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质量标准

食盐质量标准
食盐质量标准

食盐质量标准

1.目的

制定食盐的质量标准,确保其各检测项符合质量要求,为食盐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盐的购进检验。

3.内容

4.1名称:食盐

4.2代码:

4.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21-1996

4.4供应商:

4.5取样方法:

4.6检验方法:

4.7企业内控标准:

辅料来源:本品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等的盐水经煎或晒而成的结晶。主要成为氯化钠Sodium Chloride。

[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无可见的外来杂物,无杂涩味,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类别] 中药饮片炮制用辅料。

[贮藏]应存放于干燥防潮处,以防潮解,开封后应将口封严。

4.8贮藏期限:厂家有效期。

4.9复验期:

原辅料质量标准

精品整理 江西山香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原辅料质量标准(片剂、颗粒剂)制订:2001年7月30日执行:2001年9月15日 录目山香圆叶质量标准SX—JS—ZB—01—001 (1) 大青叶质量标准SX—JS—ZB—01—002 (2) 大黄质量标准SX—JS—ZB—01—003 (3) 石膏质量标准SX—JS—ZB—01—004 (4) 薄荷脑质量标准SX—JS—ZB—01—005 (5) 板蓝根质量标准SX—JS—ZB—01—006 (6) 磷酸苯丙哌啉质量标准SX—JS—ZB—01—007 (7)

盐酸小檗碱质量标准SX—JS—ZB—01—008 (8) 甲氧苄啶质量标准SX—JS—ZB—01—009 (9)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标准SX—JS—ZB—01—010 (10)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标准SX—JS—ZB—01—011 (11) 双氯芬酸钠质量标准SX—JS—ZB—01—012 (12) 盐酸吗啉胍质量标准SX—JS—ZB—01—013 (13) 牛黄(人工)质量标准SX—JS—ZB—01—014 (14) 穿心莲质量标准SX—JS—ZB—01—015 (15) 土霉素质量标准SX—JS—ZB—01—016 (16) 淀粉质量标准SX—JS—ZB—01—017 (17)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糊精质量标准SX—JS—ZB—01—

018 (18) 蔗糖质量标准SX—JS—ZB—01—019 (19) 明胶质量标准SX—JS—ZB—01—020 (20) 滑石粉质量标准SX—JS—ZB—01—021 (21) 二甲硅油质量标准SX—JS—ZB—01—022 (22) 川蜡(虫白蜡)质量标准SX—JS—ZB—01—023 (23) 硬脂酸镁质量标准SX—JS—ZB—01—024 (24) 聚丙烯酸树脂Ⅳ质量标准SX—JS—ZB—01—025 (2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标准SX—JS—ZB—01—026 (26) 蓖麻油质量标准SX—JS—ZB—01—027 (27) 聚乙二醇6000质量标准SX—JS—ZB—01—028 (28) 聚山梨酯80质量标准SX—JS—ZB—01—

华南理工大学 实验安全规范12

1 、气瓶的安全检验周期是: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__年检验一次;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__年检验一次;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二十年的,每__年检验一次。正确答案:D A :3,2,5 B :5,2,3 C :1,2,3 D :2,3,5 2 、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正确答案:B A :打开塑料瓶的化学品时不要过于用力挤压,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迸溅到身体上 B :有机溶剂可以置于普通冰箱保存 C :分清标签,认真阅读标签,按标签使用 D :共用化学品从专用柜里取出,使用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整,用后放回专用柜 3 、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正确答案:A A :可以用明火加热 B :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 :不可猛烈撞击 D :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4 、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正确答案:C A :跳楼或窗口逃生 B :大声呼救 C :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势沿疏散通道逃生 5 、下面哪些物质彼此混合时,不容易引起火灾正确答案:B A :活性炭与硝酸铵 B :金属钾、钠和煤油 C :磷化氢、硅化氢、烷基金属、白磷等物质与空气接触 D :可燃性物质(木材、织物等)与浓硫酸 6 、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正确答案:B A :双向开启 B :向外开启 C :向内开启

D :有需要时打开 7 、容器中的溶剂或易燃化学品发生燃烧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A A :用灭火器灭火或加砂子灭火 B :加水灭火 C :用不易燃的瓷砖、玻璃片盖住瓶口 D :用湿抹布盖住瓶口 8 、判断题: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四大类,其中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 D.有毒品和腐蚀品。正确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9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正确答案:C A :隔离灭火法 B :冷却灭火法 C :窒息灭火法 10 、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正确答案:D A :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B :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 C :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D :以上都是 11 、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正确答案:B A :1米 B :3米 C :10米 12 、下列( )火灾不能用水扑灭正确答案:C A :棉布、家具 B :木材、纸张 C :金属钾、钠

河南省工业盐管理办法(试行)

河南省工业盐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食盐专营办法》(国务院令第6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5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84号)要求,为规范河南省工业盐生产和销售管理,严防工业盐流入食盐市场,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结合河南省工业盐生产和销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盐是指用于生产纯碱、烧碱的原料盐和制革、染料、肥皂、冶金、制冰冷藏、陶瓷、玻璃等行业生产、加工产品用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工业盐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第二章生产销售管理 第四条从事工业盐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应取得核准经

营范围载有工业盐生产或销售的工商营业执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承担盐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执法监督职责的执法机构(以下简称盐业执法机构)会同质监、工商、环保等部门建立健全工业盐生产和销售企业信息库,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及生产、销售等情况。 第五条工业盐生产企业应建立、保存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及购货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支持生产和销售记录的合法凭证,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六条工业盐生产企业应完善工业盐购销合同及履约管理,建立、健全工业盐用户资料,收录用户营业执照、购买工业盐的用途和数量等信息。在销售工业盐时应履行书面告知义务,明确工业盐严禁转作食盐使用或销售。 第七条工业盐生产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得生产、销售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关于原料药合成路线长短的考虑

关于原料药合成路线长短的考虑审评四部黄晓龙 近年来,随着对原料药生产厂实施GMP认证以及法规对生产工艺与申报工艺一致性的要求,各方面对原料药的生产与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而另一方面,国内各种小型化工厂或公司看准时机纷纷生产一些与原料药合成相关的中间体或原料药粗品,销售给原料药生产厂。因此,部分原料药生产厂为降低GMP管理与生产的成本,改用外购中间体甚至是原料药粗品作为起始原料,缩短合成路线的事情时有发生。具体有以下一些情况:1)将原批准工艺的前面步骤转到联营企业,由联营企业按原工艺制得粗品或最后一步中间体后,再由申报单位通过精制或一两步反应制得成品;2)购买其他公司按化工产品生产的中间体,再由申报单位按后续工艺完成原料药的制备;3)委托其他企业生产中间体,再由申报单位按后续工艺完成原料药的制备。 对此类情况,究竟应当如何考虑?下面仅从技术的角度谈几点个人看法,以供有关各方在决策时参考。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对药品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不能仅停留在对终产品的质量检测上,而需要对药品的生产、流通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的监管,才能有效地保证患者能用上质量可控的药品。这也是国内外对药品实行GMP、GSP等管理的主要原因。对于原料药的管理也同样如此,原料药生产厂只有切实按照GMP的要求组织对原料药的生产,才可能得到质量稳定可控的原料药,这也是原料药不同于一般化工产品的关键所在。其次,按照GMP的要求生产出来的药用中间体或粗品,其各方面(如生产环境、对有毒溶剂与试剂的使用、药检部门的有效监管等)的要求与一般的化工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质量也更有保证,不会掺杂对身体有害的杂质。其三,原料药生产厂很难准确了解外购的中间体或粗品的生产过程,对其中可能含有的工艺杂质与残留溶剂难以把握,这样就导致在后续的工艺过程中很难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纯化,并在原料药的质量研究与标准中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给药品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并且这些中间体或粗品的生产厂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很可能会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如不及时告知原料药生产厂,则很难对此种变更可能对质量的影响进行及时有效的研究与控制,从而影响原料药的质量。其四,从合成工艺本身来说,每一步化学反应结束后,一般会根据反应的实际情况,对反应产物作针对性的分离纯化,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反应。如果外购的中间体或粗品并不是严格按照药品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与质量控制,要想在后续短短的几步工艺中对所有的杂质进行纯化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对杂质的概况一无所知时就更是如此。最后,原料药质量标准中的各杂质(包括有机、无机杂质与溶剂残留量等)检查项都是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与质量研究结果确定的,如果外购中间体或粗品的生产工艺发生了改变,而原料药厂又不能及时准确地获知有关信息的话,现行的质量标准就很可能检测不出新引入的工艺杂质。 正是基于以上一些考虑,国外药政管理当局在审评原料药的制备工艺资料时,均对其合成路线的长短有所要求。例如,FDA要求合成原料药的反应步数至少应为三步。欧盟要求至少有一步化学反应(不包括成盐或精制)是在申报的企业生产,并且要在起始原料中确定一个关键原料,该原料也应在符合GMP条件的车间进行生产。一般而言,合成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应该从该药品的主结构开始形成之前的原料开始申报。 因此,建议我国的原料药申报企业在确定申报合成路线的长短时应首先考虑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尽量使用工艺成熟、质量有保证的起始原料。并在本企业进行三步以上的化学反应,以保证有足够的工艺步骤针对性地对杂质进行分离、纯化。对外购的起始原料和中间体,应在详细了解其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质量研究,对工艺涉及的有关物质及残留溶剂做必要的控制,结合后续工艺要求制定可行的外购起始原料和中间体的质量要求。另外,为保证外购起始原料和中间体的生产工艺与质量的稳定,应与外购起始原料和中间体的生产厂建立可靠的信息共享机制,一旦工艺有改变,则原料药的申报单位应重新对外购的起始原料和中间体进行质量研究,评估这种工艺改变对其质量的影响,并对终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研究,保证其质量不低于原工艺产品。

原料内控质量标准

1 阿莫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2) 2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内控质量标准 (4) 3 维生素C内控质量标准 (6) 4 乙醇内控质量标准 (8) 5 甲砜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0) 6 氟苯尼考内控质量标准 (13) 7 甲氧苄啶内控质量标准 (15) 8 烟酰胺内控质量标准………………………………………………………………… 9 盐酸左旋咪唑内控质量标准………………………………………………………… 10 酒石酸泰乐菌素内控质量标准……………………………………………………… 11 氨苄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12 单硫酸卡那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3 盐酸多西环素内控质量标准………………………………………………………… 14 硫氰酸红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5 硫酸黏菌素内控质量标准…………………………………………………………… 16 硫酸庆大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7 替米考星内控质量标准……………………………………………………………… 18 盐酸大观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9 盐酸林可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0 硫酸安普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1 泛酸钙内控质量标准………………………………………………………………… 22 硫酸新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3 磺胺氯吡嗪钠内控质量标准………………………………………………………… 24 维生素C钠内控质量标准…………………………………………………………… 25 碘内控质量标准……………………………………………………………………… 26 碘化钾内控质量标准………………………………………………………………… 27 酒石酸吉他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8 恩诺沙星内控质量标准……………………………………………………………… 39 维生素B1内控质量标准…………………………………………………………… 30 维生素B2内控质量标准…………………………………………………………… 31 维生素B6内控质量标准…………………………………………………………… 32 聚维酮碘内控质量标准……………………………………………………………… 33 戊二醛内控质量标准………………………………………………………………… 34 盐酸甜菜碱内控质量标准…………………………………………………………… 35 阿苯达唑内控质量标准……………………………………………………………… 36 地美硝唑内控质量标准……………………………………………………………… 37 氯化钠内控质量标准………………………………………………………………… 38 氯化钾内控质量标准…………………………………………………………………

工业盐标准样本

原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盐的要求、采样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碱业进厂原料原盐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 容量分析) 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2 化学试剂杂质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 化学试剂实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 13025.3 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水分的测定 GB/T 13025.4 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水不溶物的测定 GB/T 13025.5 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氯离子的测定 GB/T 13025.6 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GB/T 13025.8 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3.要求

4 采样 从料堆上采样, 以堆积量100-200t为一个采样单位, 每一个侧面不少于2个点, 深度在300mm以下, 每个采样量不少于2.5kg, 将所采各点盐样倒至干净平地混匀, 缩分至不少于500g, 用自封袋密封装好送分析室分析用。 5 原盐中水分的测定(烘干法) 5.1 方法提要 样品在105±1℃烘箱内干燥至恒重, 计算减量。 5.2 仪器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低型称量瓶( ?50×30 mm)。 5.3 测定手续 称取10g粉碎至2mm以下均匀样品, 称准至0.001g, 置于已在105±1℃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 斜开称量瓶盖, 放入电烘箱内的搪瓷盘里, 升温至 105±1℃干燥3h, 盖上称量瓶盖, 取出, 移入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称重, 以后每次干燥1h称重, 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5g, 视为恒重。 注: 第一次称量后平面摇动称量瓶内试样, 击碎样品表层结块, 混匀样品。 5.4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分含量x按下式计算: x=[(m 1-m 2 )/m]×100 式中: m 1 —烘干前样品加称量瓶质量, g; m 2 —烘干后样品加称量瓶质量, g; m—称取样品的质量, g。 5.5 允许误差

原料药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新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开发新药,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详细研究,并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一、原料药质量研究 原料药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应对该药品进行质量研究,并参照现行版《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制订质量标准,一些中国药典附录已有详细规定的常规测定方法,对方法本身可不作验证,但用于申报原料药测定的特殊注意事项应明确标明。 1.性状应分别记述药品的外观、嗅、味和一般稳定情况、溶解度以及有关物理常数。 1.1外观、色泽、形状、嗅、味。在贮存期内发生的变化应予以研究记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等。 1.2溶解度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纯度。表示溶解度的术语应按照药典规定分极易溶解、易溶解、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试验法可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一般用与该药品溶解特性密切相关、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常用溶剂作试验,不必罗列过多。 1.3熔点已知结构的化学原料药,熔点是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利用熔点或熔矩数据,可以鉴别和检查该药品的纯杂程度。测定原料药的熔点常用中国药典附录第一法。适于测定熔点的药品应是在熔点以下遇热时晶型不转化,其初熔与全熔易于判断的品种。应详细记录初熔与全熔时的温度,并应在规定范围内。化学药品的熔点范围一般为3℃-4℃,熔矩一般不超过2℃,不宜过宽。对熔融时同时分解的药品,要记录熔融时的现象,如变色,产生气泡等。通常当供试品开始局部液化,毛细管中出现液滴或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至供试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时作为全熔温度。有时固相消失不明显,则以供试品分解并开始膨胀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对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初熔与全熔现象时,可以记录其发生突变(如气泡很快上升,颜色明显变深)时的温度,作为熔融分解温度。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时同时分解的品种以及一、二类新药的熔点应用DSC热分析法予以说明。如熔点在200℃以上并同时分解的品种,一般不将熔点订入质量标准中。 1.4旋光度或比旋度此项是反映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对这类化合物,在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中应作比旋度规定。测定时应注意温度、浓度和溶剂对比旋度的影响,并详细记录测定时的温度、浓度和采用的溶液剂,操作中如有特殊要求应注明,如测定温度和测定波长与药典规定(20℃589nm)不同,则应注明。旋光度还可用于某些制剂的含量测定。 1.5吸收系数化合物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物理常数之一。我国创制的药品或只有文献记载,国内外药典未收载的药品(一、二类新药)的吸收系数(E1%1cm),应至少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定,并统计处理结果。测定方法应按药典委员会规定方法进行。用于测定吸收系数的样品应经精制,并提供纯度数据。吸收系数一般列入原料药的性状项下,还可用于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和含量测定。在

原辅料质量标准参照模板

1 目的 规定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标准,确保采购的物资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 采购物资进货验收的办法 3.1检测中心检验: 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产品成本的重点控制物资实行化验室检验。 3.2感官检验: 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农林牧渔产品或调味品,采用的主要的检验方法:目视、手摸、口尝、鼻闻等。 3.3对比检验: 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本公司不进行化验室检验的重要物资的控制检验,采用主要的检验方法是:以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供方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实行对比。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a.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 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产品标识清楚易于识别,应经采购员验收合格,方准予入库。 b.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 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但产品包装破损,可能受到污染,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可准予进货。 c.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 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但产品标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出厂日期、保质期不易识别,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准予进货。 d.所有原辅材料(除农副产品、包装物)除索取相关合格证明外,必须索 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及使用量的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给开发员确认。 4 物资采购的质量要求 4.1 ☆葱:90%以上的葱直径在1cm以上,葱白长约50—60cm。葱叶约占总长的

工业盐是什么成分完整版

工业盐是什么成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工业盐也叫做“氯化钠”,在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此外,还用于制造、、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工作液、液、石油化工脱水液、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添加剂及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的凝固剂、防治、、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盐是什么成分人体吃了会有什么后果 答:工业盐属于非食用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有毒,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具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由于亚硝酸钠是强致癌物质,有毒,其使人体中毒的机理为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而中毒。过量食入工业用盐中毒后发病迅速,但也有潜伏期,造成的后果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黏膜明显紫绀;严重情况下,血压下降、昏迷、死亡。 工业盐的用途 答: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在铸造时,盐可用作非铁金属和合金铸造中型砂的优良粘合剂,高温下,盐促使铸件型芯变软,从而防止铸件热裂纹的产生。与有机粘合剂相比较,盐在高温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最少。钢制的机械零件或工具在热处理时,最常用的加热设备是盐浴炉。盐浴炉与箱式炉加热相比,具有温度容易控制,受热均匀,加热速度快,可以局部加热,细长的工件不易弯曲,能避免发生氧化和脱碳现象等很多好处。同时在渗碳化学热处理时作常用的催化剂,在热处理过程中,用盐水淬火,也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黑色金属以及铜、铜合金进行电镀前强酸洗时,都需要用盐。 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油井钻探过程中,为保护岩盐层岩心的完整性,需在泥浆中添加盐作稳定剂,用盐化工产品硫酸钡使钻井泥浆增重并作调节剂。石油精制时,为除去汽油中的水雾,用盐作脱水剂。在煤油精炼过程中,以盐作过滤层除去其中的混杂物。还有很多盐化工产品也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如:一些油溶性的有机酸钡盐可作汽油燃烧的促

原料药质量标准研究要求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的质量研究应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进行。原料药的一般研究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 1、性状 1.1 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等 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等为药物的一般性状,应予以考察,并应注意在贮存期内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应如实描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挥发等情况。 1.2 溶解度 通常考察药物在水及常用溶剂(与该药物溶解特性密切相关的、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溶剂等)中的溶解度。 1.3 熔点或熔距 熔点或熔距是已知结构的化学原料药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熔点或熔距数据是鉴别和检查该原料药的纯度指标之一。常温下呈固体状态的原料药应考察其熔点或受热后的熔融、分解、软化等情况。结晶性原料药一般应有明确的熔点,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同时分解的品种应同时采用热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1.4 旋光度或比旋度 旋光度或比旋度是反映具光学活性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对这类药物,应考察其旋光性质(采用不同的溶剂),并测定旋光度或比旋度。 1.5 吸收系数 化合物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也是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药物的吸收系数应至少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按照规范的方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1.6 其他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可反映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若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 2、鉴别 原料药的鉴别试验要采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方法,常

用的方法有化学反应法、色谱法和光谱法。 2.1 化学反应法 2.2 色谱法 2.3 光谱法 3、检查 检查项目通常应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和纯度三个方面的内容。药品按既定的工艺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需要控制的杂质,包括工艺杂质、降解产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等,因此要进行质量研究,并结合实际制订出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的杂质控制项目,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3.1 一般杂质 3.2 有关物质 3.3 有机溶剂残留 3.4 晶型 3.5 粒度 3.6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的酸碱度 3.7 干燥失重和水分 3.8 异构体 3.9 其他 4、含量(效价)测定 凡用理化方法测定药品含量的称为“含量测定”,凡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测定药品效价的称为“效价测定”。 化学原料药的含量(效价)测定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原料药的含量(效价)进行研究。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 B18218-2014 20141407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3.2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国标GBT13025.4—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不溶(精)

国标GB/T13025.4—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不溶物的测定》的改进建议 作者:李春峰时间:2007-11-24 19:25:00 摘要:根据GB/T13025.4—91,指出了制盐工业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在具体实施国家标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改进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叙述,经改进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盐水不溶物测定坩埚滤纸 盐中水不溶物测定,指的是盐试样溶解后,其中不溶于水的机械杂质,如砂土、木屑、悬浮物以及不溶性的其它杂质的测定。食用盐中水不溶物含量过高,人体不宜摄入,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主要原料是原盐,原盐中水不溶物等杂质在生产中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另外盐中水不溶物含量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纯度高低,即影响盐质量的优劣。国家标准GB/T13025.4—91规定了我国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标准中文字叙述模棱两可,不便操作,且不能方便地检验主体氯离子是否洗净,另外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在坩埚中,在称量过程中,由于滤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质量不能恒定下来,无法恒重,直接影响到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而常规滤纸法[1]过滤速度慢,耗时长。本人通过反复实践,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改进,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 1 盐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原理 试样经水溶解后,不溶性残渣用滤器过滤,用水洗涤、烘干、称量,计算不 溶物含量[2]。 2 国家标准GB/T13025.4—91试验程序[3]

2015版药典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

2015版药典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申请(Variation Application)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影响因素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为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臵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臵条件。长期试验则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拟定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为确认包装、贮藏条件及有效期/复检期提供数据支持。 对临用现配的制剂,或是多剂量包装开启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的制剂,还应根据其具体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配伍稳定性试验或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设计应围绕相应的试验目的进行。例如,影响因素试验的光照试验是要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的敏感性,通常应采用去除包装的样品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显示其过度降解,首先要排除是否因光源照射时引起的周围环境温度升高造成的降解,故可增加避光的平行样品作对照,以消除光线照射之外其他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为:钢管、法兰、管件和涂料。 1、物资部在原材料的购买上选择的是经过评定的合格供货商。 2、检验员收到报验单后,确定需依据的检验标准后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家、品名、规格、数量、日期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3、钢管: 3.1、对钢管的检验应以同一规格、同一材质、同一批数量按5%进行抽检,若抽检出不合格品应加大抽检数量。 3.2、首先对钢管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结疤、夹渣、断焊、凹凸不平、油污等缺陷。 3.3、根据来料种类、材质不同,依据检验标准对钢管的规格、壁厚、外径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4、法兰: 4.1、法兰应以同一厂别、同规格、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10%的比例抽检,但不低于10片,抽检出不合格片应加大抽检数量。 4.2、首先对法兰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 4.3、根据来料规格对法兰外径、内径、孔中心距、螺栓孔直径、厚度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5、管件: 5.1、管件为全检。 5.2、首先对管件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 5.3、检查管件的规格、外径、壁厚、角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6、涂料: 6.1、涂料应以同一厂别、同一编号、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50袋或箱为一验收批,从中抽取2袋或箱取样。 6.2、选取标准的样块和直管为试件,喷砂除锈,用氧气或随炉加热,按涂料的涂覆温度进行涂覆。 6.3、试件冷却后,对试件进行各项目的检验。 7、检验完成后,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通知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 8、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不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立即将检验情况通知仓库保管员及物资部。 9、仓库保管员在接到检验部门出具的验证合格报告单后方可发料。否则因发料出现的失误由材料员负责。 10、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并将进料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汇总报与有关部门。

原料质量内控标准

原料质量验收标准 1、大宗原料 名称感官要求验收指标检测频次拒收指标备注 东北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6.0% 杂质≥2.0% 不完善粒≥ 6.0% 容重≤700克/ 升 用于猪料、烘干 玉米容重≥720克/升 杂质≤1.0%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5.0% 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3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呕吐毒素≤1ppm 黄曲霉毒素≤30μ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每月抽检一次 本地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8.0% 杂质≥3.0% 不完善粒≥ 10.0% 容重≤660克/ 升 用于禽料,晒干 或烘干。对于水 分、容重、叶黄 素来说,时期没 有明显界限,要 根据气温,市场 情况,玉米收成 情况等作适当调 整。 容重≥680克/升 杂质≤1.2%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8.0% 霉菌总数≤40×103个/g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黄曲霉毒素≤50μg/㎏ 每月抽检一次 注:1、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2、伤及胚部玉米才算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玉米熟粉黄色粉末, 具有烘烤玉 米的香味, 新鲜、无发 酵、霉变、 腐烂、结块 及异味异臭 水分≤12.0% 来货每批必检水分≥13.0% 粗蛋白质≤ 7.0% 粗脂肪≤4.5% 玉米加工玉米 珍,玉米面副产 物,主要为少量 玉米皮、玉米皮 下粉质,少量胚 芽,熟化温度100 度以上粗脂肪≥6% 粗灰分≤5% 粗蛋白≥9%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小麦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黄白色或深 红色或红褐 色,回味甜。 无虫、无发 水份≤13.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 水分≥15.0% 杂质≥3.0% 容重≤730克/ 升 不完善粒≥ 猪料鸡料同一标 准 容重≥750g /L 粗蛋白质≥12.0%

罐车卸液氯或卸黄磷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罐车卸液氯或卸黄磷安全操 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要求卸液氯或卸黄磷人员应相对稳 定,有熟练的操作经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 负责,操作时必须两人,应做到先检查,确认 罐内物料的液位、数量,黄磷池的水位,温度 以及数量,以防溢出,在放料前必须检查罐车 各类管道,放料阀门、机、泵运转、防腐料 管、真空系统等是否正常,如发现任何一项有 异常,不准放料。

二、卸液氯或卸黄磷作业现场严禁烟火,更不准有明火,操作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服,现场必须备有应急器材和防护物品(防毒面具、黄砂、铁锨等)。 三、液氯罐车或黄磷罐车进入卸车台后,罐车司机必须使用好手刹车,将罐车的轮胎用木樊掩挡牢固,然后由卸罐人员收回罐车司机手中的钥匙,卸罐人员和罐车司机把液氯罐车或黄磷罐车的连接件与卸液氯连接件或卸黄磷的连接件连接好,经双方共同检查,确认连接无误,方可打开卸料阀,待卸料完毕后,仍然由卸罐人员和罐车司机同时检查,关闭卸料阀门开关,拆卸连接部件。经验证,所有连接系统已妥善分离,具备启动罐车条件,这时卸罐人员把罐车钥匙交给司机,罐车司机应及时启

工业盐国家标准

行业人士都知道,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所以它的每年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国家也对它的生产环节进行标准的规定。下面由工业盐生产厂家定远县诚信化工为大家介绍下工业盐的国家标准。 我国目前实行的工业盐标准是《GB/T 5462-2015 工业盐》,食用盐标准是《GB/T 5461-2016 食用盐》。根据这2个标准,工业盐和食用盐的区别在于: 1、食用盐比工业盐多2种理化指标,粒度和白度。粒度就是食用盐的颗粒直径大小,白度就是食用盐的颜色; 2、食用盐比工业盐多2种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包括碘强化剂和亚铁氰化钾,强化剂的品种和使用量都有相关规定。 3、食用盐的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较高,需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工业盐包装需注明禁止食用的字样。

4、食用盐还对铅、砷、镉、汞、钡等污染物有限制。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食用盐的标准比工业盐更严格,这也意味着工业盐虽然主要成分与食用盐相似,但是不能直接食用。 误把工业盐当成食用盐食用,有可能发生中毒: 1、工业盐可能含有铅、砷、镉、汞、钡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2、工业盐不含碘或铁的强化,居民如果长期食用工业盐,尤其是生活在缺碘、缺铁地区的居民,可能出现相应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状。 3、向工业盐中添加碘或铁以冒充食用盐,在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标准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件。 定远县诚信化工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销售工业盐、元明粉、软水盐、海水晶、融雪剂、防冻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工产品的综合性实体

企业。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好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各地城市。企业一直秉承着质量求生存,服务求发展的宗旨。 定远县诚信化工将继续坚持“质量为先、用户为先、信誉为先”的宗旨,以优惠的价格、优良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可根据每一位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以较低的成本享受专业服务。如果您想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直接点击官网定远县诚信化工进行在线了解。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标准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标准 一、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原则 1、必须按照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料; 2、必须按照食品不同的质量要求选择原料; 3、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选料; 二、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根据员工对膳食的要求,按照合理和营养的原则来确定。其次是按照员工对原料的食用习惯和食用价值确定。 2、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 根据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饿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A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B视觉检验:视觉检验范围最广,凡是能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对原料的外部特征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品质的好坏。 C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D听觉检验:有些原料可以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E触觉检验: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的表面的感觉,手指是敏感的,接触原料可以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感官鉴定品质的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我公司还有精确可靠的理化鉴定,如肉类水分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测定、吊白块测定、甲醛测定等。 三、蔬菜鉴定标准 1、蔬菜的分类 按照蔬菜的构造及可食部位分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2、蔬菜的检验 蔬菜的品质检验主要是鉴别其新鲜度,收获的最佳期,品种的优 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3、具体瓜果类检验标准 ●大白菜:新鲜洁白,表面无黑色斑点,里面无烂心、无开花、坏叶不超过3片; ●白萝卜:表皮光洁,无黑心、无空心,小的不低于0.5斤,大的不超过3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