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新旧规范对比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新旧规范对比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新旧规范对比篇一: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新规范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_T50107-2010)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_T50107-2010)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 也与工作班的划分有关。
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统计方法评定满足两个
公式的要求: mfcu≥fcu,k+λ1·Sfcu fcu,min≥λ2·fcu,k 其中合格判断系数的试 件组数选项分别为 “10~14、15~19、≥ 20”, λ 1 取 值 分 别 为
验算函数中的λ1 系数确定如 下: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 3.0.5 条规定,生产方风险和用 户方风险均应控制在 5%以内。 详见 5.1.3 条文解释。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 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 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 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 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 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 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 收项目划分验收批……
试件取样规定只有两 条,以混凝土浇注量 100m3 为取样单位。
统计方法评定满足两个 公式的要求: mfcu-λ1sfsu≥0.9fcu,k fcu,min≥λ2 fcu,k 其中合格判断系数的试 件组数选项分别为 “10~14、15~24、≥ 25”,λ1 取值分别为 “1.07、1.65、1.60”
凝土评定作了适当调整。
将验收批改为检验批
试件取样规定有 4 条,
第 3 条:当一次连续浇 在制定取样频率的要求时,考虑
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 了各种类型混凝土生产单位的
过 1000 m3 时,每 200 m3 生产条件及工程性质的特点,取
取样不少于一次。第 4 样 频率 既与 搅拌 机的 搅拌 盘
条:对房屋建筑,每一 (罐)数和混凝土总方量有关,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条文号 旧版 新版

混凝土新旧版规范对比第9章

混凝土新旧版规范对比第9章

9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9.1 板(I)基本规定9.1.1混凝土板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条文说明:分析结果表明,四边支承板长短边长度比大于、等于3.0时,板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此时,沿长边方向配置本规范第9.1.7条规定的分布钢筋已经足够。

当长短边长度比在2~3之间时,板虽仍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但沿长边方向按分布钢筋配筋尚不足以承担该方向弯矩,应适当增大配筋量。

当长短边长度比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和配筋。

9.1.2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1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表9.1.2规定的数值。

表9.1.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mm)条文说明:本条考虑结构安全及舒适度(刚度)的要求,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常用混凝土板的跨厚比,并从构造角度提出了现浇板最小厚度的要求。

现浇板的合理厚度应在符合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的前提下,按经济合理的原则选定,并考虑防火、防爆等要求,但不应小于表9.1.2的规定。

本次修订从安全和耐久性的角度适当增加了密肋楼盖、悬臂板的厚度要求。

还对悬臂板的外挑长度作出了限制,外挑过长时宜采取悬臂梁-板的结构形式。

此外,根据工程经验,还给出了现浇空心楼盖最小厚度的要求。

根据己有的工程经验,对制作条件较好的预制构件面板,在采取耐久性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其厚度可进一步减薄。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一、主要修订内容本文件代替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与GB/T8077—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范围中增加了膨胀剂(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试验的基本要求中试验次数与要求,更改了试验用水的要求,增加了例行生产控制分析时的要求,增加了试剂要求,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c)增加了外观的要求(见第5章);d)增加了稳定性的要求(见第6章);e)更改了含固量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7.1.3,2012年版的第5章);f)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稀释干燥法(见7.2);g)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7.3);h)更改了含水率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8.1.3,2012年版的第6章);i)增加了含水率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8.2);j)删除了密度测定的液体比重天平法,更改了比重瓶法测定密度中比重瓶容积的校正(见9.1.4.1,2012年版的7.1.4.1、7.2);k)增加了手工筛析法细度检验的设备,增加了细度测定中的负压筛析法(见10.1,10.2,2012年版的第8章);1)增加了表面张力的仪器(见12.2,2012年版的10.3);m)更改了电位滴定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方法,增加了全自动氯离子测定仪,增加了低浓度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加了不溶物测定氯离子的样品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见第13章,2012年版的第11章);n)更改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样品的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限,增加了再现性限(见13.2.3.1、13.2.5,2012年版的11.2.4.1、11.2.6);o)更改了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试剂以及仪器设备,更改了试验步骤(见14.1.2、14.1.3,2012年版的12.1.2、12.1.3、12.1.4);p)更改了离子交换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仪器(见14.2.2.2,2012年版的12.2.3);q)更改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中仪器,增加了的材料,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增加了试验环境温度,更改了试料加入的顺序,更改了测试时间(见15.2、15.4,2012年版的13.2、13.3);r)增加了胶砂减水率的试验环境温度,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见16.2、16.3,2012年版的14章);s)更改了碱含量的试验方法,对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试样分别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见第17章,2012年版的第15章)。

TB10424-2018混凝土新旧标准变化对照表

TB10424-2018混凝土新旧标准变化对照表
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
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13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表6.2.1-1 水泥的性能 注: 1 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 应超过0.60%。C40 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 0.60%。 P26 2 在氯盐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宜采用低Cl-含量的水泥,不 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 在硫酸盐化学侵蚀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应采用低C3A 含量 的水泥,且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56d)不得小于0.80。胶 凝材料抗蚀系数按附录F 检验。
(主控项目)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19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P28 表6.2.2-2 磨细矿渣粉的性能
P29 表6.2.2-3 硅灰的性能:烧失量为≤6%
P29 表6.2.2-4 矿物掺和料的检验要求 表6.2.3-1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范围 公称粒径
P31 压碎值 石粉含量 有机物含量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20 6.2 原材料
(一般规定)
9 特殊混凝土
37
9.9活性粉末混凝 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8
9.9活性粉末混凝 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8
9.9活性粉末混凝 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9
9.9活性粉末混凝 土
(主控项目)
P72
9.3.12 喷射混凝土厚度监理单位平行检验频次发生变化, “按施工单位检查断面的20%进行平行检验”。
P54
删除:7.1.5处于氯盐环境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留孔采用塑料波纹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新旧版差异重点对比说明
条文号 5.2.1 强条
5.2.2 强条
5.3.2A 主控项
5.3.3 一般项
原条文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 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等 的 规 定 抽 取 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 准的规定。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 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 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 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时,对一、二级抗震强 度,检验所得的强度实 测值应符合下列规 定:………
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 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 2.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 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定。
3.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
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 1.根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 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规定,本 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强 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 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 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 震性能。 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 2.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 用 HRB335E 、 HRB400E 、 架柱、框支柱及板柱等。 HRB500E、HRBF335E、HRBF400E 3.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 或 HRBF500E 钢筋,其强度和 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 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不应小于 9%。 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 1.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 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中强度 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 应 符 合 有 关 标 准 的 规 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 定………。采用无延伸功能的 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 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 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2.对钢筋调直机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

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新老规范变化(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条: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HPB300—ΦHRB335—B HRBF335—BFHRB400—C HRBF400—CFHRB500—D HRBF500—DFRRB400—C增加了以下几条:4.2.7条: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

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条: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条: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基本构造变化1、箍筋长度:图中1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老规范:L=2 (b+h)-8bhc+2×1.9d+2max(10d,75) +8d新规范:L=2 (b+h)-8bhc+2×1.9d+2max(10d,75)2、钢筋锚固: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lab的计算方式:lab=a*fy/ft*d但其中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新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新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K e o ds:c n r t u a lt yw r o c ee d r bii y;e io m e a ae o ; d sg o nvr n ntlc tg r y e i n c de;c m p r t e a lss o a ai nay i v

1 对 比方法及指标选 择
2 i j e aoa r f iiE g er gSrcue n e t i s Taj 30 7 , hn ) .Ta i K yL brt yo v ni ei t trsadN w Ma r l, i i nn o C l n n u ea n n 0 0 2 C ia
水利水 电技术
第4 1卷
21 O 0年第 1 0期
新 旧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设 计 规 范 对 比 分 析
张 爽 ,谢 剑 ,
( .天 津 大学 土木 工 程 系 ,天 津 3 0 7 ;2 1 0 0 2 .天 津 市土木 工 程结构 及 新材 料 重点 实验 室 ,天津 3 0 7 ) 0 0 2
Hale Waihona Puke 南》 C E 1 0 4 ,2 0 ( C SO .2 0 ) 0 5年 进 行 修 订 ;2 0 0 7年 , 中国工程 建设 标 准化 协 会 编 制 标 准 《 凝 土 结 构耐 久 混
性评 定标 准》( E S2 0 ;20 C C 2 ) 0 8年 批 准 《 凝 土结 构 混

要 :本 文将 《 凝 土 结 构设 计 规 范》 ( B 5 0 0 2 0 环境 类 别二 与 《 混 G 0 1 - 0 2) 混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设 计
规 范》( B T5 4 6 2 0 ) G / 0 7 - 0 8 中对应 的环 境 作 用 等 级 之 间 的 主要 差 异 进 行 对 比 分析 ,以供 设 计 和评 估人 员参 考 。 关 键词 :混凝 土耐 久性 ;环境 类 别 ;设 计 规 范 ;对 比分析

混凝土及砂浆新旧规范的比较

混凝土及砂浆新旧规范的比较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不同之处:
1.规范编号
2.目次内容改变,章节重整
3.将水泥归为胶凝材料,水灰比改为水胶比
4.增加并突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规定
5.细化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
6.修订了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的胶砂强度取值以及回归系数;
7.增加了高强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
8.增加了高强混凝土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
9.与2000年以后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细化合并重组
新增,重整新增
按等级套不同公式
新增
新增
细化
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不同之处:
1.增加了粉煤灰水泥砂浆和预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内容;
2. 根据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对砌筑砂浆施工稠度进行了调整;
3. 在砂浆强度等级上去掉了M2.5,增加了M25和M30两个等级;
4. 取消了分层度指标,增加了砂浆保水率的要求;
5. 根据不同气候区提出了砌筑砂浆抗冻性要求;
6. 增加了根据砂浆表观密度实测值及理论值校正砂浆配合比的步骤;
7. 将砂浆试配强度计算公式修改为f m,0=k*f2.
删掉
新增
新增
相关规范调整
添加
删掉
添加
大改动,尤
其是中间两
增加细化
细化
新增
添加。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差异对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差异对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差异对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是中国建筑标准的一部分,于2024年发布,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规定了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验收的方法和标准、不合格处理等内容。

接下来,将对该规范进行与之前的版本进行对比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

1.范围和内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在范围和内容上对比之前的版本没有明显的变化。

仍然包含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规范。

2.施工质量验收基本要求:相比之前的版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对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

规范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求、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安全生产要求、施工质量记录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3.测量和勘察:新规范与旧版本相比,在混凝土测量和勘察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规范中增加了关于测量点的设置和测量方法的详细要求,并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不合格处理进行了规定。

4.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在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方面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进行了一些调整。

新规范中增加了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的要求,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和记录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5.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新旧版本的规范在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两个版本都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工艺和质量进行了具体要求。

6.混凝土结构尺寸和形状:在混凝土结构尺寸和形状方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2024)相比之前的版本进行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新规范增加了对混凝土结构的偏差和不平整度的规定,并对验收标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结构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结构新 旧规范对 比
张 济 梅 国新
(. 1 呼伦贝尔学院建工分 院 2 . 贝尔市鸿雁市政公司 内蒙古 海拉尔区 010 ) 呼伦 208 摘 要:近 几年来开始 实施新规 范 ,为 了保证新规 范更好的实施,将混凝土结构新 旧规 范进行对比,并对其改动的原 因进行 了一定的探讨 。
作为国家标准, 经过多次的修改, 我国在混凝土结
构设计方面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 混凝 土结构建筑的 安全 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也得到 了不断的提高。 近
新规范以 H B 0 为主导钢筋。 R 40 旧规范 中使用
钢筋强度低带来配筋率增加,不仅经济效益降低, 还造成配筋密集难 以设计、 施工的困难 ; 新规范以 HR 40为主导钢筋 ,以 H B 3 为辅助钢筋。这 B0 R 35 是 由于其强度高、延性好、 较高的锚固性 能以及较 高的强度价格比, 并且品种规格齐全 , 既有辅助钢 筋的细直径规格 (、8 0 6 、1mm)也有用于大型土
求。 目前国情 已经变化, 而 有条件考虑环境保护和
进行 线性内插 。系数 只是为 了适应高强混凝 土
的特性 而设的 , 因为高强混凝土的性质 更脆 , 旧规 范的控制条件还不够严格。
木工程 的粗直径钢筋 (2 0 r 。按新规 范设 3 ~5 m) a 计 以H B 0 级钢筋为主导钢筋 , R 40 将使我 国混凝土
强度等级系列中的 c .级和 C 0 ; 7 5 1 级 增加 了 C 5 6、
C 0 C 5 8 级。原因是低强度混凝土 目前在建 7 、 7 、C 0 设 工程中已很少应用 ; 水泥标号提高以后, 太低强
6 V . o  ̄Lb。 2 h
新规范对受剪截 面尺 寸的控制条件 与 旧规 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新旧规范对比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新旧规范对比一、抗震设防要求新规范相较于旧规范在抗震设防要求上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旧规范中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分为Ⅰ至Ⅳ级,而新规范将抗震设防加入到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将设防分类从Ⅰ级至Ⅵ级,且对于重要和特殊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设防要求,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

二、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新规范在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定。

例如,新规范增加了对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和要求,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

此外,对于不同受力部位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与设计要求相匹配。

三、构造和计算方法新规范较旧规范增加了新的构造形式和计算方法。

例如,新规范引入了剪力墙结构、薄壁结构等新的构造形式,并对其构造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规范。

此外,在局部构造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上也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四、施工和质量控制新规范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为细致和完善的要求。

新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养护、梁压、架设预应力构件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同时,新规范强调了施工图纸和工程实施的一体化,要求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抗震设防要求、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构造和计算方法、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新规范在总体上更加严格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需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根据新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新旧混凝土规范条文对比第6章

新旧混凝土规范条文对比第6章

新旧版本《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文对比及说明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式中[说明:此次修订实质上仍保留了受剪承载力计算的两种形式,只是在原有受弯构件两个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整,具体做法是混凝土项系数不变,仅对一般受弯构件公式的箍筋项系数进行了调整,由1.25改为1.0。

适当提高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安全储备]式中: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大于0.2f bh时,取0.2f bh;[说明:在剪力墙设计时,通过构造措施防止发生剪拉破坏和斜压破坏,通过计算确定墙中水平钢筋,防止发生剪切破坏。

在偏心受压墙肢中,轴向压力有利于抗式中:A sv——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截面面积;βt——一般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当β小于0.5时,取0.5;当β式中A sv——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截面面积;βt——一般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说明:本条为此次修订新增的内容,具体见条文说明。

]2 受扭承载力[说明:本条给出了在轴向拉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的剪、扭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

与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的剪、扭承载力βtσpc, m——板中计算截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式中:f 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2当配置弯起钢筋时式中A——与呈45°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拉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应力幅预应力筋的应力幅6.7.5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混凝土压应力、拉应力以及钢筋的应力幅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 受压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压应力3 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幅6.7.10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疲劳验算时,应计算下列部位的应力、应力幅:1 正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应力及受拉区纵向预应力筋、普通钢筋的应力幅;7.9.10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疲劳验算时应计算下列部位的应力:1正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新旧比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新旧比较
21 0 2年第 O 4期 总第 1 6 6 期




N00 ・2 2 4 O1
F i n Arhtcu e& C n tu t n ui c i tr a e o srci o
Vo l・1 6 6
混 凝 土 结构 工 程 施 工质 量 验 收规 范 的新 旧比较
郭 碧 云 ( 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福建福州 30 0 ) 5 0 1
摘 要: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 的好坏直接影 响到整个工程 的质量。本文结合 钢筋分项工程 质量监督执行 实例 , 认真 剖析《 混凝 土结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 范 ̄ 5 2 4 2 0 GB 0 0 - 0 2实际内涵 , 出新规范(0 1 指 2 1 年版 ) 比旧规 范(0 2年版 ) 20 在钢 筋原材料进场 验收更加 规 范、 钢筋加工过程控制更为严格 , 钢筋质量复验指标 更具体 与严谨 , 并为确保建 筑工程质量奠定坚 固的基础。 关键词 :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分项工程; 旧比较 新 中图分类号 : TU7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O 4 1 5 2 1 )4 0 4 2 1 0 —63 (0 2 O 一O 9 一O
wa r t it en o c d q a iy r t s n e s mo e s e i c a d mo e p e ie smo es rc ,r i f r e u l e e ti d x wa r p cf n r r cs ,wh c a i g a s l o n a in t n u e t e t i ih l y n o i f u d t o e s r h d o c n tu t nq ai o s r c i u l y. o t

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所需要遵守的技术指导性规范。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迭代。

本文将对比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方面,并分析其不同之处。

首先,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在新旧规范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旧规范中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指标有明确的规定。

而新规范相对于旧规范来说,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新规范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要求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建筑结构对混凝土材料的更高要求。

其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荷载计算方法在新旧规范中也有一定的差异。

旧规范采用传统的荷载系数法进行结构设计。

而新规范则引入了性能设计的概念,通过分析结构的受力机制和荷载传递路径,对结构进行性能设计。

这种性能设计方法更加精确和科学,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能。

此外,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构件尺寸和配筋设计也有一定的变化。

旧规范中对构件尺寸和布置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设计师有较大的灵活性。

而新规范则对构件尺寸和布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在配筋设计方面,旧规范中采用的是弯曲受力区长度限制法,对配筋进行限制。

而新规范则引入了有效受拉区面积法,对结构的配筋进行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设计。

最后,新规范在结构的细部构造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创新。

旧规范中对结构细部的设计和施工没有详细的规定,设计师主要根据经验进行设计。

而新规范则对结构的细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节点连接、板部连接、梁柱连接等方面。

这样可以确保结构的细部构造满足设计要求,避免细部构造的不合理导致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荷载计算方法、构件尺寸和配筋设计、细部构造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规范相对于旧规范来说,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混凝土规范对比
新老规范变化(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条: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HPB300—ΦHRB335— B HRBF335—BFHRB400—C HRBF400—CFHRB500—D
HRBF500—DFRRB400—C增加了以下几条:4.2.7条: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

直径2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条: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
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条: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基本构造变化1、箍筋长度:图中1
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老规范:L=2(b+h)-
8bhc+2×1.9d+2max(10d,75)+8d新规范:L=2 (b+h) -
8bhc+2×1.9d+2max(10d,75)2、钢筋锚固: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lab的计算方式:lab=a*fy/ft*d但其中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数值,以反映锚固条件的影响:la=ζa*lab其中,la不应小于200mm,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对普通钢筋按规范第8.3.2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3、筋端弯钩和机械锚固:新规范对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如下表:4、钢筋的连接: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的规定改为: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改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新老规范变化(三):结构构件基本规定
变化1、板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的规定修改如下: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厚改为“不应小于150mm”并增加了板柱节点的规定。

2、梁增加了“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可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的规定;新规范增加了架立钢筋的规定:“当梁的跨度小于4m 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 时,直径不应小于
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 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3、梁柱节点新规范引入了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示意如下: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解读(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高至C60,强度的优化选择:经济性(强度价格比)随强度递增;淘汰低强度混凝土;新规范对混凝土的要求有明确的条文:解读:这里提高了部分情况下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以适应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并可提高结构安全性。

新规范增加了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的规定: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可按相应弹性模量值的0.40 倍采用;混凝土泊松比可按0.20采用。

在确定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的疲劳强度修正系数时,新规范增加规定“当混凝土受拉-压疲劳应力作用时,受压
或受拉疲劳强度修正系数均取0.60。

”2、普通钢筋
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
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
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解读:这一变化将对今后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量计算、工程施工
等产生最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钢筋级别梯次
变化,对建筑材料生产产生影响;2)将对
各地标准定额的使用产生影响;3)钢筋级别的表示符号变化,将给所有以设计图纸为媒介的工程师带来影响,需要
重新记忆,学习和识别;4)钢筋级别的变化,
将对钢筋的锚固长度的计算产生影响。

3、钢筋高强-高性
能发展趋势
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解
读(二)保护层变化规范参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以及国外相应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从混凝
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新规范中的保护层厚度比原规范实际厚度有所加大。

规范中对结构所处耐久性环境类别进行了划分:对应环境等级的修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也进行了修改,对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
的保护层厚度稍有增加,而对恶劣环境下的
保护层厚度则增幅较大。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 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2 钢筋混凝土基础
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
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解读:对于工程造价人员
来说,今后在计算柱梁箍筋、拉筋的长度时,计算公式需要
按照L=2 (b+h) -8bhc+2×1.9d+2max(10d,75)来计算。

而且在混凝土等级小于C25时,需要增大保护层厚度。

这无疑是预算人员需要熟记的一点。

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
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解读(三)钢筋锚固变化我国钢筋强
度不断提高,结构形式的多样性也使锚固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近年来系统试验研究及可靠度分析的结构并参考国
外标准,规范给出了以简单计算确定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方法。

其中基本锚固长度lab取决于钢筋强度fy及混凝土抗拉
强度ft,并与锚固钢筋直径及外形有关。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
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数值,以反映锚固条
件的影响。

la=ζa*lab解读:在新规范设计的工程下,钢筋锚固值的计算公式相对简单了,但是要考虑的各种情况复杂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参数影响外,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
锚固长
度不能小于最低限度(最小锚固长度),其数值不应小于
0.6lab及200mm。

在工程造价中,钢筋的基本锚固可以直
接在11G101系列图集表中查询:这点变化无疑是此次规范
变化最大的影响之一。

这对今后钢筋的算量都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学习成本,和很繁琐的工作量。

新规范中还提出了钢筋末端配置弯钩和机械锚固来减小锚固长度的方式。

且广泛应用于框架柱、剪力墙、框架梁的节点构造中。

其原理是利用受力钢筋端部锚头(弯钩、贴焊锚筋、焊接锚板或螺栓锚头)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作用加大锚固承载力。

解读:新的锚固形式下,将需要对每种锚固形式统计锚固接头,单独计算造价。

对应的采用机械锚固节点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计算条件和方法也将变化。

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图纸中,将会指定出构件采用何种锚固形式。

同时,新规范对钢筋连接也做了明确的说明。

钢筋连接的基本原则为:连接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限制钢筋在构件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接头数量;避开结构的关键受力部位,如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区,并限制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在新规范和新平法的节点构造中,也规定了很多钢筋连接构造,比如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在节点外搭接构造:解读:钢筋的连接变化,对计算钢筋长度也产生影响。

由基本锚固引起的钢筋锚固长度变化,由锚固长度引起的钢筋搭接长度的变化;由钢筋搭接基本原则的引起的钢筋各构件节点的变化。

按照新规范、新平法,对工程量预算,对钢筋下料、现场施工都有重大影响。

整体估算:(1)5层框架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19.5m,抗震等
级3级,含钢量增加5.64%;(2)7层框架结构,抗震烈度7 度,房屋高度28m,抗震等级2级,含钢量增加3.19%;(3)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18m;含钢量增加4.10%;(4)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36m,含钢量减少2.97%;(5)15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抗震等级3级,含钢量增加4.16%。

本文根据网络内容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