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赏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赏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赏析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历来为人景仰。

他的名文《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备受赞美。

文章充分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与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原因,范仲淹也有远避尘嚣、出世归隐的淡淡愁绪。

《岳阳楼记》正是范仲淹这一矛盾人生的写真。

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比较确凿。

”在具体分析《岳阳楼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从范仲淹的出身与生活道路来考察其人生的矛盾性。

范仲淹出身微寒,幼年丧父,靠奋发读书举进士第之后跻身仕途。

他耿直豪爽,不避权贵,积极主张革除旧弊,却时遭劫难。

先是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多用私人,谪知饶州,既而以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又因提出十条政治改革措施,遭保守派反对罢相,贬邓州,而后谪守杭州、青州,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最终在赴颖州仕途中病死。

范仲淹在宦海中奋力挣扎,虽几经浮沉,终不失其忧国忧民之志。

他饱学达理,志洁行廉,一生都在学习、效仿古代圣贤之士“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欧阳修《范公神道碑铭》云:“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不仅重自身品德修养,常自勉要忧国忧民,还以此教其子。

《宋史•范纯仁(即范仲淹之子)传》云:“疾革,口占遗表,其略云:盖尝先天下而忧,期不负圣人之学。

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资以事君。

”正由于范仲淹能够学习并效仿古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的人生主旋律是积极向上的,无论由朝官到地方官,抑或由地方官到朝官再到地方官,他都力图刷新政治,积极进取,在治军治民上均卓有建树。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范仲淹要实现其比较进步的政治抱负,是非常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每当其政治改革主张被挫败之后,他的内心自然会有一种失落感,每当其被政敌击败,被谪贬之后,他的心力自然会有一种疲惫感,这样,就会隐隐产生一种渴望宁静生活的归隐思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对比阅读部编版(含答案解析)【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

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

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

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

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

闻贼已出塞,乃还。

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

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之大观也B.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C.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安求其能千里也2.下列对【甲】文中划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A.然则/何时/而乐耶?B.然则/何时而/乐耶?C.然则何时/而乐/耶?D.然则/何时而乐/耶?3.下列对【甲】文相关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则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岳阳楼的“大观”表现在“衔”“吞”之气势。

B.第1段抒发了范仲淹登楼远眺洞庭的欣喜之情。

C.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后会有与作者一样的感慨。

D.作者无法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第2段用了三个疑问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3.【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依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知,此项理解正确;B.有误,范仲淹没有亲自登上岳阳楼;C.有误,“迁客骚人”的感情是“因物喜,因己悲”,与作者的情感不一样;D.有误,作者是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句中重点词有:居,居住;庙堂,朝廷;忧,担忧;句子翻译为:处于高高的庙堂之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选文第2段以“嗟夫”开启第一问,这是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古仁人的更高的理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

《岳阳楼记》译文及赏析【译文】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到了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赏析】饮水思源,解文寻根。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

《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精选八篇篇1:《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岳阳楼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景:书: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2)愤郁颇见辞色。

译文:12.用原文来回答。

(2分)【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13.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2分)[参考答案]10.景:日光书:书信11.(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言辞)中和脸上。

12.【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友善,爱其才,(加“恐后贻祸”也可得分。

)”13.①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②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

③对朋友要真诚帮助。

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

⑤做人要谦虚。

篇2:《岳阳楼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岳阳楼记》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题 附加答案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一)(2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参考译文:唐太宗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

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皇上微笑的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①或.异二者之为:②自是.,数年之后:③不以.物喜:④微.斯人: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②安用重法邪?译句: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7分)(1)甲文表达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对比阅读(9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对比阅读(9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对比阅读(9篇)《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 第10课《岳阳楼记》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 第10课《岳阳楼记》

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10课《岳阳楼记》穴而入,栈险以通之,始得构茅亭于石上。

及亭成也,所以阶槛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颠。

若旦暮景气,烟霭异色,苍苍石墉,含映水木。

欲名斯亭,状类不得,敢请名之,表示来世。

”于是于亭上,为商之曰:“今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不合命之曰寒亭欤?”乃为寒亭作记,刻之亭背。

《寒亭记》作者仿佛随意结合道州和此亭的地理气候,即兴取名。

然而对照瞿的咨询,不难想见,取名“寒亭”,意在让瞿服一味清凉剂,使他头脑清醒。

体现了他内心深处对清凉世界的追求。

参考译文:永泰丙午年夏天,我巡视道州属县到了江华县。

身边的江华县令瞿令问说道:“县南边河水山峦相映成趣,看上去很可爱呀。

据说这山峰无法登顶。

(有人)便想办法寻找登临的道路,后来找到一个洞穴进入,在危险的地方修筑了栈道,才在山峰的顶上修建了亭子。

亭子建成后,(由于通道在山洞里面)台阶和栏杆看上去悬空而立,下面紧临长江。

屋脊和柱子则高耸入云,上面和山峰的最高点在一线上。

如果早晚天气晴朗,萦绕山顶的云雾山气会呈现出异常美妙的色彩,四周的围墙内外青绿浓郁,亭子在水光林色的辉映之中。

想给这个亭子取个名称,(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想请您给亭子取个名称,(把筑亭的缘由)告诉后代人。

”于是登临亭子,在上面(为了取亭名的事)与瞿令问商量道:“今天我们在大暑这个最热的节气登山,可亭内却十分凉快,使人怀疑快要入寒冬了。

我们本处天气炎热的南方,而这里却是一片清凉。

命名为‘寒亭’,您意下如何?”于是为寒亭作了记文,刻在了亭的背面。

《洞庭风月岳阳楼》岳阳楼先忧后乐的人文精神。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吗?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想一想,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忧乐观以外,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范公祠位于青州城西。

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

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益阳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益阳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益阳市中考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译文:(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译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答案:(二)12.(3分)B(然则/何时而乐耶)13.(3分)B(“不以物喜”的“以”意思是“因为”,“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以”意思是“用来”)14.(6分)(1)我曾经推想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大概同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不一样。

《岳阳楼记》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0课】

《岳阳楼记》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0课】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解析】A这;这。

B穷尽;到。

C动词,看;名词,景象。

D有时;或许。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解析】A代词,这件事。

B助词,的。

C助词,的。

D助词,的。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例句:不以.物喜A.属余作文以.记之B.徒以.有先生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以.中有足乐者【解析】例句是因为。

A连词,来。

B因为。

C因为。

D因为。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例句:宠.辱偕忘A.去国.怀乡 B.沙鸥翔集.C.春和景.明 D.吾谁与.归【解析】古今异义,古义:荣耀;今义:恩宠。

A古今异义,古义:国都。

B古今异义,古义:停息。

C古今异义,古义:日光。

D连词,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解析】A同“缺”,中断;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

B都是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C连续;同“嘱”,嘱托。

D美好;承受。

6、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A.若夫.霪雨霏霏(代词,那) B. 去.国怀乡(前往)C. 把.酒临风(举)D. 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解析】B离开。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解析】A靠近;到,进入。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10《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岳阳楼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岳阳楼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岳阳楼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靠近(高踞);(2)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乐趣);(3)心窃乐.之: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确实(果真;实在);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D)A.林壑尤/美B.作亭/者谁C.饮少辄/醉D.昨/游江上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4.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

【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岳阳楼记的课内外比较阅读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的课内外比较阅读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的课内外比较阅读及参考答案岳阳楼记的课内外比较阅读及参考答案「篇一」(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2)前人之述备矣备:(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轻:(4)岁衣缣一匹岁: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译文: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3分)浙江省金华市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7.(1)通俱,全、皆(2)详尽(3)轻视、看不起(4)每年18.D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精段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精段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
精段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1、本文描写的“巴陵胜状”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

”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览物之情”也因天气的阴晴变化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有怎样的“览物之情”?
3、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5、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雄浑、波澜壮阔
2、霪雨霏霏,感极而悲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1)他们不因为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失意而悲伤。

(2)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岳阳楼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岳阳楼记》复习资料及对比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古仁人”指,“古仁人之心”指。

2、“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退”指。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字面上指,也含蓄地兼指,以达到作者的目的。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6、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说出“古仁人”的情怀和抱负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古仁人”是什么样的人?。

9、学习本文后,请谈谈你的“忧乐观”。

10、翻译: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11、解释加点的字词: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④或.异二者之为.()()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⑤是进.亦忧,退.亦忧()()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⑥不以.物喜()岳阳楼(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这个文段选自朝的《》,在初中,还学过他的词《》。

二、释加点的词1、前人之述备.矣()2、沙鸥翔集.()3、一.碧万顷()4、而或..长烟一空()5、宠辱偕.忘()6、把.酒临风()7、然则..()..北通巫峡()8、迁客骚人9、春和景.明()10、锦鳞..游泳()11、薄.暮冥冥()12、去.国怀乡()三、翻译句子: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一)(2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参考译文:唐太宗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

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皇上微笑的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①或.异二者之为:②自是.,数年之后:③不以.物喜:④微.斯人: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②安用重法邪?译句: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7分)(1)甲文表达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3)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5.如何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3分)答:(1)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的赞美;(2)具有自勉之意,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榜样的决心;(3)与朋友滕子京的志同道合;对好友的勉励之情;(4)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精神的人太少了。

(二)(20分)[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

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

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

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

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

③帝:宋太宗。

参考译文:益王,是皇上的第五的儿子赵元杰。

他曾在府邸中建造假山,耗资数百万。

建成以后,召集手下的幕僚官员,摆下酒宴请大家共同欣赏假山,众人都感叹赞美,唯独姚坦低头不看。

益王强行要他看,姚坦说:“我只看见血山罢了,哪里看到假山?”益王惊讶地问他原因,姚坦回答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催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

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的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没完成,听到姚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砸毁假山。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6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2)微斯人,吾谁与归.:(3)尝.于邸中为假山:(4)王强使.视之:(5)父子兄弟鞭笞.苦楚:(6)是进.亦忧:7.翻译下列句子。

(6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答:(3)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

答:8.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3分)答:9.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的含义?(3分)答:10.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2分)答:(三)(20分)【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参考译文: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荒废了很长时日也没有猎到野兽。

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知心朋友。

(他)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

他想要得到好狗,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猎人说:“为什么?”别人没有回答。

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

种田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不只是打猎如此,各种事情也全部都是这样。

11.解释加点的词语。

(8分)①薄.暮冥冥:②沙鸥翔集.:③人不对.:④家富则市.得良犬:⑤连月不开.:⑥去国.怀乡:⑦波澜不惊.:⑧长烟一.空:1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2 分)A.屋舍俨然. B.满目萧然. C.百事也尽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1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15.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2分)杜甫顾炎武周恩来(四)(20分)【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参考译文: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范仲淹和他同龄,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参考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

他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的郊外买了肥沃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

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

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21.解释加点词。

(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前人之述备.矣:(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2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定于后置的标志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23.翻译下列句子。

(6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2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理解。

(4分)10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一)(2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