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文学思想

合集下载

第二章 隋及初唐文

第二章  隋及初唐文

第二节 王绩和初唐四杰
一、王绩 (1)生平。王通 )生平。 (2)思想。道家思想 )思想。 (3)作品特点 ) 率真、宁静。 率真、宁静。 野望》 《野望》 价值: 价值: 1、初唐时出现的五言律诗 、 2、与宫廷诗风完全不同,对后 、与宫廷诗风完全不同, 来的山水诗之价值。 来的山水诗之价值。 采薇”之典故:伯夷、 “采薇”之典故:伯夷、叔齐
2、文学思想 、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征者。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 恐逶迤颓靡,风雅不做,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 恐逶迤颓靡,风雅不做,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 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 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 度大庚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yáo) 度岭方辞国,停轺(y o)一望 (y o)一望 家。 (zhù) 魂随南翥 (zh )鸟,泪尽北 枝花。 枝花。 山雨初含霁 (jì),江云欲变 (j ) 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dài)瑁(mào) 海燕双栖玳 瑁 梁。 九月寒玷(diàn)催木叶, 九月寒玷 催木叶, 催木叶 十年征戌忆辽阳。 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 南秋夜长。 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 月照流黄。 月照流黄。

1第一章隋和初唐文学

1第一章隋和初唐文学

第二节 唐初宫廷诗人
一、贞观诗风 文学思想。 1、文学思想。 魏徵《隋书·文学传序 文学传序》 魏徵《隋书 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 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 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此其南北 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 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 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 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 尽善尽美矣。 尽善尽美矣。
王勃: 2、王勃: 作者,字子安。王通之孙, ①作者,字子安。王通之孙,王绩侄孙 。 作品: ②作品: 送别诗: A.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4.文章四友 • 李峤、苏味道、崔融和杜审言 李峤、苏味道、崔融和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第四节 陈子昂
一、陈子昂的生平及文学思想 生平:秘书省正字、左拾遗。乔知之、武攸宜、 1.生平:秘书省正字、左拾遗。乔知之、武攸宜、段 简。 文学思想: 2.文学思想: 思想驳杂:儒释道及纵横诸家杂糅。 ①思想驳杂:儒释道及纵横诸家杂糅。 文学主张: 修竹篇序》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②文学主张:《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 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有文献可征者。 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有文献可征者。仆尝暇时 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 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 骨气端翔, 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 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 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 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 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 相视而笑。 相视而笑。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引言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其中,隋唐时期的文学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

隋唐文人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并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H1:精致细腻的艺术创作隋唐文学以其精致细腻的艺术创作风格而闻名。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注重用字、排比和修辞手法,以求达到音韵和意境上的完美统一。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确的表达,隋唐文学作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H2:艳丽绚烂的描写手法隋唐文学作品以其艳丽绚烂的描写手法而著称。

例如,在诗歌中,文人们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一句激起了读者对南国景色的遐想,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H2:隐喻和象征的运用隋唐文学中广泛运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隐喻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暗示或代指,而象征则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意义。

这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留下了深思熟虑的印象。

H1:深刻的思想内涵隋唐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关注人性、政治、哲学等诸多领域,并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H2:对人性的思考隋唐文学作品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文人们通过描写人们的情感、欲望和罪恶等,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例如,《长恨歌》中的女主角杨贵妃,通过描写她的美貌和权力欲望,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欲望的无底深渊。

H2:政治与社会批判隋唐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现实。

文人们对当时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通过文学形式得以表达。

例如,《木兰诗》通过描写木兰代替父亲入军,抒发了对当时封建社会压迫和男女不平等的不满。

H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隋唐文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主讲教师:魏景波博士绪论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诗:唐代文学的主体。

诗人众多;艺术精湛;体裁全面;影响深远文: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骈散文共二万余篇。

韩、柳的文体文风改革把散文创作推向高峰。

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词: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外部环境思想多元,兼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三、隋唐五代文学的演进与分期隋唐五代文学(581-960),凡379年,分为三段。

隋代(581-618)为序幕,唐代(618-907)为主体,五代(907-960)为尾声,三段文学在风格特质上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唐诗通常分四期。

初唐(618-712):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基期。

初唐四杰、沈宋、陈子昂等盛唐(713-765):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繁盛期。

李杜、王孟、高岑等中唐(766-826):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分化期。

韩孟、元白、刘柳、李贺等晚唐(827-907):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新变期。

小李杜等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古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总体最为成熟唐代充分,隋代及五代较弱;盛、中充分,初、晚较弱;唐诗充分,唐文较弱;古文充分,骈文较弱 研究方法上偏于文献与偏于鉴赏两路学习方法上的两个结合,一为文史哲相结合,一为文学史的梳理与文学作品的领会相结合隋唐五代文学补充参考书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葛兆光《唐诗选注》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李泽厚《美的历程》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初唐诗坛第三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1.1 隋代文学一、隋代文学总特点: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浅说6百字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浅说6百字

一、隋唐五代文学的概述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文学创作大量涌现,成就斐然。

在这个时期,文学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成就卓著,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1. 多样的文体在隋唐五代时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得到了充分发展。

诗歌方面独树一帜,以唐诗最为代表,散文则以骈文为主要特点,小说则以《洛阳伽蓝记》为代表作。

2. 人才辈出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如李白、杜甫、王维、骆宾王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文学的楷模。

3. 文学内容丰富在这个时期,文学内容涉及社会、政治、人文等多个方面,如李白的豪放诗歌、杜甫的咏怀诗歌均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文情感。

三、代表作品分析1.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情景,以雄浑的诗句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感慨,展现了文学家的豪情和壮志。

2. 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情怀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成为了李白诗集中的代表作之一。

3. 骆宾王的《贾生出塞》这篇骈文以塞北风光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才子贾生出塞的情景,结构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成为隋唐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四、文学对后世的影响隋唐五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诗歌艺术上的创新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范本,更在文学思想和文学风格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隋唐五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成就不仅在当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更在后世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进行分析、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辉煌,更对今后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六、文学思想的探讨隋唐五代文学盛行的时期,文学思想的多样性和兼容并蓄为时代的文学创作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在这一时期,文学家们对人生、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展现出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和学问见识。

1、《隋至初唐诗歌发展与作品解读》

1、《隋至初唐诗歌发展与作品解读》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革新精神也反映在作家们对于独 特的审美理想、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上。 特的审美理想、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上。 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创作个性十分鲜明而且极不相 创作个性十分鲜明而且极不相 众多作家,而且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流派 不同的文学流派 同的众多作家 不同的文学流派。 同的众多作家
(二)盛唐文学思想
盛唐文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诗歌思想中。它的 特点,便是崇尚风骨、追求兴象玲珑的诗境和追 崇尚风骨、 崇尚风骨 追求兴象玲珑的诗境和 求自然的美。 求自然的美。 这种更倾向于理想 理想、更倾向于抒情 抒情的文学思 理想 抒情 想,正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唐社会的产物。
(三)转折时期(玄宗天宝后期至代宗大历中) 转折时期(玄宗天宝后期至代宗大历中)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上)
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上则无所建树 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上则无所建树 , 提出了反对齐、梁文风的主张, 提出了反对齐、梁文风的主张,而又完全否 定文学的艺术特点, 定文学的艺术特点,以一种偏颇去反对另一 种偏颇。 种偏颇。
三、唐代文学思想 (一)初唐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的转变,是从唐朝建立开始的。 文学思想的转变,是从唐朝建立开始的。初唐 的九十年左右时间, 的九十年左右时间,是我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 转变的开始,是唐文学发展的一个思想奠基期, 转变的开始,是唐文学发展的一个思想奠基期,是 盛唐文学到来前夕的思想理论准备时期。 盛唐文学到来前夕的思想理论准备时期。
(四)转折时期(玄宗天宝后期至代宗大历中) 转折时期(玄宗天宝后期至代宗大历中)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下)
大历中至贞元中出现的重艺术的文学思想潮流。 大历中至贞元中出现的重艺术的文学思想潮流。 重艺术的文学思想潮流 大历文人心态: 大历文人心态: 他们中不少人生长于开元、天宝盛世后期, 他们中不少人生长于开元、天宝盛世后期, 有一种对盛世的怀恋 又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对盛世的怀恋, 生不逢时的感觉 有一种对盛世的怀恋,又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隋唐古代文学

隋唐古代文学
儒说道思想的自由说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文学与化的交融
隋唐古代文学
隋唐古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 说 学 概
一、社会概况
1、隋朝说束分裂,完成说一。唐朝说入封建社 的鼎盛说期。社 政治说明、说说繁说、文化说放, 说 会 会 体
了一说盛世 象。 气
2、说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说制,促说说说说展。商说、手工说和交通说也日益说展,商说城市也日益繁说。
唐说期说文能说 散入说。有说说士、柳冕等反说说说文说,主说宗说说古, 作古文,成说说柳 运 写
3、思想文化、文 说说的'说展 繁说。儒、说、道思想的自由说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文 学 与化的交融。
4、科说制度和多说入仕途 也说士人提供了更多 社 的机 。 径 参与 会 会
二、文学概况
隋代文 是南北朝文 的延说,呈说着南北文 合流,向唐代文 说渡的说说。 学 学 学 学
唐代文 是中 古代文 史上最说煌、最富有说造力的说期之一。说歌、散文、小说、说的全面说 学 国 学
展。
(一)唐代说歌
唐代文 的最高成就是说歌。一般分说初唐、盛唐、中唐、说唐四 说期。 学 个
初唐说歌,准说说段。代表人物:上官说,说廷说人,“上官 ”。 “初唐四杰”,说说新说 体
说。说子 ,主说说魏说骨和说寄说说。 昂
盛唐, 度繁说说期。王说、孟浩然,山水田 说派。高适、岑 ,说塞说派。 “说仙”李白 极 园 参
和“说 ”杜甫。 圣
中唐,说说繁说说期。 “大说十才子”。元 、白居易,新说府 说。说愈、孟郊,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派。说鬼 稹 运
李说。此外有 禹说、柳宗元。 刘
说唐,衰落说期。李商说、杜牧,“小李杜” 。 庭筠、说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温

第二章 隋和初唐文

第二章 隋和初唐文

第二章隋和初唐文学第一节隋代文学在有隋一代,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处于一种混合的状态,并未融合,也即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错落并存。

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文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薛道衡、杨素等;二是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王胄、庚自直等。

北朝旧臣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南朝文人则将南朝诗风直接带入了隋朝。

1、卢思道卢思道是由北周入隋的,其诗不失北朝诗风本色,但也受南朝诗风的影响。

他与薛道衡的诗在以南朝诗风为主导的同时,多少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色。

如代表作《从军行》。

2、薛道衡薛道衡是隋朝成就最高的诗人。

其诗兼南北诗风,声韵优美,词彩华丽,笔融细腻,善于描写心理,有南朝诗歌特色。

如其代表作《昔昔盐》,另外,如《出塞》二首、《渡北河》等诗亦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有北朝诗风的豪宕之气。

《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3、杨素诗文苍凉刚劲,是隋朝北方诗风的代表。

如其代表作《出塞》二首。

4、其它诗人:在隋文帝时代,南、北两种诗风是同时存在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但到了炀帝即位以后,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明显地朝着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了。

隋炀帝杨广所作的一些乐歌,能称得上清丽明快。

如《春江花月夜二首》,再如《野望》: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相传作于隋炀帝大业末年的无名氏的《送别诗》,也值得一提:杨柳青青江水平,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沈德潜在《古诗源》里评此诗云:“竞似唐人手笔”。

总观隋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到了隋代末年,《送别诗》出现,则预示着南北诗风合流的新趋势,代表着思想和艺术均健康发展的新歌新潮流。

因此,《送别诗》的出现,预示着由齐、梁诗风向唐诗转变的广阔前景。

第二节唐初宫廷诗人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隋唐两宋时期思想文化总结

隋唐两宋时期思想文化总结

隋唐两宋时期思想文化总结隋唐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上涌现出了诸多才子佳人,文化繁荣,思想进步,对中国文化久远影响深远,下面将对隋唐两宋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总结。

隋朝是隋文帝杨坚所建立的朝代,其重要特点就是以大一统、大开疆土的政策为主,思想文化上,隋朝致力于推崇儒家思想,尊儒重文。

隋文帝杨坚积极倡导儒学,重用魏徵等儒学大师,并制定了《隋律》,规定了国家的礼仪制度。

同时隋文帝还修筑了大运河,方便贸易和水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唐朝的文化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汉文化的兴起,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

汉文化的兴盛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建筑学和历史学等诸多方面。

唐代文学繁荣,以诗歌最为出色,李白、杜甫等一大批诗人名震一时,诗风豪放而浪漫。

同时唐朝对外开放,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如佛教、道教、波斯文化等,使得唐朝文化更加多元化。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它的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科技的进步、书院的兴起和文人的崛起。

北宋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杰出的人物,如苏颂、郭守敬等,他们在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此外,宋朝时期,书院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书院,文化的精英可以集中研究和传授知识。

这些书院在学术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宋朝文人风雅,儒学兴盛,如欧阳修、苏轼等都是当时时代的代表。

隋唐两宋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过程,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隋唐时期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推崇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价值观,而宋朝则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实用性,强调儒家的内在精神。

此外,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带来了一些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冲击。

综上所述,隋唐两宋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荣而多元化,不仅延续了汉文化的传统,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采。

这段历史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的思想文化总结

隋朝的思想文化总结

隋朝的思想文化总结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思想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隋朝思想文化的总结和分析。

一、政治思想1. 中央集权:隋朝重视中央权力,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杨坚通过废除郡县制度,设立州县制度,加强了地方政府对中央的控制,增强了中央集权。

2. 君权至上:隋朝思想中重视君主的至高无上权力,尊奉君权,主张君主的权力应该无限制。

3. 科举制度:隋朝实行科举制度,重视文才,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二、经济思想1. 兴修水利:隋朝注重水利建设,兴修了大运河和航运系统,推动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2. 增加财政收入:隋朝对外征战,通过战争获取战利品和赋税,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3. 扩大贸易:隋朝致力于扩大对外贸易,与邻国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三、文化思想1. 文学繁荣:隋朝文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杨炯、陈子昂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佛教盛行:隋朝佛教盛行,皇帝杨广更是信奉佛教,对其进行庇护和扶持,佛教的普及对社会稳定和人们信仰提供了精神支持。

3. 建筑艺术:隋朝建筑艺术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大兴土木,兴建了一系列辉煌的建筑,如大興城、大相国寺等,体现了隋朝文化的繁荣和雄伟。

四、哲学思想1. 法家思想:隋朝思想中有着浓厚的法家思想影响,注重法律制度和管理规范,强调法律的严明和实施。

2. 儒家思想:隋朝尊崇儒家思想,尊重礼,强调仁义和忠孝等传统伦理价值观,并将其作为统治思想的基础。

3. 佛教哲学:隋朝对佛教的信仰,使得佛教哲学在隋朝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总的来说,隋朝思想文化的核心是以中央集权、君权至上为特征的政治思想,以加强水利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为特征的经济思想,以文学繁荣、佛教盛行和建筑艺术发展为特征的文化思想,以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教哲学为特征的哲学思想。

试论隋朝文、炀二帝的文学观

试论隋朝文、炀二帝的文学观

试论隋朝文、炀二帝的文学观我们都知道隋文、炀二帝为南北诗风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其中隋文帝提出要以研雕为朴, 实行以北方诗风为主的政策。

炀帝在继承文帝禁止浮华的政策之后,主要以南方诗风为主,后充分融合北方的政策。

隋朝的统一为南北诗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逐渐创造新时代的文学, 但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 隋文帝、隋炀帝二人分别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隋朝建国后,中央政权并不稳固,不光有内部矛盾, 还有外部纠纷。

因此皇宫大臣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拿出具体方案进一步巩固政权, 其它一切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

杨坚作为开国君主。

他从前代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要节俭、不奢华、不悠情声乐,这才是治国之道。

隋文帝主要以研雕为朴成为国策的一个方面,也即是说文帝采取了以北方诗风为主的诗歌政策。

李愕把文帝的作法上升到理论高度, 他尖锐地批判宋、齐以来诗坛的形式主义倾向。

李愕上书所指斥的是内容空虚和辞藻华艳的江左齐梁诗风, 反映了当时北方的学术风气偏于实用的看法。

他对南朝诗风的批评是值得肯定的,但又存在着些许不妥,一是认为文字导致政乱。

二是容易将北朝文学与南朝文学混为一谈,看不到建安文学文化在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

另外, 他提出的用行政命令改变长期流行的诗风的方法也不能真正奏效。

虽然李愕的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 但正中文帝下怀, 给了文帝很大的启示。

文帝可以借此否定南朝文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可以用儒家道德规范从根本上刹住浮靡诗风的源头。

所以当隋朝统一南北之后, 有大批南朝诗人向北而来, 南朝的浮靡华丽的诗风迅速风靡全国时, 文帝没有再下诏书改革文风, 而是直接以北方的" 五教" 来规范江南的道德习俗。

文帝禁浮华,他们没有看到隋文帝禁止浮华是符合文章由文到质的历史潮流的, 也没有看到隋文帝对文学的包容。

文帝对皇子们招揽文学之士不闻不问, 对皇子、王公大臣们争相效法徐庚体也没有致以辞, 后来文帝废太子勇,不是因为太子勇名魏澹,也不是因为爱好文学, 而是因为" 性识庸简, 仁孝无闻, 昵近小人, 委任奸伍, 前后想衅, 难以具纪"。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展开全文一、隋唐五代文学发展历程:1、隋代文学:国祚甚短,成就不高;炀帝尚艺文,推动南北文风合流;2、初唐文学:宫廷文学发达,近体诗趋于成熟;四杰和陈子昂走上诗坛。

3、盛唐文学:诗歌大放异彩;涌现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以及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大诗人。

4、中唐文学:讽谕精神再次激发;元白诗派的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对诗艺的探求、讽谕精神背景下的中唐古文运动;古代小说走向成熟。

5、晚唐文学:时代的没落导致感伤情调弥漫;爱情诗、讽刺诗、咏史诗、咏物诗、讽刺小品大放异彩;词体走向成熟。

6、五代文学:西蜀与南唐——乱世中的两个享乐集团创作大量精美而富于感伤意味的五代词。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1、前代诗歌艺术的积淀;2、盛唐时代精神的激发;3、科举取士制度的涵育;4、诗人自觉的创新意识;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总体风貌及其文学史意义隋朝国祚甚短,总体文学成就不高。

苏绰、李谔等曾上书改革文风,倡导平实质朴的文风,排斥华艳文风,然无实效;炀帝平陈后,南方文士入隋,南北文学渐趋合流。

2、隋诗名家举隅由周入隋的文士多有辞气刚健之作,如卢思道《从军行》(史P19)、杨素《出塞》等;然无法抑制对南方华艳诗风的向慕,如薛道衡《昔昔盐》(史P20)、《人日思归》(选P231),杨广《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二、初唐诗坛:1.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上官体“猗错婉媚”,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题材内容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上官仪贞观初即参与宫廷应制,其诗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著称。

(完整版)隋代文学概说

(完整版)隋代文学概说

隋代文学概说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并于589年统一中国,结束了270余年南北对立的局面。

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了唐王朝。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文学也空前繁荣。

唐朝亡于公元907年,经过五代十国,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前后不满四十年,但它又是一个统一的迅速强大、快速灭亡的王朝。

在文学上,南北文风的交流和融合是其最突出的贡献。

隋朝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两个集团:前期以由北朝入隋的三位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为代表;后期以由南朝梁陈入隋的虞世基、江总等以及隋炀帝杨广为代表。

前期北朝入隋的诗人以质朴刚健为主调,而揉合南朝细腻柔美的技巧;后期南朝入隋的诗人以绮糜纤巧为主调,而融入北朝阔达明快的气质。

南北诗人的这种互学,逐渐形成合流,留下一些颇有特色的诗作。

卢思道北朝、隋之际诗人,字子行。

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

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卢思道郎。

北周间,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

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

终年52岁。

其卒年一说为隋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

卢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学生。

北齐天保年间,即以文章著名。

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

魏收、祖孝徵等人不过得一二首,唯卢思道得8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

卢思道的诗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于用典,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已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有较高地位。

代表作《鸣蝉篇》抒发客愁乡思,讥讽长安权贵“繁华轻薄”的生活,词意清切,寄托较深,曾受到庾信的赞赏。

《从军行》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讽刺武将邀功求赏,是一首较好的边塞诗。

卢思道的文以《劳生论》为最著名,文中揭露北齐、北周官场中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颇为生动传神,被今人钱钟书誉为北朝文压卷之作。

他还有《北齐兴亡论》、《后周兴亡论》等史论,通过亲身经历,论二代灭亡之原因,也具识见。

隋唐文学总结

隋唐文学总结

隋唐文学总结一、背景介绍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隋唐文学在继承和发展汉魏六朝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对隋唐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隋唐文学的特点1.技艺精湛:隋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技艺精湛闻名。

诗人们追求文字的准确和优美,注重韵律和平仄的配合,写作技巧熟练,并注重修辞的运用。

2.宏大的史诗:隋唐文学以史诗为主要表现形式,叙事广阔,内容丰富。

代表作如《后汉书》、《旧唐书》等,记录了当时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人文关怀:隋唐文学关注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弊病,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怀和批判意识。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揭示了社会阶级不平等的问题。

4.诗歌创作的繁荣:隋唐时期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

他们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代表作品1.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以杜甫对已故兄弟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明月和故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反思。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七言绝句以登楼望远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名人的赞美,表达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时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3.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以对友人离别的悲凉之情为主题,通过对草原和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痛苦之情。

四、隋唐文学的影响隋唐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形成了基本的文学体裁:隋唐文学奠定了后世文学体裁的基础,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和创作提供了范例。

2. 培养了优秀的文学人才:隋唐时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人才,如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3. 丰富了文学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隋唐文学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如自然景物、人情世故、历史事件等,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隋朝思想文化总结

隋朝思想文化总结

隋朝思想文化总结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这段时间内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文化成果。

隋朝思想文化的总结如下:一、政治思想:1. 统一思想:隋朝承袭汉唐之制,强调“天命”,主张君王应该是天命所在,承担统一全国的责任。

2. 律法思想:隋朝在改革创新上采取了严格的律法制度,任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处罚,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被隋朝普遍接纳,奉儒治国成为治国思想的核心。

隋文帝杨坚尊儒行礼,举办科举制度,奖励儒学。

二、文学艺术:1. 诗词歌赋:隋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骆宾王在隋朝官至左卫将军,他的诗歌被后世称为“隋体”,开创了一个新的风格。

2. 绘画:在隋朝,宫廷绘画逐渐兴盛,成为艺术的重要形式。

隋炀帝杨广喜欢绘画,他亲自提意见,规定御首品等级,对绘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科学技术:1. 车辆技术:隋朝发展了水陆交通工具,如官方的驿站和救灾时的临时桥梁。

2. 文字技术:隋朝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将活字铸在铁块上,印刷速度大大提高,使书籍的传播更加便捷。

四、建筑工艺:1. 城市城池:隋朝在建设城市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如洛阳城、大都城等的建设。

这些城市以其雄伟壮丽的风貌而闻名。

2. 宫殿建筑:隋炀帝杨广在宫殿建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修建了一系列宏伟的宫殿、园林等。

五、宗教思想:1. 佛教思想:隋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崇信佛教成为了社会主流。

隋文帝杨坚修建了佛教寺庙,并派遣僧人到印度学习佛教,使得佛教在隋朝的影响日益扩大。

2. 道教思想:在隋朝时,道教也开始发展,并有一定规模的寺庙和信徒。

综上所述,隋朝思想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统一思想、律法意识和儒家影响。

同时,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建筑工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在宗教思想方面,佛教和道教发展迅速,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信仰。

隋朝的思想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三章盛唐时期的文学思想第一节崇尚风骨盛唐人提倡风骨、追求风骨都是以建安为标榜的。

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追求的风骨,与建安风骨有明显的区别。

从感情浓烈、壮大这一点说,他们与建安是相同的。

壮思是风骨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点他们是相同的。

但是建安风骨是在感情浓烈、壮大之中,带着悲凉或悲壮的情调,而盛唐,除了个别诗人(如高适前期)略带一点悲壮之外,却只有壮大、明朗,而没有悲凉。

盛唐风骨与建安风骨是风骨这种美学要求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同中有异的。

第二节追求兴象玲珑的诗境兴象的两个来源:其一,创作实践中已经普遍地创造了完美的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

其二,是从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兴”与象两个概念演变来的。

兴:感情兴发;思想意义的寄托;第三节追求自然的美第四章转折时期文学思想(上)绪论如果我们考察一下盛唐与中唐的诗歌,我们便可以看到十分明显的差别。

前者更富理想色彩,而后者更带生活倾向;前者更多的带着才气写诗的痕迹,后者更多的是功力;在诗的精神风韵上,仿佛由少年情怀而中年情怀。

第一节写实倾向及其理论主张最早表现出写实倾向的是《箧中集》的作家们。

其中包括:沈千运、王季友、于?、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收诗二十四首。

最能反映这种倾向的是元结和杜甫。

如果说元结写实中寄寓讽喻的话,那么杜甫则是把写实与抒情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不管杜甫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的功利的文学观是完全融化在他的抒情里了,浓烈的感情冲淡了说教,把功利目的隐藏起来了。

第二节追求写实的方法叙事手法。

因为要写时事,往往叙述事件的经过,写经过的所见所闻。

对于物象的极其细致的观察,并且把这种观察传神的表现出来。

第三节重技巧和追求形式的没的诗歌思想第四节集大成的诗歌思想自题材而言,杜之所写,主要是时事,是战乱与生民疾苦。

此外,他也写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写闲适情趣。

写作方法上,杜甫兼备众体,接受的影响包括:风骚、汉乐府、汉民歌、六朝人。

隋唐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创新思想

隋唐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创新思想

隋唐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创新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而文学创作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不仅有大量的传统文学作品,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作品。

本文将以隋唐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创新思想为主题,探讨隋唐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创新思想。

一、隋唐时期的文学创作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学作品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个时期以诗歌和散文作品为主。

其中,以唐代的诗歌创作最为出色,被誉为“唐诗盛世”。

唐诗情调优美,表现手法独特,创新思想丰富多样。

唐代的诗人们不仅是艺术家,同时也是思想家。

他们在思想上也颇有创新,大胆地表达了一些新思想。

比如,岑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又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和女权主义的思想。

与诗歌创作相比,散文作品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较少的关注。

但是,一些杂文、赋和社论恰巧涌现于这个时期。

这些作品多写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方面的问题。

它们的创新思想源于:“曲直逆顺,识得其中,莫若蟾宫饮月。

”二、隋唐时期的文学创新思想隋唐时期,文化是繁荣的,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现了一批创新思想的作品。

有些新思想是自然地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而有些则是诗人故意运用一些技巧表达出来的。

(一)自然地表现出来的新思想在隋唐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有很多新思想是自然地被诗人表现出来的。

这些思想与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相关。

比如,杜甫的《阁夜》反映了诗人对他所看到的地形变化、城市改建和社会状况的观察和反思。

杜甫用“向来戍卒何人胆,夜走城隅媚春山”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戍卒的同情和对要求改善军队待遇的呼吁。

同样,白居易的《赋得自由》也表达了新思想。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反对官僚制度的不公,主张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诗中这句“天养英雄,地育良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自由发展的渴望,还表达了对英雄和良才的赞美。

(二)技巧表达的新思想隋唐时期,有一些新思想是诗人通过一些技巧表达出来的。

隋唐文学史之隋代文学概说

隋唐文学史之隋代文学概说

隋唐文学史之隋代文学概说公元581年,杨坚代周自立,以其父杨忠受封随国公而杨坚袭爵,故立国号为隋(去走之,示以不迁之义)。

隋政权在杨坚领导下灭梁平陈服岭南,实现了全国统一。

中国自南北朝以来270余年的分裂局面,到此结束。

隋代佛像北魏分裂后,文学之士皆为北齐所有,北周文化十分落后。

北周宇文泰遂依关陇士族苏绰等,立足于周汉故地承袭渊源,建设北周的文化体系。

宇文氏接受苏绰建议,依《周礼》的“六官”恢复古制。

在文学上,恢复“佶屈聱牙”的《尚书》体古文。

当然,一种风气的改变,不是能够通过行政命令,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骈俪文风在当时依然盛行。

庾信、王褒在南朝以文风清新著称,入周之后,成为以赵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逌为代表的贵族文学爱好者的榜样。

隋文帝统治时期,继承了北周的文化政策,坚持文章应该质朴无华的观点。

隋文帝杨坚塑像隋文帝杨坚执政务求简素,“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令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

天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率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

”[《资治通鉴·隋纪四》(卷第一百八十)]在文风上同样如此。

李愕在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历数浮华文风的来源及危害:“魏之三祖,崇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艺。

下之从上,遂成风俗。

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指责魏晋以来的文人在诗文写作技巧上争奇斗巧。

而对儒学正统经典,则漠不关心;同时赞扬隋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并指出因“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所以“外州远县”还有很多崇尚古风的文人没有被提拔使用,对这种现象要纠正和惩戒。

李谔从思想建设的高度,强调了改革文风的重要性。

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将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诏示天下。

隋朝的思想文化主题

隋朝的思想文化主题

隋朝的思想文化主题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

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

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

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开助佛反儒。

公元601年,隋文帝认为学校多而不精,下令废除所有学校,只保存京师国子学,名额限七十人。

刘炫上书切谏,隋文帝不听。

同时下令营造寺塔五千余所。

隋炀帝时虽然恢复各地学校,然而儒生的地位仍未改善。

此时最著名的儒生有刘焯、刘炫,二刘学识丰富,受当时儒生景仰。

然而刘炫乘隋文帝购求书籍的机会,伪造书百余卷,题名为《连山易》、《鲁史记》等,骗取赏物。

刘焯也因计较束脩,声名不佳。

隋文帝晚年助佛反儒的举动,使得不少儒生后来抹黑隋朝统治者。

王通是隋末大儒与隋朝著名的思想家,谥为“文中子”。

他主张执政者应该先德后刑才能让人心服;提倡儒道佛三教应该共同相处,而不是互相抵制。

又主张天人之事与天地人三才不相离等思想。

他著有《太平十二策》、《续六经》(又名《王氏六经》)与《文中子中说》。

他的孙子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而他的弟子魏徵亦是唐朝初年的名臣。

他的学说,对后来宋代的理学影响深远。

佛学思想大多为唯心主义,其中最兴盛的天台宗主张止观说,而禅宗主张顿悟说。

止观又称为寂照、明静,主张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专注于特定对象,并产生对于该对象的'正智慧。

顿悟为“明心见性”法门,即是主张顿悟。

主张凡事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文学由于隋朝时间较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大。

虽然有提出改革浮靡文风的要求,但是后继中断,古文运动需要到唐朝中叶才成功的发展起来。

当时有专门研究音律学的著作,也有不错的散文与诗歌。

在南北朝时,南朝文学讲究声律和彩色,北朝文学讲究质朴切实用。

由于南朝艳丽的文学征服了北朝,使得隋朝文学大多承袭梁陈学风,没有新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隋代文学思想
隋朝的建立在政治上 经济上的成就 隋朝的建立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成就 政治 和影响大多带有开创的性质;但是它在文 和影响大多带有开创的性质;但是它在文 学艺术上的成就,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学艺术上的成就,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上的成就
有隋一代,没有足称一代代表的文学大 有隋一代,没有足称一代代表的文学大 没有任何一种文体取得划时代的成就, 文体取得划时代的成就 家,没有任何一种文体取得划时代的成就, 当然,也没有一个有特色的文学思潮,更没 当然,也没有一个有特色的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文学理论建树。 有可以称道的文学理论建树 有可以称道的文学理论建树。 在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史上, 在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史上,这是一 过渡期。 个过渡期
王通的主张与隋文帝的改革文风, 王通的主张与隋文帝的改革文风,实质 的主张与隋文帝的改革文风 并无多大差别。 并无多大差别。 王通文学思想的核心,则是论文主理, 王通文学思想的核心,则是论文主理, 文学思想的核心 论文主理 论诗主政教之用 论文辞主约 主政教之用, 主约、 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
开皇四年,隋文帝下诏改革文体, 开皇四年,隋文帝下诏改革文体,事见 隋书·李谔传 李谔传》 引有李谔《 《隋书 李谔传》。《传》引有李谔《上隋 高祖革文华书》 高祖革文华书》。 隋朝建立之初,文帝励精图治,改革政 隋朝建立之初,文帝励精图治, 崇尚质朴,改革文风乃是他的弃华返朴 治,崇尚质朴,改革文风乃是他的弃华返朴 政策的一部分。 政策的一部分。
改革文风的主要内容,就是“公私文翰, 改革文风的主要内容,就是“公私文翰, 主要内容 并宜实录” 并宜实录”。 改革文风的方法 ,“请勒有司,普 改革文风的方法 “请勒有司, 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此次改革文风的效果 此次改革文风的效果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朝廷改革文体的政令未能行之于终始, 朝廷改革文体的政令未能行之于终始, 改革文体的政令未能行之于终始 改革的势头已消失, 在野却又出现了改革 改革的势头已消失,而在野却又出现了改革 文风的主张。这就是王通 中说》 王通《 文风的主张。这就是王通《中说》中反映的 文学观点。 文学观点。
隋代在文学理论上无所建树。 隋代在文学理论上无所建树。它的文学 文学理论上无所建树 理论上最致命的弱点, 理论上最致命的弱点,是用一种偏颇去取代 另一种偏颇。 另一种偏颇。
隋代值得一提的、也是仅有的两次文学 隋代值得一提的、也是仅有的两次文学 主张。一是隋文帝的下诏改革文体, 隋文帝的下诏改革文体 主张。一是隋文帝的下诏改革文体,另一是 王通的文学主张。一代表在朝, 王通的文学主张。一代表在朝,一代表在野 的文学主张 的观点;一在隋初,一在隋末。 的观点;一在隋初,一在隋末。
在隋朝短促的文学发展史上, 在隋朝短促的文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 看到各个作家群的大致轮廓 各个作家群的大致轮廓。 看到各个作家群的大致轮廓。 首先是在晋王杨广周围, 首先是在晋王杨广周围,聚集了一大 杨广周围 批文人。 批文人。 虞世基 虞世南
与杨广周围这一作家群并存的另一作家 北朝入隋的作家们 的作家们。 群,是北朝入隋的作家们。 杨素 卢思道 薛道衡 混合状态。 南北文学在有隋一代处于混合状态 南北文学在有隋一代处于混合状态。
这个过渡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这个过渡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文学创作相对沉寂
与它的前后朝代相比, 与它的前后朝代相比,隋代文坛显着冷落和沉 寂。 隋代文坛沉寂的原因,与这个朝代的短促 短促和它 隋代文坛沉寂的原因,与这个朝代的短促和它 的统治集团的不重视文艺有关。 不重视文艺有关 的统治集团的不重视文艺有关。
三、但是,它之所以是过渡期,不仅仅 但是,它之所以是过渡期, 是因为它反映了上述两个特点, 是因为它反映了上述两个特点,还因为它究 竟表现了一点生气,就是一点真实质朴、 竟表现了一点生气,就是一点真实质朴、刚 真实质朴 健雄深的东西 的东西。 健雄深的东西。 薛道衡 杨素 卢思 道
违背文学特质的纯功利文学观 第二节 违背文学特质的纯功利文学观
文学创作的过渡期 过渡期状态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过渡期状态
自文学发展的角度考察,隋朝建立前夕, 自文学发展的角度考察,隋朝建立前夕,文学 的发展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向。 的发展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向。 梁、陈之际,有重抒情的一支。 陈之际,有重抒情的一支。 北方质朴的、 北方质朴的、刚健的文学 。 第三种可供选择的文学方向, 第三种可供选择的文学方向,是以宫体诗为代 表的娱乐的文学。 表的娱乐的文学。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考察,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考察,隋朝建立前夕 的文学现状所能提供的三种选择 三种选择, 的文学现状所能提供的三种选择,都没有能 成为这个统一全国的新王朝的文学发展整体 风貌的代表。终有隋一代, 风貌的代表。终有隋一代,还没有形成文学 的统一进程。 的统一进程。 整个隋代,文学发展处于一种过渡期 整个隋代,文学发展处于一种过渡期 的状态。 的状态。
二、南北文学互相吸收,但并未融合为一个 南北文学互相吸收, 统一的文学进程。 统一的文学进程。 南北朝文学在隋朝建立以前, 南北朝文学在隋朝建立以前,事实上已经 开始互相影响 互相吸收。 互相影响、 开始互相影响、互相吸收。 隋统一全国之后,文学出现了南北混一 隋统一全国之后,文学出现了南北混一 的局面。 的局面。
隋代仅有的这两次改革文风的主张, 隋代仅有的这两次改革文风的主张, 这两次改革文风的主张 既没有为过渡期的文学 过渡期的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指出 既没有为过渡期的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指出 文学理论理 一条正确的途径,也没有完成文学理论 一条正确的途径,也没有完成文学理论理 应完成的对于文学创作起指导作用的历史 使命。 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