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猪八戒的戏剧价值

合集下载

西游记孙悟空与猪八戒的笑话与冲突

西游记孙悟空与猪八戒的笑话与冲突

西游记孙悟空与猪八戒的笑话与冲突在经典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作为师徒,在修行路上经历了许多有趣的笑话和冲突。

孙悟空的机智与猪八戒的愚拙经常产生碰撞,给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幽默和搞笑的情节。

首先,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笑话源自于他们的性格差异。

孙悟空作为孙猴子,聪明机智,善于变化和战斗,常常以一己之力解决问题。

而猪八戒则是一个食欲极强、懒惰且愚笨的猪妖。

由于他们的性格反差,常常导致一些搞笑的情景。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当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困难时,孙悟空会利用智慧和本领解决问题,而猪八戒则总是通过贪吃和拖延来逃避责任。

在一次遇到饿了的情况下,孙悟空调出自己的法宝如意金箍棒,制造饭菜,而猪八戒却选择吃人家的东西,导致笑话频出。

其次,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冲突也是西游记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种冲突表现在他们的观念、行动和价值观的分歧上。

孙悟空作为师兄,对猪八戒的行为常常提出批评和指责,这会导致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取经路上,猪八戒常常因为对女妖娘娘产生欲望而放弃了任务。

而孙悟空则强调修行的纯净和慎重,不允许猪八戒的行为。

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了他们之间经常出现的争吵和冲突。

这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戏剧性和悬念,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道德观念和修行的思考。

在面对冲突时,虽然孙悟空和猪八戒经常发生矛盾,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师徒的关系。

无论是何种笑话或者冲突,他们最终都能够从中感悟道理,互相学习和成长。

这也是《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丰满和发展。

总之,孙悟空与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的笑话和冲突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孙悟空的机智和猪八戒的愚拙,这些笑话为故事增添了欢乐和娱乐;而由于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性格差异和价值观的冲突,这些笑话也展示了师徒之间的困扰和矛盾。

无论是笑话还是冲突,他们都在取经路上通过相互学习和成长,最终达到了修行之目的。

在《西游记》这部经典作品中,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的笑话与冲突无疑是给读者带来欢乐和思考的元素。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塑造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塑造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塑造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猪八戒的形象塑造及其对《西游记》故事发展的影响《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四位主角的冒险故事。

其中,猪八戒这个角色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深受读者喜爱。

猪八戒的形象塑造不仅为故事增添了趣味和喜剧元素,还对整个故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猪八戒是一个形象丑陋但性格乖张的角色。

他是天庭战败的天蓬元帅被罚下凡封神的结果,被封成“悟空”的伴侣。

在故事中,猪八戒的外貌丑陋,身材矮胖,拥有长长的犬牙和一张贪婪的嘴巴。

这个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与外表相比,猪八戒的性格更加引人入胜。

首先,猪八戒的贪婪和饥渴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他总是忍不住陷入各种诱惑中,无论是美食还是美色。

他的贪婪经常导致他犯错,例如盗取李天王的宝贝金镶玉带,最终导致了被流放封山的处罚。

这种贪婪的特点使得猪八戒更加接地气,使读者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此外,猪八戒还是一个爱搞笑的角色。

他时常以愚蠢可笑的言行让人发笑。

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轻松愉快,总是笑对困难,从而给故事增添了喜剧色彩。

举例来说,当他在取经路上遇到困境时,他会用恶俗的语言和滑稽的动作来解决问题,令人捧腹大笑。

但是,猪八戒的贪婪和幽默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浅薄的角色。

事实上,他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对于师父孙悟空的尊敬和忠诚始终如一,尽管他经常因为自己的无法无天而遭受师父的责骂。

并且,他在取经的过程中也逐渐成长起来,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种复杂的内心使得猪八戒成为一个更加立体的角色,让读者能够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

猪八戒的形象对《西游记》故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他的形象在故事中提供了大量的喜剧元素。

在紧张的情节中,猪八戒的幽默气息常常让读者得到缓解,使整个故事更加活泼有趣。

同时,猪八戒的性格也为故事提供了戏剧性的冲突。

他的贪婪和懒惰导致他经常陷入危险,这给整个故事增加了紧迫感和刺激感。

此外,猪八戒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a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a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摘要:《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

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

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古代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

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

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

猪八戒:代表人的阴神,所以他才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

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贪吃贪睡、猪头人身一、猪八戒形象的特征猪八戒在西游记里普通人的化身,他唠叨埋怨和他的思想有关,他并不想去西天取经,只想在自己的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好好的过日子。

正因为如此,他在取经的路上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要唠叨埋怨,老是想着散伙回家。

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小算盘,有好吃的了再没吃之前还想前师父师兄,但再没吃够的情况下,又会将师父师兄的那份也全吃了。

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老是捉弄他,因为他比较好玩,他喜欢美色,贪图享乐,竞耍一些小聪明,而且能够吃苦耐劳,什么脏的活,不好干和差事全都给他做。

而沙僧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非常木讷,只懂得忠心护主的一个随从。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

猪八戒勤恳憨实厚道。

十八回在高老庄猪八戒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作为西行队伍中的一分子,虽然不是取经舞台上的主角,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帮衬作用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

八戒是在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盟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最新《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浅析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最新《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浅析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浅析姓名:学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浅析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传统认识的再认识,从小说中的其它的农民形象、猪八戒那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以及传统上所认为的猪八戒缺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说明《西游记》中的那个被大多数所认可为“农民”特征的猪八戒,原来是一个具有封建社会晚期市井游民特征的形象,他所代表的是由农民向市民过渡时期的一个形象,在今天我们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认识意义。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小生产者市民形象在我国古代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师徒四人中的大师兄孙悟空了,其他的三个人物也就没有孙悟空那么吸引大众的目光了。

猪八戒在大家的头脑中似乎只是笑料而已,人们对于猪八戒研究往往只从文学方面、民俗学方面去分析,而对于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缺少应有的关注。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丝毫也不比孙悟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大师兄。

很可惜人们在探讨这个形象时,往往多了些因循,少了些创新。

多注意了他的表面,少了些对这个形象内在的社会意义的挖掘。

本文力图对猪八戒形象的再探索,来对他所代表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由农民向市民过渡的这个形象,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中有些看法不免孤僻、牵强,请读者给予指正。

一、传统的认识传统的观点多认为,猪八戒这个形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小生产者的典型代表,是依着农民的模子刻画出来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一切缺点和优点。

到了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仍比比皆是,现简略摘要如下:“正如林庚先生在《西游记》漫话中给孙悟空的‘侠士’定位一样,我给猪八戒下了一个‘农民’的定义。

虽然有些牵强……猪八戒身上浓厚的农民性格和农民特有的精神面貌,也确没有丝毫的吝啬于当时农民的展现给我们面前。

西游记之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散

西游记之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散

西游记之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散猪八戒作为《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贪婪和懒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猪八戒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形象。

他的贪婪和懒散不仅仅给他自己带来了麻烦,也给整个取经团队带来了许多麻烦。

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论述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散。

首先,猪八戒的贪婪表现在对美食的无尽追求上。

他总是想方设法寻找美味的食物,在取经过程中,他经常会为了美食而分心,无法保持团队的进度。

而且,他常常把自己给定身份的和尚的规矩抛诸脑后,放纵自己的食欲。

尽管师父三藏多次劝阻,但猪八戒始终难以抗拒住美食的诱惑。

这种贪图享乐的行为不仅仅影响了取经的顺利进行,也让师徒四人多次陷入险境中。

其次,猪八戒的懒散体现在他对工作的态度上。

与悟空相比,猪八戒总是显得懒散不堪。

他总是喜欢找各种借口逃避行军劳累的工作,经常故意装病或者装傻以推卸责任。

他对于完成任务的态度不认真,喜欢偷懒,不喜欢付出辛勤努力。

这种懒散的态度无疑增加了师父的负担,也对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猪八戒的贪婪和懒散不仅给他个人带来了问题,也对整个团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由于他缺乏自律,经常追求自己的私利,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

他的贪婪使得整个团队经常被妖精追逐,迫不得已发动战斗。

而他的懒散则增加了师父的负担,经常需要师父和悟空担当更多的工作。

这种团队合作不协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取经任务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猪八戒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主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他逐渐克服了自己的贪婪心态,更加注重团队的利益,自愿担当起更多的工作,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

他也开始更加认真听从师父的教导,不再偷懒,不再贪图享乐。

他的转变不仅赢得了其他人的认可,也使得整个团队充满了团结和力量,最终圆满完成了取经任务。

通过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散,我们可以看到他这个角色在《西游记》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他的变化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弱点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下定决心,付出努力,我们都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猪八戒在故事中的角色和个性能否体现一种完整的价值体系

猪八戒在故事中的角色和个性能否体现一种完整的价值体系

猪八戒在故事中的角色和个性能否体现一种完整的价值体系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著名角色,他是唐僧师徒四人中的第三位。

猪八戒是一个以搞笑和捣蛋为主的角色,但在他的角色和个性之中,也包含着一种完整而复杂的价值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猪八戒在故事中的角色和个性,以展现他体现出的价值体系。

一、猪八戒的角色猪八戒是一个以幽默和搞笑为主的角色,他在故事中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轻松愉快的气氛并为戏剧情节添彩。

在很多场合下,他的粗鄙和荒唐行为给师徒四人带来很多麻烦和困扰,但是,每当他掩护唐僧和其他队友时,他便显现出了舍己为人的一面。

尽管猪八戒的角色看上去并不重要,但是,他却在故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是唐僧师徒四人中最能吃苦耐劳的一个,去往西天取经的旅途中,他经常背负着沉重的行囊,并为唐僧和悟空提供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此外,在他和悟空两个紧密结合的角色之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困境中得以幸存,而没有灭亡。

二、猪八戒的个性猪八戒的个性在《西游记》中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他的角色被描述为一个“混世魔王”,具有强烈的荒诞和滑稽色彩。

他常常表现出无耻和放纵的特性,给师徒四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但是,猪八戒的个性中也蕴含着一些正面特征。

首先,作为一个在浊世喜欢快活的生灵,猪八戒懂得享受生命的美好和自由。

他对食物和饮料的执着和狂热并不是因为他的自私和贪婪,而是因为他喜欢那种美味的味道和吃饱后的满足感。

他的放纵和无耻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了他坦率、真诚的一面,这种真诚体现在他对师父和队友的无条件关注和支持上。

另外,猪八戒的个性中也体现了他的勇气和无私。

他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总是挺身而出,为唐僧和其他队友挡住前方的危险。

在故事的某些情节中,猪八戒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来保护唐僧。

这一点,也表明了他为了公共利益而容易流露出的一面。

三、猪八戒的价值体系猪八戒的个性和角色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放纵和贪婪常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猪八戒的价值体系,我们会发现猪八戒所展现的价值体系,与人类的本质和根本价值有着很大的关联。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摘要: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塑造的典型形象之一,是唐僧西天取经不可或缺的人物。

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神话似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构成其猪面人身的荒诞性。

但同时又赋予了他更多人性,使之成为猪神人“三位一体”的整合形象,从而揭示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含。

作者吴承恩通过极度夸张而又真实可信的喜剧情节,喜剧场面和喜剧细节来表现猪八戒的喜剧性格。

猪八戒这个角色在整个小说中起着“寓教于乐”的特殊作用。

本文就猪八戒的形象特征,猪八戒形象的戏剧性以及猪八戒形象的文化意蕴予以分析。

关键词:猪八戒喜剧形象形成原因文化意蕴一、猪八戒的形象特征《西游记》是我国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猪八戒是作品中喜剧典型的代表。

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赋予了他人性、神性、猪性,是人、神、猪的完美和谐的结合体。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曾经有人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

而在喜剧中,美是间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认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点的形象,他的特点就是幽默、就是讽刺性喜剧的美学特征。

西游记之猪八戒的性格解析

西游记之猪八戒的性格解析

西游记之猪八戒的性格解析猪八戒,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他作为唐僧师徒中的一员,以其搞笑、贪吃又有点愚笨的性格而深受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猪八戒的性格进行深入解析,从他的三个方面来阐述:贪吃、愚笨和搞笑。

猪八戒的第一个突出性格特点是贪吃。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想要享受美食的欲望几乎毫无节制,他总是忍不住贪嘴,经常偷偷吃东西。

这一点在很多情节中都有所体现。

比如,在他们途中经过葫芦山时,猪八戒看到山上的藤蔓上挂满了葫芦,便一口咬下一个大葫芦,结果却吃到了酒,醉倒在地。

这不仅展示了猪八戒的贪食本性,也给读者带来欢乐和笑声。

与贪吃相伴的是猪八戒的愚笨。

尽管他是一只妖精,但他的智商相对较低,常常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比如,猪八戒有一次误吃了恶毒的长寿饼干,结果不仅没能真正长寿,而且还因其迟钝的脑袋而一直误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长寿。

这种迟钝的智商给故事增添了喜剧效果,同时也提醒了读者要警惕不要做愚蠢的事情。

然而,猪八戒并不仅仅是一个傻气的角色,他也有着自己特别的搞笑之处。

他经常说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让人忍俊不禁。

例如,在面对困难时,猪八戒会尽全力夸大自己的英雄事迹,并给出一些滑稽的解释,让大家都忍不住笑出声。

他那种幽默和风趣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性,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趣味。

总之,猪八戒这个角色在《西游记》中以其贪吃、愚笨和搞笑的性格特点而深入人心。

他的贪吃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愚笨使他在某些关键时刻变得无助,但同样也使他充满了幽默和喜剧。

正因为如此,猪八戒成为了读者们最喜欢的角色之一。

他的性格给故事带来了欢乐和轻松,也成为了人们对于故事的印象。

在读者的心目中,猪八戒的性格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3稿毕秀红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3稿毕秀红

浅析猪八戒形象的多彩性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是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以讽刺、幽默、浪漫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的神话传统,赋予了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作品中各具特色人物形象。

本文从猪八戒形象与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比较、猪八戒形象的独特魅力、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猪八戒的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猪八戒,贪,色形象色彩在作品中,猪八戒这个人物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他与孙悟空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正如谢肇浙所说,孙悟空是“意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约束,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

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的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

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

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

两者都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孙悟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概,这种宗教献身主义精神是积极的,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生理想是一致的,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

但猪八戒则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典型。

这是小农经济下劳动者的共同特点。

他既拥有这类人的美德,也具有这类人的毛病。

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及社会价值。

猪八戒是取经队伍中一个喜剧性人物。

他勤劳、朴实、善良,在高老庄招亲,代替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耙田耕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在“百里荆棘岭,他精神抖擞,挥钯开山”,他作战有时还相当勇敢,有时还想立功。

他屡遭妖魔擒拿,却从没有低头屈服过,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

论 西游记 中猪八戒的形象

论 西游记 中猪八戒的形象

论《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

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

它同时也是在古典名著里面,拍成影视作品版本最多、翻拍次数最多的古典名著。

《西游记》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历程以后,人们对它的看法日趋成熟、多样化。

在饱满的人物描写和人物性格刻画中,有一个人浮出水面,得到了影视界的青睐,还美其名曰“星光灿烂”、“福星高照”,这个人就是猪八戒。

曾经的猪八戒在人们心里是好吃懒做、贪图女色的代表,是人们心中的开心果。

但是在人们思想日益个性化和独立化的今天,他也得以翻身,人们开始对他另眼相看,他独特的魅力和时代特色被人一一挖掘出来,使他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热门人物,还被频频搬上电视荧幕。

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典型。

在《西游记》的描写中,猪八戒一直都是个不讨好的角色,他论功夫不如孙悟空,论正直不如沙和尚,论虔诚不如唐僧,而且凡是脏活累活他都打头阵,比如探山、背死人、当俘虏等等,都是他的专职。

我们印象中的猪八戒都是扛着大钉耙,甩着双大耳朵,挺着个大肚子,摇摇摆摆地跟在唐僧的小白马后头,被自己叫做猴哥的人耍,还一边儿“师傅师傅”的。

总体来看,他基本上算是孙悟空的反面,充当孙悟空的绿叶。

说起他来,人们总会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贬义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有人说猪八戒贪生怕死,那可不然。

想一想他也曾经大战过白象、南山大王等,有气势的八戒也是勇敢的战将;有人说八戒愚笨,但他也常常耍小聪明,他的愚笨,说的好听点也就是大智若愚;有人说他没义气,这可是大错特错了,尽管他有时不愿取经,但再怎么,他也不是陪着唐僧过了八十一道坎儿吗?想当初唐僧错怪并赶走猴哥,他也还不是想着方儿,用激将法将他猴哥请出来了吗?说着唐僧,也说两句题外话。

我认为唐僧这个人物不太丰满。

除了整天“嘛咪嘛咪”地念着经文和严格遵守佛教礼节,他似乎缺少了点儿人性化的东西,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以至不能接受。

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

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

引言之杨若古兰创作《西纪行》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丰富曲折的情节,绘声绘色的人物性情和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好.该著作次要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以路途取经的各种磨砺为活动中间,从各个人物心思,说话,地方风情等细节处以此睁开,从而塑造从了很多世人周知的艺术抽象.“西纪行”中的次要抽象之一,也是其中的领导者唐僧,其抽象次要描述他缺乏主意,犹豫不决;其中人物色彩极为浓厚的孙悟空,次要描述他有勇有谋,充满聪明;默默无闻的抽象沙和尚次要描述他的奸诈老实,默默奉献.而其中在描述猪八戒抽象时,描写得最多的就是他的贪吃懒做、贪财好色等.但本文作者认为:在描述猪八戒各种性情特征的时候,不但仅是刻画他的贪吃懒做和好色,而更多的是从其抽象中体现出来的文明内涵和其抽象的社会价值.是以本文首先分析猪八戒的性情特征,然后从其特征中反映出一个富有悲剧色彩、充满文明意蕴、折射人生哲理的丰富人物抽象.2.1好吃、懒做2.2 贪财、好色2.3 憨厚、率直3. 猪八戒艺术抽象及价值猪八戒抽象的戏剧性集中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猪八戒是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综合体.第二、人物抽象说话、行动的矛盾.第三、猪八憨实是有爱耍当心眼.第四、蠢笨能干有爱自作聪明、丑陋非常还反觉得美.第五、动物性与人性的完满结合.他性情中的这些悲剧性身分毫无疑问疑问是属于人的.作者以轻松的嘲弄的表情来写这个他爱好的角色.我经常在想,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恐怕本人也经常忍俊不由.他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对一个心爱的顽童,看着他调皮捣蛋,时不时的闯些本人也收不了摊的祸.真是“最喜小儿恶棍”.平顶山上巡查,他偷懒贪睡,又欲编谎骗人.作者以妙趣横生的悲剧性笔法着意地加以描写.孙悟空酿成的啄木鸟在他长嘴上啄了一下,他大叫魔鬼,抡起钉钯,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战役一样.等到发现是啄木鸟,又自作聪明地猜测是鸟儿把本人的嘴错认为枯树找虫吃.后来又把三块青石当作唐僧悟空和沙僧三人,进行编谎预演.作者对他的这些类似于顽童的恶习给予了善意的讥笑.他在作品中假造的谎话,除了义激猴王外,从没有成功过,都是让人一眼就可识破的小花招,是以又显出他的憨厚的一面.恰是这类憨厚老实和他自觉得聪明过人而力图表示之间的不调和,构成了他悲剧性情.从不接受教训,是以笑话也不竭.3.2.1 处世哲学3.2.2 滑稽效应3.2.3 团队中角色饰演。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分析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分析猪八戒是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团队的成员之一、他的形象是一个有着猪脸和人身的妖怪,呈现出一种幽默搞笑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一些矛盾的个性特征。

本文将从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角色作用等方面对猪八戒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猪八戒的外貌特征。

他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猪脸,拥有一双贪婪而淫笑的眼睛和厚实的猪鼻子。

他的身材饱满而肥胖,行动迟缓,有着厚重的肌肉和松垂的乳房,给人一种愈发搞笑可笑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外貌特征使得他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成为了他在故事中独特的象征。

其次,猪八戒的性格特点也是他形象鲜明的一面。

他性格善良,心地纯真,对师傅唐僧充满忠诚和敬爱之情。

同时,他也是一个欲望强烈、色欲弥漫的人物。

他常常贪图美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经常违背师傅的指令,以至于师徒之间产生了许多的矛盾。

尽管如此,猪八戒也是一个值得依赖和可以信赖的伙伴,他虽然淘气顽皮,但在关键时刻能够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

此外,猪八戒在整体故事情节中扮演了多重角色。

首先,他是唐僧师徒中的天荒地老的知己和朋友,是唐僧的得力助手。

他在旅途中负责担任取经团队的后勤工作,如携带行囊、照应马匹等。

其次,他是故事中幽默搞笑的代表。

作为一个形象滑稽可笑的妖怪,他经常出现在一些搞笑情节中,用幽默的对白和滑稽的动作给故事增添了许多欢乐与乐趣。

第三,猪八戒也是一个在修炼道德品质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的人。

尽管他在诸多挑战中总是屡次失败,但最终他通过种种的磨练和努力,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了自我修炼。

总的来说,猪八戒是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特的角色。

他的外貌特征让人忍俊不禁,而他的性格特点也既可爱搞笑又打动人心。

猪八戒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唐僧师徒的朋友和得力助手,又是故事中的幽默搞笑代表,同时也是一个在修炼道德品质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的人物。

通过对猪八戒形象的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欣赏他的幽默和可爱,更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人性至善、宽容与奉献精神的力量。

西游记之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解析

西游记之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解析

西游记之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解析西游记之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解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而成。

故事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传奇经历。

其中,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这三个角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形象,具有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孙悟空的智慧与勇敢、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惰以及唐僧的智慧与坚毅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第一部分:孙悟空的智慧与勇敢孙悟空是孙行者之名,是西游记中最为著名的角色之一。

他机智聪明,勇敢无畏,具有超凡的能力。

首先,孙悟空拥有世间罕见的智慧。

他熟读各种经书,精通六合八荒,善于化解各种危机。

在取经过程中,他经常用智慧解决魔难,并帮助唐僧师徒度过一次次危险。

其次,孙悟空展现了无比的勇气。

无论是面对恶魔妖怪还是凶险的修炼之路,他总是勇往直前,不惧艰难困苦。

他为了保护唐僧师徒,不惜与各种恶势力抗争,最终成功取得真经并成为众人的英雄。

第二部分:猪八戒的贪婪与懒惰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喜剧角色,他的形象充满了喜剧元素,但也透露出一些深刻的人性特点。

首先,猪八戒的贪婪是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他总是对美食、财物充满渴望,经常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使得他经常不顾他人的感受,犯下各种错误。

其次,猪八戒的懒惰也是他的一个明显特点。

他经常偷懒、丢三落四,不愿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给唐僧师徒带来了不少麻烦。

尽管如此,猪八戒善良宽容的一面也时常展现,他对待唐僧等师兄弟也都充满了感情。

第三部分:唐僧的智慧与坚毅唐僧作为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具有崇高的师道德行,被称为“至圣先师”。

首先,唐僧是一位智慧出众的人物。

他拥有博大的学识和深厚的修行功夫,能够解决各种困难和危险。

其次,唐僧展现了坚毅的品质。

虽然一路上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但他坚持不懈,始终保持对真理的追寻,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极高。

他要求自己要遵守僧规,言行举止要合乎慈善,这些特点使他成为众多读者心中的楷模。

总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是具有不同性格与特点的角色。

学者阅读西游记对猪八戒的看法的观点

学者阅读西游记对猪八戒的看法的观点

学者阅读西游记对猪八戒的看法的观点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学者的观点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1.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最具幽默感的人物之一,他的言行常常引人发笑,为旅途增添了许多乐趣。

2.猪八戒性格直率,爱憎分明,虽然有些懒惰和贪吃,但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经常帮助其他人物解决问题,化解危机。

3.猪八戒在取经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佛门弟子,证明了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成就一番事业。

4.猪八戒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弊端,比如贪污腐败、权力斗争等等。

通过猪八戒的形象,作者对社会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总的来说,学者们认为猪八戒是一个丰满、有趣、富有启示意义的人物形象,为《西游记》增添了许多色彩。

浅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浅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浅析《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张春节摘要:猪八戒——这一鲜活形象,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他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又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在他身上体现了神、猪、人的完美结合。

本文通过对他性格的分析,揭示了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猪八戒性格形象意义提起猪八戒,我们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蒲扇耳,莲蓬嘴,粗笨的身躯,狼狈的模样,神奇而有趣。

它是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著——《西游记》中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之一。

他那贪婪自私的性格、憨态可掬的模样时常引人开怀大笑。

近几年关于猪八戒的电视剧、电影以及卡通片也拍摄了不少,并且很受欢迎。

猪八戒具有怎样的性格?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他?猪八戒这么受人喜爱又反映了人们一种怎样的文化心态?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八戒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

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错投猪胎,后栖身云栈洞,自称“猪刚鬣”。

观音菩萨赐法号悟能,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

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他会天罡三十六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嘴巴甜。

但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

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

猪八戒,是吴老先生笔下的一个戏剧性人物,虽然有着许多的缺点,而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他丑陋和令人厌恶。

相反地,在他的这些缺点背后,透露出来的憨厚老实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猪八戒的形象特征本文主要是要对猪八戒进行分析,当然要对猪八戒有一个公正的评价,但为了使我的评价有理有据,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元代戏剧《西游记》的艺术特点与意义

元代戏剧《西游记》的艺术特点与意义

元代戏剧《西游记》的艺术特点与意义1. 引言元代戏剧《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它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角色四处奔波、降妖伏魔的故事。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该剧的独特之处。

2. 艺术特点2.1 创作手法多样化《西游记》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包括舞台表演、音乐和服装等方面。

其中,舞台表演以动静结合、变幻莫测为特点,充分展现了角色形象的生动性和戏剧情节的紧凑性。

2.2 多层次的人物形象该剧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形象,如孙悟空勇敢机智、猪八戒贪吃懒惰等。

这些角色不仅具备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特征,还展现出丰富细腻的人性。

这种多层次的人物塑造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2.3 精彩的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西游记》的情节设计巧妙,充满了紧张刺激和喜剧元素。

通过对戏剧冲突的构建和情节发展的安排,该剧引起观众对主要角色命运的关注,并逐渐揭示出一系列道德理念和智慧。

3. 艺术意义3.1 社会反映与思想倡导《西游记》不仅在娱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还通过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反映和思想倡导来影响观众。

该剧以武士文化、佛教思想为基础,暗示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同时传达了人性之间相互合作、善良与勇敢等价值观念。

3.2 文化传承与影响力拓展相比于其他元代戏剧,如《汉宫秋》等,《西游记》在文化传承上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其丰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国剧坛的经典作品,被广泛传播和演绎。

3.3 艺术创新与技术突破《西游记》在元代戏剧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法,并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剧加强了音乐、表演和舞蹈等方面的呈现,推动了元代戏曲艺术向更高层次迈进。

4. 结论综上所述,《西游记》作为一部元代戏剧,在艺术特点方面展现出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和形象塑造。

同时,它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力。

通过对于人性探索、社会关怀以及艺术创新的体现,《西游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之一。

关于写猪八戒的文献

关于写猪八戒的文献

关于写猪八戒的文献
猪八戒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是孙
悟空的好朋友,也是取经团队中的成员之一。

猪八戒的形象在文学
作品、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因此有
很多文献可以涉及到猪八戒。

首先,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

《西游记》是明代文
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其中猪八戒的形象被塑造得
非常丰满。

我们可以从小说本身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研究论文中
了解猪八戒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小说情节中的作用。

其次,猪八戒在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中也有很多表现。

京剧、豫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曲中都有关于《西游记》的剧目,猪八戒
的形象在这些剧目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可以从戏剧评论、演出记录
等文献中了解猪八戒在戏剧中的形象塑造和表现。

此外,猪八戒在电影、电视剧中的形象也备受关注。

从上世纪
至今,有很多关于《西游记》的影视作品,猪八戒的扮演者和形象
呈现也各有不同,可以从影视评论、制作幕后花絮等文献中了解猪
八戒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最后,还有关于猪八戒的民间传说、艺术作品等文献,比如民
间故事中关于猪八戒的传统传说,以及现代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
中对猪八戒形象的表现,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猪八戒在文化传
承和艺术创作中的影响。

总之,关于猪八戒的文献涉及到文学、戏剧、影视、民间传说、艺术作品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猪八戒在中
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多彩的形象。

《西游记》中的戏剧冲突

《西游记》中的戏剧冲突

《西游记》中的戏剧冲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戏剧冲突是其精彩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西游记》中的戏剧冲突,探讨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首先,戏剧冲突的出现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引发读者的兴趣。

在《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孙悟空与天兵天将、妖魔鬼怪等对手之间的戏剧冲突层出不穷,每一个冲突都充满了悬念和挑战,给故事增添了无限的看点。

例如,孙悟空与牛魔王、红孩儿等反复交锋,他们之间的斗争和对抗构成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吸引读者的眼球,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戏剧冲突的存在有利于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在《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通过与各种对手之间的戏剧冲突,他们的性格得到了深刻的展现和塑造。

比如,孙悟空性格刚烈、勇猛,经历一次次的激烈戏剧冲突后,他的聪明机智和无敌武艺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示;而猪八戒和沙僧则在与妖魔鬼怪的对抗中,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正义使者,展现出了他们的勇敢和忠诚。

再次,戏剧冲突的发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

在《西游记》中,戏剧冲突是推动情节走向的重要引子,引发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例如,孙悟空与红孩儿之间的戏剧冲突导致了后来的离别和重逢,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有趣;唐僧师徒与白骨精等妖魔之间的戏剧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的险象环生和生死考验,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的戏剧冲突在推动故事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吸引读者兴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这部古典名著的一大亮点。

通过深入分析和理解《西游记》中的戏剧冲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精彩与魅力,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愿我们在阅读和研究《西游记》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略其中的人物与故事,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体会到其中的生动和魅力。

西游记第十一章的幽默元素

西游记第十一章的幽默元素

西游记第十一章的幽默元素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尽管它是一部描写取经的佛教传说的小说,但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幽默元素,为故事增添了轻松活泼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欢乐与娱乐。

本文将重点探讨西游记第十一章中的幽默元素。

首先,在第十一章中,孙悟空遇见猪八戒这一情节就带有明显的幽默元素。

猪八戒是一头形象憨厚、爱贪吃、好色的猪妖,他与孙悟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孙悟空拿出金箍棒要砸猪八戒,猪八戒却用脸托住金箍棒,并以自己的低智商愚弄孙悟空。

这种愚弄与逃避的行为给读者带来了欢乐的视觉效果。

其次,第十一章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争斗也充满幽默。

在一次晚饭时,孙悟空发现猪八戒总是贪吃偷肉,为了制止他,孙悟空设下了一个陷阱。

他用特制的果子引诱了猪八戒,随后使出七十二变,变成一个小和尚坐在菩提树下。

当猪八戒看到孙悟空吃完了烤肉后,愤怒地跳出来要骂孙悟空时,却发现孙悟空已经坐在一旁,一脸无辜地吃着水果。

这场争斗充分展现了孙悟空的聪明与猪八戒的愚蠢,给读者带来了欢乐的瞬间。

再次,在第十一章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在途中遇见了沉香汉子这一情节也体现出了幽默元素。

沉香汉子是一位妖怪,他变成了一位老婆婆卖沉香。

孙悟空和猪八戒被他的口才所迷惑,认为他是一位好人。

然而,当孙悟空等人打算离开时,沉香汉子却变回原形,并威胁要将他们作为香灯的燃料。

这个情节的幽默之处在于孙悟空和猪八戒对沉香汉子的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了他们陷入了困境。

最后,在第十一章中,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表演也为故事增添了幽默。

在遇到印度女妖众人时,孙悟空和猪八戒决定以兔子和玉兔为诱饵来拯救唐僧。

他们用草绳将自己反绑在两棵树上,表演得逼真而有趣。

这个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和喜剧元素,让读者在震惊和笑声中继续关注故事的发展。

综上所述,西游记第十一章中的幽默元素丰富多样,通过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愚弄、争斗的情节、孙悟空与猪八戒对沉香汉子的判断失误以及他们的表演等方式,为故事增添了欢乐和娱乐的氛围。

猪八戒论文

猪八戒论文

论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摘要《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

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

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古代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

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的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本文通过对猪八戒这一喜剧典型的人性的揭示,使人们对这一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有一个再认识。

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

猪八戒:代表人的阴神,所以他才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但是往往什么事都缺不了猪八戒。

其中关键词:猪八戒、形象、贪吃贪睡、猪头人身一、猪八戒形象的特征猪八戒在西游记里普通人的化身,他唠叨埋怨和他的思想有关,他并不想去西天取经,只想在自己的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好好的过日子。

正因为如此,他在取经的路上碰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要唠叨埋怨,老是想着散伙回家。

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小算盘,有好吃的了再没吃之前还想前师父师兄,但再没吃够的情况下,又会将师父师兄的那份也全吃了。

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老是捉弄他,因为他比较好玩,他喜欢美色,贪图享乐,竞耍一些小聪明,而且能够吃苦耐劳,什么脏的活,不好干和差事全都给他做。

而沙僧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非常木讷,只懂得忠心护主的一个随从。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领和神通,还有猪的贪吃贪睡的特点,更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自私、好色及懒惰的习性,是颇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

猪八戒勤恳憨实厚道。

十八回在高老庄猪八戒曾替老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作为西行队伍中的一分子,虽然不是取经舞台上的主角,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帮衬作用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

八戒是在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盟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戒一钉钯把虎怪的头颅筑了九个窟窿,首次荣立战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游记》猪八戒的戏剧价值人们一谈到《西游记》就会不知不觉地想到猪八戒。

猪八戒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开心果,开谈不说猪八戒,纵谈《西游记》是枉然。

猪八戒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这一直是人们在探讨的问题。

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试图从猪八戒形象演变、时代性、喜剧性及其美学意义几个方面探求这一形象的真谛所在,以就教于海内外《西游记》的研究专家、学者及爱好者。

在我国古代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师徒四人中的大师兄孙悟空了,其他的三个人物也就没有孙悟空那么吸引大众的目光了。

猪八戒在大家的头脑中似乎只是笑料而已,人们对于猪八戒研究往往只从文学方面、民俗学方面去分析,而对于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缺少应有的关注。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丝毫也不比孙悟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地超过了他的大师兄。

很可惜人们在探讨这个形象时,往往多了些因循,少了些创新。

多注意了他的表面,少了些对这个形象内在的社会意义的挖掘。

本文力图对猪八戒形象的再探索,来对他所代表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由农民向市民过渡的这个形象,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中有些看法不免揣陋,惟望诸方家予以批评、指正。

一、传统的认识传统的观点多认为,猪八戒这个形象是我国封建社会小生产者的典型代表,是依着农民的模子刻画出来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一切缺点和优点。

到了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仍比比皆是,现简略摘要如下:“正如林庚先生在《西游记》漫话中给孙悟空的‘侠士’定位一样,我给猪八戒下了一个‘农民’的定义。

虽然有些牵强……猪八戒身上浓厚的农民性格和农民特有的精神面貌,也确没有丝毫的吝啬于当时农民的展现给我们面前。

也正如陈文新先生在西游记在《西游记与民俗文化》一文中指出猪八戒的皈依佛门,离开高老庄,意味着农民生活的结束和和尚生涯的开始,也就是说八戒的生活角度发生了变化。

再衣着上八戒不再是农民而是和尚,然而在意识上没发生任何变化,仍然是农民。

”①“农民主要靠经验认识世界,猪八戒特别善于认死理,处处表现出一种阿Q式的经验主义,最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农民。

”“猪八戒在高老庄做了几年农民,他的思维,智慧,都带有深刻的农民痕迹”②(《〈西游记〉与民俗文学》)。

在小说中,他常常是孙悟空耍笑的对象,这正是初入城市的农民常受市民嘲笑的现实的反映。

从这一点上看,《西游记》是站在城市立场上的,它的叙述立场与《金瓶梅》相近,而与《水浒传》的否定城市迥然不同。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观点中认定了猪八戒是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形象,或者亦如有人所谈的八戒是市民眼中的农民的形象,所以八戒身上的那一切的特征。

都被看成了农民身上的缺点。

于是,猪八戒的食肠宽大,好吃、懒做、好色、贪财好色、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生怕死、,低俗等等都被天然的转换成一般的农民的缺点,也正如上文所谈到的猪八戒身上的那些浓厚的以农民性格和农民特有的精神面貌,也确实“没有丝毫吝啬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真的是上面所谈到的这样吗?我认为不是。

猪八戒的形象确是代表了小生产者,但返观《西游记》的其它农人形象,和猪八戒形象的由来,我并未见到作者就把批评、讥刺、那怕是一种善意的矛头单纯的指向农民。

如果在行文中简单的把封建社会的小生产者和封建社会的农民划等号,则未免失之太偏了。

纵观封建社会,小生产者及具有这种意识的人其范围又①陈文新《〈西游记〉与民俗文学》②陈文新《〈西游记〉与民俗文学》何止是农民,所谓贩夫、走卒、商人、地主、甚至是封建统治者,又有几个人能超越当时的社会关系。

所以我认为八戒的形象其指向并不是农民,这一点可以从《西游记》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中得到反映。

二、特色语言下的猪八戒如果把目光聚焦在西游记中的八戒尤其是那具有风味的语言,你就会发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吸引力也决不输于大师兄孙悟空;同时你也会在他那生动、诙谐、甚至于饶舌的对话中发现,这里的猪八戒又何曾是一个农民。

他的语言如果从表面看来确有明显的农民经历,也有些农民的经验。

如在高老庄为悟空收服前时曾自报家门道:“扫地通沟,搬砖运瓦……”①等等。

也有在过通天河时的让唐僧横担锡杖和草裹马腿的被称为是农民经验的东西。

如果通过这些语言以及他的武器——钉耙就十分肯定的说猪八戒是个农民,那么未免太失之于浅薄了。

如果我们把《西游记》中的那些具有猪八戒物色的语言进行整理,就不难发现猪八戒的非农民的另一面:〈1〉多少有些市井无赖的性格。

为了美色所诱,猪八戒对他的“丈母娘”说道:“他又不是生身父母,干与不干都在我。

”并以“和尚是色中饿鬼”;这样的理由为自己的大胆追求进行开脱,而且面对众女色,再他“那个没个三房四妾?就在多几个你女婿我也笑纳了。

”②(23回)并且在没有人同意招他入门的情况下对他的所谓的准丈母娘也动了心思,如果读过《金瓶梅》和《水浒传》或者明代其它的带有市民气息的小说,相信你会找到不少类似的场景。

其实这样近乎无赖的语言在猪八戒的语录言中并不少见。

又如瞧瞧猪八戒的骂街:“我把你这血皮胀的遭瘟,你怎敢变成你祖宗的模样”。

或如更多的诸如什么“猴儿了断,马温断根”的那一幅嘴脸。

这样的性格可以用他“我们是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用以概括。

(47回)把这些语言和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猪八戒并非在文中是以农民形象被塑造的。

〈2〉具有市民无聊帮闲角色特征。

如果把眼界放的宽些,猪八戒相当部分虽具有民俗风格,但又无聊帮闲特征的语言和西门庆周围的那一群浮浪子弟,帮闲文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具体表现在猪八戒的多嘴和饶舌,在这个方面猪八戒的形象带有其发展和形成的轨迹。

我们知道《西游记》并非是吴承恩一人所为,而是在中国民间和文人长时间孕育的结果。

“猪八戒这一角色犹如戏曲中的丑角,他的形象塑造显然受了元明以来戏曲传统的影响。

”与其说猪八戒是和唐僧、悟空和沙僧一起上西天取经的得力干将,倒不如说是作者在行文中汲取了我国早期戏剧的优点,特意在文中安排的一个供人调侃的对象,来调节活跃文中的气氛,用这样的一个具有多方面缺点的形象来供读者消遣娱乐。

这里的猪八戒根本就与中国古代持工戒修行的僧人有这本质上的区别,把这个和普通凡人放在一起更有凡心的家伙放在这三个人当中,作者力图表现的是一种喜剧效果。

所以在《西游记》的猪八戒以其刚脱离“农民”身份的市井之徒形象,用他那特有的“油滑”语言在文中“插科打诨”来达到一种漫画式的效果。

同时,《西游记》的语言充满机智、俏皮和幽默,自然是吸收了包括民间说书在内的市井曲艺的语言特色的结果,这构成了全书语言的喜剧风格。

〈3〉游民性格中的一面。

猪八戒除上有一些市井无赖气息和无聊帮闲的角色特征外也并不少江湖游侠的气息。

在第三十七回中,八戒发牢骚道:“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实也快活。

”活脱脱一幅占山为王的气派。

至于到了八十二回在对待金毛精神更见他的专业性如“才子在他肚里轮起拳来,送他一个满肚红,扒开肚皮钻出来,却不了账?”从猪八戒的自述中也略可以得知他也是有过“占山为王”的经历的,也曾肥腻腻的吃人过活,只不过是在小说的加工过程中这一部分开始淡化了。

这种游民习气在小说中虽屡有①吴承恩《西游记》②吴承恩《西游记》反映,在他的行为中,语言中并不难发现。

三、如何看待猪八戒身上的缺点大家都在谈猪八戒身上的缺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是如果对于猪八戒的所谓的缺点进行社会意义上的分析就会发现,很多的时候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1、先说猪八戒的贪财。

不要忘记猪八戒所出生的年代虽然在明朝以前,但是定型却在明之季世。

在这个时候,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重商主义的浓厚传统已是深入到社会阶层的心目中。

商品经济同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萌芽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对于财富的追求人们已不再羞羞答答,欲说还休,而是可以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意愿。

这一点在同时间的“三言”“二拍”集子中就不乏这样的形象,传统的“重本抑末,无商不奸“那种小农社会典型的意识形态已开始逐渐瓦解。

尽管这个过程在短的时期内不可能彻底完成,但在江浙这种商品经济发达的市场中。

这种跟不上时代的过时看法已被在一定程度上否定。

尽管官府采取的政策还不利于商业,但由于此时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初阶段,对于财富的追求,对于金钱的欲望,并不为本时代的人所忌讳。

①猪八戒经过漫长的历史孕肓之后,到了这时候才以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出现。

2、再说猪八戒的好色。

这一点是众多的人们最见不得“老猪”的地方,在小说中也是被人嘲笑最多的地方,实际上如果了解了当时明代的社会风气之后,也就不见得是多么见不得光。

在宋明理学的长期压抑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渐逐兴起,对于“人欲”的正当需求使得原来的道德体系开始瓦解,对于“性”人们再也不是讳莫如深,再加上明朝的统治者和当时的地主阶级穷奢极欲,淫风极盛,而猪八戒正是这种社会风气下被“生产”了出来。

所以“漂亮姑娘就想入非非,移不动脚”。

也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缺点,最多也只能说明猪八戒是一个俗人,一个戴着僧帽的“凡夫俗子”。

②3、猪八戒没有确定的信仰。

因为没有坚定的意志所以见了困难就退缩,这也正是猪八戒成不了佛的原因。

猪八戒的信仰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说他向佛吧,他不但对佛无理而且还俗的念头到了西天还没有断绝。

在他的心中除了世俗的幸福和享受什么也不在观注范围之内,如果说悟空对于“佛”不敬敢去挪揄,那么猪八戒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因为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对于“佛”的那种信仰,他的那种眼光只看到了“功利”,也只信仰“功利”。

总之,他追求的是现实世俗享乐、今生的幸福,并不像他的三个取经同伴在来生的彼岸去寻找所谓的幸福。

4、低俗。

这一点同孙悟空成了鲜明对比,二人虽同为妖出身,但悟空自幼修行,食松果、饮泉水,并不杀生吃肉,可见持久操守,故而其为一口清气。

而猪八戒则是食人成性,后来虽被观音劝戒,还总忘不了那人肉的味道。

故而为一口浊气,渡不得人的。

猪八戒有多种缺点,前人尽言而述。

四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猪八戒的形象昭示出了他是一个由小农转向工业化社会的小市民形象,他的身上有着数不清的属于这个社会底层的缺点,可在他所血液里更多的却是小市民的品格。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凡人”的特点。

他的行为较多地表现出人性的要求,这与明后期文化对人欲的肯定不无某种联系。

通过对于以上的缺点进行分析只能说明猪八戒是一个与悟空、沙僧以及他们的师父相对的一个凡人,而对于同样是凡人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缺点,他身上所存在的浓厚的小生产者气息不但当时的农民具有,当更多的却体现在小市民阶层的身上,而且在小市民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更加比农民充分。

作者是有那么一些取笑、调谑的意味,但他的指向不仅仅是农民,而是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小生产者。

综上所述,文中所述的八戒缺点并非农民专利,吴承恩老先生为我们所塑造的这个最早的具有初步小市民形象,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