原子或基团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例如,在 DNA双螺旋结构中,每个碱基都是化学等价的,因为它们都与周围的其他碱基以相同的方式相互作用 。
概念
由于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和环境因 素,同一分子内的相同原子或基 团在磁场中的进动频率可能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核磁共振信号。
判断方法
观察NMR谱图
分子对称性分析
通过观察NMR谱图上相同原子或基团 的信号位置,判断它们是否重合或分 离,从而确定磁等价性。
根据分子对称性分析,判断分子内部 是否存在对称操作,如旋转、反演、 镜面对称等,从而确定磁等价性。
谱图分析课件第2章:化 学等价和磁等价
• 化学等价 • 磁等价 • 化学等价与磁等价的联系与区别 • 谱图分析化学等价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化学等价是指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原 子或分子在分子结构中的等效替代。
概念
化学等价的概念基于分子结构的对称 性和相似性,相同类型的原子或分子 在分子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而不改 变分子的化学性质。
判断方法
01
02
03
几何形状
通过比较分子中原子或分 子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 判断是否具有对称性或重 复性。
化学键
检查分子中的化学键是否 相同,以及键的连接方式 和电子分布情况。
物理性质
比较分子的物理性质,如 熔点、沸点、密度等,相 似的物理性质可能表明分 子具有化学等价性。

生物药物分析

生物药物分析

题库一1、什么是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2、药物的学科包括哪些?药物分析(pharmacenticalanalysis)、药理学(pharmacology)、药剂学(pharmaceutics)、药物化学(pharmacentical chemistry)3、什么是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成分,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加工、制造而形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物。

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1)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直接提取的各种天然生理活性物质;(2)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4、生物药物的性质(Properties of biological)(1)结构相近;(2)药理有效;(3)医疗效果好;(4)浓度低,杂质高;(5)大分子稳定;(6)有一定的敏感性(对热、重金属、酸碱和ph变化等敏感)5、药典的定义?药典的简称、版本、三部和内容?(1)定义:记载着各种药品标准和规格的国家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一般由一个国家的卫生行政部门主持编写、实施颁布。

(2)简称:Ch.P(3)版本: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 (4)三部: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

(5)内容: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6、什么是ADME?各代表什么单词?ADME:药代动力学;A:吸收(absorption);D:分布(distribution);M:代谢(metabolism);E:排泄(excretion)题库二1、标准物质的定义标准物质是一种或多种确定了高稳定度的物理、化学和计量学特性,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分析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

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物理性质与物理化学特性测量标准物质,工程技术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等价核,这个看似深奥的名词,其实是指一组在分子中具有特殊性质的原子核。

这些原子核在化学上被视为等价的,意味着它们与分子中的其他任何一个核都拥有相同强度的偶合。

这种等价性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它们在分子中的位置和电子分布的对称性所决定的。

磁等价核具有一种特殊的磁学性质,使得分子在磁场中的行为变得复杂而有趣。

这种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磁等价核的性质来探测分子的结构和动态。

深入理解磁等价核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分子的磁学行为,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辟新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