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课件解析共58页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 。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
注字音 永昼( zhòu) 纱厨(chú )乍暖还寒( zhà ) 东篱( lí ) 憔悴( qiáo cuì )
合作探究,比较鉴赏《醉花阴》 与《声声慢》
比较角度: 1.这两首词是作者写于什么时候?在什么情 况下写的? 2.这两首词选取的意象有什么异同? 3.两首词的意境有什么异同? 4.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5.两首词表达情感的方法有什么异同?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 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 雅俗共赏。
李清照大事记: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 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 幸福的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 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 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 烬。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心情?(试在词 中找)
西香 纱销
风盈 厨金
愁 , 袖 东
人。篱 似莫把 黄道酒 花不黄 瘦消昏 。 魂后
,, 帘有 卷暗
, 半 夜 凉 初 透 。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 瑞 脑
醉 花 阴
李 清 照
南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 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 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 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 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
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南渡
内容
风格
代表作
前
少女、少妇 时期的生活
清丽婉转(闲 愁离愁)
李清照词两首的比较鉴赏
C、都表达了词人的愁情。
※《醉花阴》以愁发端,一开始就倾忧泄愁,层层铺叙, 达到愁的高端,真是各种闲愁布满天穹,各种闲愁笼罩 着词人的整个心头。
※愁永昼---愁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
※《声声慢》以愁作结,开头以叠字奠定全文的愁境, 在词末作者还生活在愁境里,可是仅用“愁”字又怎能 概括的完她饱受的人间甘苦,既用“愁”照应了全篇, 也将“愁”推向了极致。
正所谓:冷月花魂李清照,生活不幸诗家幸,一路 坎坷一路歌。身在江南思归去,心向故土度进退。梧桐 细雨藏离愁,天接云涛溢豪情。清丽婉约溢芳馨,自是 花中第一流。
酒对文人的作用
※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陶渊明: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酒对文人的作用
• 曹孟德:——一副解忧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 李白:——一颗消愁散
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坎坷悲 愁的。不管是幸福悠闲的少女时代,浪漫温馨的婚姻生 活,还是夫妇分离的相思时刻,直到凄凉孤苦的晚年, 欢乐时,思愁时,凄惨时,她的一生一直也没有离开过 酒。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一代词人,中国的酒文化 孕育了词人的才思,正是酒和文学的不可分隔的渊源, 也是酒给予了词人以灵性和激情,才使得后人能够有幸 欣赏到词人情景交融、血泪相连的经典作品。词人的情 感是敏锐的,句句真情与酒香一样流芳百世,才华和酒 香一起流光溢彩。李清照可谓女中丈夫!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陶渊明:——一粒解脱丹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全)李清照词两首【解读】+练习
李清照词两首【解读】+练习李清照词两首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前期。
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
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
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
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
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渔家傲清平乐李清照比较阅读附答案
渔家傲清平乐李清照比较阅读附答案
渔家傲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装点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成心,故叫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②尽梅花无好意,博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
①绿蚁:一种美酒。
②挼:搓揉。
【小题1】两首词中的“梅”这一意象有甚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不是相同?试结合作品扼要分析。
【小题2】两首词都写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整不同。
试扼要分析各是怎么的意境和意境不同的缘由。
答案
(1)答案:①中的“梅:开在雪中但春意已露.有明月照射.娇媚半开.玲珑清爽.像一个出浴丽人.中的“梅:开在雪中受暴风摧残.零落难看.②所表达的感情不同.中的“醉:梅花的娇美姿色使人赏识.雪缀琼枝.月照梅花的清爽意境使人迷恋.劝人饮醉.表达的是迷恋梅花.惊喜春信的陶醉喜悦的感情.中的“醉:年年都醉.然而伤心泪.是感伤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感伤世事动荡变化.岁月流逝.而人生衰老.(本题考核了比较鉴赏.分别从“意象和“感情方面进行了考核.回答时分条作答.意思对便可.)
(2)答案:①的意境:淡雅.清爽.宁静.玲珑.幽美,②的意境:冷落.萧索.沉郁.凄伤.(本题主要考核了意境.注意题干中命题人的提醒句:“怎么的意境.意思对便可.)。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创“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是北宋南宋两世之交 之说,其词被称为 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 “易安体”,词集《 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 漱玉集》。 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 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凄厉、酸楚、悲切
问题探究三
名句赏析
1、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句。 【提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 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 作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环 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家国之恨 孀居之悲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 湾《次北固山下》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结论: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 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代表作 家。生于北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一岁。与济南历 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母 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 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夫赵明 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李清照词两首重难点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重难点分析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以其情感细腻、言语简洁的词作成就,享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
其所著的《如梦令》、《声声慢》、《如夜雨潇潇》等名篇,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流传。
其中,词作《如梦令》和《声声慢》更是被誉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这两首词作进行重难点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精髓之处。
一、《如梦令》《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个女子忆及前男友的心理历程,将梦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怀旧与思念融为一体,表达了深深的情感。
以下就该词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1.词牌《如梦令》的词牌是“点绛唇”,这是一种富有别样韵味的诗词体裁,其特点是首联五言句,次联六言句,终联五言句,每句中含一个“点”字。
这种词牌的独特结构,要求作者在字数和声韵方面的呼应与匹配都做到非常谨慎,才能表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学效果。
2.抒情手法《如梦令》的抒情手法极为丰富多彩,其中包括:(1)借物言志李清照在该词作中运用了“比兮楼上,为君琴声怨盈盈”“雁阵惊寒,声断已难听”等借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身处的环境和物品,来隐喻主人公的情感及其复杂变化。
(2)对比描写该词作中,李清照用了一些对比描写,如“断肠人在天涯,绿水无情芳草远”“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强化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
(3)借助意境来塑造情感词作《如梦令》通过塑造独特的意境来表达情感。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一意境,既表现出主人公欢乐的往事,又抒发出思念和失落之情。
3.语言表达《如梦令》的语言表达简洁,诗意浓郁,语言之美可以用“简约而不简单”来形容。
其中,多处运用了口吻的转变、音、形同义词、双关语、以音辅音排比等表达方式,如“寂寞嫁衣锁寒鸦”“新月如钩,人远月近”等这些表达方式,都使作品语言更加异彩纷呈,博大精深。
二、《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女性对情感世界的独特见解,去掉了传统爱情词作中华而不实的话语,强调了女性情感世界中的自主、尊严和自立。
温庭筠《菩萨蛮》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这两首词内容都属于题材,都描写了一个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分)2.比较两首词的下阕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
(4分)【参考答案】:暂无参考对比赏析温庭筠的词极为香艳,词中的女子也有点俗脂艳粉的味道,而李清照笔下的女子却有着冰肌玉骨、超凡脱俗。
男子眼中的女子和女子眼中的男子本就有很多的不同,因为一个是写眼中的风景,一个是写心中的风景。
不管男词人怎样了解女子,写得怎样的生动,终归不能走进女子的心底,感受他最真挚的感情和感受。
往往感觉有点雾里看花,能欣赏到朦胧的美,却看不到美丽的花蕊。
王国唯形容温庭筠的词是“画屏金鹧鸪”我也深有同感,一个男子穷尽了所有的词语,想要描绘一个美丽的女子,却又如同用金线锈在画屏上一样,奢华而又呆板,终无法达到近在眼前,若隐若现的地步。
而李清照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将一段心情和感受写得活灵活现,仿佛自己就是词中的女子一般。
温庭筠写女子多描写外在的动作和外貌,也就是说他写的女子大多数是眼中看到的。
而李清照更多的是用景写情,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一剪梅》中很典型的例子。
在萧瑟的秋天,粉红色的荷花凋谢了,铺着光泽如玉的竹凉席,睡觉也觉得有些凉了,心事重重的女主人公在着秋意浓重的天气里,轻轻地解下了身上穿的绸制长裙,独自一人划着漂亮的小船荡漾在空荡的湖面上。
“残”、“轻”、“独”把女主人公的神态和心情一下子就显现了出来。
而“独”字更是表明了女主人公孤独、苦闷、惆怅的心情。
而温庭筠写女子时用了“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完完正正摆在面前的就像一幅画,少了很多灵动。
(完整版)李清照诗对比阅读
(完整版)李清照诗对比阅读
概述
本文将对李清照的两首诗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其主题、语言表达和意境差异。
诗一:《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诗二:《如梦令对》
如梦令对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楼上,摇曳春风中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长洲
对比分析
- 主题差异:诗一《如梦令》主要描述了李清照在溪亭日暮的
情景,将自己陶醉于其中,流连忘返;而诗二《如梦令对》则描写
了青山依旧的景色,展示了岁月流转和故人离别的主题。
- 语言表达:诗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当时的场景和李清
照的情感;而诗二则在传达主题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修辞手法和
意象,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
- 意境差异:诗一的意境更多地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李清
照的情感体验;而诗二则更深入地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呈现出更为广阔和深远的意境。
结论
通过对比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诗,《如梦令》和《如梦令对》,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情的敏锐感知与表达能力。
两首诗在主题、语言表达和意境上存在差异,展现出李清照的
多样化创作风格和情感世界。
以上为对《李清照诗对比阅读》的完整分析和总结。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比较两首词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同中求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知人论世”为原则,与学生共同探讨两首词不同之处的成因的同时,深化理解词人作词时心境与词的意境的关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在学生对两首词的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两首词共有的意象的同与异,探究作者前后心境的差异,由此分析作者风格转变与其自身经历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从作者前后心境的变化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前后不同。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初识“愁”滋味——两首词共同表达的情感:愁(二)再识“愁”不同——两首词的愁有何不同(三)此“愁”何处是?——两首词具体意象对比(四)“愁”之所以——两首词的愁不同的原因探究(五)“愁”之表现——两首词愁的不同表现方式探究(六)“愁”之展示——你笔下的愁情(七)三读“愁”之词,总结课文四、合作探究(一)、初识“愁”滋味——两首词共同表达的情感:愁◆总体对比——“愁”1、从《醉花阴》和《声声慢》当中读出的共同情感是什么?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愁”在两首词当中如何体现?行为显愁《醉花阴》:孤眠、把酒《声声慢》:寻寻觅觅、淡酒、守着窗儿心理绘愁《醉花阴》:永昼、佳节又重阳、凉初透、销魂《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伤心、怎生得黑景与物衬愁《醉花阴》: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黄昏、西风、黄花《声声慢》:冷冷清清、风、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二)、再识“愁”不同——两首词的愁有何不同愁字只是一个中心意象,不止是李清照,本单元其他的词作家也在词中透露了自己的愁——柳永的离愁,辛弃疾的国愁等等。
李清照的愁可以暂归为闺怨之愁,这愁在两首词的体现也有所不同。
3、两首词中的“愁”是否是同一种愁味?《醉花阴》“佳节又重阳”,“愁”的是思愁远方的丈夫,“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伤愁4、作者是怎样通过自身来表现这两种不同的愁滋味?(三)、此“愁”何处是?——两首词具体意象对比5、请同学们再次通读两首词,找出两首词中共同的意象酒、黄花(菊花)、黄昏、风6、将意象还原到词中,找出含有意象的词句。
李清照词两首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列两首词,完成题目。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词人在无聊中的想像之景,同时也透露了词人的内心感受。
B.下片第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
“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
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诗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
C.“莫道不销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D.“帘卷西风”四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
黄花在西风夕照中摇落,此时词人既惜花,又自怜,“人比黄花瘦”才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实写词人的动作行为,表现空虚怅惘的心态;“冷冷清清”是寻觅的结果;“凄凄惨惨戚戚”直接表白内心情感。
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 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指菊花枯萎凋谢;以至于一向喜爱菊花的词人再不想欣赏把玩,于是有了“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
D.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直抒胸臆,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
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
李清照两首词的比较阅读
备课网页窑教学杂谈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经过了时间考验,许多诗文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堪称精品。
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让人受益匪浅。
经典古诗文的教授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思考、实践的重要内容,针对教材中存在的同时期不同作家、同一位作家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笔者尝试突破以往逐篇带学加诵读的模式,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举教读《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为例。
一、从背景上比较此处设问:作者分别在什么时代背景和人生际遇中写下这两首词?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从而达到知人论世。
课堂上,稍加点拨,即可得出结论,学生明确《醉花阴》是李清照早年作品,其时丈夫赵明诚宦游在外,与丈夫分别后难耐相思之苦,发出的是一种甜蜜爱情浇灌出来的愁情;《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晚年作品,此时的作者经历了国破,流亡,夫死,南徙途中珍藏的大部分文物散失,再嫁却遇人不淑,晚年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发出的是一种被凄风苦雨淋透的愁情。
二、从意象上比较此处设问:两首词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异同?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将意象一一析出;在讨论交流中,品味这些意象的异中之同、同中之异。
最终明确:两首词虽然都选取了酒、黄昏、风、黄花等意象入词,但前者之酒是浇愁解闷之闲酒,后者是抵御体寒心寒之苦酒;前者是送爽的凉风,后者是紧急、凛冽的寒风;前者是盛放的菊花,后者是凋残的黄花;前者是晴日佳节,独自赏景之黄昏,孤单而闲适,后者逢雨天傍晚,空对寒窗之黄昏,苦闷忧愁。
二词也选取了不同的意象入词,前者有瑞脑、重阳,写出生活的舒适,表达与丈夫团聚的愿望;后者有雁、雨、梧桐,写出迁徙、零落、寒冷之境遇。
三、从意境上比较此处设问:两首词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艺术感受?(设置课堂练笔环节,撰写文字赏析,然后交流)。
在充分交流后,明确:同一位作家,因为人生遭际的变化,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首词给读者的意境之美也是迥然相异的。
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比较阅读答案
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比较阅读答案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比较阅读答案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比较阅读答案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参考答案: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11.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李清照《一剪梅》与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与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李清照《一剪梅》与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引导语: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一剪梅》与纳兰性德《浣溪沙》这两首诗。
《一剪梅》①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②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①丈夫赵明诚出外求学久久未归,李清照以此词寄别愁。
②玉簟:精美的竹席。
《浣溪沙》①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1.两首词的感情基调各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答:《浣溪沙》怀念亡妻的哀思与伤心;由“西风”等意象奠定这一基调;《一剪梅》相思丈夫的愁苦或惆怅,由“香残”等意象奠定这一基调;《浣溪沙》以“黄叶”“残阳”等意象与“西风”“独自凉”呼应,渲染愁思之情;《一剪梅》以“雁”“月”“西楼”“花”“水”等意象与“香残玉簟秋”呼应,渲染愁思之情。
2.李清照比纳兰要幸运的多,在“一处相思”时,自知有“两处闲愁”;而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都化为一句词,请问是哪一句?试简要赏析。
(4 分)答:“当时只道是寻常。
”为之心痛,因为这七个字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亡妻之痛,仿佛字字皆血泪。
“寻常”二字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念,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含丰富的情感。
李清照的《一剪梅》练习题附答案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比较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比较两首词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提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同中求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知人论世”为原则,与学生共同探讨两首词不同之处的成因的同时,深化理解词人作词时心境与词的意境的关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学生对两首词的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两首词共有的意象的同与异,探究作者前后心境的差异,由此分析作者风格转变与其自身经历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从作者前后心境的变化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前后不同。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初识“愁”滋味——两首词共同表达的情感:愁
(二)再识“愁”不同——两首词的愁有何不同
(三)此“愁”何处是?——两首词具体意象对比
(四)“愁”之所以——两首词的愁不同的原因探究
(五)“愁”之表现——两首词愁的不同表现方式探究
(六)“愁”之展示——你笔下的愁情
(七)三读“愁”之词,总结课文
四、合作探究
(一)、初识“愁”滋味——两首词共同表达的情感:愁
◆总体对比——“愁”
1、从《醉花阴》和《声声慢》当中读出的共同情感是什么?
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愁”在两首词当中如何体现?
行为显愁
《醉花阴》:孤眠、把酒
《声声慢》:寻寻觅觅、淡酒、守着窗儿
心理绘愁
《醉花阴》:永昼、佳节又重阳、凉初透、销魂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伤心、怎生得黑
景与物衬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黄昏、西风、黄花
《声声慢》:冷冷清清、风、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二)、再识“愁”不同——两首词的愁有何不同
愁字只是一个中心意象,不止是李清照,本单元其他的词作家也在词中透露了自己
的愁——柳永的离愁,辛弃疾的国愁等等。
李清照的愁可以暂归为闺怨之愁,这愁在两首词的体现也有所不同。
3、两首词中的“愁”是否是同一种愁味?
《醉花阴》“佳节又重阳”,“愁”的是思愁远方的丈夫,“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伤愁
4、作者是怎样通过自身来表现这两种不同的愁滋味?
(三)、此“愁”何处是?——两首词具体意象对比
5、请同学们再次通读两首词,找出两首词中共同的意象
酒、黄花(菊花)、黄昏、风
6、将意象还原到词中,找出含有意象的词句。
A、“把酒”“淡酒”滋味异
B、一种“黄花”两种情味
C、同向“黄昏”各自愁
D、“风”过心凉谁人知
A、“把酒”“淡酒”滋味异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
《醉花阴》中的“酒”,词人是在落日的黄昏之后,把酒作为倾诉相思的载体,“举杯浇愁愁更愁”,酒要对酌对饮才有韵味,丈夫不在身边,词人在酒中品尝思夫之情,表达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
《声声慢》中的“酒”,词人是想借酒暖身,借酒浇愁,词人生活在愁的世界里,承载不住国破、家亡、夫死的愁苦,酒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和心愁相比,心愁太重了,酒化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
B、一种“黄花”两种情味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
《醉花阴》中, 作者以“有暗香盈袖”的黄花, 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 见菊花, 虽“人比黄花瘦”, 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
这里, 她把花和人联系起来, 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
《声声慢》中,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 词中由景入情,黄花是写实的, 菊花枯萎凋落, 落瓣纷纷, 堆积了一地, 花都憔悴了, 丈夫不在, 没人摘花送给自己, 只能将自身的愁境融入花的枯萎凋落, 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 又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相吻合了。
(四)、“愁”之所以——两首词的愁不同的原因探究
“愁”之所以
7、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会有如此的“愁”?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声声慢》创作于靖康之难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搜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压在她的心头。
(五)、“愁”之表现——两首词的愁的不同表现方式探究
《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
《醉花阴》以愁发端,开篇倾忧泄愁,虽然达到了愁的高峰,但是却是闲愁。
从“薄雾浓云”的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一不抹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最后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点睛之笔,在“佳节又重阳”的日子里,描绘出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深深表达出了她思念远方爱人和自己寂寞愁苦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之后写下的,表达的是作者孤苦无依的凄苦之愁。
以“寻寻觅觅”开篇,仿佛在寻找什么失去的东西,然而却发现自己几乎失去了所有,靠山山倒,倚墙墙塌,无依无靠的她独自惶恐在破碎的山河中,“淡酒”其实不淡,只是再浓郁的酒也被愁压住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人撕心的呐喊,全词嘎然而止,喊出了全篇的高潮。
两首词写法最大的不同,在于:
《醉花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然后把所有所见所闻都蒙上一层愁思,最后把自己代入其中,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愁情,这就是所谓的“有我之境”。
《声声慢》开篇到快结尾时也一直未写愁情,但字里行间无奈、迷惘、孤苦之情跃然纸上,就算最后一句也不认为这是愁,而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已经到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我之境”。
五、拓展练习
(六)、“愁”之展示——你笔下的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