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挡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1-05-20T15:24:20.19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第4期作者:陆东文[导读]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地下室工程也越来越多陆东文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290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地下室工程也越来越多,并且地下室工程大多使用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墙体构建。
因此,我们要着力研究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研究其裂缝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分析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为我国混凝土项目建设提出措施,促进地下室混凝土工程发展。
关键词:地下室;墙体;混凝土;裂缝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地下室混凝土在拆模后常出现裂缝,裂缝现象较为常见。
不仅如此,裂缝现象常常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常常带来渗漏的情况,而且还会影响地下室的外观。
常常会使得地下室出现漏洞的情况。
不仅渗漏会导致地下室受到侵蚀,地下室裂缝还会出现一些安全的隐患,影响地下室的耐久性。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混凝土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各种防止地下室墙体裂缝的措施。
以此提高地下室墙体的质量,提高耐久性。
一、混凝土墙体裂缝具体特点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具有具体的特点。
在实际运用混凝土筑城墙体的情况下,由于温度、压力或者收缩,将会导致墙体变形。
因此,出现混凝土裂缝。
一开始,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程度常常会在0~28d。
这种裂缝的深度一般,常常是不规则的,缝隙间不连续。
但是,这种缝隙常常不会很宽或者很长。
但是,也有的地下室墙体裂缝在浇筑后28~180d产生。
因此,如果不及时处理墙体裂缝,没有养护好混凝土钢筋,就会导致在裂缝28~180d后产生。
如果裂缝扩大,将会出现安全和耐久性的隐患。
因此,要分析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止和解决的策略。
二、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成因1、混凝土干缩变形导致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原因之一就是混凝土的干缩导致变形裂缝。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一、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多为竖向裂缝。
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干燥收缩时受到钢筋、边界约束后拉裂而产生的。
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指置于饱和空气中的混凝土因水分散失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变形。
混凝土中的水和周围的空气处于某一平衡状态,如果周围介质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温度改变,混凝土就会产生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包括发生在开始阶段不可逆收缩和再潮湿后的体积膨胀,及后期干燥时发生的可逆收缩。
同时影响混凝土干燥的因素还有:水灰比、水化程度、养护温度、含水量、水泥含量、构件厚度、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相对温度、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等。
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拆模后,虽然进行了浇水养护,但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恒温湿养护,而只能采用浇水养护,因此必然导致外墙混凝土的干燥及收缩,同时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体积和表面积之比较小,从而导致干燥速度快,时间短。
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通常发生在浇筑后15天内,裂缝主要集中的墙高1、2处向上下扩展,根部及顶部几乎没有,沿墙长每2~3m一道。
当然,地下室形状、设计构造、外墙长度、配筋及施工条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1、设计方面:选择适当的外墙厚度,1~2层地下室宜选400~500mm厚,3~4层地下室的下两层宜选用600~800mm,厚;地下室外墙每隔3~4m设附墙或暗柱,在外墙顶部、1/2墙高处,水平施工缝处设置暗梁,加强侧墙刚度,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产生;外墙水平钢筋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间距≤150mm;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或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抗裂效果较明显;混凝土采用中强度(C30~C40);留外墙垂直后浇带。
2、原材料及配合比: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砂采用中、粗砂。
细度模数不低于2.6;石子在满足可泵性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大粒径、连续级配,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5%之内;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适当提高砂率和砂比,以减少毛细孔的数量和孔径。
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
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地下室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抗震性能好、刚度高、构造简单等优点。
然而,在地下室剪力墙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温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本文将分析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构造缺陷。
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或存在冷缝、夹渣等问题,易导致剪力墙产生裂缝。
2.温度变化。
地下室深埋于地下,在不同的季节和气温变化下,墙体可能因温度的不均匀收缩而产生裂缝。
3.地震荷载。
地下室剪力墙的主要目的是抵抗地震荷载,但在地震发生时,剪力墙可能承受巨大的剪切力和弯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为了控制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下面提出以下几个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均匀且完整,尽量避免构造缺陷。
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浇筑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早脱模。
2.控制温度变化。
在地下室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中,要考虑到季节、气温等因素对墙体的影响。
可以采用增加伸缩缝、使用隔热材料等方式来控制温度变化,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3.增加钢筋配筋。
在设计地下室剪力墙时,可以适当增加钢筋配筋的数量和强度,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4.增加剪力墙的宽度。
增加剪力墙的宽度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减少墙体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5.定期检测和维护。
在地下室剪力墙的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墙体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和加固已有的裂缝,防止其扩大和发展。
综上所述,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温度变化、增加钢筋配筋、增加剪力墙宽度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地下室剪力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原因分析:1、地下室墙体薄弱:地下室墙体厚度不够或设计不合理,承受不住地下水的压力,导致墙体开裂。
2、材料影响: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如水泥标号低、砂石质量差等,导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不足。
3、施工不当: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例如施工缝处理不当、振捣不密实等,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4、环境因素:地下室周围的环境变化,如地下水位上升、地面沉降等,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二、预防措施:1、优化设计:在设计地下室墙体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压力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墙体的厚度和强度。
2、提高材料质量:选择优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抗渗性能。
3、规范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缝处理得当、振捣密实。
4、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墙体出现裂缝。
5、控制环境因素:在施工前应了解地下水位和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因素。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有很多,但只要在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养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地下室的安全使用。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一、引言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利用,地下室外墙的裂缝问题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更严重的是,它们可能导致漏水、结构安全等问题。
因此,对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二、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分析1、温度变化:由于地下室外墙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其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差异较大,导致墙体的热胀冷缩效应。
当温度变化过大时,墙体材料可能产生裂缝。
2、土壤压力:在地下,土壤压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土壤压力可能会使地下室外墙产生裂缝。
特别是在雨水丰富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土壤压力可能增加裂缝的风险。
地下室外墙开裂防治措施
地下室外墙开裂防治措施
一、地下室外墙开裂原因
(1)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2)外墙后浇带的间距过大,导致外墙墙身过长。
(3)地下室结构抵抗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的设计构造措施不到位。
(4)外墙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回填,且土方回填时集中倾倒,导致外墙侧压力过大。
(5)入场混凝土的质量性能不稳定。
二、开裂防治措施
1、设计防治措施
(1)设计地下室时,应考虑地下室外墙覆土前施工暴露期间的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2)框架梁、荷载较大的次梁直接支承在地下室侧墙上的部位,应设置壁柱或暗柱。
(3)在混凝土结构某些受到约束的部位、形状和刚度突变的部位、容易引起收缩变形的部位,应配置Ф4~Ф6、间距为100~200mm的构造钢筋或采取相应的防裂构造措施。
(4)外墙开洞过大时,应采取补强措施。
方形洞口,洞边尺寸均不大于800时应补强纵筋,洞口边长大于800时应补强暗梁配筋并设边缘构件;圆形洞口,直径D≤300时应补强纵筋,300<D≤800时应补强纵筋并设环形筋,D>800时应补强暗梁配筋、设环形筋和边缘构件。
2、施工管理防治措施
(1)外墙应带模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天。
拆模后养护的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2)除后浇带外,不应在墙内留竖向施工缝。
(3)外墙应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如回填区域无施工条件时宜采用素混凝土回填。
3、材料防治措施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中应掺加防水外加剂和抗裂纤维。
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成因
1、采用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或水泥不符合设计要求,比如空隙率
太高,水泥质量不合格,含气量不足等,这也是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原因。
2、施工时混凝土温度太高:施工时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只有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水泥水化,以防止施工后混凝土凝固速度太快引起裂缝。
3、冻融作用:当混凝土结构受环境因素影响时,它易受冻融作用,从而导致裂缝。
4、施工时出现弯曲受力:施工时,超越设计应力的弯曲或应力的作用过大,会影
响混凝土的性能,从而会使混凝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1、优化施工技术:使用合格的混凝土,更新混凝土的外观,不让混凝土的空洞太多,确保混凝土的品质,及时补充水泥,保持混凝土的表面温度25℃以下,并尽
可能减少弯曲受力,提高混凝土性能和施工效率。
2、及时维护和修补:尽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现场管理维护措施,保持现场施工质量,如及时进行补材、找平等工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3、使用抗裂混凝土:抗裂混凝土作为抗裂材料应运用于需求抗裂性能高的结构,
如拱形混凝土结构、超高性能混凝土、受气压等作用的混凝土结构等,可减少裂缝的出现。
4、植被防护:施工过后,现场应及时围墙,防止野生动物破坏,加固结构,及时
除草,以避免由于植被拔除后土壤渗水和湿度不均带来的裂缝。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一、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1、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特别是在早期。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容易产生裂缝。
2、温度变化地下室的外墙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热胀冷缩。
当温度变化较大时,可能会引起裂缝。
3、地基不均匀沉降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均匀,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地基,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地下室外墙裂缝。
4、设计不合理例如,外墙的厚度不足、配筋不合理等设计问题,都可能导致外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
5、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过早拆模等操作失误,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引发裂缝。
二、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处理方法1、表面处理法对于宽度较小、深度较浅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法。
具体操作是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等材料进行涂抹封闭。
2、填充法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法。
首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然后在裂缝中填入密封材料,如弹性密封胶、聚合物砂浆等。
3、灌浆法对于较深、较宽的裂缝,灌浆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浆等。
通过压力将灌浆材料注入裂缝中,填充裂缝并使其粘结牢固。
4、结构加固法如果裂缝影响到了地下室的结构安全,可能需要采用结构加固法。
常见的加固方法有粘贴碳纤维布、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等。
三、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的施工要点1、施工前的准备(1)对裂缝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量,记录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和走向等信息。
(2)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工具,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设置好施工区域的警示标识,保证施工安全。
2、裂缝的清理(1)用钢丝刷、压缩空气等工具将裂缝表面的灰尘、杂物清理干净。
(2)对于较宽的裂缝,要将裂缝内的松散混凝土剔除,露出坚实的基层。
3、材料的配制(1)根据所选的处理方法,按照材料的说明书准确配制施工材料。
(2)控制好材料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确保材料的性能稳定。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最新资料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最新资料前言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结构问题,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本篇文章将介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和解决方法,并提供最新资料。
原因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过度的水固化反应:如水泥的反应过度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
2.温度变化:温度升高时混凝土膨胀,温度降低时混凝土收缩,这也是混凝土裂缝的一个原因。
3.设计不良: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不规范,就会使混凝土裂缝。
4.地基问题:如果地基承载能力差,混凝土就会受到外力的挤压,从而导致开裂。
预防为了预防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设计合理:对于施工工程来说,先从设计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消除混凝土裂缝可能。
2.施工规范:对于施工来说,需要进行足够的模板支撑和预压,避免混凝土部位出现不良的局部挤压而引起的开裂。
3.管理工作:严格掌控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以及进度和现场秩序,以减少损坏的可能性。
4.地基考察:土地地基应该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考察,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是否能够达到混凝土的要求。
解决方法一旦发现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它:1.界定裂缝的性质:首先需要确定裂缝是属于伸展性还是破碎性,进而判断裂缝的发展情况。
2.修复裂缝:修复中浅层裂缝可以使用缝合灌注工艺、压浆工艺和锚线注浆法,而大面积深层裂缝需要采用装饰剂和封闭层等覆盖方式。
3.预防裂缝的再次出现:确认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后,对于伸缩性楼板的处理不能用过渡材料,而要尽可能地采用相近性的材料进行处理。
最新资料以下是一些最新的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和解决方法: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以上资料可以在国家标准局官网下载得到。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对于施工者来说,制定合理的方案、选用优质材料、科学施工和勤于维护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是建筑物建造后常见的问题之一,若不及时修补和控制,会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本篇文档将对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一、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1. 自重荷载自重荷载是最常见的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建筑物施工完毕后或使用一定年限,因为混凝土在固化后,会出现收缩现象。
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率,就会对混凝土构成一定的压力,导致混凝土裂缝。
2. 风荷载另一种类似自重荷载的情况是风荷载,特别是在建筑高度较高或者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风荷载容易使混凝土产生振动,而振动过度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 热膨胀和冷缩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的时候会产生膨胀和缩小,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或者季节变化过程中,如在夏天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的条件下,混凝土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导致表面产生裂缝。
4. 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的材质和配比不同会导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混凝土配比不当或者添加的材料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5. 地基问题最后一个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是地基问题。
如果地基不稳定或不平整,就会给混凝土施加较大的压力和挤压力,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1. 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材料和配比非常重要,如果材料不合适或者配比错误,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年复一年的自然气候条件将对混凝土的品质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材料的选择应该非常谨慎。
2. 按照标准施工在施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操作,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韧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弯曲也可以起到一定缓冲隔振作用,有效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 对地基加强对地基进行加强工作,添加稳定性适当的土质,有助于减轻建筑物自身的压力,保证了混凝土表面的完整和稳定。
4. 维护保养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三篇)
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预防及处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一、地下室常见施工裂缝1、地下室底板裂缝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较厚,属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
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
2、地下室外挡土墙裂缝由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较高,采用C40、C45,甚至C50、C60,这样水泥用量多达500~550公斤/立方米,势必造成混凝土收缩量大,不易养护,地下室外挡土墙又很长,因此往往形成多条较有规律的竖向裂缝,肉眼可明显地看到收缩裂缝形状。
3、地下室阴角裂缝在地下室施工完后,通常在外墙截面刚度变化处,平面形状转折处的阴角存在结构竖向裂缝,由顶部向下开裂,上宽下窄,这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
二、施工裂缝的预防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可采取下列措施: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UEA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并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外界),使温差25℃。
采取这些相应的措施后,完全可以控制裂缝的发生。
2、对地下室外挡土墙裂缝的预防,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加外加剂(减水剂、高效泵送剂、UEA微膨胀剂、粉煤灰等),力求减水、减少水泥用量来防止裂缝,注意加强养护,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墙体模板尽可能晚拆一些。
3、为了防止阴角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除从设计方面尽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并且在阴角处采用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外,在施工方面还必须保证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控制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土木工程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用地稀缺和没有停车位等相关问题的存在在城市范围内日益突出,所以人们需要开发和挖掘更大规模的地下室空间。
地下室对于解决停车问题以及噪音方面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最近几年,有很多的大楼高层建筑的底部都会设有地下室,于是出现了很多的人防工程,比如地下室、车库,不过随之出现的墙体开裂的情况也不断突出。
地下室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同时也会导致漏水状况的出现,紧接着墙柱里面的钢筋会发生腐蚀现象,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
它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又会降低建筑的耐久性,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这种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常态,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裂缝的出现,既危险又不美观,并且对于居民还有着很大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追求数量,也开始注重质量。
居民不仅关心住在哪里,住的舒适更是成为一种硬性条件,对建筑的观感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现在,当我们观察一栋大楼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大楼的外观,因此房屋的外观就变得十分重要。
首先看到的是外观,当我们看到房屋外墙有裂缝时,很难有雅兴再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自然也会下意识的看不到这间房屋的其他美,建筑美观的需要离不开房屋的外观,要尽量控制裂缝的产生。
本篇论文从裂缝的产生原因、防治办法和解决措施入手,详细的介绍了地下室混凝土裂缝。
这样不仅能解决相关的安全问题,而且还能为以后的施工人员及建筑企业提供良好的应对措施以及解决方法。
所以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现在有许多超长墙体的工程需要一次性不间断浇筑,所以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够防止混凝土墙体的开裂。
地下室外墙有着很长的长度,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将施工缝转换成后浇带,这样才能防止墙体开裂,也能够有效的降低需要浇筑的结构长度。
不过设置后浇带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后浇带的间距不能够太长、封闭的时间不能够太短,若是违反以上几点,后浇带将会成为建筑物的致命弱点,导致结构的整体性不稳定。
大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处理原因和预防措施
大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处理原因和预防措施
大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处理原因:
1.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时摆布不当,混凝土水灰比例不当,混凝土配料不精确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地下水位等变化可引起混凝土膨
胀或缩小,导致混凝土开裂。
3.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对建筑物结构产生
巨大的影响,引起混凝土裂缝。
4.基础沉降:基础沉降,而地下室不受支撑,导致混凝土开裂。
大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加强对地下环境变化的监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管理,避免地下水位过高。
5.进行基础设计时要考虑到未来建筑的使用情况,考虑地下室
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
浅谈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措施
浅谈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措施一、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主要产生原因地下室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墙体收缩、温度等原因引起的变形受到底板、梁、柱等的约束引起的。
1、混凝土干缩变形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它具有“湿胀干缩”的特性。
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中,毛细孔水分蒸发使毛细孔形成负压,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当收缩力受到限制时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就出现裂缝。
2、混凝土温度变形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大量的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3、约束原因地下室墙体受到的约束有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
内部约束主要有:混凝土墙内配筋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约束;墙体内收缩变形小的部分对收缩变形大的部分的约束;墙体内暗柱、暗梁对墙板收缩变形的约束;长度大的混凝土墙,墙端与墙中收缩变形的相互约束。
外部约束主要是超静定结构的多余联系,如墙体以下的基础和底板,墙体顶上的楼板或梁,墙体两端的附墙柱或电梯井筒等。
墙体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内应力,若受到的外約束很强,则墙体混凝土出现开裂,尤其是早期混凝土容易开裂,因为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
二、根据混凝土地下室墙出现收缩裂缝原因,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避免或控制的。
具体控制措施为:(一)设计方面1、伸缩缝是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变化而必须设计的一种构造缝。
在没有充分依据时,不得任意突破设计规范关于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规定。
同时还应注意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SOOIO-2002)第912条的要求:“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可按照使用经验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
地下室混凝土墙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目录一、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对结构的危害 (2)1.1裂缝情况 (2)1.2开缝原因 (2)1.3裂缝的危害 (4)二、监理过程重点把控 (4)1.4准备阶段控制 (4)1.5施工过程控制 (5)1.6事后控制 (7)二、处理界限、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法 (7)2.1处理界限 (7)2.2处理原则 (12)2.3处理办法 (13)四、对本工程中问题分析及建议处理办法 (14)2.4问题分析 (14)2.5处理方案 (15)五、结语 (16)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对结构的危害1.1裂缝情况经查验精武路五期5-7区、5-9区地下三层地下室墙板出现大量裂缝,其中,外墙裂缝裂缝方向基本垂直分布,大多为浅表性裂缝,板裂缝平行于短边方向,大多为贯穿性裂缝。
1.2开缝原因(1)收缩裂缝工程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为达到混凝土的可泵性,水灰比偏大且骨料粒径偏小。
骨料粒径偏小,不利于制约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收缩裂缝。
产生收缩裂缝。
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泥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大量的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由于热胀冷缩的关系,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内部混凝土的膨胀受到外部混凝土的约束,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汗缩裂缝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是硬化前的新拌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表面水分蒸发而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失水会产生收缩,当收缩受到内部约束时将产生拉应力,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便会产生干缩裂缝。
由于地下室混凝土外墙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小,使干燥在短时间内速度加快,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构件的外露表面,在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为表面性,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的平行线状或网状形式,宽度多在0.05 mm〜0.2 mm之间的浅表性裂纹。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防止 地下水对地下室砼外墙的影响。
04
工程实例分析
北京某商业综合体地下室开裂案例
案例概述
北京某商业综合体地下室在施工完成后不久,多处出现水平及竖向裂缝,缝宽最大达 3mm,主要集中在地下室底板及侧墙。
原因分析
施工期间,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方未进行抗浮设计,导致地下室底板及侧墙受到较大 的上浮力。同时,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作用,引发裂缝产生。
3
许多地下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渗漏和结 构破坏等现象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究地下室砼外墙 开裂的原因
提高地下室的耐久 性和安全性,延长 其使用寿命
针对开裂原因提出 有效的预防措施
02
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
材料因素
水泥的安定性不良
01
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水泥硬化后继续起水
化作用,导致体积膨胀,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骨料含泥量过大
02
骨料中含有的泥土和杂质会降低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力,容易导
致混凝土开裂。
使用了不合格的水泥
03
使用不合格的水泥,或者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都
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结构设计因素
结构设计不合理
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下室的特殊环境因素,如地下水位 、土壤腐蚀性等因素,导致地下室墙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容 易引发开裂。
掺合料选择
质量控制
适当添加优质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 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减少开 裂风险。
加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混 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指标符合要求,保 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挡土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挡土墙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结构,常用于山地、河堤等地方的防护和固定。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挡土墙可能会出现裂缝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挡土墙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墙体的倒塌和其他不安全隐患。
因此,对挡土墙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一、挡土墙裂缝的原因分析:1.材料质量不好:挡土墙的材料如果质量不好,容易出现开裂。
低质量的混凝土或使用了掺有过多杂质的材料,都会导致墙体强度不足,无法抵抗外部压力而发生裂缝。
2.技术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挡土墙出现裂缝。
例如,浇筑混凝土时不均匀、不顺畅,或者挡土墙的压路不够均匀,都可能对墙体造成不均匀的应力分布,从而引发裂缝问题。
3.外部环境问题:挡土墙所处的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地质条件不稳定等都可能导致挡土墙产生裂缝。
4.水分问题:水分是导致挡土墙裂缝的普遍因素之一、墙体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水措施,地下水位过高等都会导致墙体逐渐湿润,从而产生渗漏和裂缝。
二、挡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案:1.材料选择与施工控制:在设计挡土墙时,应选择质量可靠、强度高的材料,并加强质量监控。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浇筑方式和振捣程度,确保墙体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2.防水处理:挡土墙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包括铺设防水层、安装排水系统等。
特别是对于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应采取加固措施,以减少水分对墙体的影响。
3.增加支撑和加固:如果挡土墙已经出现裂缝,可以通过增加支撑和加固的方式来修复。
可以考虑在裂缝处加设钢筋加固带,或使用缝合材料进行修复。
4.监测和维护:挡土墙的裂缝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定期进行挡土墙的检测和监测,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已经出现的裂缝,并做好墙体的维护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挡土墙裂缝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从设计、材料、施工到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因此,对挡土墙的裂缝问题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挡土墙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下室挡土墙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
地下室挡土墙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摘要】在近年的公建建设中,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挡土墙是构成地下室围护结构的重要构件地下室挡土墙的重要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高度较大的钢筋砼地下室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
作为刚性防水层的钢筋砼地下室挡土墙的裂缝控制将直接影响地下结构的使用,本文主要是从施工方面、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方面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挡土墙裂缝分析防治一、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挡土墙裂缝原因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剪力墙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3)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4)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上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 施工质量方面(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地下室挡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地下室档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王强某高层建筑檐口高度100.4米,该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地下两层,地下室面积为55000㎡,地下室筏板面标高-9.9米,抗水板板面标高-11.9米,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2~-2.2米。
主楼基础采用1.7米厚的筏板基础,其余为承台基础,地下室抗水板厚400mm,由后浇带划分为十六个区域。
地下室承台和底板于2010年04月底开工,07月上旬顶板浇筑完成。
地下室外墙设计厚度负二层400mm、负一层为300厚,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受上部主楼的地下室外墙为C40)。
地下室从四月底至七月上旬按后浇带的划分区段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分区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第十天拆开墙柱的侧模,结果发现地下层的剪力墙体出现多条裂缝,特别是大部分地下室挡土墙(部分内墙)与水平方向垂直相交的次梁作用处,有一条从梁底到基础顶的细裂缝,但未发现贯穿性裂缝。
上述裂缝的宽度一般在0.3mm以上,少部分在0.3mm以下,这些裂缝较有规律:比较竖直,两端尖细、中间宽,是在墙模板拆除时发现裂缝的,可以肯定它不是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因为当时尚未上荷、挡墙外侧亦未回填土方以及整个梁板模板支架尚未拆除),经过初步分析,它应该是混凝土温度收缩时所引起的干缩裂缝。
1 墙体裂缝分析1.1 材料方面的分析1.1.1 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
该工程地下室墙体设计厚度为400mm,属大厚度混凝土墙体,为了降低水化热,在买不到矿渣水泥的情况下,现场砼搅拌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合了水泥用量的18%的粉煤灰和7%的磨细矿渣。
按现有大体积砼施工规范,粉煤灰或矿粉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5%,两者合掺时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20%。
从理论上讲,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升温,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
但本工程除了掺入粉煤灰之外,还掺入了磨细矿渣,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
掺合后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较大,但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差,泌水性较大,使混凝土的干缩性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档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王强
某高层建筑檐口高度100.4米,该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地下两层,地下室面积为55000㎡,地下室筏板面标高-9.9米,抗水板板面标高-11.9米,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2~-2.2米。
主楼基础采用1.7米厚的筏板基础,其余为承台基础,地下室抗水板厚400mm,由后浇带划分为十六个区域。
地下室承台和底板于2010年04月底开工,07月上旬顶板浇筑完成。
地下室外墙设计厚度负二层400mm、负一层为300厚,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受上部主楼的地下室外墙为C40)。
地下室从四月底至七月上旬按后浇带的划分区段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分区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第十天拆开墙柱的侧模,结果发现地下层的剪力墙体出现多条裂缝,特别是大部分地下室挡土墙(部分内墙)与水平方向垂直相交的次梁作用处,有一条从梁底到基础顶的细裂缝,但未发现贯穿性裂缝。
上述裂缝的宽度一般在0.3mm以上,少部分在0.3mm以下,这些裂缝较有规律:比较竖直,两端尖细、中间宽,是在墙模板拆除时发现裂缝的,可以肯定它不是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因为当时尚未上荷、挡墙外侧亦未回填土方以及整个梁板模板支架尚未拆除),经过初步分析,它应该是混凝土温度收缩时所引起的干缩裂缝。
1 墙体裂缝分析
1.1 材料方面的分析
1.1.1 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
该工程地下室墙体设计厚度为400mm,属大厚度混凝土墙体,为了降低水化热,在买不到矿渣水泥的情况下,现场砼搅拌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合了水泥用量的18%的粉煤灰和7%的磨细矿渣。
按现有大体积砼施工规范,粉煤灰或矿粉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5%,两者合掺时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20%。
从理论上讲,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升温,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
但本工程除了掺入粉煤灰之外,还掺入了磨细矿渣,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
掺合后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较大,但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差,泌水性较大,使混凝土的干缩性增大。
1.1.2 配置C35和C40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过大。
本工程的C40混凝土,在扣除取代掺合料后的水泥用量还需360Kg/m3。
由于水泥用量多,导致混凝土多余水分增大。
混凝土失水后,收缩也加大。
1.1.3 混凝土用水量多。
该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为150mm,掺水量达到了190Kg,水灰比超过了0.5,其结果也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了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1.1.4 原材料温度过高。
砂、石料场完全暴露在露天,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遮挡,加之是在夏季的高温时节施工,致使砂石入主机后搅拌出来的拌合物温度过高,增加了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1.2 设计方面的分析
1.2.1 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厚。
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设计为Φ18@200,水平筋为Φ16,位置在竖筋的内侧,地下室外墙外侧竖向钢筋保护层要求为40mm,内侧为20mm,这样从墙体外表面到抗收缩的水平筋的尺寸分别为66mm和
46mm,此尺寸为地下层外墙体表面素混凝土的厚度,特别是地下室消防水池的墙体,其竖向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求为50mm,即从墙体表面到抗开裂的水平筋素混凝土厚度达到76mm。
造成墙体表面存在着一层厚厚的素混凝土。
当混凝土浇注后,水化热在墙体内部和墙体表面由于散热不一样,温度也不一样,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墙体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产生裂缝。
裂缝一般是从表面向内部发展,而本工程地下室墙体钢筋保护层太厚,超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又没有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客观上助长了表面收缩裂缝向墙体内部发展,本工程地下剪力墙的裂缝应该与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厚分不开。
1.2.2 墙体中水平筋直径和间距大。
在一般情况下,对有防裂要求的结构,设计上对钢筋的选用是采用密和小的手法,本工程若采用Φ14@100~150,防裂效果可能更好。
1.2.3 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
后浇带代替伸缩缝,其间距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规定现浇式地下室墙类结构,室内或土中最大间距为30米,露天为20米。
而本工程地下室后浇带的划分原则,只考虑设置在受力和变形最小的部位,即主楼与裙搂交接处。
后浇带的间距超过表中的规定距离(很多地方间距达到了38米)。
该工程地下室面积大,单层面积达到了27000㎡。
需要等地下结构全部施工完毕,结构验收合格,外墙防水经试水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土方。
1.2.4 水平方向的次梁直接作用在挡土墙上。
根据观察,凡是梁直接作用在挡墙上的,梁底下竖向开裂占了绝大部分;而直接作用在柱上的梁底下,
则基本上未发现有开裂的迹象。
若是在次梁作用的挡墙部位增设构造暗柱,防裂效果可能会更明显。
实践证明,在后续工程中,采用了该作法的要比未采用的抗裂效果要好得多,而此种构造作法往往在设计时被忽略了。
1.3 其它方面的分析
1.3.1 养护不到位、不及时。
虽然现场也对内、外墙和柱进行养护,但往往只淋在了板的顶面上,有时偶而也会对外墙外侧模板淋一下,但水分很快顺模板流下,对外墙的混凝土起不到养护作用,加之该墙体工程施工时的几天气温较高,气温近35℃。
而外墙体浇筑混凝土后第十天才拆模,对墙体来说,这十天的养护完全不到位,模板拆开后,发现墙体2~3米之间就有一条收缩裂缝,这是侧墙面无养护到位的例证。
1.3.2 现场建的搅拌站,其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存在设备计量不准确、擅自听作业人员的话而加大砂率的情况发生;同时砂、石的现场含水量发生变化时,未请示作适当的施工配合比调整。
加之现场搅拌站场地内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场内排水不畅,污染了砂石原材料,使得含泥量超标。
2 防治措施
要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首先应了解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过程,对混凝土的开裂现象,一直被简化为完全弹性体来对待的。
受约束的混凝土产生收缩时,就会产生拉应力,拉应力的大小就等于收缩应变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乘积。
当混凝土的收缩到达一个极限,即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被拉裂而出现裂缝。
但实际上混凝土所产生的部分拉应力会被徐变松弛所释放,释放后的实际应力才决定混凝土是否裂开。
另
外,随着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混泥土的弹性摸量迅速增加,同时也将丧失较大的应力、松弛能力。
所以要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不但要减小混凝土的收缩,而且还要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弹性摸量和提高早期应力松弛能力。
而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弹性模量和提高早期应力松弛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2.1裂缝防治的施工措施
2.1.1混凝土拌制应有详细的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应严格记录每车混泥土的搅拌时间、出站时间、进场时间、开始浇筑时间,并分批汇总分析。
2.1.2混凝土搅拌前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并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变化对设计配合比进行调整。
应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坍落度不宜过大,严禁在搅拌机以外二次加水搅拌。
2.1.3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振捣地时间和位置,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严禁用振捣棒撬拔钢筋或用振捣钢筋的方法振捣混泥土。
对于钢筋密集部位的混凝土宜采用小直径振捣器或体外振捣方法振捣。
对已初捣的混凝土不应再进振捣,避免破坏已形成的混泥土结构强度,而应带其充分凝固以后按施工缝的接搓进行处理。
2.2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2.2.1 添加使用高效能的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
尽量避免添加使用早强剂。
2.2.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及粗骨料的颗粒级配,控制好外加挤的掺量
以及质量,严把材质关。
2.2.3 冲洗砂石,降低含泥量和入机搅拌时的原材料温度。
2.2.3 加强养护,拆模后除及时洒水养护外,墙面辅以喷洒养生薄膜或养护剂。
2.2.4 定期组织搅拌站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除了掌握必要的设备保养维护外,适当对混凝土原材料方面的知识加以应用培训。
3裂缝处理建议
3.1 宽度小于或等于0.3mm的非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此类裂缝可不做处理。
3.2 宽度大于0.3mm的非贯穿裂缝。
此类裂缝会引起钢筋锈烛,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这种裂缝应用环氧胶泥进行封闭。
3.3 贯穿性漏水裂缝。
此类裂缝会引起钢筋锈烛,影响使用功能,应采用水溶性聚氨酯进行化学灌浆。
3.4 贯穿性非渗漏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补强。
整个需要处理的裂缝约占出现裂缝的70%,裂缝处理需工期2个月,化学灌浆可与上步结构施工同步进行,经处理后工程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对承载力和耐久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