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原生生物,也称原生动物,是指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无组织与无器官的生物体,它们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之一。

原生生物生活在淡水、海洋、土壤、植物表面等各种环境中,几乎遍布全球,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原生生物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分类、形态结构、生态学和生物学意义等方面。

一、分类原生生物的分类较为复杂,自从学者们开始研究它们以来,就建立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等特征,原生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鞭毛虫门鞭毛虫主要分布在水体中,它们身体较为扁平,具有类似鞭毛的细胞突起,能够帮助它们在水中游动。

鞭毛虫类的代表物种是鞭毛虫属,它们是最早被发现且研究较为深入的原生动物之一。

2.虫草虫门虫草虫有与鞭毛虫类似的鞭毛,但它们的鞭毛只有一根,而且比较短。

这种原生生物多分布在水体、泥沼和岩石表面等环境中,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类。

3.阿米巴门阿米巴以其独特的细胞形态而闻名,它们的身体外形呈现出披毛状,使它们类似于一些不规则的卵形动物。

阿米巴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原生生物,主要分布在水体和土壤中。

4.锥虫门锥虫是一种形态比较奇特的原生生物,它们的外形像一个倒置的尖锥形。

锥虫是寄生虫中的一种,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对宿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形态结构原生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不同类别的原生生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

一般而言,原生生物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1.细胞质所有原生生物都由细胞质构成,它是原生生物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细胞质内部含有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溶酶体等许多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特性也是各类原生生物不同之处之一。

2.细胞核细胞核是原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蛋白质和DNA,是细胞基因组的主要所在地。

不同种类的原生生物细胞核的形态和功能也存在差异。

3.膜状结构原生生物表面存在膜状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帮助它们感知外界环境并进行一些生理活动。

什么是原生动物

什么是原生动物

什么是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Protozoa)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一支。

它们在生物分类系统中被归类为动物界的一部分。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包括水域、土壤、湿地等。

它们的形态、生活方式和营养方式多样,有些能够自主运动,有些则依靠外界条件进行运动。

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它们的细胞体积通常较小,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

原生动物在形态上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球形、椭圆形、纺锤形、盘状等。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摄食、吞噬、光合作用等。

有些原生动物通过摄食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它们通过细胞吞噬或通过纤毛或鞭毛的运动将食物颗粒聚集到口部。

还有一些原生动物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这些原生动物通常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如淡水藻类和海洋浮游植物。

原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作为食物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还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起到了生态环境的净化作用。

此外,一些原生动物还能够作为生物指示剂,反映出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和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原生动物是一类生物多样性丰富、功能重要的微生物群体,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原生动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微观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学】02.原生动物

【动物学】02.原生动物
物。
四、激应性与运动
• 激应性: •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做出反应。如绿色鞭毛虫能感知光源;
草履虫向前运动遇到障碍时会避开。 • 运动: • 可分为鞭毛、纤毛和变形运动。
五、生殖:
• 无性生殖: • 有二体分裂(眼虫)、出芽生殖(夜光虫)、多体分裂、孢子
生殖(疟原虫) • 有性生殖: •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总之,包囊是原生动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
应,借以延续生命。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 现记载的原生动物种类已有64000多种,其中半 数以上为化石种类;约有100种为寄生种类。 • 关于原生动物的分类系统,目前意见不一。有人 将原生动物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界,即原生动物界, 有的将其作为动物界的一个门对待,即原生动物 门。 • 不管怎样划分,最重要的有 4 个纲,即鞭毛虫纲、 肉足虫纲、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
(3)植鞭虫目 (Phytomonadina):
• 这一目的虫体最像植 物,多数具 2 根鞭毛, 完全自养。
• 衣澡(Chalamydomones):生活在 池塘、稻田、沟渠等 水域中。虫体呈梨形。
• 盘澡(Gonium):由4- 16个虫体、以胶状物质相 互粘结在一个平面上形成。
• 团澡(Votvox):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
• 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 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故又称单细 胞动物。
• 分布于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营自由或寄生生活。
• 为适应生活环境,由细胞质分化出 类似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细胞器), 执行运动(鞭毛)、摄食(胞口、 胞咽)等功能。

原生动物基础学

原生动物基础学
③均为异养型——吞噬,形成食物泡。 ④繁殖方式,一般是无性的二分裂生殖。
大变形虫
运动
2.肉足纲的动物
大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 有壳虫
三、孢子纲 (代表动物——疟原虫)
1.主要特征 ①全营寄生生活 ②一般无运动细胞器
③繁殖强和复杂的生活史。无性为复分裂 (裂体生殖),孢子生殖,有性为配子生殖, 有性和无性世代交替进行——世代交替。生 活史中通常有更换宿主的现象。
主要是调节水分。
一、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6. 应激性:趋利避害,刺丝。
❖7. 生殖:
▪ 无性生殖—二分裂,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
❖8. 生活环境:
▪ 大都以包囊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 有的可在受精后形成卵囊以保护自己。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一、鞭毛纲:眼虫 ❖二、肉足纲:变形虫 ❖三、孢子纲:疟原虫 ❖四、纤毛纲:草履虫
一、鞭毛纲 (代表动物: 眼虫)
1.特点:
①以鞭毛运动
②营养方式 自养:多数具有叶绿体 渗透营养: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 吞噬营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
眼虫的形态
③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有性配子结合成合子 无性繁殖——是纵二分裂,或形成包囊。
2.鞭毛纲的动物:
绿眼虫、盘藻、团藻、锥虫 利什曼原虫 夜光虫:赤潮
小 瓜 虫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a. 饵料作用: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种类是鱼、
虾、贝类等直接或间接的天然饵料。
❖b. 水质指标:如豆形虫、肾形虫,某些草履虫
和钟虫等出现在极脏的腐败死水中,而有机质较为 丰富尚属中等污染的水体,则生活着喇叭虫,旋口 虫,游仆虫,毛尖虫等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3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与原生动物相对,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称为后生动物。

一般以有性和无性两种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进行生殖。

原生动物无所不在,从南极到北极的大部分土壤和水生栖地中都可发现其踪影。

大部分肉眼看不到。

许多种类与其他生物体共生,现存的原生动物中约1/3为寄生物。

夜光虫(Noctiluca)是一类生活在海水中的原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鞭毛纲、腰鞭毛目。

它刺激能发光,因而得名。

夜光虫营全动物营养,可吞食大至桡足类幼虫大小的任何浮游动物。

在海水中生活的夜光虫和其他一些腰鞭毛虫(如裸甲腰鞭虫等)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图1 夜光虫图3 夜色中的夜光虫图2 夜光虫成虫形态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180—280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图3 草履虫显微图图4 草履虫图5草履虫模式图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

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

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

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便患了弓形虫病。

目前唯一确认的最终宿主是猫科动物。

图6 弓形虫显微图图10 弓形虫包囊图7 细胞中的弓形虫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约为16-40%,有的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

1985-19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

原生动物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

由单细胞所组成,异养生活,能够运动。

但是有些物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如眼虫,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又能运动,并像真正的动物那样进食。

动物中排除原生动物,剩下的多细胞动物被称为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中有了组织分化的被称为真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都属于原生动物门,为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都是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特化的各种胞器,具有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如行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

每个原生动物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常见的原生动物包括: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纤毛虫、鞭毛虫、吸管虫、蓝氏贾第虫等。

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PPT

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PPT
原生动物的应用与价值
原生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实验
原生动物是生物学和动物学教学 中的重要实验材料,用于演示细 胞结构和功能、生物进化等基本
概念。
科学研究
原生动物具有简单而典型的细胞 结构,是研究细胞生物学、遗传
学和生态学的理想材料。
疾病模型
一些原生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疾病 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疾病的发
原生动物的环境适应性
耐寒性
部分原生动物能在低温环境下 生存,如轮虫纲的一些种类。
耐热性
部分原生动物能在高温环境下 生存,如部分热原体属生物。
耐盐性
部分原生动物能适应高盐或低 盐环境,如嗜盐性轮虫。
休眠与滞育
原生动物能适应不良环境,通 过休眠或滞育的方式存活,待 环境条件适宜时再恢复生长繁
殖。
05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类,代表着动物演 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原生动物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
作用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如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和物质循环、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等。此外,原生动物 在土壤改良、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具有应用价值。
02
原生动物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形态特征
体积微小
原生动物通常体积微小,需要显 微镜才能观察。
多形性
原生动物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杆 状、螺旋形等。
无组织器官分化
原生动物没有像多细胞动物那样的 组织器官分化,结构相对简单。
原生动物细胞结构
01
02
03
细胞膜
原生动物细胞具有一个细 胞膜,负责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
原生动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动物学-原生动物PPT

动物学-原生动物PPT

原生动物的分类
分类依据
原生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运 动方式、生殖方式以及生态习性等特 点进行划分。
常见种类
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变形虫 、草履虫、喇叭虫、疟原虫等。
原生动物的特点
特点概述
1. 形态多样
2. 运动能力强
3. 适应性强
4. 生殖方式多样
原生动物具有多样化的 形态和功能,适应着各 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它 们通常具有快速的运动 能力,能够主动寻找食 物和逃避天敌。
鞭毛
鞭毛是原生动物的一种运动器官,由细胞质中的鞭毛器形成,通过鞭毛的摆动 产生动力。
消化系统
胞口
原生动物通过胞口摄取食物,胞口是细胞表面的一个开口,食物进入后通过胞口 进入细胞质。
食物泡
食物进入细胞质后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在细胞质中移动,与溶酶体结合后消化食 物。
神经系统
感受器
原生动物通过感受器感知外界环境刺 激,感受器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结 构,可以感知化学、物理和机械等刺 激。
原生动物形态各异,有 的呈圆形或椭圆形,有 的呈长形或棒状,还有 的呈螺旋形等。
原生动物具有多种运动 方式,如鞭毛摆动、伪 足伸出等,能够灵活地 移动和逃避不利环境。
原生动物能够适应各种 不同的生活环境,如淡 水、海水、潮湿的土壤 等,甚至在极端环境下 也能生存。
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多 种多样,包括无性生殖 和有性生殖,有利于种 群的繁衍和扩散。
VS
生态评估
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分布可以 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
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生物燃料生产
一些原生动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其他途径生产生物燃料,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新的途径。
生物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海水、淡水、土壤、空气或 寄生生活。
15
绿眼虫的结构示意图
16
一、结构与功能
1、原生动物的细胞核与细胞质
原生动物的细胞膜又统称为表膜(pellicle)。 在光镜下将细胞质分成内、外2个部分。外面一层相 对透明、质地较密,称为外质。里面的一层具有很 多颗粒,在显微镜下不如外质那么透明,同时又比 外质易于流动因此被称内质 。 泡状核:染色质较少,分布不匀,或聚集或分散或 相连成疏松的网状等。小核通常是泡状核,与 生殖有关; 致密核:染色质甚多,均匀而又致密地 散布在核内。大核为致密核,与细胞的代谢有关。
第三章
动物的类群及多样性
动物分类学(taxonomy)是对所有动 物的物种进行鉴定,描述、命名并归类和 建立分类系统,并把每一个已鉴定的物种 放在分类系统中的一个合适位置上的方法 和学科。
1
第一节 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一、动物的分类基本原则
1.物种(species)
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元,是互交繁殖 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 然界 占据一定的生态位。这就是生物学种的概念 (biologicalspecies concept)。
2.种的命名 :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倡用的国
际通用的双名法,即用拉丁文的属名加种名表示物种。 以 斜体字或其下画条横线区别。属名是主格单数名词,第一 字母须大写;种名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2
3.分类(classification)
把动物界分到种,相似的种归为一个属,相似的属归为一个 科等等,反映了一个种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物种 之间的亲缘关系。一个等级称为阶元(category)。 界(kigndom) 门(phylum) 纲(clalss) 目(order) 科(faimly) 属(genus) 种(species) 这7个等级之间还可再分为更细的等级,如亚纲、总目、亚目 等。在一个基本阶元前加上前缀 super 一;加上前缀 sub 一或 infre一即为亚一或附一 ,低于这个阶元。如superorder为总目, subfamilyu为亚科,infrafamily为附科。
17
2、运动
一类动物有鞭毛或纤毛这类固定的运动细胞器。
另一类是靠伪足运动。原生质中的溶胶质和凝胶质的 转换和流动使虫体形成伪足而运动
3、排泄与渗透
大量的水分随食物泡的形成进入体内,或通过体 表渗入细胞内。多数原生动物都有调节水分的胞器, 为伸缩泡,其周围有数条收集管。
18
大变形虫的结构示意图
19
4
三、
动物系统发生
地球上的生物按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可分为5
界---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
物(Pnoe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
(Plants)、动物界(Animals)。
重演律(生物发生律):
5
生物的分界图示
6
四、动物界的主要分类群
1.中生动物: 中生动物门(Phylum Mesozoa) 2.侧生动物:(Parazoa) 海绵动物门(Phylum Spongia) 3.真后生动物(Eumetazoa) 两胚层、辐射对称动物:腔肠动物门 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 无体腔动物: 扁形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 钟虫动物门、 腹毛动物门、 动吻动物门
25
草 履 虫 的 接 合 生 殖 示 意 图
23
6、呼吸
通过扩散作用,从周围的水中取得氧,分解内 复杂的有机物,释放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寄生 的可在低氧或缺氧的环境下生活。
7、应激性
可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可趋向某些刺 激,例如食物、某些刺激,某些对其生存不利的 化学物质的刺激。这对帮助原生动物的营养和生 存有重要的意义。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结构示意图
20
4、营养:
(1)植物性营养:如绿眼虫。 (2)动物性营养:如草履早虫。 (3)腐生性营养:如各种孢子虫。
5、生殖
(1)无性生殖:主要为二裂生殖,如眼虫的纵 二裂、 草履虫的横二裂等。 (2)有性生殖:分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两种。
21
草 履 虫 的 横 二 分 裂
22
24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1.鞭毛虫纲:动鞭亚纲 2亚纲。
2.肉足虫纲:分根足亚纲 、辐足亚纲。 3.孢子虫纲:均有顶复合器,寄生生活,生殖方式和 生活史复杂。包括晚孢子亚纲 、焦虫亚纲 。 4.丝抱子虫纲:生活史中具有极囊、极丝或仅有极丝 的孢子阶段。分粘饱子 、微孢子亚纲 。 5.纤毛虫纲:分动片亚纲、寡毛亚纲 、多膜亚纲
第二节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分类方法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动物体的结构机制
一、对称类型
对称类型反映了动物的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1等。
3、两侧对称型 :如涡虫、大部分脊椎动物。
9
二、体腔类型
1.无体腔动物
辐射对称的动物无体;
涡虫无体腔(三胚层、两侧对称)。
12
第三节 单细胞真核生物 ——原生动物
进化地位 :
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 一切单细 胞、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
13
生物学特征:
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有完成各种生 理功能的胞器。具备生物各种营养类型: 光合自养性营养、吞噬性营养、腐生性营 养。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均有。
14
原生动物门 :
2.假体腔动物
是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形成的体腔,如蛔虫。
3.真体腔动物
由裂体腔法或肠腔法形成。如环毛蚓。
10
原体腔
假体腔
真体腔
11
三、分节
从不分节—假分节—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如环 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
四、头部形成
五、骨骼化
是动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从最初的防卫到 身体不可缺少的支持、动力和防护结构,从外骨 骼向内骨骼转化,显示了骨骼作用的重要性。
7
动物界的主要分类群
• 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 内肛动 物门 • 真体腔动物(Eucoehaa) • 不分节动物: 软体动物门 • 分节原口动物: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 后口动物: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 脊索动物门: •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8
3
二、分类学方法和特征
1.数值分类学方法(numerical orphenetic taxonomy) 2.进化分类学方法(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通过决定同源特征或同功特征、原始特征或衍生特征 等进化差异度来分类,并以进化树来表示。 3、分子系统发生学方法(molecular phylogenetics) 4.分支系统学方法 进化过程最关键之处是物种的分裂。分裂总是一分 为二,称为姐妹群,其中必有一个进化较快。通过 特征分析可追朔其谱系分支,进而建立生物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