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b12e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a.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建筑节能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我国也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呼吁,加大了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
本文将对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1. 能源消耗大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近30%,建筑行业的用能效率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单位面积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100%。
2. 技术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保温隔热、供热供冷系统、采光系统等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节能技术解决方案。
而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在建筑节能领域实现了较大突破,例如Passivhaus建筑标准、LEED认证等。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文件相继出台,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1. 技术创新将成为主要动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节能领域也将迎来技术创新的大潮。
目前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智能建筑系统、高效能源设备等新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 绿色建筑将成为主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运营、改建和拆除整个生命周期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建筑。
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主流,以实现零碳排放、零排污、零资源消耗为目标,创造健康、经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建筑环境。
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建筑节能发展的重要保障。
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励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建筑节能的研究与实践中。
4. 知识普及将加强人们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增加将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建筑行业将加强对建筑节能知识的普及,引导和推动广大居民和企业更加注重建筑节能和环保。
5. 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深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a894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3.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1.能耗问题目前,中国建筑领域的能耗问题日益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建筑领域的综合能耗量占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其中以供暖和空调所需的能源消耗占比最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依然较大。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如建筑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存在浪费、建筑材料使用率低等,导致了建筑节能水平较低。
2.节能技术应用尽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应用,如隔热隔音技术、节能灯具的普及等,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系统。
3.法律政策为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我国加大了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法律政策推动力度。
制定了《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针对建筑节能的地方性政策措施,加快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趋势1.政策导向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将更加重视,通过加大能源政策的力度,将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2.技术创新未来,建筑节能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将会不断升级和更新,例如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绿色建筑未来,我国建筑业将逐渐转向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推动建筑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双赢。
建筑设计和施工也将更加注重便捷、美观、实用与节能的整体设计理念。
4.国际合作我国将加大与国际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建筑节能行业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6e40d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a.png)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Introduction建筑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约占全球总能源消费的40%,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解决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I.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一)建筑节能技术的分类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建筑外围结构节能技术,建筑内部节能技术以及建筑服务系统节能技术等。
建筑外围结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能够降低建筑传热、减缓夏季阳光照射、防止冬季冷空气入侵以及提高建筑隔声等功能的技术。
建筑内部节能技术主要包括窗户、门、墙隔热材料以及室内照明等技术,这些技术能够降低建筑内部能耗,提高建筑舒适性。
建筑服务系统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以及照明系统等的节能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提高建筑能效。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各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不断完善。
并且,一些应用广泛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比如说,在窗户、门、墙、屋顶和地面等建筑外围结构中,采用了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如气密性密封、保温隔热、建筑外保温等。
在建筑服务系统中,节能建筑自控系统、高效照明系统、空气处理系统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种新建筑和建筑节能改造中都有显著效果。
(三)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问题目前,建筑节能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们往往难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导致节能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建筑节能技术有时候会影响建筑的外观和利用空间等设计要素,例如,在外壳深度和光透过率等方面做出妥协。
此外,建筑节能的高成本和长时间回报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建筑节能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混乱不一,缺乏有关标准的统一,导致建筑节能缺乏规范统一的定量描述。
II. 建筑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智能化节能技术智能化节能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智能化节能技术主要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建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物能耗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58be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5.png)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一、建筑节能现状1. 状态分析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建筑仍存在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建筑的平均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
并且传统建筑构造及建筑材料的使用还存在许多传统的问题,如隔热效果差、采光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2. 面临的挑战建筑节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来自于资源能源的压力,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能源资源日益紧缺,致使建筑用能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建筑的高能耗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建筑节能已成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选择,也是一种经济利益与环保利益相结合的双赢模式。
二、建筑节能新技术1. 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率高、且日照资源丰富。
在建筑节能中,太阳能利用技术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技术。
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建筑所需的电能和热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2. 智能建筑控制技术智能建筑控制技术通过对建筑内部的照明、空调、通风等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调节,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
智能建筑控制技术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内部的使用情况和外部的环境条件实时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3. 高效建筑隔热材料技术隔热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目前的传统隔热材料存在热传导和储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型高效建筑隔热材料技术通过采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和更低的导热系数,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冷热能消耗。
除了太阳能外,风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也可以用于建筑节能。
通过利用风能发电和地热能供暖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2b6115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2.png)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答案:现状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产值规模约为3718亿元,其中建筑材料产值规模约为2377.1亿元,建筑新能源产值规模约为139.3亿元,其他建筑节能产值规模约为1201.6亿元1。
建筑节能行业涵盖了从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到建筑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体系。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推动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
例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法规政策的实施,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同时,各级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建筑节能。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优化建筑保温隔热方式。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不断涌现,如中空玻璃、保温隔热材料、太阳能镀膜玻璃、断桥铝窗等,这些新型材料和设备满足了市场对高效节能产品的需求3。
此外,节能施工技术如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将继续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具体方向包括: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
既有建筑改造: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
新建建筑:提高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
技术创新:继续推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降低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并在未来继续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d7b6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b.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加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建筑节能现状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国家政策的倡导。
为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建筑节能工作月活动纲要》、《建筑节能工作研讨会纪要》等,这些政策和活动的出台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隔热采暖设备、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灯具等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耗,提高了建筑节能水平。
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城市代表性建筑节能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建筑节能意识的提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建筑节能工作,积极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中来,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建筑节能政策的深化。
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支持,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建筑节能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
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推动更多更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得到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建筑节能标准的完善。
我国将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制定更为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引导建筑行业不断提高节能水平,促进建筑节能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节能意识的进一步普及。
我国将继续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全社会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中来,形成人人皆知、处处皆行的建筑节能新风尚。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cd29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3.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建筑业却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建筑的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建筑节能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围绕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1.1 能源消耗情况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能源消耗的比例高达30%,建筑行业的能耗量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
而且,建筑行业的能耗主要分布在建筑的供暖、通风、空调等系统上,这些系统的使用对于能源的浪费非常严重。
1.2 能耗结构的问题我国建筑业的能耗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上。
目前很多建筑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差,导致在冬季取暖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在夏季使用空调的情况下也需要大量的能源。
目前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没有过多地考虑到材料的节能性能,导致了很多能源的浪费。
1.3 节能意识的薄弱在建筑行业从业者和业主当中,对于建筑节能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导致了建筑节能措施在工程实践中实施的难度增加。
建筑节能意识的普及是当前建筑节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建筑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2.1 政策导向在当前环境下,政府对于建筑行业的能耗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建筑节能条例》、《绿色建筑推广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都对于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未来政府将会继续出台各项政策来引导建筑行业朝着节能方向进行发展。
2.2 技术创新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建筑节能技术也将不断得到提升和改进。
未来建筑节能技术将会着重在建筑设计与施工、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设备的节能性能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2.3 绿色建筑的推广未来,绿色建筑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以其节能、环保、资源可再生等优势,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论建筑节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论建筑节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357db0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9.png)
论建筑节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筑能源消耗的巨大问题,也开始重视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不仅能有效地减少能源的使用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目前建筑节能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阐述建筑节能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1.1 物资匮乏建筑节能是一个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的工作,例如节能建材、节能设备等。
然而,目前市场上还缺乏大规模的、高品质的建筑节能材料和装备。
1.2 设计缺陷建筑节能一般是通过设计来实现的,但光是设计节能建筑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否则后期改造成本会很高。
1.3 财政支持不足虽然建筑节能对降低能源使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好处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政府财政支持不足仍是制约建筑节能发展的一个瓶颈。
1.4 市场认知度较低由于节能建筑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原因,市场普及度不高。
许多人在购买房屋时并不会考虑它的节能性。
二、建筑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2.1 更加智能化未来的建筑节能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可以更加智能化地工作,进一步实现节能目标。
2.2 更加绿色化绿色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未来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将建筑的能源来源转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等。
2.3 更加通用化通用化材料和装备可以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和环境,这将使建筑节能更加普遍和切实可行。
未来发展应注重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和装备的通用化,并推动原材料和装备价格的降低。
2.4 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建筑节能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和支持的工程,政府在政策方面应该加强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和税收政策的优惠等形式来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总之,建筑节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建筑节能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程,它的成功实施不仅能为人民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环保的居住条件,也能为国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d485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3.png)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建筑节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觉醒,节能建筑成为了建筑界的一个大方向。
本文将从建筑节能的现状入手,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从而探讨新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1、建筑能源消耗高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最多的产业之一,占全球总能耗的40%左右。
在现代城市中,建筑能耗占城市总能耗的一半以上。
因此,如何降低建筑的能耗,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非节能建筑绝大部分尽管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受到重视,但在全球尚未达到相应规模。
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世界上大多数建筑仍然是非节能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广节能建筑的理念.3、传统建筑设计具有浪费与不合理性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筑的设计中经常出现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大开窗户、厚墙体等。
这些做法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破坏了环境,也增加了人类基础设施的负担。
4、建筑节能面临挑战建筑节能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技术难题、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应用难度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二、探析建筑节能新技术1、应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建筑材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太阳能板、弱磁场石墙、光催化材料等。
2、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和能源基础,应改善科技与环境关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底层技术,使自然资源在节能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例如,利用太阳能,设计建造太阳能光伏建筑,以了节省大量的电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强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节能夹融合一,可以实现监测、管理、控制、打算等多种功能,并极大地增强对节能建筑的掌控性和策划性。
例如,智能建筑系统。
使用传感技术,人工智能和远程控制技术监测建筑各项参数,对建筑内能源的利用进行优化管理,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三、结语以节能理念为核心的建筑设计方案以及这些方案中所蕴含的技术用于实现节能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d8461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f.png)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建筑节能是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以及更新等过程中,采取各种科学技术、管理措施和行为习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建筑碳足迹的一系列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如下:1. 建筑结构设计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通过提高建筑外墙及屋面的隔热性能和采用中空玻璃等高效保温建材,实现热能损失的最小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建筑设备设计从建筑设备设计方面,通过经济合理的换气和空调设备选型、高效减压供热和其他节能型设施的配置等,实现对建筑内部热能的合理流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 建筑节能管理从建筑节能管理方面,通过制订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培养节能意识,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节能政策的执行力度,不断探索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式等,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建筑节能技术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建筑外墙及屋面保温材料的优化随着建材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外墙及屋面保温材料将会更加轻薄、高效、亲环保,同时其施工工艺也会更加简便。
2. 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普及太阳能利用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将成为未来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未来建筑将会采用太阳能板等设备,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产生电能并注入建筑的电网中。
3. 智能化节能设备的应用未来的建筑节能技术将进一步智能化,建筑将安装更为先进的节能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建筑能耗的智能化控制,进而降低建筑的能耗。
4. 绿色建筑的普及绿色建筑不仅重视建筑节能,同时也非常注重建筑环保。
在建筑材料选用上,绿色建筑倡导选用环保材料,在建筑设计上,绿色建筑注重采光和通风的合理配置,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与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环保意识息息相关。
在未来的节能技术发展中,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智慧的力量,不断探索新的建筑节能技术,以更为高效、环保的方式,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dd29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b.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建筑节能现状分析中,通过对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应用推动和市场需求增长的综合考察,揭示了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进步和不足。
政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长也为节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中,我们认为建筑节能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重点,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促进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强调未来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提出发展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我国、现状分析、政府支持、技术应用、市场需求、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发展建议、结语。
1. 引言1.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增长,但同时建筑能耗问题也逐渐凸显。
建筑节能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建筑节能现状分析、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应用推动、市场需求增长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使用、拆除等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使建筑物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较为薄弱,建筑能效标准仍不够严格,建筑材料和设备能效性能有待提高,建筑节能意识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在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方面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如加大对节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等,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技术应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市场需求是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和环保理念的普及,绿色节能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市场需求逐渐增长,为建筑节能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2e39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7.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建筑用能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攀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超过20 亿平方米,建筑用能占到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当前建筑节能现状,本文将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建筑节能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建筑用能占到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从而给环境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建筑的能耗问题让大量的化石燃料被消耗,增加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另一方面,高耗能和低效率的建筑造成了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重了能源供需矛盾,直接导致能源安全问题的加剧。
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筑节能既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更体现了社会责任。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整体还处于初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以下是我国建筑节能现状的具体表现:1、建筑节能的观念普及有限建筑节能是一种新的能源理念,但在我国部分地区,建筑节能的观念尚未普及。
同时,很多业主和用户对节能意识不强,不太注重节能技术与产品的选购使用,往往在舒适性、便利性和价格等因素影响下,选择传统的、耗能的、不节能的建材和设备。
2、建筑节能技术应用不广泛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大多数建筑仍然使用传统的建筑设计、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这些建筑在保证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能源消耗量还是比较大的,节能潜力有待挖掘。
3、建筑节能标准和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适用于所有建筑的节能标准体系,也没有强制性的节能法律和法规,政策措施不够制度化和标准化,面临着实施难、跟踪检查难等问题。
三、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我国不少技术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23ddf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c.png)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建筑节能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完善,本文将对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进行探讨。
一、建筑节能现状1.1 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量大目前,建筑行业在全球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中所占比重仍然非常大,根据数据统计,全球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量的40%左右,而建筑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到了总排放量的30%左右。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压力。
1.2 老旧建筑更新不及时许多老旧建筑存在隔热性差、能源浪费多的问题,这些建筑缺乏现代节能设备和技术配套,导致了能源利用效率很低,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这些老旧建筑的更新换代速度也相对较慢,导致了节能技术的应用难度和效果都受到了限制。
1.3 节能政策推行不力虽然各国都出台了一些关于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实不到位和执行不力的情况。
很多政策只能停留在文件上,实际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建筑节能新技术2.1 高效隔热材料高效隔热材料是当前建筑节能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采用新型的隔热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从而减少了空调系统的耗能。
这些高效隔热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久性,如聚苯板、岩棉、蓬松玻璃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2.2 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智能调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的自动感知、调控和优化,从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这些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实时数据进行智能控制,对采暖、制冷、照明等设备进行精细化的调控,以达到最佳的能耗效果。
2.3 新能源设备的应用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们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中。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2acea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0.png)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多,对人类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消耗日益加剧,建筑行业所消耗能源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节能工程和绿色建筑运动。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旨在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并利用节能技术,为人类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一、建筑节能现状建筑行业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领域之一,占据了全球能源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量也同样巨大。
目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策的重要方面。
我国也加入了这个行列,通过制定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能效管理等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和建筑施工成本,同时提升居住舒适度。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的紧急性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大量的老旧建筑物不能保证节能水平,并带来了很多的能源问题。
另外,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二、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建筑节能是在石油危机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
当时,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使得建筑物的热能消耗量大大增加,而各国政府开始了建筑节能的研究和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节能技术被逐步应用于各国的建设过程中,成为了一种必要和重要的趋势。
我国建筑节能的历程大约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期,当时政府为了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政策实施和调整,其中一些方面是针对建筑行业的。
当前,我国政府加大了补贴力度,提高了政策执行力度,力求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三、建筑节能的新技术1. 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节能技术之一。
太阳能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将其转化成电力或热能供能。
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技术,特别是屋顶安装太阳能灯具,其主要目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和建筑物的碳排放。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a646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7.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资源日益枯竭,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建筑节能发展也备受关注。
建筑节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可以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居住舒适度,推动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1. 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2011年颁布了《建筑节能条例》,2016年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条例》,2019年发布了《节能服务管理办法》,形成了覆盖建筑节能设计、施工、使用和改造全过程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如《“十一五”节能目标工作纲要》、《十三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重点》等,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政策支持。
2. 技术手段和标准提升近年来,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进,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也不断完善,智能化、绿色化建筑理念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一大批具备建筑节能专业技能的人才纷纷涌现,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建筑节能成果显著在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大量节能型建筑相继涌现,一大批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以及居民楼被纳入节能改造范围,大规模的节能工程逐渐展开。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未来,我国建筑节能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建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
智能化节能系统、光伏发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高效节能建筑将成为主流。
2.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府将持续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支持,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3. 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将积极参与全球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将我国自身的建筑节能经验分享给国际社会,推动全球建筑节能事业的共同发展。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b48254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6.png)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篇: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能源、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对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节能建筑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封闭系统,尽量减少住宅与外界能量交换达到节能效果。
遮阳、围护结构保温均属于此类,一般多用在寒带、热带、外部条件恶劣的地区;另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开放系统,以内外环境的能量交换为特征。
太阳能、风能利用属于此类,一般用于亚热带、温带地区。
由于不同地区四季气候差异很大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小气候,节能建筑的应用还需因地制宜。
近年来建筑节能材料发展情况多年来,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围绕建筑节能从生产节能建材产品,开发推广建材节能生产技术。
一是研究、开发、引进消化、推广了一大批建材生产节能技术和设备。
二是研究、开发、消化吸收、生产了一大批节能建材产品。
如发展推广了各类墙体材料。
目前常用的保温绝热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XPS)、泡沫玻璃、膨胀珍珠岩、岩(矿)石棉板、玻璃棉毡、海泡石、超轻的聚苯颗粒保温料浆以及DY无机活性墙体隔热保温材料等。
这些材料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材料内部都有大量的封闭孔,它们的表观密度都较小,这也是作为保温材料所必备的。
二、建筑节能发展的问题全民节能意识不强,部分行业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
造成建筑节能圈内热圈外凉,制约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快速发展。
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较慢,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一些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未完全展开;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采暖制冷系统节能之间的不平衡,围护结构采用节能措施多。
采暖制冷系统节能工作滞后、节能改造缓慢;管理环节之间的不平衡,大多数城市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把关较好,但在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节能检测与认证等环节的管理工作还很薄弱,没有把好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出口”关。
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20f02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1.png)
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节能是指通过改进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建筑节能的现状1. 现行建筑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许多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传统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能源浪费现象,例如采光、通风、供暖、空调等方面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能源消耗大大超出了实际需求。
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也影响着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
2. 认识到的紧迫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对建筑节能的需求日益迫切。
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加快建筑节能的步伐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势在必行,以降低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
3.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政策、标准和规范。
例如《建筑节能条例》《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文件,全面规范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各个方面,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1. 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兴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
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智能化建筑系统、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等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也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高性能保温材料、光控玻璃、透明保温材料等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供暖效果,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新型的建筑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3. 绿色建筑的推广4. 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理念的深入人心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之一。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29bbe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c.png)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使用、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中,采用合理、经济、可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建筑能量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建筑使用效率,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
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也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战略。
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1.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建筑能耗标准》、《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服务公司管理办法》等,对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2.节能建筑增加。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新建节能建筑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逐渐增多,例如,在大型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居住社区等领域,建设了大量节能建筑。
3.节能产品逐步普及。
建筑节能产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节能门窗、节能供暖、节能照明等,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1.技术创新将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未来,建筑节能技术将越来越先进、智能化、系统化和集成化,包括新型墙体、节能玻璃、太阳能技术等。
2.综合监管将成为主流。
未来,建筑节能将越来越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实行综合节能化管理和监管,从方案评估、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更新等各个环节入手,实现全流程节能。
3.市场化机制将完善。
未来,建筑节能市场化机制将得到完善,建立各类节能信贷、节能投融资等金融服务体系,让节能产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总之,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建筑节能将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低碳环保。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9f54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png)
建筑节能现状及新技术浅析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室内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建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产生的过程。
因此,建筑节能不仅能够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1. 建筑节能的现状目前,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节能的工作也在逐步开展。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节能技术:传统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节能、照明节能、暖通空调(HVAC)节能、热水供应节能等方面。
例如,采用中空玻璃、隔热墙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性,从而减少空调的能耗。
(2)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改建和拆除过程中将环保作为建筑的一个标准。
其主要包括节水、节能、环保材料使用、雨水收集等方面。
例如在建筑物的外墙面采用绿色植物墙,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同时还可以减少外墙的热传导。
(3)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当前,我国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技术。
例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热水的能耗,同时在夏季还可以贡献制冷的效果。
2. 新技术浅析新技术是推动建筑节能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目前,新技术主要的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外墙材料:传统的外墙材料常常不能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因此一些新型的建筑墙材料应运而生。
例如,聚四氟乙烯材料不仅具有高的耐风性和耐候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节能玻璃:节能玻璃是一种智能玻璃,其主要是在原有的玻璃材料中添加了一层载流子。
通过电流的作用可以使玻璃变色,从而达到控制阳光照射的效果。
这种玻璃既可以用于节能又可以节省空调能耗。
(3)智能调节系统:智能调节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对建筑物的温度、湿度、照明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
例如,通过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空调能耗。
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e92a2d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5.png)
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摘要】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越来越受到我国领导的关注,目前,有关中国建筑节能以及相关的节能技术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为了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并促进其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定义、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具体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节能门窗0.前言由于我国经济一直没有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中改变出来,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而且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将会以更快的增长方式变化。
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节能的定义建筑节能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物正常使用期限内,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使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尽可能的使建筑设备的能效系数得到提高,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外围结构的能量损失,在既保证建筑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又能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广义的建筑节能指的是在从建筑材料的开采、生产、运输直到建筑寿命期终止这一过程中,保证每个环节上都能充分利用能源材料,并提高其利用率,从而既保证了建筑的功能和要求,又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为在进行建筑物的建造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的使用能源,降低能耗,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还要提高建筑的舒适性,保证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同样,建筑能耗,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在建筑正常使用期限内,所消耗的能耗均是为了维持建筑的正常功能。
2.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2.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偏低、国民生产总值能耗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越来越受到我国领导的关注,目前,有关中国建筑节能以及相关的节能技术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为了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并促进其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定义、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具体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节能门窗
0.前言
由于我国经济一直没有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中改变出来,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而且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将会以更快的增长方式变化。
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节能的定义
建筑节能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物正常使用期限内,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使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尽可能的使建筑设备的能效系数得到提高,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外围结构的能量损失,在既保证建筑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又能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广义的建筑节能指的是在从建筑材料的开采、生产、运输直到建筑寿命期终止这一过程中,保证每个环节上都能充分利用能源材料,并提高其利用率,从而既保证了建筑的功能和要求,又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为在进行建筑物的建造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的使用能源,降低能耗,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还要提高建筑的舒适性,保证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同样,建筑能耗,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在建筑正常使用期限内,所消耗的能耗均是为了维持建筑的正常功能。
2.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
2.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偏低、国民生产总值能耗过高。
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能耗增长速度急剧变快,其具体原因如下:首先,房屋建筑的数量不
断增多。
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房屋建筑也在逐年的增多,每年人均新增房屋面积大约有1.3~1.5m2。
其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的建设中,然而同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水平高出很多,因此,城市人口的人均能耗也要比农村人口高,相当于农村能耗的3.5倍。
再次,随着人们工作的需要,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热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在冬天,室温由原来的12℃-16℃,已扩建到18℃-20℃;夏天,室温由原来的32℃,逐渐降低甚至已到22℃.可想而知,温度差距的不断加大,要消耗多少的能量。
最后,采暖区逐渐向南扩展。
目前,我国的空调制冷范围逐渐扩大,横向上已由原来的公共建筑扩展到居民建筑,纵向上已有南方逐渐扩展到北方,与此同时,使用采暖和空调的时间也在不断延长。
2.2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南北跨区大,横跨寒、温、热等几个气候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由于这种原因我国将建筑热工设计区划分为5个,分别是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
此标准实施后有效的节省了30%-50%的能源。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进行,建设部相继又颁布了《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和《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
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夏热冬暖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漫长,几乎没有冬季,气温高且湿度大,太阳辐射强。
按照节能的设计标准看,分别从提高建筑物本身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的效率两方面入手,这样既可以满足建筑室内应有的温度条件,又可以节省大约一半的采暖空调能耗。
我国的长江中游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人口相对稠密,经济十分发达,因此,空调采暖的能耗也十分大,为了尽快解决此项问题,建设部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要求空调采暖的能耗至少要降低至传统居住建筑节能的50%。
3.具体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节能门窗技术应用与发展。
建筑外窗由多种不同的材质组成,这就决定了它的热工性能也是不同的,再加上窗户的生产、应用、密封、安装技术的不同,从而导致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也是不同的。
目前,我国常用的建筑外窗有:钢窗、玻璃钢窗、不锈钢窗和钢塑复合窗、木窗、PVC塑料窗、铝塑复合窗、铝合金窗等,这是根据玻璃材质的不同而划分的。
接下来将以木窗、钢窗、铝合金窗等三种窗户为例进行详细的阐
述。
3.1木窗
优点:木窗的保温性能相对较好。
缺点:受到木材这种材料的限制,致使其耐燃性和耐潮性很差。
目前,我国生产的木窗都是高档的,价格十分昂贵,所以这种窗户仅仅适合富人,对于一般的普通层次很少有市场。
3.2钢窗
钢窗一共包括五类,分别是:空腹钢窗、实腹钢窗、彩色钢板窗、不锈钢窗和钢塑复合窗,其中,前两者在20世纪70-80年代,被广大建筑者所选用,市场的占有率也高达70%以上,但由于它们的保温性能相对较差,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目前,几乎已经没有使用的了。
取而代之的是彩色钢板窗和不锈钢窗,它们具有物理性能较高、密封性能好、耐久性好、装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是其保温隔热性能相对还是较差。
3.3铝合金窗
铝合金窗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普通的铝合金窗和断热铝合金窗两种。
其中前者是70年代末引进的,80年代发展起来的,窗框的材质是铝合金的,具有耐久性好、装饰效果好、轻质、高强等优点,然而缺点还是大部分普通窗户存在的问题:保温隔热性能差。
目前已被淘汰。
然而取代它的是断热铝合金窗,同期相对比较,保温隔热性能很好,但是缺点是价格昂贵。
4.结束语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环境的不断恶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国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且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对于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建筑领域要将建筑节能问题重视起来,并依据实际国情因地制宜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参考文献】
[1]涂逢祥.建筑节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黄振利.外墙保温隔热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付祥钊等.中国过渡地区建筑节能标准.中法建筑节能交流会内部资料,2002.
[4]付祥钊.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新型建筑材料,2000.
[5]胡平放,向才旺.中国建筑能耗现状特征.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