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德国帝国春秋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的德国篇——《帝国春秋》它是欧洲的后起之秀,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
从分裂到统一,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它所经历的风霜雪雨,最终成就了这个民族的挺拔个性,也让世界上所有正在崛起的国家警醒。
分裂之痛在历史上一直困扰着德意志,德国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欧洲列强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1801年拿破仑的征服,更是加重了分裂的痛苦。
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后,德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崛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实力迅速超过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德国快速发展的根本源于统一,动力则来自教育。
德国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教育的根本就是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言而喻。
只有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才能带动国家腾飞。
正是基于教育为本的思想,普鲁士普及全民教育,实行强迫性教育制度,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并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
之后德国希望能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妄图将全世界统一,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把这一切的毁灭了,空前的强大使德国失去了理智,伤害了世界,更伤害了自己,也写下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悼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
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这也加快了德国的复兴。
1990年10月3日,德国再次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又在经济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经历这许多年的风霜磨练,德意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他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值得我们去借鉴。
大国崛起之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观后感从混乱不堪,任人践踏的弱小城邦到独立统一,经济富强的欧洲强国。
德意志,这个欧洲中部的国家,像一位历经沧桑,饱经磨难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几多传奇,几多感慨,。
从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条约的签订,以法律形式确认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开始,德国走上了艰难寻求民族统一的步伐。
这其中不乏心酸与屈辱,拿破仑的铁蹄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运到了法国,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走廊的主战场,饱受周围列国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席勒曾感叹道: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土地了;他的朋友歌德也曾叹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土地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意志。
可值得庆幸的是,法国大革命统一、自由的思想使人们从禁锢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光明的曙光迎面扑来。
贫困潦倒的经济学家李斯特为了民族的统一辗转于各大城邦,宣传要从经济上的联盟再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进步思想,终于促成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诗人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精神。
民族的团结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工业总产量已经位居欧洲第三。
经济实力的增长,给德意志带来了飞速的发展。
1871年,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上台,不断增加的军队力量使德意志成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以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为德国争取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他认为:没有任何国家不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在法国的凡尔赛镜宫中宣布了它的诞生,一个全新的德国正在走来。
,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家重视国民教育的培养,这从国王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当做校舍就可看出。
学校从小教育孩子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民族的未来而活。
建立教育和科研并存的现代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
也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展开,1913年,德国经济跃居世纪第二,经济的发展刺激它要在世界上谋求更大的利益,于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观《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有感_观后感
观《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有感我选择观看这一集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对德国这个国家以及对他们这个民族怀有一种略显嫉妒的敬意。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从报刊书籍中了解到,德国人严谨、高效,敢于面对历史,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明智、勇敢的民族。
据说,即便是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他们也特意辟出一块安静的地方给旅客提供严肃文学和严肃哲学的书籍。
在这样的大环境的熏陶下,也就难怪德国涌现出那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师:席勒、歌德、贝多芬、瓦格纳、黑格尔、爱因斯坦……对于这样一个为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同时又策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我想的确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纪录片从1815年德意志邦联的建立开始叙述,至20世纪90年代德国统一与发展结束,比较系统、清晰地介绍了德国一步步走向现代的曲折历程。
具体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1、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时期。
这一时期之前的德国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和建国初期的美国,虽然名义上为“邦联”,然而这样的联合是极其松散的。
各邦国各自为政,都想由自己统一德国。
由于各国经济上的绝对自主,德意志邦联的发展步伐受到严重阻碍,统一这个中欧大国已经成为摆在德意志民族面前紧迫的历史任务。
在瓦格纳的四处游说下,邦联中最为强大的普鲁士接受了他的建议,提议在德意志地区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寻求经济上的联合。
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也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事实上,普鲁士选择建立这一同盟,也就承担了统一的历史重任,只有敢于革新、敢于创造的人,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写到这里,我又联想起秦王嬴政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历史条件,正是他的先辈六代明君,每一个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让嬴政有了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中国的机会。
普鲁士的这一选择,也为之后德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最初的基础。
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前行,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终于登上舞台,他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
在他出任首相之后,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
《大国崛起》第六集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六集解说词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
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2005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
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自发地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国家的生日。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
但是,两百年前,攻陷勃兰登堡门的征服者却从这里抢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率领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这片位于欧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从勃兰登堡门上拆下,运回了法国。
屈辱再一次降临,它唤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灵中的沉痛记忆。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
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当拿破仑的军队在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战争赔款。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
大国崛起德国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
大国崛起德国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大国崛起德国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读了大国崛起的德国历史书,知道了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大国崛起德国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大国崛起德国读后感篇一这本书主要描述了自十五世纪以来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这本书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几百年来,历史的尘烟逐渐消散,但为什么葡萄牙、荷兰这些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不及中国一个省的国家能成为历史上的殖民大国,又为什么昔日的大国都仅能维持百年左右的霸权?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回顾五百多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
尤其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历来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
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国家精神传递的骨干。
书中让我强烈震撼的还在于几百年以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等。
所以,没有思想的进步,是很难在政治上取得突破的;而没有政治上的进步,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从而一个国家就无法走在时代的前列。
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
课程名称:大国崛起班级:轻化1210学号:201203010431姓名:杨正斌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①:海洋时代②:小国大业③:工业先声④:走向现代⑤:帝国春秋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答:我选的专题是帝国春秋具体内容: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
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
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
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
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之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观后感从混乱不堪,任人践踏的弱小城邦到独立统一,经济富强的欧洲强国。
德意志,这个欧洲中部的国家,像一位历经沧桑,饱经磨难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几多传奇,几多感慨,。
从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条约的签订,以法律形式确认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开始,德国走上了艰难寻求民族统一的步伐。
这其中不乏心酸与屈辱,拿破仑的铁蹄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运到了法国,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走廊的主战场,饱受周围列国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席勒曾感叹道: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土地了;他的朋友歌德也曾叹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土地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意志。
可值得庆幸的是,法国大革命统一、自由的思想使人们从禁锢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光明的曙光迎面扑来。
贫困潦倒的经济学家李斯特为了民族的统一辗转于各大城邦,宣传要从经济上的联盟再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进步思想,终于促成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诗人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精神。
民族的团结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工业总产量已经位居欧洲第三。
经济实力的增长,给德意志带来了飞速的发展。
1871年,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上台,不断增加的军队力量使德意志成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以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为德国争取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他认为:没有任何国家不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在法国的凡尔赛镜宫中宣布了它的诞生,一个全新的德国正在走来。
,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家重视国民教育的培养,这从国王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当做校舍就可看出。
学校从小教育孩子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民族的未来而活。
建立教育和科研并存的现代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
也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展开,1913年,德国经济跃居世纪第二,经济的发展刺激它要在世界上谋求更大的利益,于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纵观历史,大国的崛起都有其不确定性,但也绝不是偶然,是由各种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促成的。
从历史分析各个时代不同的大国的崛起,找到其中一些历史规律,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能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从历史上看,不管是英国、美国这种在某一时期成为世界一极的超级帝国,还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德国、日本、俄国这种在一定时期的世界上称霸一方的大国,他们大国的形成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总结之下可以归纳为制度、科技、民族、思想、文化、军事几个方面。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里保守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同意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其文化和科技以领先全球水平的速度在不断发展中,也是今天世界科技大国之一。
纵观德意志的历史,分裂之痛一直困扰着德意志。
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个个欧洲强国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拿破仑的那次袭击,更是加重了这种分裂痛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我们如今熟知的人物诞生了——歌德用诗句描述分裂之苦,贝多芬用音符抒发国败之痛,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更是用理论寻找强国之路。
这条路最终经历近70年的时间被德国人走出来了,李斯得、俾斯曼都是使德意志走向统一之路的功臣,在俾斯曼的率领下,新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发展迅速超过法国,而德国发展如此之快的前提正是统一的领土,动力则来自教育。
就连在德国最穷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政府愿意把宫殿改造成大学学堂,这也就不奇怪,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就有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
科技的腾飞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希望,政府为研究人员无私的投入,也使科学家们无私的为德国服务,他们以“德意志的科学家”身份勤劳的工作,为德国不断创造着无尽的财富,这样的德国是凝聚的团结的。
《大国崛起——帝国春秋观后感
《大国崛起——帝国春秋观后感近期带领学生观看了《大国崛起帝国春秋》,学生们感触颇深。
德国可以算是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世界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而步入近代的步伐又远远晚于英法美等国;也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德国是如何快速地追上,并且超越了曾经称霸19世纪的英国?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德国又是如何从两次战后一片废墟中崛起的?这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少年荣。
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国民生活幸福的坚强后盾。
国家强大了,在国际上说话才有力量,才能够保护她的国民。
如何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在古代我们也曾经发达过,也曾以繁荣而闻名于世。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个国民值得思考并付诸于行动的问题。
通过看纪录片可知,德国在封建社会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政治上的分裂阻碍了经济上的发展。
俾斯麦用铁和血的手段实现了统一,说明了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必须的实力,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必须加强军事力量。
德国统一以后很快就发展起来,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非常重视教育,重视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国家振兴的基础。
有位名人早就说过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课堂中就决定了。
历史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是因为重视教育而落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教育建设就是人才建设,人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
有国才有家。
个人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的软实力。
作为一名学生能做的就是学好本领,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教好书,做好人。
这样才能为祖国的软实力贡献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了,建国后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教育方面给予了较多的支持,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更加重视教育,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大国崛起观后感_1
大国崛起观后感刚刚看了央视的《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
一个曾经屡次遭受分裂的国家,一个曾经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全部历史的不幸重新进入欧洲,融入世界,并成为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国家,很让人敬仰和尊敬。
我这里想说的是其实很多问习题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
从德国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来看,它无疑就是想称霸世界,主宰所有民族,但是我们看到在当时民主及人权思想还远没普及的时代,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所有强大的国家或集权体所共有的吗?大到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小到我国历史上的元朝、清朝的统一,都是一个集权体强大之后对周边范围内的征服和侵略,而被称为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警察”美国,因为碍于“人权”、“民主”等问习题,于是不得不想尽一切规定,外表君子背后小人的通过发动战争、干预内政、布置军力等手段妄图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吗?因此,我们对于这些问习题的评价只是由于它们产生的历史作用不一样才对它们褒贬不一,而这些所谓的“历史作用”却也是不同民族和人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当然,这里要澄清的是我只是对这种自己强大之后的妄图主宰世界,或者希望能够实现对近邻的主权统治的愿望的一种理解,其实不表示支持,更不是对其残忍的屠戮、虐杀、侮辱人类的行为表示丝毫的理解或赞同。
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经常会从历史学家嘴里听到说,认为那些统一民族或者国家的国王、君主或政权,对于历史的前进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和进步,那么我就想知道了,假如哪个民族或国家统一了整个世界,是不是它就能够促进世界的交融和进步呢??这一点其实真的非常有趣,我们来继续看德国。
在1804年德意志被拿破仑征服之后,一直是处于分裂状态,又300多个小的邦国构成,彼此互相独立,最多时有6000多种货币,并且彼此之间征收高额关税,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开展。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_央视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_作文专题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_央视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
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1 看完纪录片德国崛起,颇有感触!有以下四点:科教兴邦。
纪录片中有这样两句句话:“德国能够打败法国这件事早在德国小学课本上就已经决定了、小学自然课本上画有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
十九世纪的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但是教育依然受得十分的重视,在德国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被写入法律。
这必将会使全民素质提高。
德国洪堡大学里同时存在着几种相背离的理论,这所大学出过2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这所大学是在德国经济相当不景气的情况下,由德皇掏自己腰包建立的,可见整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德国发起了一战、二战,我们自然不会认同他的做法,但是换个方式想一想他那里来的这么大的实力呢;二战过后短短几十年,如今的德国又让人们望尘莫及。
我认为教育在这其中是占很大分量的。
经济的力量。
十九世纪的德国政治上分崩离析,小小的一片土地上竟出现了几十个邦国。
这严重影响了国家民族的崛起与发展。
经济1 / 14学家李斯特游说各邦国国王。
最终,实现了各邦国的经济联盟,并最终推动了政治的统一。
现在的欧盟已初步实现了经济联盟,以史为鉴,最终目的是否正是政治的统一呢?再看宝岛台湾,何时能够回归母亲的怀抱呢?民族魂。
日本错了,既不认也不改,鄙视;美国错了,不认但改了,有脑袋;德国错了,认错并诚心悔过,有风度。
勃朗特在受欺凌的犹太人墓碑前深深一跪,触动了所有人的心。
(勃朗特是个出色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是伟大的。
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不一定会有多么高的收入,有的甚至一贫如洗,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一定是相当丰厚的。
片中出现的经济学家李斯特,他的儿子因患病没钱得到良好的救治而死去,他本人最终自杀身亡。
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况下,他几乎穷其后半生致力于游说推行货币统一、经济统一。
大国崛起第六集
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亚运独家直播无线亚运--------------------------------------------------------------------------------央视国际2006年11月19日11:40 来源:【片头】【片名:大国崛起】【序】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的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
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本集片名:第六集帝国春秋2005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
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自发地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国家的生日。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
但是,两百年前,攻陷勃兰登堡门的征服者却从这里抢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率领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这片位于欧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从勃兰登堡门上拆下,运回了法国。
屈辱再一次降临,它唤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灵中的沉痛记忆。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
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观《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有感_观后感
观《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有感我选择观看这一集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对德国这个国家以及对他们这个民族怀有一种略显嫉妒的敬意。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从报刊书籍中了解到,德国人严谨、高效,敢于面对历史,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明智、勇敢的民族。
据说,即便是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他们也特意辟出一块安静的地方给旅客提供严肃文学和严肃哲学的书籍。
在这样的大环境的熏陶下,也就难怪德国涌现出那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师:席勒、歌德、贝多芬、瓦格纳、黑格尔、爱因斯坦……对于这样一个为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同时又策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我想的确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纪录片从1815年德意志邦联的建立开始叙述,至20世纪90年代德国统一与发展结束,比较系统、清晰地介绍了德国一步步走向现代的曲折历程。
具体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1、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时期。
这一时期之前的德国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和建国初期的美国,虽然名义上为“邦联”,然而这样的联合是极其松散的。
各邦国各自为政,都想由自己统一德国。
由于各国经济上的绝对自主,德意志邦联的发展步伐受到严重阻碍,统一这个中欧大国已经成为摆在德意志民族面前紧迫的历史任务。
在瓦格纳的四处游说下,邦联中最为强大的普鲁士接受了他的建议,提议在德意志地区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寻求经济上的联合。
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也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事实上,普鲁士选择建立这一同盟,也就承担了统一的历史重任,只有敢于革新、敢于创造的人,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写到这里,我又联想起秦王嬴政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历史条件,正是他的先辈六代明君,每一个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让嬴政有了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中国的机会。
普鲁士的这一选择,也为之后德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最初的基础。
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前行,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终于登上舞台,他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
在他出任首相之后,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
大国崛起之德国论文
帝国春秋,德国崛起——《大国崛起》德国篇论文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
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它饱受古典音乐的滋润,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辉。
统一和强大一直是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跌宕坎坷的命运不断考验着德意志人。
勃兰登堡国门上的和平女神是德意志神圣的象征,200年前,当法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运到了法国,屈辱降临。
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走廊的主战场,饱受周围列国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1648年,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分裂状态。
席勒曾感叹道:“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土地了。
”他的朋友歌德也曾叹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土地使我们相信地指出,这就是德意志。
”在19世纪,统一和自由这一主题一直贯穿着整个德国,1814年,随着拿破仑的战败,法国交回和平女神,可它却要再次面对着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可值得庆幸的是,法国大革命统一、自由的思想使人们从禁锢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光明的曙光迎面扑来。
从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先进行经济上的联盟再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到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工业总产量已经位居欧洲第三。
经济实力的增长,给德意志带来了飞速的发展。
1871年,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上台,不断增加的军队力量使德意志成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以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为德国争取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国崛起之德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德国观后感通过观看《大国崛起》它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
一个曾经多次遭受分裂的国家,一个曾经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全部历史的不幸重新进入欧洲,融入世界,并成为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国家,很让人敬佩和尊敬。
经历了多次的跌宕起伏、悲喜交加,。
德国,以其无限的魅力影响着整个欧洲大陆以及全世界。
相信许多看过大国崛起的人都会对德国这个充满传奇的国家印象深刻,不仅仅是感叹它的强大,更是因为它对待以前过错的态度。
联系到当前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刻,更是发人深省!在12集的大国崛起中,德国的主题是“帝国春秋”,作为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它饱受古典音乐的滋润,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辉。
统一和强大一直是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跌宕坎坷的命运不断考验着德意志人。
勃兰登堡国门上的和平女神是德意志神圣的象征,200年前,当法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运到了法国,屈辱降临。
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走廊的主战场,饱受周围列国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1648年,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分裂状态。
席勒曾感叹道: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土地了;他的朋友歌德也曾叹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土地使我们相信地指出,这就是德意志。
在19世纪,统一和自由这一主题一直贯穿着整个德国,1814年,随着拿破仑的战败,法国交回和平女神,可它却要再次面对着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可值得庆幸的是,法国大革命统一、自由的思想使人们从禁锢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光明的曙光迎面扑来。
从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先进行经济上的联盟再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到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工业总产量已经位居欧洲第三。
经济实力的增长,给德意志带来了飞速的发展。
1871年,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上台,不断增加的军队力量使德意志成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以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为德国争取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1000字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1000字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1000字在12集的大国崛起中,德国的主题是“帝国春秋”,作为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它饱受古典音乐的滋润,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辉。
统一和强大一直是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跌宕坎坷的命运不断考验着德意志人。
勃兰登堡国门上的和平女神是德意志神圣的象征,200年前,当法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运到了法国,屈辱降临。
又因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走廊的主战场,饱受周围列国的侵犯,德意志人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1648年,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了分裂状态。
在19世纪,统一和自由这一主题一直贯穿着整个德国,1814年,随着拿破仑的战败,法国交回和平女神,可它却要再次面对着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可值得庆幸的是,法国大革命统一、自由的思想使人们从禁锢了百年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光明的曙光迎面扑来。
经济实力的增长,给德意志带来了飞速的发展。
1871年,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上台,不断增加的军队力量使德意志成为“和平时期的兵营”,俾斯麦以其独特的外交政策,为德国争取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也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展开,1913年,德国经济跃居世纪第二,经济的发展刺激它要在世界上谋求更大的利益,于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战争摧毁了世界,同时也摧毁了德国,德国再次一分为二,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纪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德国面对二战的态度与日本大不相同,他们不仅没有回避,而是勇敢的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这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
经过多年的努力,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41年的德国重新统一了。
在振兴祖国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要强大,要自强,要靠我们不断奋斗。
《大国崛起--帝国春秋》马哲观后感
《大国崛起--帝国春秋》马哲观后感众所周知,但凡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不可少的要谈谈它的理论来源。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马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确立是具有重大意义。
再加上本人长期以来对德意志精神的崇尚与喜爱,这次我就选择了大国崛起系列电视中的《帝国春秋(德国篇)》再次进行了观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的分析感悟。
对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德意志来说,过去的500年可以称得上是是荣耀与屈辱、富强与衰落并存的五百年。
自建立以来,德国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
从1648年建立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到1806年的10月27日,拿破仑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再到1814年,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成立“德意志邦联”,德国一直由拥有着独立主权的各邦国统治。
直至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从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进而实现全面的统一的目标”的观念,主导各邦国建立关税联盟,才拉开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建立的序幕。
1848年,德意志的多个邦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虽在短时间内几乎全部取得成功,但不幸的是最终却仍以失败告终。
1862年9月30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议会中发表的一段强硬的讲演使德国进入了依靠军队的力量实现统一的时期。
他先是上运用外交智慧平衡欧洲各国力量,再实践他的铁血誓言,使经过了近七十年的艰苦追求的德意志民族于1871年1月18日终于宣告了自己的诞生。
但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滋生过度膨胀的欲望,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亦启动了。
1914年、1939年,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的同时,也再次将自己推向了分裂。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倒了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但是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却是德意志,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很快就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大国崛起德国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
大国崛起德国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大国崛起德国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回顾五百多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
尤其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历来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
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国家精神传递的骨干。
刚刚看了央视的《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
一个曾经多次遭受分-裂的国家,一个曾经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全部历史的不幸重新进入欧洲,融入世界,并成为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国家,很让人敬佩和尊敬。
我这里想说的是其实很多问题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
从德国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来看,它无疑就是想称霸世界,主宰所有民族,但是我们看到在当时民主及人权思想还远没普及的时代,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所有强大的国家或集权体所共有的吗?大到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小到我国历史上的元朝、清朝的统一,都是一个集权体强大之后对周边范围内的征服和侵略,而被称为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警-察”美国,因为碍于“人权”、“民主”等问题,于是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表面君子背后小人的通过发动战争、干涉内政、布置军力等手段妄图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吗?因此,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评价只是由于它们产生的历史作用不一样才对它们褒贬不一,而这些所谓的“历史作用”却也是不同民族和人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当然,这里要澄清的是我只是对这种自己强大之后的妄图主宰世界,或者希望能够实现对近邻的主权统治的愿望的一种理解,并不表示支持,更不是对其残忍的屠戮、虐-杀、侮辱人类的行为表示丝毫的理解或赞同。
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经常会从历史学家嘴里听到说,认为那些统一民族或者国家的国王、君主或政权,对于历史的前进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进步,那么我就想知道了,如果哪个民族或国家统一了整个世界,是不是它就能够促进世界的融合和进步呢??这一点其实真的非常有趣,我们来继续看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之——德国·帝国春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个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曾以200多年的时间追求国家统一。
让我们走进德意志,了解他的历史吧!
德意志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它不仅毁掉了自己,也毁掉了世界。
统一和强大是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它在努力实现国家统一这个理想。
德意志被法国总统,拿破仑巴拿马所征服,拿破仑拿走守护德意志的和平女神。
就在这一年中,德意志分割成了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德意志,它在哪里?”
德意志联邦之间,设计了重重关卡,要经过n个邦国,办n次手续,换n次货币,交n次关税。
李斯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跑遍所有邦国,但邦国都不愿意在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只有普鲁士接受了这一意建。
建立了关税同盟。
一个国家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
德国国王做到这一点:国家对教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不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
因此而成就了德意志的科学家们,使德意志在日后成为科技发展的大国,为国家提供许多资源。
科学家们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之于身外的精神,是德意志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
江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