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要点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精编版)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一在教師裏永遠也學到真正的土地植物原理,必須要走到田地中去,參加實習,才能在實習中得到植物成長的原理。
作為一名植物病理專業學生,在實驗室的學習永遠不能完全的瞭解植物,必須要走進田地,開始工作!在為期四天的實習中,我感受到農民才是真正的農業專家。
書本上知識再正確,真正運用到現實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這點為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深入基層、踏實苦幹打下了良好基礎。
我們必須要心中有農民,要對農民負責,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理論聯繫實際,將我們的所學知識真正的回饋給社會、回饋人民。
一、實習目的:本次教學實習是《植物病理學》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教學實習,掌握幾種重要作物病害症狀的特點及病原物形態特徵,瞭解病情調查、病害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病原的鑒定以及病害的田間診斷調查研究的常規方法,提高學生診斷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二、實習地點:1、山農大南校區實驗田2、徂徠山林場三、實習時間:201x年5月30日——5月31日;6月6日——6月7日四、實習內容:(一)實驗室裏辨真偽6月7日,大家在實驗室裏對採集的到植物病害材料進行了整理、分類。
對實習中不知道的病害材料進行了鏡檢。
在標本製作過程中,對於含水量少的標本,我們組採集隨采隨壓制,保持了標本的原形;對於含水量多的標本,我們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後,再進行了壓制;同時,我們對有些標本進行了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
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後再壓制。
在前期標本材料整理過程中,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並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後,我們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乾燥通風處。
每天勤換標本紙,使標本儘快乾燥,以保持原有色澤,並避免發黴變質。
乾燥後的標本移動時我們始終十分小心,以防破碎。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起因、病因、发展及其控制的学科。
作为一个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生,我有幸参与了本学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课程。
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多种植物病害的检测、诊断和防治方法。
在与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实习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植物病害的分类、病原体的基本性质、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等。
通过课堂学习,我对植物病害的形成原理和传播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室的实践环节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植物病害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检测。
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PCR的技术,通过检测植物体或组织中的特定基因序列,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的DNA。
这项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采集了植物标本,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孵育等方法,确定病害的类型和病因。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观了当地的植物病害防治示范基地。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一些实际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例如,对于真菌性病害,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毒性病害,可以通过清除病毒感染的植物和使用抗病毒防治剂来控制病情发展;对于细菌性病害,可以采取消毒和定植无病植株等方式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害类型和环境条件进行。
实习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田间实习。
我们在不同的农田中观察了多种植物病害的发生情况,并与农民进行了交流。
这一部分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威胁,也意识到了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对于实际生产的重要性。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他们在实践中控制病害的方法和经验,这对我将来的研究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植物病理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对人类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近期,我有幸在某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病理学实习。
这个实习经历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疾病的发生、防治和管理,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我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理学在农业保障方面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不仅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安全和生活质量。
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我了解到了许多常见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霉病、大斑病等,以及它们的危害程度和传播方式。
这些知识让我更加意识到,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田生态平衡,我们需要加强对植物病害的预防和控制。
其次,在实习中,我接触了许多常用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通过实验室的操作和实地采样,我学会了许多重要的技能,如病丝检测、病原鉴定、菌株培养等。
这些实际操作不仅加深了我对植物病理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耐心。
同时,通过参与一些病理学调查和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刻认识到掌握并运用现代植物病理学知识和技术是解决植物病害问题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植物病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鉴定病原体,研发具有抗病性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了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如基因测序、作物基因组学等,这些都给植物病理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在实习中,我也充分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困难和挑战。
植物病理学研究需要长期观察和持久的努力,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耐心。
同时,科研工作也需要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通过与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协作,从而使研究工作更加高效和顺利。
总的来说,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植物病理学的实习生,我深切感受到了植物病害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
在接触实践之前,我并不清楚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许多诊断与防治技能。
首先,实习期间我感受最深的是植物病害的普及和严重性。
我们经常听到“树上长虫”、“猖獗的小麦病害”等报道,这些不仅仅是新闻中的噱头,而是真真正正发生在大多数人视线已经看不到的田野里。
在实习过程中,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病害,比如葡萄的黑腐病、柑桔的黄龙病、玉米的锈病等等。
这些病害一旦发生,会给农民的收成带来很大影响,有些情况下甚至引发严重的灾害。
其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受感染的植物进行分析、化验以及研究,我们可以掌握病害的特点,进而采取措施予以防治。
对于病害的防治,我认为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提前考虑病害的防治措施,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增加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守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阶段,认真加强病害的监测防范,提高防治能力和效果。
此外,实习还让我体会到了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的诊断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分析病害症状,并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病因,诊断出对应的病害。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不断改进。
我们还应该重视个别差异,注重每一份作业的细节,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防治能力。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意识到病害防治的巨大重要性。
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植物病理学专才,为保障国家的农业生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习报告】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植物病理学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让我对植物病理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一、实习目的植物病理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具体时间实习地点:具体地点三、实习内容(一)病害症状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多种植物病害的症状。
例如,小麦的锈病,叶片上出现了黄色、橙色的锈孢子堆;水稻的稻瘟病,在叶片上形成了褐色的病斑;果树的炭疽病,果实上出现了黑色的凹陷斑点等。
通过仔细观察病害的症状,我们能够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二)病原物形态观察为了确定病害的病原物,我们进行了病原物的形态观察。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病原真菌的孢子、菌丝,病原细菌的形态,以及病毒的粒体等。
例如,在观察小麦锈病的病原物时,我们看到了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它们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为病害的准确诊断提供了依据。
(三)病害调查与统计我们还参与了病害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在田间,我们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选取了不同的地块和植株,对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通过统计病害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指标,我们能够了解病害的发生程度和分布规律,为病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四)病害防治措施在了解了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后,我们学习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物理防治如清除病株残体、高温消毒等;化学防治则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农药的合理使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使用芽孢杆菌防治土传病害等。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5篇精选案例植物病理实习心得1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集各类植物,并做好记录;2、记录各种植物的科目、种名和主要特征;3、制作植物标本;4、对植物标本进行分类鉴定。
在顺溪的实习是充实的、饱满的,我们更愿意把这次的实习当做是班级的集体旅行。
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一桌菜,大家全副武装走同一条路。
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一起干的事情,提供给我们这些喜欢蜗居在寝室的90后一次集体之旅,给我们一个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绝好机会。
我们这一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还记得第一天到达目的地时我们的欣喜之情,想到将要在这里住上5天,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下午采标本遇到下雨天,大家相互帮助,你采集我撑伞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感情。
大家围坐在一起,人手一本植物志,为鉴定植物抓耳挠腮的情形,那是怎样的一份执着。
压制标本时,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那是怎样的一份认真。
是的,是这次实习,我们发现了很多周围同学们的可爱;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一个团队相处的不容易;是这次实习,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大无穷。
认植物考试是残酷的,面对我们这些连和植物混个眼熟都很难的孩子们,让我们短时间认上100多种植物,这是怎样的一个巨大挑战。
但是我们撑过来了,还过的如此顺利。
那是我们共同上山采回来的标本,这是我们共同准备的复习资料,这是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对一株植物深入剖析。
当大家都认识它时,我们齐声欢呼,让有人不认识时,竭力帮助。
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我们这个温暖的家庭。
当越进蚂蝗山,我们很忐忑,但是因为我们的相互鼓励,我们成功将蚂蝗战死沙场,而我们全身而退。
当跨出浙江省,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用双腿证明了走出一个省的奇迹。
在感受大自然的魔力的同时,我们自豪的细数着这些天所认识的植物,细数知识带给我们的力量。
实习是对大自然的探索,是对知识的探索,是对团队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和昆虫、病虫害相遇,我们和理论知识相识,我们和团队成员相知。
植物病理实习报告感想

时光荏苒,转眼间,植物病理学实习已经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植物病理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一些感想。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前在课堂上,我们只是通过文字、图片了解植物病害,而实习让我有机会亲自走进田间地头,观察病害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标本,进行病害诊断。
通过亲身体验,我对植物病害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农业基地,了解了不同作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我认识到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我也了解到防治病害的方法有很多,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这对我们今后从事植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团队协作与沟通实习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在采集病害标本、制作玻片等环节,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四、对农业生产的关注通过实习,我对农业生产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在田间地头,我看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面对病虫害时的无奈。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五、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
面对一些复杂的病害,我无法准确判断其种类和危害程度。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善于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
六、对未来的展望实习结束后,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够在植物病理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

篇一: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谢辉、何艺郡目录一、前言--------------------------------------------------------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3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19 六、参考文献-------------------------------------------------20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一、前言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
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
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目的与意义(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习内容与方法(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一、实验目的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谈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谢辉、何艺郡目录一、前言--------------------------------------------------------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3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19 六、参考文献-------------------------------------------------2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一、前言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
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
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目的与意义(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实习内容与方法(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一、实验目的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谈起。
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病害研究和实验的基本建设工作,植病标本的采取和制作是植保人员必须掌握的的基本技术之一。
通过本次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二、实验步骤(一)标本采集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2、采集方式与标本采集要求(1)直接从病害植株以手、刀、剪刀提取病样。
(2)症状应具有典型性。
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最好有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症状。
这样才能使标本起到帮助人们正确识别病害的作用。
(3)真菌病害标本应采集有子实体的。
对于真菌病害来说,鉴定病原物是正确诊断病害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真菌病害标本必须有病菌的子实体。
(4)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
如果一份标本上同时有几种病害,就会混淆视线,影响鉴定,这样就没有适用价值。
(5)采集时应进行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不足。
记载的内容应包括: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等。
(6)寄主的鉴定也很重要,有些病害如锈病,不知道寄主是无法鉴定的。
对于不认识的寄主植物。
应将寄主鉴定所必需的部分,如枝、叶、花及果实等部分都采集齐全。
(7)适于干制的标本,应随采随压于标本夹中,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水稻、小麦的叶片,最好立即夹在厚书本中,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8)柔软多汁或腐烂的标本,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然后置于标本箱中,以免污染和挤坏标本,妨碍鉴定。
(10)黑白粉病、锈病、霜霉类标本等由于病菌孢子极易散落,所以采集时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后,再置于采集夹中或采集箱中,以免混杂妨碍鉴定。
(11)每种标本采集的数量不宜过少,以便在制作和应用中留有余地。
(二)标本制作1本实验采取干制法制作腊叶标本。
2基本原理:利用标本纸快速把病样标本脱水,并加压把标本压成美观的平面标本。
干燥愈快愈能保持标本原有的色泽。
3操作:(1)把适于压制的病样如植物的茎、叶以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整形后分层压在标本夹中,放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放一层标本,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用绳子将标本夹压紧。
(2)每隔一至两天就打开标本夹检查标本纸的干湿程度,及时更换较湿的标本纸。
在第一次换纸时,同时将标本整形,使其达到既美观又便于观察的要求。
(3)将完全干燥的病样标本用透明胶、双面胶等固定在白纸上,纸张右下角写上标签(标签内容依次为寄主名称、病害名称、病原物中文名及拉丁文学名、采集地点、采集人姓名、采集日期、)(三)实验结果1、制作了丝瓜霜霉病、玉米小斑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玉米黑粉病、茶轮斑病、竹黑痣病、玫瑰黑斑病、稻曲病的标本。
(见图1-1,1-2)图1-1篇二: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普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11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1班#### ¥¥¥¥¥¥¥¥¥¥一、实习目的通过两周的课程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实践问题,学会灵活运用课程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使对知识的掌握上一个台阶。
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掌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专业基本操作和实践技能,主要包括:病害标本采集方法、病害调查方法、病害田间诊断方法、不同病原类型(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非侵染性病害)的田间识别和症状观察、培养基制备、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培养、线虫的分离和形态观察、病原真菌的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病害鉴定技术、植物病害过塑标本和镜框标本制作法等。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四)植物病害过塑标本的制作 (五) 线虫的分离三、实验步骤标本采集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2、采集方式与标本采集要求(1)直接从病害植株以手、刀、剪刀提取病样。
(2)症状应具有典型性。
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最好有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症状。
这样才能使标本起到帮助人们正确识别病害的作用。
(3)真菌病害标本应采集有子实体的。
对于真菌病害来说,鉴定病原物是正确诊断病害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真菌病害标本必须有病菌的子实体。
(4)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
如果一份标本上同时有几种病害,就会混淆视线,影响鉴定,这样就没有适用价值。
(5)采集时应进行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不足。
记载的内容应包括: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等。
(6)寄主的鉴定也很重要,有些病害如锈病,不知道寄主是无法鉴定的。
对于不认识的寄主植物。
应将寄主鉴定所必需的部分,如枝、叶、花及果实等部分都采集齐全。
(7)适于干制的标本,应随采随压于标本夹中,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水稻、小麦的叶片,最好立即夹在厚书本中,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8)柔软多汁或腐烂的标本,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然后置于标本箱中,以免污染和挤坏标本,妨碍鉴定。
(10)黑白粉病、锈病、霜霉类标本等由于病菌孢子极易散落,所以采集时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后,再置于采集夹中或采集箱中,以免混杂妨碍鉴定。
(11)每种标本采集的数量不宜过少,以便在制作和应用中留有余地。
标本制作(1)把适于压制的病样如植物的茎、叶以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整形后分层压在标本夹中,放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放一层标本,并写上标签(标签内容为病害名称、采集地点、采集人姓名、采集日期)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用绳子将标本夹压紧。
(2)每隔一至两天就打开标本夹检查标本纸的干湿程度,及时更换较湿的标本纸。
在第一次换纸时,同时将标本整形,使其达到既美观又便于观察的要求。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实验前准备(一)清洁环境:分离工作严格说应在无菌条下进行,无菌室或无菌箱是分离不可缺少的设施。
若限于条件实验只能在普通房间进行时,必须对房间进行彻底扫除,清洁环境、搞好卫生。
地上多洒些水,以消除室内尘埃,分离开始前准备好一切用品,避免工作过程中频繁走动,以破坏环境带来杂菌,工作台上铺好湿毛巾,点燃酒精灯。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准备 1 病组织材料玉米小斑病病叶水稻纹枯病病叶水稻白叶枯病病叶 2 用品准备0.1%升汞溶液(广口瓶盛装); 95%酒精(广口瓶盛装); 1000ppm链霉素;瓶装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瓶装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此外,还有以下备品,无菌水1瓶,灭菌培养皿6付,灭菌1毫升吸管2支,解剖剪、解剖刀和镊子各1把,移植环,移植钩、酒精灯、珐琅盘和试管架各1个,毛巾1条,玻璃铅笔1支及火柴等。
实验步骤(一)玉米小斑病与水稻纹枯病原分离(组织分离法)1、取样。
取患玉米小斑病、水稻纹枯病的病样,分别切取材料2-3mm长的病健交界处。
2、表面消毒。
将病组织用清水洗净,接着放到75%酒精里浸泡30s,然后放到0.1%升汞里浸泡0.5~1min,最后用无菌水洗3次。
3、培养。
把材料放到pda培养基上并在25℃培养箱里培养2~3天,观察结果。
(二)水稻白叶枯病原分离(稀释分离法)1消毒:将剪下的植物组织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在用0.1%的升汞洗0.5~1分钟,最后用无菌水洗涤3次。
2捣碎:取用一个灭菌小皿,向内滴加1~2滴无菌水,然后灭菌剪刀剪碎已洗涤好的组织,放入水中静置5-10分钟,制备成菌悬液。
3划线:用接种环取一环菌悬液进行平板划线。
4培养:将平板倒置,写标签,至于28-30摄氏度培养,2天后,观察分离结果。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 1.内容、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苦瓜霜霉病病叶、竹子黑痣病病叶实验器材:解剖针、剪刀、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水、立体显微镜 2.实验步骤(一)苦瓜霜霉病病原装片制作1取苦瓜霜霉病病叶,用剃刀或解剖针轻轻刮取苦瓜霜霉病病叶上的白色粉状物。
2在载玻片上点一滴绵蓝乳酚油,将针尖或刀片浸于绵蓝乳酚油中,使锈粉进入漂散于绵蓝乳酚油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