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精华版)《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

(精华版)《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及答案一:【甲】岳阳楼记(节选)(12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养竹记(节选)竹似贤,何战?竹本固.出以树德。

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

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

君子见其节,则思酯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注】①本固:根部稳面。

②倚:偏颇。

③体道:躬行正道。

④虚受:虚心接受。

⑤贞:坚贞。

⑥庭实:这里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谪守巴陵郡谪:(2)增其旧制旧制:(3)竹似贤贤:(4)夷险一致者夷: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子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乙】文中“夫如是”的“是”具体指什么?(2分))4.下列对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大观”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B【甲】文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主要原因是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C.【甲】文中的滕子京就是【乙】文“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的真实写照。

D.【甲】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记事绘景,【乙】文则主要运用议论阐说“竹”理。

二:【甲】岳阳楼记(节选)(10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附答案和课外译文)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附答案和课外译文)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十篇(附答案和课外译文)一、(甲)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①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②不散,卒踬仆③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④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柳宗元《蝜蝂传》)注释: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

②因:因而。

③踬仆:倒下。

④货:货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薄暮冥冥薄:(2)至若春和景明景:(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病: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及其怠而.踬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B.不以.物喜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D.人或怜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2.甲文中不是..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2分)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是进亦忧,退亦忧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3.理解填空(2分)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行为。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

(1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

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乖乖,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苏州人,平生好施与①,择其亲而贫、疏②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③皆有赡。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注]①施与:帮助。

②疏:疏远。

③嫁娶凶葬:婚嫁丧葬。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以养济/群族之人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2)连月不开.(3)沙鸥翔集.(4)日.有食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4.请从[甲][乙]两文简要概括范仲淹的人生态度。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4题。

(共8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矢。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乙】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2. 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不相同13.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理解:这里的“览物之情”指的是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阴雨天气时的萧条景象而产 生的悲伤之情。

【乙】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理解:范仲淹通过这一句话,既表达了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又暗含了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节选自《岳阳楼记》)的一项是(2分) A. 巴陵胜状/胜券在握 B. 山岳潜形/形单影只 C. 春和景明/景色宜人 D. 览物之情/敬而远之 横无际涯/学海无涯. 去国怀乡/家国情怀 宠辱偕忘/白头偕.老 长烟一空/一字千金14.选文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一、(甲)喈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③不可具.状具: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天下之乐而.乐②烟云竹树而.已B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①处江湖之.远②竹工破之.D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分)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二、『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篇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篇

1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

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①缣(jiān):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译文[2]范仲淹不重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

他富贵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

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

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2乐民之乐者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

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

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

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

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3王禹稱《黄冈新建小竹楼记》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

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

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

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篇1:《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景:书: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2)愤郁颇见辞色。

译文:12.用原文来回答。

(2分)【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13.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2分)[参考答案]10.景:日光书:书信11.(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言辞)中和脸上。

12.【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友善,爱其才,(加“恐后贻祸”也可得分。

)”13.①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②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

③对朋友要真诚帮助。

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

⑤做人要谦虚。

篇2:《岳阳楼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岳阳楼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一)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一)

比较阅读(七)【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①再适,改嫁。

②饘(zh a 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

③昃(z e),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去之南都入学舍()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方式。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岳阳楼记》复习资料及对比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古仁人”指,“古仁人之心”指。

2、“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退”指。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字面上指,也含蓄地兼指,以达到作者的目的。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6、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说出“古仁人”的情怀和抱负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古仁人”是什么样的人?。

9、学习本文后,请谈谈你的“忧乐观”。

10、翻译: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11、解释加点的字词: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④或.异二者之为.()()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⑤是进.亦忧,退.亦忧()()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⑥不以.物喜()岳阳楼(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这个文段选自朝的《》,在初中,还学过他的词《》。

二、释加点的词1、前人之述备.矣()2、沙鸥翔集.()3、一.碧万顷()4、而或..长烟一空()5、宠辱偕.忘()6、把.酒临风()7、然则..()..北通巫峡()8、迁客骚人9、春和景.明()10、锦鳞..游泳()11、薄.暮冥冥()12、去.国怀乡()三、翻译句子: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黄龙中学一.〔甲〕嗟夫!予尝求……,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词。

(2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自是数年之后( )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不求甚解怏怏不乐鸿鹄之志温故知新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6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二.[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6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6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6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三.[甲]嗟夫!予尝……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6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66、[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龚自珍《已亥杂诗》:。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腾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乙文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对以上观点,联系今天的现实,你有新的理解?请谈一谈。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①离开
②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③日光
④景色听觉
2.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3.B
4.观点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去国怀乡( )
②佳木秀而繁阴( )
③至若春和景明( )
④四时之景不同(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下列句子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夫/霪雨霏霏
B.感极而/悲者矣
C.其/喜洋洋者矣
D.四时之景/不同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及答案(3)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及答案(3)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及答案(3)
80.范仲淹优国优民;王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2分。

优国优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
五、
81.B
82. C
83. ①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②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84. :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 分)
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2 分)
85.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86. C
六、
1.(1)思想感情(2)一向(3)赠送(4)更加
2.
(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没有这样的人,我还同谁一道呢?
(3)文官不爱钱财,武官不怕死,这样的话,天下就太平了。

(4)皇帝都勤于政事,通道我们武将去追求享乐吗?
3。

相同点都是忧国忧民,不考虑自己。

甲文中没有的两件事;不贪美色,不求财富。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仍护花。

2017岳阳楼记比较阅读.doc.doc

2017岳阳楼记比较阅读.doc.doc

比较阅读(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 2 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自是数年之后()..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 3 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的种办法是” 。

(1 分)(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句回答) (1 分)”。

(用甲文中的语参考答案:1、 (2 分) (1)他的( 2)这(每小题 1 分)2、(2 分) B3、 (4 分)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 2 分) (2) 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 分)4、 (3 分)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 分) (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 分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 分)比较阅读(二)【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文言文对比阅读1.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 注释- 谪(zhé):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了。

-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通“俱”,全,皆。

- 属(zhǔ):通“嘱”,嘱托、嘱咐。

- 胜状:胜景,好景色。

- 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

- 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

- 大观:雄伟景象。

-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极,尽。

-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五篇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解答8-11 题。

(11 分)(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 分)① 去.国怀乡:②把.酒临风: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感极而.悲者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殚其.地之出C. 然.则何时而乐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 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6—10 题。

(14 分)【选段一】余幼时即嗜学。

岳阳楼记文言文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文言文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岳阳楼记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 一13 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嗯!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1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1 分)A.薄暮冥冥薄:迫近 B.沙鸥翔集集:集合C.人不对对:回答 D.家富则市得良犬市:买1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1 分)A.屋舍俨然 B.满目萧然C.百事也尽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13、翻译下面句子。

(4 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1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3 分)15、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4分)杜甫顾炎武周恩来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阅读(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自是.数年之后()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1分)(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参考答案:1、(2分)(1)他的(2)这(每小题1分)2、(2分)B3、(4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4、(3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分)比较阅读(二)【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③不可具状具: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后天下之乐而乐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烟云竹树而已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①处江湖之远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竹工破之②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译句: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分)译句: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参考答案:1、①求:探求。

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

③具:全,都。

④被:通“披”,披着。

2、B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

B、连词,因为。

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

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3、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

意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焚”、“默”、“遣”、“世虑”各0 .5分,意思对即可)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忧国忧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比较阅读(三)【甲】《岳阳楼记》第三四五节【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2 分)A .薄暮冥冥薄:迫近B .沙鸥翔集集:集合C .人不对对:回答D .家富则市得良犬市:买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2 分)A .屋舍俨然B .满目萧然C .百事也尽然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3.翻译下面句子。

(4 分)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句:②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译句: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答:5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2 分)杜甫顾炎武周恩来答: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 .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 .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参考答案:1、B2、C3、①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②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4、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 分)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

(2 分)5、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6. C比较阅读(四)【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

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

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

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

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

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先:(2)微斯人,吾谁与归归:(3)尝于邸中为假山为:(4)王强使视之使:2.翻译句子。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译句: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参考答案:1、(1)在……之前(2)归依(3)建筑,建造(4)让2、(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3、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2分)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2分)比较阅读(五)【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解词或异二者之为是进亦忧,退亦忧吴玠素服飞玠益敬服2、翻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译句:3、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4、甲文中提到了“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大胸襟,也包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下面课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爱莲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参考答案:1、一向、平素。

更加。

2、文臣不贪爱钱财,武将不怕死,那样天下就太平了3、共同点:忧国忧民,先忧后乐。

乙文所写关于天下太平的看法是甲文所未论及的。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比较阅读(六)【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景: 书: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句:(2) 愤郁颇见辞色。

译句:3、用原文来回答。

(2分)【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4、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2分)参考答案1、景:日光书:书信2、(1)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 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言辞)中和脸上。

3、【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友善,爱其才,(加“恐后贻祸”也可得分。

)”4、①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②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

③对朋友要真诚帮助。

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

⑤做人要谦虚。

阅读语段同上: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