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合集下载

现代旅游客源国概论教案-韩国

现代旅游客源国概论教案-韩国

客源国——韩国一概况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简称韩国。

位于东北亚,是一个新兴的发达国家。

宪法领土范围()为整个朝鲜半岛及附属岛屿,实际领土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

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里,由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

国歌:《爱国歌》官方语言:韩语(朝鲜语)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李明博,总理金滉植人口数量:5,051.5万(2011年)人口密度:493人/平方公里(2011年)主要民族:韩民族(朝鲜族)主要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国土面积:99,646平方公里水域率:30% 国花:木槿花国旗:949年3月,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太极旗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

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

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

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

国徽:国徽公布于1970年7月。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

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黄色象征着繁荣与昌盛。

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红蓝阴阳图代替,它不仅是韩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象征,而且在此代表着国家行政与大自然规律的和谐。

一条白色饰带环绕着木槿花,饰带上缝着国名“大韩民国”四字。

此特点与朝鲜的国徽设计相同。

国花: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

花开时节,木槿树枝会生出许多花苞,一朵花凋落后,其它的花苞会连续不断地开,开得春意盎然,春光灿烂。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实践跨文化交流活动
03
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活动、文化交流项目等,与来自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进行实际交流,锻炼跨文化交流能力。
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 务,如定制行程、特色餐饮等。
加强导游培训
提高导游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不同文 化背景的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方法,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客源国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客源国的旅游者行为、需求和偏好;熟悉客源国市场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客源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能够针对不同客源国制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跨文化交流,旅游目的地可以更加 准确地传达自身文化特色和价值,吸引 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促进旅游业 的持续发展。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外语和跨文化交际技巧
01
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际规则和礼仪,提
高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
增加文化知识和敏感度
02
通过阅读、学习、旅行等方式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提高对
日本
日本是一个独特的国家,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温泉、 樱花、古建筑等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观
包括山川、湖泊、森林、海洋 等自然景观,具有原始、壮美
和神秘的特点。
文化遗产
包括历史遗址、博物馆、艺术 品等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历史、

客源国概况 教案

客源国概况 教案

客源国概况教案教案主题:客源国概况教学目标:1. 了解客源国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客源国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客源国对于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客源国的定义和意义;2. 客源国的分类和特点;3. 客源国对于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客源国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意义。

通过提问和讲解,激发学生对客源国的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客源国的分类和特点,包括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图片、地图、数据等方式,生动展示各个客源国的情况。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客源国进行分析,包括其旅游市场规模、旅游偏好、旅游消费习惯等方面。

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源国对旅游业的影响。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特定的客源国,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要求他们收集该客源国的相关信息,并分析该客源国对于旅游业的影响和潜力。

Step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客源国的理解和认识。

Step 6:拓展练习(10分钟)布置拓展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查找并分析其他客源国的情况。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出结论并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其对客源国概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对学生完成的拓展练习进行评分,评价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包括客源国的分类和特点等知识点;2. 地图、图片和数据:展示各个客源国的情况;3. 网络资源:供学生查找和分析其他客源国的情况使用。

注:以上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程,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新部编本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新部编本
应用:根据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国际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国际旅游业超常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正、负两面影响。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4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二章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熟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在我国客源市场中的地位。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各方面的特征,以便很好地为开拓海外市场打下基础。要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应用:根据统计图表和有关资料,分析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
(三)世界旅游区域
识记:世界各大旅游区名称及范围领会:世界各大旅游区的主要差异;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迅速崛起的原因。
(四)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海外客源市场
识记: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海外旅游者、出境旅游者等旅游统计指标的含义。
领会:新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旅游业空间布局特点。
教学重点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旅游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旅华市场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欧洲的海陆位置,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英国的全称与领土组成、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法国的全称及地理位置、主要邻国、气候类型及特点、地形的组成等。德国的全称、地理位置、主要邻国、地形特点、主要河流与气候类型等。意大利的全称、地理位置、领土构成、气候特点等。俄罗斯的全称、地理位置,主要邻国、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等。
教学重点
美国、加拿大旅游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美国加拿大客源市场分析

2024年《客源国概论》教案

2024年《客源国概论》教案

《客源国概论》教案教案《客源国概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客源国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掌握客源国市场分析方法。

3.熟悉我国主要客源国的情况。

4.培养学生分析客源国市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客源国的定义与分类客源国的定义客源国的分类2.客源国市场分析方法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3.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美洲国家大洋洲国家4.客源国市场分析实例分析我国赴泰国旅游市场分析我国赴美国旅游市场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客源国的定义、分类、市场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客源国市场案例,让学生掌握市场分析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客源国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客源国的定义与分类:详细讲解客源国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3.讲解客源国市场分析方法:介绍宏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

4.分析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分别介绍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的情况。

5.分析客源国市场实例:以我国赴泰国和美国旅游市场为例,进行市场分析。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主要客源国情况,分享各组分析结果。

7.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

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国际旅游市场分析》2.课件:客源国概论PPT3.案例资料:我国赴泰国和美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客源国市场。

4.关注客源国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客源国概况》教案

《客源国概况》教案
3、旅游地域的广泛性
过去人们的旅游活动往往集中在著名景区或大都市,而现代旅游阶段,旅游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从西欧、北美扩展到全世界,而且从南极地到热带丛林,从非洲沙漠到南美高山,都有旅游者的足迹。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一些荒僻的雪山幽谷、乡野村落、大漠孤岛,如今更具魅力。科技的飞跃还把游人送上了太空和海底,这种旅游地域的广泛性可谓遍及全球。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繁荣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20世纪中期以前的近代旅游相比,现代世界旅游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
从1950年到2000年,国际旅游人数从2520万增加到6.89亿,增长了27倍;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4760亿美元,增长了226倍,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增长速度。
2.美洲区
包括北美、南美两大洲所有国家和地区。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市场。其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在世界各大地区中仅次于欧洲地区,居第二位。此外美洲也是仅次于欧洲的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但这一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少数几个国家。
3.东亚及太平洋区
该组织宗旨是:发展安全而有效的国际航空运输事业,使之用于和平目的;制定国际空中航行原则;促进各国民航事业的安全化、正规化和有效化;鼓励民航业的发展,满足世界人民对空中运输的需要;谋求在机会均等原则下,各缔约国航空运输的健全发展和经济运营。
我国于1974年正式加入该组织,并于同年的大会上被选为理事。
此外,其他比较重要的国际旅游组织还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IAEST),成立于1951年,总部在瑞士的伯尔尼;国际饭店协会(IHA),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国际旅游协会(IAT),成立于1951年;国际旅游联盟(AIT),成立于1898年等。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介绍《客源国概论》的课程定位、目的和意义。

阐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

1.2 客源国市场的概念与分类解释客源国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客源国市场的分类及其重要性。

1.3 旅游业发展概况介绍世界旅游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探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二章:亚洲客源国2.1 亚洲客源国概述分析亚洲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亚洲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2.2 中国详细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3 日本和韩国阐述日本和韩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日本和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三章:欧洲客源国3.1 欧洲客源国概述分析欧洲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欧洲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3.2 德国和英国详细介绍德国和英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德国和英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3.3 法国和意大利阐述法国和意大利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四章:美洲客源国4.1 美洲客源国概述分析美洲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美洲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4.2 美国和加拿大详细介绍美国和加拿大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美国和加拿大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3 巴西和阿根廷阐述巴西和阿根廷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巴西和阿根廷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第五章:非洲和中东客源国5.1 非洲和中东客源国概述分析非洲和中东客源国的特点和影响力。

介绍非洲和中东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5.2 埃及和南非详细介绍埃及和南非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分析埃及和南非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5.3 土耳其和阿联酋阐述土耳其和阿联酋的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和客源市场特点。

探讨土耳其和阿联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客源国概况实践教学(3篇)

客源国概况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客源国概况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为今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客源国概况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意义1.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客源国的国情,拓宽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与客源国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掌握客源国概况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国际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4.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客源国的投资环境,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合作伙伴提供帮助。

三、客源国概况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赴客源国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情况。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客源国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模拟谈判: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谈判,锻炼学生的谈判技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外语角:定期举办外语角活动,让学生与客源国人员进行交流,提高外语水平。

5. 专题讲座:邀请客源国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客源国的机会。

6.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客源国的相关书籍、报刊、杂志等,拓宽知识面。

四、客源国概况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1. 政治制度:介绍客源国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治人物等。

2. 经济概况:分析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经济指标等。

3. 文化特点:探讨客源国的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

4. 法律法规:了解客源国的法律法规、投资政策、贸易政策等。

5. 社会环境:分析客源国的人口、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客源国概况》-本科课程教案-张利霞

《客源国概况》-本科课程教案-张利霞

山东协和学院




使用教材《客源国概论》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社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层次本科总学时 51 授课教师张利霞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授课学年 2015-2016 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附页
课程教案附页。

客源国概况教案德国

客源国概况教案德国

一、课程目标1. 了解德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 掌握德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及其特色。

3. 了解德国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及其重要事件。

4. 熟悉德国的政治制度、政党体系及其运作方式。

5. 掌握德国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贸易伙伴等经济特点。

6. 了解德国的文化传统、教育体系、科技发展等文化特点。

7. 熟悉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等社会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德国基本国情a. 地理位置b. 面积与人口c. 行政区划2. 德国主要城市及其特色a. 柏林b. 慕尼黑c. 法兰克福d. 科隆3. 德国历史背景与发展阶段a. 从中世纪到近现代b. 两次世界大战c. 战后重建与欧洲一体化d. 当代德国4. 德国政治制度与政党体系a. 联邦制与议会民主b. 宪法与法律体系c. 主要政党及其立场d. 政治运作方式5. 德国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a. 经济发展历程b. 产业结构特点c. 对外贸易与合作伙伴d. 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德国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历史图片等。

2. 结合地图,直观地介绍德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

3. 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德国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其特色。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德国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5. 利用分组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德国的科技发展、教育体系、文化传统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质量与速度。

4. 期末考试:设置涉及德国国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题目,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德国概况》、《德国历史与文化》、《德国政治经济》等。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报道、纪录片等。

3. 网络资源:德国政府官网、德国旅游局官网、德国媒体报道等。

4. 地图:德国地图、德国行政区划图、德国城市分布图等。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客源国概况》是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主要研究和介绍:1、中国国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2、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3、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地的吸引力;4、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和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等概况。

为旅游专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打下必备的、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而做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联系当今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了解中国国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地的吸引力。

完整掌握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

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一、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概括为四大部分:第一、中国国际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第二、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国(或地区)的吸引力;第三、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四、中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

总的,第一、二、三部分是学习本门课程的背景分析,是为后几章学习打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分析。

二、本课程教学时数18学时,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需要安排36学时,这样可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深化与细化,不同的教学学时可采用同一个教学大纲。

三、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穿插讨论、指导性自学及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点。

四、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本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以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四大部分依次展开,注重前后之间的逻辑性,章与章之间内容相扣。

2、注意本课程知识的新进展我国的入境旅游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入境客源产出地区在不断扩大,这些客源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变化。

致使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密切注意形势的发展,并将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新发展、新特点融入教学中,增进课程学习的前瞻性。

最新《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最新《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授课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教师:祝晔
授课班级:专接本2012级/2013级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4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一章世界及中国旅游业
教学目的
简单介绍中国海外主要客源国概况,使同学们对所涉及内容也事先有所了解,激发同学学习客源国概况的积极性。了解世界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分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掌握世界旅游组织划分的全球六大旅游区概况
教学难点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旅华市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提纲
1、领会:东南亚名称的来历、范围和组成国家,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类型。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包括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新加坡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政治体制。马来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其领土组成、位置、气候类型等,了解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等。马来西亚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了解泰国的原名称是暹罗,泰国一词的意思是“自由之地”,泰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组成、重要河流、气候类型等。泰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等。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及重要性、领土特点、气候类型、丰富的物产与资源、主要民族、宗教信仰等。了解菲律宾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组成、气候类型;菲律宾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特点等,菲律宾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
上课时间
16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题
第四章东南亚地区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了解该地区整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特点等,重点掌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五个主要国家地理环境、社会风情、民族习惯、主要旅游资源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经验,旅华市场的特点等。

《客源国概论》教案

《客源国概论》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授课教案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系(部):工商管理系
课程:《客源国概况》
教师:李剑
教研室:旅游管理
授课班级:旅管07(1)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广大同学即将奔赴旅行社实习,在4月3日,利用上课时间进行了随堂测试,对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也督促同学们及时进行复习。

考试成绩计入平时成绩。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客源国概况》教案

《客源国概况》教案
简称亚太区。包括东亚、东南亚、中亚、大洋州的所有国家。这一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国际旅游接待地区,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这里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市场,近30年来,本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值,居世界之首.这一旅游市场资源极为丰富,市场潜力大。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其旅游业在21世纪必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后,这一地区国际旅游的发展,将超过美洲而居世界第二位.
4.非洲区
包括除埃及以外的非洲所有国家。这一区域既有多姿多彩的人文资源,又有沙漠、雨林、草原等景观及各种特殊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发展前景很好.但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在旅游业方面,非洲是一个发展中的大陆,许多旅游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近年来,国际旅游接待增长较快,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但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占全球的份额均不高.
(一)我国的入境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高速的发展。以入境旅游为起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走出了由入境旅游——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重——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的发展道路.中国目前存在着三种旅游客流,流量最大的是国内旅游客流,其次是入境旅游客流,第三是出境旅游客流.据统计,2000年,我国国内旅游者达到7.44亿人次,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为8344.39万人次,二者比为9∶1,与世界平均水平10∶1相近;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之比为3∶1,与世界平均水平3∶1~4∶1相差不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入境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章重、难点及授课内容
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
教学要求:
1.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2。了解世界六大旅游区的基本概况。

《客源国概况》教案

《客源国概况》教案

《客源国概况》教案教案:《客源国概况》一、教学内容1. 亚洲客源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2. 欧洲客源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瑞士、奥地利、希腊、荷兰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3. 北美洲客源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4. 南美洲客源国: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5. 非洲客源国:埃及、南非、摩洛哥、肯尼亚、塞舌尔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6. 大洋洲客源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不同客源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客源国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客源国服务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旅游业职业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同客源国的文化差异、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学重点:各个客源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客源国的旅游景点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材内容讲解:分别讲解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客源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客源国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客源国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客源国概论》专接本教案学科领域:旅游管理专业课时安排:每章4课时,共60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个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文化、经济、旅游资源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客源国认知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1.1 客源国的概念与分类1.2 客源国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3 客源国研究的重要性第二章:亚洲客源国2.1 东亚客源国2.2 东南亚客源国2.3 南亚客源国2.4 中亚客源国第三章:欧洲客源国3.1 西欧客源国3.2 中欧客源国3.3 东欧客源国3.4 北欧客源国第四章:美洲客源国4.1 北美客源国4.2 南美客源国4.3 中美客源国第五章:非洲与大洋洲客源国5.1 非洲客源国5.2 大洋洲客源国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各个客源国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客源国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4. 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辅助教学。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客源国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客源国概论》2. 参考书籍:相关客源国研究的书籍和论文3. 网络资源:各大旅游网站、旅行社资料等4. 地图:世界地图、各国地图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6课时第三章:8课时第四章:6课时第五章:4课时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六章:中东客源国6.1 土耳其6.2 埃及6.3 以色列6.4 阿联酋第七章:俄罗斯与东欧客源国7.1 俄罗斯7.2 乌克兰7.3 白俄罗斯7.4 波兰第八章:南美洲客源国8.1 阿根廷8.2 巴西8.3 哥伦比亚8.4 秘鲁第九章: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客源国9.1 墨西哥9.2 哥斯达黎加9.3 巴哈马9.4 牙买加第十章: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10.1 旅游市场调研的方法与步骤10.2 客源国市场分析与预测10.3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10.4 案例分析:某国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中东、俄罗斯与东欧、南美洲、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客源国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旅游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日本、韩国、蒙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华市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教 学 内 容 提 纲
1、领会: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和领土组成、地形、资源和气候特点等;日本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和祭祀,日本人的禁忌等。什么是日本的“积蓄型消费者”和“工薪型消费者”。韩国的自然环境,包括韩国的位置、领土构成、地形、主要河流和气候类型等;韩国的历史、文化特点,韩国文化与中国的渊源,韩国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主要节日与禁忌等。蒙古国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湖泊,蒙古国的历史、建国时间、政治体制、主体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包括面积、海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矿产资源等;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特点、人口构成、宗教信仰,主要的风俗等。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与组成、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人口构成与宗教信仰等。
领会:新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旅游业空间布局特点。
应用:根据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国际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国际旅游业超常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正、负两面影响。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4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 题
第二章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上课时间
16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 题
第四章 东南亚地区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了解该地区整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特点等,重点掌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五个主要国家地理环境、社会风情、民族习惯、主要旅游资源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经验,旅华市场的特点等。
教学重点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的旅游发展特征
3、熟练掌握:近几年日本海外旅游市场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促进日本旅华市场增长的因素,保持和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到我国旅游的措施。韩国旅华市场的特点、目前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的促销对策。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稳步增长的原因,影响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的主要因素。新西兰旅华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3、熟练掌握: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和特征;入境游客在我国国内的流量流向分析。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5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 题
第三章 东亚太地区主要客源国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牢固树立东亚太地区作为我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对该市场范围内的日本、韩国、蒙古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的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基本的旅游要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运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五国的旅游业发展情况、旅华市场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使同学们明白设置该课程的重要性
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大旅游区分布
教学难点
中国入境市场发展潜力
教学方法
案例法
教 学 内 容 提 纲
(一)现代国际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国际旅游业概念领会:现代国际旅游业与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关系。
(二)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识记:国际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旅游统计指标的含义。
教学难点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旅华市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 学 内 容 提 纲
1、领会:东南亚名称的来历、范围和组成国家,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类型。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包括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新加坡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政治体制。马来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其领土组成、位置、气候类型等,了解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等。马来西亚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了解泰国的原名称是暹罗,泰国一词的意思是“自由之地”,泰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组成、重要河流、气候类型等。泰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等。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及重要性、领土特点、气候类型、丰富的物产与资源、主要民族、宗教信仰等。了解菲律宾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组成、气候类型;菲律宾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特点等,菲律宾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
讲授法、案例法
教 学 内 容 提 纲
1、领会: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的时间;简要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来华入境旅游者的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职业构成特征。
2、掌握:来华入境旅游者中,港、澳、台及华侨游客始终占来华入境的绝大多数。来华入境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方式、次数和停留时间有何变化;入境游客在我国国内的流动。
领会:战后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应用:根据统计图表和有关资料,分析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
(三)世界旅游区域
识记:世界各大旅游区名称及范围领会:世界各大旅游区的主要差异;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迅速崛起的原因。
(四)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海外客源市场
识记: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海外旅游者、出境旅游者等旅游统计指标的含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授课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教师:祝晔
授课班级:专接本2012级/2013级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客源国概况》
上课时间
14周周日下午1:30-5:10
课 题
第一章 世界及中国旅游业
教学目的
简单介绍中国海外主要客源国概况,使同学们对所涉及内容也事先有所了解,激发同学学习客源国概况的积极性。了解世界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分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掌握世界旅游组织划分的全球六大旅游区概况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熟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在我国客源市场中的地位。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各方面的特征,以便很好地为开拓海外市场打下基础。要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2、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日本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产业部门;日本礼仪的特点,主要饮食习惯等,日本旅游资源的特色,日本旅华市场现状分析。韩国的社会风情与习俗,韩国饮食的特点;韩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主要旅游景点。蒙古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社会风情与习俗、主要的乐器和娱乐活动等,蒙古国的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的现状。澳大利亚的经济基本特征,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澳大利亚旅华市场出现的新特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特点,主要的风情与习俗,旅游资源特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