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25a6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a.png)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依据《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123号)要求修订。
一、新生儿科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才能进入,各级医护人员由科主任的统一管理,调配,并上报医务科和医院相关部门。
(二)新生儿科护士必须符合监护室护理人员资质要求。
(三)科主任全面负责新生儿科管理工作,主管医师负责日常医疗工作,新生儿科护士长负责监护室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
(四)各级医护人员必须服从新生儿科主任和护士长管理,严格遵守监护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
(五)各级医护人员须积极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达到各级职务人员岗位技术要求。
(六)新生儿科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仪表端庄、大方、作风严谨。
(七)新生儿科各级医师必须遵守监护室各项管理规定。
二、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一)为保持病室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
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谢绝参观。
(二)进入监护室工作人员须规定洗手、更衣、带工作帽、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换鞋,穿外出服。
(三)新生儿科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四)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
接触患者体液以及为保护性隔离患者和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五)保持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
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打手机和电话聊天。
三、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一)每日晨会组织大交班1次,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值班护士报告患者病情与治疗护理情况,当班医师和当班护士报告值班期间病房住院患者流动情况、整体工作情况。
主管医师和护士长安排布置当日工作。
(二)值班医师下班前须将新、急危重和疑难患儿的病情和注意事项做好交班记录。
交接班时,交、接班医师进行床旁交接班。
值班护士交班前应完成各种监护记录,检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防止遗漏。
规章制度范本_新生儿科
![规章制度范本_新生儿科](https://img.taocdn.com/s3/m/4371693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1.png)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范本一、新生儿科简介新生儿科是我院重点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新生儿保健工作。
科室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提供 24 小时全天候医疗服务。
为保证新生儿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现将新生儿科规章制度如下:二、新生儿科规章制度1. 工作纪律(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应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服从领导安排,确保医疗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医疗质量安全(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
3. 医学教育(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关注国内外新生儿科发展动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做好带教工作,培养新一代医学人才。
4. 环境卫生(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维护好科室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安静的医疗环境。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团队合作(1)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树立团队意识,相互支持、协作,共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关心科室发展,为科室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总结新生儿科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科室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b12b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意识,完善身份识别信息采集。
2.完善新生儿保暖措施,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增强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正确使用复苏囊,提高抢救效率。
5.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严格执行给药制度。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
8.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9.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10.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一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11.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
用。
12.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医学部及护理部。
13.加强患儿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4.非NICU 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病区,加强工作人员通道及患儿通道的安全管理。
15.病房内严禁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6.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9929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c.png)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护理工作规范》和我国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实际而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二、护理组织管理1.新生儿科护理组织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实行护士长负责制。
护士长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临床经验,负责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
2.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岗位管理要求,实行层级管理,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新生儿科应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根据患儿数量和病情,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4.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和业务考核,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三、护理工作流程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遵循患儿为中心的原则,实施整体护理,确保患儿生理、心理、社交和道德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2.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床号、姓名、年龄、药名、剂量、用法、时间。
3.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4.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给予患儿治疗,严格执行用药原则,确保用药安全。
5.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6.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喂养和营养支持,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开展健康教育,向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四、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新生儿科应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
2.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3.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发生。
4.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引进新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五、护理文书书写1.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认真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0376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d.png)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1医院新生儿科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连续值班制,由专业医生和护士轮班负责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和治疗。
1.2值班医生和护士轮班制度由科室主任安排,确保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1.3医生和护士在值班期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得私自离开工作岗位,确保能及时响应患儿家属的需求和紧急情况。
1.4值班医生和护士应按时交接班,确保工作连续性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二、新生儿照护2.1医院注重对新生儿的照护,医院新生儿科配备有专职医生和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2.2新生儿照护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的生理监护、食物喂养、疾病治疗、护理管理等。
2.3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应熟悉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及时掌握新生儿发生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2.4医生和护士应遵守新生儿喂养的原则,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必要的护理。
三、传染病防控3.1医院新生儿科作为一个重要的感染源,必须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制度,确保患儿和职工的健康安全。
3.2医院应实行新生儿科的闭环管理,定期对工作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无菌操作。
3.3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规定进行个人卫生管理,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勤洗手、戴口罩等。
3.4医院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四、家属沟通4.1医院新生儿科致力于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必要的心理支持。
4.2医务人员应耐心听取患儿家属的意见和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答疑问,帮助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4.3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家属的情绪变化和需求,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
4.4家属在随访期间应遵守科室规定,按时完成出院手续和治疗计划,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五、医疗质量管理5.1医院新生儿科应严格执行相关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fe92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7.png)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一、入院管理⒈新生儿入院流程⑴家长手续办理⑵接诊室接诊⑶新生儿常规检查⑷分娩与新生儿情况记录⒉新生儿病历管理⑴病历书写规范⑵病历资料归档⑶病历保密措施⒊新生儿住院费用管理⑴住院费用结算流程⑵医保报销管理⑶收费标准与退费政策二、护理管理⒈新生儿基础护理⑴洗澡与更换尿布⑵喂养与观察⑶体温、心率和呼吸监测⑷新生儿安抚与安全措施⒉特殊护理管理⑴早产儿护理⑵低体重儿护理⑶高风险儿护理⑷心脏疾病儿护理⒊新生儿疾病防控⑴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⑵免疫接种与防疫措施⑶呼吸道感染预防三、医疗管理⒈新生儿常见疾病诊治⑴新生儿黄疸的诊治⑵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⑶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治⑷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⒉新生儿重症监护⑴新生儿重症监护设备与操作⑵新生儿危重病情处理⑶新生儿转运与稳定性维护⑷新生儿死亡病例管理⒊新生儿药物管理⑴药物配药流程⑵药物使用与剂量计算⑶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安全附件:附件2:新生儿入院流程图附件3:新生儿护理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入院流程:指新生儿入院办理手续及接诊流程。
⒉病历书写规范:指病历内容的格式规范,包括病历记录的分类、日期、医生签名等要求。
⒊住院费用结算流程:指新生儿住院期间费用结算的流程,包括费用明细、结算方式等。
⒋早产儿:指孕龄低于37周的婴儿。
⒌低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⒍高风险儿:指具有一定患病风险的婴儿,包括胎儿宫内窘迫、母儿血型不合、早产儿等。
⒎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指新生儿在医院内预防感染发生并控制已发生感染的工作。
⒏免疫接种与防疫措施:指新生儿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以及其他防疫措施。
⒐新生儿重症监护设备与操作:指用于监测和维持新生儿生理功能稳定的医疗设备及操作流程。
⒑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安全:指新生儿使用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用药安全。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f742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4.png)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包括对新生儿的护理、监测、用药、喂养等内容。
第三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首要”的原则,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健康。
第四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第五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第二章护理原则第六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二)严格遵守医嘱,科学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三)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四)保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六)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维护职业操守,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弱,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暖;(二)严格遵守消毒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的清洁卫生;(三)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四)建立良好的工作纪律,保持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三章护理流程第八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诊:接诊新生儿后,需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病史和症状,制定护理方案;(二)监测: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随时关注病情变化;(三)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包括清洁护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四)观察: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五)汇报: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六)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新生儿科病区工作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区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c8d7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2.png)
新生儿科病区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新生儿科病区的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医疗服务,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订立本《新生儿科病区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新生儿科病区全部工作人员以及与新生儿相关的其他科室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全部工作人员在新生儿科病区工作期间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第二章医疗服务管理第四条新生儿科病区工作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不绝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五条新生儿科病区必需设立专职医生,负责新生儿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六条全部新生儿必需经过入院登记和评估,在医疗团队的监护下进行治疗,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和有效。
第七条医疗团队在每位新生儿的治疗过程中必需严格遵从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不得存在违规操作和不合理用药行为。
第八条新生儿病情发生变动时,医疗团队必需立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向家属和上级医生汇报,以确保患儿的安全。
第九条新生儿的家属有权了解其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参加肯定程度的护理工作,医院将供应相应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条新生儿科病区必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病区的清洁乾净,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第十一条新生儿科病区必需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禁止超量使用或滥用药物。
第十二条新生儿科病区必需建立有效的急救机制,明确急救流程和责任人员,保证在急救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抢救患儿。
第十三条新生儿科病区必需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本领,确保应对突发情况的本领。
第四章护理管理第十四条新生儿科病区的护理工作必需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护士负责,并定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十五条新生儿科病区必需做好患儿的个性化护理,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订立和执行护理计划,确保患儿得到全程、全方位的护理。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e52e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8.png)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科室,它肩负着保障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重任。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新生儿得到妥善的照顾和治疗,以下是新生儿科的各项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温度应维持在 24-26℃,湿度在 55%-65%。
病房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严格限制非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并洗手、消毒。
3、新生儿病床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整洁。
患儿使用的物品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病房内的医疗设备和仪器要定期检查、维护和消毒,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其进行清理呼吸道、保暖、断脐等处理,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记录。
2、严格执行新生儿喂养制度,根据新生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
喂奶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吞咽情况,防止呛奶。
3、做好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每日为其沐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有无黄疸、红疹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加强新生儿的眼部、口腔、耳部护理,预防感染。
5、新生儿的尿布要及时更换,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三、新生儿医疗操作管理制度1、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新生儿的静脉穿刺、采血等操作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新生儿的痛苦。
3、给新生儿使用的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注意药物的剂量、浓度、用法和用药时间,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进行新生儿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新生儿感染防控管理制度1、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或消毒。
2、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8871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e.png)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新生儿科的工作正常进行,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和保健水平,妇幼保健院制定了以下工作制度。
1.工作时间制度:1.1工作时间:根据值班计划,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需要按照规定时间上班,并且不能提前下班,必须保证岗位的连续性;1.2接班交接班制度:医生和护士在交接班时需要详细了解患儿的情况和护理要点,并认真记录;1.3值班轮换制度:医生和护士需要按照轮班计划进行值班,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2.门诊工作制度:2.1门诊时间:新生儿科门诊的时间需在医院规定的时间之内,并且需要提前排班;2.2门诊排班:门诊医生需要在签到之后,根据排班表进行工作,并保证按时接诊患儿;2.3门诊接诊:门诊医生需要认真了解患儿的病情,进行详细询问、检查和诊断,并根据需要给予治疗或指导。
3.住院工作制度:3.1住院接诊:接诊医生需要在接收患儿之后,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病史,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3.2住院护理:住院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例如喂奶、换尿布、清洁护理等;3.3住院查房:医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查房并记录患儿的情况和治疗效果;3.4住院手术:如有需要进行手术的患儿,医生和护士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术准备和术后护理。
4.病案管理制度:4.1病案建立:在接收患儿之后,医生和护士需要及时建立病案,并根据规定填写病历;4.2病案归档:治疗结束后,将病案归档到指定位置,并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阅;4.3病历整理:医生需要将患儿每次就诊的病历整理齐全,以备每次查房或会诊时使用。
5.医疗质量管理制度:5.1医疗质量监控:医院设有专门的医疗质量监控部门,对新生儿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5.2医疗事故报告:如有医疗事故发生,医生和护士需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5.3过失要求追究:对于存在医疗过失的医生和护士,将按照规定进行追究和处罚。
以上就是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a2687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b.png)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1.新生儿病室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新生儿病室的安全管理,确保新生儿的人身安全。
(2)严格执行访问制度,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
(3)加强新生儿床铺管理,保证床铺整洁、安全。
(4)加强新生儿护理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新生儿室应保持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
(3)新生儿床铺、衣物、尿布等应定期清洗、消毒。
(4)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确保交接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交班前,接班人员应提前到达新生儿室,了解新生儿病情及护理需求。
(3)交班时,双方医护人员应在新生儿病室内进行面对面的交接,确保交接质量。
(4)接班人员应及时记录交接班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4.设备管理制度(1)新生儿室设备应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2)定期对新生儿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1.加大对新生儿疾病的宣传,让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监护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方式、费用等,签订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2.由指定人员负责在本院内新生儿筛查血样标本采集、保存、传递工作。
血片采集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常规,保证血片采集、运送和卡片填写质量。
4.采血者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卡,字迹清晰,不得漏项。
5.采集的血样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血样要及时通知有关采集人员重新采集。
6.对同意进行新筛的对象,在出生后72小时,且哺乳达到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采血,制成血片,做好登记,储存至2-8℃的冰箱内。
7.按市物价局收费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7fd4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7.png)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一、NICU保持室温在22~24℃左右,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清洁整齐,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二、工作人员必须无传染病,全体工作人员定期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不合格及时查找原因并分析解决,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NICU谢绝参观,家属在规定的时间,经探视通道隔窗探视,危重患儿家属经主治医师或护士长同意方可床旁探视。
三、工作人员入室前应穿好室内工作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婴儿前后要洗手。
四、NICU的面巾、橡皮奶嘴、奶瓶、婴儿用过的尿布、被服、新生儿衣服及其它用物均应各自分开,用后立即洗净并煮沸、消毒方可再用。
新生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消毒处理。
五、室内每日清洁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每周大清洁整顿一次,勤更换床单、被服。
六、早产儿及病儿分开居住,新生儿患传染病或有感染可疑时,必须隔离治疗。
七、值班人员应随时观察和护理新生儿,不得擅离NICU,发现新生儿有脐带出血、面色苍白、发绀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予以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
八、NICU室内的器械、物品等均应固定专用。
九、新生儿手腕上应系上注明婴儿姓名,性别,住院号,体重等信息,婴儿出院时要认真查对。
十、每次交接班除书面报告外,还要巡视新生儿,逐一床旁口头交班。
病危新生儿交班本上要书写清楚,并将特殊病情记入护理记录栏。
一切用品在下班前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3684f4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2.png)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规范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生儿科的管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护士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新生儿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主要从事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工作。
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维护患儿的利益。
第四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医德医风,尊重患儿和家属,严守职业操守,维护医院形象。
第五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规定,不得违法违规,不得侵害患儿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新生儿病房管理第六条新生儿病房是医院对新生儿进行特殊护理和治疗的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设备。
第七条新生儿病房应当保持清洁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噪音控制在接受范围内,确保患儿的安静和舒适。
第八条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护理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新生儿病房设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记录患儿的病情、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病房巡查和整理,保证病历的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新生儿护理规范第十一条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必须洗净双手,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患儿。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工作中必须细心谨慎,注重细节,避免发生意外。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和上级,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当在工作中热情周到,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患儿的生活和情绪,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六条新生儿是极其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新生儿的安全防护,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科室的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室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580e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a.png)
新生儿科室的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室规章制度》
一、新生儿科室的管理
1. 新生儿科室是医院重要的特殊科室,对医院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和管理。
2. 新生儿科室的管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和新生儿科室规章制度执行。
二、新生儿护理
1. 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要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和医嘱进行,严格按时进行喂养、换尿布、清洁等工作。
2.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新生儿,比如早产儿、需要接受特殊治疗的新生儿,护士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监护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
三、新生儿科室的设备和卫生
1. 新生儿科室的设备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
2. 新生儿科室的卫生要求严格,要保持通风、干燥,保持科室内的空气清新。
四、新生儿科室的工作制度
1. 新生儿科室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工作,护士要轮班值班,保证新生儿得到全天候的护理。
2. 新生儿科室要配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对新生儿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五、新生儿科室的卫生防护
1. 医护人员要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证新生儿科室内的卫生安全。
2. 新生儿科室要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保证科室内的安全卫生。
以上就是新生儿科室的规章制度,希望所有医护人员都能认真执行,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12f02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6.png)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1.新生儿监护室由护士长管理,主治医师协助。
保持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和大声喧哗。
每天通风2次。
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或吃东西。
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归还原处。
2.急救仪器设备和用品应常备不懈,并由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
报警信号为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3.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值班医生24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4.任何时候,全科医护人员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
外来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5.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并详细记录。
6.观察病情严密,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
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通报病情变化。
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1033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c.png)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一、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总查对医嘱一次。
转抄医嘱后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此外一人查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临时执行旳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急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急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剖留予急救后再次查对。
对有疑问旳医嘱必须问询清晰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使用方法、时间。
2.备药前要检查药物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剖、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物、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规定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问询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物、第一类精神药物管理规定》(卫医药【】438号文献)。
护士要通过反复查对,用后安剖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步,护理部要根据药物阐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导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如有疑问,应及时检查,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剖,经另一人查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认真查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查对(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查对,查对无误后执行。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旳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查对工作。
血液标本按规定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旳静脉中抽取。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4139b7f8c75fbfc77db2b2.png)
医院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一、全体医务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早上提前10分钟,大查房早上提前30分钟到科室,工作未完成或接班医师未到不能下班)。
二、认真查房,耐心向病儿家长解释病情及回答相关问题。
三、新收病人必须于5分钟内有人负责接待,安排床位(不能冷落病人,重症患儿必须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救治)。
四、当患儿发生医疗或者护理不良安全事故时,如严重输液、输血反应、过敏或原有病情加重,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上级医师、科主任必须及时处理,重大情况向医务科或院长汇报,应按照不良安全事故处理规范进行处置。
五、发生医疗投诉,纠纷,当班医师必须及时进行初步解释,若病儿家长不满意或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报告科主任,科主任必须尽快到达处理,必要时向医务科及院长汇报。
六、急诊就诊病人,不论轻重应给予接诊,不得推诿,危急、重症患儿值班医生应立即给于抢救,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七、病房值班医师应认真巡房,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危重病儿应坚持床头接班。
八、负责带教工作的医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查房和组织病例讨论,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并由夜班医师监督实习医生的夜间坐班签到。
九、新生儿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注意病区的清洁卫生,进
入必须穿隔离衣,换鞋,给每个病儿检查、处理治疗前必须洗手,注意安全,24小时必须有人在岗。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432a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9.png)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婴儿病情变化。
2、新生儿科应保持整洁和通风、适宜的温度。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病室内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换鞋。
3、婴儿接回新生儿科后要详细核对姓名、性别、床号(出院时要严格查对)方能戴上手笺,坚持每日查对一次。
磅体重后,包被外应标明床号,以便识别,严防差错。
4、新入院患儿要根据医嘱下病重、病危通知,并做入院介绍,根据医嘱给予治疗。
5、护理婴儿应动作轻柔,认真仔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6、婴儿每日应洗澡,臀部及皱褶部位洗后擦干,用油剂涂擦,耳道内的胎脂也应用紫草油擦干净;上一班入室的新生儿下一班值班人员一定要检查脐带是否出血,有无大小便,定时换尿布,认真书写护理报告。
7、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家长及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任意出入新生儿科。
8、工作时间应加强责任心,杜绝干私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和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
2、定期向病人家属宣传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清扫1次。
垃圾及时处理,厕所随时清扫。
5、医护人员要穿戴工作服、帽子,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办好交接手续。
6、定期召开病人家属座谈会,征得意见,改进工作。
7、工作人员须向新入院患儿家属介绍医院制度、情况,了解思想、要求,鼓励其树立信心。
8、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亲切,语言温和,对个别病人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耐心劝解,既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治疗原则。
9、入院时向家属解释病情,有关病情恶化、预后不良,需及时如实告知,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10、不要对病人家属谈论其他医院治疗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11、合理安排时间,严格探视制度,避免紊乱嘈杂,保持病房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