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地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04198a84aeaad1f347933f30.png)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其地位1.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的两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1)背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制定者: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3)颁布的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法典内容: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
(5)法典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例题1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汉谟拉比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中国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故选B。
例题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A.该法律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C.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D.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
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古巴比伦文明的摇篮是()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B.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C.阿姆河和锡尔河D.印度河和恒河3.下图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ec28a5831126edb6e1a1030.png)
考点: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1.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古文明产生时间大河流域文明标志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以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等古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等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政治方面:实行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2.大河流域能够孕育四大文明的原因:大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大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产。
例题1“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
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
如果我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答案:A解析:材料中“法老的陵墓”指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埃及位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故A项正确。
例题2 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
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的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答案:D解析:题干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出现在黄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选D。
1.一考古队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2.人类早期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A.古巴比伦王国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代中国3.学习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后,某班同学以此为素材,设计了活动课。
下列选项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B.从巴比伦到印度河之旅C.世界文明的多元化D.汉谟拉比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开始4.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④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明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6.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人类文明。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b3092455901020206409c5e.png)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1.种姓制度的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 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答案:B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
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
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
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
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
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
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符合史实()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81a597afec3a87c24028c4d6.png)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学习目标: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学习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学习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一、自主学习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洲的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埃及国王的陵墓称为是权利的象征。
3.亚洲西部“新月沃地”东部,河和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约从公元前2500年,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人进入古代印度后,产生的等级制度叫,它激化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1、“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3、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4、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产生于大河流域?三、梳理结构四、巩固训练1、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2、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A.形成种姓制度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D.实行民主政治4、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天文标记C.法老陵墓D.神坛5、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c98bc3e0b8f67c1cfad6b86c.png)
D、棕色人种
3、战火纷飞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 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古国诞生自该地区(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中国 4、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 王在印度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大帝国。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他应该属于( )。 A、吠舍 B、首陀罗 C、婆罗门 D、刹帝利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出光 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样,在 亚非的其他一些大江大河地区 也滋养催生了辉煌的上古文明。
看看这些文明古国的位置有何特点?
• 北非(尼罗河流域)
王权的象征
•
古埃及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金字塔
利益的圣经
《汉谟拉比法典》
• 南亚(印度河流域)
北纬40°
北纬20°
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
发祥地
大致时间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文明
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
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黄河流域 公元前2070年
2、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 发展起来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 度之间?
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
大金字塔:
• “早”:距今4000多年。 • “高”:塔身高146.5米。 • “大”:塔底每面长230米,共占地
约5.29万平方米。
• “重”: 约230万块大石块,每块约重
2.5吨。
公元前18世纪去世的图坦卡蒙国王 的陵墓的墓穴入口处有这样一行话: 任何盗墓者都将遭到法老的诅咒! 后 来,发掘领导人之一的卡那公爵被蚊 虫咬了一口,突然发痈去世.接着参观 者尤埃尔因落水溺死.参观者美日铁 路大王因肺炎猝死.用X光照相机给 国王木乃伊照相的记者休克而死.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a863244676c66137ee0619dc.png)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2.历史概况: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
3.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历史概况: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
2.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内容(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探究:(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都处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 ( )。
A.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B.胡夫的身价像金子一样贵重C.它的外形像汉字“金”字一样D.它在当今世界比较稀少答案:C2.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请你填空( )。
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汉谟拉比法典解析:金字塔、尼罗河和开罗市都与埃及有关,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因此,可首先排除D项。
九年历史第2课、历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九年历史第2课、历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695558b37c1cfad6185fa706.png)
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古巴比伦王国
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 典是世界上
现存的古代
第一部比较
完备的成文 法典.汉谟拉比
古 代 印 度 地 形 图
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 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印度、 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 等国领土。
早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当地 土著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小国
2.印度的种姓制度
问题一: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 同方式创造的?
问题二: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 实质是什么?对印度的未来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一位游客在美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 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 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C)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王属于哪一等级B(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世界古代史上,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c )
①古代埃及 ②古代印度 ③古代中国④古代巴比伦 ⑤古希腊
A. 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② ④ ⑤ C. ① ② ③ ④ D. ② ④ ③ ⑤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 篮
•
一 支 外 来 民 族 改 变 了 一 切
• 雅利安人——出身高贵的人
他们把不公平归于神的旨意
婆罗门
梵 刹帝利 天 吠舍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件 第二课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件 第二课](https://img.taocdn.com/s3/m/9ed475c7da38376baf1faec5.png)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美 索 不 达 米 亚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两河流域位于今天的那些国家境内?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刻 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沙马什
君 权 神 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 齿。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莫拉比法典》的实质: 等级制度——奴隶主专政,维 护奴隶主利益
《汉莫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
两河流域
黄河、长江
结论:人类世界早期文明起源规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土 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 流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孕育 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
三大文明的兴起和统一
孟斐斯 Memphis
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地跨亚非大帝国 底比斯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波斯灭亡
•
传说的说法,特别是史书的记载,都认 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一些学者 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 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 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 字塔。就这样,对一层斜坡、砌一层石, 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 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 人所为。当然,要真正解开金字塔的建筑 之谜,还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图坦卡蒙的金面罩
历史九年级上第2课大河流域
![历史九年级上第2课大河流域](https://img.taocdn.com/s3/m/ca183643a8956bec0975e3e6.png)
“新月沃地”如今很不平静。介绍伊拉克局势。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西游记》中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经”?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
古代印度的关键词是什么?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知多少呢?
学生发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总结。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了解了古埃及Biblioteka 后,我们再回到西亚来看一下,出示古巴比伦地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新月沃地名称的来由。古巴比伦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来考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教学难点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交流法,说、评、议结合法,系统知识归纳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研究课题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
课后小结】
【布置作业】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首先进入文明时代的是哪些国家呢?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解析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ebe186aef8941ea66e0569.png)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
对于“金字塔”的学习,本着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的精神,可以通过教材当中文字介绍、图片资料、以及补充相关的影视资料等,精心设计思考题,如: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通过图片《修建金字塔》你能得出哪些有效信息?等等,引导学生从建造的原因、概况、影响及价值方面来整体把握,同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2)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学习这个问题,注意结合教材楷体字部分对这部法典内容的叙述,从法典颁布的目的、实质、价值及其影响等角度达到比较全面地认知,还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根据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同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难点:(1)古代文明为什么首先产生在大河流域利用教材12页《古代亚非文明地图》,联系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及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认识古代亚非文明首先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大多出现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补充种姓制度的原文规定,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由梵天造四大种姓的身体部位可以得出的信息是:四大种姓有着严格的界限,有高低贵贱之别,由此还可以得出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社会等级制度;由表格当中社会阶层和职责义务两项规定,可以充分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对印度未来的社会发展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ad22f376baf1ffc4fadc8.png)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1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千米);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等式四:(金字塔)底周长:塔高=圆围:半径;
等式五:(金字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等式六:(金字塔)底周长÷(塔高×2)=圆周率(7c=3.14159)
合作学习:金字塔的国度
名师导引: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
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
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
合作学习:金字塔的国度
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称之为“金字塔”。传统的说法以及史书
(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金字塔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材料三 胡夫金字塔的数字之谜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汉谟拉比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制定了一部重要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图中:站立者是汉谟拉比; 坐着的是神。
内涵:体现了君权神授。
提示:汉谟拉比死后,古巴 比伦王国迅速衰落下去,两 河流域也重新陷入分裂。
合作学习: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大家来发言:
公元前35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了国家
汉谟拉比基本统 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是一位 非常有作为的君 主
合作学习: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材料一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
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
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 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 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种姓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种姓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eb9fe1c8e9951e79a892730.png)
考点:种姓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内容1.孕育印度文明的河流:亚洲南部的印度河和恒河。
2.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小国的时间:约公元前2500年。
3.印度文明的文明标志:种姓制度(1)产生的背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部落入侵古印度,征服了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种姓制度的内容:易错微析在“种姓制度”中,各个等级的阶层及职责易错。
印度种姓制度中,祭司属于婆罗门,掌握神权。
国王属于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
农民属于吠舍。
奴隶属于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
例题1 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A.吠舍B.刹帝利C.首陀罗D.婆罗门答案:C解析: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
婆罗门即祭司和贵族,为第一等级,地位最高;刹帝利即国王、武士和官吏,为第二等级;吠舍即农民、牧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为第三等级;首陀罗即奴隶为第四等级,地位最低,故此题选C。
例题2 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故此题选D。
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从高到低的等级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2.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种姓?()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其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分别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①首陀罗②刹帝利③婆罗门④吠舍A.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5.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日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https://img.taocdn.com/s3/m/4e0aee18cfc789eb172dc838.png)
•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主人而剃去其奴隶之标 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 第282条,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
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
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以上资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图
种姓制度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种姓制度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 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 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 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 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沿续到今天? 结合课本说说该制度的影响。
•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几个阶段,我们在初一 时学过的那些中国远古人类分别属于其中 的哪一种?
• 氏族和普通的群居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氏 族分为哪两个阶段,各自最大的特点是什 么?
第一步:基础演练
一、古埃及
1.古埃及文明产生的时间: 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 2.古埃及统一时间:约公元前3100年 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
点睛讲解:东方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政治方面: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奴隶制
第四步:小结归纳
当堂测试
B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2.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2800公里。
汉谟拉比法典 (进步性)
“君权神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知识点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知识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26d62c360cba1aa911da54.png)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汉谟拉比的主要事迹有哪些?对这些事迹应怎样评价?⑴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
他在位期间,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两河流域。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⑵汉谟拉比创立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⑶在统一的国家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商业更加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⑷汉谟拉比制订了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主统治、巩固奴隶制经济的有利工具,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例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解析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此可以判断出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然后回顾所学知识可知道,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从而确定答案为两河流域。
本题的特点在于在命题技巧上一改以往直白的提问方式,抓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精心设计了新情景,既能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考查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答案:A知识讲解2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满足于生前的奢华生活,幻想死后能复活成神,在阴间也做统治者,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后代.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金字塔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国王继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筑陵墓的认识方面的原因.在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条件下,要修造金字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强大的权力作为后盾,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伟大工程的。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九年级上)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九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82ccd56f1711cc7931b716f5.png)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 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 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据不交出者,此家家主 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主人而剃去其奴隶之标 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 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 人得割其耳。
B
答:①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
②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位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 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 ③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 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 统一国家的地区。
知识整理
文明
古埃及
时间
前3500
发源的河流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文明的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前3500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古印度
前2500
种姓制度
学习测评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2.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胡夫金字塔十奇
一奇:塔高乘上10亿,即146.59×10亿,差不多等于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二奇:把生锈的首饰置于塔内,过一段时间后,首饰 锈斑全无,变得十分光亮。
三奇:把肉、蛋和 鲜奶等食品长时间贮存 于塔内,没有腐烂、变 质现象,其保鲜度胜过 现代的电冰箱。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https://img.taocdn.com/s3/m/9aa05f0d55270722192ef7c5.png)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 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 现代人也算了一笔账:如果把所有的石 块都敲碎,铺一条一米宽的道路,可以 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 绕地球一周。估计10万人轮流参加劳动, 也得20 年才能完工。 元前 2690 年左右,据说,10
胡夫金字塔
高146.5米
边长230多米
230万块巨石 每块2.5吨
B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答:①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
②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位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 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 ③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 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 统一国家的地区。
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国家
恒河 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印度河
哈拉帕 摩享佐· 达罗
古代印度是一个 地理概念。主要 是指今天的南亚 次大陆,包括今 天的印度、巴基 斯坦、尼泊尔、 孟加拉等国。
BC2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BC1750左右
摩揭陀国 阿育王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发源的河流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文明的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前3500
古印度
前2500
种姓制度
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善的法典;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都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学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教学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首先进入文明时代的是哪些国家呢?
这是世界文明的四个摇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了人类文明,人类社会随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四大古国是何时进入到文明时代的呢?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
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
人类文化的发源,莫不是以大河流域为主要的舞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出示课题)
讲授新课:
一、金字塔的国度
这些文明古国都和中国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起源于尼罗河流流域的古埃及。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到古埃及探访历史遗迹和风土民情,他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
它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
古代埃及人留下了赞颂尼
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些诗句反映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的事实。
马克思也说过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
这个论断也反映了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
古埃及这一目的关键词是什么?
一提起埃及,大家就会想到金字塔,因此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知多少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发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总结。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
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
法老们不仅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幻想死后成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取出内脏,浸以防腐剂,填入香料,将尸体长久保存,称作“木乃伊”。
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现在,埃及境内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 96 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边沿。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
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顶部呈锥角。
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
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古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长57米,仅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
除狮爪是用石头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
鼻部有损伤,据说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
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
胡夫金字塔,又称齐阿普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 2760 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 7 大奇观的首位。
该塔原高 146.5 米,由于几千年的风雨侵蚀,现高 138 米。
原四周底边各长230 米,现长 220 米。
锥形建筑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倾角为 51 度 52 分。
塔的四周原铺设着一条长约 1 公里的石灰石道路,目前在塔的东、西两侧尚有遗迹可寻。
整个金字塔建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 5.29 万平方米,体积约 260 万立方米,是由约 230 万块石块砌成。
外层石块约 11.5 万块,平均每块重 2.5 吨,最大的一块重约 16 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 684.8 万吨。
修建金字塔,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
明才智,解决了许多难题,创造了一大奇迹。
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了解了古埃及之后,我们再回到西亚来看一下,出示古巴比伦地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新月
沃地名称的来由。
古巴比伦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此图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
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
下面的文
字共约8000字,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来考虑)。
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了呢?(从它的内容来分析)。
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新月沃地”如今很不平静。
介绍伊拉克局势。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西游记》中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经”?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包
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
古代印度的关键词是什么?什么叫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种姓制度”实质是奴隶制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包括了全体社会成员。
)
在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古代印度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
他们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
意为颜色、品质。
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小结
这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从经济上看,都是大河农业;从政治上看,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专制的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大文明古国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把人类引进文明时代。
我们只是采撷了几朵大的浪花,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他们丰富的内涵。
纵观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
五、作业:撰写一篇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