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图背诵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展开全文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治疗脐周痛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治疗腹痛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治疗哮喘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治疗喘息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治疗头痛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治疗心脏病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好书推荐:学习穴位,看《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就够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治疗腰腿痛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治疗腰背痛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治疗腿痛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治疗脚痛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6张图加6个口诀,快速记牢人体360个穴位
6张图加6个口诀,快速记牢人体360个穴位
对于一些埋线初学者,人体的穴位名称和位置是比较难记的,而各种隐讳难记的穴位更是让人头大,这对于埋线的学习是非常有影响的,有的人可能因此而放弃学习。
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套快速记忆人体穴位的方法,希望大家好好收藏学习哦。
01手部穴位四律口诀:
合谷后溪内外关,支沟曲池加少海。
大陵神门腰痛点,只剩鱼际手说完。
02、头部五官穴位口诀:
人中印堂肩内陵,阳白睛明和廉泉。
承泣太阳和颊车,听会丝竹空在耳眼。
03头部其他比较常见穴位口诀:
攒竹迎香加承浆,四白哑门和地仓。
风池下关连天突,翳风头维在头上。
04、肩部常见学位口诀:
大椎腰阳关和肩前,中脘天枢加肩井。
关元中级定喘穴,俞谬贞字前都是肩。
05、腿部常见穴位的口诀:
血海委中和环跳,殷门膝眼三阴交。
承山悬钟加涌泉,解溪粱丘都在脚。
06、其他人体结构穴位的口诀:
条口丰隆下巨虚,足三里太冲阑尾点。
阴阳陵泉相互补,内庭公孙胆囊点。
还有几穴不常记,长强昆仑和太溪。
略知略懂方可必,自学自练自成医。
最全含高清图经络穴位歌诀及白话解
十四经腧穴分寸歌十四经腧穴分寸歌(1)肺经(LU)【歌诀】【歌诀】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中府六寸一肋间,云门锁下窝里延,天府腋下三寸边,侠白府下一寸粘,尺泽就在肘纹尖,孔最腕上七寸连。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太渊陷入腕纹尖,鱼际赤白肉际间,少商拇甲韭叶远,咳嗽热喘咽喉炎。
【白话解】【白话解】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太阴肺经走里前,起于中府少商尖。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LU”是手太阴肺经国际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是手太阴肺经国际标准命名的英文缩写,本经共本经共11个经穴,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本经经穴主治胸肺部的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疼痛。
本经经穴主治胸肺部的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疼痛。
中府六寸一肋间,云门锁下窝里延,天府腋下三寸边,侠白府下一寸粘。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距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
而云门恰在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寸。
尺泽就在肘纹尖,孔最腕上七寸连。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
天府穴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腋前纹头下3寸处,侠白位于4寸处。
寸处。
尺泽穴位于肘横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中,孔最穴在尺泽、太渊连线,腕横纹上7寸。
寸。
列缺腕上寸半边,经渠一寸寸口沿,太渊陷入腕纹尖,鱼际赤白肉际间,少商拇甲韭叶远,咳嗽热喘咽喉炎。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易取法两手交叉食指尽头处即是列缺。
经渠位于桡动脉桡侧,腕横纹上l 寸处,太渊位于桡动脉桡侧当腕横纹桡侧端的凹陷中,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0.1寸即如一韭叶宽的地方。
叶宽的地方。
(2)大肠经(LI)大肠经手二十L I ,起于商阳迎香停,头面口鼻喉眼齿,胃肠神热与表皮, 商阳食指外侧钉,二间握拳节前定,三间握拳节后铭,合谷虎口岐骨进,阳溪腕上陷两筋,腕上三寸是偏历,温溜腕上五寸郗,池下四寸下廉气,池下三寸上廉臂,三里池下二寸请,曲池泽髁中央进,肘髎肱旁池寸离,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上方三角肌,肩髃肩峰举臂进,巨骨肩尖骨陷里,天鼎扶下一寸擒,扶突肌中喉结滨,禾髎孔外水沟平,迎香鼻唇沟外灵。
人体经络穴位大全(纯文字背诵版)
手太阴肺经(寅时3-5时)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时)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足阳明胃经辰时7-9时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足太阴脾经(巳时9-11时)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手少阴心经(午时11-13时)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15时)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足少阴肾经(酉时17-19时)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手厥阴心包经(戍时19-21时)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足少阳胆经(子时23-1时)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足厥阴肝经(丑时1-3时)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督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素髎水沟兑端龈交任脉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任脉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经外奇穴四神聪当阳鱼腰上明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夹承浆内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牵正翳明安眠颈百劳子宫三角灸定喘夹脊胃脘下俞痞根下极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肩前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十宣环中髋骨鹤顶百虫窝膝眼胆囊阑尾内踝尖外踝尖八风独阴气端女膝颈四椎旁十二井穴阿是穴八髎瘰疬灸瘰疬生发穴疔俞消颤穴泽前乳四穴。
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附高清图,只发一次,需要的收好了!
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附高清图,只发一次,需要的收好了!大家好,我是中医老李,今天为大家带来人体162个常用穴位介绍,分三个部分:一:100个《穴位功效大全》,简单介绍!二:22个最常见的穴位汇总,配高清图!三:《40个常见病穴位按摩大全》,详细介绍!整理了很长时间,算是非常全面了,只发一次,有需要的朋友收好了!一:100个《穴位功效大全》,简单介绍!1.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2.万能穴——合谷3.长寿穴——足三里4.消气穴——太冲5.强胃穴——足三里6.腰痛穴——飞扬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9.补肾穴——太溪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11.补血穴——血海12.止咳穴——极泉、尺泽13.皮肤病穴——曲池14.消炎穴——商丘15.耳鸣穴——少海16.颈椎病穴——天窗17.膝痛穴——内关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21.护膝穴——曲泉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23.糖尿穴——地机24.牙痛穴——合谷、肩井25.胆结石穴——中渎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27.恐惧病穴——太溪28.治痘穴——太冲、曲池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30.雀斑穴——丝竹空31.眼袋穴——承泣32.鱼尾纹穴——瞳子髎33.噩梦穴——厉兑34.肚子痛穴——下巨虚35.胃肠炎穴——天枢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37.嗓子失声穴——大钟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39.减肥穴——带脉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42.糖尿病穴——腕谷43.扭伤穴——大包44.厌食、脱发穴——太溪45.便秘穴——带脉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47.脑血管穴——瘛脉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49.手麻穴——支正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52.美容穴——天容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56.咳喘穴——中府57.夜间咳嗽穴——鱼际58.补气穴——经渠、气海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60.明目穴——中渚61.乳腺炎穴——天池62.白发穴——浮白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64.晕车穴——关冲65.疲劳穴——液门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67.高血脂穴——环跳68.腰酸穴——风市69.化痰穴——丰隆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71. 抽筋、扭筋穴——阳陵泉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74.鼻出血穴——内庭75.痛经穴——蠡沟、带脉76.口腔溃疡穴——间行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78.腰背痛穴——委中79.肌肉萎缩穴——大都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81.痛风穴——复溜、筑宾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84.老花眼穴——光明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86.冠心病穴——云门87.肾结石穴——筑宾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89.电脑病穴——天窗90.甲亢穴——天柱91.中风穴——百会92.水肿穴——承浆93.口眼歪穴——颊车94.老人痴呆穴——老人穴95.静脉曲张穴——太渊96.黄褐斑穴——天容987.耳炎穴——前谷98.中暑穴——十宣、人中99.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100.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二:22个最常见的穴位汇总,为自己、为家人收配高清图1、百会穴---平肝宁神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中医穴位图背诵
中医穴位图背诵一、督脉穴位分寸歌(28穴)尾骨尖端是长强,二一椎下腰俞藏。
十六阳关十四命,十三悬枢细推详。
十一椎寻脊中穴,十椎中枢穴需量。
第九椎是筋缩穴,七椎之下即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一椎之下陶道当。
一椎之上大椎穴,入发五分哑门行。
风府哑上五分取,脑户府上寸半量。
强间后顶两个穴,相距俱做寸五量。
百会颅顶中央取,向前寸半前顶张。
顖会百前三寸是,上星入发一寸量。
神庭入发五分处,素髎乃在鼻尖上。
水沟鼻下唇上纪,兑端上唇正中央。
龈交门齿微上取,二十八穴已章详。
二、任脉穴位分寸歌(24穴)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耻骨之上缘。
中极脐下四寸取,脐下三寸是关元。
石门脐下二寸是,气海乃在寸半间。
阴交脐下一寸是,脐窝中央神阙传。
脐上上行各一寸,水分下脘建里参。
中脘上脘与巨阙,气穴行至鸠尾边。
中庭膻中下寸六,膻中位在两乳间。
玉堂紫宫华盖穴,上行俱做寸六看。
璇玑华盖上一寸,天突胸骨上凹探。
廉泉喉头节上陷,承浆唇下窝中间。
三、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11穴)肺经穴起于中府,华盖平去六寸处。
云门璇玑旁六寸,锁骨之下外端处。
天府腋三臂内求,侠白泽上五寸渚。
尺泽肘中横纹是,孔最腕上七寸属。
列缺食指交叉尽,经渠腕后五分处。
太渊腕后横纹头,鱼际红白肉界处。
少商大指甲根旁,喉痛刺之可除苦。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20穴)商阳食指内侧端,二间寻来本节前。
三间节后陷中取,河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溪上三寸端。
温溜偏历上二寸,溜上一寸下廉堪。
再上一寸上廉穴,池下二寸三里辩。
曲池曲肘纹头陷,池上一寸肘髎探。
池上三寸手五里,臂臑池上七寸观。
肩髃最好举手取,前后凹陷穴在前。
巨骨肩锁两端间,天鼎扶突下寸端。
扶突喉节旁三寸,禾髎沟旁五分参。
迎香鼻旁五分取,大肠经穴已完篇。
五、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45穴)胃之经系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
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
地仓口角四分处,大迎颔前寸三分。
颊车耳下八分近,下关合口有孔寻。
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分。
最全人体穴位图和对治病症(最新彩图)
快来收藏:已知最全面的人体穴位图及对治病症(彩图)特效穴位: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3部位150个穴位图汇总
⑩⑨⑧⑦⑥⑤ ④③②①② ③④ ⑤⑥⑦⑧⑨
舟车
大海
地库 陂池 坑堑 地阁 下舍 奴仆 碓磨
鹅鸭
(13)地阁 第十三部位为地阁。从中向右顺数。分别为,①地阁②下舍③奴仆④碓磨⑤坑堑⑥地库⑦陂池⑧鹅 鸭⑨大海⑩舟车
十三部位总图歌
第一天中对天岳 左厢内府相随续 高广尺阳武库同 军门辅角边地中 第二天庭连日角 龙角天府房主墓 上墓四煞战堂连 驿马吊庭分善恶 第三司空额角前 上卿少府更相连 交友道中交额好 重眉山林看圣贤 第四中正额角头 虎角牛角辅骨游 玄角斧戟及华盖 福堂彩霞郊外求 第五印堂交锁里 左目蚕室林中起 酒樽精舍对嫔门 动路巷路青路尾 第六山根对太阳 中阳少阳及外阳 鱼尾奸门神光接 仓井天门元武藏 第七年上夫座参 长男中男及少男 金柜禁房并贼盗 游军书上玉堂庵 第八寿上甲柜依 归来堂上正面时 姑姨姐妹好兄弟 外甥命门学堂基 第九准头兰台正 法令灶上宫室盛 典御园仓后阁连 守门兵卒记印绶 第十人中对井部 账下细厨内阁附 小使仆从妓堂前 婴门博士悬壁路 十一水星阁门对 北邻尾巷通衢路 客舍兵兰及家库 商旅生门山头寄 十二承浆祖宅安 孙宅外院林苑傍 下墓庄田酒池上 郊廓荒丘道路傍 十三地阁下舍随 奴仆碓磨坑堑危 地库陂池及鹅鸭 大海舟车无忧疑
(5)印堂 第五部为印堂。从中向右顺数,分别为①印堂②交锁③左目④蚕室⑤林中⑥酒樽⑦精舍⑧嫔门⑨动 路⑩巷路 11 青路。
山根
太阳 中阳
少阳 外阳
鱼尾 奸门
神光
仓井 天门
元武
11⑩⑨⑧⑦⑥⑤④③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6)山根 第六部位为山根。从中向右数,分别为①山根②太阳③中阳④少阳⑤外阳⑥鱼尾⑦奸门⑧神光⑨仓井⑩天门 11 元武。
流年运气歌
四十八岁、四十九岁、五十七岁看准头、兰台、廷尉。该处颜色宜明黄,为上好色。发 红者不好,谨防灾祸。发赤色主散财,发青色主死亡。鼻为土星,土宜黄,忌火、忌木、 忌水,如有红、青、黑均为灾难之相。五十一岁至五十七岁看人中、仙库、食仓、禄仓、 法令。这些部位在唇之上,人中在两旁。此部位在水星,切忌生尘,以明润色为上好之 色。色发白、发黄均不好。五十八、五十九岁看虎耳,与归来、奴仆合称下库。色泽发 黄也不为坏运。六十岁看水星(唇)。唇的颜色不论老幼都以红明紫亮为好。女子忌白 色,男子忌赭色。六十一岁看承浆。五下岁前后承浆色宜红。少年人此部位出黑色易遭 水厄而亡。六十二、六十三岁看地库。以白色为佳。无论老少,此处黑色为灾。六十四 至六十七岁看陂池、鹅鸭、金缕。此部位以白明亮润为好。如发出白粉枯骨之色为大灾, 死到临头。六十八、六十九岁看归来,此处宜润,怕枯。七十岁、七十一岁看颂堂、地 阁,色泽以白红色为好,晚年幸福。如发黑色,为寿命之终结。七十二到七十七看奴仆、 股骨、子等部位;七十八、七十九看丑位;八十、八十一岁看寅位;八十二、八十三岁 看卯位;八十四、八十五岁看唇位;八十六、八十七岁看巳位;八十八、八十九岁看午 位;九十、九十一岁看未位;九十二、九十三岁看申位;九十四、九十五岁看酉位;九 十六、九十七岁看戌位;九十八、九十九岁看亥位;百岁看颏位。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1. 《穴位分布口诀》一背头面五官穴,睛明攒竹丝竹空。
二记上肢手上穴,合谷曲池肩髃中。
三想下肢脚上穴,足三里和三阴通。
四忆胸腹穴位多,膻中中脘气海逢。
五思腰背穴位密,肾俞命门大肠俞。
六念四肢关节处,环跳阳陵阴陵谷。
七记特殊穴位妙,人中涌泉百会好。
八背经络走向线,手三阴来手三阳。
九记穴位功效奇,止痛安神与调气。
十要反复多温习,针灸知识心中记。
2. 《针灸手法口诀》一针轻刺像蚊虫,慢慢推进不疼痛。
二提微微向上抽,感觉针下轻且松。
三捻左右旋转动,如同螺丝慢慢攻。
四插深深往里送,谨慎小心莫匆匆。
五捣如同鸡啄米,快速轻点有作用。
六刮针柄轻轻划,好似竹枝把风刮。
七弹针尾轻轻弹,微微震动经络欢。
八摇针体左右摆,好似小船水中来。
九飞进出针速度快,眨眼之间穴位在。
十留留针时间要恰当,病情不同细思量。
3. 《经络走向口诀》一手太阴肺经走,从胸走向手外头。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行至头面中。
三足阳明胃经忙,头面一直到足旁。
四足太阴脾经行,从足走向腹内停。
五手少阴心经连,从胸走向手下端。
六手太阳小肠经,从手通往头侧迎。
七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经脉成。
八足少阴肾经通,从足行至胸当中。
九手厥阴心包经,从胸到手路途定。
十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行至头侧情。
4. 《穴位定位口诀》一找眉间印堂穴,两眉之间很明确。
二寻鼻翼外迎香,鼻旁五分记心房。
三定耳屏前听宫,张口凹陷在其中。
四察手腕太渊处,桡侧横纹脉搏抚。
五测膝盖外犊鼻,屈膝就能找得齐。
六量外踝尖申脉,轻松定位不费猜。
七探肚脐下关元,四指距离正中边。
八寻肘横纹曲池,屈肘骨头外凸起。
九观背部大椎突,低头最高骨节处。
十认内踝尖照海,凹陷之中把它待。
5. 《常见病症针灸口诀》一遇感冒针灸帮,风池大椎合谷良。
二有头痛寻太阳,印堂百会效果强。
三患咳嗽肺俞用,列缺膻中止咳功。
四逢胃痛选中脘,足三里穴疼痛缓。
五遇失眠针神门,三阴交和安眠寻。
常用穴位图解
一、经典原文及注解1、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十要穴保健歌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1)风池穴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2)曲池穴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3)内关穴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
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4)合谷穴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5)后溪穴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穴位图人体的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人体上特定位置的一些敏感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下面是一张常用的人体穴位图,图中标示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它们对应的功能主治。
头部穴位•百会穴(Bai Hui):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后发际正中点,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头痛、眩晕等症状。
•印堂穴(Yin Tang):位于两眉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面部穴位•迎香穴(Ying Xiang):位于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可以缓解鼻塞、鼻窦炎等鼻部问题。
•四白穴(Si Bai):位于面部侧线与头骨上缘的交点,可以缓解面部疼痛、痤疮等问题。
上肢穴位•曲池穴(Qu Chi):位于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可以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等问题。
•内关穴(Nei Guan):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横纹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躯干穴位•涌泉穴(Yong Quan):位于足底正中线最后一个趾骨之下的凹陷处,可以帮助入眠、缓解焦虑等。
•气海穴(Qi Hai):位于脐中下方1.5寸,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下肢穴位•足三里穴(Zu San Li):位于小腿前外侧突起边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太冲穴(Tai Chong):位于足背第一、二蹠骨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
穴位的功能主治•百会穴: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缓解头痛、头晕等。
•印堂穴:平衡心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
•迎香穴:通鼻窦、缓解鼻塞、鼻炎、鼻窦炎等问题。
•四白穴:缓解面部疼痛、口腔溃疡、痤疮等。
•曲池穴: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
•内关穴: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涌泉穴:帮助入睡、缓解焦虑、失眠、健脑。
•气海穴:缓解消化不良、腹泻、胃胀等问题。
•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疲劳等。
•太冲穴:缓解失眠、焦虑、月经不调等。
2021年中医执业实践技能90个常用穴位(带图)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少府)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养老、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膏肓、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复溜)9、手厥阴心包经(郄门、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中渚、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12、足厥阴肝经(蠡钩、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天突、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腰痛点、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 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 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 肋或平第7 肋间隙(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 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 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 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人体穴位(含图)
人体耳穴图左脚掌右脚掌头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13,下关:在顴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19,哑门:在向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人体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学好中医并不难!
人体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学好中医并不难!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经穴图谱,分部位总结,并按照十四经脉列出,总共有361穴,非常实用,建议中医都收藏了。
中医认为凡是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穴位。
这些腧穴因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路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
分布于十四经以外的腧穴有“经外奇穴”、“阿是穴”、“耳穴”等。
人体穴位大全图解
⼈体⽳位⼤全图解⼈体⽳位⼤全图解⼈体⽳位正⾯图⼈体⽳位背⾯图⾜太阳膀胱经⽳ 睛明 Jingming (BL1) 攒⽵ Cuanzhu (BL2) 眉冲 Meichong (BL3) 曲差 Qucha (BL4) 五处 Wuchu (BL5) 承光 chengguang (BL6) 通天 Tongtian (BL7) 络却 Luoque (BL8) ⽟枕 YuZhen (BL9) 天柱 Tianzhu (BL10) ⼤杼 Dazhu (BL11) 风门 Fengmen (BL12) 肺俞 Feishu (BL13) 厥阴俞 Jueyinshu (BL14) ⼼俞 Xinshu (BL15) 督俞 Dushu (BL16) 膈俞 Geshu (BL17) 肝俞 Ganshu (BL18) 胆俞 Danshu (BL19) 脾俞 Pishu (BL20) 胃俞 weishu (BL21) 三焦俞 Sanjiaoshu (BL22) 肾俞 Shenshu (BL23) ⽓海俞 Qihaishu (BL24) ⼤肠俞 Dachangshu (BL25) 关元俞 Guanyuanshu (BL26) ⼩肠俞 xinochaogshu (BL27) 膀胱俞 Pangguangshu (BL28) 中膂俞 Zhonglushu (BL29) ⽩环俞 Baihuanshu (BL30) 上髎 Shangliao (BL31) 次髎 Ciliao (BL32) 中髎 Zhongliao (BL33) 下髎 Xialiao (BL34) 会阳 Huiyang (BL35) 承扶 Chengfu (BL36) 殷门 Yinmen (BL37) 浮郄 Fuxi (BL38) 委阳 Weiyans (BL39) 委中 WeiZhong (BL40) 附分 Fufen (BL41) 魄户 Pohu (BL42) 膏肓 Gaohuans (BL43) 神堂 Shentang (BL44) 譩譆 Yixi (BL45) 膈关 Geguan (BL46) 魂门 Hunmen (BL47) 阳纲 Yanggang (BL48) 意舍 Yishe (BL49) 胃仓 Weicang (BL50) 肓门 Huangmen (BL51) 志室 zhishi (BL52) 胞肓 Baohuang (BL53) 秩边 zhibian (BL54) 合阳 heyang (BL55) 承筋 Chengjin (BL56) 承⼭ Chengshan (BL57) 飞扬 Feiyang (BL58) 跗阳 Fuyang (BL59) 昆仑 Kunlun (BL60) 仆参 Pucan (BL61) 申脉 shenmai (BL62) ⾦门 Jinmen (BL63) 京⾻ Jinggu (BL64) 束⾻ Shugu (BL65) ⾜通⾕ Zutonggu (BL66) ⾄阴 zhiyin (BL67)督脉⽳ 长强 Changgqian (DU1) 腰俞 Yaoshu (DU2) 腰阳关 Yaoyangguan (DU3) 命门 Mingmen (DU4) 悬枢 Xuanshu (DU5) 脊中 Jizhong (DU6) 中枢 zhongshu (DU7) 筋缩 Jinsuo (DU8) ⾄阳 Zhiyang (DU9) 灵台 Lingtai (DU10) 神道 Shendao (DU11) ⾝柱 Shenzhu (DU12) 陶道 Taodao (DU13) ⼤椎 DaiZhui (DU14) 哑门 Yamen (DU15) 风府 Fengfu (DU16) 脑户 Naohu (DU17) 强间 Qiangjian (DU18) 后顶 Houdins (DU19) 百会 Baihui (DU20) 前顶 Qianding (DU21) 囟会 Xinhui (DU22) 上星 shangxing (DU23) 神庭 Shenting (DU24) 素髎 Suliao (DU25) ⽔沟 Shuigou (DU26) 兑端 DuiDuan (DU27) 龈交 Yinjiao (DU28)经外⽳ 背部⽳ 定喘 Dingchuan (Ex-B1) 夹脊 Jiaji (Ex-B2) 胃脘下俞 Weiwanxiashu (Ex-B3) 痞根 Pigen (Ex-B4) 下极俞 Xijishu (Ex-B5) 腰宜 Yaoyi (Ex-B6) 腰眼 Yaoyan (EX-B7) ⼗七椎 Shiqizhui (EX-B8) 腰奇 Yaoqi (EX-B9) 胸腹部⽳ ⼦宫 Zigong (EX-CA1) 颈臂⽳ 头颈部⽳ 四神聪 siShencong (EX-HN1) 当阳 Dangyang (EX-HN2) 印堂 Yintang (EX-HN3) 鱼腰 Yuyao (EX-HN4) 太阳 Taiyang (EX-HN5) ⽿尖 Erjian (EX-HN6) 球后 Qiuhou (Ex-HN7) 上迎⾹ Shangyingxiang (Ex-HN8) 内迎⾹ Neiyingxiang (EX-HN9) 聚泉 Juquan (EX-HN10) 海泉 Haiquan (Ex-HN11) ⾦津 Jinjin (EX-HN12) ⽟液 Yuye (EX-HN13) 翳明 Yiming (Ex-HN14) 颈百劳 Jingbailao (EX-HN15) 安眠⽳ 下肢⽳ 髋⾻ Kuangu (EX-LE1) 鹤顶 Heding (Ex-LE2) 百⾍窝 Baichongwo (EX-LE3) 内膝眼 Neixiyan (Ex-LE4) 膝眼 Xiyan (EX-LE5) 胆囊 Dannang (Ex-LE6) 阑尾 Lanwei (EX-LE7) 内踝尖 Neihuaijian (EX-LE8) 外踝尖 Waihuaijian (EX-LE9) ⼋风 Bafeng (EX-LE10) 独阴 Duyin (EX-LE11) ⽓端 Qiduan (EX-LE12) 上肢⽳ 肘尖 Zhoujian (EX-UE1) ⼆⽩ Erbai (EX-UE2) 中泉 Zhongquan (EX-UE3) 中魁 zhongkui (EX-UE4) ⼤⾻空 Dagukong (EX-UE5) ⼩⾻空 Xiaogukong (EX-UE6) 腰痛点 Yaotongdian (Ex-UE7) 外劳宫 wailaogong (EX-UE8) ⼋邪 Baxie (Ex-UE9) 四缝 Sifeng (Ex-UE10) ⼗宣 shixuan (Ex-UE11)⾜少阳胆经⽳ 瞳⼦髎 Tongziliao (GB1) 听会 Tinghui (GB2) 上关 Shangguan (GB3) 颔厌 Hanyan (GB4) 悬颅 Xuanlu (GB5) 悬厘 Xuanli (GB6) 曲鬓 Qubin (GB7) 率⾕ Shuaigu (GB8) 天冲 Tianchong (GB9) 浮⽩ Fubai (GB10) 头窍阴 Touqiaoyin (GB11) 完⾻ Wangu (GB12) 本神 Benshen (GB13) 阳⽩ Yangbai (GB14) 头临泣 Toulinqi (GB15) ⽬窗 Muchuang (GB16) 正营 zhengyins (GB17) 承灵 chegling (GB18) 脑空 Naokong (GB19) 风池 Fengchi (GB20) 肩井 Jianjing (GB21) 渊腋 Yuanye (GB22) 辄筋 Zhejin (GB23) ⽇⽉ Riyue (GB24) 京门 Jingmen (GB25) 带脉 Daimai (GB26) 五枢 Wushu (GB27) 维道 Weidao (GB28) 居髎 Juliao (GB29) 环跳 Huantiao (GB30) 风市 Fengshi (GB31) 中渎 Zhongdu (GB32) 膝阳关 Xiyangguan (GB33) 阳陵泉 Yanglingquan (GB34) 阳交 Yangjiao (GB35) 外丘 Waiqiu (GB36) 光明 Guangming (GB37) 阳辅 Yangfu (GB38) 悬钟 Xuanzhong (GB39) 丘墟 Qiuxu (GB40) ⾜临泣 zulinqi (GB41) 地五会 Diwuhui (GB42) 侠溪 Jiaxi (GB43) ⾜窍阴 Zuqiaoyin (GB44)⼿少阴⼼经⽳ 极泉 Jiquan (HT1) 青灵 Qingling (HT2) 少海 Shaohai (HT3) 灵道 Lingdao (HT4) 通⾥ Tongli (HT5) 阴郄 Yinxi (HT6) 神门 shenmen (HT7) 少府 Shaofu (HT8) 少冲 Shaochong (HT9)⾜少阴肾经⽳ 涌泉 Yongquan (KI1) 然⾕ Rangu (KI2) 太溪 Taixi (KI3) ⼤钟 Dazhong (KI4) ⽔泉 Shuiquan (KI5) 照海 Zhaohai (KI6) 复溜 Fuliu (KI7) 交信 Jiaoxin (KI8) 筑宾 zhubin (KI9) 阴⾕ Yingu (KI10) 横⾻ Henggu (KI11) ⼤赫 Dahe (KI12) ⽓⽳ Qixue (KI13) 四满 siman (KI14) 中注 Zhonszhu (KI15) 肓俞 Huangshu (KI16) 商曲 shangqu (KI17) ⽯关 Shiguan (KI18) 阴都 Yindu (KI19) 腹通⾕ Futonggu (KI20) 幽门 Youmen (KI21) 步廊 Bulang (KI22) 神封 Shenfeng (KI23) 灵墟 Lingxu (KI24) 神藏 shencang (KI25) 彧中 YuZhong (KI26) 俞府 shufu (KI27)⼿阳明⼤肠经⽳ 商阳 Shangyang (LI1) ⼆间 Erjian (LI2) 三间 sanjian (LI3) 合⾕ Hegu (LI4) 阳溪 Yangxi (LI5) 偏历 Pianli (LI6) 温溜 Wenliu (LI7) 下廉 xialian (LI8) 上廉 shanglian (LI9) ⼿三⾥ Shousanli (LI10) 曲池 Quchi (LI11) 肘髎 zhouliao (LI12) ⼿五⾥ Shouwuli (LI13) 臂臑 binao (LI14) 肩髃 Jianyu (LI15) 巨⾻ JUgu (LI16) 天⿍ Tianding (LI17) 扶突 Futu (LI18) ⼝⽲髎 Kouheliao (LI19) 迎⾹ Yingxiang (LI20)⾜厥阴肝经⽳ ⼤敦 Dadun (LR1) ⾏间 Xingjian (LR2) 太冲 Taichong (LR3) 中封 Zhongfeng (LR4) 蠡沟 Ligou (LR5) 中都 Zhongdu (LR6) 膝关 Xiguan (LR7) 曲泉 Ququan (LR8) 阴包 Yinbao (LR9) ⾜五⾥ Zuwuli (LR10) 阴廉 Yinlian (LR11) 急脉 Jimai (LR12) 章门 Zhangmen (LR13) 期门 Qimen (LR14)⼿太阴肺经⽳ 中府 Zhongfu (LU1) 云门 Yunmen (LU2) 天府 Tianfu (LU3) 侠⽩ Xiabai (LU4) 尺泽 Chize (LU5) 孔最 Kongzui (LU6) 列缺 Lieque (LU7) 经渠 Jingqu (LU8) 太渊 Taiyuan (LU9) 鱼际 Yuji (LU10) 少商 Shaoshang (LU11)⼿厥阴⼼包经⽳ 天池 Tianchi (PC1) 天泉 Tianquan (PC2) 曲泽 Quze (PC3) 郄门 Ximen (PC4) 间使 Jianshi (PC5) 内关 Neiguan (PC6) ⼤陵 Daling (PC7) 劳宫 Laogong (PC8) 中冲 zhongchong (PC9)任脉⽳ 会阴 Huiyin (RN1) 曲⾻ Qugu (RN2) 中极 Zhongji (RN3) 关元 Guanyuan (RN4) ⽯门 Shimen (RN5) ⽓海 Qihai (RN6) 阴交 Yinjiao (RN7) 神阙 Shenque (RN8) ⽔分 Shuifen (RN9) 下脘 Xiawan (RN10) 建⾥ Jianli (RN11) 中脘 Zhongwan (RN12) 上脘 Shangwan (RN13) 巨阙 Juque (RN14) 鸠尾 Jiuwei (RN15) 中庭 zhongting (RN16) 膻中 Danzhong (RN17) ⽟堂 Yutang (RN18) 紫宫 Zigong (RN19) 华盖 Huagai (RN20) 璇玑 Xuanji (RN21) 天突 Tiantu (RN22) 廉泉 Lianquan (RN23) 承浆 Chengjiang (RN24)⼿太阳⼩肠经⽳ 少泽 Shaoze (SI1) 前⾕ Qiangu (SI2) 后溪 Houxi (SI3) 腕⾻ Wangu (SI4) 阳⾕ Yanggu (SI5) 养⽼ Yanglao (SI6) ⽀正 Zhizheng (SI7) ⼩海 Xiaohai (SI8) 肩贞 Jianzhen (SI9) 臑俞 Naoshu (SI10) 天宗 Tianzong (SI11) 秉风 Bingfeng (SI12) 曲垣 Quyuan (SI13) 肩外俞 Jianwaishu (SI14) 肩中俞 Jianzhongshu (SI15) 天窗 Tianchuang (SI16) 天容 Tianrong (SI17) 颧髎 Quanliao (SI18) 听宫 Tinggong (SI19)⼿少阳三焦经⽳ 关冲 Guanchong (SJ1) 液门 Yemen (SJ2) 中渚 ZhongZhu (SJ3) 阳池 Yangchi (SJ4) 外关 Waiguan (SJ5) ⽀沟 zhigou (SJ6) 会宗 Huizong (SJ7) 三阳络 Sanyangluo (SJ8) 四渎 Sidu (SJ9) 天井 Tianjing (SJ10) 清冷渊 Qinglengyuan (SJ11) 消泺 Xiaoluo (SJ12) 臑会 Naohui (SJ13) 肩髎 Jianliao (SJ14) 天髎 TianLiao (SJ15) 天牖 Tianyou (SJ16) 翳风 Yifeng (SJ17) 瘛脉 Chimai (SJ18) 颅息 Luxi (SJ19) ⾓孙 Jiaosun (SJ20) ⽿门 Ermen (SJ21) ⽿和髎 Erheliao (SJ22) 丝⽵空 Sizhukong (SJ23)⾜太阴脾经⽳ 隐⽩ Yinbai (SP1) ⼤都 Dadu (SP2) 太⽩ Taibai (SP3) 公孙 Gongsun (SP4) 商丘 Shansqiu (SP5) 三阴交 Sanyinjiao (SP6) 漏⾕ Logu (SP7) 地机 Diji (SP8) 阴陵泉 Yinlingquan (SP9) ⾎海 Xuehai (SP10) 箕门 Jimen (SP11) 冲门 Chongmen (SP12) 府舍 Fushe (SP13) 腹结 Fujie (SP14) ⼤横 Daheng (SP15) 腹哀 Fu'ai (SP16) ⾷窦(命关) Shidou (SP17) 天溪 Tianxi (SP18) 胸乡 Xiongxiang (SP19) 周荣 Zhourong (SP20) ⼤包 Dabao (SP21)⾜阳明胃经⽳ 承泣 Chengqi (ST1) 四⽩ sibai (ST2) 巨髎 juliao (ST3) 地仓 dicang (ST4) ⼤迎 Daying (ST5) 颊车 Jiache (ST6) 下关 xiaguan (ST7) 头维 Touwei (ST8) ⼈迎 Renyins (ST9) ⽔突 Shuitu (ST10) ⽓舍 Qishe (ST11) 缺盆 Quepen (ST12) ⽓户 Qihu (ST13) 库房 Kufang (ST14) 屋翳 wuyi (ST15) 膺窗 Yingchuang (ST16) 乳中 Ruzhong (ST17) 乳根 Rugen (ST18) 不容 Burong (ST19) 承满 chengman (ST20) 梁门 Liangmen (ST21) 关门 Guanmen (ST22) 太⼄ Taiyi (ST23) 滑⾁门 Huaroumen (ST24) 天枢 Tianshu (ST25) 外陵 wailing (ST26) ⼤巨 Daju (ST27) ⽔道 Shuidao (ST28) 归来 Guilai (ST29) ⽓冲 Qichong (ST30) 髀关 Biguan (ST31) 伏兔 Futu (ST32) 阴市 Yinshi (ST33) 梁丘 Liangqiu (ST34) 犊⿐ Dubi (ST35) ⾜三⾥ Zusanli (ST36) 上巨虚 Shangjuxu (ST37) 条⼝ Tiaokou (ST38) 下巨虚 Xiajuxu (ST39) 丰隆 Fenglong (ST40) 解溪 Jiexi (ST41) 冲阳 Chongyang (ST42) 陷⾕ xiangu (ST43) 内庭 Neiting (ST44) 厉兑 Lidui (ST45)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本框。
中医经络穴位歌诀背诵版
中医经络穴位歌诀背诵版中医经络穴位歌诀,中医入门必背歌诀手太阴肺经(3~5点)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
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5~7点)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起。
天鼎扶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足阳明胃经穴歌(7~9点)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连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寻,髀关伏兔阴市新。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通。
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
内庭历兑经穴终。
足太阴脾经穴歌(9~10点)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
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
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
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手少阴心经穴歌(11~13点)手少阴心九穴存,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13~15点)手太阳未小肠经,少泽先于小指设。
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
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15~17点)六十七穴足太阳,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
通天络却下玉枕,天柱后际大筋上。
大杼风门肺俞厥,心俞督俞膈俞当。
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七海大肠。
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
上中下次四髎穴,一空二空骶骨藏。
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三行。
魄户膏盲与神堂,譩嘻膈关魂门详。
阳纲意舍胃仓随,盲门志室至胞盲。
二十椎下秩边是,承扶臀横纹中央。
殷门浮郄委阳角,委中合阳承筋量。
承山飞扬附阳继,昆仑仆参申脉堂。
金门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阴小趾旁。
足少阴肾经穴歌(17~19点)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连。
穴位背诵口诀,小孩都能背,太简单了!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特别实用!一、五输穴1.经气流注特点:“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排列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至前臂、胫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3.五行属性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4.五输穴记忆口诀:注:1,【】代表十二经脉。
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
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
(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
(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
(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4)隐大都,李太白,上【土】丘,隐山林。
隐大都,李太白,商【土】丘,阴山陵。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
(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7)【防】止痛,速捆胃。
【膀】至通,束昆委。
(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
【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
(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
(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
(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全身经络口诀十二经络图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 头疼、疲惫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旳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旳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旳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旳。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全身经络口诀十二经 络图
一、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二、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营;五脏六腑督脉宫,相应区域弯曲痛。
三、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惫态,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
四、肝经相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以为: “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毕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楚、气色红润, 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 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步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轻易生成结晶、结石。
五、肝经背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 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 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六、肾经相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 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七、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督脉穴位分寸歌(28穴)
尾骨尖端是长强,二一椎下腰俞藏。
十六阳关十四命,十三悬枢细推详。
十一椎寻脊中穴,十椎中枢穴需量。
第九椎是筋缩穴,七椎之下即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一椎之下陶道当。
一椎之上上寸半量。
强间后顶两个穴,相距俱做寸五量。
劳工握全掌心取,中指之末中冲端。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寸歌(23穴)
关冲四指外侧端,液门四五指缝间。
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手腕背面传。
外关腕后二寸取,池上三寸支沟言。
会宗沟外一寸取,沟上一寸三阳堪。
四渎阳池上五寸,天井肘上一寸探。
天井再上一寸地,举臂可取清冷渊。
消泺肘间上四五,臑会肩后三寸连。
商曲石关阴都并,通谷幽门五穴全。
上行俱是一寸取,中行各开五分观。
步廊神封灵墟位,神藏彧中俞府安。
上行寸六旁二寸,二十七穴仔细研。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分寸歌(9穴)
心包络起天池间,乳横一寸陷中安。
天泉腋缝下二寸,曲泽肘窝正中参。
郄门腕后五寸地,间使陵上三寸观。
内关距掌后二寸,大陵手腕横纹间。
十三肓门四志室,十九椎旁是胞肓。
秩边穴对二一椎,背部二行已周详。
承扶臀下纹中取,阴门扶下六寸量。
浮郄委阳上一寸,委中外寸是委阳。
委中膝腘窝中是,合阳委下二寸详。
承筋穴在合承界,承山腓机分肉张。
飞扬昆仑上七寸,昆上三寸是跗阳。
昆仑外踝后侧陷,仑下寸半仆参详。
申脉踝下五分处,金门申前五分藏。
曲鬓角孙前一寸,入发寸半率谷传。
天冲率后三分许,冲斜下寸浮白悬。
窍阴浮白下约寸,窍下七分完骨言。
本神神庭旁三寸,阳白眉中上寸间。
临泣阳白直上取,入发五分穴在焉。
目窗正营承灵穴,距前均作寸五观。
脑空灵后四寸五,风池横寸风府边。
肩井胛锁两骨际,腋下三寸渊腋参。
辄筋渊腋前一寸,日月九肋软骨端。
临泣距侠一寸半,五会距临五分端。
侠溪四五足趾陷,窍阴四趾外侧边。
十四、足厥阴肝经穴位分寸歌(14穴)
大敦拇趾外侧端,拇次趾缝是行间。
太冲本节上二寸,中封内踝一寸前。
蠡沟内踝上五寸,蠡上二寸中都宣。
膝关曲泉下二寸,膝国纹上寻曲泉。
阴包膝上四寸现,五里气冲穴下三。
阴廉五里上一寸,曲旁二五急脉观。
章门肘尖贴胁尽,期门约当九肋端。
膺窗玉堂旁四寸,第四肋间乳中明。
中庭旁边四寸许,乳下一肋是乳根。
不容承满粱门穴,关门太乙滑肉门,
六穴中横均二寸,巨阙旁下一寸匀。
天枢脐旁横二寸,阴交旁二是外陵。
大巨石门旁二寸,水道关元二寸横。
归来终极旁二寸,气冲曲骨二寸寻。
髀关伏兔之上取,斜里去膝尺二平。
伏兔膝上六寸准,膝上三寸阴市存。
再下五分方是穴,侧卧取之两侧然。
京门十二肋前下,带脉脐旁七五探。
带下三寸五枢穴,维道枢下五分间。
居髎维斜下三寸,环跳股骨上陷悬。
风市垂手中指尽,中渎膝纹五寸观。
阳关阳陵上三寸,腓骨前下阳陵泉。
阳交踝后上七寸,外丘阳交五分前。
光明踝直上五寸,踝上四寸阳辅参。
悬钟踝上三寸取,丘墟外踝之下前。
百会颅顶中央取,向前寸半前顶张。
顖会百前三寸是,上星入发一寸量。
神庭入发五分处,素髎乃在鼻尖上。
水沟鼻下唇上纪,兑端上唇正中央。
龈交门齿微上取,二十八穴已章详。
二、任脉穴位分寸歌(24穴)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耻骨之上缘。
中极脐下四寸取,脐下三寸是关元。
石门脐下二寸是,气海乃在寸半间。
大包腋下六寸取,脾经穴位已分明。
七、手少阴心经穴位分寸歌(9穴)
心经穴起极泉中,腋窝前端动脉冲。
青灵少海上三寸,少海肘窝纹内通。
灵道腕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
阴郄通下五分地,神门手腕纹陷中。
少府握拳小四界,小指内侧是少冲。
心经九穴终于此,惟有神门莫放松。
八、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分寸歌(19穴)
四,心五督六膈七论。
肝九胆十脾十一,胃在十二椎下寻。
十三三焦十四肾,十五椎俞气海称。
大肠关元十六七,十八椎乃小肠名。
膀胱俞穴寻十九,二十椎下中膂真。
白环俞穴二十一,八髎十八骶孔寻。
会阳骶下外五取,脊开寸半穴分清。
脊开三寸背两旁,附分二椎第二行。
魄三膏四神堂五,譩譆膈关六七藏。
魂门第九阳刚十,十一意舍二胃仓。
五、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45穴)
胃之经系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
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
地仓口角四分处,大迎颔前寸三分。
颊车耳下八分近,下关合口有孔寻。
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分。
水突人迎气舍间,气舍突外寸五分。
缺盆锁骨上窝取,气户璇旁四寸平。
库房华盖去四寸,屋翳库下一肋寻。
阴交脐下一寸是,脐窝中央神阙传。
脐上上行各一寸,水分下脘建里参。
中脘上脘与巨阙,气穴行至鸠尾边。
中庭膻中下寸六,膻中位在两乳间。
玉堂紫宫华盖穴,上行俱做寸六看。
璇玑华盖上一寸,天突胸骨上凹探。
廉泉喉头节上陷,承浆唇下窝中间。
三、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11穴)
肺经穴起于中府,华盖平去六寸处。
云门璇玑旁六寸,锁骨之下外端处。
天府腋三臂内求,侠白泽上五寸渚。
尺泽肘中横纹是,孔最腕上七寸属。
列缺食指交叉尽,经渠腕后五分处。
太渊腕后横纹头,鱼际红白肉界处。
少商大指甲根旁,喉痛刺之可除苦。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20穴)
商阳食指内侧端,二间寻来本节前。
三间节后陷中取,河谷虎口歧骨间。
京骨申前约三寸,束骨节后陷中央。
通谷节前陷中取,至阴小趾外测当。
十、足少阴肾经穴位分寸歌(27穴)
足掌中央是涌泉,然骨公孙后寸观。
太溪踝后五分对,息下五分大钟悬。
水泉息下一寸陷,照海踝尖下寸传。
复溜太息上二寸,溜前五分交信连。
息上五寸筑宾穴,阴谷膝纹之内端。
横赫气满注肓穴,六穴横五直寸焉。
小指外端为少泽,本节前陷前谷穴。
节后陷中取后溪,腕骨腕前歧骨侧。
阳谷腕背尺陷中,养老尺骨凸起宅。
腕后五寸支正取,肘端五分小海别。
肩贞腋缝上一寸,臑俞肩胛骨端决。
天宗肩胛中央是,三椎旁开秉风列。
肩胛上部曲垣取,外俞陶道三寸切。
中俞大椎外二寸,天窗扶后一寸别。
天容天窗上一寸,颧髎颧骨陷中列。
商丘内踝微前陷,三阴踝上三寸寻。
再上三寸漏谷是,膝下五寸地基真。
曲膝纹头阴陵泉,血海膝上二寸寻。
箕门血海上六寸,本云宜浅或禁针。
冲门曲开三寸半,府舍冲门上七分。
腹结横下寸三是,孕妇不宜此穴针。
大横当脐外四寸,再上三寸腹哀平。
食窦中庭旁六寸,乳旁二寸天溪存。
胸乡玉堂旁六寸,紫宫六寸是周荣。
听宫耳柱前下陷,小肠左右十九穴。
九、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寸歌(67穴)
从头细数膀胱经, 内眦一分起睛明。
眉头即是攒竹穴,眉冲神庭旁五分。曲
差庭旁一寸五,五处寸半对上星。承光
通天络却穴,相距俱是寸五分。玉枕络
却下四寸,脑户旁开寸三分。天柱哑门
七分取,亦云此穴寸三分。由此脊中开
寸半,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
粱丘膝上二寸定,犊鼻膝下骨陷寻。
膝眼三寸下三里,里下三寸上巨真。
里下五寸条口论,里下六寸下巨明。
丰隆外踝上五寸,解溪鞋带窝中存。
冲阳二三跖骨陷,陷谷二寸到内庭。
内庭中次趾间取,厉兑次趾外侧寻。
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分寸歌(21穴)
大趾内侧端隐白,节前陷中大都称。
本节之后太白穴,白后一寸是公孙。
肩髎肩膊关节处,天髎肩井后寸边。
天牖乳突后下部,翳风耳垂后面探。
瘈脉翳风上一寸,颅息瘈上一寸端。
角孙卷耳当尖处,耳门耳前上缺间。
禾髎耳前锐发部,丝竹空在眉外端。
十三、足少阳胆经穴位分寸歌(44穴)
瞳子目外五分连,耳柱前下听会安。
上关穴在颧弓上,额角后上颔厌探。
悬颅厌下六分处,悬厘颅后五分观。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溪上三寸端。
温溜偏历上二寸,溜上一寸下廉堪。
再上一寸上廉穴,池下二寸三里辩。
曲池曲肘纹头陷,池上一寸肘髎探。
池上三寸手五里,臂臑池上七寸观。
肩髃最好举手取,前后凹陷穴在前。
巨骨肩锁两端间,天鼎扶突下寸端。
扶突喉节旁三寸,禾髎沟旁五分参。
迎香鼻旁五分取,大肠经穴已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