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27.《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迁客骚人的悲
迁客骚人的喜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记叙
第一段
描写
抒情
2017/5/10
2017年5月10日9时8分
第二、三、四段
第三、四段
议论
第五段
句式:骈散结合
•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 (写景多用骈句,音韵和谐) • 字斟句酌,精妙传神
拓展练习
• 1.范仲淹的忧乐观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 义?小组交流讨论。 •
﹛
• 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 水波浩荡: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空间) • 阴晴变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时间)
•“前人之述备矣”。 在于借景抒情,引发出自己的观点。
3、第二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 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 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 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 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 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 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 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拟人) • 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 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 既绘声、又绘形。 • 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 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
北宋-范仲淹
一、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 1、读第1段并概括其内容。
• 交代背景,及作记缘由。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 岳阳楼。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 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 作者欣赏他的阔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 不同。
2、读第二段回答:作者从岳阳楼上看到了怎 样的雄伟景象?作者为何略写岳阳楼景观?
11《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1课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岳阳楼气象万千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岳阳楼气象万千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梳理了课文的文言知识,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先忧后乐”的胸襟。
新知探究一、知识回顾【活动内容】课件出示本课重点文言词语,提问翻译。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为理解本文内容做铺垫。
二、疏通文意【活动内容】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结合总结的文言知识,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翻译,把握大意,理解文本内容。
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划分课文层次,梳理课文的结构。
四、文本研读【活动内容】1.本文开篇点明滕子京是“谪守”,有什么作用?学生先根据注释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与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2.滕子京在巴陵郡的政绩如何?作为一篇“记”文,作者为什么要写有关滕子京的内容?学生齐读课文第1段,同桌之间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结构上进行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构思及写作意图。
【活动内容】3.第2段是怎样描绘岳阳楼的景色的?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具体句子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岳阳楼的。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学生先从文中找到这句话的位置,教师强化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
5.第3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学生齐读课文第3段,用自己的话描绘本段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6.看到“淫雨霏霏”的洞庭之景,“迁客骚人”会产生怎样的情感?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学生再读课文第3段,同桌之间交流。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 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 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 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 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 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 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 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当堂达标
(1)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3)环境有好有坏,人生有得有失,我们应该 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文中所说的广阔的胸襟: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 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北宋· 范仲淹
夫:1)予观夫巴陵胜状 ( 那 )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 丈夫 )
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 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 去:1)去国怀乡 ( 离开 )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 3)委而去之( 逃亡)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 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 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 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 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 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 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 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 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岳阳楼记课件(第二课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 仲淹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4)公园里有一副这样的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 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联使我们不禁想 起范仲淹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 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 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8.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曾说:“乐民之乐 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 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 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 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岳阳楼记》教案第二课时(推荐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岳阳楼记》教案第二课时《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任选几位同学根据背诵要求。
二、用学习上节课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五、六段(一)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元/则忧其君。
(二)抽学生说出每段应该注意的重点字词句,并翻译全段,教师给予补充.(三)重点语句翻译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连月不晴(的时候),阴惨惨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涛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起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行走,桅杆倾倒,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长啸,猿啼叫。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他人的诽谤和讽刺的心情。
满眼凄凉冷落,极度伤感而十分悲痛。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打渔人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尽头呢?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一切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迎着风举杯痛饮,大概是高兴到极点了。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少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个人之失,外物之劣而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就为他的国君担忧。
7、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哎,(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三、积累词语:(一)一词多义1、属: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属(zhǔ)引凄异(连续)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类2、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3、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物、景象)予观夫巴陵胜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走马观花/坐井观天(观看、观赏)4、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德才兼备(具备、具有)攻其不备(防备)关怀备至(表示完全)5、一: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全)一鼓作气(第一次)6、微:微斯人(没有)谨小慎微/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细小)7、乃: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乃悟前狼假寐(才)8、异:或异二者之为(不同)属引凄异(怪异)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9、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10、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极端)初极狭(很,非常)11、景:至若春和景明(日光)四时之景不同(风景)12、胜:以少胜多(胜利)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优美)13、通: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顺利)北通巫峡(通向)14、初极狭,才通人(通过)精通书法(通晓)15、其:其喜洋洋者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则忧其君16、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17、何: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然则何时而乐耶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8、具:百废具兴(通“俱”,全,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尽)19、归:吾谁与归(归依)归根结底(归结)20、薄:薄暮冥冥/日薄西山(迫近)妄自菲薄/厚此薄彼(轻视、看不起)21、国: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国家兴亡(国家)22、为: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替,对,表对象)23、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二)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三)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四)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 乐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写景——抒情 晴朗——喜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按原文填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 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 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 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 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写景——抒情 阴雨——悲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 则悲情毕现。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 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段写景的部分,说 说作者为表现“悲”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 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叙述:修楼背景 作记缘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 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11.岳阳楼记 第2课时课件
中考这么考
3. 结合本文主旨特点,写出你在文章写作立意方面获得的启示。 _______这__篇__文__章__叙__述__了__事__情__的__本__末__源__起__,__通__过__描__绘__岳__阳__楼____ __的__景__色__及__迁__客__骚__人__登__楼__览__景__后__产__生__的__不__同__感__情__,__表___达__了____ __作__者__“__不__以__物__喜__,__不__以__己__悲__”__的__旷__达__胸__襟__与__“__先__天___下__之____ __忧__而__忧__,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__乐__”__的__政__治__抱__负__。__本__文__不__是___单__纯____ __写__山__水__,__而__是__将__自__然__界__的__晦__明__变__化__、__风__雨__阴__晴__和__迁___客__骚____ __人__的__览__物__之__情__结__合__起__来__,__从__而__将__全__文__的__重__心__放__在__了___议__论____ __政__治__、__理__想__方__面__,__扩__大__了__全__文__的__境__界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岳阳楼记
第 二 课 时
导导入入
古往今来,迁客骚人皆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 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但 是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却另辟蹊径,用 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从此 名于世,传于后。今天我们就来详细领略这篇文章的韵味。
中考这么考
______启___示__:__立__意__要__深__刻__、__新__颖__。__所__谓__深__刻__是__指__所__确__立__的__主__题___ __能__反__映__生__活__的__本__质__及__内__部__规__律__,__能__揭__示__事__物__所__包__含__的__深__刻__的____ __思__想__意__义__。__而__新__颖__是__指__所__确__立__的__主__题__是__作__者__的__新__认__识__、__新__感____ __受__,__能__给__人__以__新__的__启__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小结 ⒈一词多义。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国恒亡 国家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面山而居 居住 居十日 停了
国
或
居
初极狭,才通人 通
通过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顺利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则有心旷神怡 通晓
旷
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严然
宽广
⒉通假字。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遥远的 江湖上就替君主担忧。 (在朝廷做官就为 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替国君担忧。 )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 之后才快乐。 除了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微斯人,吾谁与归?
•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嗟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 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 • (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 不同于。为,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 前两段的“悲”与“喜”这两种心情。 •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 (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外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 中做官)就为百姓担忧。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 即指“居庙堂之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不在 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下文的“退”,即指“处江 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课件
赏美景【第二部分(2-4)】 1.作者从岳阳楼上看到了怎样的雄伟景象?作者为何略写岳阳楼景观?
气势特殊:
衔远山,吞长江
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湖光山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 “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今古 越
义义 :: 今第 年二
明 年 ,
的年 政
下通
一 年
人 和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风景
沙鸥翔集
古义:停息 今义:集合,聚集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指国都 今义:国家
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在朝廷做官 今义:向前移动
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轻微
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看
◆ 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象
◆通假字
汇总巩固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古今异义
今古 薄
义义 :: 跟迫 “近
暮 冥 冥
厚
”
相
对
今古 前
义义 :: 准完 备备
人 之 述
;, 备
具详 矣
备尽
今古 气
义义 :: 大景 气象
象 万 千
的
状
态
和
现
象
古增
义 : 规 模
其 旧 制
今 义 : 制 度
4.作者所写的两种天气下的洞庭湖景各有什么特点?
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渲染出“悲”的气氛。
雨风浪虎猿
动
悲 “淫”“阴”“浊”“啸”“啼”
日星 山岳 墙 楫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岳阳楼记》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题;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博大的胸襟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在课堂上扫清了字词障碍,基本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开始走进作者范仲淹的内心世界,深入地了解一下范仲淹的精神内涵。
二、作者简介1.回忆范仲淹的诗词,从诗词中寻找范仲淹的为人。
(爱国、远大抱负、忧国忧民)2.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去世后封给他的谥号。
3.写作背景:文章中已经介绍了写作背景,哪位同学可以帮忙介绍一下吗?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朋友,被贬至巴陵郡,想要范仲淹帮他写一篇盛赞他功绩的文章,希望当政者能看到自己的功绩,从而重新回京都任职。
三、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本文是范仲淹应邀之作,但事实上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亲自去过岳阳楼,只是在朋友的信件中看到了一幅画,他是根据这幅画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文章中都写了些什么。
快速阅读,回答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1.叙事,文章的第一段记述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分析:谪守,被贬;但是并没有自暴自弃(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想要建立功绩(重修岳阳楼);更想让朝廷知道自己的功绩(属予作文以记之)。
说明滕子京对自己被贬一事心有不甘,虽然没有颓废,但还是把建功立业、得到皇帝的重新重用当做毕生的追求。
2.写景,文章的第2-4段前半部分写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景观。
提问:3段都写景,在角度上有什么不一样?分析:第2段写全景,第3段和第4段分别写不同天气的不同景色。
提问:找出第2段的关键词,并找出能体现这关键词的描写分析:关键词“胜状”。
衔、吞、横无际涯、万千。
体现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雄壮的美景和多样的气候变化。
这一段是概写,简略地描绘了洞庭湖整体的美,因为“前人之述备矣”(映射“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和景明 皓月千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 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览物之情 览物之情
缘由:春风得意,喜景生喜情.
翻译下列加线的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滕子京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 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 来记述这件事。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 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 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失(晴空万里),有时皎洁的 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日光闪着金色, 有时湖面波澜不兴,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
翻译下列加线的句子: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或:不因为外物的好和自己的得就喜,也不因为 外物的坏和自己的失就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 身处偏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乐。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志同道合呢?
阅读第一节,思考: 1、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重修盛况 及写作的缘由.
2、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 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解释红色的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 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 则北通巫峡,南极潇酒,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阅读第三节思考: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 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 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 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3、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2 、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霪雨霏霏 薄暮冥冥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览物之情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划分朗读节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 / / /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 / / 记之。
解释红色的字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 记之。
阅读第二节思考: 1、岳阳楼胜景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3、假如你登临此楼,面对此景会有 怎样的感情?
[阅读第三节]解释字词、翻译划线句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 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缘由:患得患失,悲景生悲情.
[阅读第四节]解释加点字、翻译加线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 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凭 阅读第四节思考: 窗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远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眺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 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3、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1 2 、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