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合集下载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 海西州概况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因为在青海湖西而得名。

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与西藏为邻,东与青海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km,南北宽486km,总面积32.58万k。

辖2市3县3行委,人口41万。

海西州的地形地貌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

海西州属典型的高原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太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幅射强,昼夜温差大。

境内长流性河流达80余条。

其中,集水面积500k以上的中小型河流40余条。

海西州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区、滩地有连绵的草场和大块绿洲,草原面积900万h,其中可利用草场890万h,宜农待耕土地30.3万h,发展农牧业的潜力很大。

野生动植物资源500余种。

截至2008年底,全州共发现各类矿产103种。

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626处。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铬、铅锌、金、银、湖盐、钾、硼、锂、镁、溴、碘、锶、芒硝、石棉、石灰岩、自然硫等。

其中湖盐、氯化钾、氯化镁、锂、锶、芒硝、石棉、化工石灰岩、硅灰岩等9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及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主要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向对其进行阐述。

本文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作用的阈值。

其中包括自然资源的供给、社会条件的支持和污染承受能力三方面的内容。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从要素构成的角度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即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

其中,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又是由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州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矿产资源概况海西州境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盆地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8%。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黄金、石棉及多种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突出地位。

钾盐、镁盐、芒硝、锂矿、锶矿、石棉、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居全国各省首位~还有近3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底海西州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已发现125种矿产的69%~计有矿产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50处。

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57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已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48种~占全省88种的55%~其中能源矿产3种~非能源矿产43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7种,、水气矿产2种~计有大型矿床63个~中型矿床38个~小型矿床88个~合计189个。

全州各类矿产资源保有的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6.39万亿元~约占全省保有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总价值的95%。

1、能源矿产1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

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

海西州已发现的矿产种类统计表1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项目矿未探明资源矿产类别种储量的矿产上表矿产未上表矿产铀、钍、油页能源矿产 6 煤、石油、天然气岩黑色金属矿5 铁、铬锰钒、钛产有色金属矿铜、钼、钴、10 铅、锌、钨、锡锑金产镍、汞属矿贵金属矿产 2 金、银产稀有、稀土、铌、钽、锂、锶、铷、分散元素矿12 铍硒、锗、钇镓、铟、镉产冶金辅助原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冶金用石英料非金属矿5 萤石、型砂白云岩岩产自然硫、硫铁矿~伴生硫、芒硝~重晶石、天非化工原料非然碱、电石用石灰岩~地蜡、砷、磷、19 金金属矿产制碱用石灰岩、化肥用明矾石属蛇纹岩、湖盐、钾盐、矿镁盐、硼、溴、碘产石墨、脉石压电水晶、熔炼水晶、饰面用大理英、蛭石、刚硅灰石、石棉、滑石、建材及其他岩,花岗岩,、玉、沸石、珍24 云母、长石、水泥用石非金属矿产宝石、玉石、珠岩、石榴灰岩、砖瓦用粘土、水石膏石、膨润土、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石料水气矿产 3 地下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合计 86 48 9 29石油:石油较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现已探明油田19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377万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13位~其中有可采储量0.46亿吨~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约0.27亿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2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矿产产出率提高近一倍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矿产产出率提高近一倍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矿产产出率提高近一倍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可利用、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道路。

据统计,其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从每吨原矿产出850元矿产品提升至每吨原矿产出1572元矿产品,产出率提高达84.9%。

据介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

试验区矿产资源富集,在已探明的各类矿产中,盐湖矿产具有突出地位,钾盐、镁盐、锂矿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以前,这里的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多种资源遭到闲置和浪费。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青海省和海西州政府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前提,以试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从三个方面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体系。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海西州盐湖提钾老卤综合利用等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最大、全球首家年产3000吨卤水制金属锂生产线达产1500吨。

年产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生产线已经完全达产达标,每年能消耗120多万吨的水氯镁石,通过循环利用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水氯镁的排放量,还为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试验区构建形成了盐湖化工循环产业链、油气化工循环产业链、煤化工循环产业链、金属冶金循环产业链、新能源产业体系、新材料循环产业链、高原特色生物产业体系,循环经济七大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争取各级循环经济改造资金。

截至目前,争取国家循环化改造资金4.07亿元,用于金属镁一体化等48个循环化改造项目。

争取省级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9亿元,10亿元注入园区投融资平台用于壮大资本实力,其他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编辑:逍遥客)。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1 0 .O 5 8O
1 4 .0 7 0O
情形 Ⅱ
情形 I
O5 .
O5 . 06 .
普 查 阶 段 情形 Ⅱ


6 7
锌 矿
钼 矿 钨 矿
锌 万 吨
钼 万 吨 W0 3吨
10 .O 8 70
1 70 2 .0 8 4 34 93. 4
量居全 国第—位 。天然气 、 、 铅 铌钽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 列全 国前 1 , 油、 、 、 0位 石 锌 银 炼焦用煤 等矿 产的保有资源储量 列全
国前 2 。 O位
3海西州矿产资源潜力 、
也称毛 产值。时间条件 是确 定矿 产品价格 的主 要依 据 , 技术是 考虑资源价值在开发利用过程 中确定 “ 三率” 的评 价标准 。它所
பைடு நூலகம்
详 查 阶段
情形 1
情形 Ⅱ
■ ——r: ; ≯
论 探 索


矿资分 括东 色 炭 产源布黧 及 西油 概为 有 煤 部

— ————— ————— ——
矿 称}靴 产 各
! l 里 I 里 一墨

l省——一 占比 全
各矿种开发加工所需的 辅助原料均能就 l6 l 地

反映的是矿产资源未来可提取的收益 , 适用于宏观管理 。单一 矿种的提取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
E : XP ×S ×Hi V Q。 i i , … , I 2, n
式中 :v| 一 第 i E_ 种矿产资源 的提取价值 ; Q, ——第 i 种矿 产资源的 资源储量 ; P . ——第 i 种矿产 资源所生产的主要矿产品价格 ; s _ 第i 种矿产资源 的利用系数 ; H. ——第 i 种矿 产资源的综合回收 率 ;

浅谈青海海西州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浅谈青海海西州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深 较 深 ,所 以开 采形 成 了许 多处 崩塌 及 轻 微 滑坡 ,本 矿 区露 天开 采过 程 中需 对整 个 山体进 行 剥 离 ,工 程量 大 ,随着 未来 的开采 ,采坑 面积 也将 不 断 扩大 ,受人 为作用 和构造 的影 响 ,存 在 潜 在 不稳 定 边 坡分 布 。另 外 ,由 于采坑 较 深 ,在 雨季 降 水 淹没 采 坑 。综 合评 定
海 西某 煤 矿 区 内含 可采 煤 层 两层 ,采用 露 天开 采
方 式 ,采煤 时利用 深 孔全 段 爆 破法 。剥 离物 由液压 挖 掘 机和 前装 机 采装 ,由 自卸 车 运输 至 储 煤场 ,岩渣 运 往 排 岩 场 。 由于 此煤 矿 已开 采 近 3 0年 ,形 成 了一 系 列 问题 ,主 要 是 露 天 剥 离 岩 土 、煤 矸 石 就 地 无 序 堆
用结 构 ,促 进经 济社 会 和资 源 、环境 的协 调发 展 。
参考文献 : 【] 志 远 , 张 艳 芳 ,李 晶 ,等 . 地 利 用 变 化 与 生 态 安 全 评 价 1 任 土 【 ]北 京 :科 学 出版 社 ,2 0 . M. 03 【] 海 省 农 业 资 源 区 划 办 公 室 . 海 土 壤 【 . 京 :中 国农 业 出 2青 青 M]北 版 社 , 19 :2 0 2 5 97 8— 8. 【] 平 . 地 科 学 概 论 【 1陕 西 :天 则 出 版 社 ,2 0 . 3向理 土 M_ 03
从海西矿 山开发与保护的角度出发 ,对矿 山的可持续开发与环境保护提 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 词 :高 原 矿 山 环 境 ;开 发 与保 护 ;综 合 治 理 ;海 西 州
1 引 言
青 海海 西矿 山一 般 分 布在 柴 达木 盆 地 ,其 矿 产 资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

海西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评价【摘要】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计量模型,对海西州矿产资源分矿区、分矿种、分规模及共伴生矿产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指明了海西州未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勘查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矿产资源提取价值评价一、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1、海西州矿产资源分布及特点按矿种区域的分布规律,可将海西州的矿产资源分布概括为东部有色及煤炭、西油气、南有色、北贵金属、中部盐类和金属。

海西州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区内资源种类齐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及建材非金属矿产均有分布,且分布集中,资源配套性好,境内各矿种开发加工所需的辅助原料均能就地解决;二是盐湖资源在全国优势突出,特别是盐湖资源中的钾盐、镁盐、锂矿等,更是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柴达木盆地独有的优势资源;三是部分矿种优势突出,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有色金属、金矿、芒硝、钠盐、石棉等矿产在州内优势明显,在全国亦占有一席之地;四是区内的大中型矿床多,共伴生有益组分多,如锡铁山铅锌矿床中共伴生锡、金、银、铟、镉、镓、硫铁矿,察尔汗盐湖中有氯化钾、氯化锂、氯化钠、氯化镁、三氧化二硼、碘矿、溴矿、铷矿,肯德可克铁矿床中共伴生铅、锌、锡、钴、铋、金、银、钼,这些共伴生组分繁多的大中型矿床,一方面为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但同时为综合利用、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五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好,特别是盐类矿产适合露天开采,固体矿山一般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截至2008年底,海西州共发现各类矿产103种。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富集,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626处。

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矿泉水和地下热水,探明资源储量并上表的矿产55种,产地321处。

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2种,有色金属8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稀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2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4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14种,水气矿产2种;上表矿产按单矿种统计,有矿床(点)321处,其中大型94处,中型74处,小型116处,矿点37处。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11•【字号】青政办〔2021〕98号•【施行日期】2021.1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能源安全监管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意见青政办〔2021〕9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刻吸取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教训,切实维护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秩序,严厉打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审批与监管并重、预防与查处结合的工作制度,严格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着力构建“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过程监管执法机制,有效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良好秩序。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

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目标任务,以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

突出问题导向。

针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推动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法有序、科学合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加强严格执法。

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依法从严执法,对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快速查处、依法严惩,做到该立案的立案、该没收的没收、该移送的移送。

注重协调联动。

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落实各方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三、主要任务(一)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管控。

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准入。

青海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析

青海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析
P oic rv e n
HI T 3 Yig l
Aal io o p ees eF ̄ oa o n izt na otW nrl eore a s f m rhni z rt nadUti i b u a ea sucs nQi rs C v _ i lao 1 R i
ma c t t i t n o mie a e o n n i z i f n rlls  ̄ ulao - s o l lk l u e o te e o o c b n fs s ca b n fs a d e v o me tl e e t. h u d Ia ef l s f c n mi e e t, o il e e t n n i n na n f s I u h i i r b i
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海省矿 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的全面分析 , 出存 在的突 出问题及 找
其原因 , 出相应 的对策 和建议 。 提 关键词 : 矿产 资源 ; 开发利用 ; 综合效 益; 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 :D 84 4 T 9 1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5 112 1)I 07— 5 10 —84 (0 11 一11 0
Ke od : nr sucsep r o dulao ;o b e vne; i hi rv c yw rsm ear or ;xla na t z n cm i dr eusQn a Poie i le e ot n i t i ii n e g n
矿 产资 源是 一种 非 常 重 要 的 自然 资 源 , 是人 类 社
p v c a W c of r 8m t ,ol m t , l r i et t a rhi nn r u e lnbe e ls t o n h s i n eo a a a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雄距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西接新疆,南眺西藏,总面积3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自治州的主体。

全州辖2市3县3行委。

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德令哈市,东距省会西宁514公里,境内交通方便,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电信发达,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在境内各地开通,兰西拉光缆纵贯全境,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已将海西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治州境内共划分为东西部两个经济区。

东部经济区以农业为主,西部经济区以工矿业为主。

辽阔美丽的草原牧场,绿树掩映、田畴纵横的绿洲农业,还有星罗棋布的新型工业城镇在境内交相辉映。

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花土沟镇,锡铁山等依托资源开发建立起来的工业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资源开发、加工的基地,开发矿产资源的环境十分优越。

海西州是全省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因其能源和盐湖资源丰富而被国家列为“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

建国以来,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海西地区开展了地质勘探工作,先后发现39大类84种矿产,矿产地105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2种,矿产地210处。

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钾盐、镁盐、湖盐、芒硝、石棉、石灰岩、硼、锂、铅、锌、金、银、铁、硅灰石等。

这些矿产的储量占全省资源总量的80%以上。

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16万亿元以上,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量的95%以上,是青海省矿产资源的主体,部分矿产在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西州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看好。

矿业在海西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海西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州委、州政府依据资源优势,确立了以资源开发利用带动和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二O一O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形势 (3)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4)三、矿产资源面临的形势及需求预测 (14)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20)一、指导思想 (20)二、基本原则 (20)三、规划目标 (22)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29)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29)二、矿产资源勘查 (32)三、促进矿产资源勘查有序规范发展 (38)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43)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43)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46)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54)四、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59)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64)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64)二、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66)三、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 (67)四、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1)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73)一、法律法规保障措施 (73)二、行政保障措施 (73)三、经济保障措施 (76)四、技术保障措施 (78)五、社会保障措施 (79)附表目录附表1:青海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 (62)附表2:青海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 (64)附表3: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65)附表4:青海省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74)附表5:青海省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82)附表6:青海省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88)附表7:青海省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90)附表8:青海省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91)附表9:青海省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93)附表10: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95)附表11:青海省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 (103)附图目录附图1:青海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分区图附图2: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附图3: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结合我省矿产资源特点及其勘查、开发现状,制定《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格尔木挖矿现状分析报告

格尔木挖矿现状分析报告

格尔木挖矿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格尔木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区域。

本报告旨在对格尔木挖矿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格尔木挖矿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2. 挖矿概述挖矿是指通过计算机运算解密数字货币算法,从而获取数字货币奖励的过程。

在格尔木,主要的挖矿方式是比特币挖矿。

3. 格尔木挖矿资源格尔木地区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和黄金等。

这些资源为挖矿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1 煤炭资源格尔木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尤其以稀土煤为主要类型。

这些煤炭资源在挖矿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挖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格尔木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挖矿提供了廉价而可靠的能源来源。

3.2 铁矿石资源铁矿石在挖矿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格尔木地区的铁矿石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为矿机制造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挖矿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3 黄金资源格尔木地区的黄金资源丰富,这也使得格尔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黄金挖矿区域。

黄金挖矿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4. 格尔木挖矿业现状分析格尔木的挖矿业发展迅速,以下是对现状的分析:4.1 挖矿设备日益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挖矿设备越来越先进和高效。

格尔木的矿工和公司不断引进最新的挖矿设备,以提高挖矿效率和产出。

4.2 挖矿算力不断提升挖矿算力是指矿工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的计算操作次数。

格尔木的挖矿算力不断提升,这与挖矿设备的先进化和优化有关。

高效的挖矿算力为矿工带来了更多的挖矿奖励。

4.3 挖矿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挖矿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贡献。

挖矿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电力供应、设备供应等。

4.4 环境问题与监管挖矿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高能耗和大量的电力需求给电网带来了负担,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等排放物。

因此,对挖矿业的环境监管和治理愈加重要。

5. 格尔木挖矿业的发展前景格尔木的挖矿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下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5.1 挖矿设备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挖矿设备将会不断更新换代,更加高效和环保。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许光;顾锡莲;王小红
【期刊名称】《资源与产业》
【年(卷),期】2012(14)2
【摘要】海西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海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2008年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剖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矿产资源开发是促进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以附加值高的矿种为主,坚持规模开发和集约利用,并做好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海西州开发利用工作的关键所在。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许光;顾锡莲;王小红
【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F407.1
【相关文献】
1.浅析伊犁州直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鞍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3.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5.全州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6.18•【字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施行日期】2019.07.01•【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2018年2月2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已经2019年5月30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海西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6月1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1990年5月12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995年9月22日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2002年11月1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修订2003年9月26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2019年2月2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2019年5月30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产资源规划与开采审批第三章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第四章地质环境保护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矿业绿色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州境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行委坚持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开发利用与节约集约并举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四条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行委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工作。

海西州主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简况

海西州主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简况

海西州主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简况一、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1、东台吉乃尔湖锂矿开发(1)资源概况矿区位于西台吉乃尔湖东南30公里处,茶茫公路584公里处向南有约80公里便道直达矿区,交通较方便。

矿区锂矿赋存于地表卤水和地下晶间卤水中。

地表卤水矿,长23公里,宽8公里,面积116平方公里,湖水深度一般为0.6米,品位:LiCL1.8~2克/升,B2O312~14克/升,KCL12~14克/升,MgCL245~50克/升。

地下晶间卤水矿,分上、下两个含水层,厚2~3米,面积76平方公里,埋深 0.5米左右。

LiCL4克/升,B2O32.5克/升,KCL20~30克/升,NaCL200克/升,MgCL2120~280克/升;下部卤水层是矿区主要含矿层,埋深6~35米,厚度15~20米,面积109平方公里,LiCL4~6克/升,B2O32~3克/升, KCL20~30克/升。

NaCL200克/升,MgCL280~120克/升。

矿区伴生固体盐矿两层,品位分别为80%和65~75%。

资源储量:LiCL275.5万吨, B2O3163.8万吨,KCL1828.9万吨,MgCL26283.9 万吨,NaCL29.9亿吨。

(2)开发试验现状中信国安集团公司于2000年6月至12月9日经对锡铁山矿物局下属企业兴盛公司的硫酸钾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后,建成了生产规模为100吨碳酸锂、100吨硼酸和3000吨硫酸钾的工业性试验车间,成功生产出碳酸锂50吨、硫酸钾30吨、软钾镁矾60余吨。

试验产品经格尔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场取样鉴定:碳酸锂达到国家工业一级品;硫酸钾达到国家农用优级品标准。

2001年3月提交工业性试验报告,3月26日通过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组织的国家级鉴定。

为尽快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经济优势,2001年5月公司组织专家就东台盐湖资源规模化、工业化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

公司决定先设计建设500吨碳酸锂、10000吨硫酸钾、400—500吨硼酸的扩大性工业试验生产装置。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州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矿产资源概况海西州境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盆地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8%。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黄金、石棉及多种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突出地位。

钾盐、镁盐、芒硝、锂矿、锶矿、石棉、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居全国各省首位,还有近3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底海西州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已发现125种矿产的69%,计有矿产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50处。

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57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已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48种,占全省88种的55%,其中能源矿产3种,非能源矿产43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7种)、水气矿产2种,计有大型矿床63个,中型矿床38个,小型矿床88个,合计189个。

全州各类矿产资源保有的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6.39万亿元,约占全省保有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总价值的95%。

1、能源矿产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

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

石油:石油较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现已探明油田19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377万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13位,其中有可采储量0.46亿吨,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约0.27亿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

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题试卷(7月选考)

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题试卷(7月选考)

2021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题试卷(7月选考)一、选择题Ⅰ(共11题;共40分)1. 2021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2. 2021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3.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 引进技术型人才C. 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 发展资源型产业4.下表为2021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2)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5.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6.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青海省生态承载力评价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青海省生态承载力评价

与评价青海省生态承载力,掌握其时空演变特征是进
统的健康运转,关于 承 载 力 的 研 究 不 断 深 入,其 内 涵
行深入研究的基 础 和 前 提。 但 目 前 国 内 关 于 生 态 承
也不断丰富。至今为止,大致经过种群承载力—资源
载力评价的研究以东部和中部地区居多,而针对西部
承载力—环境承 载 力—生 态 承 载 力 4 个 阶 段。 生 态
IR 模型的青海省生态承载力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21005)
第一作者:李小勇(
1995—),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
i
l:
15735103362@163.
c
om。
通讯作者:贾海发(
1985—),男(汉族),青海省民和县人,博士,副 教 授,硕 士 生 导 师,主 要 从 事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研 究。Ema
edo
fs
o
c
i
a
lande
c
onomi
cdeve
l
opmen
tshou
l
dbe
yimp
a
c
c
e
l
e
r
a
t
ed,andt
hee
co
l
og
i
c
a
lc
a
r
r
i
ngc
apa
c
i
t
fc
i
t
i
e
sandp
r
e
f
e
c
t
u
r
e
sshou
l
dbec

浅谈青海海西州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浅谈青海海西州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制宜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当地河道的地质情况,选取适合植物品种,一般本土植物存活率较高,管理方便,是最佳选择。

另外还要考虑绿化植物与周围建筑、现有自然风景的协调性,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搭配植物颜色、造型;保证与河道交通协调共存的原则,有些河道两边会有一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河道景观要不妨碍正常的交通运作,不影响行驶人视线和道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城市发展是多方面的,河道绿化是其生态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在规划设计时应紧跟城市的总体规划方向,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多目标同时治理的原则,河道绿化不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还起着保护水环境、保持水土、辅助防洪抗险的作用,河道绿化设计要全局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合理实施,确保其合乎河道建设的最终目标要求,将河道景观效益发挥到最大。

(4)加大对河道绿化质量管理力度。

要落实河道环境整治措施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做好河道绿化持久战的准备,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河道规划小组、施工小组、环卫小组、维保小组等相关治理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部门小组之间遵循河道绿化管理标准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从全局出发,相互协调配合,循序渐进开工,共同解决河道绿化问题。

最后还要加大举报监管和执法的力度,约束管理人员在工程质量和经济利益前的行为,维护河道绿化建设成效。

(5)加强河道绿化养护。

首先绿化植物种植前应考虑其本土性、经济性、固土性、景观性、无害性,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养护管理,既保证绿化效果也节约养护成本。

其次要加大对绿化养护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多多引入专业的人才和国内外先进养护技术和设备,立足于养护的预见性与针对性,推动河道养护工作的长远发展。

最后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时掌握虫情、疫情,建立健全的病虫害应急抢救方案,保证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4结语综上所述,河道绿化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城市管理者要积极思考河道绿化的功能,充分考虑其规划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绿化方案,从生态景观城市的角度,加大对河道绿化力度,科学合理利用绿化资源,实现集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休闲观景于一体的多功能河道,使其成为一条完整的服务于人类、贡献社会的生态系统,打造美好的城市形象。

挖潜“聚宝盆”——聚焦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

挖潜“聚宝盆”——聚焦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

挖潜“聚宝盆”——聚焦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 王少勇 王丽华位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因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巨大被誉为“聚宝盆”。

这里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地和资源储备基地,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6月中旬,由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实施的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在德令哈市正式启动。

这次大会战,旨在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创建“柴达木绿色找矿”新模式,实现地质找矿大突破,探明柴达木盆地资源家底,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储备,推动资源勘查开发持续发展。

勘查程度低,“聚宝盆”的宝藏远未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柴达木盆地开展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勘查、盐湖资源勘查、“青藏专项”“358地质勘查工程”等找矿行动,初步查明一批重要成矿带,实现战略性矿产勘查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勘查基地,带动了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然而,柴达木盆地勘查程度依然较低,已经发现的资源仅是冰山一角。

海西州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于开发起步阶段。

主要是集结人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勘探普查,石油、天然气、石棉等资源勘探获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石油、天然气、钾盐、有色金属等一批勘查成果实现产业化,花格输油管线、100万吨炼油、40万吨钾肥扩能等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西部大开发期间,资源开发利用迎来大发展阶段。

盐湖、油气、煤炭、有色黑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青QINGHAIGUOTUJINGLUE26典型报道dianxingbaodao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后,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发布的海西州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十二五”以来,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找矿成果突出,形成了祁漫塔格千万吨级铜镍铅锌、东昆仑千吨级金矿、柴北缘30亿吨级煤炭、木里—热水35亿吨级煤炭新的四大基地,其中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基地成为全国十大新发现的资源接替基地;新提交夏日哈木镍矿等可供开发矿产地56处,新提交的普查基地、矿产地共122处;非油气重要矿种资源储量大幅提升,7年新增资源储量:煤矿18.6亿吨、钾盐4.3亿吨、铁矿石2.9亿吨、铜镍金属量176.56万吨、铅锌金属量111.9万吨、金107.19吨、银3140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 海西州概况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因为在青海湖西而得名。

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与西藏为邻,东与青海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km,南北宽486km,总面积32.58万k。

辖2市3县3行委,人口41万。

海西州的地形地貌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

海西州属典型的高原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太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幅射强,昼夜温差大。

境内长流性河流达80余条。

其中,集水面积500k以上的中小型河流40余条。

海西州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山区、滩地有连绵的草场和大块绿洲,草原面积900万h,其中可利用草场890万h,宜农待耕土地30.3万h,发展农牧业的潜力很大。

野生动植物资源500余种。

截至2008年底,全州共发现各类矿产103种。

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626处。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铬、铅锌、金、银、湖盐、钾、硼、锂、镁、溴、碘、锶、芒硝、石棉、石灰岩、自然硫等。

其中湖盐、氯化钾、氯化镁、锂、锶、芒硝、石棉、化工石灰岩、硅灰岩等9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及评价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主要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向对其进行阐述。

本文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作用的阈值。

其中包括自然资源的供给、社会条件的支持和污染承受能力三方面的内容。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从要素构成的角度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即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

其中,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又是由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

目前,从资源环境的本质出发,其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应当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指标有: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社会条件指标有: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等。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可以从自然资源可供利用量和环境容量两个方面衡量。

3 海西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建议资源环境承载力反映的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它是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先天禀赋条件。

鉴于海西州地域范围广,社会、经济系统复杂且庞大,且受资料限制,本文只选取易形成区域发展瓶颈的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指标五个方面来反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进行简单量化评价。

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建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中,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维持环境系统不发生不利变化的前提下,一定时空范围内可以开发利用的最大水资源量,它主要由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水资源净调入量和污水回用量等组成。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海西州GDP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12.4%,假定规划期的7年(2008~2015年)以12.4%计海西州GDP年平均增幅,2008年海西州GDP总梁为273.11亿元,到2015年海西州GDP总量约为619.02亿元。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海西州农牧业自然资源及综合区划》水资源资料:海西州有水资源总量为127.629亿(其中唐古拉山乡49.78亿),地表水123.629亿,地下水63.547亿,净补给量3.762亿。

根据2008年青海省水资源公报,海西州属于青海省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2008年海西州水资源总量118.63亿(比20世纪90年代的127.629亿m3减少8.999亿),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8.76亿(比20世纪90年代的123.629亿减少14.869亿),地下水资源量63.23亿(基本与20世纪90年代的63.547亿持平,且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有重复量),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8.00%。

而2008年海西州地表水源供水量10.2378亿,地下水源供水量1.1899亿,总用水量11.4277亿(是净补给量3倍),已经属于严重入不敷出状态。

2008年海西州废污水排放量达4708万吨(不包括柴达木盆地工业老卤水),其中工业排放3054万吨,占总排放废污水的64.87%。

若按2008年海西州万元GDP用水量420,则实现2015年预计GDP的需水量为26亿。

根据海西州自然条件,2008年海西州年降水量553.2亿,用水主要是地表水,唐古拉山乡的地表水多为出境水,海西州水资源总量约为85亿(扣除唐古拉山乡水资源量),从这点来看,2015年海西州水资源将更加吃紧。

假定海西州水资源总量保持2008年水平(因为海西州地下水资源总量有待进一步确定),要确保海西州GDP保持12.4%的年均增长率,2009~2015年GDP总量与水资源需求,见表3.1。

从表3.1可以看出,到2015年,海西州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比例将接近1/3,而其水资源净补给量很难得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已经严重不堪重负。

随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地下水补给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海西州年降水量较少,水资源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在加大,冰雪覆盖度的不断降低,总体来看冰雪融水量趋势是逐渐减少的,加上海西州的特殊地位,用水量持续增加,很可能将出现严重水资源短缺局面。

海西州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7万亿元,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施,海西州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水资源勘查和工程性供水项目建设滞后,规模性供水骨干工程少、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局部地区已经显现水资源量紧张或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要确保海西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矿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划定水资源“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因为在工业较集中的格尔木、茫崖、冷湖、大柴旦等,因工业废污水直接排放,已使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而海西州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虽然局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总体来看,海西州水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但目前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引发的有关环境地质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不合理开发地下水、地表水,引发了降落漏斗、咸水入侵、水质咸化、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缩、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等,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如果这些问题长期搁置,得不到有效解决,海西州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将大大缩水,甚至会出现水资源供应短缺的局面,也将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行为。

3.2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建议矿产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现实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或其生产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这里采用能源需求弹性系数法,即万元GDP的能耗来衡量海西州矿产资源承载力。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8年青海省单位GDP能耗2.935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单位GDP 能耗第二高省份(仅次于宁夏),单位GDP电耗4061千瓦时/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3.24吨标准煤/万元。

以2015年GDP达619.02亿元计算,如果按单位GDP能耗2.935吨标准煤/万元计算,能耗将达1816.8万吨标准煤;按单位GDP电耗4061千瓦时/万元计算,电耗将达251.4亿千瓦时。

海西州2008年产煤930.97万吨,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海西州原煤产量年均增长12%计算,到2015年海西州产煤达2058.1万吨,大于1816.8万吨,故海西州煤炭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当然,由于青海省绝大部分煤炭资源产于海西,从这一点来看,2015年海西州的煤炭资源需求缺口很大;2008年海西州发电量12.95亿千瓦时,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电量年均增长14.1%计算,到2015年海西州发电量达32.6亿千瓦时,尚有218.8亿千瓦时缺口,如此大的缺口,即使龙羊峡电站发电量(2009年度发电量58.48亿千瓦时)全部引到海西,尚有160.32亿千瓦时,还需要三个龙羊峡规模的电站支持。

海西州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耗呈增加趋势。

同时,对油、气能源的消耗比例逐年增加,单位产值能耗呈现下降趋势。

总体上,高能耗是海西州经济发展重要特征,经济快速增长依然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基础上取得的。

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海西州经济发展正处于投资拉动为主以及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高耗能产业不断扩张,造成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能耗高,能源利用低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的压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加速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接近了环境阈值。

只有在大幅度降低能耗上下功夫,才能确保海西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果到2015年,海西州单位GDP能耗达到1.7吨标准煤/万元(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消耗指标是2010年2.0吨标准煤/万元,2012年1.8吨标准煤/万元,2015年1.7吨标准煤/万元),那么到2015年海西州需要煤炭资源达1052.33万吨标准煤,占2015年海西州煤炭资源生产量的51.13%,煤炭资源自给还是可能的。

但目前海西州煤炭资源开发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冻土层造成很大影响,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将受到环境影响因素的很大制约,而发电量短期内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故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提是采用大幅度节能降耗技术,并采取严厉的措施控制单位GDP能耗。

3.3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建议土地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阈值。

2008年,海西州独立工矿用地增加面积为107.03 h,达到9874.25 h。

按照《海西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送审稿),海西州土地面积虽然广阔,但耕地面积较少,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增大。

同时,海西州耕地受地理位置、气候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制约,耕地年产出效益较低,垦殖率偏低。

耕地后备资源受水土配置等生态条件约束,土地开发和整理的难度日益增大,局部地区人地矛盾和土地退化问题比较突出,生态建设任务不断加重。

全州适宜开发土地面积小,适宜生活、生产的土地空间小。

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必然破坏土地,而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畜牧业。

虽然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将导致更多的牧草地被破坏,草地产草量有逐年降低趋势,但海西州可利用草地面积达1亿亩,只要进一步通过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有效方式增加土地供地面积,不再大规模人为行为造成草地破坏,土地利用效益就会显著提高,从而为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提供可靠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