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05常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生命体征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生命体征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生命体征名词解释基础护理学第六版生命体征名词解释第一部分:引言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在基础护理学第六版中,生命体征被详细讨论,并提供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生命体征的名词解释,从简单的概念到更加复杂的主题,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其意义与用途。

第二部分:体温1. 体温(Temperature):这是人体内部的热量测量,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体温是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之一,帮助护士或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发热或体温异常。

2. 发热(Fever):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表明身体在应对某种疾病或感染。

发热通常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正常生理反应。

3. 体温调节中枢(Thermoregulatory center):位于大脑的下丘脑,负责调节体温。

它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汗液分泌和新陈代谢等机制帮助身体保持恒温。

第三部分:脉搏1. 脉搏(Pulse):脉搏是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通常在动脉中感知到,如在腕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等部位。

2. 心率(Heart rate):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正常成人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该值可受年龄、性别、体位、情绪等因素影响。

3. 脉压(Pulse pressure):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异。

通过测量脉压,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能力和血管床的阻力。

第四部分:呼吸1. 呼吸(Respiration):呼吸是人体通过肺部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

2.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一分钟内的呼吸次数。

呼吸频率的改变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病理性状的指标。

3. 呼吸深度(Respiratory depth):呼吸的深度或幅度,通常被评估为浅、中等或深。

第五部分:血压1. 血压(Blood Pressure):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对血管壁的压力。

它通常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字表示,如120/80毫米汞柱。

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人体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最新整理绪论1反应:细胞或生物体感受刺激后的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

2兴奋性:细胞或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一词就成为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的同义语了。

3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4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5反射: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下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7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8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9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10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产生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11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叫做反馈。

12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经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重复出现,周而复始,称为生物节律。

13前馈:干扰信息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

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

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附大纲概要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附大纲概要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工程造价:(1)从投资者的角度定义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投资费用,即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包括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

(2)对应于发承包双方而言工程造价就是工程价格,即建设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设备、技术劳务市场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2、投资估算:指在建设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申请)阶段对拟建项目所需投资额的测算。

3、设计概算:指在初步设计阶段,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依据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和费用定额以及现行市场人、材、机价格等概略计算的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全过程发生的所有费用的经济文件。

4、工程结算:指合同实施阶段,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程序和方法办理结算工程价款,确定发包范围内及施工期间发生的应由发包人承担费用的工程实际造价。

5、竣工结算:指在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建设投产或使用的全部实际成本的技术经济文件。

6、建设项目总投资:指项目建设期用于建设项目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总和。

7、建设投资:指项目建设期间用于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之和。

8、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二者在量上是等同的。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也就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二者在量上也是等同的。

9、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

10、国产设备购置费由国产设备原价及国产设备运杂费两部分组成。

11、进口设备购置费由进口设备抵岸价和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两部分构成。

12、进口设备交货方式之一:装运港交货类,即卖方在出口国装运港交货,主要有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价即离岸价),运费在内价(C&F价)以及运费和保险费在内价(CIF价即到岸价格)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13、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主要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四部分组成。

病理的6个名词解释

病理的6个名词解释

病理的6个名词解释导语:病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以及病理变化的过程。

对于广大医学从业者和病患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病理学名词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中的六个重要名词,其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变过程。

1. 炎症(Inflammation)炎症是机体对于损伤、感染或其他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它通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炎症反应通常由免疫细胞的活化和介质的释放所引起,例如组织损伤后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浆蛋白的渗出等。

炎症对于消除感染源、修复组织损伤以及引导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2. 肿瘤(Tumor)肿瘤是指机体内异常细胞的增殖和聚集形成的新生物体,它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通常局限于原发部位,并有边界清晰。

恶性肿瘤则是指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它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远离原发部位,进而影响整个机体。

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机体对于细胞增殖和凋亡失控的过程,一旦形成则可能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3. 坏死(Necrosis)坏死是细胞或组织遭受严重损害后的不可逆性死亡过程。

与正常细胞凋亡不同,坏死通常伴随着炎症反应和组织的局部损害。

坏死的原因可以包括缺血、感染、化学物质的作用等。

坏死的类型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坏死中心和边缘坏死。

坏死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和修复反应密切相关,它是病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4. 萎缩(Atrophy)萎缩是指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的减小和退化。

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缺血、神经损伤、营养不良等。

萎缩的过程与调节机体代谢、合成和分解的平衡有关,它通常是器官长时间处于负荷不足或衰老状态下的结果。

萎缩虽然可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5. 纤维化(Fibrosis)纤维化是病理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性改变,是由于组织受到长期慢性损害或创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增生所导致。

病理名词解释(3)

病理名词解释(3)

病理名词解释(3)102.“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指假如劣性应激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103.警觉期(alarm stage)是指当应激原作用后反应迅速出现,持续时间短,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高兴为主,伴有糖皮质激素(GC)增多。

104.抵挡期(resistance stage)是应激原持续作用后机体的反抗或适应阶段。

此期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渐增加。

105.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是指当持续强烈的有害刺激,使机体抵抗能力耗竭,GC持续增高,但GC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106.心理社会呆小状态(psychosocial short statue)是指在失去父母或生活在父母粗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中的儿童,可出现生长缓慢、青春期延迟,并常伴有行为异常,如抑郁、异食癖等,称为心理社会呆小状态。

107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是指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外伤性疾病、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时,于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机体发生的以防备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

108.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指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109.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殊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

110.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指热休克蛋白中大多数是细胞的结构蛋白(称为结构性HSP),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蛋白质进行准确的折叠、移位、维持以及降解,因此被称为“分子伴娘”。

111.应激性高血糖或应激性糖尿:应激时,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和外周胰岛素依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胰岛素耐受);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甚至可以超过葡萄糖的肾糖阈8.96mmol/L(160mg/dl)而出现糖尿,称为应激性高血糖或应激性糖尿。

名词解释汇总(修改)

名词解释汇总(修改)

名词解释汇总(修改)生物化学中的相关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2.等电点(isoelectricpoint,pi):指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解离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

3.蛋白质的亚基:就是指参予形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备单一制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4.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天然dna分子在热变性条件下,双螺旋结构毁坏,碱基曝露,在紫外光260nm波长处的稀释度明显增加,此现象称作增色效应。

5.tm值(meltingtemperature):当50%的dna变性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解链温度,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时的温度;一般dna的tm值在70-85?c之间。

6.减色效应:天然dna 分子在退火条件下,双螺旋结构恢复,碱基回归到双螺旋结构内部,在紫外光260nm波长处的吸收度下降,此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7.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加热过程中,具备碱基序列部分优势互补的相同的dna之间或dna与rna之间构成杂化双链的现象称作核酸分子杂交。

8.淬火:对于热变性的dna,在缓慢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再次融合恢复正常双螺旋结构,称作淬火。

9.淬火:将冷变性的dna骤然加热至低温时,dna不可能将复性。

即为淬火9.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其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随之恢复,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10.糖有氧水解:葡萄糖在细胞液中水解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脱氢酶的促进作用下分解成乙酰coa,而后乙酰coa步入线粒体在邮箱条件下展开tca循环,全盘水解水解分解成co2和h2o,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作糖的有氧水解。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温医13级)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温医13级)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注:标※的表示出到的几率小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等卫生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疾病的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即发病、患病及死亡水平),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

3.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5.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6.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可衡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反映某地的医疗及诊断水平。

7.散发(sporadic):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8.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有时某病的流行在短期内可跨越省界、国界乃至洲界而形成大流行。

9.暴发(outbreak):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常通过共同传播途径感染或由共同传染源所引起。

10.长期趋势:又称长期变异,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

※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以了解疾病发病或死亡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更能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

名词解释50个Immunology: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Jenner 1796年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举世闻名的牛痘疫苗接种实验,标志着免疫学的开始。

机体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等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如自身免疫病。

免疫学派生出许多独立的分支学科,例如分子免疫学、免疫生物学和免疫遗传学等。

Immunobiology:免疫生物学,研究免疫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的免疫学分支学科。

主要包括:研究生物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的确定、结构和功能,探索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效应,以及免疫调节机制的学科,是用生物学规律解释免疫现象。

免疫生物学与多个生物学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免疫生物学的发展。

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淋巴循环网络组成。

免疫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前往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自身稳定。

Immune response:免疫应答,是免疫细胞和分子针对外源生物性物质所产生的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

分为两大类型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又称之为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具有,针对病原的入侵迅速应答,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因与病原微生物的反复接触而改变。

特点:1、遗传性,2、迅速应答,3、无记忆,4、泛特异性。

组成:固有免疫系统由物理、生物和化学屏障、具有免疫防御功能的体液分子和固有免疫细胞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站信号车站信号是保证车站内运输作业安全,提高站内作业效率的铁路信号设备。

车站联锁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称为车站联锁,它的控制对象是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号机。

电气集中用电气方式集中控制与监督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号机,并实现它们之间互相制约关系的技术方法和设备称为电气集中。

6502电气集中是我国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气集中。

继电器组合把不同类型的继电器,按照定型电路环节组合在一起,叫做继电器组合,简称组合。

单元拼装式控制台6502电气集中控制台是用各种定型的标准单元块拼装而成的,称为单元拼装式控制台。

道岔区段轨道电路车站内轨道电路有道岔时称为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无岔区段轨道电路车站内轨道电路没有道岔时称为无岔区段轨道电路。

调车作业调车作业是在机车连挂的情况下牵出或推送,一般利用牵出线与到发线或咽喉区与到发线之间的线路进行。

调车作业包括车辆的摘挂、转线、机车出入库、平面非溜放的整编作业等。

单置调车信号机设在咽喉区中间,其相邻内方和外方都是道岔区段,同一坐标处仅布置一架调车信号机机。

如举例站的D11、D13、D8信号机。

并置调车信号机设在咽喉区中间,其相邻内方和外方都是道岔区段,但同一坐标处布置有两架背向的调车信号机。

如举例站的D7、D9信号机。

差调车信号机在咽喉区中部同一条线路上相隔一个无岔区段(规定至少不小于50米),所设置的两架反向的调车信号机。

差置调车信号机是成对出现的。

如举例站的D5、D15、D4 、D14信号机。

尽头式调车信号机设在牵出线、专用线、编组线、机务段等向咽喉区入口处的信号机。

其特点是信号机内方为道岔区段,外方是无岔区段(接近区段)。

如举例站的D1、D2、D20信号。

进站内方兼调车信号机指设在进站信号机内方的调车信号机,此信号机与进站信号机不在同一坐标,其间有一无岔区段。

之所以不设在同一坐标是利用正线调车,避免占用区间。

如举例站的D3、D6信号机。

出站兼调车信号机出站兼调车信号机是设在股道头部,调车信号机与出站信号机合用一架信号机。

如举例站的SⅡD、S4D、S5D等。

股道头部调车信号机设在股道两端处的调车信号机,称为股道头部调车信号机。

如举例站的D17、D16信号机。

超限绝缘设在岔后的钢轨绝缘距警冲标小于3.5m时称为“超限绝缘”,在图纸上用圆圈标明。

如举例站的3号与5号道岔间的绝缘。

接车把由区间开来的列车接入到车站内准许接车的股道里来叫接车。

接车进路进站列车所经过的路经叫接车进路。

发车把由车站内的列车开往区间去的叫发车。

发车进路出站列车所经过的路经叫发车进路。

进路按钮在控制台的站场模拟线路上,相当于进路始端和进路终端的位置均设有按钮,这些按钮称为进路按钮。

故障按钮区段人工解锁按钮盘盘面上,设有许多带铅封的按钮,称为故障按钮。

凡是设置了区段组合的区段都对应设置一个故障按钮SGA。

关键部位是指利用该区段排列任何进路都必须经过的地方。

道岔换位法即将道岔11和13互换位置,道岔9与15互换位置。

如图1—8(b)所示,换位时,岔尖的开向不变,换位后,将原来双动的两个道岔,再用线连接起来。

道岔移位法将渡线道岔1/5右移,9/13左移。

道岔移位后,3—11DG的关键部位在5与9号道岔之间。

实际上,从线路使用角度来说,复式交分道岔和道岔移位后的两组双动道岔是等效的,在道岔辅助复式交分道岔占地少,而用两组双动道岔占地多,但对电路的构成,则是一样的。

组合连接图是按照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区段选用的定型组合,根据控制台盘面模拟站场线路图的连接顺序而绘制的,是拼贴站场型网络图的依据。

零散组合是根据站场具体情况设计的一些非定型电路环节。

组合连接图是按照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区段选用的定型组合,根据控制台盘面模拟站场线路图的连接顺序而绘制的,是拼贴站场型网络图的依据。

类型图图号12种定型组合,经侧面换线变换出50种类型图,各图编号有类型图图号,方便设计组合连接图时选用。

半个DXF组合一架调车信号机在DXF组合只有三个继电器,即一个DXF组合,可供两架单置调车信号机使用。

半个SDF组合指一组双动道岔在SDF组合内只有四个继电器,即一个SDF组合,可供两组双动道岔使用。

进路选出进路上所有要动作的道岔操纵继电器吸起时称为进路选出。

进路排通进路上所有道岔都转换到规定位置,并给出相应的表示后,称为进路排通。

选排一致性进路操纵意图与进路排通位置一致,即DCJ 与DBJ、FCJ与FBJ动作一致。

选岔电路由六条网络线组成,所以又称为六线制选岔网络。

基本进路指在进路的始、终端两点之间有几条路径时,通常把一条路径最短、经过道岔数最少或影响其它作业较小的规定为基本进路。

变通进路指在进路的始、终端两点之间有几条路径时,除基本进路外的其余路径称为变通进路。

短调车进路指一条进路上仅需要放放一架调车信号机的调车进路。

长调车进路指一条进路上需要开放两架或两架以上调车信号机的调车进路选岔电路办理进路按压进路始端和终端按钮后,按值班员的意图,自动选出进路上的有关道岔位置和信号点位置的电路,称为选岔电路。

并联传递选岔电路使并联的操纵继电器动作的峰值电流错开,并由左向右顺序传递励磁的电路,称并联传递选岔电路。

分线法采用分开网络线选DCJ、FCJ、JXJ,防止选岔电路混电,引起电路误动的方法称为分线法。

断线法选平行进路中的基本进路时,断开向变通进路中FCJ线圈送的KZ或KF电源,使变通进路上的FCJ不能励磁吸起,以保证基本进路选路的方法。

贮存进路进路锁闭后,在尚未解锁前,若允许利用该进路或进路中的某一段再选第二条进路,叫做贮存进路。

预排进路进路中的某一道岔区段有车或在锁闭状态下,又利用该区段提前选排了另外的进路,这种提前操作叫“预排进路”,预排进路也同样危险的。

但从设备本身来说,还不能禁止值班员提前操作,可从有关操作规程上进行限制。

进路选排一致性指办理进路时,选岔网络所选出的道岔位置必须与进路上道岔实际开通的位置相一致,即进路上每组道岔的DCJ与DBJ或FCJ与FBJ一一对应在吸起状态,称为进路选路选排一致。

进路式操纵是通过办理进路,使选岔网络中的DCJ或FCJ自动吸起,接通道岔启动电路,转换道岔至规定位置。

单独操纵是按压道岔按钮CA,同时按压本咽喉道岔总定位按钮ZDA或本咽喉道岔总反位按钮ZFA,接通道岔启动电路,转换道岔至规定位置。

道岔锁闭将道岔固定在进路所要求的位置,使它不能任意转动,称为道岔锁闭。

单独锁闭拉出道岔CA,切断道岔启动电路的1DQJ3-4线圈励磁电路,使道岔不能转动。

全咽喉总锁闭按压YZSA,YZSJ励磁吸起,用它的后接点断开本咽喉所有SJ的条件电源KZ-YZSJ-H,使全咽喉的联锁道岔都被锁住而不能转动。

区段锁闭道岔所在轨道区段有车占用时,使道岔不能转动,叫做道岔的区段锁闭。

进路锁闭办理进路后,将进路上各区段的道岔锁在规定位置,并使敌对进路不能建立,叫做进路锁闭。

预先锁闭指在信号开放后,其接近区段空闲没有车占用时的锁闭。

接近锁闭指在信号开放后,其接近区段已经有车时的锁闭。

接近区段指信号机前方的区段,接近区段的长度是由列车或车列的运行速度决定。

正常解锁进路锁闭后,防护进路的信号机开放,列车或调车车列驶入进路信号机自动关闭,在顺序占用和出清进路上的道岔区段后,各道岔区段自动解锁,这种解锁称为进路的正常解锁。

一点检查用一段轨道电路的DGJ落下又吸起证明车曾占用过并且已出清轨道区段的方法,叫做一点检查。

两点检查用相邻的两个轨道区段的DGJ落下后又吸起作为车占用过进路的证明方法叫做两点检查。

三点检查用相邻的三个轨道区段作为解锁的检查条件,即一个区段的解锁不仅要检查车占用过并且已出清本区段,还要检查车占用过并且已出清前一区段,而且已进入后一区段。

如图3-32所示,以3DG区段为解锁对象,必须检查车列占用并出清1DG区段,占用并出清3DG区段,且占用5DG区段,此时3DG区段才能解锁。

牵出进路转线调车作业时,由股道向外排列的调车发车进路称为牵出进路;返回进路转线调车作业时,向另一股道排列的调车接车进路称为返回进路,也叫折返进路。

调车中途返回解锁在转线调车作业过程中,牵出进路有时是不能全部按照正常解锁方式解锁的,需要采取特殊解锁方式,这种特殊解锁方式称作调车中途返回解锁。

引导信号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红灯和一个月白灯光时,称为引导信号。

引导锁闭引导接车时,为确保行车安全,对引导接车进路也要实行锁闭,这种锁闭叫引导锁闭。

非进路调车车站设有的编组线群属非集中区时,为了方便调车车列的平面解编,需要利用集中联锁区的牵出线作为编组线群的推送线。

联锁区的部分线路作为推送线使用时,由现场调车员用手信号指挥往返调车,这种调车作业方式称为非进路调车。

中间道岔到发线中间铺设的道岔,称为中间道岔,简称为中岔。

到发线中间出岔电路对中间道岔采用6502电气集中控制,则需要增加的联系电路,此联系电路叫做到发线中间出岔电路,简称中岔电路。

延续进路为保证下坡道方面办理接车进路时的安全,必须将原接车进路延长至适当地点,其延长部分即为延续进路。

延续发车指进站列车不停即发车。

非潜伏性故障故障发生后能及时被发现的故障。

即设备在运用中通过电路本身的自诊技术直观表现出来的故障。

潜伏性故障故障发生后不能及时表现出来,只有在与另一故障构成组合时才可显示出故障现象。

责任故障因对设备维修不良或违章作业等责任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

非责任故障因突发因素或因无法抗拒和防止的外界干扰、自然灾害等造成如:环境与气候不良:雷击、冰雪、高温、有害物质侵蚀;设备被盗;其它部门管理设备不良直接反映在信号设备上。

断线故障闭合电路某处线路断开,电路转变为开路状态,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混线故障闭合电路某处线路相混凝土或混入其它电源,使电源短路或接地,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使联锁条件和控制条件短接,导致设备错误动作。

精品文档信号责任事故凡因信号设备责任故障,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章》的规定,按照事故的性持、损失信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信号障碍是指信号设备不良,影响正常使用,但未耽误列车时属于信号障碍。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