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

合集下载

美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及优劣势

美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及优劣势

美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及优劣势美国作为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其教育体系也备受瞩目。

然而,美国的教育体系也存在着许多特点和优劣势。

一、教育体系的特点1. 分层结构美国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分级结构,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等多层次。

这些层次之间相互关联,而且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由于分层的特点,美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

2. 强调竞争美国教育体系也强调竞争。

从幼儿园开始,学生就面临着公平竞争,特别是在大学考试和求职中。

因此,美国的学生通常相信强者生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创新和发展。

3. 重视个性化教育美国教育体系重视个性化教育,即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点进行选课,甚至可以选择自己的教师和学校。

4. 高质量的研究机会美国教育体系还以其出色的研究机会而著名。

许多美国高校拥有世界领先的研究设备和优秀的研究专家,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和研究机会。

二、教育体系的优劣势1. 优势分层结构有助于个性化教育,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课,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竞争意识和强调实用性让学生更加富有竞争力,有利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

高质量的研究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发展创新和提高学术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2. 劣势分层结构存在一定的社会阶级差距。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拥有更多资源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可能会使某些学生面临不公平的竞争。

强调竞争和忽视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产生焦虑和抑郁等问题,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高校学费昂贵,一些学生可能会面临经济困难,这也会影响他们接受优质教育的能力。

总之,美国的教育体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劣势。

尽管存在一些缺点,但美国的教育体系仍然吸引了许多海外学生。

未来,美国的教育体系需要继续改善和完善,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国际视野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国际视野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平 衡 状 态 ,采 取 了 以各 学 区生 均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定 额 标
法》 《 校 教 育 法 》 《 育 委 员 会 法 》 《 职 员 、 学 、 教 、 教 许 可 渤 、 《 会 教 育 法》 等 法 律 保 障 ,而 且 明确 规 社 金 来 源 和 基 本 办 学 标 准 。在 资金 来 源 方面 ,要 求 各 级 政 府 必 须 承担 相 应 职 责 ,严 格 按 比例 投 入 相 应 资 金 。 如 中 央政 府 负 责校 舍 建 设 经 费 和 教 师 工 资 的 一 半 ,县 级政 府 负责 校 舍 建 设
基本前提
世 界 各 国都 把 基 础 教 育 的均 衡 发展 看 做 社 会 公 平
善 的 教 育 质 量 监 测评 估体 系 ,通 过 督 学 制度 、学 校 排
名 制 度 、 学 生 全 国 统 考 制 度 和 卓越 学校 模 式 等 ,确 保 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有效执行。
的基 本 体 现 而 给 予 高度 重 视 ,纷 纷通 过 政 策 和 立 法 予 以保 障 。 但 是 ,各 个 国 家 的 实 践也 证 明 ,仅 有 国家 政 策 和 法 律 法 规 ,并 不 足 以 有效 保 障基 础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的顺利 实现。从政策法规 的出台到均衡发 展的落实 , 中间 还 需 要 一 系 列具 体 而 富有 针 对 性 的 实践 措 施 和 中 介保障。 在 日本 ,基 础 教 育 的均 衡 发 展 不 仅 有 《 育 基 本 教
国 会 和 各级 议 会 批 准 后 才 能执 行 。 在 学 校 建 设 方面 , 政 府 则 对 基 础 教 育 阶 段 各 个 学校 的 选 址 、 占 地 面 积 、 校 舍 面 积 、 师 资水 平 、 实验 器 材 、 图 书 配 备 等 提 出 明 确 而 具体 的 要 求 ,依 法 严 格 执 行 ,从 而 保 证 日本 的 学 校在 办学 条件 、 师资 水 平 等 方面 较 为 均衡 。 新 加 坡 不 仅 为 基 础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制 定 详 细 的 政 策 ,为各 学 段 分别 规 定 了应 达 到 的具 体标 准 ,而且 采 取 了一 系列 与 之 相 配 套 的 具 体 措 施 来 保 证 其 有 效 落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

一、何为“机会”与“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另一位卓越研究者胡森(Torsten Husen)认为,“在分析教育面前机会均等这一概念时,重要的不仅是要界说‘平等’,还要界说‘机会’”[3]。

笔者认为,他的这一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平等”只是分配的原则,而“机会”是分配的对象。

离开了对“机会”与“教育机会”的界定,“平等”原则也就失去了适用的正当对象,相关的政策安排很可能也会误用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

基于经验研究的需要,胡森给“机会”或“教育机会”下了五组操作性的定义:(1)学校外部的各种物质因素,即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学校地理位置和上学的交通工具;(2)学校的各种物质设施,即学校建筑物总的质量、实验室、图书馆和教科书等;(3)家庭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家长对子女在学习方面的期望、家长对掌握知识所持有的总的态度,以及家庭为子女提供的独立自主的口头表述等习惯;(4)学校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如教师的能力、教师对各学生组的态度、学生的学习动机等;(5)学习机会,如教学条件、教师实际的教学时数、教师要求学生实际完成的课外作业的总量等。

[4]这些可测定的“教育机会”概念既包括了物质的方面,还包括了社会的与心理的方面,可谓详尽。

然而,为什么以及如何能够把如此众多的教育因素和相关因素都纳入到“教育机会”的概念里面,胡森并没有作出理论说明。

在其他的一些经验研究和社会评论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人们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意图分析或评论的教育因素或相关因素都纳入到“教育机会”概念之中,“教育机会”概念的边界日益模糊。

什么是“机会”?《辞海》中的定义是:“①行事的际遇时会;时机。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动皆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

……②事物的关键。

《三国志.蜀志•杨洪传》:‘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5]《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则将“机会”(opportunity)定义为“使某人有可能做他想做或不得不做的某事的时机或境遇,或做某事的可能性”[6]。

美国基础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举措

美国基础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举措
三、 国家推进教育公平与 平 等 的 典 型 法 案 — ——不 让 一 个孩子落伍法案。
美 国 前 总 子落伍法》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简 称 NCLB 法 ),它 强 调 教 育 公 平— ——要 让每一个孩子都不落伍。 它旨在提 高教育质量, 使义务教育在新世纪 上一个新台阶。
这几个方面又集中体现在中小 学教育责任制上。 中小学教育责任 制的总目标规定全国所有学生的阅 读、数学和科学的成绩在 2014 年前 必须达到熟练水平(大约相当于 A、 B、C、D 等级分中的 B 等 级 )。 为 了 实现这一总目标, 各州必须根据学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美国“先行计划”是政府解决社 会问题的有力措施之一。 不仅唤起 了公众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还 赢得了贫困家庭的信任和尊重。
二、 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典 型 研 究— — — 科 尔 曼 报 告 。
1966 年 发 表 的 科 尔 曼 报 告 在 美国被认为是国内社会科学史上最 著名的量化研究报告, 也是当代世 界上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三大重要 报告之一。 全面解读科尔曼报告的 背景、内容和结论,有助于我们对教 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深入理解, 特别 是在我国追求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的过程中, 科尔曼报告对教育基本 理论建设和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
以科尔曼教授牵头的调查组收 集 了 美 国 各 地 4000 个 学 校 64.5 万 个学生的数据, 其学校比例占美国 全 国 学 校 的 5%左 右 , 是 当 时 教 育 领域所做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科尔曼调查结果发现:
1.美 国 公 立 学 校 中 存 在 严 重 的 种族隔离情况。
在少数民族人群中, 黑人的种 族隔离程度最大;而在所有人群中, 白人学生的种族隔离程度最大。 在 1 年 级 和 12 年 级 中 ,白 人 学 校 中 黑 人 学 生 所 占 比 例 不 足 10%。 此 外 , 调查学生与教师的种族对应情况也 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就全国平均而 言,黑人学生所 在 的 小 学 中 ,65%的

美国应对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的策略及分析

美国应对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的策略及分析

美国应对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的策略及分析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是美国教育体系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老龄化、教师工资低、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

美国政府通过提高教师工资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教育行业。

教师工资水平长期被认为是影响人们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包括增加教师工资、提供奖励和福利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选择从事教育行业。

为了解决教师短缺问题,美国政府还采取了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投资力度的策略。

这包括增加教育预算、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设施等。

通过增加投资,可以提高教育行业的整体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教育行业。

美国政府还鼓励科技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使用在线教育平台、虚拟教室等技术工具,可以让一个教师同时教授更多的学生,从而缓解教师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教师短缺问题,美国政府还鼓励各州制定灵活的教师资格和教育培训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些州放宽了教师资格的要求,允许非教育专业的人员进入教育行业,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这样有助于扩大教师招聘的范围,并提高教师的数量。

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策略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由于人口老龄化,教师的离退休率较高,导致需要更多的新教师来填补空缺。

而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师工资低,工作环境较差,仍然难以吸引足够数量的教师。

教师工作的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也是导致教师短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来解决。

美国应对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工资、增加对教育行业的投资、推动科技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制定灵活的教师资格和教育培训政策等。

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

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

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教育机会也不是均等的。

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域性的差异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城市往往能够拥有更好的学校、更多的教师以及更好的教学设施等。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和边缘地带往往无法提供这些资源。

这种教育机会差异使得来自城市或富裕地区的学生比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

2. 社会阶层的差异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社会阶层的差异也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分配。

更富裕的家庭往往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更好的学校、更多的教师和更好的教学设施等。

相比之下,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可能面临经济负担、家庭压力和社会隔离等各种问题。

这种社会阶层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越来越大。

3. 种族和文化差异现代西方社会中,种族和文化差异也对教育机会的分配产生了影响。

一些少数族裔和移民社区面临着针对他们的种族歧视和文化隔离,这也影响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许多移民和少数族裔学生由于语言障碍、社会排斥和文化差异等原因而无法很好地与教学体系相匹配,这也造成了他们在教育领域的不公平。

4. 性别的不平等尽管女性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性别不平等在教育领域的表现仍然存在。

尽管女性等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但男性在某些科目上仍然表现更好,例如数学和科学。

同时,女孩也常常面临性别歧视和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这会影响她们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

5. 政策和财政决策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中的政策和财政决策也对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产生了影响。

一些政策可能导致教育资源集中在某些地区或社会阶层,而其他地区或社会阶层则可能面临资源缺乏的情况。

其中,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是一项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往往对城市贫困家庭和少数民族的学生拥有更大的影响。

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挑战与机遇在当今社会,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教育领域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

本文将探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挑战1. 金钱差距造成的不公平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在资源匮乏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限制,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

而在富裕地区,富有家庭的子女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这种金钱差距使得教育机会不均等,公平受到侵害。

2. 地域差异导致的不公平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地域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拥有更好的学校和师资资源,而一些贫困地区则缺乏教育资源。

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因为地域不同而不同,地域差异限制了教育机会的均等性。

3. 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教育机会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来自有着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享有更多的机会。

然而,相对来说,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往往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机会不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受到了挑战。

二、教育机会均等的机遇1. 教育改革的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改革提供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机遇。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革,可以促使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学生的教育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2. 科技与信息的发展科技与信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机遇。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打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信息化教育平台和在线学习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分配。

3. 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教育机会均等创造了机遇。

各国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文化,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性。

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评

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评

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评访美杂记(三):殊途不同归──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状况后的感想刘凯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因了富布赖特学者的身份,女儿琪琪得以当上了小小“留学生”,与我一同到了美国。

我本未想带女儿前行,因为太太在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请一年的长假,我自己一人带着女儿,怕照顾不过来,但后来觉得对女儿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和体验,让她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所以最后还是把她带过来了。

女儿在这里已经学习了快两个学期,我也因此通过与女儿交谈、辅导女儿的作业、看阅她们使用的教材、旁听她们的课堂教学、走访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查询与她的学习的相关资料等等,而对美国的中小学教学与教育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平时就比较关心的话题有了相对清楚的了解。

当然,对教育制度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制度的看法和评价都有见仁见智的问题,好在女儿在这里待的时间不算太短,她所在的学校也是美国最典型的公立学校,我自己也对这个话题有一定程度的兴趣和关注,所以本文所言基本上从一个客观描述的角度着笔,但主观评价肯定也会较多地夹杂其中。

敞开的学校大门我在来美之前通过网络查询到了我做访问学者的范登堡大学在Nashville市的具体位置,因为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大体上也是按照学生的家庭住址统一安排就近入学的,当然,家庭附近的社区范围内可能有多所学校,你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选择其中一所。

我的目的是选一所离范登堡大学和离我们租的公寓最近的学校,当然同时我也得看看这所学校的其他情况,比如学生规模、历史、校园环境、接受入学的学生年级、课程设置等,最后选定了一所叫West End Middle School的学校,这所中学离范登堡大学约3公里,接受5-8年级的学生,女儿在国内刚刚小学毕业,现在上7年级(即初一)。

确定学校后,我给该校负责办理学生入学事宜的校长助理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女儿的情况和我们准备到这所学校上学的打算。

很快,接到了他的回信,首先对我女儿入学表示欢迎,然后告诉我们具体的手续如何办理。

《改革蓝图》:促进美国教育公平的政策

《改革蓝图》:促进美国教育公平的政策

《改革蓝图》:促进美国教育公平的政策提供优质而公平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责任,实现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政府干预教育的趋势日渐增强,尤其在如何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20XX年3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通过的《改革蓝图———对〈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以下简称《改革蓝图》)旨在修改完善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在20XX年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

政府致力于解决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改革评估体系,鼓励先进学校,资助落后学校,使美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更加适应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发展。

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干预力度,尤其在保障教育公平问题上,这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当前促进教育公平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一、《改革蓝图》的缘起。

20XX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

该项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将在教育领域增加一倍投入,总数超过1000亿美元,这样做不仅可以创造出数十万个教育就业机会,而且通过实施学校改造项目,额外产生数千个建筑业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奥巴马又任命邓肯出任教育部长,负责实施新一届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

由于奥巴马的“教育新政”是借《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推出,新一届政府只能够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允许的政策空间里实施教育改革计划,也就是以“经费投资”来吸引各州响应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计划。

利用“资金刺激”发动教育竞争,很难实现奥巴马的教育改革设想。

但想将其改革计划上升为独立的新教育法案,因政府无法说服国会接受新的法案,所以只能设法延长前任政府的法案的有效期。

据此,奥巴马通过立法推行改革,只能在细节方面修改《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而不能有悖该法案的精神。

奥巴马通过反复描绘一幅十分美好的基础教育改革蓝图,试图打动美国民众,使美国民众相信在他的领导下,美国教育可以走出此前的“黑暗时代”。

20XX年3月,旨在修改《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的教育《改革蓝图》应运而生。

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反思和批判

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反思和批判
育研 究 ) 2 0 0 9 第 1 0 期 )
对美国教育政策的 反 思 和批判 。“
在周文 叶和 兰璇 ( 批判教育学视
野 中的美国教育政 策— — 美 国威斯康
星 大学阿普尔教授 访谈 > 中, 美国批
判教育学流派 的学者迈 克尔
W .

普 尔 ( M~c ha e l W. Ap p l e J 发 表 了 自 己对美 国教育政策的看法 :


布什总统的
不 让 “ 一
个孩
子 掉 队 法 案 ( NCL B No Ch i l d Le f t
Be h i n d )” 不 啻 为 一 场 灾 难 。 首 先 ,
政府很少拨款给学校来实施 这 项法
案 , 给地方政府和学校带来 了巨大的
经 济压 力。 其次 , 这 项 法案 实施 后 ,
联邦政府开 始对教育实行集权管理 ,
了。 第二 , 贫 困学 生 接受 的只 是 学 校
提 供的应 试教 育 , 其 中没 有 音 乐 、 艺
术等课 程 , 在进 入 另 一 个阶段 的时候
会 显 出落后 的一 面 。 第三 , 学 生 们认 为 , 决定他们价值 的只 有考试成绩 , 但 事实上 不 是 如此也不应该如此 。 理
想 的考试 制度应 该 更 加灵 活 。
点就不 一 定那 么 “ 无 可 争议 ” 了。 对
于 学生 特别是 中小学生 的身心 发展来
说 , 难道 “ 新 知识 ” 一 定优 于 “ 旧知 识 ” 吗 ? 课 程 知识 真 的是 “ 越 新越 好 ”
吗 ? 要培养学生 的科学兴趣 、 科学习
惯和科学精神 , 就 非得 讲 “ 干 细胞学 说 ” 或 “ 纳 米技术 ” 吗 ? 要 培养学生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齐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500)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在这个谁在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时代,我国已经认识到教育改革对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付之行动的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又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的教育改革,将为我们推进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概述1.改革的序幕。

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提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拉开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美国一直存在危机意识,美国对于危机内容的研究也不断地出现,不断地推出改革基础教育的新举措,以解决基础教育改革问题的出现。

2.改革的预热。

在1989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成功竞选连任之后不久,组织各州长召开了至今未有的“教育”峰会,在2000年,第三次峰会在IBM纽约总部举行,“提高教育质量”被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

3.改革的发展。

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的教育基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法案美国创造了四个历史第一:1)历史上第一次对学校进行统一评估;2)第一次对教学质量实行严格的规定;3)第一次将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与每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联系起来;4)最先关注全国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1.对我国考试改革要重视。

在阅读文献中,了解到中学或大学等的入学考试几乎成为制约改革思想的严重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选拔人才的制度从古代顺延到现在就是考试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普通的学生提供一条走向成功的途径,但考试制度的存在,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我们只有将我国考试制度重新审视,引入与新改革理念相符合的考试制度,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师面临的困扰不可小视。

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一个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一直以来都注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基础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的基石,因此美国不断进行教育制度的革新与改进。

本文将从教育改革的动因、教育方法的转变以及教育投入的重要性等多个角度来探讨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改革的动因教育改革的动因往往源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美国教育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力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重要的动因是全球化的竞争压力。

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意识到必须调整教育理念和方式,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二、教育方法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育改革推崇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除了传统的书本教学外,美国还采用了多种教育手段,如互联网课程、跨学科项目学习等,使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育投入的重要性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每年都投入大量资源来改善教育条件与水平。

此外,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教育事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教育经费的充足使得学校能提供更好的师资和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教育投入还可以用于改善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

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美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高等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高等教育以提供专业人才和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其世界排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职业教育则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培训,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教师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改革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西方教育公平理论

西方教育公平理论

一、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196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即《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也称“科尔曼报告”),对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研究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尔曼通过剖析一个多世纪以来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的演变以及对美英两国的比较,认为教育机会的观念在美国一开始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这种意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向人们提供达到某一规定水平的免费教育;(2)为所有的儿童(不论社会背景如何)提供普通课程;(3)为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提供进入同样学校的机会;(4)由于地方税收提供了创办学校的资源,因此可在特定地区范围内提供均等的机会[1]。

但现在仍有许多人对机会均等的观念作出一些假设,首先认为免费学校的存在消除了机会不均等的经济根源,然而免费学校并不意味着儿童的教育成本对任何经济水平的家庭都相同,当实行免费教育时也有不少家庭无法供养子女上学,因为他的劳动力对农村或城市家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某些国家经济水平仍然是机会不均等的主要根源。

另一方面,继续上学妨碍了儿童接受职业训练。

“显然,只要这种机会阻碍了儿童对某种职业途径的追求,我们就不能说真正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1]其次,认为机会寓于某种特定的课程之中,机会的多少与儿童学习课程水平的高低有关,对某些儿童而言,课程水平越高所获得的机会越多。

科尔曼指出:“……这个两难问题要直接归因于社会结构本身。

假若根本不存在社会流动,人人都终身从属于某一固定的阶层,那么这种定向课程就会向与之相关的那一社会结构的人们提供均等机会。

正因为代际之间存在着高层次的职业流动,即较多的就业机会上的均等,才产生了这个两难问题。

”[1]科尔曼在教育调查中提出了5种有关不均等的界说:(1)以社区对学校的投入差异进行界说,如每个学生的费用、校舍、图书馆、教师素质等;(2)根据学校的种族构成进行界说,如果该体系内的学校由不同的种族构成,学校体系内就存在教育不均等现象;(3)根据学校各种无形的因素进行界说,如教师的德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4)根据学校对背景和能力相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教育结果进行界说,若给予个人相同的投入,教育机会均等就是结果的均等,不均等可能源于学校投入和种族构成上的差异或者上述多种无形的因素;(5)根据学校对背景和能力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教育结果进行界说,教育机会均等是在个人投入不同的条件下获得均等的教育。

美国中小学教育财政的公平之路

美国中小学教育财政的公平之路

一、教育财政公平的理论意义与度量指标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

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利益、外溢效果、好的物品等公共产品特性。

但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产品。

绝大多数类型的教育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排他的,教育还具有“拥挤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并且教育支出的直接受益者都是受教育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庭。

从这个角度考虑,教育的受益是可分割的。

如果说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端点,那么教育则游离在这两个端点之间。

义务教育更偏向于公共产品一端,高等教育更偏向于私人产品一端。

经济学分析表明,自由市场不可能保障教育服务达到一个社会理想水平,因此政府必须干预教育。

正因为政府必须干预教育,正因为教育有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所以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是教育财政的永恒话题。

维护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教育财政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就会带来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教育经费,多数由政府负担。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大多由地方政府支付,上级政府则多扮演财政补助的角色。

无论各国的国情有多大不同,财政体制有多大差别,在制定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制度和模式时,都是围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基本原则,并寻求两者的最佳平衡点。

各个国家会根据管理体制和投资重点的不同确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分配。

通常,义务教育是各国财政保障的重点。

根据国家财力,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不同的投资策略。

政府财政能力越强,对教育的经费保障力度越大。

公共教育财政服务于教育的基本需求,并对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给予特别关注,采用透明、公正和有效的经费拨款模式给予财政资助。

财政公平性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美国中小学财政政策中关心最多的焦点问题。

教育财政的公平性有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之分。

水平公平,又称横向公平,指的是对同样的人有同样的待遇,分配均等的资源;垂直公平,又称纵向公平,指的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待遇,对于特殊学生或者有需要的学区允许分配给额外资源。

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

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

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美国的教育体系一直是全世界教育事业中的排头兵,然而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也逐渐被揭示出来。

本文将会探讨几个主要、显著的问题:一、教育把重点放在考试上,而不是真正的学习。

在美国,学校教育的评估方式通常是通过测试。

学生们熟知的SAT、GRE等音、理、文、数等方面的考试都是学生考入大学或是进入某些职业课程需要通过的考试。

这些考试对学生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至于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放弃真正的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在特定时间内获得高分,而不是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二、缺乏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教育美国教育体系极强调学生的结果,即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的分数。

而单纯为了获得高分,学生们需要通过刻板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并几乎完全靠死背知识点来发挥。

这种模式产生的问题是,学生们渐渐失去了真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美国教育体系的重心跟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然而,它们却不重视国际视野以及创意教育。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体验不同类型的思维过程,从而从中汲取新的创意和灵感。

创意是未来的基石,缺乏创意意味着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三、缺乏关注力和交流能力如今,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也开始着手解决“注意力不足症”这一话题。

学生们需要时刻关注学习内容,但是在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因为上课内容单调而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合作,寻找方法来使得学习过程不再单调。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掌握良好的交流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日后适应社交环境,还可以协助他们在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教育贫富差异随着美国的经济发展,教育贫富差异也逐渐出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们面临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也越来越不平衡。

贫困学区的学生如果要接受高水平的教育,需要承受更高的社会压力,这个过程会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它依然为学生提供了用于日后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美国学校教育优缺点有哪些

美国学校教育优缺点有哪些

美国学校教育优缺点有哪些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先进的国家,其教育制度备受世界瞩目。

美国的学校教育,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很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然而,美国学校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学校教育的优缺点。

一、优点1. 丰富的课程设置美国的学校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美国的学校提供了很多种不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例如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实践等等,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2. 科技教育的先进性在科技领域,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因此美国的学校也非常注重科技教育。

学校里经常使用最新的科技设备,如电脑、智能白板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使他们更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3. 独特的教学方式美国学校教育还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教学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4. 高度重视运动与社交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校还很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学校会安排大量的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和义工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缺点1. 学生的贫富差距悬殊,造成教育资源不均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非常明显,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受教育的机会。

一些有钱人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一些贫困学生则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

2. 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美国的学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一些富人区的学校拥有非常好的教育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而一些贫穷地区的学校基础条件比较差,教学水平也比较低下。

3. 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在美国,学生成绩和升学率都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经常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压力。

一些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和良好的升学机会会不择手段,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4. 学校安全问题近年来,美国学校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校园枪击事件和欺凌行为层出不穷,影响到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甚至使学生的生命受到威胁。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制度变迁分析及启示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制度变迁分析及启示

美 国在建国纲领 《 = 独立宣 》 中就表 明了美 国人引 以 为 自豪 的社会理想——“ 法律 面前人人平 等” 。值得注意 的 是 ,美国人 的平等观念指的不是人人应该平均享受社会物质
财 富 ,而是 指 人 人享 用 社会 财 富 的机 会 均 等 ,教 育 机 会 均等
入 的客观依据和经济保证 。把财产作为一种指 数 ,让 富裕
责 。它与地 方行政 没有 直接 关系 ,它 依据州 宪法 、法 律 、 州行政命令作 出决策 。其 中,重要 的职能之一就是财政 上
的独立 ,自行征 税办学 ,此项权力极 为特 殊——学 区教 育 委员会可不 经普 通行政机关核 准 ,以征收地方财产税之 方
地方学 区教育财政 能力的差距 ,这就 要求州政府采 取各种
迁。由于分权思想的存在 ,其管理体制分为地方、州、联 邦政府三级 管理体制 ,每一上级均对 下级 的教 育资源配 置失衡起到 了宏观均衡 作用。探 讨美 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中的制度 变迁不仅有助 于我们把握 美国基础教 育资源配 置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而且对制定和完善我 国 目前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也有所裨益。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制度 变迁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35 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 3 (09 4 0 6 - 2 05 54 2 0 )0 -0 2 0 是财 富的象征 ,是决定每个 家庭 可能和实 际地 进行教育投
普教研究
M D R D OT N S I C O EN E U AI C N E O E
现 代教 育科学
20 09年第 4期
2 O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中的 制度变迁分析及启示
张 玉永 刘丽 彩

教育机会均等化探讨

教育机会均等化探讨

教育机会均等化探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而教育机会均等化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

它关乎着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机会均等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教育机会均等化。

简单来说,教育机会均等化是指每个人不论其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性等方面。

从入学机会来看,在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许多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数量稀少,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

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一些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入学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无法顺利进入公立学校,只能选择费用较高的民办学校或者是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打工子弟学校。

在教育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优质的师资、教学设施和课程资源往往集中在城市的重点学校和富裕地区的学校,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师资短缺、教学设施简陋、课程单一等问题。

这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例如,一些城市学校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实验设备齐全,而一些农村学校甚至还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基本的教学用具。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导致学生在毕业时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这直接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机会。

那些来自贫困家庭和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往往在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中处于劣势,难以进入优质的高等院校,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选择。

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科尔曼报告》

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科尔曼报告》

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科尔曼报告》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科尔曼报告》1964年美国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带领一个研究小组收集了美国各地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数据,进行了美国教育领域所做的最大规模的调研。

然后他们对这些调研材料大量地进行了分析,到了1966年,科尔曼向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报告,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史和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人们知道,在此之前,黑人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而且相对于白人差距越来越大。

科尔曼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的物质水平和条件造成的。

而调查结果发现:黑人和其他弱势少数民族后裔(拉丁裔和印地安人)相对比白人中产阶级缺乏一种改变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

科尔曼把这种现象称为selfesteem(自我评估)。

受种族肤色等因素造成社会地位的影响,这些处于弱势的学生,自我评估比较低,他们觉得环境过于强大,不可能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

他们对自己的前途缺乏自我期望,觉得没有盼头,学习士气比较低。

从而造成学习成绩低,与白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这就是美国当时的教育状况。

而《科尔曼报告》出台后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尔曼报告”发表后,人们开始从两个方面调整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一是重视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二是重视学校教育背后的家庭教育。

现在看来,家庭的经济状态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这是一个事实。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存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现象,但普遍而言,如果父母的经济收入较低,那么,孩子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尽管存在“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现象,但普遍而言,如果父母亲的经济收入较高,那么,孩子的学业成绩就比较高。

这个调查研究的结果并不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就注定了成绩低下,因为贫穷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如果父母处于谋生状态,最好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如果孩子真实地体验了父母劳作的辛苦与辛酸,那么,孩子会增加改变命运拯救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旨在消除社会阶层差异的重要问题。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过去的几十年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是在许多国家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并实施最佳实践,以提高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和均等性。

教育机会均等的定义教育机会均等指的是一个公平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不会因为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而存在不公平或者歧视。

教育机会均等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基础教育(例如就读和财务援助)、高中教育、大学/职业教育、选修课程和后续教育。

让所有学生都有公平的机会来接受教育,并且没有任何种族、性别、财务或地理障碍,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最终目标。

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性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问题,从而导致各种问题,例如:1. 社会阶层的不平等:过去,家庭背景成为学生能否接受更好的教育的重要因素。

2. 影响经济增长:教育机会均等是一种投资,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进而增加经济发展。

3. 增加国际竞争力:教育机会均等是一种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提高国际声誉的一种手段。

4. 公民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尊重社会各个群体的基本权利之一,这些群体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

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可以分为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可以为消除不公平提供有力的策略和建议。

以下是若干方面的研究。

家庭和背景问题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背景对教育机会和成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中,关注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以及如何消除社会差异的问题很重要。

一些有益的研究表明,鼓励家庭支持、提供学术支持和创造鼓励学习的氛围可以有助于解决这种问题。

而在财务援助方面,政府可以组织奖学金和助学金,以补偿因财务困难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学生缺失。

社会资源和机会的研究社会资源和机会在决定学生教育机会和成就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学生所在的社区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其教育获取的机会和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摘要: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

从历史学发展来看,教育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

文章从科尔曼报告的视角分析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以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公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尔曼报告基础教育教育机会均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美国教育关注的热点。

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1926-1995)1966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的报告,这便是著名的科尔曼报告。

该报告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以实证研究著称,而且改变了美国公共教育,对美国和世界相关教育问题有着广泛和显著的影响,被公认为美国社会科学史上最著名的量化研究报告。

[1]在我国当前创建以和谐社会为主题、教育公平历来被看做社会和谐的“瞭望塔”的背景下,全面分析、解读科尔曼报告,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解及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科尔曼报告出台的背景
“科尔曼报告”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横空出世,其出台必然有国际、国内背景和强烈的现实需要。

1.国际教育发展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教育机会均等成为许多国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二战后,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1946年3月,国
际教育局举行战后第一次会议,将“中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列入大会议程。

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了“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而成为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1959年,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进一步确认了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

2.美国国内教育背景
从美国社会发展来看,二战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美国国会在1945年举行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意见听证会。

美国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重视主要通过立法和司法的手段来体现。

1954年5月17日联邦最高法院对“布朗控教育委员会”(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一案的关键性裁决——“隔离但平等”的原则违宪,种族隔离的学校不合法。

此外,如何消除贫困,打破贫困的循环成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关注的焦点,也推动了约翰逊总统“向贫穷宣战”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

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1964年酝酿已久的《民权法案》(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隆重登场”。

民权法奠定了全面废除南方种族隔离制度、实现种族平等的法律基础。

这时,最高法院的布朗案裁决已有十年,黑白合校的过程还在以“审慎的速度”进行,而全国范围内,黑人儿童的教育条件和水平究竟如何,有没有值得政府和社会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公众毫无知情。

因此,民权法第四条402节(section402)指出,联邦教育署长要“在两年内,就美国各级公立教育机构中个体由于种族、肤色、宗
教或民族血统等原因缺乏平等教育机会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向总统
及国会提交报告”[2]。

这一重任就落在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教授科尔曼头上,他带领一班社会学家对60万不同种族、宗教信仰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这些学生涉及六个种族:黑人、印第安人、东方裔美国人、生活在美国大陆的波多黎各人、墨西哥裔美国人和既非墨西哥裔又非波多黎各人的常被称之为多数的白人。

科尔曼与其助手于1966年发表了题为“教育机会均等”的报告,通称科尔曼报告。

二、科尔曼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这项调查(通常被称为科尔曼报告)得出结论:大多数美国孩子就读的学校存在种族隔离的问题。

80%的白人学生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在白人占90%~100%的学校就读。

65%的一年级非洲裔学生就读于黑人占50%以上的学校。

少数民族学生(亚裔学生除外)无论在哪个年级水平,在阅读和数学方面的分数都低于白人学生。

科尔曼报告最突出、显著的发现是表明了学业成绩与学校特征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与学业成绩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此外,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最大的因素是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校中其他学
生的学习愿望。

少数民族学生和白人学生混合上课(在同间教室),可以缩短学业成绩间的差距。

教师质量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比白人学生要大。

科尔曼报告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政府和教育政策恰恰相反,在1966年7月4日颁布时并未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

联邦法院裁决后,
hew及学校委员会/当局借用科尔曼报告的部分内容来阐述新的政策,这一举动促使外界对科尔曼报告的关注。

美国最高法院对swann v.charlotte-mecklenburg country board of education(1971)这一案件的裁决就依赖于科尔曼报告,并将校车计划作为取消、废除种族隔离的手段。

关于科尔曼报告,争议和批评颇多,主要包括样本的选择、收集的数据、对学校管理者关于学校设施报告的依赖、严格的时间限制、不充分的分析方法及没有确实根据的发现结论。

[3]
三、科尔曼报告的影响
科尔曼报告得出的几项明确的结论左右了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教育政策。

例如,报告明确指出增加投入以改善学校设施对学生学业成绩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大部分少数民族学校无法帮助儿童克服贫穷的家庭环境带来的障碍。

然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贫苦儿童进入一个中产阶级子女的学校,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联合(association)并无遭受损失。

科尔曼批评依据能力跟踪学生的方法,并表明这种黑人自信、骄傲(black pride)的态度对黑人学生成绩的影响远远超出任何其他因素。

科尔曼报告的焦点是社会阶层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1966年科尔曼报告的主要结论是:在各种学校里,学习成绩主要不是与学习的特点有关,而是与学生本身的社会阶级背景有关。

科尔曼报告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争论,并促使人们思考机会不均等的更
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

科尔曼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和实现教育平等策略的观点为二战后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科尔曼报告对世界各国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仍有很大的影响。

科尔曼这一研究的最大贡献是把教育公平的研究从学校投入资源的均等转向学校结果的均等。

参考文献:
[1]richard.d.kahlenberg.learning from james
coleman[eb/ol]/p/articles/mi_m0377/i s_200 1_summer/ ai _76812255,2008-3-15.
[2]james s.coleman et al.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washington,d.c.: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iii.
[3]richard j.altenbaugh.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99:8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