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_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_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___知识点总结

哲学与人生___知识点总结

哲学与人生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1.客观实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永远在运动变化发展,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2.什么是人生客观实际:社会历史条件,个人主客观条件,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特点3.从实际出发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组号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选择;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会对人生起到负面作用;认识客观实际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

4.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客观认识自己,使主观符合客观;自己的主观愿望要适应时代潮流;主动选择。

5.物质是运动的:事物都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分不开;运动是有规律的。

6.人生行动的限制因素:自身的体力和智力;社会历史条件。

7.为什么说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第一,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第二,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才能获得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8.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路: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坚持到底之勇。

9.怎样善于行动?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走好人生每一步。

首先要有准备;其次,要有顺序;最后,要有始有终。

10.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指人能动的反映世界,又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前者指把客观的事物能动的反应于主观,后者指把主观的东西能动的作用实践于客观。

1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能动性的关系——辩证统一的。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客观规律,主观因素。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树立积极地人生态度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树立积极地人生态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生活2.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第一,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防止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

2018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PPT课件

2018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PPT课件
2.结合实际,请你简述怎样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6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和真理都来源于
A.实践
B.思考
C.想象
D.继承
3.马克思曾经说:“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
)统一,才能体验人生的成功
A.手脑
B.学问
C.知行
D.义利
7
6.下列事实哪些是现象
(1)苹果落地
(2)太阳东升西落
(3)商品价格有时高,有时低
(4)万有引力(5)声东击西
(6)价值规律
A.(1)(2)(3)(4) B.(1)(2) (3) (5)
C.(2)(3)(4)(6)
D.(1)(3)(4)(5)
A.知是行的要求,知而不行,知就会失去意义
B.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
C.坚持知行统一的要求
D.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都是错误的
2.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是
A.成功了不沾沾自喜,更要看到不足B.失败了也不灰心丧气,要认真反思
C.成功了要相信成功永无止境,争取更大的成功
D.失败了找出原因,把失败看成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10.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也是时代的潮流和科
学的本质。
11.创新能力的实质是
的能力。现代青年要具备
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
和顽强的创


12.
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
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
途径。
3
二、名词解释 1. 实践 2. 认识 3. 现象 4. 本质 5. 真象 6. 假象

哲学与人生第三章

哲学与人生第三章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ENTER YOUR TEXT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ENTER YOUR TEXT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ENTER YOUR TEXT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 2、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 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3、把握事物的本质,必 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 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 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ENTER YOUR TEXT
1
培养科学的思维,必 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指导
2
3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要求人们运用辩证 要求人们遵循形式
第三章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复习
名词解释
ENTER YOUR TEXT
1.人际关系 :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 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2.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樊,由低级到 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三章
CONTENTS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ENTER YOUR TEXT
1、中职生要培养创新精神,热爱生活、 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2、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3、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 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演示完毕 感谢大家的聆听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2)哲学与人生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2)哲学与人生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哲学与人生》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标准制定依据《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依据《《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思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生初中毕业实际出发,贯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为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力求体现哲学原理的学习与人生发展结合起来,把世界观教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能促进《哲学与人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社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五、教学实施(一)教师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

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学习资源1、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与人生》主编:王霁2、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

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生 产 实 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Company Logo
科学实验活动
Company Logo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二)实践出真知
•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1)实践决定认识 •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课堂小结
• • • • • • • • • •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一)人生发展能力 1.什么是能力 2.什么是人生发展能力? (二)实践出真知 1、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三)如何提高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 2、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 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 矣。”说明( D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只学不用,没有意义 D、强调知行统一
C、知识在于运用
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明学习科学知识比参 加社会实践重要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参加社会 实践比学习科学知识重要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学习科学知识和参加社 会实践都很重要,我们要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科学知识 结合起来。 D.“生命有限,知识无涯。”说明要珍惜生命,极时行乐,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用的学习中。
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二:跟我学
1、快速点钞
2、计算器盲打
35,960+4,836,987+95,687= 4,968,634 6,954+48,933+6,589.74= 62,476.74 12,000,000-459,600-9,081= 11,531,319 980,050-259,610.31-463,820.01=

哲学与人生学习-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教案

哲学与人生学习-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教案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材料:
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
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
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材料:漫画——他们这样对待失败
问题: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
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课题
第8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课型
新授
目的要求
思育
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
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能力
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重点
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难点
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职业学校两位2006届财会专业技能优秀的毕业生先后去人才市场找工作。
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怎样对待求职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汇总问题
师生共同举例分析
学生充分讨论,畅谈己见,教师应注意点拨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看法
17′
30′
10′
1′
1′
板书设计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备课教师:课时安排:
课题
课型
新授
目的要求
思育
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知识
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第二部分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知识要点】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一)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1.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从而影响了人生发展。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不断提高。

(二)实践出真知1.实践和认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根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变革社会的实践。

第三,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的特点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第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都是不断发展的。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5.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认识水平。

(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作为中职生应当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1)中职学生要健康成长,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书本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中职学生要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要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只要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与人们群众结合在一起,就能克服“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才能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体验人生的成功。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1.成功和失败的关系(1)人生发展道路上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伴随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一些“经济政治与社会”方面的知识,但面对人生选择,一些学生并没有准备充分,对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方法技巧认识不够,头脑简单,甚至对就业形势和某些职业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应该结合我校的特点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生选择指导。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涉及过多过深的理论,应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特别是要结合职业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

(2)坚持知行并重、知行统一的原则。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结合理论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模拟人才市场、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3)坚持针对性的原则。

本课程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企业特点,针对多数学生对就业与创业有关知识了解不够、创业精神与创业心理素质不强等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教学提高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做好课堂管理。

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准备校内检查和业务考核,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和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充分发挥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材及教学对象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实际中,将对教材做适当处理,增删有关内容。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第一节《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说课稿

2020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第一节《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说课稿

《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主要方面说一说这堂课。

一、说教材1.首先我要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内容主是高级版《哲学与人生》课中第三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重点内容。

《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懂得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的内容,就全书来说,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2.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本考点的理解,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实践和认识的含义;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能力目标: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道理的认同,初步形成知行统一观,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说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

确立依据:只有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2)教学难点: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确立依据: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学情我认为:1.从知识基础上说,中职生对本课时有关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知识,有一些了解。

但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理论知识面相对较窄,对这些知识了解较浅,尤其是对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2.从身心特点上说,中职生具有好奇心,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都比较弱。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 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 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 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因此既有一般思维的基 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 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性的产生与巧妙地发挥 了人脑思维的潜能,特别是与右半脑的功能密切相关。 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方法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 维。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明辨是非是指辨别清楚事情的是与非。我 们认识事物时,不能只看事物的表现现象, 而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明 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有重 要作用: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和影 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指导自己健康成 长。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 识水平
1.学会学习获得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把理性认识返回到 实践中去检验,这一切都离不开实践。 2.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 金石。 3.在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 对待成功和失败。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第一, 人的实践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 ,这种本质特性决定着它离不开认识的指导,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 先导。 第二,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特殊的活动方式和 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第三,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使主体了解、把 握主客体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指导主体自觉按客观规律 办事以取得成功等。 第四,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在性质上有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正 确的认识使实践成功,错误的认识导致实践失败,对实践产生消极 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最后,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 在认识的高级形式——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10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不断由浅入深、又片面到全面、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地发展, 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实践。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随着实践的 发展,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对象,使人们产生认识新的对象的 要求。 其次,实践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再次,实践为发展提供大量的经验材料。实践使人们获得 大量的信息,积累丰富的经验,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新的课题, 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使人们产生认识事物的需要。人要进行实践, 成功地改造事物,就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事物的规律, 就需要认识事物。(P63例子)
9
其次,实践确定认识的对象。人们改造什么事物,就认识 什么事物,那些与人们实践无关的事物,不会成为人们的认识 对象。 再次,实践是沟通人与事物的桥梁。人在实践中,主动地 接触事物,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经过思维加工,就形成认识。 不通过实践接触和改造事物,就不可能产生对事物的认识。 (P64例子)
18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 认识到理性认识固然重要,但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是检验认识发现 真理的过程。 首先,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认识 是否正确,在认识的产生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得到证明,只 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其次,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认识 的目的是实践,但是认识本身并不能改造事物,只有回到实践 中,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事物。 童第周视频
一、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事物个别表面特征的反映。例如,我们看到苹果的 形状、颜色,嗅到苹果的气味,尝到苹果的滋味等。

哲学与人生 知识点总结

哲学与人生   知识点总结

哲学与人生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1.客观实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永远在运动变化发展,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2.什么是人生客观实际:社会历史条件,个人主客观条件,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特点3.从实际出发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组号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选择;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会对人生起到负面作用;认识客观实际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

4.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客观认识自己,使主观符合客观;自己的主观愿望要适应时代潮流;主动选择。

5.物质是运动的:事物都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分不开;运动是有规律的。

6.人生行动的限制因素:自身的体力和智力;社会历史条件。

7.为什么说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第一,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

第二,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才能获得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8.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路: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坚持到底之勇。

9.怎样善于行动?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走好人生每一步。

首先要有准备;其次,要有顺序;最后,要有始有终。

10.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指人能动的反映世界,又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前者指把客观的事物能动的反应于主观,后者指把主观的东西能动的作用实践于客观。

1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能动性的关系——辩证统一的。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客观规律,主观因素。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树立积极地人生态度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树立积极地人生态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生活2.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第一,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防止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 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4.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 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 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 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 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第一节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 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3. 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 事物的现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获得正确的认 识、可靠的知识。通过实践,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感知其现象,进 而把握其本质。人们平常所说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是说 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有力例证。
第一节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 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3. 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之所以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 其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人们 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
第二,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 第三,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学习指南
运用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 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 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 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 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第一节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智慧之光
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 还应当行动。
——歌德 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 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ppt课件
纯粹的理性认识。
ppt课件
31
培根:蚂蚁、蜘蛛、 蜜蜂的比喻。
感觉和理性根说:
只相信经验的人像蚂蚁,他们只
会搜集材料,不知道如何加工、
处理这些材料;
只知道思辨的人像蜘蛛,他们只
凭借自己的材料编织体系;
真正的实验科学家像蜜蜂,他们
既采集材料,又通过自身消化处
理这些材料。
ppt课件
10
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 确定了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他师从约翰·杜威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 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本 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含有辩证唯心主义成 份。实用主义哲学又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 “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 中有异。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 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 也即“知行合一”;但“从做中学”强调“做” 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与王阳 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同。1917年 陶行知回国之后,ppt课正件 式改名为“陶知行”。 11
ppt课件
7
• 通过亲身实践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知识的 途径通过他人或其他间接经验径媒体 获得的 ...
ppt课件
8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陶文濬 陶知行 陶行知 陶行知行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912年,他另取“陶
知行”为名,次年将之用作笔名。1917年留美归国后,
他正式改名为“知行”。1927年,他又想改名为“行
1931年11月陶行知先生在《思想的母亲》中写到: “我拿杜威先生的道理体验了十几年,觉得他所叙述的 过程好比是一个单极的电路,通不出电流。他没有提及 那思想的母亲,这位母亲便是行动。所以我要提出的修 正是在困难之前加一行动之步骤,于是整个科学的生活 之过程便成了: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 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 无穷。”陶行知的“行动——知识——再行动”这一教 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实 践观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坚持实践与认识相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实很重感情,会以直觉印象为出发点,然后再以坚决的 步伐行事,就是那种看你顺眼,就会收你做徒弟,挺你 的那种大哥! 恋爱: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恋爱成功机率 很高,一旦确认对方也对自己有好感后,就会火力全开, 不过爱得深,对女方的要求跟猜疑也很深!
8、莎呜男 性格:智囊分析者:喜欢探求理与擅长分析,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 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 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这说明了什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哪些事物能够进入人们的认识领域,成为认识的对象,
是由人们的实践需要和发展水平决定的。
思 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农牧业生产—— 天文学 战争 —— 《孙子兵法》
改革开放 —— 邓小平理论
1、SARS 的传染性与家 庭、医院聚集 性两大特征。 2、总结出 四项有效临床 治疗经验。
3、及时将危重SARS 患者集中到 专科医院。

莫泊桑在一篇小说中需要细致地描写一个被踢 过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实在是难以下笔, 于是,他走到街上,迎面正好走来了一个乞丐。莫泊桑 走上前去,言辞恳切的说:“喂,请踢我几脚吧?” 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失 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说:“你踢, 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猛踢莫泊 桑的屁股一下。 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忙跑会屋子,飞快地记下 这一真实的被踢的感受。


实践是检验意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
发展的”
没有实践,认识就无意义。
认识的辩证运动伴随人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 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 性。 •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 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 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 事物本质的认识。
• 说明“海市蜃 结论: 楼”的现象与 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 本质 识。
古堡擒凶
小儿辩日
•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遇到两个 10 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 题争论不休,于是就让马车停下来,到跟前去问他们: “ 小朋 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 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 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 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 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 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 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 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 觉得热的道理吗?” 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 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两小孩 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谁是谁非了。孔子只好 哑口无言。两个小孩失口笑了起来,说:“谁说你知识渊博,无 所不知呢?你也有不懂的地方啊!” • 哲理分析 :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 看法,而要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就必须进行辩证思维,从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深化认识 。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 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 个基本特征。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
•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 •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位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 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 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 发展能力
• (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 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 的各种现象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 1、勤于学习,是人生成功的前提 • 2、积极实践,锻炼能力,是成功的必 由之路 • 3、把两者有机结合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 实践,不断反复、无限 发展,获得对事物的真 理性认识,并用真理性 认识指导实践。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 能是纸上谈兵。想得很高,策划得很好,但 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 “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 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 样要科技。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 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 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 起来,知行统一,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 知识才能变成财富。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1.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 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2.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 部联系的反映 3.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4、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 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创造。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近百年来,这座古堡不 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的事件。凶手是谁?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 伤迹,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 古堡,亦遭不幸。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连警方也束手 无策。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 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 一只猴子,一副渔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醉药, 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里紧握渔网。午夜,一团 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比特利克却 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在此!”网内竟是一种奇怪的红 蝙蝠。原来,它长着像刚针一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 亡。一位老人怎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个比特利克原来是剑桥大学生物 学教授汤恩· 维尔特。他观察研究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他 胸有成竹,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请问:你认为汤恩· 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 一只猫毁了法军司令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德国打仗时,法 军一个旅司令部在前线构筑了地下指挥部,人员 深居简出,十分隐蔽。不幸的是,他们只注意了 人员的隐蔽,、而忽略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当 时,德军一个参谋人员在观察战场中发现:每天 早上八九点钟,都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 一座坟包上晒太阳。于是,德军做出了如下判断 :(1)这只猫不是野猫,野猫白天不出来,更不能 在炮火隆隆的阵地上出没;(2)猫的栖身处就在坟 包附近,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掩蔽部,因为周围没 有人家;(3)根据仔细观察,这只猫是相当名贵的 波斯品种,在打仗时还有条件玩这种猫的绝不会 是普通的下级军官,从而他们断定那个掩蔽部是 高级指挥所。于是,德军集中6个炮兵营的火力对 那里实施急袭。事后查明,他们判断的完全正确 ,法军指挥所人员全部阵亡。
第三单元 坚持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莫泊桑买踢
• 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踢过 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是难 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遇上 一个乞丐。莫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 “喂,请踢我几脚吧?” • 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不 正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说: “你踢,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 伸脚猛踢了莫泊桑的屁股一下。 • 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忙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 了这一真实被踢的感受。
想一想: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图 中 的 线 段 是 直 线 还 是 曲 线 呢
• 它们一样长吗?
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在心理学上来讲, 是由于错觉的原因。
哪个颜色的线段看起来更长?
错觉?
错觉是在特 定条件下 产生的对客 观事物的 歪曲知觉。 错觉有:视、 听、形 错觉,还有形 重错 觉、视听错觉 等
买 椟 还 珠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 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 直接感知。 • 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 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 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三、真理及其指导作用
1、 真理 •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谬误 • 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 3、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 映,二者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 •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 • 一方面,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 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寻找千里马
• 头颅高高隆起,眼眶深 陷,背脊缩着。 • 哲理分析: 伯乐的儿子 错就错在把书本作为一 成不变的教条,而不善 于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 结合,结果只能错把蛤 蟆当千里马。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 “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的: “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 卖珠宝。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 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 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 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 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 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 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 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 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 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 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 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 • • •
5、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6、人的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受 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一个正确的认 识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发展是 无限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 7、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 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苍蝇“改邪归正”
• 在澳大利亚,苍蝇已经“改邪归正”,成为人类的朋友, 澳大利亚牧场多,人口稀少,城市卫生水平高,垃圾、 脏物几乎见不到,因而使苍蝇失去了滋生的场所。经过 长期的自然选择,苍蝇进化成了吸食花蜜、植物汁液的 昆虫,可以为牧场、果树和农作物授粉。就是说,苍蝇 成了有益的昆虫。 • 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使苍蝇“洗心革面”。显微镜下的观 察和化验结果表明,它们身上已经不再带有病毒和细菌, 此外,它们飞行时也不再发出令人讨厌的嗡嗡声,翅膀 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身体变得大而漂亮。由于上述种 种原因,澳大利亚的苍蝇已经成为蝇虫中的珍品,成为 澳大利亚人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世界上有许多国 家购买这种苍蝇,有的用作教学、科研,有的用做钓饵, 有的还做成美味佳肴。 • ( 1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 , 澳大利亚的苍蝇为什么会 “改邪归正”、“洗心革面”? • ( 2 )运用矛盾的统一性原理,分析苍蝇由害虫能变成 益虫的原因。 • (3)运用认识发展的规律, 说明人们对苍蝇的认识的 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