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设计规范(修改版)
jgj142-2012地暖技术规程

jgj142-2012地暖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局用暖气施工,保证设计质量,保障环境,维护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局用的机械送风、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室外管支,以及排烟工程、换气通风工程。
第二章建筑局用暖气第三条建筑局用暖气设施由机械送风、供暖、空调及辅助设备组成。
第四条建筑局用暖气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并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第五条针对建筑局用暖气的施工,禁止使用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或安装不合格的零部件。
第六条技术协议应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污染和排气等标准。
第三章供暖系统第七条供暖系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满足制造、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的标准要求,保证节能效果和质量安全。
第八条供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得污染环境。
第九条供暖系统的管路施工应遵循“地埋为主,地上为辅”的原则,并做好防腐、抗冻处理。
第十条供暖系统的自控装置应能够进行安全、智能的运行,并且作好定期的检查和校准。
第四章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各从事暖气施工者均应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施工前,应先进行现场检查,检查施工环境,查验设计文件及相关图册,熟悉图纸或规范。
第十三条施工应遵循设计文件,不得随意更改工艺流程、指标及技术参数,施工成果应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完成施工后,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确保工程排水清理,并完成外、内季节施工后检验。
第十五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六条供暖技术规程有最新修订时,原有规程应集中召回处理。
第十七条因有特殊情况必须更改非技术要求的,应做书面报告,随后参照本规程执行并负责技术检验。
地暖的设计规范介绍

地暖的设计规范介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地暖。
地暖的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地暖的盘管设计可以输送整段楼房采暖的用水。
家居地暖设计的规范很重要。
下面小编为网友们介绍地暖的设计规范介绍。
网友们可以自行参考。
地面供暖少不了地暖的设计规范介绍?" />地暖是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的东西,当然地暖在安装前是有设计规范的,想必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地暖设计规范有哪些?首先,地暖设计规范有哪些?国家对地暖施工和安装从设计、选材、施工和服务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比如在设计上要求每根供热管长度不超过120米,每根管之间的长度差距不应该超过10米,每套房安装不超过8路等在选材上苯板的厚度为2-4厘米,容重20公斤/立方米;在施工上要有取平层、防潮层、隔热层、反射层、水泥发泡保暖层、回填层、面层,加起来厚度应该在8-11厘米。
所以这些大家就要注意。
其次,一、分集水器实现分室布置环路的关键是分水器的每支路必须有流量调节阀,并能迅速、准确的调节。
二、地面辐射供暖的分集水器设计应以热量匹配为基础,以分室控制为目的,最终使每个房间的温度保证及调节。
对不同的分水器,计算其阻力损失最大的环路的压力损失,以此来作为本组合分水器动态压差式平衡阀的设定值,并根据分水器样本,计算出每个环路的流量调节阀的设定值。
第三,地暖主管道的设计:在地暖系统里主管道是输送整栋楼房采暖用水的管道。
地暖盘管的设计,由于别墅的空间较大,落地窗较多,地暖盘管间距设计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冷墙和落地飘窗出地暖盘管间距为15cm,其他位置为20cm。
由于是独立采暖系统,地暖盘管长度最好保持在100米以内,每一支路地暖盘管最好保持长短一致。
地暖设计规范

地暖设计规范地暖是一种现代化的暖气供暖方式,通过将热能传输到地面,再通过地面辐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间,从而达到供暖的目的。
在地暖设计中,有一些规范需要遵守,以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和有效性。
下面是地暖设计的一些规范。
首先,地暖系统应该满足热负荷的需求。
这意味着在设计地暖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房间的面积、高度、朝向、导热系数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供暖功率。
热负荷计算应该基于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房间在寒冷的天气中能够保持舒适的温度。
其次,地暖系统的管道布置也需要遵守相关规范。
地暖管道应该均匀地布置在地面下,并且不应有交叉,避免出现热量输送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地暖管道的铺设应该避免穿越墙体和楼板,以及其他易损坏的部件或设备,以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另外,地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也需要根据相关规范来确定。
一般来说,地暖系统的供水温度应该在35-55摄氏度之间,以保证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热舒适性。
供水温度的控制应该采用恒温方式,避免因供水温度过高而导致地板受损或其他安全问题。
还有,地暖系统的维护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暖系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管道的漏水检测、阀门和泵的运行状态监测以及温度和压力的调整等。
同时,地暖系统也应该安装适当的安全装置,如过温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外,地暖系统的安装和施工也需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地暖系统的施工应该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遵循相关的建筑施工标准和操作规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的密封和固定,以及其他与地暖系统相关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最后,地暖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也需要遵守相关规范。
用户在使用地暖系统时应该按照系统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或安全隐患。
同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能耗应该进行监测和管理,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总之,地暖设计规范是确保地暖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指导。
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用户都应该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地暖系统的顺利运行和满足舒适的供热需求。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地暖作为一种新型供暖方式,已经在很多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对地暖的设计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暖设计施工的规范。
一、地暖设计规范1.制定详细的供暖计划: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结构特点,制定地暖的供暖计划。
包括确定供暖的区域、供暖温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供暖系统的分区,方便后续的维护。
2.合理选择供暖介质:根据地暖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供暖介质。
常见的供暖介质有水和电。
水是传统的供暖介质,安全可靠;而电则更加灵活方便,适用于小面积供暖。
3.确保供暖温度稳定:地暖供暖温度应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进行调节,并且应保持温度稳定。
一般地暖的供暖温度在20℃-25℃之间。
4.考虑系统配套设备:地暖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供暖泵、循环水箱、温控器等配套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同时,还需合理布置管道和散热片等配件。
5.提供合理的供暖面积:为了确保供暖效果,设计时应合理确定供暖面积。
一般来说,地暖供暖面积的计算应考虑房间的面积、高度、外墙材料等因素。
二、地暖施工规范1.地暖材料的选择:地暖施工中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地暖管材和保温材料。
地暖管材应具有耐热、耐压和抗老化等特性;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地暖施工前应对地面进行清理,并确保地面平整。
如果地面不平整,需要进行修复。
此外,还需要进行管道敷设的设计和规划,确定管路的走向和连接方式。
3.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地暖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的敷设,尽量避免管道弯曲或出现死角。
同时,还需定期检查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并进行漏水测试,确保地暖系统的完好性。
4.施工后的验收工作:地暖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的验收。
主要包括地暖系统的漏水测试、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测试等。
只有在所有测试合格后,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5.安全使用和日常维护:地暖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用户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维护指导。
地暖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地暖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地暖设设施工设范、一般设定11, 低设水地面设射供暖系设的供、回水度设由设算定~供水度不设大于温温确温60?。
2, 地表面平均度设算设设符合一下的设定,温区域特征适宜范设最高限设人设设常停留区24--26 28人设短期停留区28--30 32无人停留区35--40 423, 低设水地面设射供暖系设的工作设力~不设大于温0.8MPa.4, 低设水地面设射供暖设媒的度、流量和设用设差等~要同设源系设相匹配~设源温温参数系设设设置相设的控制置。
装5, 地面设射供暖工程施工设设设文件的容和深度~设符合以下要求,内施工设设设文件设以施工设设设主~包括设设目设、设设设明、加设管平面布置设、控置布置设及温装λ分水器、集水器、地面造示意设等容。
构内设设设明中设设设设明供暖室外设算度、设源及设媒、加设管的技设据及设格~设明使用内温参数数λ的具件如工作度、工作设力以及设设保材料的设设系、密度、设格及厚度等。
体条温温数平面设中设设出加设管的具布置形式~设明敷设设距、加设管的管、设算设度和伸设设要求等体径。
λ二、地面造构1, 土壤相设的地面~必设设设设设~且设设设下部必设设置防潮设。
直接室外空相设的板与与气楼~必设设设设设。
2, 地面造有板或土壤相设的地面、设设设、加设管、充设、平设和面曾设成~设符构楼与填找并合下列设定,工程允设地面按向散设设行设设设~各设设的板上部可不设设设设当双楼楼λ设于潮房设在充设上部设设置隔设。
湿填离λ面设;设装设,设采用设阻小于0.05?.K/W的材料。
λ3, 地面设射供暖系设设设设采用聚乙设泡沫塑料板设~其厚度设按下表设定;设阻相原苯当设,楼楼设之设板上的设设设 20?与土壤或不采暖房设相设的地板上的设设设 30?与气室外空相设的地板上的设设设 40?4, 充设的材料宜采用填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宜设径5--12?。
加设管的充设不宜小填于50?。
地面荷设大于当20KN/?设~设同设设设人设采取加固措施。
地暖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地暖设计施工验收规范一、设计规范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地暖的敷设方式、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等参数。
2.设计地暖系统时应考虑地热管道的敷设长度、路径、布局和施工方法,确保整个系统通畅,并避免温度不均匀或冷热死角的出现。
3.设计地暖系统时应遵循节能、安全、长寿命、易维护的原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和设备,确保地暖系统的可靠运行。
4.设计地暖系统时应考虑与其他部位的协调,例如地砖和地暖系统的厚度、高度、施工顺序的协调等。
二、施工规范1.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地暖系统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无误。
2.施工前应对地暖系统的施工区域进行清洁和整理,确保无尘、无杂物。
3.地暖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材料的安装、连接和接口的密封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地热管道的敷设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管道的固定和支撑应牢固可靠。
5.地暖系统的接口和连接处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确保不漏水和漏气。
6.地暖系统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标准和规范,控制方式应合理、方便操作。
7.地暖系统施工完工后应进行管道压力测试、漏水测试和系统功能测试,确保地暖系统正常运行。
8.地暖系统施工完工后应清理施工现场,并进行验收。
三、验收规范1.验收前应仔细核对地暖系统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无误。
2.验收前应对地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道的连接、接口的密封、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安装等,确保无损坏、漏水和故障。
3.验收时应进行地暖系统的功能测试,包括供热和温度控制的正常运行等。
4.验收时应进行地暖系统的水压测试和漏水测试,水压应达到设计要求,并无任何漏水。
5.验收时应对地暖系统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查,确保温度均匀,无冷热死角。
6.验收合格后,应出具地暖系统施工验收报告,明确地暖系统的设计参数、施工情况和验收结果。
通过以上规范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可以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质量,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地暖安全设计标准规范2018

地暖安全设计标准规范2018地暖安全设计标准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是为了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护用户和环境安全,制定的技术标准。
1.2 本规范适用于商业、工业和居住建筑中的地暖系统设计和施工。
1.3 设计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范的要求执行,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性能。
1.4 地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备相关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资质证书。
二、地暖系统设计要求2.1 地暖系统应具备避免漏电和过热的安全保护措施。
2.2 地暖系统应按照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布局进行合理的供暖区域划分。
2.3 地暖系统的地板应采用防滑、防火的材料,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4 地暖系统的供暖管道应采用耐高温、耐压的材料,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和测试。
2.5 地暖系统的供暖管道应设置泄漏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漏水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6 地暖系统的温控传感器应安装在每个供暖区域内,用于实时监测和调控供暖温度。
2.7 地暖系统的电气部分应符合国家电器安全标准的要求,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三、地暖系统施工要求3.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暖系统的施工,确保质量和安全。
3.2 负责施工的工程师和工人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资格证书,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3.3 地暖系统的供暖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现象。
3.4 地暖系统的电气部分应由专业电工施工,严格按照电气标准进行接线和安装。
3.5 施工单位应对地暖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6 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施工记录,以备验收和维护使用。
四、地暖系统维护和使用要求4.1 地暖系统的维护应定期进行,检查供暖管道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4.2 地暖系统的使用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改动和操作。
4.3 使用单位应定期清洁和保养地暖系统的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4.4 地暖系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地暖的规范要求(20200918225637)

地暖工程材料及安装技术规范要点简介要点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科学合理专业的图纸设计复合要求的配套热源(供水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结构层平整清洁(含防水层验收合格),相关预埋管线已铺装完毕优质合格的地暖管材、绝热保温材料、分集水器及阀门管件的选择采购熟练的专业安装技术人员售后验收资料的提供和用户使用指导材料:热源的种类配套设备:因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普及率较低,目前的热源多使用燃气壁挂炉、电热炉或智能燃煤锅炉。
以上热源选配时,要结合当地的近远期资源状况、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使用形式、设备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做到既节约又实用。
地暖的主材选配采购与说明:目前地暖专用管材的种类有:交联聚乙烯(PE-Xa/过氧化物交联、PE-Xb 硅烷交联、PE-Xc辐照交联)、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聚丁烯PB 三类。
其中PE-Xa PE-RT使用量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各种地暖管材的性能特点参考下述一相关资料之《热水地暖管材选用的几个问题》);聚丁烯管的各项性能都比较优越,但价格偏贵(一般8-10元/米,大约是上两种管材价格的2-3倍)。
(1)、地暖管材地暖管材选购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选择大的品牌厂家,以保证产品质量的过硬(地暖管材属隐蔽工程使用,质量极为重要)。
要求供方至少同时提供检测报告(8760h或以上的)、保险、质量承诺书、原料证明单(包括进口企业原料证明单)四大主要资质文件。
(2)、地暖分集水器(以下简称分水器)市场上多以黄铜为主,铜含量至少应等于或大于57;主管壁厚尽量选用不镗孔(2.0伽以上);根据水质情况,考虑过滤器的网的目数(60 目左右)以及分水器是否镀镍。
分水器主管口径常用的有DN25 DN32分支阀以DN20为主;DN4C主管常用于大型采暖建筑比如展厅、广场、化雪场、机场大厅等,这种用途的分支阀口径也大,一般要DN25的。
分支阀口径根据地暖管材的口径选择,南方地区多习惯使用12/16规格管材,因量少生产厂家基本无库存,需特殊定做,耗力费时,一般的厂家不愿接单;另有一种可转换接头的分水器(其他方面的工艺也比较优秀),所以价格稍贵,大约是普通分水器价格的2-3倍。
地暖施工国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loor radiant heating1总则1.0.1 为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以热水为热媒或以发热电缆为加热元件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 floor radiant heating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煤,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2.0.2 分水器manifold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水管的配水装置。
2.0.3 集水器manifold水系统中,用连接各路加热管回水管的汇水装置。
2.0.4 面层surface course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表面层。
2.0.5 找平层toweling course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
2.0.6 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水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0.7 填充层filler course在绝热层或楼板基面上设置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用的构造层,用以保护加热设备并使用地面温度均匀。
2.0.8 绝热层insulating course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
2.0.9 防潮层moisture proof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0.10 伸缩缝expansion joint补偿混凝土填充层、上部构造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
2.0.11 铝塑复合管polyethylene-aluminum compound pipe内层和外层为交联聚乙烯或耐高温聚乙烯、中间层为增强铝管、层间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加热管。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地暖设计施工规范一、一般规定二、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
三、 2)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一下的规定:四、区域特征适宜范围最高限值五、人员经常停留区 24--26 28六、人员短期停留区 28--30 32七、无人停留区 35--40 42八、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九、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要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十、5)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十一、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
十二、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加热管的技术数据及规格;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绝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等。
十三、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
十四、二、地面构造十五、1)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
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十六、2)地面构造有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曾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十七、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十八、对于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
十九、面层(装饰层)应采用热阻小于0.05㎡.K/W的材料。
二十、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应按下表规定(热阻相当原则)二十一、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 20㎜二十二、与土壤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 30㎜二十三、与室外空气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 40㎜二十四、4)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
地暖规程修编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名普通设计师内心深处的呼声

1 O 5
新 、 合 理 的 内 容 , 果 不 给 予 地 暖 规 程 更 如 相 应 的行 业 责 任 和 行 业 地 位 , 暖 规 程 将 地
种仅仅 满足热负荷 的设计方法 , 带来 的结
果 就是 热 不 均 衡 。举 例 说 明 , 如 有 3个 假
如 果 能 直 接 设 计 出 这 种 表 格 , 计 师 设 用 起 来 就 省 心 了 。我 从 事 暖 通 7年 多 了 ,
房 间 ,热指 标分别 是 1 W/ :3 W/ 5 0 m ,0 m ,0
W/ 但 间 距 30 m 时 , 设 通 过 调 节 平 m, 0m 假 均 水 温 , 热 能 力 能 够 达 到 5 W, 供 0 m 。同样
都 按 3 0 m 设 计 ,第 三 个 房 间 正 好 达 到 0r a
用 的随和。 有 人 说 , 计 师 可以 调 整 实 铺 地 暖 的 设
供 需 平 衡 , 需 比为 11第 二 个 房 间 供 需 供 :,
比 为 53 第 一 个 房 间 的 51 如 此 设 计 的 :, :。 简单地暖 , 不过 热 才 怪 呢 。
组》 等都 冠 以“ BT ( G /” 国家推 荐标 准 ) 那 ,
J 4 — 0 4 《 面辐 射 供 暖 的 执行 力 。 GJ1 2 2 0 地 技 术规 程 》 应上 升为 国家 标 准 “ B 是“ G ” 国家 标 准 ” “G ” 该 是 “ ■、 ,J J应 建 规范中的部分内容缺乏可操作性
、
8 0
热指 标 /W / ) ( mz
么 地 暖 规 程 也 同样 具 备 冠 以 “ BT 甚 至 G /”
美国、 洲 、 欧 1 都有 自己一套 相对 3本
地暖工程施工规范(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意图、施工要求和施工方法。
2. 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力量和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施工现场、施工用水和用电、材料储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需要。
3.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并经过岗前培训。
二、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清理场地,确认铺设地板供暖系统区域内的隐蔽工程全部完成并验收;地面平整,室内粗装修完毕,窗户安装完毕,待铺管地面平整清洁;平整度要求:2m靠尺检查,高低差3mm。
若不符合条件,应设找平层。
2. 设置防潮层:与土壤或室外空气接触的地板处应设置防潮层。
3. 设置保温带:在供暖房间所有墙、柱与楼(地)板相交的位置敷设边界保温带。
边界保温带应高出精装修地面标高(待精装修地面施工完成后,切除高于地板面以上的边界保温带)。
4. 铺设绝热层:绝热层应错缝、严密拼接。
当设置保护层时,保护层搭接处至少重叠80mm,并宜用胶带粘牢。
5. 安装分/集水器:分/集水器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分/集水器垂直安装时,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0mm。
6. 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
7. 铺设地暖管:地暖管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确保管道间距、走向和标高符合要求。
管道连接应牢固、严密,不得有漏气、漏水现象。
8. 打压测试:铺设完成后,应进行打压测试,确保系统无漏气、漏水现象。
打压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9. 找平地面:地暖管铺设完成后,应进行找平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
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过程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地暖的规范要求范文

地暖的规范要求范文地暖系统是一种旨在为室内提供恒温恒湿的供暖方式,它通过将热水或电磁波辐射到房间的地板、墙壁或天花板,以达到室内舒适度的增强。
地暖系统是一项需要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暖规范要求:1.水地暖系统的规范要求:-材料要求:地暖管道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应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地暖管道,管道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布置:管道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考虑到室内布局、热负荷分配均匀等因素。
管道离墙面和地面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装要求:地暖管道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漏水现象,管道连接处应采用专用管道连接件,且连接处不得漏水。
2.电地暖系统的规范要求:-材料要求:电地暖系统的供热线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
-布线要求:电地暖系统的供热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不能交叉覆盖,且连接处应可靠牢固。
供热线与金属管道等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要求:电地暖系统的供热线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过负荷工作引起事故。
同时,地暖系统应有防漏电装置,以防止漏电损坏人身安全。
3.控制系统的规范要求:-温控器的选择:地暖系统应安装温度控制器,以实现温度调节。
温控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精确控制和反馈功能,能够实现室内温度恒定控制。
-温控器的布置:温控器应布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能够方便地调节室温。
同时,温控器不应受到外界热源的影响,以保证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温度调节范围:温控器应具有一定的温度调节范围,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用户的需求。
4.维保要求:-地暖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有相关资质证明。
-设备的使用寿命:地暖设备的使用寿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设备的保质期满后应及时更换。
-定期保养:地暖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所有地暖系统都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环保和能耗标准,以确保其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
住宅地暖供热设计方案标准

住宅地暖供热设计方案标准一、介绍住宅地暖供热是一种通过地面辐射来提供室内舒适温度的供热系统。
相比传统的暖气片和空调,地暖具有无噪音、无风扬尘、无烟尘等优点,能够提供舒适均匀的室内温度。
本文将介绍住宅地暖供热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二、设计标准1. 整体舒适度住宅地暖供热系统应能提供舒适、均匀、稳定的室内温度。
在不同房间和不同地面材料的情况下,应调整供热系统的参数,确保各房间的温度差异不超过2℃。
2. 温度控制住宅地暖供热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温度控制能力。
系统应能根据室内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供暖水温,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
同时,供热系统应设置适当的温度控制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方便居民进行温度调节和控制。
3. 能源效率住宅地暖供热系统应具备较高的能源效率。
设计时应选择适当的暖源和热交换设备,增加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供热管路的设计应尽量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4. 安全性住宅地暖供热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设计时应根据住宅的结构和使用需求,合理选择供热管路的材料和安装方式,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供热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安装位置应合理布置,便于维修和检修。
5. 维护便捷性住宅地暖供热系统应具备维护便捷的特点。
设计时应考虑供热管路的布置和设备的安装位置,方便维修和检修工作。
同时,供热设备和控制装置应具备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维护工作的频率和成本。
三、设计要求1. 整体布局地暖供热系统的供热管路应覆盖整个室内空间,确保供热的均匀性。
供热管路的布置应考虑房间的使用需求和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管道的走向和间距,避免影响室内装修和使用。
2. 材料选择供热管路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常见的供热管路材料有PEX管、PVC管、PPR管等。
根据不同的管路布置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管路材料,确保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设备选型供热设备应根据房屋的结构和供热需求进行选型。
主要包括暖气锅炉、热水供应系统、热交换器等。
地暖系统设计规范

地暖系统设计规范合同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甲方名称)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乙方名称)甲方与乙方均称为“一方”,合称“双方”。
鉴于:为满足甲方需求,甲方委托乙方设计地暖系统;双方愿意遵守以下条款,以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任务目的及范围1.1 任务目的:甲方委托乙方设计地暖系统,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热源系统、供暖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1.2 任务范围: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相关要求和现场条件,设计地暖系统的技术方案、施工图纸等,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二、任务交付时间2.1 任务交付时间: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提交给甲方设计地暖系统的技术方案。
2.2 技术方案确认: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技术方案有权进行审查和修改,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后二次提交给甲方。
2.3 最终交付:乙方应在甲方对修订后的技术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交付甲方设计地暖系统的最终版本。
三、任务费用及支付方式3.1 任务费用:甲方向乙方支付任务设计费用,具体费用标准为(费用标准),合计(费用总额)。
3.2 付款方式: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的3日内支付给乙方合同金额的30%作为预付款。
在最终交付后的5日内,甲方应支付给乙方剩余的70%作为尾款。
四、保密条款4.1 保密义务:双方保证在合作期间及合作结束后对相互涉及的商业秘密和技术资料严格保密。
4.2 保密期限:保密协议有效期为合同终止后的5年。
五、违约责任5.1 甲方违约责任:若甲方未在约定时间内支付设计费用,则应向乙方支付逾期支付金额,以补偿乙方可能遭受的损失。
5.2 乙方违约责任:若乙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交设计任务,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退还已支付的设计费用,并向乙方要求相应的赔偿。
六、争议解决6.1 协商解决: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任何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仲裁解决:如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至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为最终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地暖设计规范范文

地暖设计规范范文1.地暖供热系统的选型与设计选择合适的地暖系统供热方式,常见的有水地暖和电地暖两种。
水地暖适用于大面积供热,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电地暖常用于小面积供热,适用于独栋或小户型建筑。
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供热功率和温度要求,以确保供暖效果满足舒适和节能的要求。
2.地暖管道布置与电热膜铺设地暖管道的布置应尽量均匀,以提高供热效果和舒适度。
管道间距和长度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一般管距在20-30cm之间,管长根据建筑面积和供热功率进行合理计算。
电热膜的铺设应平整、牢固,避免损坏和缝隙,以提高传热效率。
在电热膜铺设的过程中注意细节,如管径、管材、管道斜坡等,以确保供热稳定可靠。
3.地暖系统的水质控制地暖系统的水质要求严格。
在供热系统中加装过滤器和除氧器,以净化水质,防止管道堵塞和氧腐蚀。
定期检查和清理地暖管道和设备,确保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
4.地暖系统的温控装置地暖系统需要配备合适的温控装置,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供热需求。
常见的温控装置有室内温控器、室外温控器和手动阀门等,应根据房间的布局和功能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温控装置。
同时,地暖系统还应具备安全保护装置,如温度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安全可靠的使用。
5.地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地暖系统的运行需要合理控制供热功率和温度,以实现舒适和节能的目标。
应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洗管道、更换过滤器、检查温控装置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的供热效果。
总结起来,地暖设计规范主要涉及供热系统选型与设计、管道布置与电热膜铺设、水质控制、温控装置和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舒适的供热效果。
同时,地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符合相关的建筑和供热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电地暖设计规范和地暖设计依据-范本模板

电地暖设计规范|地暖设计依据(信息来源:万家暖智能电地暖整理分享)发热电缆电地暖作为暖通专业的一项新技术,设计要比传统散热器系统的更加繁杂,因为设计是良好施工的基础,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其使用效果.地暖系统的设计应当经过严密认真的计算与细致的研究.万家暖电地暖提醒:没有专业的地暖设计,即使用再好的地暖产品,再优质的地暖施工做出来的地暖系统也是劣质的。
电地暖的设计也是地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电地暖系统依照行业标准,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房屋维护结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
发热电缆地热电采暖系统的设计和选型应遵循:a、计算房间的热损失房间的热损失决定了其配备相应wjn发热电缆的功率,一个房间的热损失包括通风热损失、空气侵入热损失及传导热损失(外墙、天棚、地板及门窗传导热损失之和)。
根据相应数值计算出房间的总体热损失。
b、确定所需安装的总功率用计算的热损失,乘以一个修正系数得出该房间采暖所需的设计功率(修正系数根据铺装条件和需求取值不同,一般为1。
2).c、计算采暖区域的地板面积采暖区域地板面积为地热电缆的实际铺装面积,要减去室内有固定设施地方的面积。
地热电缆不能安装于固定家具如壁柜、碗柜、浴缸、壁炉等下面,也不能安装于无腿家具如沙发、床等下面。
d、选择合适的地热电缆品牌、型号根据所需的设计功率,从选择的万家暖发热电缆中选出合适的型号,确定电缆功率及长度。
e、计算地热电缆铺装间距用采暖区域地板面积除以所选发热电缆的长度,得出电缆的铺装间距。
f、检查采暖区域地板单位面积功率用选定地热电缆的实际功率除以采暖区域地板面积,得出采暖区域地板单位面积的缆铺功率,查验所得值是否适用。
g、选择温控器根据采暖区域的负载,即区域内应铺装地热电缆的实际功率和应用环境要求(单地温、单室温、双温双控),确定所需温控器.h、绘制正式施工图施工图除含有地热电缆铺装示意图外,还应标明发热电缆的品牌、规格、型号、长度及电缆铺装间距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一:地面构造3.1 地面构造3.1.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3.1.2 地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1.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3.1.4 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3.1.5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
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配电方案及电力负荷、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技术数据及规格;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或工作电压以及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等;3 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
采用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二:地面构造3.2 地面构造3.2.1 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
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3.2.2 地面构造由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层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
2 对卫生间、洗衣间、浴室和游泳馆等潮湿房间,在填充层上部应设置隔离层。
3.2.3 面层宜采用热阻小于0.05㎡·K/W的材料。
3.2.4 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应敷设在木地板与龙骨之间的绝热层上,可不设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0W/m;绝热层与地板间净空不宜小于30mm。
3.2.5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表3.2.5规定值;采用其它绝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
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
加热管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发热电缆的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
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三:热负荷的计算3.2 热负荷的计算3.2.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3.2.2 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时,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低2℃,或取对流采暖系统计算总热负荷的90%~95%。
3.2.3 局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可按整个房间全面辐射供暖所算得的热负荷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表3.3.3中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
表3.3.3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的附加系数3.2.4 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计算热负荷和进行管线布置。
3.2.5 敷设加热管或者发热电缆的建筑地面,不应计算地面的传热损失。
3.2.6 计算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时, 可不考虑高度附加。
分户热计量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应考虑间歇供暖和户间传热等因素。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四:地面辐射散热量的计算3.2 地面散热量的计算3.2.1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f + qd(3.4.1-1)qf =5×10-8[(tp j+273)4-( tf j+273)4] (3.4.1-2)qd =2.13(tp j-tn)1.31(3.4.1-3)式中q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qf——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W/㎡);qd——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W/㎡);t——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p jt——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f jt——室内计算温度(℃)。
n3.2.2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
当加热管为PE-X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3.2.3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 应将本章第3.3节计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下的传热损失。
3.2.4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4.3)——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式中qxQ——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W);F ——敷设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
3.2.5 确定地面散热量时, 应校核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确保其不高于本规程表3.1.2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它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3.4.5)式中t——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p jt——室内计算温度(℃);nq——单位地面所需散热量(W/㎡)。
x3.2.6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它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五:加热管系统设计3.5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3.5.1 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
3.5.2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
3.5.3 加热管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转型)或平行型(直列型)。
3.5.4 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计算确定。
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3.5.5 加热管壁厚应按供暖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可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选择。
3.5.6 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
3.5.7 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六:分集水器及附件设计3.2 低温热水系统的分水器、集水器及附件设计3.2.1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
分水器、集水器内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
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
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3.2.2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泄水管。
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衡阀或其它可关断调节阀。
对有热计量要求的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
3.2.3 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
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设计部分摘录七:加热管水力计算3.7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水力计算3.7.1加热管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 =△P m+△P j(3.7.1-1)(3.7.1-2)(3.7.1-3)式中△P ——加热管的压力损失(Pa);△P m ——摩擦压力损失(Pa);△P j——局部压力损失(Pa);λ——摩擦阻力系数;d ——管道内径(m);ι——管道长度(m);ρ——水的密度(㎏/m3);υ——水的流速(m/s);ζ——局部阻力系数。
3.7.2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可近似统一按下列公式计算:(3.7.2-1)(3.7.2-2)(3.7.2-3)(3.7.2-4)d n=0.5(2d w+∆d w-4δ-2∆δ) (3.7.2-5)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b ——水的流动相似系数;Re s——实际雷诺数;υ——水的流速(m/s);——与温度有关的运动黏度(m2/s);Re z——阻力平方区的临界雷诺数;k d——管子的当量粗糙度(m),对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k d=1×10-5(m);d n——管子的计算内径(m);d w——管外径(m);∆d w ——管外径允许误差(m);δ——管壁厚(m);∆δ——管壁厚允许误差(m)。
3.7.3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摩擦压力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C 中表C.0.1、表C.0.2选用。
3.7.4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局部阻力系数可按本规程附录C中表C.0.3选用。
每套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