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课外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当前,科学家已经能将体积极小的信号 传感器和微电子计算器埋入材料,这种智能 材料在局部出现问题时,计算器收到信号后 即会发出指令,使一些形状记忆合金和胶粘
2
之类的物质发生变化,起到自动加固的作用。 智能材料尽管仅仅是起步,但它代表着
未来材料发展的智能化趋势。目前,科学家 们正在不断地研究,希望能从生命现象中进 一步得到启发,以便找出更好的研究智能材 料的数据的线索。
③太阳光为何是白色的?原来光是波动 的一种形式,不同的色光对应有不同的波长, 太阳光大约含有 300 纳米到 900 纳米的波, 波长由短到长,依次按紫、蓝、青、绿、黄、 橙、红的次序排列,各种颜色的光混到一起,
1
所以阳光呈白色。 ④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呢?原来光是按
直线传播的,地球表面是个球面,由观察点 对球面做条切线,切线下面所对应的弧长就 是所能看到的距离。所以离地越高,看得也 就越远。
⑥光纤通信就是用纯净的高透明度玻璃 做成光学纤维输线,它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 的粗细,让激光在光纤中传输,用以传输信 息进行通信。光纤通信实际上就是有线的光 通信,但比现在的有线电通信容量却大几万 倍;况且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代替了铜、 铝等金属制成的导线,不但成本低廉,而且 原材料比比皆是。光纤通信的另一优点是不 受电磁波的干扰,比较安全可靠,线路也很
1. 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功能的 材料是智能材料。
2. 第三段中的两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当前最先进的智能材料是如何制成的?
4. 最后一段中“希望能从生命现象中进一 步得到启发”这句话和第一段中的哪句话相 照应?
5. “智能材料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 但已经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这 种说法是否符合文章原意?请回答并说明 理由。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带答案)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带答案)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带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6题。

(8分)当今世界,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其中光学技术成果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解油烟——让生命远离伤害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厨房油烟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油烟污染,人们发明了抽油烟机,但它仅能收集部分油烟,不能降解有害油烟成分,而且清洗抽油烟机的清洗液排入下水道,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光解油烟净化器的问世则改变了这种局面。

净化器以特制灯管发出的高能紫外线把油烟分子降解为微小的油脂分子,这些油脂分子一部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与氧反应形成微量固态粉末,它们一并被风带走,从而达到清除油脂的目的。

此外,高能紫外线还能把异味分子降解为没有气味的物质,也可以杀灭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高效去除油烟中的异味和杀死细菌。

净化器具有的①、②和杀菌作用,降低了油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③——让室内空气更清爽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很多,其中光触媒空气净化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触媒实际就是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其外表能发生氧化还原回响反映。

光触媒主要身分为一种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活性材料。

这类活性材料喷涂于墙面之后可形成一层薄膜,经由过程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产生活性氧和氢氧基,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举行降解,并能分解微生物释放出来的毒素,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防霉、自净等功用。

光触媒空气净化法终究的回响反映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有害物资,不会产生二次净化。

在净化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也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因而具有持续作用的优势。

光学防虫——让农作物免受虫害植物生长灯——④阳光对于植物的意义,主要是经由过程光协作用来实现的。

植物对光的喜好是有选择性的,非凡波段的光能够促进植物的发展。

科研人员据此研发了非凡的植物发展灯,用人工方法模拟对植物有促进作用的最佳光谱,增加对植物的照射,促进其发展,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森林是非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能够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

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因此,森林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的两大功劳是吞水吐雨器和吞碳吐氧机。

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是森林被采伐和毁掉,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是使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表达森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森林消失的速度,“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森林消失的程度。

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的生态环境还会出现水土流失、生物物种灭绝等问题。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文章第一段介绍了人类对彗星的观测和发现数量。

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其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当彗星受到外来碎块撞击时,便成为“游子”,并产生美丽的大尾巴。

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摇篮”中的彗星“婴儿”和彗星的形成过程。

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文章第三段主要讲述了彗星释放X射线的原因和关于地球水来源的假设。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彗星的形成过程。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相照应。

拭目以待,并期盼XXX”指的是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人们期待着这次探索的结果。

彗星是一种小行星,由冰块、石块等物质组成,绕着太阳运行,当靠近太阳时,会产生美丽的大尾巴。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例 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 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 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了。

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____________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间顺序)B. 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 /⑦B.①②③ / 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 /⑤⑥⑦D.① /②③④⑤⑥⑦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

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

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

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

参考答案: 1. 制作过程; 2. B; 3. 分类别、列数据; 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 5. D例 2. 阅读选文,完成1— 6 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 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一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一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例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了。

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 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____________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空间顺序B. 工艺流程顺序C. 由主到次的顺序3.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 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②③/④⑤⑥⑦C. ①②③④/⑤⑥⑦D. 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

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

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

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

参考答案:1. 制作过程;2. B;3. 分类别、列数据;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5. D例2. 阅读选文,完成1—6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1:腰围上的中国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着席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

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

在短短的27年的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

更令人震惊地是,其中40~50岁的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000万人肥胖。

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

”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一位作者马修middot;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

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

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

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000万名男性和9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

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

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

八年级课外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课外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PM2.5,你关注了吗?①伴随着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大范围的灰霾天气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②PM 是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的英文缩写,又称尘,指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

据专家解释,颗粒物按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来分主要可分成总悬浮颗粒〔TSP〕、PM10、PM2.5三类。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20。

③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中含量很少的组成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局部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 M2.5),不易被阻挡,当人体吸入之后,PM2.5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含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汇报显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出相对清洁城市的15%至20%。

据统计,在欧洲,PM 2.5每年导致386000人死亡,并使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

④一般而言,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机动车一般排放2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包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粒,也包含PM2.5。

其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毒性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PM2.5,你关注了吗?①伴随着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大范围的灰霾天气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②PM 是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的英文缩写,又称尘,指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

据专家解释,颗粒物按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来分主要可分成总悬浮颗粒(TSP)、PM10、PM2.5三类。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20。

③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中含量很少的组成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 M2.5),不易被阻挡,当人体吸入之后,PM2.5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出相对清洁城市的15%至20%。

据统计,在欧洲,PM 2.5每年导致386000人死亡,并使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

④一般而言,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机动车一般排放2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包括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粒,也包括PM2.5。

其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毒性最大。

据了解,厦门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和道路扬尘。

其中,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最高,超过40%。

而且走走停停,低速行驶的车辆污染更严重。

近几年来,厦门的机动车激增,导致城市道路拥堵,车辆走不动,又加剧了尾气排放污染。

⑤对于室内空气而言,烟草烟雾则是PM2.5最主要来源之一。

科学研究证明,使用通风、空气过滤等装置,或在室内设置任何形式的吸烟区,都不能有效防止烟草烟雾的危害。

国外研究表明,在有人吸烟的室内,来源于二手烟中的微颗粒物约占2.5微米以下颗粒物室内总量的90%左右。

有人做过实验,在一个15平方米的室内房间,测得PM2.5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而在吸了一支烟后约半小时,检测仪的显示屏示数随着烟雾的增加而越来越高。

经过检测,室内PM2.5浓度从56微克/立方米,提升到了92微克/立方米。

⑥如何应对PM2.5?专家指出,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采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

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

有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

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气溶胶,将会使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表现得更显著,这将进一步增加CO2减排的压力⑦或许,我们每天开车出行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然,不经意间点燃一支烟也已变成一种习惯。

可也许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周围PM2.5的浓度也在这不经意间增大了。

如何让我们的行动更环保,有效抑制PM2.5,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2、PM2.5在地球大气中含量很少,为什么说它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请概述其原因。

(4分)13、本文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请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

(4分)14、有专家称,PM2.5“监测容易控制难”,请结合文章内容及现实生活,就“如何有效地抑制厦门PM2.5”提出你的建议。

(4分)15.文章第⑦段说,“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有人说,既然气溶胶可以阻止阴霾造成的温室效应,人类可以人为“制造”出更多的气溶胶。

阅读本文,请结合百度百科关于“气溶胶”的解释,说说你的看法,简要写出理由。

(6分)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

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见大气凝结核、大气冰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雾、烟、霾、轻雾(霭)、微尘和烟雾等,都是天然的或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

(二)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超声语言螽斯、蟋蟀、蝗虫和老鼠等动物,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

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汉”螽斯唱的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

雌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

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战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声语言是颇为复杂的。

它们能交流情况,展开讨论,共商大计。

1962年,有人曾记录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是一只海豚“挺身而出”,侦察了一番;然后其他海豚听了侦察报告后,便展开了热烈讨论;半小时后,意见统一了——障碍物中没危险,不必担忧,于是它们就穿游了过去。

现在,人们已听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开始声调很高,而后渐渐下降。

当海豚因受伤不能升上水面进行呼吸时,就发出这种尖叫声,召唤近处的伙伴火速前来相救。

有人由此得到启发,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得力助手。

色彩语言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

雄孔雀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现在已经知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有充分利用色彩。

观察一下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的体色变化是十分有趣的,这种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

在交配前夕,雄鱼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腹部出现了红色以警告旁边的雄鱼,赶快回避。

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煞是好看。

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便会再度恢复婚前的色彩——红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鱼体,日夜看守着幼鱼。

气味语言一位昆虫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头新羽化的天蚕雌蛾,装进一只用纱布缝制的口袋里,然后在桌上放一夜。

翌日清晨发现竟有四十多万头同种雄蛾闯进这简房子,将那头雌蛾团团围住。

天蚕雌蛾既无声音语言,又无色彩和运动语言,它是靠什么和雄蛾取得联系的呢?原来,许多昆虫都是靠释放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即气味语言)进行通信联系的。

这种微量物质称之为传信素。

目前,人们已查明一百多种昆虫传信素的化学结构,并根据这些气味语言物质的作用进行了分类:有借以吸引同种异性个体的性引诱剂;通知同种个体对劲敌采取防御的进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帮助同类寻找食物或在迁居时指明道路的示踪激素;以及维持群居昆虫间的正常秩序的行为调节剂等。

人们发现,运用气味语言的绝非昆虫一家,鱼和某些兽类也有这种本领。

有些雄兽(如许多鹿和羚羊)在生殖季节,能用特殊的气味物质进行“圈地”,借以警告它的同伙:有我在此,你须回避。

生物开辟了诱人的前景。

据报道,最近已研制成功一种香味浓郁的“假激互助”,蚊子、蛾子和小甲虫等害虫闻到之后,便会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泄,中断发育周期,并不再繁殖后代了。

一旦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于使用农药品的后顾之忧,也就可以彻底解除了。

(萧柯)1.动物的语言是千奇百怪的,你能判断下列几种动物用来进行联系的是哪种语言吗?①羚羊()②墨鱼()③老鼠()④刺背鱼()⑤蚊子()⑥蟋蟀()2.这篇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3.人类的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而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

①动物的“超声语言”的特点是:②动物的“色彩语言”的特点是:③动物的“气味语言”的特点是:4.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5.读了这篇文章,了解了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对我们人类有什么认识价值?6.根据“气味语言”一节的第2、3段,给“传信素”下定义,正确的是()A.传信素是许多昆虫释放的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

B.传信素是被昆虫释放的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

C.传信素是许多昆虫进行通信联系所释放的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

D.传信素是昆虫释放的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用来进行通信联系参考答案(一)12、(4分)这是因为(1)粒径小,不易被阻挡,可直抵细支气管壁,引发各种疾病;(2)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3)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4)可成为病毒、细菌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3、(4分)摘录出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1分,分析作用3分。

示例一:“有人做过实验……92微克/立方米”这一处用具体数字告诉人们一根烟对于室内PM2.5浓度的惊人影响,从而直观说明烟草烟雾是PM2.5最主要来源之一,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示例二:“在欧洲,……减少8.6个月”这一处引用数据说明PM2.5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并减少人均寿命,从而具体说明PM2.5对人体健康的巨大危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4、(4分)针对厦门空气中的PM2.5的主要来源——机动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道路扬尘、烟草烟雾(室内)提出至少两条建议。

(每条建议2分)示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控制机动车数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倡导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的生活方式;(2)多种树,增加绿植覆盖面;(3)在公共场所禁烟,并倡议更多人远离烟草;(4)发展清洁能源;(5)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检测标准,加强监督力度……15.不可以制造更多的气溶胶。

因为气溶胶本身对人类的危害很大,虽然它具体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抵消掉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仅仅是一种“可能”,它本身也是由粉尘等组成,即使能降温,其危害远远大于“功劳”,所以“有人”的看法不正确。

(二)类文品析1.①气味语言②色彩语言③超声语言④色彩语言⑤气味语言⑥超声语言2.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3.①用超声波进行联系②用绚丽的色彩作为联系信号的③是靠释入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进行通讯联系的4.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和联系信号。

它们不仅有声音,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甚至连超声波也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联系信号5.从这篇文章可以认识到各种动物联系的媒介和方式,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6.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